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957B - 用于延时敏感的可靠的数据交换的中继器操作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延时敏感的可靠的数据交换的中继器操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957B
CN108604957B CN201780007947.7A CN201780007947A CN108604957B CN 108604957 B CN108604957 B CN 108604957B CN 201780007947 A CN201780007947 A CN 201780007947A CN 108604957 B CN108604957 B CN 108604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frequency resource
data signal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9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957A (zh
Inventor
K·G·汉佩尔
V·D·帕克
厉隽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04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using a network of reference devices, e.g. beac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在具有延时敏感的应用的无线网络中使用无线中继器来在重新广播的数据中创建路径分集的系统和方法。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是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ACK/NACK信号。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确定所述ACK/NACK信号是否是NACK信号,以及如果是NACK信号,则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处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延时敏感的可靠的数据交换的中继器操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5月13日递交的申请号为15/154,385的美国非临时申请,和于2016年1月26日递交的申请号为62/287,15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下文全文以及针对所有可适用的目的所充分地阐述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无线中继器来在具有关键任务应用的无线网络中的重新广播数据中创建路径分集。
背景技术
无线技术在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网络中是普遍的。在诸如工厂自动化网络的关键任务传感器和控制网络中,容错度是极低的。在一些情况下,容错度可以是低至十亿分之一的分组损失的。因此,在许多的无线网络中适当的防差错解决方案针对关键任务网络可能是不足够的。因此,存在用于在关键任务无线网络中来功能性地预防差错的系统和方法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下文概述了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以提供对所论述的技术的基本的理解。本发明内容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所有预期的特征的广泛的概述,以及不旨在标识本公开内容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决定性元素,且不旨在描绘本公开内容的任意或所有方面的保护范围。其仅有的目的是来以概要的形式来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对后来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的前序。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给第三无线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从第三无线设备发送给第二无线设备的ACK/NACK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确定,所述ACK/NACK信号是否是NACK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ACK/NACK信号被确定为是NACK信号,则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信号给第三无线设备。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关于数据信号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通知。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号未被正确地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NACK。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信号。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收发机,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率资源上接收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信号,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接收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ACK/NACK信号,以及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确定ACK/NACK是否是NACK信号。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如果ACK/NACK信号被确定是NACK信号,则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信号给第三无线通信设备。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收发机,其被配置为接收关于数据信号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通知。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号未被正确地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NACK,以及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信号。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具有记录在其上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接收数据信号的代码,所述数据信号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接收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ACK/NACK信号,用于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确定ACK/NACK信号是否是NACK信号的代码,以及用于如果ACK/NACK信号被确定是NACK信号的话,则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信号给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代码。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具有记录在其上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接收关于数据信号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通知,用于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号未正确地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NACK的代码,以及用于使得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来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信号的代码。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数据信号的单元,所述数据信号将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接收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ACK/NACK信号的单元,用于确定ACK/NACK信号是否是NACK信号的单元,以及用于如果ACK/NACK信号确定是NACK信号,则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发送数据信号给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单元。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接收关于数据信号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通知的单元,用于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号未正确地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NACK的单元,以及用于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数据信号的单元。
在回顾下文的与附图结合的本发明的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成为显而易见的。虽然本发明的特征可以相对于下文的某些实施例和附图来论述,但是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能够包括在本文中所论述的有利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有利的特征。换言之,虽然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被论述为具有某些有利的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还可以根据在本文中所论述的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来使用。以类似的方式,虽然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可以被论述为设备、系统或方法实施例,但是应当被理解的是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实现。
附图说明
图1A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
图1B示出了具有阻碍和干扰源的图1A的无线通信网络。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示出示例性控制器的方块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示出示例性传感器或致动器设备的方块图。
图3B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示出示例性无线中继器的方块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在网络之上的示例性下行链路(DL)序列的图示。
图5是图4的DL序列传输的时间和频率映射的图示。
图6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在网络之上的示例性上行链路(UL)序列的图示。
图7是图6的UL序列传输的时间和频率映射的图示。
图8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在无线网络中降低差错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与附图结合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作为各个配置的描述以及不旨在代表可以在其中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的配置。出于提供对各个概念的透彻的理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特定的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概念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组件以方块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这样的概念。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以及其它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形。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闪速OFDMA(Flash-OFDMA)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改进的LTE(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文提及的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以及诸如下一代(例如,第5代(5G))网络的其它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描述了用于确保在延时敏感的无线应用中的无线链路的可靠性的系统,诸如用于控制回路应用的工厂自动化传感器和致动器网络。这些网络依赖于针对延时敏感的控制回路应用的可靠的数据交换。因此这样的网络是易受到在控制器与传感器设备之间的主要通信路径的阻碍的攻击的,这对于工厂操作来说是不利的。在这样的系统中,可以使用高达1x10-9的分组错误率(PER),这是因为单个分组丢弃可能引起诸如机器人制造和伤害旁观者的灾难性的结果。向网络增加至少一个无线中继器以创建用于对丢弃的分组的重传的路径和频率分集。所述中继器具有对针对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或致动器设备(SA)的传输的调度的全局知识。全局调度数据可以包括被调度用于将来的传输的以及用于过去的传输的时间和频率资源。
在一个示例中,提出了提供可替代的数据路径的中继器。所述中继器担当用于重传的转发器。所述中继器偷听对数据分组的初始传输,以及ACK/NAK响应。基于此来选择被调度用于重传的链路。然后所述中继器确定用于这些重传的基于确定性的映射的空中接口资源。然后所述中继器将数据连同原始的源(其可以是控制器或传感器)的重传一起进行联合地发送。因为传输失败的原因是伴随着一些归因于在非许可频带中产生干扰的可能性的,所以中继器在与已经发生原始的传输的频带不同的频带中进行发送。中继器监控在控制器与多个SA之间进行的所有的传输。传输包括至少数据信号、数据重传信号以及ACK/NACK信号。例如,这些传输可以是根据自动重复请求(ARQ)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差错控制系统来组织的。中继器能够解码和高速缓存数据和ACK/NACK信号。当中继器解码NACK信号时,其可以确定传输已经失败,以及其能够使用其对于系统的调度的知识来确定控制器或多个SA中的哪一个丢失了分组。中继器还能够基于其对于调度的知识来确定哪个高速缓存的信号失败了,以及能够对高速缓存的信号进行重新编码以及在被调度用于重传的频率上和时间段期间重传高速缓存的信号到合适的网络设备。
图1A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100。无线网络100可以包括控制器设备102,若干个传感器或致动器设备(SA)104,以及至少一个中继设备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2可以包括基站。例如,在LTE上下文环境中基站可以包括演进型节点B(eNodeB)。基站还可以被称作基站收发机或接入点。为论述的简要性起见,其在本文中将被称作基站。基站可以是诸如宏、微微和/或毫微微基站的各种类型的基站中的一种。
SA104可以包括整合了传感器或仪表以采集信息的各种类型的无线设备,诸如智能仪表、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体流动监控器、水平线监控器、设备监控器、天气和地质事件监控器、位置追踪器、加速计、红外线传感器等。SA 104还可以包括整合了致动器的各种类型的无线设备,以使得诸如机器人或其它机械的附接的设备来执行诸如开启或关闭或移动一个或多个组件的行为。在一些实施例中,SA 104可以是“万物互联”(IOE)或“物联网”(IOT)设备。中继器106可以包括整合了无线监控、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能力的各种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类似于那些在上文相对于控制器102和SA 104所描述的设备。在一些实例中,中继器106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中继器106的功能的控制器102或SA 104。SA 104和/或中继器106可以是被设计为针对延长的时间段来在小型电池上运行的低功率设备。SA 102可以附接于各种设备,诸如在工厂自动化系统中的机器人。控制器102和SA 104可以遍及无线网络100来散布,以及每一个控制器102、SA 104或中继器106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需要理解的是在网络100中可以使用多于一个中继器106来提供进一步的路径分集。
在控制器设备102与SA 104之间存在第一无线链路110。控制器设备102和SA104在第一无线链路110之上活跃地来回发送数据。在中继器106与控制器102和SA 104之间存在第二无线链路112。在本实施例中,中继器106监控在控制器102与SA104之间以及在中继器106与SA104之间进行的传输,但仅当重传被请求时进行发送。
现在参考图1B,存在所示出具有另外的阻碍114、产生干扰的移动设备116和产生干扰的无线接入点(AP)118的图1A的网络100。这些新的对象可能使得在链路110之上的传输失败。例如,阻碍114可以是位置在一个或多个SA 104与控制器102之间的对象,其在链路110中引起阴影衰落。阻碍114可以是移动的对象,例如在工厂环境中的人、叉车或一件自动化装置。中继器106可以位置于此使得链路112(在中继器106与控制器102和SA104之间)和链路110(在中继器控制器102与SA 104之间)两者均被诸如阻碍114的对象影响是不太可能的。以这种方法,中继器106可以向网络100提供路径分集。
移动设备116和AP 118可以使用与控制器102和SA 104相同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进行发送,以及因此可以在控制器102与SA 104之间的通信中引起冲突。例如,在工厂环境中的雇员可以携带移动设备116、或者诸如高频焊接机的一件工厂装置(其在非许可频带中以高功率发出电磁能量)步行穿过网络100。中继器106的位置可以单单由于衰减而降低来自移动设备116和AP 118的干扰。此外,在系统中的重传可以在许可频带中进行,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在重传期间产生干扰的可能性。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针对任何类型的调制方案,但是频分复用(FDM)被用作用于在从控制器102向SA 104的下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的代表性的调制,以及从SA 104向控制器102的上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的代表性的调制。FDM是多载波调制技术,其将整体系统带宽分割成为多个频率子带,载波频率或信道。利用FDM,每一个信道可以利用数据来进行调制。
控制器102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同步信号给SA 104和中继器106。这些同步信号用于使得SA 104和中继器106能够周期性地将它们的本地时钟与控制器102的时钟来同步。因为由于施加在SA 104和中继器106上的低功率要求,它们的时钟可能是不太准确的,所以这可能是有用的。因此,随着时间经过,用于SA 104和中继器106的时钟可能相对于控制器102的时钟可以,控制器102可以是更高功率的设备,其倾向于是更加准确和稳定的。由于所述漂移,在唤醒给定SA 104或中继器106的接收机来监听来自控制器102的信号的时间与给定SA104或中继器106的接收机实际接收来自基本控制器102的信号的时间之间可能出现偏移。如果所述漂移变得足够大,那么给定的SA 104或中继器106将不再能够解码从控制器102接收的信号。同步信号提供允许SA104或中继器106与控制器102的时钟进行重新同步的信息。
例如,同步信号可以在使SA 104和中继器106知道的预先指定的时间间隔处被周期性地发送。例如,这可以是在诸如当SA104或中继器106经由控制器102附接到网络时的初始设定的时间处建立的。替代地或此外地,控制器102可以建立同步信号的周期性,以及将在什么频率和时间处发送同步信号,利用发送给SA 104和中继器106的命令来将它们置于睡眠模式。同步信号可以嵌入在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其它SA104的其它信息的(诸如数据或控制信息)FDM下行链路波形内。同步信号可以被广播给在FDM下行链路波形的范围之内的所有SA 104,以及是根据与用于余下的FDM下行链路波形的调制方案不同的调制方案来调制的。在网络100内的SA104和中继器106可以在预先指定的时间处唤醒,如上文所描述的,在该时间处广播同步信号以与控制器102的时钟进行重新同步。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在网络100内的控制器102和每一个SA 104可以被分配特定的资源集合(例如,频率载波和时隙),在特定的资源集合处它们针对数据、ACK/NACK信号或由适当的协议使用的其它信号来进行发送或监听。该信息被称作全局调度数据,或全局调度信息。全局调度数据是使控制器102、SA 104和中继器106知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2为网络100分配资源。
控制器102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全局调度数据给SA 104和中继器106。调度信息可以包括对分配给控制器102和SA 104用于传输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映射,以及被调度用于那些资源的传输的类型。例如,调度可以指示特定的SA 104被调度来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频率上发送数据给控制器102,控制器102被调度为在第二时隙中在第二频率上发送ACK/NACK信号,第三时隙和第三频率被保留用于从SA 104到控制器102的潜在的数据重传,以及第四时隙和第四频率被保留用于针对重传的数据的ACK/NACK信号。
全局调度信息可以至少允许中继器106来确定其在监控什么信号,其在监控哪些发送信号的设备,以及那些信号旨在针对哪些设备。中继器106可以基于调度来确定在其期间信号被监控的时隙和在其上信号被监控的频率。此外,利用完整的调度信息,中继器106可以在调度的重传时间段期间以及在调度的重传频率上进行操作以重传任何被丢弃的分组给它们的预期接收方。对于接收方来说,所接收的重传分组将与其期望从发送设备接收的分组看起来一模一样。因为原始的发送设备(例如,控制器102和SA104)也将自发地重传数据,所以通过中继器106的存在来提高随后的任意重传的可能性。
相似于同步信号,调度信息可以是在使SA 104和中继器106知道的预先指定的时间间隔处周期性地发送的。调度数据可以在系统被发起的时间处来建立,以及新的调度数据可以被周期性地发送以维护在网络100中的所有的设备处的未破损的调度数据。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例,在控制器102外部的基站可以执行上文的发送同步信号和全局调度数据给在网络100中所有的设备的功能,所述设备包括控制器102、SA 104和中继器106。如上文参照图1A所描述的,这样的基站可以包括eNodeB,以及基站可以是诸如宏、微微和/或毫微微基站的各种类型的基站中的一种。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示出示例性控制器102的方块图。控制器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调度模块208、收发机210和天线216。例如,这些元件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与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相通信。如上文参照图1A或1B所提及的,控制器102可以与多个SA 104以及与中继器106进行通信。
收发机21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子系统212和射频(RF)单元214。收发机210被配置为与诸如一个或多个UE 120和LP IOE 130的其它设备双向地进行通信。调制解调器子系统21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调制和/或编码数据,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案、turbo编码方案、卷积编码方案等。
RF单元214可以被配置为处理(例如,执行模拟到数字转换或数字到模拟转换等)来自调制解调器子系统212(在向外部的传输上)的经调制/经编码的数据或发源于诸如SA104或中继器106的另外的源的传输。虽然在收发机210中示出为整合在一起,但是调制解调器子系统212和RF单元214可以是在控制器102处耦合在一起的分开的设备,以使控制器102能够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RF单元214可以向天线216提供经调制和/或经处理的数据,例如,数据分组,用于去往一个或多个诸如SA 104的其它设备的传输。在收发机210从调度模块208接收具有嵌入在其内的同步、数据和/或ACK/NACK的FDM信息之后,调制解调器子系统212可以在针对传输的准备中对识别信息进行调制和/或编码。RF单元214可以接收经调制和/或经编码的数据分组以及在传递其给天线216之前处理数据分组。例如,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这可以包括去往一个或多个SA 104的数据消息传输。天线216还可以接收从SA104或中继器106发送的数据消息,以及提供所接收的数据消息用于在收发机210处进行处理和/或解调。如所示出的,天线216可以包括多个相似的或不同的设计的天线以便于维持多个传输链路。
图3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性SA 104的方块图。SA104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调制解调器308、收发机310、RF前端314、一个或多个天线320,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22和/或致动器324。这些元件可以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与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相通信。如上文参考图1A或1B所提及的,SA104可以与在范围之内的控制器102和其它SA 104进行通信。
处理器302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在本文中参考上文图1A-1B中提出的SA 104所描述的操作的CPU、DSP、ASIC、控制器、FPGA设备、另一硬件设备、固件设备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302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组合,或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存储器304可以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例如,处理器302的高速缓冲存储器)、RAM、M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存储器、固态存储器设备、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其它形式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或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组合。在实施例中,存储器304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304可以存储指令306。指令306可以包括当由处理器302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2来执行本文中参考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相结合的SA104所描述的操作的指令。指令306还可以被称作代码,其可以被广义解释为包括如上文参考图2所论述的任意类型的计算机可读语句。
调制解调器子系统308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对数据进行调制和/或编码,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案、turbo编码方案、卷积编码方案等。
收发机31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和任意其它组件,以允许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以处理(例如,执行模拟到数字转换或数字到模拟转换等)来自调制解调器子系统308(在向外部的传输上)的经调制/经编码的数据或发源于诸如SA 104或中继器106的另一个源的传输。对于发射机来说,举几个例子,这可以包括数字到模拟转换、本地振荡器、以及基带信号到选择的传输频率的上变频。针对接收机来说,举几个例子,这可以包括来在基带处放置所接收的信号的下变频转换器、基带过滤器和模拟到数字转换器。
RF前端314可以包括滤波器318,所述滤波器318可以例如是用于过滤带外信号的带通滤波器。RF前端314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和放大器316。虽然示出为分开的,但是如将被认识到的,在上文相对于收发机310所描述的一些方面可以由RF前端314来执行(例如,上变频、下变频和混频)以及反之亦然。RF前端314可以向天线320提供经调制的和/或经处理的数据,例如数据分组,用于去往控制器102或其它SA104的传输。
天线320可以包括相似的或不同的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以便分别维持单个或多个传输链路。在从调制解调器子系统308进行调制和编码以及在RF前端314处进行放大之后,LP IOE 130的天线320可以发送提供自收发机310的数据。SA 104的天线320还可以从多个源接收数据,包括从控制器102。天线320可以向RF前端314馈送所接收的数据。
例如,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22可以包括,智能仪表、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体流动监控器、水平线监控器、装置监控器、天气和地质事件监控器、位置追踪器、加速计、红外线传感器等。例如,一个或多个致动器324可以运行以使得附接的设备或组件来执行诸如开启或关闭的特定的行为,以具体的方式移动(包括平移、旋转和/或其组合),和/或执行与SA 104相关联的或与在其中实现SA的系统相关联的其它功能。一个或多个致动器324可以包括电动的、气动的、水动的和/或机械的致动器。
图3B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性中继器106的方块图。在许多方面中,中继器106可以类似于SA 104。所述中继器106或中继器106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调制解调器308、收发机310、RF前端314、一个或多个天线320,和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和/或致动器322。这些元件可以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相通信。如上文相对于图1A或1B所提及的,中继器106可以与控制器102和在范围之内的其它SA104进行通信。
处理器302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在本文中参考上文在图1A-1B中提出的SA 104所描述的操作的CPU、DSP、ASIC、控制器、FPGA设备、另一硬件设备、固件设备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302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组合,或任意其它这样的配置。
存储器304可以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例如,处理器302的高速缓冲存储器)、RAM、M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存储器、固态存储器设备、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其它形式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或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组合。在实施例中,存储器304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304可以存储指令306。指令306可以包括当由处理器302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2来执行本文中参考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相结合的SA 104所描述的操作的指令。指令306还可以被称作代码,其可以被广义解释为包括如上文相对于图2所论述的任意类型的计算机可读语句。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存储器304可以进一步存储高速缓存的数据307。例如,所接收的数据信号和/或所接收的ACK/NACK信号可以在存储器304中存储为高速缓存的数据307。
调制解调器子系统308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对数据进行调制和/或编码,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案、turbo编码方案、卷积编码方案等。
收发机31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和任意其它组件,以允许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以处理(例如,执行模拟到数字转换或数字到模拟转换等)来自调制解调器子系统308(在向外部的传输上)的经调制/经编码的数据或发源于诸如SA104或控制器102的传输。对于发射机来说,举几个例子,这可以包括数字到模拟转换、本地振荡器、以及基带信号到选择的传输频率的上变频。针对接收机来说,举几个例子,这可以包括在基带处放置所接收的信号的下变频转换器、基带过滤器和模拟到数字转换器。
RF前端314可以包括滤波器318,所述滤波器318可以是例如用于过滤带外信号的带通滤波器。RF前端314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和放大器316。虽然示出为分开的,但是如将被认识到的,在上文相对于收发机310所描述的一些方面可以由RF前端314来执行(例如,上变频、下变频和混频)以及反之亦然。RF前端314可以向天线320提供经调制的和/或经处理的数据,例如数据分组,用于去往控制器102或其它SA 104的传输。
天线320可以包括相似的或不同的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以便分别维持单个或多个传输链路。在从调制解调器子系统308进行调制和编码以及在RF前端314处进行放大之后,LP IOE 130的天线320可以发送提供自收发机310的数据。中继器106的天线320还可以从多个源接收数据,包括从控制器102。天线320可以向RF前端314馈送所接收的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器106可以在预先指定的、第一时间处唤醒,以便在所指定的、预先确定的频率上针对同步信号进行监听。中继器106可以将信号与针对同步信号的存储的代码进行相关,以及基于该比较,将中继器106(由于设备的低功率性质,其可能是不太准确的)本地的时钟偏移调整为与控制器102(其可能是更加准确的)的时钟对齐的时间。
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器106可以在预先指定的、第二时间处唤醒,以便在所指定的、预先确定的频率上针对全局调度数据信号进行监听。中继器106可以已经在存储器304中或其它地方存储了针对全局调度数据信号的标识符或指纹。中继器106可以将所接收的全局调度数据信号与所存储的指纹相比较,以确定全局调度数据已经被接收。中继器106可以存储用于在下文所描述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全局调度数据。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全局调度数据可以是经由标准来预先确定的或可以是在中继器106上配置的。
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器106可以在预先指定的、第三时间处唤醒,以便在所指定的、预先确定的频率上针对在控制器102与SA 104之间发送的数据传输或ACK/NACK信号进行监听。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文所描述的,预先指定的时间和频率是基于从控制器102接收的全局调度数据的。例如,中继器106将在时隙期间以及在被调度用于数据和ACK/NACK传输的频率上唤醒以及进行监听。
在被调度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隙期间,随着天线320从环境中获得信息,收发机310将解码数据信号,以使得中继器106可以高速缓存数据信号。在被调度用于ACK/NACK信号的时隙期间,随着天线320从环境中获得信息,收发机310将所述信息与针对ACK和NACK存储的代码相比较。如果相关值小于(或小于/等于)针对ACK或NACK的预先确定的门限相关值,那么收发机310可以确定接收到了ACK还是NACK。如果接收到了ACK,那么中继器106可以确定其不需要重传任何数据以及可以返回至睡眠模式,直到下一个被调度的数据传输时隙为止。
如果接收到了NACK,那么中继器106可以睡眠直到被调度用于对相关联的数据信号的重传的时间段为止,所述相关联的数据信号已经被高速缓存在中继器106中。中继器106将在重传时间段处唤醒,收发机310将重新编码高速缓存的数据以及重传所述数据到其去往的SA 104或控制器102。中继器106可以基于全局调度数据来确定何时来进行重传以及发送给哪个SA 104或控制器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重传发生在不同于原始的传输的频带中,因此与原始的、失败的数据传输相比提供了频率分集,以及降低了在重传期间的失败的可能性。例如,初始的数据传输可以是在非许可频带上的,而重传是在许可频带上的。由于许可频带要求经支付的许可,许可频带典型地与非许可频带相比不那么拥挤,以及因此可能干扰将低得多。在延时敏感的应用中,针对在许可频带上的重传来支付许可费用是有成本效益的,以便充分地保证重传免于干扰。中继器是利用时间同步帧结构来与维持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网络时间同步的,其中每一个帧包含用于对信息的初始传输的第一时隙,用于ACK反馈的第二时隙和用于对信息的重传的第三时隙。所述中继器使用资源分割来支持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多个链路。所述中继器在由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隙中的每一个链路所使用的资源之间建立映射。所述中继器基于资源分割来接收针对链路子集的在第一频带中的第一时隙中发送的信息。所述中继器在第二时隙中接收关于通过使用在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的资源映射来具有成功的第一时隙传输的链路的反馈(即,ACK/NACK)。所述中继器选择具有不成功的第一时隙传输的链路,重新编码在链路的第一时隙中所接收的信息,使用映射来确定由这些链路使用的在第二频带中在第三时隙中的资源。此外,所述中继器在第二频带上在第三时隙中的资源上发送信息。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在网络100之上的示例型下行链路(DL)序列400。在DL序列400的第一时隙402中,从控制器102到SA104的三个DL传输中的两个DL传输失败了。两个失败的传输404和406是在频率f1和f2上的以及分别打算发送给第一SA 104和第二SA104。这些失败可能是由于阻碍、信号干扰等的,但这不能通过系统来确定。在频率f3之上的第三传输408成功到达第三SA 104。频率f1、f2和f3可以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中继器106监控全部的三个传输404、406和408。如上文所描述的,中继器106可以基于全局调度信息来确定时隙402被指定用于从控制器102到SA 104的数据传输,以及可以进一步确定在f1之上的传输404是去往第一SA 104的,在f2之上的传输406是去往第二SA 104的,以及在f3之上的传输408是去往第三SA 104的。中继器106将解码和高速缓存所监控的数据信号,例如,如上文参考图3B所描述的高速缓存的数据307。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器106将仅高速缓存其在解码之后识别为数据信号的所接收的信号。
在DL序列400的第二时隙402中,未接收到它们期望的数据传输的第一SA 104和第二SA 104分别在频率f4和f5之上发送NACK信号410和412给控制器102。接收到其期望的数据信号的第三SA 104在频率f6之上发送ACK信号414给控制器102。频率f4、f5和f6可以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中继器106监控这些NACK和ACK信号,以及对它们进行解码。基于全局调度数据,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能够确定在频率f4和f5上接收的NACK 410和412分别来自第一SA104和第二SA 104,以及在频率f6上接收的ACK 414来自第三SA104。对NACK 410和412的接收向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指示对关联的数据信号的重传被请求。
在DL序列400的第三时隙402中,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进行任何请求的重传。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两者可以根据所接收的NACK 410和412与全局调度数据结合来确定第一SA104和第二SA 104正在请求以使得它们的数据信号被重传。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从全局调度数据来知道频率f7和f8分配给用于在第三时隙402期间向第一SA 104和第二SA104的重传。因此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从它们的高速缓存取回原始的数据信号,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重新编码,以及将所述数据信号分别作为重传416和418分别在频率f7和f8上重传给第一SA104和第二SA104。频率f7和f8可以是在许可频带中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SA104和第二SA104成功地接收了它们的经重传的数据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中继器106没有接收到NACK,那么中继器106可以确定不存在存储在第二时隙402中接收的数据信号的需要。因此,中继器106可以从高速缓存的数据307中删除数据信号,标记数据信号为可重写的,或另外出于其它目的来释放存储器资源。
因此,在DL序列400的第四时隙402中,第一SA104和第二SA 104分别在频率f10和f11之上发送ACK信号420和422给控制器102。中继器106监控在频率f10和f11上的这些ACK信号420和422,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以及根据全局调度数据来确定这些信号一定已经由第一SA104和第二SA104进行了发送。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两者根据所接收的ACK信号420和422来确定重传是成功的,以及没有进一步的重传被请求。在其他示例中,重传中的一个或多个重传可以失败,以及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两者可以在不同的频率之上和/或在不同的时隙中进行第二、第三或更多重传,直到数据被成功地接收为止。当系统被发起时,将试图进行的重传的最大数量可以是跨越在网络100中的所有设备来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个数量可以随着时间通过从控制器102到SA104和/或中继器106的传输来更新。一旦ACK信号420和422已经在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处被解码,中继器106可以从高速缓存的数据307中删除数据信号,标记数据信号为可重写的,或另外出于其它目的来释放存储器资源。
现在参考图5,示出了图4的DL序列400传输的时间和频率映射500。圆括弧502示出了从控制器102进行的以及在控制器102处接收的传输。圆括弧504示出了由中继器106进行和监控的传输。圆括弧506示出了在SA104处接收的以及从SA104进行的传输。
如上文参考图4所描述的,在第一时隙402中,分别在频率f1和f2之上发送的数据信号404和406,在第一SA104和第二SA104处未被成功地解码。然而,数据信号404和406由中继器106成功地监控。在频率f3之上发送的数据信号408,在第三SA104处被成功地解码。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1、f2和f3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
如上文参考图4所进一步描述的,在第二时隙402中,NACK信号410和412分别在频率f4和f5之上从第一SA104和第二SA 104发送给控制器102,以及由中继器106来监控。ACK信号414在频率f6之上从第三SA 104发送给控制器102以及由中继器106来监控。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4、f5和f6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
如上文参考图4所进一步描述的,在第三时隙402中,控制器102和中继器106分别在频率f7和f8之上分别发送重传416和418给第一SA和第二SA。在该示例中,第一SA 104和第二SA 104成功地解码了它们各自的重传416和418。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7和f8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如上文参考图4所进一步描述的,在第四时隙402中,第一SA 104和第二SA 104分别在频率f10和f11之上分别发送ACK信号420和422给控制器102。中继器106监控ACK信号420和422以及可以确定数据信号416和418被成功地解码了。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10和f11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现在参考图6,示出了在网络100之上的示例性上行链路(UL)序列600。在UL序列600的第一时隙602中,分别从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发送给控制器102的第一UL传输604和第三UL传输606,未能在控制器102处进行解码。第一传输604和第二传输608分别在频率f1和f3之上发送。这些失败可能是由于阻碍,信号干扰等的,但是这不能够通过系统来确定。由第二SA104在频率f2之上发送的第二传输606,成功到达控制器102。频率f1、f2和f3可以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中继器106监控所有的三个传输604、606和608。如上文所描述的,中继器106可以基于全局调度信息来确定时隙602被指定用于从SA 104到控制器102的数据传输,以及可以进一步确定在f1之上的传输604是由第一SA104来发送的,在f2之上的传输606是由第二SA104来发送的,以及在f3之上的传输608是由第三SA 104来发送的。中继器106将解码以及高速缓存所监控的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器106将仅高速缓存其在解码之后识别为数据信号的所接收的信号。
在UL序列600的第二时隙602中,控制器102分别在频率f4和f6上分别发送NACK信号610和614给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控制器在频率f5之上发送ACK信号612给第二SA104。频率f4、f5和f6可以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中继器106监控这些NACK和ACK信号以及对它们进行解码。基于全局调度数据,中继器106能够确定在频率f4和f6上接收的NACK 610和614分别旨在针对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以及在频率f5上接收的ACK 612旨在针对第二SA 104。对NACK 610和614的接收向中继器106以及向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指示对关联的数据信号的重传被请求。
在UL序列600的第三时隙602,中继器106和第一SA 104和第三SA104进行任意所请求的重传。中继器可以根据所接收的NACK 610和614与全局调度数据结合来确定控制器102正在请求使得由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发送的数据传输重传给控制器102。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简单地从NACK 610和614知道它们的数据信号被要求重传,因为它们可以确定只有控制器102能够已经发送了NACK。中继器106和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从全局调度数据知道频率f7和f9被分配用于在第三时隙602期间来自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的重传。因此中继器106和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从它们的高速缓存取回数据信号,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重新编码,以及分别作为重传616和618分别在频率f7和f9上重传所述数据信号给控制器102。频率f7和f9可以是在许可频带中的。在该示例中,控制器102成功地解码了所有的重传的数据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中继器106没有接收到NACK,则中继器106可以确定不存在存储在第二时隙602中接收的数据信号的需要。因此,中继器106可以从高速缓存的数据307中删除数据信号,标记数据信号为可重写的,或另外出于其它目的来释放存储器资源。
因此,在UL序列600的第四时隙602中,控制器102分别在频率f10和f12之上分别发送ACK信号620和622给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中继器106监控在频率f10和f12上的这些ACK信号620和622,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以及可以根据全局调度数据来确定这些信号一定已经分别发送给了第一SA 104和第三SA104。中继器106和第一SA 104和第三SA104根据所接收的ACK信号620和622来确定重传是成功的,以及没有进一步的重传被请求。在其它示例中,重传中的一个或多个重传可能失败,以及中继器106和第一SA104和第三SA 104可以在不同的频率之上以及在不同的时隙中进行第二、第三或更多重传,直到数据被成功地接收为止。当系统被发起时,将试图进行的重传的最大数量可以是跨越在网络100中的所有设备来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量可以通过从控制器102到SA 104和中继器106的传输来更新。一旦ACK信号620和622已经被解码,中继器106可以从高速缓存的数据307中删除数据信号,标记数据信号为可重写的,或另外出于其它目的来释放存储器资源。
现在参考图7,示出了在图6中示出的UL序列600传输的时间和频率映射700。圆括弧702示出了从控制器102进行的以及在控制器102处接收的传输。圆括弧704示出了由中继器106进行的以及由中继器106监控的传输。圆括弧706示出了在SA 104处接收的和从SA104进行的传输。
如上文参考图6所描述的,在第一时隙602中,分别在频率f1和f3之上发送的数据信号604和608,未在控制器102处被成功地解码。然而,数据信号604和608由中继器106来成功地监控。在频率f2之上发送的数据信号606,在控制器102处被成功地解码。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1、f2和f3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
如上文参考图6所进一步描述的,在第二时隙602中,NACK信号610和614分别在f4和f6之上从控制器102发送给第一SA 104和第三SA 104,以及由中继器106来监控。ACK信号612是在频率f5之上从控制器102发送给第三SA104的以及由中继器106来监控。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4、f5和f6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
如上文参考图6所进一步描述的,在第三时隙602中,第一SA104和第三SA104和中继器106分别在频率f7和f9之上发送重传616和618给控制器102。在该示例中,控制器102成功地解码了重传616和618两者。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7和f9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如上文参考图6所进一步描述的,在第四时隙602中,控制器102分别在频率f10和f12之上发送ACK信号620和622给第一SA 104和第二SA104。中继器106监控ACK信号620和622以及可以确定数据信号616和618被成功地解码了。如所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的频率f10和f12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现在参考图8,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示出了在无线网络中降低差错的方法800的流程图。可以理解的是额外的步骤可以在方法800的步骤之前、在方法800的步骤期间以及在方法800的步骤之后来提供,以及所描述的步骤中的一些步骤可以针对方法800的其它实施例来替代或消除。例如,方法800可以被修改为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其它部分中描述的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降低差错的技术的方面。
在方块802处开始,诸如中继设备106的第一无线设备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接收数据信号。数据信号从诸如控制器102或SA 104的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给诸如SA104或控制器102的第三无线设备。
在方块804处,中继器106对数据信号进行解码。在方块806处,例如,中继器106通过在存储器304中存储所解码的数据为高速缓存的数据307来对所述数据进行高速缓存。在方块808处,中继器106在第二时间段期间接收ACK/NACK信号。在方块810处,中继器106对ACK/NACK信号进行解码。在方块812处,例如,中继器106通过在存储器304中存储所解码的ACK/NACK信号来高速缓存所述ACK/NACK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器106未对所解码的ACK/NACK信号进行高速缓存,但是从方块810直接地移动到判定方块814。在判定方块814处,中继器106确定NACK信号是否被接收。
在方块816处,如果接收到NACK,那么中继器106取回高速缓存的数据信号,以及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重新编码,用于在第二频率资源上进行重传。在方块818处,中继器106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重传数据信号给第三无线设备。
在方块820处,在对所重新编码的数据信号的重传之后,中继器106可以从其高速缓存丢弃高速缓存的数据信号。当所述中继器接收随后的数据信号时,所述方法返回至方块802。
返回至判定方块814,如果中继器106确定没有接收到NACK(例如,接收到ACK),那么方法移动至方块820,以及从高速缓存丢弃高速缓存的数据。当所述中继器接收随后的数据信号时,所述方法返回至方块802。
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代表。例如,在贯穿上文的描述中可能被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代表。
与本文中的本公开内容结合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方块和模块可以利用被设计为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它可编程的逻辑设备、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式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任意其它这种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或在其上进行传输。其它示例和实现方式是在本公开内容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的。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能够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的组合来实现。用于实现功能的特征还可以是物理地位于在各种位置处的,包括是分布式的使得功能的一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来实现。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如在项目的列表中使用的“或”(例如,通过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短语作为引语的项目的列表)指示包括性的列表,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表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到目前为止将领会的以及取决于即将到来的具体的应用,在不背离其中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公开内容的材料、装置、配置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中进行许多修改、代替物和变形,以及对本公开内容的材料、装置、配置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许多修改、代替物和变形。鉴于此,因为在本文中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仅是当作其中的示例,所以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不应当受限于所述实施例,而更确切地说,应当是与随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功能的等效物完全相当的。

Claims (26)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是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ACK/NACK信号,所述ACK/NACK信号是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确定所述ACK/NACK信号是否是NACK信号;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确定供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重传所述数据信号的调度的时间和第二频率资源,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以及所述第二频率资源是在许可频带中的;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ACK/NACK信号是NACK信号,在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上在所述调度的时间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所述调度的时间和第二频率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被调度来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被调度来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ACK/NACK信号,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被调度来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上在所述调度的时间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重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同步信标;以及
使用所述同步信标来维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时序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信标是在预先指定的时间间隔处被周期性地接收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高速缓存所解码的数据信号;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对所述ACK/NACK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如果所述ACK/NACK信号被确定是NACK信号,则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取回所高速缓存的数据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之前,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
10.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关于数据信号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通知;
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发送用于指示未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正确地接收所述数据信号的NACK;以及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调度的时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在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上和在所述调度的时间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以及所述第二频率资源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同步信标;以及
使用所述同步信标来维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时序同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14.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机,其被配置为在第一频率资源上接收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ACK/NACK信号;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确定所述ACK/NACK信号是否是NACK信号,以及供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重传所述数据信号的调度的时间和第二频率资源,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以及所述第二频率资源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ACK/NACK信号是NACK信号,在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上在所述调度的时间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接收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所述调度的时间和第二频率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调度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被调度来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一频率资源上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被调度来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ACK/NACK信号,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被调度来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上在所述调度的时间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重传。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接收同步信标,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同步信标来维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时序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在预先指定的时间间隔处接收所述同步信标。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高速缓存所解码的数据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所述ACK/NACK信号进行解码,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ACK/NACK信号被确定为是NACK信号,则取回所高速缓存的数据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向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信号之前,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编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
23.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机,其被配置为:
接收关于数据信号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频率资源上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通知;
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发送用于指示未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正确地接收所述数据信号的NACK,以及
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在调度的时间在第二频率资源上从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在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上和在所述调度的时间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资源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资源,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资源是在非许可频带中的,以及所述第二频率资源是在许可频带中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机还被配置为接收同步信标,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同步信标来维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时序同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控制器设备,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传感器设备或致动器设备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是无线中继设备。
CN201780007947.7A 2016-01-26 2017-01-20 用于延时敏感的可靠的数据交换的中继器操作 Active CN108604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87155P 2016-01-26 2016-01-26
US62/287,155 2016-01-26
US15/154,385 US10003438B2 (en) 2016-01-26 2016-05-13 Relay operation for latency sensitive reliable data exchange
US15/154,385 2016-05-13
PCT/US2017/014335 WO2017132064A1 (en) 2016-01-26 2017-01-20 Relay operation for latency sensitive reliable data exchan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957A CN108604957A (zh) 2018-09-28
CN108604957B true CN108604957B (zh) 2021-05-04

Family

ID=5935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947.7A Active CN108604957B (zh) 2016-01-26 2017-01-20 用于延时敏感的可靠的数据交换的中继器操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3438B2 (zh)
EP (1) EP3408958A1 (zh)
KR (1) KR20180105657A (zh)
CN (1) CN108604957B (zh)
AU (1) AU2017211045B2 (zh)
BR (1) BR112018015117A2 (zh)
WO (1) WO20171320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3825B2 (ja) * 2016-09-27 2019-01-1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操作盤と無線通信を行う制御装置、無線モジュール、及び無線中継器
WO2019099063A1 (en) * 2017-11-15 2019-05-23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ource usage optimizations in automation systems
US11349580B2 (en) 2017-12-21 2022-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coordination for interference assessment
US10932287B2 (en) * 2018-02-20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monitoring and scheduling in retransmission
US11558145B2 (en) * 2018-04-17 2023-01-17 Kyocera Corporation Robust relaying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to origination device
US10912101B2 (en) * 2018-11-12 2021-02-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requency-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685A (zh) * 2007-09-07 2009-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573907A (zh) * 2006-08-24 2009-11-0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中继辅助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送系统
CN102804668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类型2中继的上行链路传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7642A (ja) 2007-03-09 2008-09-25 Hitachi Ltd 再送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814383B2 (ja) * 2010-03-15 2011-1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US8934333B2 (en) * 2010-08-10 2015-0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relay node
WO2012099388A2 (ko) * 2011-01-21 2012-07-26 주식회사 팬택 Harq ack/nack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09090A2 (ko) * 2011-07-12 201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우선순위에 기반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US9628242B2 (en) * 2011-09-26 2017-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51604B2 (en) * 2012-08-03 2016-09-20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and channel desig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4283659B (zh) * 2013-07-01 2018-02-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定时控制及不连续接收处理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EP3018853B1 (en) * 2013-08-01 2019-10-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ata transmission resource
EP3068186B1 (en) * 2013-11-15 2019-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9288721B2 (en) * 2014-03-05 2016-03-15 Apple Inc. Using a frequency error estimate of a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for a second RAT
US9729283B2 (en) 2014-05-08 2017-08-0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lexible retransmissions
KR102147679B1 (ko) * 2014-08-13 2020-08-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 후 전달 기법을 사용하는 릴레이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730264B2 (en) * 2014-12-10 2017-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improved success rate fo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3907A (zh) * 2006-08-24 2009-11-0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中继辅助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送系统
CN101383685A (zh) * 2007-09-07 2009-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04668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类型2中继的上行链路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8015117A2 (pt) 2018-12-18
EP3408958A1 (en) 2018-12-05
US20170214493A1 (en) 2017-07-27
AU2017211045B2 (en) 2021-03-04
US10003438B2 (en) 2018-06-19
AU2017211045A1 (en) 2018-07-05
KR20180105657A (ko) 2018-09-28
WO2017132064A1 (en) 2017-08-03
CN108604957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4957B (zh) 用于延时敏感的可靠的数据交换的中继器操作
US11722257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HARQ-ACK) history feedback channel
CN110800227B (zh) 用于不可靠的码块群cbg级反馈下的下行链路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US11877190B2 (en) Indicating original data communications
WO2021167968A1 (en) Codebook construction for enhanc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TWI675560B (zh) 關鍵任務無線網路中的效能監測
WO2021159465A1 (en) Downlink trigger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US11133889B2 (en) Network node, U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detecting a damaged transmission of data due to data puncturing
US11870588B2 (en) Feedback process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792824B2 (en) Multicast feedback and retransmission for transport block grouping
US20220015069A1 (en) Feedback-based broadcasting of network coded packets with sidelink
US1065214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using cache memo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relay node
US11974284B2 (en) Handling of non-numeric data to flow control feedback timing
US20230403101A1 (en) Methods to compute a signal-to-noise ratio estimate for a transport block
WO2023086704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20230036097A (ko) 사이드링크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코딩된 패킷들의 피드백-기반 브로드캐스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