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0944A -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0944A
CN108600944A CN201810366858.8A CN201810366858A CN108600944A CN 108600944 A CN108600944 A CN 108600944A CN 201810366858 A CN201810366858 A CN 201810366858A CN 108600944 A CN108600944 A CN 108600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lte
location information
millimeter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68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柏睿
张忠培
胡城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8103668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00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0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为解决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波束对准和切换参数测量时间消耗大,以及小区切换的精度和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的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小区切换参量测量的优化方法。通过低频地理位置信息的辅助,在用户和基站端都压缩了搜索范围,在更加精准的初始范围内进行波束搜索。减少了波束搜索次数,降低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波束对准所需的时间并提高波束对准的精度。得益于此,用户和基站可以直接扫描视距方向附近的波束,极大地提高频谱效率,增加小区切换的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精度和效率,增大系统容量。

Description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毫米波通信(Millimeter-Wave(mmWave)Communication),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波束选择技术,小区切换技术,以及高低频混合组网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移动用户在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基于地理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候选之一,它可以极大的拓宽可用频谱资源,然而,与传统微波频率相比,使用毫米波频带的关键挑战是其严重的信号传播损耗。为了增强毫米波通信的鲁棒性,可以采用LTE系统和5G毫米波系统相结合的高低频混合组网方式来弥补毫米波系统易受环境干扰的特性。然而,在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由于移动用户会同时与多个基站保持连接,用户的小区切换过程相较于传统的LTE小区切换会更加困难。小区切换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用户从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时,需要进行信道的切换,以保证移动用户始终与最优信道的基站保持连接。小区切换是用户移动管理的关键步骤,可以分为四步,包括切换的触发条件、切换的判决算法、切换的性能分析和切换的执行。
对于小区切换而言,测量的切换参数将在后续的步骤中决定是否进行小区切换,直接影响小区切换判定的准确性。小区切换的测量参数主要有RSRP、RSRQ和SINR等。其中,RSRP是指承载的RE(资源粒子)上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值,代表小区参考信号的强度;RSRQ衡量的是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RSRQ的值与载波中资源粒子的的个数N、总的接收功率RSSI以及RSRP密切相关;SINR是指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信噪比,反应了用户与基站之间信道的情况。对于每一个现代蜂窝系统,信道质量的测量都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由于在毫米波频段,信号的直射能力更强,绕射能力变弱,导致信号波束的方向性更强。因此,在毫米波通信中,进行信道测量时,波束对准不可或缺,当波束方向对准时,用户与毫米波基站的信道最佳。如果移动用户与毫米波基站的波束未对准,会造成信道测量结果不精确,导致移动用户切换不及时或者进行错误切换。并且若切换测量花费的时间过长,或者占用的频谱资源过多,会阻碍正常的数据传输,极大地降低用户体验。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小区切换参数的测量方案成为了提高小区切换效率的前提条件。
目前已经提出的穷举法波束扫描信道测量方法,是利用基站的周期性扫描对信道进行测量以对准波束。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令移动用户周期性的扫描不同的角度,并在不同时隙发送不同的导频信道SRS,再利用基站对不同方向的导频信道进行测量,挑选出该用户最佳信噪比时对应的发射方向和接收方向,并将结果通过X2链路发送给LTE宏基站,建立一个毫米波基站的信道信息表,根据该表为用户选择最优的基站,做出切换指令。该方法要求毫米波基站要经常进行信道测量,以确保最佳波束对准。然而,由于毫米波频段波长短,在毫米波移动设备中,通常会进行大规模天线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毫米波设备的波束方向,增大测量时延,影响小区切换的次数与系统的吞吐率等,降低了小区切换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波束对准和切换参数测量时间消耗大,以及小区切换的精度和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的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小区切换参量测量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采用低频LTE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辅助基站与用户的波束对准,其特征在于通过低频辅助的地理位置信息,缩小系统的波束扫描范围,减少波束扫描的时间,从而降低切换参数测量的时间开销,包括以下步骤:
S1、波束方向扫描范围获取:在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移动用户始终与区域内的LTE宏基站保持LTE连接。移动用户通过GPS系统得到实时的地理位置,通过LTE链路告知LTE宏基站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结合移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毫米波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几何运算,将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到达角和离开角的数值,初步得到用户和毫米波基站波束对准的大致方向范围。然后LTE基站分别通过LTE链路和X2链路通知对应的用户和毫米波基站波束的方向范围。
S2、导频信息发送:移动用户根据获知的波束范围,在特定的时隙发送上行导频信号,这些导频信号通过本地特定的标识(例如:C-RNTI)加扰,这些标识同时也存储于每一个毫米波基站,以进行信道估计。
S3、混合波束成形:毫米波基站通过模拟与数字混合波束成形在对应的波束范围内扫描。发射端的基带预编码FBB是一个NRF×Ns的的矩阵,相应的射频预编码FRF是一个NBS×NRF的矩阵,则发射端总的预编码矩阵是FT=FRFFBB。其中,NRF表示射频链数量,Ns表示数据流数,NBS表示基带链路数。根据基带预编码和射频预编码,定义总的预编码矩阵为F(s,k)=FRF,(s,k)FBB,(s,k)。由于每个波束成形的矢量都分别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于是分别设计模拟波束成形部分和数字波束成形的波束矢量。混合预编码矩阵求解式如下
s.t.[FRF,(s,k)]:,i∈{[Acan]:,l|1≤l≤Ncan},
i=1,2,...,NRF
式中,[F(s,k)]:,m表示需要求解的性能最好的波束成形矢量。Acan是一个模拟波束成形矢量的候选向量,它的维数是NTr×Ncan,NTr表示发射端天线数,Ncan表示候选集的数量。Acan的列向量满足模拟波束成形的各种约束条件。则可以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该稀疏估计问题。
S4、码本设计:混合波束成形的码本总共有S层,每一层码本都包含K个特定波束宽度的波束。让表示发射或者接收端在第K级的第m个矢量的范围,每一级有L个波束矢量。则在第K级,范围为[0,π)的波束角度可以被分为Lk个分支。令矢量在空间频率上有相同的宽度,如图5所示,则计算式如下
其中,0≤arccos(x)≤π。
S5、最优波束方向测量:通过混合波束成形,在用户发射波束方向和基站接受波束方向中,寻找SINR最大的方向,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UE和NeNB分别表示用户UEi和基站的波束方向数,di和Dj分别表示用户发射的波束方向与基站扫描的波束方向。
S6、LTE宏基站的信息收集:当毫米波基站完成了所有用户最好波束方向的信道测量之后,便通过X2链路,将该信道信息表发送给LTE宏基站。LTE宏基站建立最终的信道信息表,并据此判断出,每一个用户最优的基站选择以及基站和用户在最好的SINR状态时分别对应的波束方向(DeNB,opt和dUE,opt),从而使用户达到最好的信道状态。
S7、网络决策:LTE宏基站通过LTE链路通知用户,它的最优毫米波基站以及它的最佳波束方向,然后LTE宏基站通过X2链路通知对应的毫米波基站,它对应该用户的最佳波束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引入地理位置信息辅助,有效规避了波束对准扫描阶段测量时延大,以及可能因此造成的较高的导频开销等问题。
通过低频地理位置信息的辅助,在用户和基站端都压缩了搜索范围,在更加精准的初始范围内进行波束搜索。减少了波束搜索次数,降低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波束对准所需的时间并提高波束对准的精度。
得益于此,用户和基站可以直接扫描视距方向附近的波束,极大地提高频谱效率,增加小区切换的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精度和效率,增大系统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图。
图2为地理位置信息辅助测量系统图。
图3为基于地理位置信息辅助的用户与基站波束对准结构图。
图4为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系统图。
图5为码本设计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将本发明的方案应用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考虑到目前小区切换的参量测量算法存在波束搜索范围和时间开销过大等问题,本发明将利用低频LTE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辅助波束对准,特别是为混合波束成形系统找到最优的收发波束对。为了方便叙述,以图3和图4所示的特定结构系统为例,基站端装备NBS=20根天线,用户装备NU=4根毫米波天线。移动用户始终与区域内的LTE宏基站保持LTE连接,LTE基站与毫米波基站保持X2链路连接。假定移动用户的真实位置在一个圆内,圆的半径是D。移动用户通过GPS系统得到实时的地理位置,则圆的大小代表采用GPS系统带来的定位误差。可以通过几何运算,将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到达角和离开角的数值。得到到达角和离开角之后,在波束对准的扫描时,没有包含该到达角和离开角的波束向量就可以直接跳过了。该移动用户与毫米波基站的距离是ddisk,信号的离开角是θdisk
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采用低频LTE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辅助基站与用户的波束对准,其特征在于通过低频辅助的地理位置信息,缩小系统的波束扫描范围,减少波束扫描的时间,从而降低切换参数测量的时间开销,包括以下步骤:
S1、波束方向扫描范围获取:在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移动用户始终与区域内的LTE宏基站保持LTE连接。移动用户通过GPS系统得到实时的地理位置,通过LTE链路告知LTE宏基站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结合移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毫米波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几何运算,将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到达角和离开角的数值,初步得到用户和毫米波基站波束对准的大致方向范围。然后LTE基站分别通过LTE链路和X2链路通知对应的用户和毫米波基站波束的方向范围。
S2、导频信息发送:移动用户根据获知的波束范围,在特定的时隙发送上行导频信号,这些导频信号通过本地特定的标识(例如:C-RNTI)加扰,这些标识同时也存储于每一个毫米波基站,以进行信道估计。
S3、混合波束成形:毫米波基站通过模拟与数字混合波束成形在对应的波束范围内扫描。发射端的基带预编码FBB是一个10×1的的矩阵,相应的射频预编码FRF是一个20×10的矩阵,则发射端总的预编码矩阵是FT=FRFFBB。根据基带预编码和射频预编码,定义总的预编码矩阵为F(s,k)=FRF,(s,k)FBB,(s,k)。由于每个波束成形的矢量都分别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于是分别设计模拟波束成形部分和数字波束成形的波束矢量。混合预编码矩阵求解式如下
s.t.[FRF,(s,k)]:,i∈{[Acan]:,l|1≤l≤Ncan},
i=1,2,...,NRF
式中,[F(s,k)]:,m表示需要求解的性能最好的波束成形矢量。Acan是一个模拟波束成形矢量的候选向量,它的维数是20×Ncan。Acan的列向量满足模拟波束成形的各种约束条件。则可以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该稀疏估计问题。
S4、码本设计:混合波束成形的码本总共有2层,每一层码本都包含4个特定波束宽度的波束。让表示发射或者接收端在第K级的第m个矢量的范围,每一级有L个波束矢量。则在第K级,范围为[0,π)的波束角度可以被分为Lk个分支。令矢量在空间频率上有相同的宽度,如图5所示,则计算式如下
其中,0≤arccos(x)≤π。
S5、最优波束方向测量:通过混合波束成形,在用户发射波束方向和基站接受波束方向中,寻找SINR最大的方向,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UE=8和NeNB=16分别表示用户UEi和基站的波束方向数,di和Dj分别表示用户发射的波束方向与基站扫描的波束方向。
S6、LTE宏基站的信息收集:当毫米波基站完成了所有用户最好波束方向的信道测量之后,便通过X2链路,将该信道信息表发送给LTE宏基站。LTE宏基站建立最终的信道信息表,并据此判断出,每一个用户最优的基站选择以及基站和用户在最好的SINR状态时分别对应的波束方向(DeNB,opt和dUE,opt),从而使用户达到最好的信道状态。
S7、网络决策:LTE宏基站通过LTE链路通知用户,它的最优毫米波基站以及它的最佳波束方向,然后LTE宏基站通过X2链路通知对应的毫米波基站,它对应该用户的最佳波束方向。

Claims (1)

1.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波束方向扫描范围获取:
移动用户通过GPS系统得到实时的地理位置,通过LTE链路告知LTE宏基站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结合移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毫米波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几何运算,将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到达角和离开角的数值,初步得到用户和毫米波基站波束对准的大致方向范围;然后LTE基站分别通过LTE链路和X2链路通知对应的用户和毫米波基站波束的方向范围;
S2、导频信息发送:
移动用户根据获知的波束范围,在特定的时隙发送上行导频信号,这些导频信号通过本地特定的标识加扰,所述特定的标识同时也存储于每一个毫米波基站,以进行信道估计;
S3、混合波束成形:
毫米波基站通过模拟与数字混合波束成形在对应的波束范围内扫描;设定发射端的基带预编码FBB是一个NRF×Ns的的矩阵,相应的射频预编码FRF是一个NBS×NRF的矩阵,则发射端总的预编码矩阵是FT=FRFFBB;其中,NRF表示射频链数量,Ns表示数据流数,NBS表示基带链路数;根据基带预编码和射频预编码,定义总的预编码矩阵为F(s,k)=FRF,(s,k)FBB,(s,k);分别设计模拟波束成形部分和数字波束成形的波束矢量,混合预编码矩阵求解式如下:
s.t.[FRF,(s,k)]:,i∈{[Acan]:,l|1≤l≤Ncan},
i=1,2,...,NRF
式中,[F(s,k)]:,m表示需要求解的性能最好的波束成形矢量,Acan是一个模拟波束成形矢量的候选向量,它的维数是NTr×Ncan,NTr表示发射端天线数,Ncan表示候选集的数量;设Acan的列向量满足模拟波束成形的约束条件,则可以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该稀疏估计问题;
S4、码本设计:
定义混合波束成形的码本总共有S层,每一层码本都包含K个特定波束宽度的波束,表示发射或者接收端在第K级的第m个矢量的范围,每一级有L个波束矢量;则在第K级,范围为[0,π)的波束角度可以被分为Lk个分支;令矢量在空间频率上有相同的宽度,则计算式如下
其中,0≤arccos(x)≤π;
S5、最优波束方向测量:
通过混合波束成形,在用户发射波束方向和基站接受波束方向中,寻找SINR最大的方向,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UE和NeNB分别表示用户UEi和基站的波束方向数,di和Dj分别表示用户发射的波束方向与基站扫描的波束方向;
S6、LTE宏基站的信息收集:
当毫米波基站完成了所有用户最好波束方向的信道测量之后,通过X2链路,将该信道信息表发送给LTE宏基站,LTE宏基站建立最终的信道信息表,并据此判断出,每一个用户最优的基站选择以及基站和用户在最好的SINR状态时分别对应的波束方向,使用户达到最好的信道状态;
S7、网络决策:
LTE宏基站通过LTE链路通知用户,它的最优毫米波基站以及它的最佳波束方向;然后LTE宏基站通过X2链路通知对应的毫米波基站,它对应的该用户的最佳波束方向。
CN201810366858.8A 2018-04-23 2018-04-23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Pending CN108600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6858.8A CN108600944A (zh) 2018-04-23 2018-04-23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6858.8A CN108600944A (zh) 2018-04-23 2018-04-23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0944A true CN108600944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6858.8A Pending CN108600944A (zh) 2018-04-23 2018-04-23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0944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672A (zh) * 2019-05-24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整天线扫描方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96324A (zh) * 2019-05-15 2020-03-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波束成形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114802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切换波束成形的毫米波单基站定位方法
CN111245494A (zh) * 2020-01-13 2020-06-05 东南大学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信息辅助波束控制方法
CN111770502A (zh) * 2020-06-18 2020-10-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波两跳蜂窝网络性能评估方法
CN111954229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135304A (zh) * 2019-06-25 2020-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系统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3242579A (zh) * 2021-05-06 2021-08-1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连接小区切换参数的测量方法
CN115529640A (zh) * 2021-06-25 2022-12-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邻区选择方法及系统
WO2023060487A1 (en) * 2021-10-13 2023-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high frequency beam acquisi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296A (zh) * 2017-02-28 2017-08-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毫米波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WO2017200436A1 (en) * 2016-05-18 2017-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nd a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on in an 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465443A (zh) * 2017-08-08 2017-12-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成形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634787A (zh) * 2017-08-22 2018-01-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大规模mimo毫米波信道估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0436A1 (en) * 2016-05-18 2017-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nd a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on in an 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040296A (zh) * 2017-02-28 2017-08-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毫米波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7465443A (zh) * 2017-08-08 2017-12-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成形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634787A (zh) * 2017-08-22 2018-01-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大规模mimo毫米波信道估计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冬华: ""毫米波通信中波束搜索及调度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324A (zh) * 2019-05-15 2020-03-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波束成形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1954229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176672B (zh) * 2019-05-24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整天线扫描方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6672A (zh) * 2019-05-24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整天线扫描方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5304A (zh) * 2019-06-25 2020-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系统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4802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切换波束成形的毫米波单基站定位方法
CN111148021B (zh) * 2019-12-30 2021-05-0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切换波束成形的毫米波单基站定位方法
CN111245494A (zh) * 2020-01-13 2020-06-05 东南大学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信息辅助波束控制方法
CN111245494B (zh) * 2020-01-13 2022-06-10 东南大学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信息辅助波束控制方法
CN111770502A (zh) * 2020-06-18 2020-10-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毫米波两跳蜂窝网络性能评估方法
CN113242579A (zh) * 2021-05-06 2021-08-1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连接小区切换参数的测量方法
CN115529640A (zh) * 2021-06-25 2022-12-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邻区选择方法及系统
WO2023060487A1 (en) * 2021-10-13 2023-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high frequency beam acquisi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944A (zh)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小区切换参量的测量方法
EP359350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high frequency multi-carrier operations with spatial quasi co-locations
CN109891963B (zh) 用于三维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apone et al. Context information for fast cell discovery in mm-wave 5G networks
CN109275356B (zh) 波束管理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KR10198009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29548B1 (ko) CoMP 기법이 적용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606141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4617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ode for inter-base station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627A (zh) 波束成形无线网络的波束同步方法
CN107211303A (zh) 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Tu et al. Analysis of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networks with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EP1562306A1 (en) Fast beam selection with macrodiversity
WO2018127335A1 (en) Enhanced transmit point (trp) beam grouping based on ue beams
EP2323273A2 (en) Communications link redundancy includ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rchitecture
KR20140062314A (ko) 빔 포빙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469798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8566621A (zh) 一种毫米波蜂窝系统小区切换判决方法
US11395156B2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Simic et al. Coverage and robustness of mm-Wave urban cellular networks: Multi-frequency HetNets are the 5G future
Rezagah et al. Cell discovery in 5G HetNets using location-based cell selection
CN10958769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71500B (zh) 一种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及相应的通信终端
CN106162833B (zh) 基于特高频信号辅助的毫米波微小区选择方法
Ren et al. A robust inter beam handover scheme for 5G mmWav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HSR scenari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