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5380B -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5380B
CN108605380B CN201680081739.7A CN201680081739A CN108605380B CN 108605380 B CN108605380 B CN 108605380B CN 201680081739 A CN201680081739 A CN 201680081739A CN 108605380 B CN108605380 B CN 108605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cluster
inform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17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5380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5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5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由此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手持终端,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各种其他类型的终端,包括智能手环、无线电视、智能眼镜、机器人、手表等。这些智能终端以各种各样的技术连接到网络上,或者与其他终端进行连接。如智能手环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连接,传递信息;无线电视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与网络进行连接,下载或者上传电视节目;智能眼镜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模块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模块与网络进行连接,交互信息;机器人通过WiFi模式与网络或者手机进行连接;手表通过WiFi或者蓝牙与网络或者手机进行连接。
在所有终端中,未来以人为中心,将构成一整套可穿戴设备体系,从而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网络。这个网络是时刻以人为中心的,且可以实时移动的网络,网络的构成除了传统的手机之外,包括眼镜、帽子、耳环、项链、手环、手表、皮带、鞋、衣服、裤子等等。这些终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听筒等器件将人体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以及触觉发挥到极致,从而为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与体验。
现有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终端以及其他网络主要采用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未来基于LTE通信系统可以为可穿戴系统提供成本更低,功率更节省的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共享或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其他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关联可以理解为这两个终端设备需要交互相互的信息。这些信息例如可以包括设备的类型、设备的标识ID、数据发送的周期、数据对时延的要求等。建立起关联的终端设备能够进行相互通信。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共享或获取所需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的响应信息,且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如果所述响应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存储的关联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可选地,可以事先给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专用资源或者共享资源池,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预配置的专用资源或者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对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关联的终端设备进行资源分配调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包括所述第一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
或者可以理解为,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用于与不同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与数据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根据所述簇ID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也就是说,网络侧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功能时,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一个标识,这个标识可以标识第一终端设备临时所属的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和服务质量QoS指示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QoS的要求。
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时,可以选择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网络,由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共享或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法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和QoS指示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括: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长内,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敏感数据或所述数据要求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二时长内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并在连接建立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不敏感数据,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三时长内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或,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传输时延没有要求,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四时长内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时,告知第一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或信息)是否为时延敏感信息和/或携带时延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和所述QoS指示信息。
换句话说,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同时,携带数据对QoS的要求,例如数据是否为时延敏感数据和/或携带时延要求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层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和/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AS信令,所述N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终端能力信息,基站将接收到的终端能力信息转发给核心网设备,以便核心网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周期、QoS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簇ID。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和电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类型信息可以具体指示该第一类型终端设备为智能终端或非智能终端,电量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是高电量状态还是低电量状态,或者直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电量是多少。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存储所述簇ID,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确认信息是用户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簇ID,并且所述广播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和电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类型信息可以具体指示该第一类型终端设备为智能终端或非智能终端,电量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是高电量状态还是低电量状态,或者直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电量是多少。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共享或获取所需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簇ID与所述簇ID的关系,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簇ID与所述簇ID的关系,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如果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类型终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如果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高于所述检测到的簇ID中其他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举例来说,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的多个簇ID中存在智能终端,可以优选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的多个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中有多个智能终端设备或多个非智能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电量等选择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选择电量>预设值,且传输能力支持LTE的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如果有多个终端设备能力相当,则可以随机选择一个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簇ID相对应的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可以理解基站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是采用簇ID进行识别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携带簇ID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确定出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设备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能力信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信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共享或获取所需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簇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确定的;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层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簇ID确定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如果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共享或获取所需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包括:所述核心网设备将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生成的簇ID确定为所述簇ID。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包括: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非接入NAS层信令,所述NAS层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或,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基站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送器,该处理器、该存储器、该接收器和该发送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接收器接收信息和控制发送器发送信息,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送器,该处理器、该存储器、该接收器和该发送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接收器接收信息和控制发送器发送信息,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送器,该处理器、该存储器、该接收器和该发送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接收器接收信息和控制发送器发送信息,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送器,该处理器、该存储器、该接收器和该发送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接收器接收信息和控制发送器发送信息,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UMTS”)、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侧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等。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以人为中心的网络中除了传统的手机外,还包括眼镜、帽子、智能手表、鞋等终端设备,这些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听筒等将人体的听觉、视觉、嗅觉以及触觉发挥到极致,能够为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与体验。
其中,如图1所示,手机相对于其他终端设备具有能力强、电量足等特点,因此,手机可以收集其他终端设备的信息,并将其发送到网络,以便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共享或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应理解,图1中示出的这些设备指示为了示例,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10,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进行终端能力上报;
第一终端设备在获得用户的许可后,向网络侧设备汇报自身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一般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入层(Access Stratum,简称为“AS”)信令携带终端能力信息将终端能力信息发送给基站,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携带终端能力信息,将终端能力上报给基站,基站收到终端能力信息后,会将终端能力信息进行转发,转发给核心网设备(例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eManagenment Entity,简称为“MME”)),核心网设备收到终端能力信息后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进行验证,确认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直接通过非接入层信令(Non-Access Stratum,简称为“NAS”)携带终端能力信息,向核心网设备上报自身的能力。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在通过AS层信令向基站上报终端能力的同时通过NAS信令向核心网设备上报终端能力。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可以显示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终端能力信息还可以采用隐式指示的方式,例如,终端能力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电量,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电量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S120,网络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能力确认信息;
核心网设备针对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合法及是否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进行确认,核心网设备在确认第一终端设备合法且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将确认结果反馈给第一终端设备。
核心网设备向基站发送确认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基站将确认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基站在向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确认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将基站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资源指示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地,核心网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簇ID,簇ID临时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可选地,核心网设备可以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Number,简称为“IMSI”)或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简称为“IMEI”)生成簇ID,并且簇ID唯一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
核心网设备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后,可以通过NAS信令直接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将簇ID发送给基站由基站将该簇ID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簇ID后,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将簇ID告知相邻终端,并且可选地,广播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如智能终端/非智能终端,电量信息,如高电量/低电量等。相邻终端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根据簇ID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可以形成一个簇,在这个簇中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簇头终端”。
S130,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并进行通信。
在S130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关联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终端设备的ID、第二终端设备的类型、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周期、QoS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请求信息后,由用户根据关联请求信息控制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具体来说,用户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希望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并在第一终端设备中输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响应信息。例如,如果第二终端设备属于该用户,该用户希望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用户会在第一终端设备中输入响应信息,响应信息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存储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关联确认信息,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后,会保存第一终端设备向其发送的设备信息及簇ID,在需要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需再次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在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进行数据的发送。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后,根据存储的关联信息和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例如,关联信息中可以记录之前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过关联的设备的信息,例如设备的ID,第一终端设备如果通过对比发现第二终端设备的ID记录在关联信息中,则说明之前建立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不在关联信息中,说明之前没有建立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不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时,在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时,即会明白第二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所以第二终端设备会在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在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会存储多个具有接收和转发数据的功能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簇ID及设备信息,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时,可以按照检测到的簇ID以及对应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向相应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举例来说,若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的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中存在智能终端设备,则优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的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中存在多个智能终端设备,则按照终端能力、电量等选择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设备,比如,可以选择电量>第一预设值,且传输能力支持LIE的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ID对应的终端设备中多个终端设备的能力相当,可以随机选择一个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和数据对服务质量QoS的要求,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可选地,数据对QoS的要求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在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过程中告诉第一终端设备的,还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数据时同时告知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如果为连接态,则可以即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接收到的数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为空闲态,且数据为时延敏感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立刻建立连接并上报该数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为空闲态,且该数据为时延不敏感数据,则第一终端设备尽可能等待根据自身业务建立连接后,将该数据上报;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为空闲态,且该数据携带时延要求(如,100ms、1s或1分钟),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时延要求建立连接,并上报该数据,在此过程中仅可能借用第一终端设备自身业务建立连接的过程;第一终端设备为空闲态,且数据对时延没有要求,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根据自身业务建立连接时,再上报该数据,并且如果该数据在第一终端设备中的存储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该数据删除。
以上结合图2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
收发单元11,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
处理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将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共享或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的响应信息,且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如果所述响应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根据存储的关联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如果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所述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11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根据存储的关联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如果所述处理单元12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收发单元11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的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包括所述第一资源指示信息中指示的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根据所述簇ID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和服务质量QoS指示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QoS的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长内,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敏感数据或所述数据要求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处理单元12在所述收发单元11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二时长内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所述收发单元11用于在连接建立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不敏感数据,如果在所述收发单元11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三时长内所述处理单元12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收发单元11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传输时延没有要求,如果在所述收发单元11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四时长内所述处理单元1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自身业务需求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所述收发单元11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和所述QoS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具体用于:向基站发送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层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和/或,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AS信令,所述N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周期、QoS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簇I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和电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单元11可以由接收器和发送器实现。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1、接收器102、发送器103和存储器104。其中,存储器104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01执行的代码等。
终端设备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10或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100能够实现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
收发单元2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
所述收发单元2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处理单元22,用于如果所述收发单元21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存储所述簇ID,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确认信息是用户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21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簇ID与所述簇ID的关系,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21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类型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如果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高于所述检测到的簇ID中其他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的能力,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2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指示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簇ID相对应的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在所述第三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在所述第二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元22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单元21可以由接收器和发送器实现。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接收器202、发送器203和存储器204。其中,存储器204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201执行的代码等。
终端设备2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2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2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20或图6所示的终端设备200能够实现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如图7所示,基站30包括: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发送单元32,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信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接收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并向核心网设备转发该终端能力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簇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确定的;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3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层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3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簇ID确定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单元31可以由接收器实现,发送单元32可以由发送器实现。如图8所示,基站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01、接收器302、发送器303和存储器304。其中,存储器304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301执行的代码等。
基站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3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7所示的基站30或图8所示的基站300能够实现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基站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核心网设备40包括:
收发单元4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处理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收发单元41,还用于如果所述处理单元42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确认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现有LTE通信系统建立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数据的传输,由此,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功率及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42还用于:如果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
其中,所述收发单元4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42具体用于:将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生成的簇ID确定为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4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非接入NAS层信令,所述NAS层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41可以由接收器和发送器实现,处理单元42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如图10所示,核心网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接收器402、发送器403和存储器404。其中,存储器404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401执行的代码等。
核心网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4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9所示的核心网设备40或图10所示的核心网设备400能够实现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6)

1.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和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根据所述簇ID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其中,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簇ID,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的响应信息,且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如果所述响应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存储的关联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和服务质量QoS指示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QoS的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和QoS指示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长内,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敏感数据或所述数据要求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二时长内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并在连接建立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不敏感数据,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三时长内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传输时延没有要求,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四时长内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和所述QoS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AS信令,所述N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周期、QoS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簇I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和电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簇ID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还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确认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存储所述簇ID,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确认信息是用户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簇ID与所述簇ID的关系,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簇ID与所述簇ID的关系,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类型终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高于所述检测到的簇ID中其他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簇ID相对应的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18.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和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和所述簇ID,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簇ID,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所述簇ID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簇ID确定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22.一种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如果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
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和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所述簇ID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其中,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簇ID,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将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生成的簇ID确定为所述簇ID。
24.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非接入层NAS信令,所述N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或,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2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 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和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根据所述簇ID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其中,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簇ID,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并向用户呈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的响应信息,且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响应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存储的关联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
如果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接收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中指示的资源。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和服务质量QoS指示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QoS的要求。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在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长内,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敏感数据或所述数据要求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二时长内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连接建立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为时延不敏感数据,如果在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三时长内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或,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所述QoS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对传输时延没有要求,如果在所述收发单元成功接收所述数据的时刻开始的第四时长内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自身业务需求建立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和所述QoS指示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25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基站发送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和/或,
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AS信令,所述N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周期、QoS指示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所述簇ID。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和电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簇ID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还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确认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关联请求信息,所述关联请求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存储所述簇ID,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关联,其中,所述关联确认信息是用户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检测到的簇ID与所述簇ID的关系,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目标类型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
如果检测到的簇ID中包括所述簇ID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高于所述检测到的簇ID中其他簇ID对应的终端设备的能力,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簇ID相对应的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
在所述第三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关联请求信息;
在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4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发送单元,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和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和所述簇ID,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关联,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簇ID,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所述簇ID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接入层AS信令,所述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2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45.根据权利要求42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及与所述簇ID对应的第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簇ID确定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
46.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如果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标识ID,所述簇ID用于临时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簇,所述簇ID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所确定的;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终端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簇ID和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备接收和转发数据的能力的确认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认信息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所述簇ID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占用的资源;其中,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关联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簇ID,一组保存有同一个簇ID的终端设备形成一个簇。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生成的簇ID确定为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簇ID。
48.根据权利要求46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非接入层NAS信令,所述NAS信令中携带所述终端能力信息;或,
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终端能力信息。
4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2.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5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
CN201680081739.7A 2016-04-07 2016-04-07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605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8659 WO2017173614A1 (zh) 2016-04-07 2016-04-07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5380A CN108605380A (zh) 2018-09-28
CN108605380B true CN108605380B (zh) 2022-08-05

Family

ID=6000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1739.7A Active CN108605380B (zh) 2016-04-07 2016-04-07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993105B2 (zh)
EP (1) EP3404997B1 (zh)
JP (1) JP2019514245A (zh)
KR (1) KR20180132050A (zh)
CN (1) CN108605380B (zh)
HK (1) HK1254335A1 (zh)
TW (1) TWI718281B (zh)
WO (1) WO2017173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35100A4 (en) * 2018-01-09 2021-01-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CORDING MEDIA
WO2021046674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79924B2 (en) * 2021-02-25 2024-05-07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Device address bundling for IoT communication
CN113866531A (zh) * 2021-08-17 2021-12-3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一种与不同测试仪建立连接进行测试生成测试报告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672A (zh) * 2008-02-29 2011-04-13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中继节点连接管理
CN104081873A (zh) * 2012-02-03 2014-10-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04283602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33694A2 (en) * 2013-07-29 2015-02-04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lay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5068731A1 (ja) * 2013-11-05 2015-05-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リレー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5085223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wireless coverage and reduc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CN105228213A (zh) * 2015-09-30 2016-01-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5417B2 (en) * 2002-08-15 2004-05-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information in an AD-HOC network
US8995469B2 (en) * 2008-01-30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based header compression
US9462630B2 (en) * 2010-01-08 2016-10-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 wireless device for collecting sensor data from a remote device having a limited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US9203838B2 (en) * 2012-10-31 2015-12-01 Google Inc.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to a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 user account
WO2014089756A1 (zh) * 2012-12-11 2014-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Ue的通信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4469695B (zh) * 2013-09-12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近距离通信服务器、中继终端及终端
CN104902456A (zh) 2015-04-10 2015-09-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用户设备的信息处理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US10368232B2 (en) * 2015-08-05 201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connection capability exchange
CN105228218B (zh) 2015-09-25 2018-1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通信中远端终端的准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672A (zh) * 2008-02-29 2011-04-13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中继节点连接管理
CN104081873A (zh) * 2012-02-03 2014-10-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04283602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33694A2 (en) * 2013-07-29 2015-02-04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lay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5068731A1 (ja) * 2013-11-05 2015-05-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リレー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5085223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wireless coverage and reduc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CN105228213A (zh) * 2015-09-30 2016-01-0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进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oSe UE-to-Network Relay;ZTE;《3GPP SA WG2 Meeting #98 S2-132642》;20130719;第6.X节 *
ZTE.ProSe UE-to-Network Relay.《3GPP SA WG2 Meeting #98 S2-132642》.2013,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9130A1 (en) 2021-07-15
TWI718281B (zh) 2021-02-11
US10993105B2 (en) 2021-04-27
CN108605380A (zh) 2018-09-28
EP3404997A4 (en) 2019-04-24
HK1254335A1 (zh) 2019-07-19
KR20180132050A (ko) 2018-12-11
JP2019514245A (ja) 2019-05-30
EP3404997A1 (en) 2018-11-21
US20190104404A1 (en) 2019-04-04
WO2017173614A1 (zh) 2017-10-12
TW201737682A (zh) 2017-10-16
EP3404997B1 (en) 2023-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191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EP4106286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1543076B (zh) 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466115B (zh) 可穿戴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方法与装置
US2017034734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KR20180090775A (ko) 연결 확립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73705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7503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557102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335452B2 (ja) 通信処理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1316741B (zh) 传输调度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9388B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997029A (zh)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46974A (zh) 获取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45370B2 (e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5396853A (zh) 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867126A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4450901B (zh) 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073808A (ja) 端末デバイス間の関連付け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338358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42724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0296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43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