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147A -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147A
CN108604147A CN201780010001.6A CN201780010001A CN108604147A CN 108604147 A CN108604147 A CN 108604147A CN 201780010001 A CN201780010001 A CN 201780010001A CN 108604147 A CN108604147 A CN 108604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surface
component
binder
front housing
termina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00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凡
徐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4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0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at least one layer having inter-reactive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终端组件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器LCD组件、触摸屏模组TP组件;前壳具有面对TP组件的第一粘结表面;LCD组件具有面对TP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TP组件具有面对第一粘结表面和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第一粘结表面、第二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与第三粘结表面粘结。本申请提供的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降低终端的设计尺寸。

Description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07866.9、发明名称为"一种TP-LCD组件及移动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粘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上触摸屏模组-液晶显示器(Touch Pane--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P-LCD)组件粘接领域的发展;目前常用的终端全贴合TP-LCD组件和前壳的固定组装方法主要通过单独的粘胶或点胶方式将TP-LCD组件与前壳的组装固定。
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连接结构包括:前壳和TP-LCD组件,前壳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双面胶或者胶水的台阶结构,TP-LCD组件包括:触摸屏模组TP和以及与TP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器LCD,前壳的台阶结构通过双面胶或者胶水与TP相连接,其中,TP上用于与台阶结构相连接的区域和用于与LCD相连接的区域之间存在间隙。
然而,当采用双面胶或胶水进行粘接时,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双面胶宽度目前的模切尺寸和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只能控制在0.6mm左右,使得台阶结构只能控制在0.5mm左右,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因此,无法满足目前窄边框的终端的需求,不利于终端设备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因此,无法满足目前窄边框的终端的需求,不利于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组件,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器LCD组件、触摸屏模组TP组件;
前壳具有面对TP组件的第一粘结表面;
LCD组件具有面对TP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
TP组件具有面对第一粘结表面和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
第一粘结表面、第二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粘结第三粘结表面。
上述的终端组件,通过将前壳的第一粘结表面、LCD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以及TP组件的第三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粘结,不仅实现了前壳、LCD组件以及TP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粘结剂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在进行粘结操作时,不需要对粘结 剂进行模切操作,并且也不需要通过点胶操作来实现,此时不会对前壳的任何部分的尺寸存在设计要求,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并提高了该终端组件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粘结表面为平面,第一粘结表面与第二粘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将第三粘结表面设置为平面,且将第一粘结表面与第二粘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该终端的触摸使用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组件还包括:设置于TP组件外侧的TP盖板TP-lens,粘结剂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
上述的终端组件,通过将粘结剂所覆盖的区域形状设置为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不仅有效地保证了TP组件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前壳、LCD组件以及TP组件之间的稳定、有效连接,此外还尽量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有利于降低该终端组件的设计尺寸,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粘结剂具有二次固化特性。
上述的终端组件,通过将粘结剂设置为具有二次固化特性,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粘结工艺操作厂家的基础上,实现了前壳、TP组件以及LCD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同时也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进一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有利于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TP组件包括:触摸屏玻璃CG和与CG相连接的GFF薄膜,GFF薄膜用于与LCD组件粘结。
上述的终端组件,通过将TP组件设置为包括触摸屏玻璃CG和与CG相连接的GFF薄膜,其中,GFF薄膜可以与LCD组件粘结,明确了TP组件与LCD组件的具体连接结构,并且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LCD组件包括与第二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一侧壁,前壳包括与第一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上述的终端组件,通过该设置的第一间隙,实现了方便LCD组件与前壳之间的安装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TP组件包括与第三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三侧壁,前壳包括与第一粘结表面垂直、且与第二侧壁相平行的第四侧壁,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上述的终端组件,通过该设置的第二间隙,实现了方便TP组件与前壳之间的安装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TP组件包括与第三侧壁垂直的第一上边缘,前壳包括与第四侧壁垂直的第二上边缘,第一上边缘与第二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
上述的终端组件,使得终端组件结构干净、整齐,保证了终端组件的外形美观程度,同时也提高了终端组件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粘结剂为全透明双面结构。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终端组件。
上述的终端,通过在终端中设置上述的终端组件,具体的,终端组件将前壳的第一粘结表面、LCD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以及TP组件的第三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粘结,不仅实现了前壳、LCD组件以及TP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粘结剂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在进行粘结操作时,不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并且也不需要通过点胶操作来实现,因此不会对前壳的任何部分的尺寸存在设计要求,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提高该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组件粘接方法,终端组件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器LCD组件、触摸屏模组TP组件;其中,前壳具有面对TP组件的第一粘结表面;LCD组件具有面对TP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TP组件具有面对第一粘结表面和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方法包括:第三粘结表面上设置有一连续的粘结剂;
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通过粘结剂与第二粘结表面粘结;
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通过粘结剂与第一粘结表面粘结;
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通过采用一连续的粘结剂将第一粘结表面、第二粘结表面以及第三粘结表面相粘结,不仅实现了前壳、LCD组件以及TP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粘结剂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在进行粘结操作时,不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并且也不需要通过点胶操作来实现,因此不会对前壳的任何部分的尺寸存在设计要求,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提高该终端组件粘接方法的实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粘结剂具有二次固化特性,方法还包括:
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通过粘结剂与第二粘结表面粘结的时间与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通过粘结剂与第一粘结表面粘结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1小时。
上述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通过将粘结剂设置为具有二次固化特性,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粘结工艺操作厂家的基础上,实现了前壳、TP组件以及LCD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同时也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进一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保证了该粘结方法使用的稳定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将预先设置的触摸屏玻璃CG与GFF薄膜进行全贴合,形成TP组件,其中,GFF薄膜用于与LCD组件粘结。
上述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通过将TP组件设置为包括触摸屏玻璃CG和与CG相连接的GFF薄膜,而后将预先设置的触摸屏玻璃CG与GFF薄膜进行全贴合,其中,GFF薄膜可以与LCD组件粘结,明确了TP组件的形成工艺以及TP组件与LCD组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并且上述形成方式简单,便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将粘结剂所覆盖的区域形状设置为与TP盖板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其中,TP-Lens 设置于TP组件的外侧。
上述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通过将粘结剂所覆盖的区域设置为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不仅有效地保证了TP组件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前壳、LCD组件以及TP组件之间的稳定、有效连接,此外还尽量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有利于降低该终端的设计尺寸,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使用的稳定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TP组件与LCD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中:
1、前壳;101、第一粘结表面;102、第二侧壁;103、第四侧壁;104、第二上边缘;2、TP组件;201、CG;202、GFF薄膜;203、第三侧壁;204、第一上边缘;3、LCD组件;301、上偏光片;302、彩色滤光玻璃;303、液晶;304、薄膜晶体管玻璃;305、底偏光片;306、背光模组;307、第一侧壁;4、粘结剂;5、第一间隙;6、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涉及粘接技术领域,现有的终端一般会包括前壳和触摸屏模组-液晶显示器TP-LCD组件,其中,TP-LCD组件包括:触摸屏模组TP和以及与TP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器LCD,具体的,在对终端进行装配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TP-LCD组件在一个工厂进行组装,即将TP与LCD通过胶水进行粘结;在将TP-LCD组件组装完毕后,需要将TP-LCD组件和前壳通过另一个工厂进行组装,即将TP-LCD组件与前壳通过点胶或双面胶进行粘结,从而基本实现了终端的组装工艺。
然而,当工厂采用双面胶或胶水进行上述各个组件之间的粘接时,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双面胶宽度目前的模切尺寸和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只能控制在0.6mm左右,使得台阶结构只能控制在0.5mm左右,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因此,无法满足目前窄边框的终端的需求,不利于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终端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而该终端组件可以为终端的一部分,并可以安装在任何一个相适应的终端上,以实现相应的功能,该终端组件包括:前壳1、液晶303显示器LCD组件3、触摸屏模组TP组件2;
前壳1具有面对TP组件2的第一粘结表面101;
LCD组件3具有面对TP组件2的第二粘结表面;
TP组件2具有面对第一粘结表面101和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
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4粘结第三粘结表面通过。
其中,前壳1用于承载终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不用的终端具有不同形状结构的前壳 1,例如,当终端为手机或为电子阅读器时,前壳1的轮廓外形可以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并且上述前壳1的尺寸不会太大,以便于用户手持;而当终端为IPAD或者平板电脑时,前壳1的轮廓外形可以为矩形或者为圆角矩形,然而,该前壳1的尺寸相对于手机或者电子阅读器的尺寸要大一些,以便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大屏的显示信息;当终端为智能手表时,前壳1的轮廓外形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并且该前壳1的尺寸较小,以便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
另外,上述的液晶显示器LCD组件3用于显示终端所需要显示的内容信息,而触摸屏模组TP组件2用于供用户进行触摸操作,以使得终端中的处理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触摸信号,并根据触摸信号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由于TP组件2具有第三粘结表面,而上述的第三粘结表面分别与前壳1的第一粘结表面101和LCD组件3的第二粘结表面相面对,那么也就是说,上述三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为TP组件2的一个表面同时面对前壳1和LCD组件3,并且由于TP组件2要安装在前壳1上,因此,TP组件2、LCD组件3以及前壳1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即部分的前壳1和LCD组件3位于TP组件2的下端,此时,为了保证上述三个组件之间的稳定粘结,可以将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以及第三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4粘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TP组件2、LCD组件3以及前壳1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粘结表面101与第二粘结表面之间无法进行粘结,因此,上述的粘结具体是指第一粘结表面101与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和第二粘结表面与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此外,上述的连续的粘结剂4是指用于粘结第一粘结表面101和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剂4与用于粘结第二粘结表面和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剂4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实现了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通过连续的粘结剂4粘结第三粘结表面。
本申请中的终端组件,通过将前壳1的第一粘结表面101、LCD组件3的第二粘结表面以及TP组件2的第三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4粘结,不仅实现了前壳1、LCD组件3以及TP组件2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粘结剂4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在进行粘结操作时,不需要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并且也不需要通过点胶操作来实现,因此不会对前壳1的任何部分的尺寸存在设计要求,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并提高了该终端组件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前壳、TP-LCD组件通过点胶或者双面胶相粘结,此时,前壳上设置有一用于与TP-LCD组件进行粘结的凸台和设置于凸台的一侧的凹槽,上述的凹槽用于在对凸台平面进行点胶时,使得多余的胶水可以流入到该凹槽内,从而避免了胶水外流的情况产生,保证了终端组件的干净整洁程度;然而,由于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只能控制在0.6mm左右,使得台阶结构只能控制在0.5mm左右,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将LCD组件3、前壳1与TP组件2之间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4相粘结,此时,对前壳1没有任何设计要求,因此,可以将前壳1的第一粘结表面101设置为平面结构,设计工艺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终端触摸操作的使用效果,第三粘结表面为平面,第一粘结表面101与第二粘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其中,保证第一粘结表面和第二粘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式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进行具体的粘结操作时,第三粘结表面自身为平面结构,为了使得第三粘结表面保持平面状态,可以将TP组件以倒置的方式设置于一个水平平面上,然后在第三粘结表面上均匀设置一连续的粘结剂4,通过上述一连续的粘结剂4实现第三粘结表面与第一粘结表面101和第二粘结表面的粘结;从而可以实现前壳1通过第一粘结表面101与TP组件2进行稳定连接,有效降低了对前壳1的尺寸要求,有利于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粘结过程中,需要保证用于与粘结剂4相粘结的第一粘结表面101和第二粘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终端上前壳1、LCD组件3以及TP组件2之间粘结的稳定性,并且还保证了终端具有良好的触屏操作效果,进而提高了该终端使用的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触摸屏模组TP组件2在使用时容易受到损坏,将该终端组件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TP组件2外侧的TP盖板TP-lens,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
将TP-lens设置于TP组件2的外侧,以使得用户通过TP-lens可以实现对TP组件2的触摸操作;由于上述的TP-lens用于保护TP组件2,因此,可以将TP-lens的形状设置为与TP组件2的形状相同,而TP组件2需要与LCD组件3和前壳1相粘结,在粘结过程中,为了保证粘结效果的稳定可靠性,同时也避免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可以将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由于TP-lens的形状与TP组件2的形状相同,也即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TP组件2的轮廓形状相同,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即为TP组件2的第三粘结表面。
通过将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设置为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不仅有效地保证了TP组件2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前壳1、LCD组件3以及TP组件2之间的稳定、有效连接,此外还尽量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有利于降低该终端组件的设计尺寸,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进一步的,如附图1可知,在通过粘结剂4进行粘结操作的过程中,现有工艺过程中利用第一工厂实现TP-LCD组件3的粘结,而在TP-LCD组件3组装完毕后,需要将TP-LCD组件3和前壳1通过第二工厂进行粘结,即将TP-LCD组件3与前壳1通过点胶或双面胶进行粘结;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设计需求和生产实现方面等原因,第一工厂与第二工厂的操作无法进行合并,而本申请中是将前壳1、TP组件2以及LCD组件3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4实现连接,因此,为了保证粘结剂4的粘结效果,本申请将粘结剂4设置为具有二次固化特性,并且该粘结剂4为全透明双面结构。
其中,上述的粘结剂4可以为环氧树脂粘结剂、压敏胶或者光学透明胶粘剂OCA光学胶等,以上的粘结剂4均具有二次固化特性,而上述的二次固化特性可以使得粘结剂4具有以下使用效果:当将粘结剂4的第一面与TP组件2进行连接、而第二面暴露在空气中一定的时间内,同样可以保持原有的或者略差一些的粘结特性,一般情况下,上述的时间最大为1小时,也即,采用粘结剂4将第一粘结表面101与第三粘结表面相粘结的时间与将第二粘结表面与第三粘结表面相粘结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1小时,这样可以保证前壳1、TP组件2以及LCD组件3之间的稳定连接。
通过将粘结剂4设置为具有二次固化特性,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粘结工艺操作厂家的基础上,实现了前壳1、TP组件2以及LCD组件3之间的稳定连接,同时也避免 了需要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进一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有利于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TP组件2与LCD组件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2可知,本申请对于TP组件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将TP组件2设置为包括:触摸屏玻璃CG 201和与CG 201相连接的GFF薄膜202,GFF薄膜202用于与LCD组件3粘结。
其中,触摸屏玻璃CG 201用于作为触摸屏面板,GFF薄膜202为采用GFF全贴合技术而形成的薄膜,而对于LCD组件3而言,可以将LCD组件3设置为包括:上偏光片301、位于上偏光片301下端的彩色滤光玻璃、位于彩色绿光玻璃302下端的液晶303、位于液晶303下端的薄膜晶体管玻璃304、位于薄膜晶体管玻璃304下端的底偏光片305以及位于底偏光片305下端的背光模组306,由于GFF薄膜202可以通过粘结剂4与LCD组件3,需要注意的是,该LCD组件3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LCD结构相同;此时,GFF薄膜202可以通过粘结剂4与上偏光片301相粘结,参考附图2可知,上述的GFF薄膜202的尺寸可以与上偏光片301的尺寸相同,当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将GFF的尺寸设置为与上偏光片301的尺寸不同。
通过将TP组件2设置为包括触摸屏玻璃CG 201和与CG 201相连接的GFF薄膜202,其中,GFF薄膜202可以与LCD组件3粘结,明确了TP组件2与LCD组件3的具体连接结构,并且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实现。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附图1-2可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便于该终端组件的安装,将LCD组件3与前壳1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5,具体的,LCD组件3包括与第二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一侧壁307,前壳1包括与第一粘结表面101垂直的第二侧壁102,第一侧壁307与第二侧壁102相对,且第一侧壁307与第二侧壁10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
TP组件2与前壳1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6,具体的,TP组件2包括与第三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三侧壁203,前壳1包括与第一粘结表面101垂直、且与第二侧壁102相平行的第四侧壁103,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10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6。
其中,第一间隙5设置于粘结剂4的下端,用于实现方便LCD组件3与设备前壳1之间的安装操作,第二间隙6设置于粘结剂4的侧端,用于实现方便TP组件2与前壳1之间的安装操作,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组件的设计要求来设计第一间隙5和第二间隙6的尺寸大小。
在上述陈述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2可知,为了便于在市场上对该终端组件进行销售,将TP组件2的上边缘与前壳1的上边缘相平齐,具体的,TP组件2包括与第三侧壁203垂直的第一上边缘204,前壳1包括与第四侧壁103垂直的第二上边缘104,第一上边缘204与第二上边缘104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使得终端组件结构干净、整齐,保证了终端组件的外形美观程度,同时也提高了终端组件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为手机、PAD、智能手表、台式电脑、手提电脑等等,该终端上设置有上述的终端组件,具体的终端组件结构可以参考附图1-2所示。
本申请中的终端,通过在终端中设置上述的终端组件,具体的,终端组件将前壳的第 一粘结表面、LCD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以及TP组件的第三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粘结,不仅实现了前壳、LCD组件以及TP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粘结剂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在进行粘结操作时,不需要对粘结剂进行模切操作,并且也不需要通过点胶操作来实现,因此不会对前壳的任何部分的尺寸存在设计要求,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提高该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组件粘接方法,该粘结方法用于将终端组件的各个部件进行粘结,从而形成终端组件,终端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附图1-2所示,该终端组件包括:前壳1、液晶显示器LCD组件3、触摸屏模组TP组件2;其中,前壳1具有面对TP组件2的第一粘结表面101;LCD组件3具有面对TP组件2的第二粘结表面;TP组件2具有面对第一粘结表面101和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方法包括:第三粘结表面上设置有一连续的粘结剂4;
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通过粘结剂4与第二粘结表面粘结;
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通过粘结剂4与第一粘结表面101粘结;
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的TP组件2具有第三粘结表面,而上述的第三粘结表面分别与前壳1的第一粘结表面101和LCD组件3的第二粘结表面相面对,那么也就是说,上述三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为TP组件2的一个表面同时面对前壳1和LCD组件3,并且由于TP组件2要安装在前壳1上,因此,TP组件2、LCD组件3以及前壳1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即部分的前壳1和LCD组件3位于TP组件2的下端,此时,为了保证上述三个组件之间的稳定粘结,可以采用一连续的粘结剂4将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以及第三粘结表面相粘结,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对于具体的粘结顺序不做限定,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如图3所示:
S101:采用一连续的粘结剂4先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与第二粘结表面进行粘结;
S102:然后采用同一个连续的粘结剂4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与第一粘结表面101进行粘结。
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如图4所示:
S201:采用一连续的粘结剂4先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粘结表面101进行粘结;
S202:然后采用同一个连续的粘结剂4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与第二粘结表面进行粘结;
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采用一连续的粘结剂4同时将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以及第三粘结表面相粘结。
另外,由于TP组件2、LCD组件3以及前壳1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粘结表面101与第二粘结表面之间无法进行粘结,因此,上述的粘结具体是指第一粘结表面101与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和第二粘结表面与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此外,上述的连续的粘结剂4是指用于粘结第一粘结表面101和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剂4与用于粘结第二粘 结表面和第三粘结表面之间的粘结剂4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实现了通过连续的粘结剂4将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以及第三粘结表面进行粘结。
本申请中的终端组件粘接方法,通过采用一连续的粘结剂4将第一粘结表面101、第二粘结表面以及第三粘结表面相粘结,不仅实现了前壳1、LCD组件3以及TP组件2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由于粘结剂4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在进行粘结操作时,不需要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并且也不需要通过点胶操作来实现,因此不会对前壳1的任何部分的尺寸存在设计要求,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为终端向更轻薄结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提高该终端组件粘接方法的实用性。
在上述陈述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到在通过粘结剂4进行粘结操作的过程中,具体的工艺过程中需要利用第一工厂实现TP-LCD组件2的粘结,而在TP-LCD组件2组装完毕后,需要将TP-LCD组件2和前壳1通过第二工厂进行粘结,即将TP-LCD组件2与前壳1通过点胶或双面胶进行粘结;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设计需求和生产实现方面等原因,第一工厂与第二工厂的操作无法进行合并,而本申请中是将前壳1、TP组件2以及LCD组件3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4实现连接,因此,为了保证粘结剂4的粘结效果,本申请将粘结剂4设置为具有二次固化特性,并且该粘结剂4可以为全透明双面结构,此时,可以将方法设置为还包括:
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通过粘结剂4与第二粘结表面粘结的时间与将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通过粘结剂4与第一粘结表面101粘结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1小时。
具体的,参考附图3可知,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当利用粘结剂4先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与第二粘结表面进行粘结时,假定进行该粘结操作的时间为T1,而后采用同一个连续的粘结剂4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与第一粘结表面101进行粘结操作的时间为T2,那么T2与T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T2-T1≤1小时。
参考附图4可知,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当利用粘结剂4先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粘结表面101进行粘结时,假定进行该粘结操作的时间为T1,而后采用同一个连续的粘结剂4对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与第二粘结表面进行粘结操作的时间为T2,那么T2与T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T2-T1≤1小时。
另外,上述的粘结剂4可以为环氧树脂粘结剂、压敏胶或者光学透明胶粘剂OCA光学胶等,以上的粘结剂4均具有二次固化特性,而上述的二次固化特性可以使得粘结剂4具有以下使用效果:当将粘结剂4的第一面与TP组件2进行连接、而第二面暴露在空气中一定的时间内,同样可以保持原有的或者略差一些的粘结特性,一般情况下,上述的间隔时间最大为1小时,可以理解的是,当间隔时间越小时,粘结剂4的粘结效果越好,当间隔时间越大时,粘结剂4的粘结效果越差,因此,为了保证前壳1、TP组件2以及LCD组件3之间的稳定连接,将上述的时间间隔设置为小于或等于1小时。
通过将粘结剂4设置为具有二次固化特性,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粘结工艺操作厂家的基础上,实现了前壳1、TP组件2以及LCD组件3之间的稳定连接,同时也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进一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切工艺或者点胶工艺的工艺尺寸的限制而无法降低台阶结构的尺寸的问题,保证了该粘结方法使用的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进行TP组件2与前壳1、LCD组件3之间的粘结操作之前,需要对TP组件2进行组装,本申请对于TP组件2的形成方法不做限定,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将该终端组件粘接方法设置为还包括:
S100/S200:将预先设置的触摸屏玻璃CG 201与GFF薄膜202进行全贴合,形成TP组件2,其中,GFF薄膜202用于与LCD组件粘结。
其中,参考附图2可知,触摸屏玻璃CG 201用于作为触摸屏面板,GFF薄膜202为采用GFF全贴合技术而形成的薄膜,当获取到CG 201之后,可以将CG 201通过粘结剂与GFF薄膜202进行全贴合,该粘结剂可以为双面胶,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可以先将双面胶的一面与CG 201相贴合,然后将双面胶的另一面与GFF薄膜202相贴合;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可以先将双面胶的一面与GFF薄膜202相贴合,然后将双面胶的另一面与CG 201相贴合;而对于上述LCD组件3而言,其LCD组件3的形成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LCD组件的形成方法相同。
通过将TP组件2设置为包括触摸屏玻璃CG 201和与CG 201相连接的GFF薄膜202,而后将预先设置的触摸屏玻璃CG 201与GFF薄膜202进行全贴合,其中,GFF薄膜202可以与LCD组件粘结,明确了TP组件2的形成工艺以及TP组件2与LCD组件3的具体连接方式,并且上述形成方式简单,便于实现。
在上述陈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避免触摸屏模组TP组件2在使用时容易受到损坏,将终端组件粘接方法设置为还包括:
将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设置为与TP盖板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其中,TP-Lens设置于TP组件2的外侧。
将TP-lens设置于TP组件2的外侧,以使得用户通过TP-lens可以实现对TP组件2的触摸操作;由于上述的TP-lens用于保护TP组件2,因此,可以将TP-lens的形状设置为与TP组件2的形状相同,而TP组件2需要与LCD组件3和前壳1相粘结,在粘结过程中,为了保证粘结效果的稳定可靠性,同时也避免对粘结剂4进行模切操作,可以将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由于TP-lens的形状与TP组件2的形状相同,也即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TP组件2的轮廓形状相同,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即为TP组件2的第三粘结表面。
通过将粘结剂4所覆盖的区域形状设置为与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不仅有效地保证了TP组件2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前壳1、LCD组件3以及TP组件2之间的稳定、有效连接,此外还尽量避免了需要对粘结剂进4行模切操作,有利于降低该终端的设计尺寸,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使用的稳定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Claims (14)

  1. 一种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器LCD组件、触摸屏TP组件;
    所述前壳具有面对所述TP组件的第一粘结表面;
    所述LCD组件具有面对所述TP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
    所述TP组件具有面对所述第一粘结表面和所述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
    所述第一粘结表面、所述第二粘结表面通过一连续的粘结剂与所述第三粘结表面粘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结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粘结表面与所述第二粘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TP组件外侧的TP盖板TP-lens,所述粘结剂所覆盖的区域形状与所述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具有二次固化特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P组件包括:触摸屏玻璃CG和与所述CG相连接的GFF薄膜,所述GFF薄膜用于与所述LCD组件粘结。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CD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一侧壁,所述前壳包括与所述第一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P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三粘结表面垂直的第三侧壁,所述前壳包括与所述第一粘结表面垂直、且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平行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P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三侧壁垂直的第一上边缘,所述前壳包括与所述第四侧壁垂直的第二上边缘,所述第一上边缘与所述第二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全透明双面结构。
  10.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的终端组件。
  11. 一种终端组件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组件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器LCD组件、触摸屏模组TP组件;其中,所述前壳具有面对所述TP组件的第一粘结表面;所述LCD组件具有面对所述TP组件的第二粘结表面;所述TP组件具有面对所述第一粘结表面和所述第二粘结表面的第三粘结表面,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粘结表面上设置有一连续的粘结剂;
    将所述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粘结剂与所述第二粘结表面粘结;
    将所述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粘结剂与所述第一粘结表面粘结;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具有间隙。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具有二次固化特性,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粘结剂与所述第二粘结表面粘结的时间与将所述第三粘结表面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粘结剂与所述第一粘结表面粘结的时间间隔小 于或等于1小时。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预先设置的触摸屏玻璃CG与GFF薄膜进行全贴合,形成所述TP组件,其中,所述GFF薄膜用于与所述LCD组件粘结。
  14. 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粘结剂所覆盖的区域形状设置为与TP盖板TP-lens的轮廓形状相同,其中,所述TP-Lens设置于所述TP组件的外侧。
CN201780010001.6A 2017-01-05 2017-03-29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Pending CN1086041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866 2017-01-05
CN2017100078669 2017-01-05
PCT/CN2017/078645 WO2018126543A1 (zh) 2017-01-05 2017-03-29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147A true CN108604147A (zh) 2018-09-28

Family

ID=62788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0001.6A Pending CN108604147A (zh) 2017-01-05 2017-03-29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4147A (zh)
WO (1) WO20181265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9680A (zh) * 2020-03-09 2020-07-1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点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9501A1 (en) * 2009-04-10 2010-10-14 Compal Electronics, Inc. Touch-control display device
CN102981679A (zh) * 2012-12-26 2013-03-2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3365517A (zh) * 2013-06-20 2013-10-23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模组、移动终端及拆卸方法
US20150002757A1 (en) * 2013-06-27 2015-01-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5619911A (zh) * 2016-02-18 2016-06-01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产品的全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9501A1 (en) * 2009-04-10 2010-10-14 Compal Electronics, Inc. Touch-control display device
CN102981679A (zh) * 2012-12-26 2013-03-2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3365517A (zh) * 2013-06-20 2013-10-23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模组、移动终端及拆卸方法
US20150002757A1 (en) * 2013-06-27 2015-01-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5619911A (zh) * 2016-02-18 2016-06-01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产品的全贴合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9680A (zh) * 2020-03-09 2020-07-1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点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6543A1 (zh)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089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2608778B (zh) 液晶显示器
US20170139119A1 (en) Double-sided adhesiv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narrow bez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204650103U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9105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19074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10543012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170068364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423083A (zh) 显示装置
CN202422068U (zh) 一体化可靠固定的触摸显示屏
CN102346322A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
CN108604147A (zh) 终端、终端组件及其粘接方法
EP3435635B1 (en) Housing assembly of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3220380B (zh) 触控显示终端
US97060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809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9729251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095334B2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CN106953946A (zh) 终端装置
TWI588695B (zh) Collision typ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0832430B (zh) 一种结构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621716A (zh)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05413A (zh)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CN202309780U (zh) 一种触控手机
US99127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