CN108616976B -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976B
CN108616976B CN201710010644.2A CN201710010644A CN108616976B CN 108616976 B CN108616976 B CN 108616976B CN 201710010644 A CN201710010644 A CN 201710010644A CN 108616976 B CN108616976 B CN 108616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access network
terminal
timing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06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6976A (zh
Inventor
孙伟
万蕾
郭志恒
程型清
谢信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0106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976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8429.5A priority patent/CN111954294B/zh
Priority to EP17890027.0A priority patent/EP3565327B1/en
Priority to BR112019014025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14025A2/pt
Priority to JP2019537163A priority patent/JP701583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118238 priority patent/WO2018126921A1/zh
Priority to EP21159841.2A priority patent/EP390234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61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976A/zh
Priority to US16/504,003 priority patent/US1172975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6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976B/zh
Priority to US18/344,607 priority patent/US12004141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第二载波为采用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偏差,定时偏差用于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该方法通过定时偏差的指示,使得终端获得在共享频带的时间位置,从而可以使用LTE的共享频带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设计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的演进中,6GHz以下的频带可以同时存在5G新空口(英文:New radiointerface,NR)和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即5G NR和LTE可以共存在相同的频段,且5G NR和LTE的性能不能相互影响。从频带利用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部署了LTE的频带,由于业务量的需求和变化,部署了LTE的频带有可能存在频带使用率比较低的情况,如对于上行频带,由于上行业务量比较小,LTE频分双工上行(英文:FrequencyDuplexing Division Up-Link,FDD UL)频带的利用率较低,在这些频带,5G NR可以使用这些频带的一部分带宽,或者这些频带的一部分子帧用来承载5G NR的传输,即5G NR支持和LTE复用在一个频带,共享相同的频带资源。
如图1所示,f1为LTE FDD下行(英文:down-link,DL)载波,f2为LTE UL和5G NR UL资源共享的FDD上行载波,f3为5G NR专用载波。在f2载波上,LTE优先部署,f2载波上的帧和子帧定时是按照LTE的定时的,此时5G NR要使用f2载波上的部分子帧,子帧定时也要按照LTE的子帧定时。然而,对于f3载波,5G NR有独立的定时,对于5G NR来说,f2载波和f3载波的定时可以是不同的,且子载波间隔、子帧长度、传输时间间隔(英文: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长度都有可能不同。
然而,对于5G NR的用户,其初始接入在5G NR的f3载波,5G NR的用户被调度或者配置到共享载波f2时,5G NR的用户无法获得共享载波f2的时间位置,如子帧位置。同时,不同的LTE的基站的FDD时钟是不同步的,在5G NR的用户移动,发生基站切换时,5G NR的用户在切换的时候无法知道不同LTE基站的共享载波f2的时间位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能够解决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不同的问题,提高了频带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终端根据第一载波的定时和该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其中,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方面中还可以如下可选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定时偏差的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定时偏差,该定时偏差用于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该方法通过定时偏差的指示,使得终端获得在第二载波的定时,从而可以使用第二载波的共享频带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该第二载波的定时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第二载波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子帧边界。或者,可选地,该第二载波的定时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第二载波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符号边界。或者,可选地,该第二载波的定时可以是终端在第二载波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
可选的,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定时偏差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
可选的,该第一载波可以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该第二载波可以采用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
可选的,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与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与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的时间差。
可选的,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子帧或者符号边界与第二载波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的时间差。
可选的,定时偏差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相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终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终端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通过向终端发送广播的系统消息,以确保小区中所有终端都能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即确保所有终端接收该定时偏差。而且,系统消息通常是周期性发送的,这也能提高接收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定时偏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相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接入的源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相应的,终端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包括:终端根据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
该方案,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接入网设备时,由于不同的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不同,第一接入网设备需要重新通知终端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以使终端获得在第二载波的定时。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英文: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终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终端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及,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通过可用资源发送的信号。相应的,终端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以及终端通过可用资源,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其中,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以使终端识别出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实现上行通信。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通过可用资源发送的信号。相应的,终端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终端通过可用资源在第二载波上,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以实现上行通信。
上述方案中,终端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接入网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以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从而实现上行通信。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相应的,终端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
可选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终端根据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其中,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为所述第二载波上与接收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对应的时隙。终端根据第二载波的时隙和时延信息,获取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终端通过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
可选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终端根据接收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和时延信息,获取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终端根据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对应的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终端通过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相应的,终端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可选的,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或RRC信令。
可选的,该承载在第一载波的高层信令的第三指示信息和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一个消息中。
可选的,终端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包括:
终端根据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和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或者,终端根据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和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
可选的,终端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包括:终端根据定时偏差和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或符号边界,确定在第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其中,上行信号可以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信号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英文: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信号或其他上行信号。
其中,该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子帧边界。该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符号边界。
该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子帧边界。该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符号边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接入网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终端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定时偏差的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发送器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偏差,定时偏差用于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接入网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七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定时偏差的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处理器用于根据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第八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载波以及第二载波在共享上行频带的资源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同帧长度的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帧长度的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相同帧长度的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两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英文: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通信系统间的频带资源共享,如LTE和5G NR、LTE和3G,3G和5G NR。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场景示意图。下面以第一载波为5G NR专用载波,第二载波为5G NR和LTE共享的上行载波为例进行描述。
5G NR系统既可以支持6GHz以下的载频,也可以支持6GHz以上,如30GHz的载频,既可以支持单载波方式,也可以支持载波聚合方式。LTE系统支持6GHz以下的载频,包括成对FDD频谱,非成对TDD频谱,以及相同双工方式或者不同双工方式的载波聚合。针对部署了LTE的载波有可能存在频带使用率比较低的情况,如上行载波。在6GHz以下的载波,5G NR和LTE可以复用在一个载波,共享相同的频带资源,以提高频带利用率。
如图1所示,坐标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5G NR的专用载波为第一载波,5G NR与LTE共享使用LTE的上行FDD载波,5G NR与LTE的共享载波为第二载波。5G NR专用载波可以只用于传输下行信号,或者5G NR专用载波还可以包括5G NR的保护时隙GP和用于传输5G NR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英文: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LTE的载波的以FDD为例,FDD频带包括下行载波和上行载波。LTE载波的子帧宽度为1ms,在该上行载波的部分子帧中可以承载5G NR的上行信号,即该上行载波为LTE与5G NR共享的载波。其中,上行载波可以包括LTE载波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英文: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信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信息和LTE载波的SRS信息,PUCCH与SRS是周期性的配置信息。在5G NR与LTE共享载波时,为了LTE不受干扰,在共享过程中需要避免与LTE的PUCCH和SRS碰撞,即5G NR的上行信号要避开LTE载波的PUCCH和SRS的资源。
5G NR与LTE在上行载波共存,也就是说,共享LTE的上行载波。5G NR可以在LTE上行载波的空闲子帧或者空闲资源块上传输,此时共享上行载波的定时满足LTE在上行载波的定时。由于5G NR专用载波和共享上行载波定时可以不同,且子载波间隔、子帧长度、TTI长度都有可能不同,导致5G NR在共享上行载波和专用载波定时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本申请中接入网设备通过指示5G NR终端两种载波的定时偏差,使得5G NR终端获知共享上行载波的时间位置,如子帧位置,或者符号位置,使5G NR终端可以在共享上行载波与接入网设备进行上行通信。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英文:wearable device)、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UE)等等。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如基站收发台(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如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如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还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如gNB或其他未来网络中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述的接入网设备可以统称为基站。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载波可以为5G NR专用载波,第二载波可以为5G NR与LTE共享使用的LTE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
步骤210、第一基站通过第一载波向5G NR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第一载波和第一基站的第二载波的第一定时偏差Toffset,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第一基站通过第一载波向5G NR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第一定时偏差。
定时偏差可以为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与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可以为第一载波的时隙边界与第二载波的时隙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可以为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与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的时间差。
可选地,定时偏差为指示第一载波的子帧或者符号边界与第二载波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或其他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的时间差。
需要说明的是,定时偏差的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该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可以是第一基站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子帧边界。该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可以是第一基站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符号边界。该第一载波的时隙边界可以是第一基站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时隙边界。
该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可以是第一基站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子帧边界。该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可以是第一基站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符号边界。该第二载波的时隙边界可以是第一基站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时隙边界。
第一消息可以是系统消息,以确保该终端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对于所有接入到第一基站的终端来说,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是相同的,采用系统消息广播通知所有接入终端的方式是最有效的。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消息。
可选地,当5G NR终端的位置移动,发生切换,即5G NR终端接入不同的小区时,由于不同的LTE基站的FDD载波的定时不同,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可以是不同的,第一基站需要通知5G NR终端,即将切换到的目标基站的两个载波的定时偏差。也就是说,在执行步骤210之前,第一基站需要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第一基站为5G NR终端接入的源基站,第二基站为5G NR终端切换的目标基站。
第一基站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基站的第一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载波的第二定时偏差。
可选地,该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可以是第二基站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子帧边界。该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可以是第二基站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符号边界。该第一载波的时隙边界可以是第二基站在第一载波上进行下行通信的时隙边界。
可选地,该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可以是第二基站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子帧边界。该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可以是第二基站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符号边界。该第二载波的时隙边界可以是第二基站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时隙边界。
之后,第一基站通过第一载波向5G NR终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消息可以是系统消息,或者,还可以是RRC连接重配置(英文: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时偏差与第二定时偏差可以不同。
步骤220、5G NR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获取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该定时偏差可以是第一定时偏差或第二定时偏差。
定时偏差可以指示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与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可以指示第一载波的时隙边界与第二载波的时隙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可以指示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与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的时间差。
可选地,定时偏差可以指示第一载波的子帧或者符号边界与第二载波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或其他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的时间差。
5G NR终端根据上述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可选地,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确定第二载波的子帧或符号的边界,或者,确定第二载波的PRACH或PUSCH信号或其他上行信号发送的起始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载波f1为LTE的下行载波,载波f2为LTE与5G NR的共享载波,即第二载波,载波f3为专用5G NR专用载波,即第一载波。如图3所示,在载波f2与载波f3的子帧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定时偏差可以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上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上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下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下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第一个符号上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第一个符号上边界的时间差。如图4所示,在LTE载波与5G NR专用载波的子帧长度不同的情况下,定时偏差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上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上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下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下边界的时间差,或者,定时偏差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第一个符号上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第一个符号上边界的时间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确定定时偏差的子帧号,确定定时偏差的子帧号可以是0号子帧,也可以是其它子帧,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载波f1为LTE的下行载波,载波f2为LTE与5G NR的共享载波,即第二载波,载波f3为专用5G NR专用载波,即第一载波。如图5所示,定时偏差为载波f3中的0号子帧上边界或者第一个符号的上边界与对应的载波f2中的0号子帧发送上行PRACH或者发送其他上行信号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确定定时偏差的子帧号,确定定时偏差的子帧号可以是0号子帧,也可以是其它子帧,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230、第一基站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
第三消息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以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如可用子帧(或时隙)。
第一基站可以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如系统消息或者RRC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共享LTE载波的可用资源。
可选地,在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时,第一基站可以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
其中,5G NR在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的指示方式如下:
当5G NR在第二载波的资源为每隔一定时间段配置一次(即半静态配置)时,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5G NR终端在第二载波可用的子帧(或时隙)编号集合。
5G NR终端根据第二载波可用的子帧(或时隙)编号集合,在第二载波的可用子帧上与第一基站通信。
可选地,第一基站可以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如下行控制信息(英文: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消息),向5G NR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5G NR终端在第二载波上被调度,并指示调度的可用子帧(或时隙)编号、物理资源块(英文: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以及可使用的符号(位图(英文:bitmap)的形式,或者指示可使用的符号数,或者可用符号的起点和终点)等。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时延信息。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以使5G NR终端获取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后,实现上行通信。
其中,由于5G NR的两个可用载波的载频可能相差很大,可能出现子载波间隔,TTI长度,子帧长度的不同,即5G NR在两个载波的子帧编号是不同的。
基于此,需要指出5G NR在共享LTE上的可用子帧。
在第二载波上,5G NR按照5G NR通信系统的子帧结构编号,LTE按照LTE通信系统的子帧结构编号,两者对应的编号可能不同。第一基站可以获得LTE的空闲子帧,从而换算为5G NR可用的子帧编号。
可选地,5G NR终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获取共享LTE载波的可用资源的方法可以包括:
方法一,5G NR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的子帧对应的,第二载波的子帧。
终端根据与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的子帧对应的第二载波的子帧和时延信息,获取第二载波的可用子帧,从而通过第二载波的可用子帧,与第一基站进行上行通信。
在一个例子中,以第一基站为AP,载波f3为第一载波,载波f2为第二载波为例,如图3所示。5G NR终端接收AP在载波f3的n号子帧上发送的DCI消息,并根据载波f2的定时,获取与载波f3的n号子帧对应的载波f2的n1号子帧。DCI消息包括上行调度授权信息,若该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携带的发送时延为k,则5G NR终端在载波f2的可用子帧为(n1+k)号子帧。
方法二,5G NR终端接收AP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根据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的子帧和时延信息,获取第一载波的可用子帧。
5G NR终端根据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第一载波的可用子帧对应的第二载波的可用子帧,从而通过共享LTE载波的可用子帧,与5G NR终端进行通信。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以第一基站为AP,载波f3为第一载波,载波f2为第二载波为例,终端接收AP在载波f3的n号子帧上发送的DCI消息,DCI消息包括上行调度授权信息,若该上行调度授权信息携带的发送时延为k。终端根据发送DCI消息的n号子帧和发送时延k,获取载波f3的(n+k)号可用子帧,并根据载波f2的定时,获得载波f3的(n+k)号可用子帧对应的载波f2的m号子帧。
可以理解的是,5G NR可以在不影响LTE的传输的情况下,通过半静态或者动态的方式配置到与LTE共享的频带中。
可选地,由于第二载波上的可用子帧可能存在LTE的周期性资源配置信息,如PUCCH和SRS。对于5G NR终端而言,LTE的PUCCH和SRS要占用的资源是不可用的。
因此,第一基站可以向5G NR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如周期性资源的使用位置,如LTE的PUCCH和SRS资源,以使终端获取在第二载波的不可用资源,即使得5G NR终端在可用子帧上避开不可用的该资源。从而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其中,第四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者RRC信令消息通知给5GNR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指示信息可以与第三指示信息在同一个高层信令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高层信令的消息中发送。第一基站向5G NR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之前,需要将LTE的PUCCH和SRS的子帧结构和编号的资源使用位置换算为支持5G NR的子帧结构和编号的资源使用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通过第一基站确定第一载波(如5G NR专用载波)和第二载波(与LTE共享的载波)的定时偏差,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该定时偏差,从而使终端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该方法通过定时偏差的指示,使得终端获得在共享频带的时间位置,从而可以使用共享载波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上述方法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如图6所示。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10和发送单元620。
处理单元610,用于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发送单元620,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偏差,定时偏差用于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可选地,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如5G NR专用载波,第二载波为采用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FDD载波,如共享载波。
可选地,处理单元610,具体用于确定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
可选地,发送单元620,具体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接入网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630。
接收单元630,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除该接入网设备以外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如第二定时偏差。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接入网设备为终端接入的源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处理单元610,还具体用于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
可选地,发送单元620,还具体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如第二定时偏差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接入网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630。
发送单元620,还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
接收单元630,用于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终端通过可用资源发送的信号。
可选地,发送单元620,还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可选地,发送单元620,还用于向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该接入网设备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在此不复赘述。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7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接收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
接收单元71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
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一载波的定时和该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可选地,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第二载波为采用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FDD载波。
可选地,定时偏差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
可选地,接收单元710,具体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时,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确定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
可选地,所述定时偏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
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载波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
可选地,该终端还包括,发送单元730。接收单元710,还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发送单元730,用于通过可用资源,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
可选地,接收单元710,还用于通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可选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LTE的可用时隙个数,
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的时隙对应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
处理单元720,还用于根据第二载波的时隙和时延信息,获取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通过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和时延信息,获取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
处理单元7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对应的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通过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接收单元710,还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和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或者,
根据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和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定时偏差和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或符号边界,确定在第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
该终端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具体工作过程,在此不复赘述。
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网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810和发送器820。
可选地,无线设备还可以包括储存器830。
处理器8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CPU和硬件芯片的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810用于控制整个接入网设备以及信号处理。
存储器8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存储器83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83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830用于存储各种应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存储器830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810。
可以理解的是,存储器830可以集成在处理器810中,也可以独立存在。
处理器810,用于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第二载波为采用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FDD载波。
发送器820,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偏差,定时偏差用于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发送器820可以是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810可以由图6中的处理单元610代替,发送器820可以由图6中的发送单元620代替。由于上述实施例中该接入网设备的各器件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复赘述。
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910和接收器920。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储存器930。
处理器9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CPU和硬件芯片的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通用阵列逻辑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910用于控制整个接入网设备以及信号处理。
存储器9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存储器93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93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930用于存储各种应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存储器930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910。
可以理解的是,存储器930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也可以独立存在。
接收器92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该定时偏差为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其中,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第二载波为采用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FDD载波。
处理器910,用于根据第一载波的定时和定时偏差,确定第二载波的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器920可以由图7中的接收单元710代替,处理器910可以由图7中的处理单元720代替。由于上述实施例中该终端的各器件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复赘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寄存器(英文: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存储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硬盘、光盘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固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所述定时偏差为所述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所述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所述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采用所述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时偏差,所述定时偏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终端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之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传输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接入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以及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及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可用资源发送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所述定时偏差为所述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所述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所述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采用所述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和所述定时偏差,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传输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偏差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偏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及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可用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其中,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为所述第二载波上与接收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对应的时隙;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和所述时延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和所述时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对应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和所述定时偏差,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和所述定时偏差,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定时偏差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或符号边界,确定在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
19.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所述定时偏差为所述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所述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所述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采用所述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
发送器,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时偏差,所述定时偏差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终端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之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传输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接入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所述可用资源发送的信号。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2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所述定时偏差为所述第一载波的下行通信的定时与所述第二载波的上行通信的定时的偏差;所述第一载波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采用所述第一RAT和采用第二RAT的上行频分双工FDD载波;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和所述定时偏差,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
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传输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偏差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系统消息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偏差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偏差,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所述定时偏差,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确定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以及
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可用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通过承载在所述第一载波上的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时延信息,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或者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其中,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为所述第二载波上与接收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对应的时隙;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隙和所述时延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
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可用资源,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信号。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个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时隙和所述时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获取与所述第一载波的可用时隙对应的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的可用资源,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终端的不可用资源。
35.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和所述定时偏差,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子帧边界;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载波的符号边界和所述定时偏差,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符号边界。
36.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定时偏差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帧边界或符号边界,确定在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起始位置。
CN201710010644.2A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Active CN108616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8429.5A CN111954294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CN201710010644.2A CN108616976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BR112019014025A BR112019014025A2 (pt) 2017-01-06 2017-12-25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dispositivo de rede de acesso, terminal,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JP2019537163A JP7015838B2 (ja) 2017-01-06 2017-12-25 通信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端末
EP17890027.0A EP3565327B1 (en) 2017-01-06 2017-12-25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PCT/CN2017/118238 WO2018126921A1 (zh) 2017-01-06 2017-12-25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EP21159841.2A EP3902340B1 (en) 2017-01-06 2017-12-2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16/504,003 US11729754B2 (en) 2017-01-06 2019-07-05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US18/344,607 US12004141B2 (en) 2017-01-06 2023-06-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0644.2A CN108616976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8429.5A Division CN111954294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976A CN108616976A (zh) 2018-10-02
CN108616976B true CN108616976B (zh) 2023-03-24

Family

ID=6278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0644.2A Active CN108616976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CN202010658429.5A Active CN111954294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8429.5A Active CN111954294B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9754B2 (zh)
EP (2) EP3565327B1 (zh)
JP (1) JP7015838B2 (zh)
CN (2) CN108616976B (zh)
BR (1) BR112019014025A2 (zh)
WO (1) WO20181269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371B (zh) * 2017-11-17 2023-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00092068A1 (en) * 2018-09-19 2020-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codebook desig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s
CN111586619A (zh) * 2019-02-15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种网络制式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179568B (zh) * 2019-12-25 2021-08-10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界电磁信号的割草机器人通讯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404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a timing alignment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WO2014038830A1 (en) * 2012-09-07 201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n asymmetri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5020403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duplex communication method, bs and terminal
CN105376849A (zh) * 2014-09-01 2016-03-0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通信中的laa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1331B2 (en) 2007-08-03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99936B (zh) 2008-06-05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和终端
KR101691344B1 (ko) 2009-04-23 2016-12-2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멀티캐리어 무선 통신에서의 임의 접속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98615B (zh) 2009-08-17 2014-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载波小区同步方法及终端
EP2537379A1 (en) 2010-02-15 2012-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48607B2 (en) 2010-03-30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CN105743631B (zh) * 2010-12-06 2019-05-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免许可频谱中使能无线操作的方法
CN103096456B (zh) * 2011-11-08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链路的建立方法及控制器
WO2013113158A1 (en) * 2012-02-01 2013-08-0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enhanc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EP2884789B1 (en) 2012-08-13 2021-05-1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970506B2 (ja) 2014-07-31 2016-08-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上り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CN104219758A (zh) 2014-08-08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548129B2 (en) * 2015-02-11 2020-01-28 Apple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unified flexible 5G air interface
KR102305115B1 (ko) * 2015-04-02 2021-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595173B2 (en) * 2016-03-30 2023-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assisted NR flexible radio access
US10405332B2 (en) * 2016-09-06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r services on a same carri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404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a timing alignment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WO2014038830A1 (en) * 2012-09-07 201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n asymmetri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5020403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duplex communication method, bs and terminal
CN105376849A (zh) * 2014-09-01 2016-03-0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通信中的laa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AFT] LS on DL timing difference and DL timing reference in Carrier Aggregation;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ge to RAN WG2);《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0 R2-103443》;201005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9014025A2 (pt) 2020-02-04
EP3565327A1 (en) 2019-11-06
US11729754B2 (en) 2023-08-15
EP3565327A4 (en) 2020-01-01
US20190327744A1 (en) 2019-10-24
JP2020504561A (ja) 2020-02-06
US20230354286A1 (en) 2023-11-02
EP3902340A1 (en) 2021-10-27
CN111954294A (zh) 2020-11-17
CN108616976A (zh) 2018-10-02
JP7015838B2 (ja) 2022-02-03
WO2018126921A1 (zh) 2018-07-12
CN111954294B (zh) 2021-08-20
EP3565327B1 (en) 2021-03-24
EP3902340B1 (en) 202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0240B (zh) 信道接入配置
RU2737865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66002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dual cellular system aggregation
RU273008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3207110B (zh) 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062003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72975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US20210377936A1 (en) A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lot format configuration
CN110959302B (zh) 用户设备及其所进行的方法以及基站所进行的方法
CN109327884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中继设备
KR20190042721A (ko) 물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1068162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 access via anchor carrier
RU274131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KR20180132871A (ko) 향상된 셀룰러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동적 프레임 구조
CN116582941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JP2021512520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1869281B (zh) 定位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70463A (zh) 一种跨载波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US120041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4600511A (zh) 控制小区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1837430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543324B (zh) 一种目标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222132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WO2024031623A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figured grant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746127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