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6700B -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36700B CN117236700B CN202311498210.3A CN202311498210A CN117236700B CN 117236700 B CN117236700 B CN 117236700B CN 202311498210 A CN202311498210 A CN 202311498210A CN 117236700 B CN117236700 B CN 1172367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sk
- data
- evaluation
- prevention
- fl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41 in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39 best pract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79 data visua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风险实时更新数据;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指定行政区域评估以及潜在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和体系建设自评并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本发明能够为洪涝风险信息的标准化精确防控管理奠定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风险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但毁灭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构建了洪涝风险从“识别→登记→评估→防控”的整体工作流程,风险识别是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风险评估是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风险管控是风险防控工作的落脚点。而传统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和气象监测,往往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步骤S2: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处理,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步骤S3: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步骤S4: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步骤S5: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步骤S6,包括:
步骤S61: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
步骤S62: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
步骤S63: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
步骤S64: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
步骤S65: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能够系统化记录洪涝灾害相关风险要素,包括地理位置、降雨情况、水文数据等,有助于建立全面的风险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对记录得到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这样能够确保台账数据的时效性,使得能够迅速反应潜在威胁,为风险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另外,还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提高对洪涝风险的监测和应对能力。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以识别洪涝灾害的各种风险要素,如降雨强度、地势等,这有助于理解潜在的灾害风险要素,并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了基础。风险要素评估数据提供了关于洪涝风险要素的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具针对性的决策。其次,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的评估,以确定该指定的行政区域内的洪涝风险程度,这有助于地方政府和应急机构在面对灾害威胁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疏散计划或紧急资源调配。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提供了对不同地区风险的比较,使决策者能够分配资源和制定预警计划。然后,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有助于识别可能导致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因素和可能的后果,这包括分析洪水水位上升、土地受损、人口受影响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潜在风险评估数据提供了对未来灾害可能性的预测,为应急准备和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信息。接下来,通过对各种评估数据进行整合并统计分析,以生成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这个统计表有助于可视化不同风险要素、地区和潜在风险的关系,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洪涝灾害的整体风险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支持。最后,通过绘制风险密度图形,以图形方式呈现不同区域或要素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评估展示图可以直观地显示风险的高低和分布范围,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风险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风险评估展示图,可以识别高风险区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根据风险评估展示图的结果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堤防加固、提前疏散预警、组织救援队伍等,可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和损失。这样能够确保在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事后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且,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自我评估,以确保符合标准化要求。通过检查和评估防控体系的各项要素,如组织架构、规章制度、设备设施等,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标准化建设的评分反映了防控体系的健全程度和标准符合度,为进一步提高洪涝灾害防控能力提供了指导和依据。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自评,能够检查和评估基层防控机构的建设情况,包括基层防汛队伍、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等方面。通过自评,可以发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和提高基层防控体系的能力提供参考。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反映了基层机构的防控能力和准备程度。此外,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和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验收考核,可以验证评分结果的合理性,并根据评分结果生成防控管理评分表。这个评分表将作为决策者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机构或团队的防控能力的依据,促进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共享,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防洪防涝能力,该评分表将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中,供后续参考和使用。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该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包括:
风险登记更新模块,用于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从而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风险要素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处理,从而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行政区域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从而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潜在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联合统计分析模块,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从而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防控管理评分模块,用于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该洪涝灾害防控系统由风险识别更新模块、风险要素评估模块、行政区域评估模块、潜在风险评估模块、联合统计分析模块以及防控管理评分模块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所述任意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用于联合各个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操作实现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系统内部结构互相协作,通过构建集洪涝风险信息的采集与登记、评估、三维图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信息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地实时监测、动态评估洪涝风险信息、界面友好、功能完备的信息管控,从而实现各地洪涝信息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洪涝风险信息的标准化精确防控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够为各地开展洪涝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这样能够大大减少重复工作和人力投入,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防控过程,从而简化了洪涝灾害防控系统的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3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法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方法和/或微控制器方法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步骤S2: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处理,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步骤S3: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步骤S4: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步骤S5: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步骤S6,包括:
步骤S61: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
步骤S62: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
步骤S63: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
步骤S64: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
步骤S65: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例中,所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收集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各种风险要素数据,如河流、湖泊、雨水排放系统和堤坝等风险要素数据,同时,根据收集到的风险要素数据建立洪涝风险要素台账,并登记每个风险要素的基本要素信息,如名称、位置、特征等要素信息,从而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然后,通过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静态信息以及动态信息的上报审核更新,包括更新风险要素的信息、修正错误等,最终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步骤S2: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处理,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每个单风险要素进行评估检测,以评估考虑不同单风险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风险情况,最终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步骤S3: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和地理数据处理工具将风险实时更新数据分配到相应的行政区域内,同时,对每个行政区域内的风险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并考虑自动评估和手动评估的权重、可靠性等因素,以综合评估每个行政区域的风险状况,包括区域评估等级、风险等级描述、建议措施等信息,最终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步骤S4: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潜在风险数据进行深入评估分析,包括评估其原因、可能性、影响程度等因素,并通过使用统计方法、风险模型等来量化和评估潜在风险,最终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步骤S5: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设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计算出各个评估要素的等级因子,并根据评估要素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来为每个评估要素的等级因子赋予风险等级的权重。然后,根据每个评估要素的等级因子以及风险等级权重进行对比计算,以获取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通过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潜在风险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等级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到一个表格内,以分析各个风险要素的评估结果、风险等级的分布情况等信息,最终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步骤S6,包括:
步骤S61: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将其中的风险评估结果按照不同评估等级进行分类,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发生的频率或程度计算出风险密度,通过使用可视化工具将计算出来的风险密度以图表形式进行呈现,最终生成风险评估展示图。
步骤S62: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生成的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仔细分析,以理解不同风险等级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基于风险评估展示图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策略,包括预防、应对和应急措施等,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同时,根据制定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策略,组织实施相应的洪涝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灾害防护等,最终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
步骤S63: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对收集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自我评估,以评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根据自评结果,给予相应的评分以衡量其是否达到标准化的程度,最终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
步骤S64: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收集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自我评估,以评估是否符合体系建设的标准要求,根据自评结果,给予相应的评分以衡量其是否完善和健全程度,最终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
步骤S65: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相关主管部门或专家组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和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确保评分过程的公正和准确性,并根据验收考核的结果,将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和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整合,以生成防控管理评分表。然后,将生成的防控管理评分表上传至相应的行业预案资料文档,以便进行备案、共享和更新。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能够系统化记录洪涝灾害相关风险要素,包括地理位置、降雨情况、水文数据等,有助于建立全面的风险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对记录得到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这样能够确保台账数据的时效性,使得能够迅速反应潜在威胁,为风险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另外,还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提高对洪涝风险的监测和应对能力。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以识别洪涝灾害的各种风险要素,如降雨强度、地势等,这有助于理解潜在的灾害风险要素,并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了基础。风险要素评估数据提供了关于洪涝风险要素的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具针对性的决策。其次,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的评估,以确定该指定的行政区域内的洪涝风险程度,这有助于地方政府和应急机构在面对灾害威胁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疏散计划或紧急资源调配。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提供了对不同地区风险的比较,使决策者能够分配资源和制定预警计划。然后,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有助于识别可能导致洪涝灾害的潜在风险因素和可能的后果,这包括分析洪水水位上升、土地受损、人口受影响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潜在风险评估数据提供了对未来灾害可能性的预测,为应急准备和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信息。接下来,通过对各种评估数据进行整合并统计分析,以生成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这个统计表有助于可视化不同风险要素、地区和潜在风险的关系,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洪涝灾害的整体风险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支持。最后,通过绘制风险密度图形,以图形方式呈现不同区域或要素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评估展示图可以直观地显示风险的高低和分布范围,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风险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风险评估展示图,可以识别高风险区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根据风险评估展示图的结果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堤防加固、提前疏散预警、组织救援队伍等,可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和损失。这样能够确保在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事后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且,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自我评估,以确保符合标准化要求。通过检查和评估防控体系的各项要素,如组织架构、规章制度、设备设施等,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标准化建设的评分反映了防控体系的健全程度和标准符合度,为进一步提高洪涝灾害防控能力提供了指导和依据。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自评,能够检查和评估基层防控机构的建设情况,包括基层防汛队伍、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等方面。通过自评,可以发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和提高基层防控体系的能力提供参考。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反映了基层机构的防控能力和准备程度。此外,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和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验收考核,可以验证评分结果的合理性,并根据评分结果生成防控管理评分表。这个评分表将作为决策者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机构或团队的防控能力的依据,促进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共享,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防洪防涝能力,该评分表将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中,供后续参考和使用。
优选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收集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各种风险要素数据,如河流、湖泊、雨水排放系统和堤坝等风险要素数据,然后,根据收集到的风险要素数据建立洪涝风险要素台账,并登记每个风险要素的基本要素信息,如名称、位置、特征等要素信息,最终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
步骤S12: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风险信息状态识别,得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以及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识别分析,以识别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中每个风险要素的静态信息(如气候特征、地质构造等)和动态信息(如降雨量、水位变化等),同时,将风险要素的静态信息记录在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并将风险要素的动态信息记录在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
步骤S13:利用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匹配计算,得到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匹配计算的时间参数、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匹配概率、匹配重要度、匹配影响因子、匹配补偿因子、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匹配概率、匹配重要度、匹配影响因子、匹配补偿因子以及相关参数构成了一个合适的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的风险要素进行匹配计算,根据风险要素之间的相似度或相关度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
步骤S14:根据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模糊查询,得到静态风险模糊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得到的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的每个风险要素进行查询判断,根据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快速查找并定位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指定的风险要素,最终得到静态风险模糊数据。
步骤S15:对静态风险模糊数据进行浏览审核处理,得到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查询出来的静态风险模糊数据进行浏览,以了解静态风险模糊数据中的内容和相关信息,并对浏览的静态风险模糊数据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更新或修正,根据审核结果确定需要更新或修正的静态风险要素,最终得到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
步骤S16:对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处理,并确认无变更状况,以得到静态风险更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审核出来的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进行实时的更新处理,包括更新风险要素的信息、修正错误等,并确认经过实时更新处理后的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不再需要进一步的变更或修正,最终得到静态风险更新数据。
步骤S17:对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上报审核更新处理,得到动态风险更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提交上去给相关审核机构进行审核,以获取审核结果,根据审核结果对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包括修正错误、追加新数据等,最终得到动态风险更新数据。
步骤S18:对静态风险更新数据以及动态风险更新数据进行时序合并,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静态风险更新数据以及动态风险更新数据按照时序进行合并,以确保风险更新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最终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洪涝灾害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可能导致洪涝灾害的风险要素,如河流、湖泊、雨水排放系统和堤坝等,可以建立起洪涝风险要素的详细台账,这个台账记录了各种风险要素的基本信息,有助于系统性地管理和监测潜在的洪涝风险,能够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来源。同时,通过根据风险信息状态将洪涝风险台账数据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静态风险要素是指那些不容易变化的风险要素,如气象条件等,而动态风险要素则是指容易变化的风险要素,如水位上升等,这种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监测洪涝风险。通过使用合适的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匹配计算,通过计算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已知的静态风险因素与输入的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可以评估不同风险要素对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贡献程度,这有助于确定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哪些静态风险因素符合要求,从而能够快速查找并定位至指定风险要素信息,实现快速查找与更新,为后续的静态风险要素数据更新过程提供数据保障。其次,根据计算得到的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使用模糊查询方法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进一步筛选和识别所需的与洪涝风险相关的静态风险要素,通过模糊查询允许考虑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更全面地快速查找并定位至指定风险要素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所需的静态风险要素。通过查询出来的静态风险模糊数据进行仔细的浏览和审核,从中筛选出待更新的静态风险数据,这样能够通过对静态风险模糊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和审核,以确保后续的更新工作基于高质量的数据进行。然后,在确认无变更的情况下对识别出来的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持静态风险数据为最新且准确。并且,通过对动态风险要素信息进行上报、审核和更新处理,以确保包含最新的动态风险信息,这对于实时监测洪涝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最后,将静态风险更新数据和动态风险更新数据进行时序合并,以生成最终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这个数据将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洪涝风险的最新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潜在的威胁。通过这一流程,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减轻洪涝灾害的风险,从而为后续的风险评估过程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优选地,步骤S1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利用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风险信息状态计算,得到信息状态度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时间参数、风险值、风险信息流入影响因子、风险信息流出影响因子、风险概率值、风险信息增加影响因子、风险信息增长速率影响因子、风险变化率、风险信息变化速度影响因子、风险信息变化速度调节因子以及相关参数构成了一个合适的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信息状态度量值。
其中,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信息状态度量值,/>为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时间范围参数,/>为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积分时间变量,/>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值,/>为风险信息流入影响因子,/>为风险信息流出影响因子,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概率值,/>为风险信息增加影响因子,/>为风险信息增长速率影响因子,/>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变化率,/>为风险信息变化速度影响因子,/>为风险信息变化速度调节因子,/>为信息状态度量值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用于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风险信息状态计算,该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综合了多个因素,包括风险值、风险概率、信息流入和流出、信息增加和变化速度等,以评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信息状态,这有助于确定哪些数据是动态的(可能需要实时更新)和哪些是静态的(相对稳定不变的信息),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以更好地应对洪涝等自然灾害。该公式充分考虑了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信息状态度量值/>,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时间范围参数/>,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积分时间变量/>,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值/>,风险信息流入影响因子/>,风险信息流出影响因子/>,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概率值/>,风险信息增加影响因子/>,风险信息增长速率影响因子/>,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变化率/>,风险信息变化速度影响因子/>,风险信息变化速度调节因子/>,信息状态度量值的修正值/>,根据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信息状态度量值/>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
;
该公式能够实现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信息状态计算过程,同时,通过信息状态度量值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步骤S122:根据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对信息状态度量值进行判断,当信息状态度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则将信息状态度量值对应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标记为动态信息,以得到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先设定一个信息状态度量阈值,用来判断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动态与静态状态的分界点,根据计算得到的信息状态度量值与设定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信息状态度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则将对应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标记为动态信息,并将相应的数据添加到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
步骤S123:当信息状态度量值小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则将信息状态度量值对应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标记为静态信息,以得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计算得到的信息状态度量值与设定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信息状态度量值小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则将对应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标记为静态信息,并将相应的数据添加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
本发明首先通过使用合适的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对洪涝风险台账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这个度量值代表了每个洪涝风险要素的信息状态,反映了数据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情况。通过风险信息状态计算能够深入了解每个风险要素的数据质量,从而更好地了解洪涝风险的特性。另外,还可以在后续步骤中更有效地分离静态和动态信息源,以便更好地应对洪涝事件。然后,通过使用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对信息状态度量值进行判断,如果某个风险要素的信息状态度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那么这个风险要素被标记为动态信息源,这意味着该风险要素的数据被认为是动态变化的,对于监测和应对动态变化的洪涝灾害事件非常有用。通过将风险要素标记为动态信息,能够集中精力监控和管理那些信息状态良好的风险要素,以及对其采取更及时的措施,这可以提高风险响应的效率,减轻潜在的洪涝灾害对人们和财产的影响。最后,通过使用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对信息状态度量值进行判断,当信息状态度量值小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相应的洪涝风险要素被标记为静态信息源,这表示该风险要素的数据被认为是静态变化的,因此,这些风险要素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可能的数据更新修复工作。
优选地,步骤S13中的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具体为:
;
式中,为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为匹配计算的时间范围参数,/>为匹配计算的积分时间参数,/>为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数量,/>为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为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概率,/>为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重要度,/>为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影响因子,/>为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补偿因子,/>为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数量,/>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概率,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重要度,/>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影响因子,/>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补偿因子,/>为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用于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匹配计算,该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权重、概率、重要度以及匹配的影响因子和补偿因子,以评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与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有助于确保风险要素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该公式充分考虑了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匹配计算的时间范围参数/>,匹配计算的积分时间参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数量/>,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概率/>,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重要度/>,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影响因子/>,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补偿因子/>,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数量/>,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概率/>,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重要度/>,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影响因子,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补偿因子/>,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的修正值/>,根据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该公式能够实现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的匹配计算过程,同时,通过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检测,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
步骤S22: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评估计算,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
步骤S23: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损害后果评估分析,得到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
步骤S24: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可能性等级划分,得到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
步骤S25:通过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以及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进行风险相关绘制,以生成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
步骤S26:对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为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检测,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每个单风险要素进行评估检测,并将来自不同来源的单风险要素信息的检测结果整合到一个简单的评估简表中,最终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其中包括风险要素的各项数据以及评估检测结果。
步骤S22: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评估计算,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评估计算方法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中的每个单风险要素进行评估计算,最终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
步骤S23: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损害后果评估分析,得到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计算得到的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中单风险要素的损害后果进行评估分析,以识别潜在的损害以及了解单风险要素可能引发的各种影响,最终得到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
步骤S24: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可能性等级划分,得到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划分可能性等级的标准,并通过划分的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中每个风险要素进行划分,最终得到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
步骤S25:通过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以及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进行风险相关绘制,以生成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以及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以矩阵、图表或地图等可视化方式展示风险要素评估等级,最终生成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
步骤S26:对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绘制得到的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估考虑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中不同风险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风险情况,最终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检测,能够不断检测单风险要素的变化,这有助于在最早的阶段识别风险,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准备。此外,通过检测整合能够将来自不同来源的单风险要素信息集中到一个简单的评估简表中,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单风险要素的状态,为决策制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还能够帮助识别哪些单风险要素需要更详细的评估,以便优先处理高风险要素。通过对单一风险要素的评估简表进行计算,得出评估得分,这个得分量化了单风险要素的程度,使得能够将不同单风险要素进行比较和分类,这有助于决策制定,可以明确了解哪些单风险要素是最严重的,需要优先考虑。同时,评估的一致性能够确保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估,提高了评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次,通过使用计算得到的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中单风险要素的损害后果进行评估分析,这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损害和了解单风险要素可能引发的各种影响。通过分析损害后果的严重性,能够确定哪些单风险要素需要优先处理,以减轻潜在的损害。然后,通过使用计算得到的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中的单风险要素进行划分,能够将单风险要素划分为不同的可能性等级,这有助于将风险分类,以使组织更好地了解哪些风险是最具威胁性的,能够允许根据可能性等级分配资源,以降低高风险要素的概率,从而减轻潜在的风险。接下来,通过综合考虑损害后果和可能性等级生成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其中可能性等级作为横轴,损害后果作为纵轴。这个图形呈现了风险的可视化,更容易理解和传达给相关利益相关者,还能够帮助识别哪些风险要素具有高损害和高可能性,这些可能是最大威胁的源头,为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信息。最后,通过对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进行深入的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风险评估数据。这个综合分析允许考虑不同风险要素的评估结果,并确定面临的整体风险。它还为决策制定提供了支持,帮助确定如何应对不同风险要素,以减少风险和提高应对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监测改进,通过识别改进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流程的效率和效力,确保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挑战。
优选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划分,得到行政区域风险数据;
步骤S32: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定期自动评估分析,得到区域自动评估数据;
步骤S33: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排点评估检测,以得到区域点状风险数据;
步骤S34:对区域点状风险数据进行手动临时更新评估,得到区域手动评估数据;
步骤S35:对区域自动评估数据以及区域手动评估数据进行面状对比统计分析,以生成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
步骤S36:对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进行区域评估分析,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为图1中步骤S3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划分,得到行政区域风险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和地理数据处理工具将风险实时更新数据分配到相应的行政区域内,并对每个行政区域内的风险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最终得到行政区域风险数据。
步骤S32: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定期自动评估分析,得到区域自动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执行评估分析算法对划分出来的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评估,以评估每个行政区域的评估得分或等级,最终得到区域自动评估数据。
步骤S33: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排点评估检测,以得到区域点状风险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检测异常点、离群值或特定事件等方法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评估检测,以识别潜在的点状风险事件或异常点,包括点状风险事件的位置、性质和严重程度,最终得到区域点状风险数据。
步骤S34:对区域点状风险数据进行手动临时更新评估,得到区域手动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人工对检测出来的区域点状风险数据进行手动评估,根据手动评估标准对区域点状风险数据进行分类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更新处理,最终得到区域手动评估数据。
步骤S35:对区域自动评估数据以及区域手动评估数据进行面状对比统计分析,以生成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区域自动评估数据和区域手动评估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集中,并对区域自动评估数据和区域手动评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差异,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生成评估等级对比图,以直观展示自动评估和手动评估之间的关系,最终生成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
步骤S36:对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进行区域评估分析,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进行详细分析,并考虑自动评估和手动评估的权重、可靠性等因素,以综合评估每个行政区域的风险状况,包括区域评估等级、风险等级描述、建议措施等信息,最终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将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按照指定行政区域进行划分,有助于提供精确的行政区域地理风险信息,能够帮助更好地了解不同行政区域的风险水平,从而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此区域划分,还可以更好地识别各个行政区域的独特风险特征,使风险管理更加定制化和精准。同时,根据依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定期自动评估分析,通过定期自动评估监测行政区域的风险情况,以自动识别和预警风险的变化,确保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减轻了人工监测的负担,提高了反应速度,从而有助于组织更加敏捷地应对风险事件。其次,通过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排点评估检测,以获取特定位置的风险数据,这对于特定地点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排点评估可以提供点状风险数据,使得能够更好地了解风险的地理分布和分散情况。此外,排点评估还提供了更精细的信息,有助于精确地识别潜在的风险聚集区域,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应对措施。然后,通过对排点评估检测得到的区域点状风险数据进行手动临时更新评估,能够手动处理难以捕捉的特殊情况或异常情况,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此外,这也提供了一种机制,允许专业知识的介入,确保对风险的更全面了解。接下来,通过综合分析自动评估和手动评估数据,为整个行政区域提供全面的风险图景。生成的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风险等级,有助于确定哪些地区更容易受到风险威胁,以及在哪些地方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这也为决策制定提供了可视化支持,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整体风险状况。最后,通过对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的分析,可以获得整体行政区域的风险评估数据,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整个行政区域的风险状况,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不断分析区域评估数据,可以进行持续改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从而确保行政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优选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计算,得到潜在风险程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潜在风险计算的时间参数、风险因素、潜在风险权重、相关性参数以及相关参数构成了一个合适的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计算,以评估风险因素之间的潜在严重性,最终得到潜在风险程度值。
步骤S42:根据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对潜在风险程度值进行判断,当潜在风险程度值小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时,则将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标记为潜在保险数据;当潜在风险程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时,则将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标记为潜在风险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先设定一个合适的潜在风险阈值,根据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对计算得到的潜在风险程度值进行判断,以判断风险程度的高低,将每个潜在风险程度值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潜在风险程度值小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说明该潜在风险程度值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则将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标记为潜在保险数据;如果潜在风险程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说明该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风险实时更新数据的潜在风险程度较高,则将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标记为潜在风险数据。
步骤S43:对潜在风险数据进行潜在评估分析,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标记出来的潜在风险数据进行深入评估分析,包括评估其原因、可能性、影响程度等因素,通过使用统计方法、风险模型等来量化和评估潜在风险,最终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本发明通过使用合适的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计算,这个计算公式将考虑各种因素,如风险因素、权重和因素相关性参数,来评估风险因素之间的潜在严重性,这样能够提供一个定量的度量标准,用于衡量各个风险因素的潜在程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存在的威胁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然后,根据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对计算得到的潜在风险程度值进行判断,如果潜在风险程度值小于预设的阈值,那么该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被标记为潜在保险数据,意味着其潜在风险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通过保险等方式进行管理。如果潜在风险程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那么该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被标记为潜在风险数据,表示其潜在风险程度较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评估分析。最后,通过对标记为潜在风险数据的风险要素进行潜在评估分析,可以获得潜在风险的更全面的信息,包括风险的原因、可能的影响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另外,还能够提供对潜在风险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决策者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降低潜在风险对组织造成的不利影响。
优选地,步骤S41中的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具体为:
;
式中,为潜在风险程度值,/>为潜在风险计算的时间参数,/>和/>均为潜在风险计算的积分时间参数,/>和/>均为在时间/>时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风险因素,/>为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权重,/>为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权重,/>为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参数,/>为潜在风险程度值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计算,该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结合了风险因素的权重、相关性和变化率,并通过积分和二重积分的方法,综合考虑了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程度,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的潜在程度,并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该公式充分考虑了潜在风险程度值,潜在风险计算的时间参数/>,潜在风险计算的积分时间参数/>和/>,在时间/>时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权重/>,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权重/>,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参数/>,潜在风险程度值的修正值/>,根据潜在风险程度值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
;
该公式能够实现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的潜在风险计算过程,同时,通过潜在风险程度值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得到风险要素等级因子,并赋予第一风险等级权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设的风险要素评估标准和方法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计算出各个风险要素的等级因子,并根据风险要素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来为每个风险要素的等级因子赋予第一风险等级的权重。
步骤S52:对行政区域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得到行政区域等级因子,并赋予第二风险等级权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设的行政区域评估标准和方法对行政区域评估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计算出各个行政区域的等级因子,并根据行政区域风险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来为每个行政区域的等级因子赋予第二风险等级的权重。
步骤S53:对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得到潜在风险等级因子,并赋予第三风险等级权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设的潜在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对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以计算出各个潜在风险的等级因子,并根据潜在风险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来为每个潜在风险的等级因子赋予第三风险等级的权重。
步骤S54:通过结合风险要素等级因子、第一风险等级权重、行政区域等级因子、第二风险等级权重、潜在风险等级因子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权重利用风险等级计算公式进行对比计算,得到风险等级对比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对比计算的归一化因子、风险评估区域、风险要素等级因子、第一风险等级权重、行政区域等级因子、第二风险等级权重、潜在风险等级因子、第三风险等级权重以及相关参数构成了一个合适的风险等级计算公式进行对比计算,最终得到风险等级对比率。
其中,风险等级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为风险等级对比率,/>为对比计算的归一化因子,/>为对比计算的风险评估区域,/>为风险要素等级因子,/>为第一风险等级权重,/>为行政区域等级因子,/>为第二风险等级权重,/>为潜在风险等级因子,/>为第三风险等级权重,/>为潜在风险影响因子,/>为潜在风险调和平滑参数,/>为风险等级对比率的修正值;
本发明构建了一个风险等级计算公式,用于结合风险要素等级因子、第一风险等级权重、行政区域等级因子、第二风险等级权重、潜在风险等级因子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权重进行对比计算,该风险等级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不同因素的权重、风险等级因子以及潜在风险的影响因子,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加权求和并积分,从而获得风险等级对比率,用于衡量风险的相对大小。另外,根据风险等级对比率的不同范围将风险等级分为不同的等级,从安全到极高风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通报风险的程度。该公式充分考虑了风险等级对比率,对比计算的归一化因子/>,对比计算的风险评估区域/>,风险要素等级因子/>,第一风险等级权重/>,行政区域等级因子/>,第二风险等级权重/>,潜在风险等级因子/>,第三风险等级权重/>,潜在风险影响因子/>,潜在风险调和平滑参数/>,风险等级对比率的修正值/>,根据风险等级对比率/>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
;
该公式能够实现对比计算的过程,同时,通过风险等级对比率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风险等级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步骤S55:对风险等级对比率进行判断,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小于2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安全;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20%且小于4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低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40%且小于6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中等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高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8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极高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先设定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计算得到的风险等级对比率进行对比判断,以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根据计算得到的风险等级对比率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包括安全(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小于20%时)、低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20%且小于40%时)、中等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40%且小于60%时)、高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时)以及极高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80%时)。
步骤S56: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潜在风险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潜在风险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等级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到一个表格内,以分析各个风险要素的评估结果、风险等级的分布情况等信息,最终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可以评估各个风险要素的重要性、潜在影响等。同时,可以确定每个风险要素的等级因子,并为每个风险要素赋予第一风险等级的权重。还能够为了获得对不同风险要素的重要性的量化评估,并将其纳入风险等级计算的考虑因素中。通过对行政区域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可能考虑的因素包括行政区域的特征、历史风险数据等。通过风险等级评估分析,确定每个行政区域的等级因子,并为每个行政区域赋予第二风险等级的权重。这样能够根据行政区域的情况考虑风险等级的差异性,并将其纳入风险等级计算的考虑因素中。其次,通过对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可能包括对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控性等方面的评估。通过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可以确定潜在风险的等级因子,并为潜在风险赋予第三风险等级的权重。这样能够通过综合考虑潜在风险的特征,并将其纳入风险等级计算的考虑因素中。然后,通过结合各等级因子和相应的权重使用合适的风险等级计算公式进行对比计算,这个计算公式将考虑不同的风险因素的等级权重和等级因子,通过结合各个风险因素的评估值,计算得到风险等级对比率。这一比率可以提供风险等级的相对水平,用于对不同风险要素进行比较和分类。接下来,根据风险等级对比率的大小,进行判断并标记风险等级。根据预设的标准,将风险等级标记为安全、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或极高风险,这样可以将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分级,便于决策者理解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最后,通过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潜在风险评估数据以及判断得到的风险等级进行统计汇总,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的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可以提供对不同风险要素进行总体分析和概览,为决策者提供洞察和参考,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该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包括:
风险识别更新模块,用于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从而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风险要素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处理,从而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行政区域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从而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潜在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联合统计分析模块,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从而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防控管理评分模块,用于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防控系统,该洪涝灾害防控系统由风险识别更新模块、风险要素评估模块、行政区域评估模块、潜在风险评估模块、联合统计分析模块以及防控管理评分模块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所述任意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用于联合各个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操作实现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系统内部结构互相协作,通过构建集洪涝风险信息的采集与登记、评估、三维图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信息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地实时监测、动态评估洪涝风险信息、界面友好、功能完备的信息管控,从而实现各地洪涝信息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洪涝风险信息的标准化精确防控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够为各地开展洪涝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这样能够大大减少重复工作和人力投入,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防控过程,从而简化了洪涝灾害防控系统的操作流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申请文件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其中,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
步骤S12: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风险信息状态识别,得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以及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其中,步骤S12包括:
步骤S121:利用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风险信息状态计算,得到信息状态度量值;
其中,信息状态度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信息状态度量值,/>为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时间范围参数,/>为风险信息状态计算的积分时间变量,/>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值,/>为风险信息流入影响因子,/>为风险信息流出影响因子,/>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概率值,/>为风险信息增加影响因子,/>为风险信息增长速率影响因子,/>为在时间/>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的风险变化率,/>为风险信息变化速度影响因子,/>为风险信息变化速度调节因子,/>为信息状态度量值的修正值;
步骤S122:根据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对信息状态度量值进行判断,当信息状态度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则将信息状态度量值对应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标记为动态信息,以得到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
步骤S123:当信息状态度量值小于预设的信息状态度量阈值时,则将信息状态度量值对应的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标记为静态信息,以得到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
步骤S13:利用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匹配计算,得到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
其中,静态模糊匹配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为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为匹配计算的时间范围参数,/>为匹配计算的积分时间参数,/>为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数量,/>为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为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概率,/>为在时间/>时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重要度,/>为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影响因子,/>为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中第/>个待匹配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补偿因子,/>为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数量,/>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权重,/>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概率,/>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重要度,/>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影响因子,/>为在时间/>时第/>个参考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的匹配补偿因子,为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的修正值;
步骤S14:根据静态风险模糊匹配度对静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模糊查询,得到静态风险模糊数据;
步骤S15:对静态风险模糊数据进行浏览审核处理,得到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
步骤S16:对静态风险待更新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处理,并确认无变更状况,以得到静态风险更新数据;
步骤S17:对动态风险要素信息简表进行上报审核更新处理,得到动态风险更新数据;
步骤S18:对静态风险更新数据以及动态风险更新数据进行时序合并,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步骤S2: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处理,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步骤S3: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步骤S4: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其中,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利用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计算,得到潜在风险程度值;
其中,潜在风险程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为潜在风险程度值,/>为潜在风险计算的时间参数,/>和/>均为潜在风险计算的积分时间参数,/>和/>均为在时间/>时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风险因素,/>为在时间/>时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的风险因素,/>为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权重,/>为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权重,/>为风险实时更新数据中风险因素/>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参数,/>为潜在风险程度值的修正值;
步骤S42:根据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对潜在风险程度值进行判断,当潜在风险程度值小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时,则将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标记为潜在保险数据;当潜在风险程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潜在风险阈值时,则将潜在风险程度值对应的风险实时更新数据标记为潜在风险数据;
步骤S43:对潜在风险数据进行潜在评估分析,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步骤S5: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其中,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得到风险要素等级因子,并赋予第一风险等级权重;
步骤S52:对行政区域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得到行政区域等级因子,并赋予第二风险等级权重;
步骤S53:对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得到潜在风险等级因子,并赋予第三风险等级权重;
步骤S54:通过结合风险要素等级因子、第一风险等级权重、行政区域等级因子、第二风险等级权重、潜在风险等级因子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权重利用风险等级计算公式进行对比计算,得到风险等级对比率;
其中,风险等级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为风险等级对比率,/>为对比计算的归一化因子,/>为对比计算的风险评估区域,为风险要素等级因子,/>为第一风险等级权重,/>为行政区域等级因子,/>为第二风险等级权重,/>为潜在风险等级因子,/>为第三风险等级权重,/>为潜在风险影响因子,/>为潜在风险调和平滑参数,/>为风险等级对比率的修正值;
步骤S55:对风险等级对比率进行判断,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小于2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安全;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20%且小于4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低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40%且小于6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中等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高风险;当风险等级对比率大于等于80%时,则将风险等级标记为极高风险;
步骤S56: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潜在风险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步骤S6,包括:
步骤S61: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
步骤S62: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
步骤S63: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风险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
步骤S64: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
步骤S65: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检测,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
步骤S22: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评估计算,得到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
步骤S23: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损害后果评估分析,得到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
步骤S24:根据单风险要素评估得分对单风险要素评估简表进行可能性等级划分,得到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
步骤S25:通过单风险要素损害后果以及风险要素可能性等级进行风险相关绘制,以生成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
步骤S26:对风险要素评估等级图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划分,得到行政区域风险数据;
步骤S32: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定期自动评估分析,得到区域自动评估数据;
步骤S33:对行政区域风险数据进行排点评估检测,以得到区域点状风险数据;
步骤S34:对区域点状风险数据进行手动临时更新评估,得到区域手动评估数据;
步骤S35:对区域自动评估数据以及区域手动评估数据进行面状对比统计分析,以生成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
步骤S36:对区域评估等级对比图进行区域评估分析,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4.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该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包括:
风险识别更新模块,用于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要素台账登记处理,得到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并对洪涝风险要素台账数据进行实时上报更新处理,从而得到风险实时更新数据;
风险要素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风险要素评估处理,从而得到风险要素评估数据;
行政区域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指定行政区域评估,从而得到行政区域评估数据;
潜在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对风险实时更新数据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得到潜在风险评估数据;
联合统计分析模块,对风险要素评估数据、行政区域评估数据以及潜在风险评估数据进行风险等级统计分析,从而得到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
防控管理评分模块,用于对风险评估结果数据统计表进行风险密度绘制,得到风险评估展示图;对风险评估展示图进行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自评,得到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管理数据进行体系建设自评,得到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对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系统标准化建设评分以及基层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评分进行验收考核,以得到防控管理评分表,并上传至行业预案资料文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98210.3A CN117236700B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98210.3A CN117236700B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36700A CN117236700A (zh) | 2023-12-15 |
CN117236700B true CN117236700B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909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98210.3A Active CN117236700B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3670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4757A (zh) * | 2008-09-08 | 2009-01-28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一种精细尺度下的动态风险及易损性预测方法 |
CN103927389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09858647A (zh) * | 2018-12-21 | 2019-06-07 | 河海大学 | 一种耦合gis和gbdt算法的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预估方法 |
CN111047099A (zh) * | 2019-12-16 | 2020-04-21 |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区域性山洪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3256138A (zh) * | 2021-06-01 | 2021-08-13 | 安徽建筑大学 | 一种基于异源多尺度监测数据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CN115809800A (zh) * | 2022-10-12 | 2023-03-17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CN115965243A (zh) * | 2022-12-30 | 2023-04-14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用于土地利用变化下洪涝风险动态评价的模型链 |
CN116070918A (zh) * | 2023-04-06 | 2023-05-05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城市洪涝安全评估及洪涝灾害防治方法 |
-
2023
- 2023-11-13 CN CN202311498210.3A patent/CN1172367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4757A (zh) * | 2008-09-08 | 2009-01-28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一种精细尺度下的动态风险及易损性预测方法 |
CN103927389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北京中有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09858647A (zh) * | 2018-12-21 | 2019-06-07 | 河海大学 | 一种耦合gis和gbdt算法的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与预估方法 |
CN111047099A (zh) * | 2019-12-16 | 2020-04-21 |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区域性山洪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3256138A (zh) * | 2021-06-01 | 2021-08-13 | 安徽建筑大学 | 一种基于异源多尺度监测数据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CN115809800A (zh) * | 2022-10-12 | 2023-03-17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CN115965243A (zh) * | 2022-12-30 | 2023-04-14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用于土地利用变化下洪涝风险动态评价的模型链 |
CN116070918A (zh) * | 2023-04-06 | 2023-05-05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城市洪涝安全评估及洪涝灾害防治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A decomposition-integration risk analysis method for real-time operation of a complex flood control system;Juan Chen 等;《Water Resources Research》;第2490-2506页 * |
基于GIS的清远市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黄国如 等;《水电能源科学》;第33卷(第6期);第43-47页 * |
小清河分洪道子槽输水段水质风险分析;刘志峰 等;《水力发电》;第48卷(第5期);第10-14页 * |
广东某小学内涝风险及治理设计方案分析;冼卓雁 等;《陕西水利》(第3期);第59-6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36700A (zh) | 2023-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48932B (zh) | 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监控分析系统 | |
US20230385366A1 (en) | Method for ecological disturbance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based on automatic parameter adjusting optimization model | |
CN116842527A (zh) | 一种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
CN115239156B (zh) | 一种城镇化指标对水系结构的影响警示方法和装置 | |
Li et al. | Real‐Time Warning and Risk Assessment of Tailings Dam Disaster Status Based on Dynamic Hierarchy‐Grey Relation Analysis | |
CN112508443B (zh) | 一种电力行业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系统 | |
CN117454109A (zh) |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边坡失稳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6415481A (zh) |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204583A (zh) | 化工园区区域风险分级管控评估分析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7191147A (zh) | 一种泄洪大坝水位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 |
CN118366291A (zh) | 一种城市隧道监控应变报警系统 | |
CN117236700B (zh) | 一种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方法及系统 | |
CN112200399B (zh) | 一种地震成灾风险评估和经济损失预测方法 | |
Xia et al. | Predicting Safety Accident Cost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Using Ensemble Data-Driven Models | |
CN116645014A (zh)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供应商供应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 |
CN113128811A (zh) | 一种基于强降水的电网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 |
Moinescu et al. | TOWARDS AN EARLY-WARNING SYSTEM OF DISTRESSED 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
CN114169794A (zh) | 污染可能性的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936293A (zh) | 一种基于pca的地铁施工安全事故风险评价方法 | |
CN112348391A (zh) | 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
Chang et al. | SMART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pavement condition data for paveme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 |
CN110751398A (zh) | 一种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 |
CN110414785A (zh) | 深基坑开挖施工的风险识别方法 | |
CN118229117B (zh) |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模型 | |
CN116187769B (zh) | 基于情景模拟的城镇洪涝灾害风险研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