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4296A -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4296A
CN108614296A CN201810573479.6A CN201810573479A CN108614296A CN 108614296 A CN108614296 A CN 108614296A CN 201810573479 A CN201810573479 A CN 201810573479A CN 108614296 A CN108614296 A CN 108614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system
multiple tracks
repeatability
face elements
cmp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34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4296B (zh
Inventor
辛秀艳
董凤树
全海燕
罗敏学
胡斌
岳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BGP Inc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34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4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4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4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10Aspects of acoustic signal generation or detection
    • G01V2210/14Signal de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10Aspects of acoustic signal generation or detection
    • G01V2210/16Survey configu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时移地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获取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在根据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第一数值;将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本发明不仅提高了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直观地显示重复性需要改进的面元。

Description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移地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移地震是指在同一勘探区域不同时间重复进行的地震,不同时间的地震数据之间的差异可以反映油气藏特性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油气的开发,从而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益。地震观测系统的重复性往往对地震数据重复性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控制观测系统重复性,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地震数据重复性,因此,如何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方法如下:根据单道的监测观测系统和基线观测系统之间的炮点偏离、羽角偏差来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或者,针对观测系统中的单一炮检对,根据监测观测系统和基线观测系统之间的炮点偏离和检波点偏离来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通过单道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方法,仅利用了观测系统的部分数据,确定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CMP(Common Mid Point,共中心点)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
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所述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所述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
将所述第一线性关系和所述第二线性关系表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获取为第一数值;
对于每种匹配关系,在根据所述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所述第一数值;
将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从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
在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时,将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所述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所述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
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后,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
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所述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共中心点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所述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所述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将所述第一线性关系和所述第二线性关系表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获取为第一数值;
计算模块,用于对于每种匹配关系,在根据所述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所述第一数值;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显示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当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时,将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所述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剔除模块,用于当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所述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后,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所述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实现第一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对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后,对每种匹配关系分别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并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对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最后根据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对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进行筛选和差值显示。上述方法通过多道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全面地利用了观测系统的数据,不仅提高了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直观地显示重复性需要改进的面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与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关系模式处理过程中数据显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结果的显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X节点收敛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失配外推处理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1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101、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102、获取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103、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
104、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该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该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
105、将该第一线性关系和该第二线性关系表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获取为第一数值。
106、对于每种匹配关系,在根据该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该第一数值。
107、将每个CMP面元的该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108、从该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该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后,对每种匹配关系分别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并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对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最后根据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对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进行筛选和差值显示。上述方法通过多道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全面地利用了观测系统的数据,不仅提高了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直观地显示重复性需要改进的面元。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确定该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包括:
根据该多个CMP面元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该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该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
在执行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时,将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该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得到该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该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该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
执行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后,得到该任一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该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
根据该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该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该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201、根据指定区域的多个CMP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该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区域可以是需要进行油藏勘探和开采的区域。例如,指定区域可以设置有多个震源(如空气枪)和多个检波器,每个震源和各检波器的位置不同,震源和不同检波器可以确定不同的观测系统。震源的位置称为炮点,检波器的位置称为检波点。震源发出的振动信号传播到地下或水下,经过反射点反射回来被检波器接收,检波器可以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计算机设备记录下来,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电信号得到地震波形数据。由于有多个检波器,震源发出的振动信号可以经过地下或水下的多个反射点反射回来,被多个检波器接收。
每次采集地震数据时,不失一般性地以一种方式为例,通过多次移动震源和多个检波器的位置,如每次将震源和每个检波器均向左移动50m,使得一个反射点可以被覆盖多次,也即是,每次移动后震源发出的振动信号均可以经过该反射点反射,被其中一个检波器接收。以反射点1为例,在未移动时,该震源发出的振动信号经过该反射点1反射,可能被检波器1接收,第一次移动后,该震源发出的振动信号经过该反射点1反射,可能被检波器3接收。相应地,对于每个反射点,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反射点每次被覆盖时的炮点和检波点,确定一道观测系统,这样,通过该反射点多次被覆盖时的炮点和检波点,可以确定该反射点所在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
其中,按照简化的条件,该反射点在炮点和检波点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即是各对炮点和检波点的中心点,理论上一个反射点对应的中心点落在同一个点,称为CMP点,以各CMP点为中心,CMP点间距为相应方向边长的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区域称为CMP面元,代表着该对应关系对应的反射点的实际范围,可见,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即为每个CMP面元对应的中心点落在其中的多道观测系统。
其中,基线观测系统是指第一次采集地震数据时确定的观测系统,监测观测系统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如2年)后再次采集地震数据时确定的观测系统,在该段时间内,该指定区域可能经历过油气开采,导致该指定区域储层中的流体状况发生了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201是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通过针对面元的观测系统进行重复性分析和评价,可以确保地震成像(地震数据)的重复性。
202、对于每个CMP面元,获取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CMP面元,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对该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得到多种匹配关系。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当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等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将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得到一组匹配关系。例如,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单道观测系统的数目(此后简述为: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为4,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为4,则计算设备可以将4道基线观测系统与4道监测观测系统一一匹配,得到一组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4个匹配对。
当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小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匹配后剩余的监测观测系统。例如,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为4,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为5,则计算设备可以从5道监测观测系统中选取4道监测观测系统与4道基线观测系统进行匹配,这样可以得到120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4个匹配对。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获取每种匹配关系后,将剩余的1道监测观测系统剔除,随着匹配关系的不同,被剔除的监测观测系统不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当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该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例如,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为4,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为3,则计算设备可以从4道基线观测系统中选取3道基线观测系统与3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这样可以得到24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3个匹配对,计算机设备可以在获取每种匹配关系后,为剩余的1道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为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以及分配的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重复性赋值为一个常数。
上述匹配过程中包含对失配监测观测系统的剔除处理、失配基线观测系统的分配处理以及重复性的赋值。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该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剔除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视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不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道观测系统包括一个炮检对,也即是一个炮点和一个检波点,因此,上述计算机设备对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的过程也即是将炮检对进行匹配的过程。
203、对于每种匹配关系,根据该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种匹配关系,计算机设备可以计算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采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用d表示):
d=|ΔS|+|ΔR| (1)
其中,|ΔS|为监测观测系统中的炮点与基线观测系统中的炮点之间的距离的模,|ΔR|为监测观测系统中检波点与基线观测系统中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的模。
针对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的获取过程如下:
单道地震数据(成像)重复性的度量是NRMS(Normalized rms difference,归一化均方根差异),NRMS表示如下:
其中,Monitor表示监测观测系统监测到的地震数据,Baseline表示基线观测系统观测到的地震数据,rms算子定义为:
其中,N表示地震数据的采样点数目,xi表示所作用数组的第i个数值,即监测地震数据第i个采样值与基线地震数据第i个采样值的差。
根据公式(2)和公式(3)以及理想的能量假设,可以得到多道地震数据重复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代表匹配关系,Di(f)表示第i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pi是单道的加权系数,根据动校拉伸系数上限β的不同与检炮距Offset具有不同的关系;m表示匹配对的数目。计算机设备可以采用特定地震波速度函数和拉伸系数β=0.2计算pi与检炮距Offset的关系。
计算机设备可以基于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关系的实验数据,建立单道的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可以为一个线性关系,如下式所示:
Di=kdi (5)
其中,Di表示第i个匹配对的地震数据重复性,k为常数,di表示第i个匹配对的观测系统重复性。
结合上述公式(4)和公式(5),可以得到下述公式:
其中,d(f)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代表匹配关系;d(f)为匹配关系f下反映NRMS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di(f)表示第i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pi是单道的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可以由地震数据重复性计算中各道参与运算的数据量确定,根据动校拉伸系数上限β的不同,pi与炮检距具有不同的关系;m表示匹配对的数目。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采用上述公式(7),计算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其中,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是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加权均方根。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公式(5)成立的情况下,公式(6)和(7)才合理地存在。但是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公式(5)只有在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属于一定范围内时,关系拟合和应用才较为精确,在无限制的范围内,上述公式(5)就不能很好地符合实验数据了。当通过拟合得到该线性关系时,如果采用的数据范围过大,虽然对大范围的整体拟合效果更好,但是该线性关系中的k值会变小,在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小范围内与实际数据的偏离就更大,并且,增加作为拟合数据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范围,直接导致该线性关系中的k值单调减小,使k值的选取不够客观。因此,上述公式(5)所表示的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的线性关系,仅适用于有限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范围。
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对单道的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关系数据进行分段的拟合,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对数值处于[0,dx]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一个倾斜的直线,该倾斜的直线或该倾斜的直线所表示的正比例函数记为第一线性关系。在拟合过程中,当线性关系的截距(当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为0时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的数值)不为零时,进行强制约束截距为零的拟合。
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该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该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对数值处于(dx,∞)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的关系数据,拟合一条水平的直线,该水平的直线或该水平的直线所表示的常数函数记为第二线性关系。参见图3,提供了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与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0到一定偏离量dx之间拟合一条正比例关系的直线,基于d在从dx到理论上的无穷大(∞)之间的取值范围内,地震数据重复性整体变化较小的特点,对dx到无穷大或实验与应用数据的最大值之间范围的数据拟合一条水平的直线,与正比例关系的直线相交于X节点,X节点对应的横坐标为dx。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在区间[0,dx]上时,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与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的关系为所拟合的第一线性关系;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在区间(dx,∞)上时,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与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的关系为第二线性关系,地震数据重复性保持定值与观测系统重复性无关。该第一线性关系和第二线性关系构成了X关系模式,该X关系模式反映了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在区间[0,∞)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与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模式。
具体地,在后续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过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把(dx,∞)之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收敛为X节点处的dx值,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定义域收敛为[0,dx],使得单道的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保持为[0,dx]上的正比例线性关系,这样使公式(5)、(6)和(7)普遍成立。也即是,当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原始值在区间[0,dx]时,按原始值使用;当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原始值在区间(dx,∞)时,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dx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根据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公式(7))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对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按上述特点取值,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数值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该第一数值,第一数值可以是第一线性关系与第二线性关系的交点(即X节点)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如dx。也即是,当任一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大于第一数值时,计算机设备可以将该任一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第一数值(称为向第一数值收敛或X节点收敛)后,代入上述公式(7)中进行计算。
另外,针对步骤202中当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该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计算机设备为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的情况,计算机设备在根据上述公式(7)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可以将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该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如步骤202中提及的常数)(这一赋值称为失配外推)后,代入上述公式(7)中进行计算,得到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该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是为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数值可以通过失配外推处理得到,具体地,该第二数值的获取过程包括:计算机设备为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该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赋值为第三数值;根据该第三数值和第一线性关系,得到该第二数值。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将噪音的重复性作为第三数值,赋值给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将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按照第一线性关系外推为第二数值,如其中,k’为第一线性关系所表现的直线的斜率。如图3所示,外推点的横坐标d0即为第二数值,纵坐标即为第三数值。
通过为超大值情况(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第一数值,为失配情况下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这样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失配情况下的重复性与超大值情况下的重复性可以区分。当第二数值大于第一数值时,也即失配情况下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更大,根据公式(1)可知,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越大表示炮点偏离和检波点偏离越大,也即单道的监测观测系统与基线观测系统的重复性越低,失配情况下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被量化反映。
针对步骤202中当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该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该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的情况,计算机设备在根据上述公式(2)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后,可以得到该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该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是剔除失配基线观测系统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204、将该每个CMP面元的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CMP面元,计算机设备在分别对多种匹配关系进行计算,得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后,可以确定这些匹配关系中的最佳匹配关系,该最佳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是所有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将该最小值作为该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例如,该最小值表示为:
d=min(d(f)) (8)
其中,d称为观测系统失配外推最佳定向匹配加权均方根重复性,d(f)为各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X关系模式、第一线性关系和第二线性关系、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度量,可以很好地区分重复性的数值大的单道匹配与失配在多道重复性中的影响,有利于选取最优化的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设备对每个CMP面元均执行上述步骤202至步骤204,这样可以得到所有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参见图4,提供了一种X关系模式处理过程中数据显示的示意图,图4中的(a)和(b)图均为仅X节点收敛处理(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仅将数值较大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收敛为X节点处的dx值)时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情况,只不过(a)中失配用纯黑色标识,(b)中失配用纯白色标识;(c)图为仅失配外推处理(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通过失配外推处理,为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该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赋值)时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情况;(d)图为完全X关系模式处理时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按照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模式(X关系模式),针对面元进行重复性计算,并研究观测系统重复性的表现特征。该方法的应用限制在每个面元对应的中心点落在其中的多道观测系统。
205、从该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该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上述计算方法可知,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X节点值(第一数值)的面元一定是存在基线失配的情况。大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失配,都会使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增大,但是在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不超过X节点值的情况下,从面元总体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上,无从判断是否存在失配或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达到其X节点值的情况。而当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超过其X节点值,就能表明一定有失配存在,并且当所有匹配对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达到X节点值,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也会是X节点值。因此对于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X节点值是一个特殊的临界点,达到或超过这一值表示重复性落入一种特殊的范围,而这个特殊的范围可以被视为不可接受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多道观测系统的重复性的值与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值的意义是相同的,达到X节点值代表重复值最差,超过该值的重复性代表重复性已经过了最差的观测系统重复性而失配已经占据主导。因此,该X节点值可以视为一个质量等级分界点,观测系统重复性达到或超过该值的面元是观测系统重复性需要改进的面元。
相应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一数值作为一个临界点,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超过该临界点的CMP面元是需要改进的面元,计算机设备可以将这些CMP面元筛选出来进行显示。通过从计算得到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筛选出重复性大于等于第一数值的面元进行显示,从而直观地反映观测系统偏差和失配总体影响超过一定程度的面元。
通过本发明方法的评价和分析,以确定的相对客观的标准显示出了观测系统重复性仍然有待改进的少量局部区域。图5中显示的重复性大于X节点值的区域在显示控制上是客观明确的,与主观确定和感觉的重复性不佳的区域有显著区别,依据它可以明确不同的重复性改进目标。
参见图5,提供了一种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结果的显示示意图,图5的(a)图将重复性大于X节点值的面元用纯黑色做了标识,(b)图将重复性大于X节点值的面元用纯白色做了标识,(c)图将重复性大于X节点值的面元筛选出来单独显示。
计算机设备对计算后的数据做一个特定的筛选,大于X节点值的重复性被筛选出,在图5的(a)图和(b)中相应的位置用纯黑色和纯白色标识出来。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把重复性小于X节点值的面元过滤掉,而显示重复性大于X节点值的面元及其程度的区分,如图5的(c)图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结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关系,形成了适用范围更广的关系模式,使失配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大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得到合理的度量和区分。通过明显地显示出失配已占主导作用的面元观测系统重复性,给出重复性明显需要改进的面元的依据。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显示出所有失配造成影响的面元及其影响程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针对步骤204中计算机设备获取不同情况下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该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根据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该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该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出受到基线失配影响的所有面元以及其受影响程度。
参见图6,提供了一种无X节点收敛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示意图,图6的(a)图是在X模式的基础上没有X节点收敛的观测系统重复性;(b)图是对外推点值(外推点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值)以上区域用黑色标出的无X节点收敛的观测系统重复性;(c)图是对外推点值以上区域用白色标出的无X节点收敛的观测系统重复性;(d)图是对筛选出来的外推点值以上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单独显示;(e)图是对筛选出来的X节点值以上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单独显示;(f)图是X节点与外推点之间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值及其分布。
对比可知,如果不对X节点值的重复性做收敛处理,就会出重复性数值从X节点值增长变大,可能有的超过外推点的观测系统重复性值,使失配的重复性值被淹没在其中,如6的(a)图所示。因此,计算机设备可以对外推点以外的重复性数值区域的显示结果进行标记,如图6的(b)和(c)图分别用纯黑和纯白颜色标记了外推点以外的重复性数值区域的显示结果,而在图6的(d)图中显示了过滤筛选出的这些数据。图6的(e)和(f)图分别显示了过滤出的X节点外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值及其分布和X节点与外推点之间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值及其分布。当然,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显示剔除X节点外的重复性数据的显示结果。
另外,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无失配外推方式的处理。参见图7,提供了一种无失配外推处理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数据显示示意图,图7的(a)图显示的是无失配外推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b)图显示的是无失配外推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失配用纯黑色标出);(c)图显示的是无失配外推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失配用纯白色标出);(d)图显示的是完全的X模式与其无失配外推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图7的(d)图给出了完全的X模式与无失配外推处理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之间的差值图,在这样的差值图中,所有发生失配的区域连同失配的程度都可以显示出来。
本发明实施例对地震数据重复性与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体现该关系的X关系模式,使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研究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使其适用范围更普遍化,总体精度更高。另外,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X关系模式计算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不仅保持了基于面元内的观测系统失配外推最佳定向匹配加权均方根重复性,同时反映了监测观测系统采集的全部观测系统的有效重复性和覆盖程度的特点,而且还使自身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能够透露一定程度的失配,还能自然地给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评价的标准。使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数据的原始显示解决了此类数据显示中的数值显示限制的一般技术性问题,具有工程技术价值和一定的科学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后,对每种匹配关系分别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并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对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最后根据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对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进行筛选和差值显示。上述方法通过多道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全面地利用了观测系统的数据,不仅提高了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直观地显示重复性需要改进的面元。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801,用于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共中心点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该获取模块802还用于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该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该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将该第一线性关系和该第二线性关系表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获取为第一数值;
计算模块803,用于对于每种匹配关系,在根据该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该第一数值;
该获取模块802还用于将该每个CMP面元的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显示模块804,用于从该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该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确定模块801用于根据该多个CMP面元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该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参见图9,该装置还包括:
分配模块805,用于当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该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
该计算模块803还用于在执行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时,将该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该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得到该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0,该装置还包括:
剔除模块806,用于当该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该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
该计算模块803还用于执行计算该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该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后,得到该任一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获取模块802还用于获取该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
该显示模块804还用于根据该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该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该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进行匹配后,对每种匹配关系分别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并在计算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对大于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最后根据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对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进行筛选和差值显示。上述方法通过多道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全面地利用了观测系统的数据,不仅提高了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直观地显示重复性需要改进的面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在确定观测系统重复性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与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1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11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1102,其中,该存储器11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该处理器11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然,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共中心点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
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所述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所述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
将所述第一线性关系和所述第二线性关系表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获取为第一数值;
对于每种匹配关系,在根据所述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所述第一数值;
将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从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
在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时,将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所述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所述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
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后,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
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所述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
6.一种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指定区域的多个共中心点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之间的多种匹配关系,每种匹配关系包括多个匹配对,每个匹配对包括单道的基线观测系统和监测观测系统;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对数值处于第一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一线性关系;对数值处于第二数值区间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对应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之间的关系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第二线性关系,所述第二数值区间的左边界为所述第一数值区间的右边界;将所述第一线性关系和所述第二线性关系表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获取为第一数值;
计算模块,用于对于每种匹配关系,在根据所述每种匹配关系中每个匹配对所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计算公式,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时,将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重新赋值为所述第一数值;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中的最小值获取为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显示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筛选出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CMP面元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以及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多个CMP面元中每个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和多道监测观测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当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为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分配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为匹配后剩余的基线观测系统;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时,将所述失配基线观测系统和所述虚拟的监测观测系统对应的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赋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剔除模块,用于当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所述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时,剔除所述任一CMP面元的多道基线观测系统中的失配基线观测系统;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执行计算所述每种匹配关系对应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以及获取所述每个CMP面元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步骤后,得到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任一CMP面元的第一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和第二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差值;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CMP面元中,多道基线观测系统的数目大于多道监测观测系统的数目的CMP面元对应的差值,获取所述多个CMP面元中的目标CMP面元进行显示,所述目标CMP面元对应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
CN201810573479.6A 2018-06-06 2018-06-06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614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3479.6A CN108614296B (zh) 2018-06-06 2018-06-06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3479.6A CN108614296B (zh) 2018-06-06 2018-06-06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4296A true CN108614296A (zh) 2018-10-02
CN108614296B CN108614296B (zh) 2019-12-31

Family

ID=63664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3479.6A Active CN108614296B (zh) 2018-06-06 2018-06-06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42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4561A (zh) * 2019-11-14 2020-02-21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
CN112198550A (zh) * 2019-07-08 2021-01-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度量方法及装置
CN113568042A (zh) * 2021-07-21 2021-10-2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拖缆采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264A (zh) * 2010-10-18 2011-04-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定量分析与评价方法
WO2013122659A1 (en) * 2012-02-14 2013-08-2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hear wave source for vsp and surface seismic exploration
WO2014207229A2 (en) * 2013-06-28 2014-12-31 Cgg Services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repeatability using base data
CN104487870A (zh) * 2012-06-28 2015-04-01 雪佛龙美国公司 用于使用移位归一化均方根度量估计时移地震信号记录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01650A (zh) * 2015-10-09 2016-0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上拖缆采集的时移地震数据的质量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5549083A (zh) * 2015-12-25 2016-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震观测系统重复性整体量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2344A (zh) * 2016-01-08 2016-06-0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煤炭开采的四维地震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264A (zh) * 2010-10-18 2011-04-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定量分析与评价方法
WO2013122659A1 (en) * 2012-02-14 2013-08-2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hear wave source for vsp and surface seismic exploration
CN104487870A (zh) * 2012-06-28 2015-04-01 雪佛龙美国公司 用于使用移位归一化均方根度量估计时移地震信号记录的系统和方法
WO2014207229A2 (en) * 2013-06-28 2014-12-31 Cgg Services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repeatability using base data
CN105301650A (zh) * 2015-10-09 2016-0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上拖缆采集的时移地震数据的质量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5549083A (zh) * 2015-12-25 2016-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震观测系统重复性整体量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2344A (zh) * 2016-01-08 2016-06-0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煤炭开采的四维地震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ISA C. MILLER ET AL.: "4D Seismic Repeatability: Lessons from Hoover-Madison-Marshall", 《SEG HOUSTON 2009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ND ANNUAL MEETING》 *
DONG FENGSHU ET AL.: "Multi-trace geometry match and repeatability for time-laps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2018 CPS/SEG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
刘璐等: "拖缆地震勘探导航首线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物探装备》 *
董凤树等: "时移地震采集中多道观测系统匹配和重复性", 《CPS/SEG北京2018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 *
董凤树等: "海上时移地震中多道匹配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
郭念民等: "时移地震数据重复性度量及一致性分析方法",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
金翔龙等: "《中国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进展-庆贺刘光鼎院士八十华诞》", 31 December 2008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8550A (zh) * 2019-07-08 2021-01-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度量方法及装置
CN112198550B (zh) * 2019-07-08 2023-09-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度量方法及装置
CN110824561A (zh) * 2019-11-14 2020-02-21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
CN110824561B (zh) * 2019-11-14 2021-11-23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度量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方法
CN113568042A (zh) * 2021-07-21 2021-10-2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拖缆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3568042B (zh) * 2021-07-21 2024-01-2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拖缆采集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4296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4134B (zh)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色情图像检测方法
CN116186634B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数据智能管理系统
CN108614296A (zh) 观测系统重复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Drury et al. An industri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feedback and fault density on inspection performance
CN114168906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系统
CN102081045B (zh) 一种基于激光电视全息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CN108645399B (zh) 一种星敏感器导航星表筛选方法
CN104198998B (zh) 非均匀背景下基于聚类处理的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3914482A (zh) 基于cmdb的集中监控事件影响性确定方法
CN109933933A (zh) 一种噪声治理方法和设备
CN105549083A (zh) 一种确定地震观测系统重复性整体量度的方法和装置
AU64416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controlling fiber luster properties
CN108769042A (zh) 一种基于微分流形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CN117131441B (zh) 夜间光污染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47280A (zh) 一种基于反馈调整权值的组合评价方法
CN106447144A (zh) 一种目标对象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687993A (zh) 通过光衍射来表征悬浮于流体分散剂中的颗粒的方法
CN109783939A (zh) 一种结合Grubbs法和3σ方法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5239156A (zh) 城镇化指标对水系结构的影响警示方法
US10928297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tection angle of optical particle sizer
CN106556860A (zh) 布设vsp观测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63397B (zh) 一种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506824A (zh) 一种配电网的不良观测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236700B (zh)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16451167B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的智能辨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