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3345A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3345A
CN108613345A CN201810631046.1A CN201810631046A CN108613345A CN 108613345 A CN108613345 A CN 108613345A CN 201810631046 A CN201810631046 A CN 201810631046A CN 108613345 A CN108613345 A CN 108613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ction
maximum frequency
compressor
pres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10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大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310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33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3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3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确定任一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根据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进行限频控制,即设定温度与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发生变化时,即相应的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这可能导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切换过于频繁,严重影响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最大运行频率的频繁变化可能导致室内环境温度波动较大,进而严重影响用户的舒适度体验,最后,最大运行频率的切换也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干扰,也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确定任一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能够避免环境工况温度的波动而频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另外,由于减少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调整,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干扰。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秒级或分钟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在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确定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可以在压缩机启动时,准确地确定其最大运行频率,提升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可以是每次待机阶段至运行阶段之间的切换时刻。
另外,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在检测到初始工况温度属于温度缓冲区间[Tm,Tn]时,可以随机设置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为Fn或Fn+1,也可以读取压缩机上一次运行的最大运行频率作为本次运行的初始时刻对应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温度缓冲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用于判断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为连续且不重合的区间,而本申请为了避免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被频繁调节,划分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存在重叠区间,即温度缓冲区间,也即环境工况温度由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变化至相邻的温度缓冲区间时,并不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其中,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存在Fn>Fn+1成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同样地,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其中,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任一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能够避免环境工况温度的波动而频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另外,由于减少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调整,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干扰。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秒级或分钟级。
另外,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在检测到初始工况温度属于温度缓冲区间[Tm,Tn]时,可以随机设置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为Fn或Fn+1,也可以读取压缩机上一次运行的最大运行频率作为本次运行的初始时刻对应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可以在压缩机启动时,准确地确定其最大运行频率,提升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可以是每次待机阶段至运行阶段之间的切换时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划分单元,用于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温度缓冲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用于判断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为连续且不重合的区间,而本申请为了避免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被频繁调节,划分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存在重叠区间,即温度缓冲区间,也即环境工况温度由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变化至相邻的温度缓冲区间时,并不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其中,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存在Fn>Fn+1成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同样地,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其中,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运行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运行控制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2,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步骤S104,确定任一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步骤S106,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能够避免环境工况温度的波动而频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另外,由于减少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调整,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干扰。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秒级或分钟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在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确定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可以在压缩机启动时,准确地确定其最大运行频率,提升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可以是每次待机阶段至运行阶段之间的切换时刻。
另外,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在检测到初始工况温度属于温度缓冲区间[Tm,Tn]时,可以随机设置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为Fn或Fn+1,也可以读取压缩机上一次运行的最大运行频率作为本次运行的初始时刻对应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温度缓冲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用于判断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为连续且不重合的区间,而本申请为了避免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被频繁调节,划分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存在重叠区间,即温度缓冲区间,也即环境工况温度由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变化至相邻的温度缓冲区间时,并不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其中,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存在Fn>Fn+1成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同样地,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其中,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200,包括:检测单元202,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确定单元204,用于确定任一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控制单元206,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能够避免环境工况温度的波动而频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另外,由于减少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调整,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干扰。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秒级或分钟级。
另外,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在检测到初始工况温度属于温度缓冲区间[Tm,Tn]时,可以随机设置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为Fn或Fn+1,也可以读取压缩机上一次运行的最大运行频率作为本次运行的初始时刻对应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202还用于:在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确定204单元还用于:确定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控制单元206还用于: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可以在压缩机启动时,准确地确定其最大运行频率,提升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可以是每次待机阶段至运行阶段之间的切换时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划分单元208,用于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温度缓冲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用于判断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为连续且不重合的区间,而本申请为了避免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被频繁调节,划分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存在重叠区间,即温度缓冲区间,也即环境工况温度由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变化至相邻的温度缓冲区间时,并不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其中,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存在Fn>Fn+1成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同样地,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其中,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30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运行控制装置200。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上述运行控制装置200可以是CPU、MCU、单片机和嵌入式设备等逻辑运算器件,检测单元202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和水银测温计,上述确定单元204可以是比较器,上述控制单元206可以是压缩机的电源驱动电路,上述划分单元208可以是存储器。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402,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T40;步骤S404,确定初始工况温度T40属于[Tk,Tn]区间;步骤S406,确定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步骤S408,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环境工况温度T41;步骤S410,确定环境工况温度T41属于[Tk,Tm]区间和[Tm,Tn]区间;步骤S412,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步骤S414,确定环境工况温度T41属于区间和[Tn,Tn+1]区间;步骤S416,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
实施例五: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502,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T40;步骤S504,确定初始工况温度T40属于[Tm,Tn+1]区间;步骤S506,确定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步骤S508,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环境工况温度T1;步骤S510,确定环境工况温度T41属于[Tn,Tn+1]区间和[Tm,Tn]区间;步骤S512,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步骤S514,确定环境工况温度T41属于区间[Tk,Tm]区间;步骤S516,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
实施例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确定任一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能够避免环境工况温度的波动而频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另外,由于减少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调整,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干扰。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秒级或分钟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在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确定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可以在压缩机启动时,准确地确定其最大运行频率,提升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可以是每次待机阶段至运行阶段之间的切换时刻。
另外,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在检测到初始工况温度属于温度缓冲区间[Tm,Tn]时,可以随机设置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为Fn或Fn+1,也可以读取压缩机上一次运行的最大运行频率作为本次运行的初始时刻对应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温度缓冲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划分多个预设温度区间,用于判断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多个预设温度区间为连续且不重合的区间,而本申请为了避免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被频繁调节,划分的预设温度区间之间存在重叠区间,即温度缓冲区间,也即环境工况温度由一个预设温度区间变化至相邻的温度缓冲区间时,并不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其中,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存在Fn>Fn+1成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机的频率切换频次和切换噪声。
同样地,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k,Tn],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记作[Tm,Tn+1],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为[Tm,Tn],其中,m,n,k均为表示序号的整数,且Tk<Tm<Tn<Tn+1,相当于在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调节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其中,[Tk,Tn]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相对应,[Tm,Tn+1]区间与最大运行频率Fn+1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其中,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k,Tm]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升高至[Tn,Tn+1]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变化的需求,提升变频空调器的能效。
在环境工况温度属于[Tn,Tn+1]区间内时,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在环境工况温度降低至[Tm,Tn]区间内时,保持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Fn+1,至环境工况温度继续降低至[Tk,Tm]区间内时,说明此时需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来降低环境工况温度对压缩机的影响,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同时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能效,此时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调节为Fn。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提出的如何进一步地提升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噪声干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案,通过在检测到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能够避免环境工况温度的波动而频繁调节最大运行频率,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硬件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室内环境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另外,由于减少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调整,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噪声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
确定任一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
在所述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
确定所述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
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所述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前,还包括:
划分多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所述温度缓冲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
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具体包括:
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8.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环境工况温度;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任一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
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环境工况温度所属的预设温度区间为温度缓冲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不变。
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压缩机运行的初始时刻,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初始工况温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初始工况温度所属的一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与预设最大运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至对应的所述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划分多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任两个相邻的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重叠区间作为所述温度缓冲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升高至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1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降低至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时,保持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升高至第n+1个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1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工况温度由第n个所述温度缓冲区间降低至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时,调整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为第n个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最大运行频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CN201810631046.1A 2018-06-19 2018-06-19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6133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1046.1A CN108613345A (zh) 2018-06-19 2018-06-19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1046.1A CN108613345A (zh) 2018-06-19 2018-06-19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3345A true CN108613345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1046.1A Pending CN108613345A (zh) 2018-06-19 2018-06-19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33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446A (zh) * 2020-07-15 2020-11-1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771751A (zh) * 2018-11-16 2021-05-07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14974A (ja) * 2013-04-25 201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システム
CN105605739A (zh) * 2016-01-12 2016-05-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泄漏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83184A (zh) * 2016-03-03 2016-07-2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功率模块温升控制方法
CN106369757A (zh) * 2016-09-28 2017-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的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
CN106839332A (zh) * 2017-03-06 2017-06-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联动控制方法、联动控制装置和多联式空调器
CN107166666A (zh) * 2017-06-09 2017-09-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31447A (zh) * 2017-09-30 2018-0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14974A (ja) * 2013-04-25 201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システム
CN105605739A (zh) * 2016-01-12 2016-05-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泄漏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83184A (zh) * 2016-03-03 2016-07-2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功率模块温升控制方法
CN106369757A (zh) * 2016-09-28 2017-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的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
CN106839332A (zh) * 2017-03-06 2017-06-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联动控制方法、联动控制装置和多联式空调器
CN107166666A (zh) * 2017-06-09 2017-09-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31447A (zh) * 2017-09-30 2018-0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751A (zh) * 2018-11-16 2021-05-07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28446A (zh) * 2020-07-15 2020-11-1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26675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945435B (zh)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关机控制方法及多联机装置
CN109595741A (zh) 空调及其冷媒泄漏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8151250B (zh) 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091251B (zh) 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314796A (zh) 压缩机频率的控制方法、压缩机频率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KR102262245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807139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214898A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和除霜控制系统
CN104776555A (zh) 空调器恒温除湿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613345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17094A (zh)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2506529B (zh) 一种单级制冷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优化器
CN103884079A (zh) 一种空调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一种空调
CA2881086C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hvac system
JP5900463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090051479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300302B2 (en) Air conditioner system,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device, air conditioner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 using water circulation and based on indoor latent and sensible heat loads
KR10049716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팬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1007346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00036880A (ko) 멀티에어컨 시스템의 운전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201419686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564044A (zh) 空调装置
KR100748167B1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소음저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20040034139A (ko) 인버터압축기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