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9220A -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9220A
CN108599220A CN201810304648.6A CN201810304648A CN108599220A CN 108599220 A CN108599220 A CN 108599220A CN 201810304648 A CN201810304648 A CN 201810304648A CN 108599220 A CN108599220 A CN 108599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lcc
commutation failure
hvdc
circuit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46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9220B (zh
Inventor
郭春义
杨硕
赵成勇
杨治中
王庆
杨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03046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9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9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9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9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9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1885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using rotating means, e.g. synchronous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保持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投入同步调相机,仿真得到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对应的预先设定的故障电感值;在对应的预先设定的故障电感值下切除同步调相机,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缺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衡量LCC‑HVDC系统对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指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级系统。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网换相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凭借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跨海峡输电、交流系统互联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LCC-HVDC系统采用无自关断能力的晶闸管作为换流元件,需要一定强度的交流系统提供换相电压,容易发生换相失败。
同步调相机作为旋转设备,与SVC、STATCOM等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相比,既可以为系统提供短路容量,又具有更好的过负荷能力,在降低直流送端暂态过电压、抑制直流受端换相失败以及利用强励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将同步调相机作为无功补偿设备接入LCC-HVDC系统的逆变侧母线,能够起到故障时发出无功功率,稳定母线电压的作用,进而能够降低换相失败发生概率。
目前已有的衡量LCC-HVDC系统对换相失败免疫能力的指标主要为换相失败免疫指标(Commutation Failure Immunity Index,CFII)和换相失败概率指标(CommutationFailure Probability Index,CFPI)。这两个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描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效果,但并不直观,实际的工程意义难以理解,并且在实际工程试验中难以操作,可行性差,缺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衡量LCC-HVDC系统对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指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缺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衡量LCC-HVDC系统对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指标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缺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衡量LCC-HVDC系统对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指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
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投入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获取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LCC-HVDC系统的故障电感值;
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
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
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initial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1表示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设定的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用下式表示:
其中,CFPI表示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NCF表示每周期换相失败发生次数,NA表示每周期总测试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new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2表示短路比变化后对应的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用下式表示:
SCRI=SCRnew-SCRinitial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包括:
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与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正相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投入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获取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LCC-HVDC系统的故障电感值;
仿真模块,用于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
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initial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1表示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设定的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用下式表示:
其中,CFPI表示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NCF表示每周期换相失败发生次数,NA表示每周期总测试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new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2表示短路比变化后对应的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用下式表示:
SCRI=SCRnew-SCRinitial
进一步地: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与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正相关。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投入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获取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LCC-HVDC系统的故障电感值;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解决了缺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衡量LCC-HVDC系统对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指标的问题。
使得描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效果直观,实际的工程意义容易理解,并且在实际工程试验中容易操作,可行性强。
目前学术界及工程界对LCC-HVDC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评估方法暂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学术界提出了多个评估LCC-HVDC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指标,且这些指标从学术研究上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在工程界看来,这些指标工程指导意义并不强,难以从工程角度量化评估LCC-HVDC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因此本专利提出了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加量指标,该指标可以从工程角度揭示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影响,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未来的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规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接入同步调相机的LCC-HVDC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效果的方法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效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1)首先通过计算得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SCRinitial
2)保持1)中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投入同步调相机,仿真得到使得该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CFPI)为m%的故障电感值LCFPIm
3)切除同步调相机,设定故障电感值恒为LCFPIm,调整逆变侧交流系统的短路比,得出使得该故障水平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的系统短路比SCRnew
4)计算得到基于CFPI的短路比增量SCRI。当所述短路比增量越大时,等效增加的交流系统强度越大,LCC-HVDC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越强,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效果越好。
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initial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1表示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设定的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用下式表示:
其中,CFPI表示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NCF表示每周期换相失败发生次数,NA表示每周期总测试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new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2表示短路比变化后对应的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按下式计算基于CFPI的短路比增量:
SCRI=SCRnew-SCRinitial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仿真研究了在系统逆变侧母线处投入一台同步调相机时,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效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LCC-HVDC系统逆变侧母线处连接了同步调相机。下面对所提方法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1)投入同步调相机前,计算得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短路比SCR为3,即SCRinitial=3;
2)保持1)中的逆变侧交流系统短路比不变,投入同步调相机,通过仿真可以得出该运行工况下换相失败概率等于0时的故障电感,为0.98H,即m%=0%,LCFPI0=0.98H;
3)切除同步调相机,令故障电感值保持0.98H不变,逐渐增大交流系统的短路比,直至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概率再次为0,此时即可得到一个新的短路比,即SCRnew=3.298,该短路比下,以某一故障水平下换相失败概率CFPI为0衡量的系统强度与投入同步调相机时的等效系统强度相同。
4)由此可以得到投入一台同步调相机后的基于CFPI的短路比增量:
SCRI=SCRnew-SCRinitial=0.298,即投入一台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系统的短路比增加了0.298,相较原系统系统短路比增加了9.93%,提高了LCC-HVDC对换相失败的抵御能力。
实施例三、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投入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获取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LCC-HVDC系统的故障电感值;
仿真模块,用于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
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initial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1表示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设定的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用下式表示:
其中,CFPI表示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NCF表示每周期换相失败发生次数,NA表示每周期总测试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new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2表示短路比变化后对应的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用下式表示:
SCRI=SCRnew-SCRinitial
进一步地: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与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正相关。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描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效果直观,实际的工程意义容易理解,并且在实际工程试验中容易操作,可行性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投入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获取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LCC-HVDC系统的故障电感值;
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
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
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initial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1表示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用下式表示:
其中,CFPI表示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NCF表示每周期换相失败发生次数,NA表示每周期总测试次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new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2表示短路比变化后对应的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用下式表示:
SCRI=SCRnew-SCRinitia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包括:
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与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正相关。
7.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投入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初始短路比不变,获取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LCC-HVDC系统的故障电感值;
仿真模块,用于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
评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initial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初始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1表示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用下式表示:
其中,CFPI表示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NCF表示每周期换相失败发生次数,NA表示每周期总测试次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除同步调相机,保持所述故障电感值不变,计算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概率为m时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后短路比用下式表示:
其中,SCRnew表示直流系统逆变侧交流系统的变化短路比,PdN表示额定直流输送功率,UN表示直流馈入点交流额定电压,Z2表示短路比变化后对应的交流系统等效电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初始短路比和变化短路比计算得到基于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用下式表示:
SCRI=SCRnew-SCRinitial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相失败概率的短路比增量与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正相关。
CN201810304648.6A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599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4648.6A CN108599220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4648.6A CN108599220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9220A true CN108599220A (zh) 2018-09-28
CN108599220B CN108599220B (zh) 2021-09-17

Family

ID=63621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4648.6A Active CN108599220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922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193A (zh) * 2018-12-18 2019-03-0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评估无功补偿装置抑制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效果的方法
CN110198044A (zh) * 2019-05-13 2019-09-03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传输功率极限的lcc-hvdc换相失败免疫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323776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sc的lcc-hvdc受端直流系统前馈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381432A (zh) * 2021-06-01 2021-09-10 山东电力研究院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故障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影响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7629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Ge Eney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imited Converters
CN10581174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国家电网公司 改善lcc-hvdc换相特性的辅助阀分段并联电容式换相桥路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7629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Ge Eney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imited Converters
CN10581174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国家电网公司 改善lcc-hvdc换相特性的辅助阀分段并联电容式换相桥路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春义等: "混合双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特性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193A (zh) * 2018-12-18 2019-03-0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评估无功补偿装置抑制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效果的方法
CN109412193B (zh) * 2018-12-18 2021-09-1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评估无功补偿装置抑制lcc-hvdc系统换相失败效果的方法
CN110198044A (zh) * 2019-05-13 2019-09-03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传输功率极限的lcc-hvdc换相失败免疫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198044B (zh) * 2019-05-13 2022-12-02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传输功率极限的lcc-hvdc换相失败免疫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323776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sc的lcc-hvdc受端直流系统前馈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381432A (zh) * 2021-06-01 2021-09-10 山东电力研究院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故障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影响的方法
CN113381432B (zh) * 2021-06-01 2022-07-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故障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影响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9220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9220A (zh) 一种评估同步调相机对lcc-hvdc换相失败抑制作用的方法及系统
Sadeghkhani et al. Low‐voltage ride‐through of a droop‐based three‐phase four‐wire grid‐connected microgrid
Suul et al. Extended stability range of weak grids with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 through impedance-conditioned grid synchronization
CN103094905A (zh) 一种动态无功补偿配置点的选择方法
CN111600318B (zh) 一种实现目标三相不平衡度的电流检测方法
Ahmad et al. A placement method of fuzzy base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to enhance voltage stability margin
US20210216698A1 (en)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eries compensation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Noureldeen et al. Stability improvement of fixed speed induction generator wind farm using STATCOM during different fault locations and durations
CN105634258A (zh) 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mmc交流侧故障电流抑制方法
CN108448607A (zh) 一种微电网电池储能系统的并离网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065276A (zh) 一种三相不间断电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和三相不间断电源
CN108711861A (zh) 一种电压暂降发生器控制方法
CN109066656B (zh) 一种基于单馈入广义运行短路比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判断方法
CN106033889A (zh) 确定多馈入交直流系统逆变站间相互影响的风险度的方法
Mbangula et al. Improving power system stability of South Africa’s HVAC network using strategic placement of HVDC links
CN112086970B (zh) 一种储能电站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931864B (zh) 级联静止无功发生器功率单元直流母线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Abdelrahim et al. New faul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an improved dual VSM control structure with FRT capability
Tang et al. Optimal placement of dynami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 for improving immunity to commutation failure in multi-infeed HVDC systems
CN108092260A (zh) 一种多通道受电断面振荡解列控制措施的仿真评估方法
Rekık et al. Synchronization of wind farm power system to utility grid under voltage and frequency variations
Xiao et al. Active power filter design for improving power quality
Vasquez-Arnez et al. Dynamic Performance of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Based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s
Li et al. The optimization of undervoltage load shedding strategy
Chi et al. Reserve and Inertia optimization of Power System with High Penetrated Renewab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