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1342B -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1342B
CN108591342B CN201810721497.4A CN201810721497A CN108591342B CN 108591342 B CN108591342 B CN 108591342B CN 201810721497 A CN201810721497 A CN 201810721497A CN 108591342 B CN108591342 B CN 108591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late
motion bar
oscillating rod
comfort leve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14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1342A (zh
Inventor
阮忠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Hong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Kahashi Fur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Kahashi Furo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Kahashi Fur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214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1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1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1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1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1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减震阻尼器,该减震阻尼器包括筒体、活动杆、导向套、制动板和摆动杆;制动板一端铰接在筒体内壁;制动板另一端通过弹簧压触在活动杆外周,活动杆外周对应制动板设置一组摆动杆;摆动杆一端铰接在活动杆外周,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成球形,且插接在制动板中部设置的连接槽内。本发明通过设置制动板和摆动杆,活动杆在收到冲击后向上移动并通过摆动杆将制动板往一侧推动,随着摆动杆逐渐趋于水平,摆动杆的球形端头从弧形凹槽内滑出后,弹簧使得制动板压紧住活动杆并使活动杆缓慢回落,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在代步的同时,更多的人越来越追求汽车的舒适度。悬架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悬架包括悬架本身结构和悬架的调教,悬架结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舒适性,但同样的悬架因调教方向的不同也会影响舒适性,有的调教以舒适为主,有的调教以操控为主,甚至悬架解构上衬套使用不同都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
汽车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震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震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震器连接件损坏。因而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震器这一矛盾。
现有的减震器在温度过高的时候会出现热衰退,阻尼减弱,减震性能大大减少,影响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从而影响到汽车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减震阻尼器,该减震阻尼器通过设置制动板和摆动杆,活动杆在收到冲击后向上移动并通过摆动杆将制动板往一侧推动,随着摆动杆逐渐趋于水平,摆动杆的球形端头从弧形凹槽内滑出,在摆动杆滑脱后,弹簧使得制动板压紧住活动杆并使活动杆缓慢回落,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汽车的方向盘外套防滑方向盘套;
步骤二:在步骤一汽车的安全带上安装舒适度调节器;
步骤三:在步骤二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安装减震阻尼器;
步骤四:根据行驶道路路况不同,对步骤三中的减震阻尼器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的减震阻尼器包括筒体、活动杆和导向套,所述筒体内部间隔设置两个导向套;所述活动杆滑动安装在导向套上;还包括制动板和摆动杆;所述制动板一端铰接在筒体内壁;所述制动板另一端通过弹簧压触在活动杆外周,一组制动板均匀的布置在活动杆外周,所述活动杆外周对应制动板设置一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和制动板一一对应;所述摆动杆一端铰接在活动杆外周,摆动杆的转轴内设有扭簧,所述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成球形,且插接在制动板中部设置的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一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摆动杆的球形端压触在弧形凹槽内。使用时,活动杆在收到冲击后向上移动并通过摆动杆将制动板往一侧推动,此时制动板与活动杆分离,随着摆动杆逐渐趋于水平,摆动杆的球形端头从弧形凹槽内滑出,在摆动杆滑脱后,弹簧使得制动板压紧住活动杆并使活动杆缓慢回落,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一侧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焊接在连接槽一侧的插接槽内;所述插接槽与弧形凹槽相切。可以根据行驶路面的起伏程度,在不同的汽车上设置不同长度的调节板,通过控制摆动杆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和活动杆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上滑动安装着滑块。为了减缓摆动杆滑脱后制动板对活动杆的冲击力,当摆动杆滑脱弧形凹槽后推动滑块移动,在滑块的阻挡下使得制动板平缓的接触到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外周套接有滑环,所述滑环能够沿活动杆上下滑动;所述滑环底部设有旋接在活动杆外周的调节螺母。在遇到起伏状况不同的地面,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使得摆动杆和制动板的初始角度发生改变,从而控制摆动杆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和活动杆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制动板上端侧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一组V型槽,V型槽方向与筒体轴向相垂直,所述橡胶垫用于和活动杆接触连接。通过设置V型槽,增加制动板对活动杆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和制动板之间还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在制动板上。通过设置橡胶垫,一方面缓冲制动板对活动杆的冲击力,另一方面通过弧形槽的作用,橡胶垫紧密贴合着活动杆,提高制动板对活动杆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内设有一组贯穿橡胶垫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端连着弧形槽,所述通气孔另一端连着V型槽底部。提高设置通气孔,利用制动板对活动杆的冲击力产生气流,将V型槽内的磨屑清理。
优选的,所述筒体径向对应制动板设置一组调节块,调节块与筒体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通过弹簧与制动板端头相连;一组调节块外侧通过锥螺纹配合连接着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转动能够使调节块沿筒体径向滑动。通过调节块的径向移动,调节弹簧对制动板压紧力,调节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优选的,所述调节环上滑动安装一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调节环的径向设置;所述筒体外圈设有一组限位槽;限位槽的方向和筒体轴线平行。通过设置限位槽,在对制动板压紧力调整后,限位杆进入限位槽内,有效避免调节环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杆体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弹片,调节环安装限位杆的安装孔内壁上设有环形槽。在限位杆拔出限位槽后,弹片卡住环形槽内,保持限位杆不松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减震阻尼器,该减震阻尼器通过设置制动板和摆动杆,活动杆在收到冲击后向上移动并通过摆动杆将制动板往一侧推动,随着摆动杆逐渐趋于水平,摆动杆的球形端头从弧形凹槽内滑出,在摆动杆滑脱后,弹簧使得制动板压紧住活动杆并使活动杆缓慢回落,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
2.本发明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减震阻尼器,该减震阻尼器通过设置调节板,在阻尼器生产时,可以汽车的主要行驶路面的起伏程度,在不同的汽车上设置不同长度的调节板,通过控制摆动杆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和活动杆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
3.本发明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减震阻尼器,该减震阻尼器通过设置调节螺母,通过转动调节螺母,使得摆动杆和制动板的初始角度发生改变,从而控制摆动杆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和活动杆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减震阻尼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制动板和摆动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限位杆和调节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筒体1、活动杆2、导向套3、制动板4、连接槽41、弧形凹槽42、调节板43、滑块44、插接槽45、摆动杆5、滑环6、调节螺母61、橡胶垫62、V型槽63、弧形槽64、通气孔65、调节块7、调节环71、限位杆72、限位槽73、弹片8、环形槽8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汽车的方向盘外套防滑方向盘套;
步骤二:在步骤一汽车的安全带上安装舒适度调节器;
步骤三:在步骤二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安装减震阻尼器;
步骤四:根据行驶道路路况不同,对步骤三中的减震阻尼器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的减震阻尼器包括筒体1、活动杆2和导向套3,所述筒体1内部间隔设置两个导向套3;所述活动杆2滑动安装在导向套3上;还包括制动板4和摆动杆5;所述制动板4一端铰接在筒体1内壁;所述制动板4另一端通过弹簧压触在活动杆2外周,一组制动板4均匀的布置在活动杆2外周,所述活动杆2外周对应制动板4设置一组摆动杆5;所述摆动杆5和制动板4一一对应;所述摆动杆5一端铰接在活动杆2外周,摆动杆5的转轴内设有扭簧,所述摆动杆5另一端设置成球形,且插接在制动板4中部设置的连接槽41内,所述连接槽41一端设有弧形凹槽42,所述摆动杆5的球形端压触在弧形凹槽42内。使用时,活动杆2在收到冲击后向上移动并通过摆动杆5将制动板4往一侧推动,此时制动板4与活动杆2分离,随着摆动杆5逐渐趋于水平,摆动杆5的球形端头从弧形凹槽42内滑出,在摆动杆5滑脱后,弹簧使得制动板4压紧住活动杆2并使活动杆2缓慢回落,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凹槽42一侧设有调节板43;所述调节板43焊接在连接槽41一侧的插接槽45内;所述插接槽45与弧形凹槽42相切。可以根据行驶路面的起伏程度,在不同的汽车上设置不同长度的调节板43,通过控制摆动杆5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4和活动杆2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板43上滑动安装着滑块44。为了减缓摆动杆5滑脱后制动板4对活动杆2的冲击力,当摆动杆5滑脱弧形凹槽42后推动滑块44移动,在滑块44的阻挡下使得制动板4平缓的接触到活动杆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2外周套接有滑环6,所述滑环6能够沿活动杆2上下滑动;所述滑环6底部设有旋接在活动杆2外周的调节螺母61。在遇到起伏状况不同的地面,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1,使得摆动杆5和制动板4的初始角度发生改变,从而控制摆动杆5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4和活动杆2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制动板4上端侧面设有橡胶垫62;所述橡胶垫62上设有一组V型槽63,V型槽63方向与筒体1轴向相垂直,所述橡胶垫62用于和活动杆2接触连接。通过设置V型槽63,增加制动板4对活动杆2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橡胶垫62和制动板4之间还设有弧形槽64,所述弧形槽64设置在制动板4上。通过设置橡胶垫62,一方面缓冲制动板4对活动杆2的冲击力,另一方面通过弧形槽64的作用,橡胶垫62紧密贴合着活动杆2,提高制动板4对活动杆2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橡胶垫62内设有一组贯穿橡胶垫62的通气孔65,所述通气孔65一端连着弧形槽64,所述通气孔65另一端连着V型槽63底部。提高设置通气孔65,利用制动板4对活动杆2的冲击力产生气流,将V型槽63内的磨屑清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筒体1径向对应制动板4设置一组调节块7,调节块7与筒体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7通过弹簧与制动板4端头相连;一组调节块7外侧通过锥螺纹配合连接着调节环71,所述调节环71转动能够使调节块7沿筒体1径向滑动。通过调节块7的径向移动,调节弹簧对制动板4压紧力,调节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环71上滑动安装一个限位杆72,所述限位杆72沿调节环71的径向设置;所述筒体1外圈设有一组限位槽73;限位槽73的方向和筒体1轴线平行。通过设置限位槽73,在对制动板4压紧力调整后,限位杆72进入限位槽73内,有效避免调节环71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72杆体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弹片8,调节环71安装限位杆72的安装孔内壁上设有环形槽81。在限位杆72拔出限位槽73后,弹片8卡住环形槽81内,保持限位杆72不松脱。
使用时,活动杆2在收到冲击后向上移动并通过摆动杆5将制动板4往一侧推动,此时制动板4与活动杆2分离,随着摆动杆5逐渐趋于水平,摆动杆5的球形端头从弧形凹槽42内滑出,在摆动杆5滑脱后,弹簧使得制动板4压紧住活动杆2并使活动杆2缓慢回落,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为了调节该阻尼器对震动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阻尼器的缓冲效果进行调节;一方面在阻尼器生产时,可以汽车的主要行驶路面的起伏程度,在不同的汽车上设置不同长度的调节板43,通过控制摆动杆5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4和活动杆2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另一方面,在遇到起伏状况不同的地面,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1,使得摆动杆5和制动板4的初始角度发生改变,从而控制摆动杆5脱离的时机,进而调节制动板4和活动杆2接触时间,能够调节阻尼器的刚度,进而控制阻尼器的避震效果;再者,可通过转动调节环71,调节环71转动能够使调节块7沿筒体1径向滑动,通过调节块7的径向移动,调节弹簧对制动板4压紧力,调节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汽车的方向盘外套防滑方向盘套;
步骤二:在步骤一汽车的安全带上安装舒适度调节器;
步骤三:在步骤二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安装减震阻尼器;
步骤四:根据行驶道路路况不同,对步骤三中的减震阻尼器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的减震阻尼器包括筒体(1)、活动杆(2)和导向套(3),所述筒体(1)内部间隔设置两个导向套(3);所述活动杆(2)滑动安装在导向套(3)上;还包括制动板(4)和摆动杆(5);所述制动板(4)一端铰接在筒体(1)内壁;所述制动板(4)另一端通过弹簧压触在活动杆(2)外周,一组制动板(4)均匀的布置在活动杆(2)外周,所述活动杆(2)外周对应制动板(4)设置一组摆动杆(5);所述摆动杆(5)和制动板(4)一一对应;所述摆动杆(5)一端铰接在活动杆(2)外周,摆动杆(5)的转轴内设有扭簧,所述摆动杆(5)另一端设置成球形,且插接在制动板(4)中部设置的连接槽(41)内,所述连接槽(41)一端设有弧形凹槽(42),所述摆动杆(5)的球形端压触在弧形凹槽(42)内;所述弧形凹槽(42)一侧设有调节板(43);所述调节板(43)焊接在连接槽(41)一侧的插接槽(45)内;所述插接槽(45)与弧形凹槽(42)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3)上滑动安装着滑块(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外周套接有滑环(6),所述滑环(6)能够沿活动杆(2)上下滑动;所述滑环(6)底部设有旋接在活动杆(2)外周的调节螺母(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板(4)上端侧面设有橡胶垫(62);所述橡胶垫(62)上设有一组V型槽(63),V型槽(63)方向与筒体(1)轴向相垂直,所述橡胶垫(62)用于和活动杆(2)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62)和制动板(4)之间还设有弧形槽(64),所述弧形槽(64)设置在制动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62)内设有一组贯穿橡胶垫(62)的通气孔(65),所述通气孔(65)一端连着弧形槽(64),所述通气孔(65)另一端连着V型槽(63)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径向对应制动板(4)设置一组调节块(7),调节块(7)与筒体(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7)通过弹簧与制动板(4)端头相连;一组调节块(7)外侧通过锥螺纹配合连接着调节环(71),所述调节环(71)转动能够使调节块(7)沿筒体(1)径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71)上滑动安装一个限位杆(72),所述限位杆(72)沿调节环(71)的径向设置;所述筒体(1)外圈设有一组限位槽(73);限位槽(73)的方向和筒体(1)轴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2)杆体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弹片(8),调节环(71)安装限位杆(72)的安装孔内壁上设有环形槽(81)。
CN201810721497.4A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Active CN108591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1497.4A CN108591342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1497.4A CN108591342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1342A CN108591342A (zh) 2018-09-28
CN108591342B true CN108591342B (zh) 2019-11-01

Family

ID=6363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1497.4A Active CN108591342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13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89691A1 (ru) * 1989-02-27 1991-11-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Г-4152 Фрикционный демпфер
FR2697881B1 (fr) * 1992-11-06 1995-01-27 Lacroix E Tous Artifices Dispositif amortisseur pour système mécanique.
AT408782B (de) * 2000-01-27 2002-03-25 Blum Gmbh Julius Dämpfungseinrichtung für bewegbare möbelteile
CN201166078Y (zh) * 2008-01-18 2008-12-17 北京工业大学 筒式变摩擦阻尼器
US9822838B2 (en) * 2015-05-14 2017-11-21 Barnes Group Inc. Interference arrangement for spring
CN204985473U (zh) * 2015-09-10 2016-01-20 西安仕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升降机构的阻尼器
CN205226198U (zh) * 2015-12-24 2016-05-1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双压簧平板式-向心变摩擦阻尼器
CN107956026A (zh) * 2017-12-28 2018-04-24 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用防止起毛边的进线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1342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1206B (zh) 减震器的阀组装体
CN103958923A (zh) 具有悬挂系统的车轮和具有悬挂系统的对中单元
CN212226389U (zh) 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
CN101555923A (zh) 减震器活塞组件及含该活塞组件的自动调节阻尼减震器
CN1088257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阻尼器
CN106523574A (zh) 一种多工况阻尼自适应油气弹簧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91138B (zh) 一种提高汽车行驶平稳性的方法
CN108591342B (zh) 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舒适度的方法
CN201925397U (zh) 调节式汽车减震器
CN204372028U (zh) 振幅相关阻尼特性减振器
CN209638304U (zh) 一种摩托车用可调不同弹力的减震器
CN108869608B (zh) 一种提高汽车行驶平稳的方法
CN111306239A (zh) 一种变行程阻尼曲线减震器
CN105370791A (zh) 一种双弹簧可调节摩托车减震器
CN206159355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CN204985487U (zh) 汽车减振器用导向器
CN10854790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减震器
WO2017048135A2 (en) A valve
CN207750427U (zh) 一种耐磨损型汽车减振器
KR101756421B1 (ko) 주파수 감응형 쇽업소버
CN206397990U (zh) 一种缓冲性良好的汽车用减震装置
CN116324210A (zh) 一种减震器
CN214838093U (zh) 可调高低度的液压弹簧减震器
CN207093647U (zh) 一种具有大阻尼双斜孔活塞阀系的减震器
CN202194990U (zh) 双向液压限位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9

Address after: 312000 Chengwan Village, Keyan Street,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oxing Kahashi Furong Text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15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Suppl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No. 39-41, 1st Street, Xialing Baiye International Auto Parts City, L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uan Zhong Ch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1

Address after: Room 316, third floor, venture building, De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333 Changhong middle street, Fuxi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Hong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000 Chengwan Village, Keyan Street,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oxing Kahashi Furong Texti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