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7727A -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7727A
CN108587727A CN201810039568.2A CN201810039568A CN108587727A CN 108587727 A CN108587727 A CN 108587727A CN 201810039568 A CN201810039568 A CN 201810039568A CN 108587727 A CN108587727 A CN 108587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cosity
lubricating oil
parts
pao
vehicle lubr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95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ero Kilometer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ero Kilometer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ero Kilometer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ero Kilometer Lubr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95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7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7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7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11/00Lubrication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01/00 - C10M109/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11/04Lubrication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01/00 - C10M109/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4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 C10M169/048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the additives being a mixture of compounds of unknown or incompletely defined constitution, non-macromolecular an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5/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5/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 C10M2205/028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monomers having more than four carbon atoms
    • C10M2205/0285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monomers having more than four carbon atom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28Esters
    • C10M2207/287Partial esters
    • C10M2207/289Partial esters containing free hydroxy groups
    • C10M2207/2895Partial esters containing free hydroxy group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2Pour-point; Viscosity ind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6Oiliness; Film-strength; Anti-wear; Resistance to extreme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8Resistance to extreme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72Extended dr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5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车用润滑油技术领域。一种车用润滑油,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基础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高黏度指数PAO 3~35份、低黏度指数PAO 15~75份和多元醇酯5~15份;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70~250;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00~140。本发明获得了一种在温度、压力的影响下,黏度稳定性更好的润滑油产品,该产品具有精细的黏度级别能更好的匹配不同车况和气温,有效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并减低了功率损耗;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用润滑油是各类汽车用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
物质流动时的内摩擦力的量度叫黏度,为了防止运动零件间接触面磨损,车用润滑油必须有足够的黏度,黏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黏度是评定车用润滑油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黏度的车用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现有车用润滑油的黏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较大,产品分型较为粗略,不能满足汽车在不同车况和行驶状况的精确需求,例如,当汽车发动机的间隙增大或温度升高时,对黏度需求更高,而使用黏度过高的车用润滑油会增大功率的消耗,不利于节能,也会增加机件的磨损,进而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而黏度过小,分子量偏小,附着力差,易流动跑走,高温时易挥发,造成润滑油损耗,会使设备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根据使用时的气温范围和对应的不同车况,提供一种黏度精确且稳定性好的润滑油,在保证润滑的前提下,尽可能减低功率损耗和机油损耗,是目前车用润滑油领域的重要工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润滑油,该产品能精细区分黏度级别,从而更好地匹配不同车况和适用气温,满足不同车况和行驶状况的使用需求,有效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并减低功率损耗。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流程简单,用时短,易于操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润滑油,该车用润滑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高黏度指数PAO 3~35份、低黏度指数PAO 15~75份和多元醇酯5~15份;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70~250;低黏度指数PAO黏度指数为100~140。
优选地,高黏度指数PAO 4~30份;和/或,低黏度指数PAO 50~75份;和/或,多元醇酯8~12份;
优选地,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200~250。
优选地,高黏度指数PAO选自PAO 300或PAO 150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20~140。
优选地,低黏度指数PAO选自PAO 4或PAO 6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高黏度PAO为以癸烯为单体聚合反应获得的PAO。
优选地,多元醇酯为多元醇酯3970和/或多元醇酯TMTC,优选为多元醇酯3970。
优选地,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优选地,降凝剂为烷基萘;
优选地,高温抗氧化剂为酚类抗氧化剂。
一种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将高黏度指数PAO、低黏度指数PAO、多元醇酯和添加剂混合,得到车用润滑油。
优选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高黏度指数PAO、低黏度指数PAO和多元醇酯,混合均匀,加温至40~50℃;
b)加注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55~65℃以后,继续搅拌40~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然后灌装。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基础油中高黏度PAO、低黏度PAO和多元醇酯的相互配合,得到了可以区别于现有产品的更精细区分温度范围和黏度级别的产品,在满足发动机润滑的前提下,能保持更好的黏度稳定性,低温流动性更好,高温不易损耗,能有效减低发动机摩擦功率损耗,适用温度范围更宽,可满足不同车况和行驶状况的使用需求。
(2)本发明的车用润滑油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用时短,产品性能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润滑油,车用润滑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基础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高黏度指数PAO 3~35份、低黏度指数PAO15~75份和多元醇酯5~15份;高黏度指数PAO 的黏度指数为170~250;低黏度指数PAO黏度指数为100~140。
基础油是润滑油中占比较大的油混合物,通常对润滑油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基础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低黏度指数PAO 15~75份、高黏度指数PAO 3~35份和多元醇酯5~15份;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70~250;低黏度指数PAO黏度指数为100~140。
PAO其英文为Ploy Alpha Olefin,聚α烯烃,分类上属于合成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有别于物理蒸馏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矿物油基础油,它是由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反应生成的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油。
黏度指数表示石油产品的运动黏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征的一个约定值。黏度指数越高,表示流体黏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黏度对温度越不敏感。
高黏度指数PAO 3~35份,例如为3份、4份、5份、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或35份。
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70~250,例如170、180、190、200、210、220、230、240或250;典型的高黏度指数PAO例如为PAO 100、PAO 150或PAO 300等。
在黏度指数170~250范围内的PAO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通过调节高黏度PAO的种类和含量能够精细调节产品的黏度,同时可获得更好的黏度稳定性。
低黏度指数PAO为15~75份,例如为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5份、70份或75份。
低黏度指数PAO黏度指数为100~140,例如100、110、120、130或140,典型的低黏度指数PAO例如为PAO 4、PAO 5、PAO 6、PAO 7、PAO 8、PAO 9或PAO 10等。
多元醇酯是二元醇与饱和脂肪酸、三元醇与饱和脂肪酸、四元醇与饱和脂肪酸;二元醇与苯甲酸、三元醇与苯甲酸或四元醇与苯甲酸生成的酯类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多元醇酯5~15份,例如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
多元醇酯,由于其支链长度,空间构象对的其抗氧化性能,润滑油热稳定性、倾点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多元醇酯的占比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精细调节多元醇酯的比例,优选合适的多元醇酯,能够准确调节润滑油的黏度指数、倾点、高温稳定性,从而使发动机在高压运行或者发热的情况下,润滑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不会造成汽车机油损耗或者发动机润滑度变差的情况,润滑油的有效利用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减少润滑油更换次数。
添加剂是加入润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油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本发明对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都不作限定,可以是市面上常用的添加剂,例如为:复合添加剂包、降凝剂、抗氧化剂、抗磨剂、清净分散剂、消泡剂、防腐防锈剂或黏度指数改进剂等。
本发明确定了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范围,在此范围内的PAO具有更容易准确调节黏度和黏度稳定性更好的特点,通过调节高黏度PAO与低黏度PAO的占比可划分产品的黏度,并与多元醇酯相互配合,不仅得到了可以区别于现有产品的更精细区分温度范围和黏度级别的产品,而且在满足发动机润滑的前提下,能保持更好的黏度稳定性,且低温流动性更好,高温不易损耗,能有效减低发动机摩擦功率损耗,适用温度范围更宽,可满足不同车况和行驶状况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以重量份计高黏度指数PAO为4~30份;和/或,低黏度指数PAO为50~75份;和/或,多元醇酯为8~12份。
通过优化配比,确定了一个更小的占比范围,在上述范围内调控基础油各组分的占比,黏度稳定性更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200~250。
进一步优选了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范围,在黏度指数200~250范围内的PAO受黏度随温度变化相对更小,在此基础上细化高黏度PAO的占比范围,就能更准确配制不同黏度级别的车用润滑油,精确调节产品的黏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高黏度指数PAO为PAO 300或PAO 150当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PAO 300和/或PAO 150,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20~14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低黏度指数PAO为PAO 4或PAO 6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范围以及优选的低黏度指数PAO,在此黏度指数范围内的PAO,由于其分子结构及分子量的因素而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低挥发性以及较高的热稳定性,能使润滑油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膜厚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高粘度指数PAO为以癸烯为单体聚合反应获得的PAO。
优选地,高粘度指数PAO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AlCl3,随后充分搅拌的同时缓慢匀速加入TiCl4,加入完毕后再加入少量甲醇或乙醇助剂,反应体系中Al与Ti的添加摩尔比为1/4,催化剂总占比为4%。用环己烷为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原料,控制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4小时,最终产物经水洗、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得到聚癸烯。
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聚癸烯,具有低温流动性好和黏度稳定性好的优势,用其配制的润滑油产品,也相应的具有高温抗氧化性、黏度稳定性、低温流动性好的特点;另外,反应体系中有机溶剂的极性、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都影响聚癸烯的异构,这种异构会影响聚癸烯的抗氧化性、黏度稳定性、上述优化的反应条件获得的聚癸烯具有比常规PAO更好的黏度稳定性和低温流动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元醇酯为多元醇酯3970或多元醇酯TMTC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更优选地,多元醇酯为多元醇酯3970。
优选了多元醇酯的占比、种类;此外多元醇酯的构象是决定润滑油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碳氢键容易氧化的次序:伯、仲、叔,因此一般规律是直链烷基酯比支链酯类化合物热稳定性更好,直链脂肪酸合成的酯较支链酸酯具有更高的黏度指数及闪点,通过增加支链度,降低分子的对称性可以降低酯的倾点。随羧酸碳链链长的增加,酯类润滑油的黏度、黏度指数会升高;但是随着醇碳链链长的增加,合成油的黏度升高,黏度指数和倾点则呈下降的趋势,多元醇酯3970是由多种多元醇酯配制的一种组合物。相比多元醇酯TMTC与PAO的配合使用,具有更好的黏度稳定性、低温流动性也更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车用润滑油的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降凝剂0.3~0.5份,例如为0.3份、0.4份或0.5份;其作用是降低油品的凝固点,改善油品低温流动性,一般为化学合成的聚合物或缩合物,在其分子中一般含有极性基团(或芳香核)和与石蜡烃结构类似的烷基链,最常用例如:烷基萘、聚甲基丙烯酸酯、聚a-烯烃或二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添加剂7.6~12.9份,例如为7.6份、8.6份、9.6份、10.6份、11.6份、12.6份或12.9份;根据其作用,复合添加剂一般包含油性剂、抗磨剂、极压剂或黏度指数改进剂等。市场中所销售的复合添加剂一般都是以上各单一添加剂的复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单一添加剂的成分不同以及复合添加剂内部几种单一添加剂的比例不同而已。
抗磨剂0.13~0.15份,例如为0.13份、0.14份或0.15份;抗磨剂典型的有琉类抗磨剂、磷类抗磨剂、琉磷类抗磨剂、卤类抗磨剂或有机金属类抗磨剂。
高温抗氧化剂0.3~0.6份,例如为0.3份、0.4份、0.5份或0.6份;作用是提供氢原子给烷氧自由基、碳自由基和过氧化自由基,防止活泼的自由基经氧化作用生成醇、醛、酮或酸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生成羟基酸和酯类化合物。氧化产物分子量不断增大,会形成胶质和沉淀,影响润滑性能。常见的抗氧化剂例如:酚类抗氧化剂、胺类抗氧化剂或酚胺类抗氧化剂,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硫磷丙辛仲伯烷基锌盐或硫磷伯仲烷基锌盐。
清净分散剂0.13~0.3份,例如为0.15份、0.18份、0.2份、0.25份或0.3份;作用是吸附氧化物使发动机内部不溶性物质呈胶体悬浮状态,不至于进一步形成积炭、漆膜或油泥。其作用可分为酸中和、增溶、分散和洗涤等四方面,例如:石油磺酸盐、烷基酚盐、水杨酸盐、丁二酰亚胺、丁二酸酯或丁二酸酯聚合物。
消泡剂0.002~0.005份,例如为0.003份、0.004份或0.005份。作用是使气泡能迅速地溢出油面,失去稳定性并易于破裂,从而缩短了气泡存在的时间,常用的例如:有机硅型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或矿物油型消泡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将高黏度指数PAO、低黏度指数PAO、多元醇酯和添加剂混合,得到车用润滑油。
本发明的车用润滑油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用时短,产品性能稳定。
优选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高黏度指数PAO、低黏度指数PAO和多元醇酯,混合均匀,加温至40~50℃;
b)加注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55~65℃以后,继续混合40~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然后灌装。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二酸酯、聚二甲基硅醚、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8.5mm2/s(100℃)、黏度指数为150、低温动力黏度为5800mPa·s(-30℃)、倾点为-40℃、闪点为230℃,可以适用-30~40℃的温度范围,将该产品等级设为SN 2.5W25,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新车及行驶5万公里以内的车况,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可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2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磷酸三乙酯、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液体石蜡、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0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11.1mm2/s(100℃)、黏度指数为160、低温动力黏度为6300mPa·s(-30℃)、倾点为-38℃、闪点为235℃,可以适用-28~40℃的温度范围,将该产品等级设为SN 3.5/W35,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新车及行驶7万公里以内的车况,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发动机及各种都市轿车。
实施例3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硫化异丁烯、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二酸酯、聚二甲基硅醚、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16.1mm2/s(100℃)、黏度指数为162、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25℃)、倾点为-35℃、闪点为240℃,可以适用-23~40℃的温度范围,将该产品等级设为SN 7.5W/44。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发动机间隙大,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旧车或经过大修的车况,产品具有稳定的运动黏度,不会导致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黏度变化而导致的有效机油损耗,同时适用于多种发动机及各种都市轿车。
实施例4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二酸酯、液体石蜡、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4。
表4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22.5mm2/s(100℃)、黏度指数为172、低温动力黏度为6500mPa·s(-20℃)、倾点为-30℃、闪点为245℃,可以适用-21~40℃的温度范围,将该产品等级设为SN 14.5W35,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发动机间隙大,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车况,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并且此产品可适用于北方地区偏低气温的行驶状况,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5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00、PAO 6、PAO8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0℃;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酰亚胺、液体石蜡、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5℃以后,继续混合40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5。
表5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13.1mm2/s(100℃)、黏度指数为156、低温动力黏度为5800mPa·s(-20℃)、倾点为-35℃、闪点为242℃,可以适用-23~40℃的温度范围,将该产品等级设为CJ-4 8.5W35,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行驶8~12万公里以内的车况,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并且此产品可适用于北方地区偏低气温的行驶状况,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6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50、PAO 3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0℃;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聚二甲基硅醚、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55℃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6。
表6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16.1mm2/s(100℃)、黏度指数为175、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30℃)、倾点为-40℃、闪点为241℃,可以适用-30~40℃的温度范围,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发动机间隙大,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车况,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可适用于北方地区偏低气温的行驶状况,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7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5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50℃;
b)加注烷基萘、磷酸三乙酯、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液体石蜡、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5℃以后,继续混合40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7。
表7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16.1mm2/s(100℃)、黏度指数为162、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20℃)、倾点为-35℃,闪点为245℃,可以适用-20~40℃的温度范围,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发动机间隙大,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车况,可适用于北方地区偏低气温的行驶状况,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8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其中,聚癸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AlCl3,随后充分搅拌的同时缓慢匀速加入TiCl4,加入完毕后再加入少量甲醇或乙醇助剂,反应体系中Al与Ti的添加摩尔比为1/4,催化剂总占比为4%,用环己烷为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原料,控制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4小时,最终产物经水洗、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得到聚癸烯。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癸烯、PAO 6和多元醇酯,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磷酸三乙酯、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液体石蜡、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8。
表8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19.5mm2/s(100℃)、黏度指数为172、低温动力黏度为6500mPa·s(-20℃)、倾点为-30℃、闪点为245℃,可以适用-20~40℃的温度范围,等级设为SN 14.5W35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发动机间隙大,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车况,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可适用于北方地区偏低气温的行驶状况,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9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3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磷酸三乙酯、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液体石蜡、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9。
表9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8.5mm2/s(100℃)、黏度指数为150、低温动力黏度为5800mPa·s(-30℃)、倾点为-45℃、闪点为232℃,可以适用-35~40℃的温度范围,这些参数较好地适应了新车及温差较大的地区,不必频繁更换机油,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黏度稳定性较好,可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实施例10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100、PAO 6和多元醇酯TMTC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二酸酯、聚二甲基硅醚、VISCOPLEX 3-510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10。
表10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8.5mm2/s(100℃)、黏度指数为145、低温动力黏度为5800mPa·s(-35℃)、倾点为-40℃、闪点为230℃,可以适用-30~40℃的温度范围,将其等级设为SN 2.5W25黏度指数145,这些参数也较好地适应了新车及行驶5万公里以内的车况,又不会导致功率的过大损耗,更节能,可匹配多种汽车引擎。
对比例1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300、PAO 6和多元醇酯TMTC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二酸酯、聚二甲基硅醚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11。
表11
本对比例,高黏度指数PAO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35.5mm2/s(100℃)、黏度指数为175℃、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30℃)、倾点为-30℃、闪点为248℃,可以适用-20~40℃的温度范围,这里尽管黏度稳定性较好,但是黏度过大,会造成功率过多的损耗,不利于节能,并且黏度过大的润滑油对发动机损伤也较大。
对比例2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30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聚二甲基硅醚和Infineum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12。
表12
本对比例,低黏度指数PAO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用量大于最高边界值,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7.5mm2/s(100℃)、黏度指数为132,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20℃)、闪点为,245℃、倾点为-25℃,可以适用-15~40℃的温度范围,这里尽管运动黏度较低,但是黏度稳定性不好,适用的温度范围也较窄,低温适用性较差。
对比例3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300、PAO 2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聚甲基硅醚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13。
表13
本对比例,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没在权利要求限定的低黏度PAO的黏度指数范围内,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6.8mm2/s(100℃)、黏度指数为138,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25℃)、闪点为225℃、倾点为-37℃,可以适用-27~40℃的温度范围,这里尽管运动黏度较低,但是黏度稳定性不够好,发动机长时间导致过热的情况,同时低温适用性较差。
对比例4
一种车用润滑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
上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PAO 40、PAO 6和多元醇酯3970混合均匀,加温至45℃;
b)加注烷基萘、有机钼、二辛基二苯胺、丁二酸酯、聚甲基硅醚和Infineum P6660复合添加剂混合,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60℃以后,继续混合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如表14。
表14
得到产品经检测,产品的运动粘度为7.8mm2/s(100℃)、黏度指数为131、低温动力黏度为8500mPa·s(-20℃)、倾点为-30℃、闪点为247℃,可以适用-20~40℃的温度范围,这里运动黏度较低、闪点、倾点相对适用较广的范围,但是黏度指数低,润滑油的黏度稳定性差。
由表1-5可以看出,本发明车用润滑油的黏度等级区分的更细致,能精确匹配不同的车况,气温范围,并且同等情况下黏度稳定性高于一般润滑油,更精确地匹配不同车况和行驶状况的需求,给各种车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由表1和表10可以看出,本发明优选的多元醇酯3970与PAO配制的车用润滑油的黏度指数略高于用多元醇酯TMTC与PAO配制的车用润滑油,由此可见,同等情况下多元醇酯3970配制的车用润滑油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好,能更好地保持黏度稳定性。
由表2和表8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特定方法自制的聚癸烯黏度指数大于市场常见的PAO 100,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以及发动机高速运转的高热情况下,黏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黏度损失较少,能保持良好的黏度稳定性。
对比例1中高黏度指数PAO的比例大,不在本发明范围内,由表11中可见,润滑油的运动黏度过大,会造成更多的功率损耗,不利于节能,并且黏度过大的润滑油,运动过程中对发动机的损伤也较大。
对比例2中低黏度指数PAO的使用比例,不在本发明范围内,用量高于最高值,得到产品参数由表12可见,运动黏度较小,但是同时黏度指数也较小,不能保持良好的黏度稳定性,适用温度范围窄,这样需要更换机油的频率就会相应变高,因此不利于环保。
对比例3中没有采用所述的低黏度PAO,而是应用了PAO 2,其黏度指数没有落在本发明黏度指数100-140范围内,得到的润滑油各项参数由表13可见,尽管运动黏度较低,能够满足润滑需求,但是黏度指数明显低于实施例中测得的黏度指数,黏度稳定性略差,不能适应发动机长时间导致过热的情况,同时低温性能也略差一些。
对比例4中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没有落在黏度指数170-250范围内,制得的车用润滑油黏度稳定性略差,中低速下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黏度稳定性,但是对汽车发动机长时间高速或者赛车发动机的适用性较差。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润滑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所述基础油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高黏度指数PAO 3~35份、低黏度指数PAO 15~75份和多元醇酯5~15份;
所述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70~250;所述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00~14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黏度指数PAO为4~30份;和/或,所述低黏度指数PAO为50~75份;和/或,所述多元醇酯为8~12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200~25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黏度指数PAO为PAO 300和/或PAO 150。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黏度指数PAO的黏度指数为120~140。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黏度指数PAO为PAO 4和/或PAO 6。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黏度指数PAO为以癸烯为单体聚合反应获得的PAO。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酯为多元醇酯3970和/或多元醇酯TMTC;
优选地,多元醇酯为多元醇酯3970。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优选地,降凝剂为烷基萘;
优选地,高温抗氧化剂为酚类抗氧化剂。
10.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将高黏度指数PAO、低黏度指数PAO、多元醇酯和添加剂混合,得到车用润滑油;
优选地,车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高黏度指数PAO、低黏度指数PAO和多元醇酯,混合均匀,加温至40~50℃;
b)加注添加剂并混合,同时继续加热,温度升至55~65℃以后,继续混合40~45分钟;
c)调和完成后,进行抽样检验,然后灌装。
CN201810039568.2A 2018-01-15 2018-01-15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587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9568.2A CN108587727A (zh) 2018-01-15 2018-01-15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9568.2A CN108587727A (zh) 2018-01-15 2018-01-15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7727A true CN108587727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9568.2A Pending CN108587727A (zh) 2018-01-15 2018-01-15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77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3968A (zh) * 2019-12-03 2020-06-19 圣保路石油化工(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齿轮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585A (zh) * 2014-04-15 2014-07-23 淄博鲁特润滑油有限公司 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85566A (zh) * 2016-06-19 2016-11-09 海南极风润滑油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船用中速柴油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8240A (zh) * 2017-04-14 2017-07-25 上海欧勒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ao4基础油及用于喷气发动机的润滑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585A (zh) * 2014-04-15 2014-07-23 淄博鲁特润滑油有限公司 酯基全合成汽油内燃机润滑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85566A (zh) * 2016-06-19 2016-11-09 海南极风润滑油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船用中速柴油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8240A (zh) * 2017-04-14 2017-07-25 上海欧勒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ao4基础油及用于喷气发动机的润滑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3968A (zh) * 2019-12-03 2020-06-19 圣保路石油化工(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齿轮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33419B2 (ja) 自動車用ギアのための潤滑組成物
JP7260555B2 (ja) 車両の駆動システムを冷却し潤滑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CN103827276A (zh) 具有改进的氧化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润滑剂组合物
WO2013073651A1 (ja) 変速機用潤滑油組成物
CN105008502B (zh) 由聚甘油醚制得的润滑组合物
CN110699155B (zh) 一种低粘度8at自动变速箱专用油组合物
CN108587727A (zh) 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1150B (zh) 一种机动车制动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4244831A (en) Silicone-hydrocarbon compositions
JP2018500434A (ja) 相変化材料を含む潤滑組成物
WO2018197309A1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398834A (zh) 一种可油溶性复合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油
RU2485173C1 (ru) Моторное масло
JPH0245595A (ja) 合成潤滑油
CN108587751A (zh) 合成空压机油
US11566200B2 (en) Polyalkylene glycol lubricant compositions
US20160257906A1 (en) Silicone modified lubricant
US12071597B2 (en) Deaeration of a lubricant composition
CN107446677A (zh) 有机硅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133041A (ja) 二相潤滑油組成物およびコントロール成分
JP7055989B2 (ja) 潤滑油組成物、システム、及び潤滑方法
AU2022419155A1 (en) Use of a polyalkoxysiloxane-based oil as a lubricating agent
RU2203929C2 (ru) Трансмиссионное масло
CN115612543A (zh) 一种超低温、高密封性的无灰抗磨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
JPS59190996A (ja) ホウ素化されたエポキシドおよびそれらを含有する潤滑剤および燃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