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5737B -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5737B
CN108605737B CN201710422860.8A CN201710422860A CN108605737B CN 108605737 B CN108605737 B CN 108605737B CN 201710422860 A CN201710422860 A CN 201710422860A CN 108605737 B CN108605737 B CN 108605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drainage
field
water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28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5737A (zh
Inventor
崔永军
崔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Fuwanm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Fuwanm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Fuwanm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Fuwanm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228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05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5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其特征是:包括主辅路兼晒场,田间供水排水,监测监控追溯,种肥膜带种植四部分,构成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主辅路兼晒场部分包括设置的主路(1)和辅路(2)并形成通行车辆兼晒场的环路,主路(1)和辅路(2)且与通向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田埂(7)和人行通道相连一体,同时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设置田间供水排水,监测监控追溯,种肥膜带种植部分,以及设置桥涵(18)和闸门(27)以及机耕坡道(17),该技术具有节水保肥,无环境污染,省工节资,农田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生态化,栽培技术精准化,解决持续高产稳产和改善耕作环境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或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作物种植如水稻种植方式,用工量大、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技术环节复杂、耕种环境差、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严重,问题是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种植产量低,浪费人力、物力和水资源。水稻种植还以传统方式为主,现有农田斗渠、毛渠排灌方式每年因斗渠田埂渗漏、漫灌等问题,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和水土流失;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也造成江河污染和农作物残留超标,水田田埂常年浸泡在稻田水之中,田埂塌陷,严重影响田间检查,造成农民人工堵水、放水困难,特别是病虫害大发生时才发现问题,会造成严重减产;耕作环境恶劣,一身泥、一身水是常态,目前,种植一季水稻收入利润,还抵不上1个月的打工工资,农村面临无人种田的空洞化现象,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如何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和保障食品安全,改善农民耕作环境,科学种植,重点是解决传统种植模式,即如何解决包括道路硬化兼做晒场及田埂硬化相连一体,解决全天候耕种作业道路通畅和秋季晒场缺少问题;如何解决供排水管道化,解决节水、增加种植面积和减少管护用工问题;如何解决监测监控与驱虫灭虫一体,解决种植全程可视化短板和保证产品溯源及科学种田管理的问题;如何解决物理驱虫灭虫与剧毒农药残留问题,解决田埂除草、免修复和农民穿着皮鞋种田问题;如何解决栽培方式采用降解膜物理灭草、增地温、节水、精准播种、施肥、改良土壤于一体,解决向工业化种植方式转变问题,从而,开创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因此,急需开发研制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解决食品安全和土壤改良、节水保肥、省工节资、农田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生态化、栽培技术精准化、简单化,解决持续高产稳产和改善耕作环境等问题,提供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方法或模式,即提供可以重点解决包括道路硬化兼做晒场及田埂硬化相连一体解决全天候耕种作业道路通畅和秋季晒场缺少问题,供排水管道化解决节水、增加种植面积和减少管护用工问题,监测监控与驱虫灭虫一体解决种植全程可视化短板和保证产品溯源及科学种田管理的问题,物理驱虫灭虫解决剧毒农药残留问题,田埂扣板连接解决田埂除草、免修复和农民穿着皮鞋种田问题,栽培方式采用降解膜物理灭草、增地温、节水、精准播种、施肥、改良土壤于一体,解决向工业化种植方式转变等问题的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其特征是:包括主辅路兼晒场,田间供水排水,监测监控追溯,种肥膜带种植四部分,构成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所说的主辅路兼晒场部分包括在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构成的整个大块水稻田的四周纵横方向设置的主路1和辅路2并形成通行车辆兼晒场的环路,主路1和辅路2两侧路肩及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面采用泥土固化剂喷浆固化,并且,主路1和辅路2与通向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田埂7和人行通道相连一体,完成全天候道路通畅耕种和秋季兼作晒场作业,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的四个角位置设置桥涵18和闸门27以及机耕坡道17,机耕坡道17与位于整个大块水稻田四个角位置的小块水稻田9连通便于通畅耕种作业,其中:
1)、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设置田间供水排水部分,即在主路1和辅路2一侧与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地下埋设有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与排水管道21及供排水渠循环水泵管道装置16;
2)、在主路1和辅路2另一侧设置监测监控追溯部分,即在主路1和辅路2另一侧地下埋设有监测监控追溯部分的通电电缆光纤34和地上一定距离均布设置的包括监测立杆30及安装的监测监控装置6;
3)、在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整个大块水稻田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内设置种肥膜带种植部分,即在每个小块水稻田9内全覆盖铺设通过固定胶39固定的种子38和肥料41的可降解生态水稻膜带15,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包括主路1两侧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在辅路2一侧地下设置的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与排水管道21及供排水渠循环水泵管道装置16,在每个若干小块水稻田9间的田埂7上设置的U型供排水管道11,L型排水管道24,回水管20,回水管口26,其中,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通过循环水泵装置16相连,排水支渠23内的存水通过回水管20抽回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循环使用,供排水支渠3水量不足时由深井泵装置10抽水补足,供水支管道25间隔一定距离均布设置阀门13和支渠供水直管14,以及电磁阀8和供水直管12,U型供排水管道11是对向埋设在每个小块水稻田9间的田埂7下面并且每个小块水稻田9间相互连通,L型排水管道24与排水支渠23连通,如图1-10所示。
监测监控追溯部分包括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侧地下埋设有通电电缆及光纤34和地上一定距离均布设置的监测立杆30,监测立杆30上设置的监测监控装置6,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监控器29,水土温度传感器32,虫情测报仪3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以及监控屏幕36,其中,监测监控装置6,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监控器29,水土温度传感器32,虫情测报仪3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分别与监控屏幕36相连,并且,上述各个装置仪器在水稻田间种植生长成熟全过程的各种监测监控数据在监控屏幕36上形成不同动态曲线、图表和画面存储,做为科学种植管理的决策依据和溯源查询,具有驱虫灭虫作用的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可按仪器覆盖面积需求数量组装在监测立杆30上并与监控屏幕36相连,如图1-10所示。
种肥膜带种植部分包括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在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分别通过固定胶39固定的种子38和肥料41,种子38按种植行间距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固定在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再将肥料41按作物不同需要量,等距离分布在定期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固定,固定有种子38和肥料41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种子38的出苗处制有出苗口40,最后用专用覆膜机将生态水稻膜带15一次性铺设到每个小块水稻田9内完成种肥膜带种植,生态水稻膜带15采用可降解的膜带材料,即采用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膜或纸膜,合成膜其它可降解材料制造,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设计为整体或分体制造的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垂直部分分别设有导向套43和调节管42并通过导向套43配合密封连接使调节管43上下移动调节水位高低,U型供排水管道11的水平部分设有排水孔45便于冬天将管道内的水排出防止坏冻管道,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及调节管42采用金属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导向套43采用橡胶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如图1-10所示。
监测监控追溯部分的监测立杆30的顶部和上部依次为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和监控器29,在监测立杆30的之间位置设置黑光灯31,在监测立杆30的下部左侧依次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驱虫频振仪35,以及通过通电电缆及光纤34连接的监控屏幕36,在监测立杆30的下部右侧依次为虫情测报仪33,水土温度传感器32,如图1-10所示。
种肥膜带种植部分的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种子38按种植行间距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和肥料41按作物不同需要量等距离固定,是按照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设置种子38,等边三角形的中心设置肥料41,即种子38是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种子38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肥料41是粘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做到精准播种、精准施肥并由专用覆膜机铺到每个小块水稻田9中实现工业化生态种植模式,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构成的整个大块水稻田中若干低洼田块22位置设置排水管道21,并且,排水管道21与排水支渠23相连,在有多个若干低洼田块22的位置将它们由高到低通过排水管道21连接,然后将排水管道21与排水支渠23相连以排出多余积水循环使用,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整个大块水稻田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的田埂7上铺设安装相互插接的田埂硬化灭草的田埂扣板44以方便人们耕种作业,同时,在每个若干小块水稻田9之间对向留有一定宽度的可移动田埂扣板作为用于农机设备进行耕种作业的移动田埂机耕道4,其中,田埂扣板44上两头分别设有定位套和定位销用于相互连接固定,田埂扣板44采用金属或塑料,纤维合成板材料或环保材料制,如图1-10所示。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本技术是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包括主辅路兼晒场,田间供水排水,监测监控追溯,种肥膜带种植四部分,构成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具体说是田间道路硬化兼做晒场与田埂相连一体、供排水系统管道化与循环泵系统一体、物理驱虫灭虫、监控监测追溯一体、精准播种施肥、灭草、改良土壤及增地温一体膜带栽培形成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或方法。具体方法是采用泥土固化剂硬化道路兼做晒场,主路1辅路2形成环路,上、下主路1内侧建有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渠面采用泥土固化剂喷浆防渗水和灭草,主路1辅路2与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交接处分别建有桥涵18及闸门27,夏季供排水渠3可存储雨水供农田使用,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稻田分成若干块小块水稻田9,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铺设通行车辆的硬化辅路2兼做晒场,在主路1和辅路2一侧设有通电电缆光纤和监控监测系统,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若干块稻田内取消斗渠和毛渠,在辅路2另一侧埋设供水主管道19,形成供水主管道系统,供水主管道19按地势高低方向铺设,供、排水支渠3和23之间面积较大,间隔若干块小块水稻田9增加横向埋设地下供水支管道25、供水支管道25与另一条辅路2供水主管道19相连,供水主管道19和供水支管道25交接处设有检查井5安装有电磁阀,可实现分段供水,供水支渠3水通过回水管20直接进入与供水支渠3相连地块,供水支渠3每隔一定小块水稻田9,埋设1个供水直管13,供水直管13出口处安装电磁阀14,没有通电条件水田,采用供水直管13出口处安装手动阀门控制供水量,与供水支渠3相连。
在辅路两头相连小稻田处铺设的机耕坡道17可以采用3m宽*1.5m长,机耕坡道17是带斜度的,用混凝土铺设在辅路2两侧的小块水稻田9内,用于农机设备进出小块水稻田9耕作机耕通道;在田埂7上铺设田埂扣板44,田埂扣板44上两头各配有定位套和定位销用于相连接,田块间对向留有一定宽度可移动田埂扣板称为移动田埂机耕道4,用于农机设备进行田间耕作通道;每块小块水稻田9连接辅路2处设有用于农机设备进出的机耕坡道17;田埂用槽型扣板相连一体,达到硬化免除草、免维护一体化,这里,在田埂7上铺上的田埂扣板为槽型扣板,板上配有定位套和定位键相连接,田块间对向留有4米可移动槽型扣板,称为移动田埂机耕道4做为机耕通道;田埂7上的田埂扣板可以采用铁板、塑料板或纤维合成板材料拼接,免去每年除草和修整田埂、道路和沟渠的维护费用,改善了农村的耕种条件,实现了农民穿着皮鞋种田的梦想,为传统农民成为现代农民创造了条件。采用泥土固化剂建设主、辅路1和2和田间人行道,15-20年后可以恢复回土壤,不污染耕地环境,这里,泥土固化剂硬化路面又可以凉晒水稻,解决了晒场问题,不仅使用年限达到15年以上,又解决了农作物种植全天候作业问题,泥土固化剂硬化道路15-20年可以恢复土壤结构,不污染耕种环境。
田埂7下面埋设U型供排水管道11(或称U型管)和L型排水管道24(或称L型管),取消田间斗渠和毛渠改管道,田块种植面积扩大,增加种植面积5%;第一排小块水稻田9(或称小稻田9)田埂7下,与供水支渠3相连处埋设供水直管12,另三面埋设U型管11与相邻小稻田9相通,实现供水通畅。第二排小稻田9按由高到低地势,在对向小稻田9田埂7下,埋设U型管11与相邻小稻田9相通,U型管11是实现供排水系统一体化的主要装置,U型管11双面管口设在与稻田地面持平位置,U型管11管口上安装可移动导向管42,可按小稻田9水位需求调整高度,小稻田9内排水系统用埋设的U型管11为供排水一体使用,当供水管道注入小稻田9内水位高于可移动导向管42定位时,超过水量通过U型管11流入相邻田块,地势较低田块依次流入更低地势相邻小稻田中,依次若干块小稻田9实现灌水高度后,最低小稻田9设有L型管24做为排水管溢流到排水支渠23内;以往田间供水多采用泥土或编织袋堵水口,劳动强度大,易跑水和污染环境,无法准确掌握田中水位高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小稻田9内有地势低洼小稻田称为低洼田块22,可单独埋设排水管21直接排到排水支渠23内;田间供排水系统取消了斗渠和毛渠,改用管道,避免渗漏和跑水,出水口采用电磁阀控制,能够自动控制给水量,多余水分会通过排水管道自动排入排水渠,排水支渠23存水经过循环泵系统抽回供水主管道19,实现循环利用水资源。
监控监测追溯部分设有监控器和监测田间水土气温湿度、风力和虫情测报及通电电缆光纤与室内拼接电视幕墙相连,监控、追溯种植全过程及查看水渠、田间水位、病虫、作物长势,监管开闭供排水泵阀门,在主辅路侧面每隔一定距离设有360度全覆盖高清监控器头,每个监控器立杆上安装有灭虫黑光灯,通常是每200亩设有驱虫频振仪和虫情测报仪各一台,适量配置水土气温湿度测报仪。这里,监测监控追溯部分的黑光灯、频振仪物理驱灭虫,降解膜灭草,不用除草剂和剧毒农药,实现生态种植现代农业模式;如检测监控及除虫灭虫一体系统包括:田间水、土、气温湿度、虫情和风力风向监测系统,田间监控和追溯系统,物理驱虫灭虫系统,三个系统集中一体。特征是构成根据田间监控数据形成科学种田管理体系,生产全程监控和农产品溯源体系,物理除虫灭虫体系,以上三个体系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形成现代生态农作物科学管理及科学种植形成了体系化发展模式,为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落地提供了可行方案。根据风力风向测量仪、虫情测报仪和水、土温度传感器及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制定科学管理实施方案。田间水、土、气温湿度、虫情和风力风向监测系统特征是,在田间建立水、土温度测试点,空气温湿度测试点,风力风向监测点,分别将田块中水温、低温、土壤湿度,采用感应探头设定在各测试点的水渠和土壤中;将空气温湿度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农田各试验点,将风力风向监测仪安装在各选定的试验点上,为方便信息传递采集各监测点将数据通过光纤或无线、有线传输方式传输到监控屏幕上,并储存在信息存储器上,经过计算机专业软件处理,在屏幕上形成不同动态曲线或图表。
栽培方法是将种子38按三角形(宽窄行)排列,用胶粘到薄膜上,种子粘胶位置提前割出同方向平行割口称为出苗口40,将种子38粘到两个划口之间的膜上,当种子38发芽后能够从划口即出苗口40处伸出,种子38是呈三角形分布的,种子38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肥料41粘在在三角形(宽窄行)的中心处。种植方式采用现代生态栽培方式,由降解膜15、种子38、生物肥料41一体工业化制作成膜带,由专用覆膜机铺到每块小稻田9中,不泡田,不窜水,节肥增温,强化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在水稻根部形成堆土状,改良土壤,改善品质;这种稻田种植由降解膜、种子、生物肥料工业化制作成生态膜带,膜带上的种子是呈三角形(宽窄行)分布的,种子胶粘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肥料粘在在三角形的中心处,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由专用覆膜机铺到小稻田中,实现工业化生态种植模式。采用三角形栽培摸式,即按三角形播种,实现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抗病,增加相对光和作用率10%,可提高单产5~8%。免插秧生态水稻膜带,实行工厂化生产膜带,采用专用膜带成型机(专有技术),将种籽按三角形排列在可降解薄膜带上,把生物有机肥放置中间,然后将种、肥粘合在薄膜上,形成一条膜带,播种时由机械牵引平铺到地里即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供水;薄膜90-100天降解,有效提高地温5-10度, 膜带铺到田里后,浅灌水1-3cm使种籽正常发芽,不泡田、不窜水、5叶期前花达水,节水50%以上,同时节约30%以上因窜水流失的肥料损失;省去大棚育苗、运苗、插秧、补苗、扬肥等繁重的劳作;由于薄膜是黑色的,有效遮挡阳光的作用,种苗通过预留孔出来,而杂草不见阳光无法生长,结合釆用频振仪、黑光灯、性诱剂棒等物理杀虫、驱虫方式,不用剧毒农药,省去除草和人工喷洒除草剂和杀虫剂等费用;种植全程节省人工70%以上,降低劳动强度80%,比人工插秧提高功效50倍以上,比机械插秧提高功效2-5倍,现代生态水田种植模式降低种植综合成本30%以上。另外,通过强化使用生物有机肥可实现土壤疏松,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特别是强化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直观判断与施用化肥的区别,一般施用化肥土壤板结,施用生物有机肥两年,植株根部会形成堆土状,植株间土壤形成垄起,通过监控画面可明显看到施用不同肥料的区别,为生态、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直观判断,重塑消费者信心。生物有机肥连续施用两年,可有效改善土壤板结,恢复土壤团粒结构,在解决生态水稻增产问题的基础上,同步解决了环境土壤改良及农残降解问题。
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节水保肥、省工节资、农田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生态化、栽培技术精准化、简单化,解决持续高产稳产和改善耕作环境等,以及无环境污染,节约农田,节省水资源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正面剖视图。
图4是图1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监测监控追溯部分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种肥膜带种植部分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供水排水部分整体U型供排水管道11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供水排水部分分体U型供排水管道11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供水排水部分整体L型排水管道24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供水排水部分分体L型排水管道24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路,2辅路,3供水支渠,4移动田埂机耕道(或称为可移动扣板田埂田间耕作通道),5检查井,6监测监控装置(或称为监测监控系统),7田埂(或称为扣板田埂),8电磁阀,9小块水稻田(或称小稻田),10深井泵装置(或称为深井泵系统),11U型供排水管(或称U型管),12供水直管,13阀门,14支渠供水直管, 15生态水稻膜带(或称降解膜),16循环水泵系统,17机耕坡道,18桥涵,19供水主管道,20回水管, 21排水管道(或称排水管),22低洼田块,23排水支渠, 24L型排水管(或称L型管), 25供水支管道,26回水管口,27闸门,28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9度监控器(或称为360度监控器),30监测立杆,31黑光灯,32水土温度传感器,33虫情测报仪,34通电电缆及光纤, 35驱虫频振仪,36监控屏幕,37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8种子,39固定胶,40出苗口,41肥料(或称为生物肥料),42调节管(或称导向管),43导向套,44田埂扣板(或称为扣板),45排水孔,46弯头,47防堵网,48排水支渠内的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其特征是:包括主辅路兼晒场,田间供水排水,监测监控追溯,种肥膜带种植四部分,构成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所说的主辅路兼晒场部分包括在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构成的整个大块水稻田的四周纵横方向设置的主路1和辅路2并形成通行车辆兼晒场的环路,主路1和辅路2两侧路肩及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面采用泥土固化剂喷浆固化,并且,主路1和辅路2与通向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田埂7和人行通道相连一体,完成全天候道路通畅耕种和秋季兼作晒场作业,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的四个角位置设置桥涵18和闸门27以及机耕坡道17,机耕坡道17与位于整个大块水稻田四个角位置的小块水稻田9连通便于通畅耕种作业,其中:
1)、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设置田间供水排水部分,即在主路1和辅路2一侧与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地下埋设有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与排水管道21及供排水渠循环水泵管道装置16;
2)、在主路1和辅路2另一侧设置监测监控追溯部分,即在主路1和辅路2另一侧地下埋设有监测监控追溯部分的通电电缆光纤34和地上一定距离均布设置的包括监测立杆30及安装的监测监控装置6;
3)、在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整个大块水稻田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内设置种肥膜带种植部分,即在每个小块水稻田9内全覆盖铺设通过固定胶39固定的种子38和肥料41的可降解生态水稻膜带15,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包括主路1两侧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在辅路2一侧地下设置的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与排水管道21及供排水渠循环水泵管道装置16,在每个若干小块水稻田9间的田埂7上设置的U型供排水管道11,L型排水管道24,回水管20,回水管口26,其中,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通过循环水泵装置16相连,排水支渠23内的存水通过回水管20抽回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循环使用,供排水支渠3水量不足时由深井泵装置10抽水补足,供水支管道25间隔一定距离均布设置阀门13和支渠供水直管14,以及电磁阀8和供水直管12,U型供排水管道11是对向埋设在每个小块水稻田9间的田埂7下面并且每个小块水稻田9间相互连通,L型排水管道24与排水支渠23连通,如图1-10所示。
监测监控追溯部分包括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侧地下埋设有通电电缆及光纤34和地上一定距离均布设置的监测立杆30,监测立杆30上设置的监测监控装置6,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监控器29,水土温度传感器32,虫情测报仪3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以及监控屏幕36,其中,监测监控装置6,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监控器29,水土温度传感器32,虫情测报仪3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分别与监控屏幕36相连,并且,上述各个装置仪器在水稻田间种植生长成熟全过程的各种监测监控数据在监控屏幕36上形成不同动态曲线、图表和画面存储,做为科学种植管理的决策依据和溯源查询,具有驱虫灭虫作用的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可按仪器覆盖面积需求数量组装在监测立杆30上并与监控屏幕36相连,如图1-10所示。
种肥膜带种植部分包括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在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分别通过固定胶39固定的种子38和肥料41,种子38按种植行间距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固定在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再将肥料41按作物不同需要量,等距离分布在定期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固定,固定有种子38和肥料41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种子38的出苗处制有出苗口40,最后用专用覆膜机将生态水稻膜带15一次性铺设到每个小块水稻田9内完成种肥膜带种植,生态水稻膜带15采用可降解的膜带材料,即采用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膜或纸膜,合成膜其它可降解材料制造,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设计为整体或分体制造的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垂直部分分别设有导向套43和调节管42并通过导向套43配合密封连接使调节管43上下移动调节水位高低,U型供排水管道11的水平部分设有排水孔45便于冬天将管道内的水排出防止坏冻管道,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及调节管42采用金属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导向套43采用橡胶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如图1-10所示。
监测监控追溯部分的监测立杆30的顶部和上部依次为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和监控器29,在监测立杆30的之间位置设置黑光灯31,在监测立杆30的下部左侧依次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驱虫频振仪35,以及通过通电电缆及光纤34连接的监控屏幕36,在监测立杆30的下部右侧依次为虫情测报仪33,水土温度传感器32,如图1-10所示。
种肥膜带种植部分的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种子38按种植行间距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和肥料41按作物不同需要量等距离固定,是按照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设置种子38,等边三角形的中心设置肥料41,即种子38是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种子38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肥料41是粘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做到精准播种、精准施肥并由专用覆膜机铺到每个小块水稻田9中实现工业化生态种植模式,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构成的整个大块水稻田中若干低洼田块22位置设置排水管道21,并且,排水管道21与排水支渠23相连,在有多个若干低洼田块22的位置将它们由高到低通过排水管道21连接,然后将排水管道21与排水支渠23相连以排出多余积水循环使用,如图1-10所示。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整个大块水稻田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的田埂7上铺设安装相互插接的田埂硬化灭草的田埂扣板44以方便人们耕种作业,同时,在每个若干小块水稻田9之间对向留有一定宽度的可移动田埂扣板作为用于农机设备进行耕种作业的移动田埂机耕道4,其中,田埂扣板44上两头分别设有定位套和定位销用于相互连接固定,田埂扣板44采用金属或塑料,纤维合成板材料或环保材料制,如图1-10所示。

Claims (5)

1.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其特征是:包括主辅路兼晒场,田间供水排水,监测监控追溯,种肥膜带种植四部分,构成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所述的主辅路兼晒场部分包括在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构成的整个大块水稻田的四周纵横方向设置的主路(1)和辅路(2)并形成通行车辆兼晒场的环路,主路(1)和辅路(2)两侧路肩及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面采用泥土固化剂喷浆固化,并且,主路(1)和辅路(2)与通向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田埂(7)和人行通道相连一体,完成全天候道路通畅耕种和秋季兼作晒场作业,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的四个角位置设置桥涵(18)和闸门(27)以及机耕坡道(17),机耕坡道(17)与位于整个大块水稻田四个角位置的小块水稻田(9)连通便于通畅耕种作业,其中:
1)、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设置田间供水排水部分,即在辅路(2)一侧与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地下埋设有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与排水管道(21)及供排水渠循环水泵管道装置(16);
2)、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侧设置监测监控追溯部分;
3)、在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整个大块水稻田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内设置种肥膜带种植部分,即在每个小块水稻田(9)内全覆盖铺设通过固定胶(39)固定的种子(38)和肥料(41)的可降解生态水稻膜带(15);
所述田间供水排水部分包括主路(1)两侧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在辅路(2)一侧地下设置的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与排水管道(21)及供排水渠循环水泵装置(16),在每个若干小块水稻田(9)间的田埂(7)上均设置有U型供排水管道(11),其中,供水支渠(3)与排水支渠(23)之间通过循环水泵装置(16)相连,排水支渠(23)内的存水通过回水管(20)抽回供水主管道(19)和田间供水支管道(25)循环使用,供水支渠(3)水量不足时由深井泵装置(10)抽水补足,供水支管道(25)间隔一定距离均布设置供水直管(12),U型供排水管道(11)是对向埋设在每个小块水稻田(9)间的田埂(7)下面并且每个小块水稻田(9)间相互连通,L型排水管道(24)与排水支渠(23)连通;
所述监测监控追溯部分包括在主路(1)和辅路(2)相互连接形成环路内侧地下埋设有通电电缆及光纤(34)和地上一定距离均布设置的监测立杆(30),监测立杆(30)上设置的监测监控装置(6),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监控器(29),水土温度传感器(32),虫情测报仪(3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以及监控屏幕(36),其中,监测监控装置(6),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监控器(29),水土温度传感器(32),虫情测报仪(3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分别与监控屏幕(36)相连,并且,上述各个装置仪器在水稻田间种植生长成熟全过程的各种监测监控数据在监控屏幕(36)上形成不同动态曲线、图表和画面存储,做为科学种植管理的决策依据和溯源查询,具有驱虫灭虫作用的驱虫频振仪(35)和黑光灯(31)可按仪器覆盖面积需求数量组装在监测立杆(30)上并与监控屏幕(36)相连;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设计为整体或分体制造的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垂直部分分别设有导向套(43)和调节管(42)并通过导向套(43)配合密封连接使调节管(42)上下移动调节水位高低,U型供排水管道(11)的水平部分设有排水孔(45)便于冬天将管道内的水排出防止坏冻管道,U型供排水管道(11)和L型排水管道(24)及调节管(42)采用金属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导向套(43)采用橡胶或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制造;
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构成的整个大块水稻田中若干低洼田块(22)位置设置排水管道(21),并且,排水管道(21)与排水支渠(23)相连,在有多个若干低洼田块(22)的位置将它们由高到低通过排水管道(21)连接,然后将排水管道(21)与排水支渠(23)相连以排出多余积水循环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其特征是:种肥膜带种植部分包括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在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分别通过固定胶(39)固定的种子(38)和肥料(41),种子(38)按种植行间距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固定在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再将肥料(38)按作物不同需要量,等距离分布在定期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固定,固定有种子(38)和肥料(41)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种子(38)的出苗处制有出苗口(40),最后用专用覆膜机将生态水稻膜带(15)一次性铺设到每个小块水稻田(9)内完成种肥膜带种植,生态水稻膜带(15)采用可降解的膜带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其特征是:监测监控追溯部分的监测立杆(30)的顶部和上部依次为风向及风力测量仪(28)和监控器(29),在监测立杆(30)的之间位置设置黑光灯(31),在监测立杆(30)的下部左侧依次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7),驱虫频振仪(35),以及通过通电电缆及光纤(34)连接的监控屏幕(36),在监测立杆(30)的下部右侧依次为虫情测报仪(33),水土温度传感器(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其特征是:种肥膜带种植部分的可降解的生态水稻膜带(15)上种子(38)按种植行间距要求的尺寸和数量和肥料(41)按作物不同需要量等距离固定,是按照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设置种子(38),等边三角形的中心设置肥料(41),即种子(38)是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种子(38)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肥料(41)是粘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做到精准播种、精准施肥并由专用覆膜机铺到每个小块水稻田(9)中实现工业化生态种植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其特征是:田间供水排水部分的供水支渠(3)和排水支渠(23)之间由整个大块水稻田被分成若干小块水稻田(9)的田埂(7)上铺设安装相互插接的田埂硬化灭草的田埂扣板(44)以方便人们耕种作业,同时,在每个若干小块水稻田(9)之间对向留有一定宽度的可移动田埂扣板作为用于农机设备进行耕种作业的移动田埂机耕道(4),其中,田埂扣板(44)上两头分别设有定位套和定位销用于相互连接固定,田埂扣板(44)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
CN201710422860.8A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Active CN108605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2860.8A CN108605737B (zh)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2860.8A CN108605737B (zh)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5737A CN108605737A (zh) 2018-10-02
CN108605737B true CN108605737B (zh) 2020-11-24

Family

ID=6365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2860.8A Active CN108605737B (zh)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5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848A (zh) * 2019-01-29 2019-04-16 哈尔滨福万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6701Y (zh) * 2008-04-30 2009-04-29 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 低压节水灌溉系统
CN101785417A (zh) * 2009-12-30 2010-07-28 刘志彬 五位一体农田建设方法
CN103348890A (zh) * 2013-07-29 2013-10-16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5888319A (zh) * 2015-01-01 2016-08-24 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田的五位一体模式
CN105874969A (zh) * 2014-12-30 2016-08-24 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水稻专用种子膜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7523U (zh) * 1990-07-20 1992-05-18
CN204742079U (zh) * 2015-07-06 2015-11-11 成都溯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田灌溉系统
CN105532342A (zh) * 2015-12-31 2016-05-04 淮安市苏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有机生态养殖系统
CN205884381U (zh) * 2016-07-31 2017-01-18 贵州大学 一种山区稻田养鱼水位调控的田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6701Y (zh) * 2008-04-30 2009-04-29 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 低压节水灌溉系统
CN101785417A (zh) * 2009-12-30 2010-07-28 刘志彬 五位一体农田建设方法
CN103348890A (zh) * 2013-07-29 2013-10-16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5874969A (zh) * 2014-12-30 2016-08-24 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水稻专用种子膜带
CN105888319A (zh) * 2015-01-01 2016-08-24 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田的五位一体模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5737A (zh) 201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3507B2 (ja) 浅床栽培槽による蓮根の栽培方法および栽培装置
CN103814786B (zh) 一种施肥条件下稻田土壤氮磷淋失的监测方法
KR101644630B1 (ko) 농사용 공기주입장치
CN105027775A (zh) 一种全自动铺膜覆土移栽机
CN105706728A (zh) 一种糖料蔗水肥药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3270832B (zh) 一种利用生物田埂控制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5123231B (zh) 紫花苜蓿微灌种植方法
CN108605682A (zh) 一种陆地农作物的生态种植模式
WO2016070787A1 (zh) 一种用于沙漠化土地治理的作物种植方法
CN107926586A (zh) 基于一次性薄壁滴灌带浅埋的糖料蔗滴灌栽培方法
CN1160475A (zh) 农作物地膜种植膜下灌水的方法
CN108605737B (zh) 一种四位一体全方位水稻水田生态种植模式
CN107995306A (zh) 一种棉花精确种植系统
CN103190275B (zh) 一种农田节水灌溉的方法
CN210671554U (zh) 一种防窜肥的水稻肥效试验小区
CN212212141U (zh) 一种同时防控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装置
CN108990681B (zh) 一种胡椒机械开沟种植的方法
CN204552183U (zh) 生态农业工厂化生产系统
CN210352401U (zh) 一种拱棚地膜铺设装置
CN218603990U (zh) 罗式木本果树根区水肥施用与控草一体的结构
CN104514388A (zh) 生态农业工厂化生产技术
RU2581243C1 (ru)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поливной системы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газона
CN115530027B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与防草技术相结合的凤梨种植方法
CN112352639B (zh) 一种适于稻田液体肥施用的肥水一体化栽培方法
CN215677137U (zh) 梯田作物生长数据采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