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5599A -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5599A
CN108575599A CN201810356187.7A CN201810356187A CN108575599A CN 108575599 A CN108575599 A CN 108575599A CN 201810356187 A CN201810356187 A CN 201810356187A CN 108575599 A CN108575599 A CN 108575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tomato
stalk
water
field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61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ren Wanshan District Jia Jin Agricultur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ren Wanshan District Jia Jin Agricultur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ren Wanshan District Jia Jin Agricultur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ren Wanshan District Jia Jin Agricultur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561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5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5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55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05Fruit crops, e.g. strawberries, tomatoes or cucu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包括准备大棚、播种、育苗、整枝、摘叶、授粉、病虫防治、采收等步骤,通过本发明的栽培管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棚室温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现温室西红柿越冬安全高效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西红柿(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西红柿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破心)。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这一时期为7-9天;幼苗期是指从第一片真叶出现至第一花序现蕾。此期适宜昼温为25-28℃,夜温为13-17℃。此期地温对幼苗生育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地温应保持在22-23℃;始花座果期是指从第一花序现蕾至座果。这个阶段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等发展的转折时期,直接关系到产品器官的形成及产量;选时黔东南地区早熟栽培在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其他地方正季栽培在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作秋延晚栽培5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土壤番茄能耐旱,但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为了获得高产,需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施肥深耕耙细后开成宽80厘米,高16-24厘米的厢,厢沟宽33厘米,每厢栽2行。在施肥时氮、磷、钾合理的配合比例为1:1:2,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配合施入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20公斤(或草木灰80公斤)。番茄生长期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须配合磷钾肥。一般于定植缓苗后施催苗肥,促茎叶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果实膨大,中、晚熟品种还需在第一、二穗果采收后进行3-4次追肥。在果实生长期间用1.5%过磷酸钙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有利于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定植缓苗后需中耕保墒,第一花序开花期间应控制灌水,防止因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落花落果。第一穗果座果后,植株需水较多,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定植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初抢冷尾暖头天气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3月20日左右抢冷尾暖头天气定植。定植密度为早熟品种多干整枝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采用单干整枝每亩3500株左右;采用双干整枝时每亩2000株左右。整枝整枝、达架、绑蔓:在第一穗果座果后搭“人字”形架。整枝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侧枝长到4-7厘米时摘除为宜)称为单干式整枝;另一种是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称为双干整枝。不管采用那种整枝方式,都要注意及时绑蔓。保花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2,4-D药液浸花或涂花,或用20-30ppm的番茄灵喷花。植株生长中后期,下部的老叶也可适当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无限生长型品种在4-5台果后要及时打顶,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成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温室西红柿越冬安全高效栽培方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西红柿生长过程中的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西红柿斑萎病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准备大棚,选用具有较好保温透光性能的基建后墙体日光温室,四周铺上旧薄膜,内填隔热物;
步骤二:棚室消毒,进行土壤消毒、高温焖棚、烟剂薰棚;
步骤三:施用底肥,在土壤中施加混合肥料,其中混合肥料包括腐殖酸500-800重量份,经发酵的禽畜粪便100-200重量份,无机化学肥料:50~100重量份,生物菌20~100重量份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后深翻20~30公分,;
步骤四:整地做垄,做宽70~90公分,高15~25公分的高垄,中间留有水道,水道两侧均为宽40~50公分的作业垄;
步骤五:建生物反应堆,在定植垄上开50-60公分宽、20-25公分深的沟,将秸秆和腐熟菌剂置于沟内后覆土、覆盖地膜,形成保温层;
步骤六:播种育苗,在定植前40-50天,采用工厂化方培育西红柿壮苗,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
步骤七:定植,定植前4-5天浇足底水,同时底水中加入硫酸铜或者氢氧化铜一起灌溉土壤中;定植时在高垄上挖株距30~50cm,行距50~75cm,深5~10cm的定植穴;将西红柿苗置于定植穴中,施入肥水,覆土、定植;
步骤八:植株调整,包括吊蔓、打叉、授粉、疏花疏果,其中打叉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授粉采用振动授粉;
步骤九:肥水及温度管理:西红柿进入膨果期后,每隔10-15天随水冲施氨基酸水溶肥料1次,每次用量40公斤;根据西红柿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及时进行通风、起落棉被等温度管理。
步骤十:适时采收:西红柿果实完成转色后要及时采收,保证其较好的商品特性。
所述步骤二的土壤消毒为每亩地用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4~5斤与50~60公斤土壤充分混拌,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深翻30~40公分。
所述步骤二的高温闷棚为将土壤深翻后,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在地表,密闭棚室10~25天左右,土壤温度升高到30~60℃;所述步骤二的烟剂薰棚为在阴天及棚室夜温小于20℃条件下,密闭棚室,用烟剂薰棚10~15小时,后进行通风将烟气排除。
所述烟剂为四氯间苯二甲腈和异丙威中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三中的复合肥中含氮元素重量份10~20%、磷元素重量份10~20%、钾元素重量份10~20%,所述步骤三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有效菌数为30~40亿/g、胶冻样芽孢杆菌:有效菌数为0.5~0.8亿/g。
所述步骤五为:
S1:开沟,在定植垄上挖宽60~100cm,深20cm的沟。
S2:菌剂预处理:发酵菌剂、麦麸、水按照6~10:30~55:25~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在阴凉处发酵3-5小时,制成混合剂。
S3:放秸秆:均匀平铺于沟内,略高出地面,秸秆头尾相接,秸秆超出沟两端约8~15cm。
S4:撒菌剂:将S2中的混合剂均匀撒到秸秆表面,再将秸秆拍平,使混合剂落到秸秆内。
S5:覆土:将挖沟的土覆盖在秸秆之上,厚约15~20cm。
所述步骤七为坐水栽培法,每亩地用磷酸二氢钾、水以0.5~2:1的重量比例配置成肥水,苗子放入定植穴后每株灌肥水0.25kg,后覆土厚约2~5cm定植;所述步骤八中的打叉过程中消毒液使用中生菌素稀释液。
为实现温室西红柿安全高效生产,首先要保证适宜西红柿生长的温度条件。
通过步骤一、三、五,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室保温性能,提高土壤温度,满足西红柿生长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温室CO2浓度、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且所用肥料、菌剂、秸秆等不仅对环境无任务污染,还能起到改良土壤环境的作用,符合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
针对西红柿病虫害问题,很多时候人们只重视在西红柿遭受病虫害之后进行喷药,此时病虫害已对西红柿造成伤害,且较难有效控制。本发明中除步骤三、五可以起到病虫害防治作用外,步骤二中,通过进行彻底的棚室消毒,杀灭病原菌及虫卵,从而在源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三种消毒方法优先选择高温闷棚,病虫害较严重时,进行土壤消毒和烟剂熏棚。
高温闷棚具体做法为,在天气晴朗的夏秋季节,将土壤深翻后,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在地表,密闭棚室10~25天。
闷棚过程中午棚室最高温度可达到70-80℃,土壤温度达到60℃左右,可以消灭棚室内及土壤中的多数活体动植物病原体,是一种简便易行、环保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
土壤消毒为每亩地用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4~5斤与50~60公斤土壤充分混拌,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深翻30~40公分。
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又名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西红柿对真菌病害特别敏感,在常见的75种病害中,真菌病害就占有40种之多,因此通过土壤消毒的方法,特别选用多菌灵消灭土壤中的真菌性病原菌。
烟剂薰棚一般在阴天或棚室夜温小于20℃的条件下进行,密闭棚室,用烟剂薰棚10~15小时,后进行通风将烟气排除。
烟剂选用四氯间苯二甲腈、异丙威中至少一种。
四氯间苯二甲腈又名百菌清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理是能与真菌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相结合,从而破坏该酶活性,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失去生命力。
异丙威又称为叶蝉散、灭扑威,是一种触杀性兼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属中等毒性杀虫剂。
两种烟剂配合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灭杀残留在棚室内部及地表病原菌、害虫及虫卵。
根据当地及前茬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棚室消毒方法,如病虫害较轻,可只采取高温闷棚,如病虫害较严重,可同时采取三种消毒方法,以后可三种方法轮换使用,通过这三个步骤的处理,能够大大减少棚室病原菌及害虫数量,从源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未进行棚室消毒处理所种植的西红柿相比,经棚室消毒处理的西红柿植株病害发生率降低50-70%。
步骤三中所施用的底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其主要成分为有机质≥45%,N+P2O5+K2O≥10%,有效活菌数(cfu)≥2亿/克,同时含有部分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在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的作用下,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防止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环境,刺激作物根系生长,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系的大量繁殖,形成菌群优势,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有效预防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疫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多种病害,同时,提高作物的抗旱、抗逆、抗重茬能力,防止植物早衰和生理病害。
在复合肥的选用中,选用氮元素重量份占10~20%、磷元素重量份占10~20%、钾元素重量份占10~20%的复合肥,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在长期经验得出氮元素重量份占10~20%、磷元素重量份占10~20%、钾元素重量份占10~20%的复合肥较为符合西红柿植株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在复合菌剂的使用上选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有效菌数为30~40亿/g以及胶冻样芽孢杆菌:有效菌数为0.5~0.8亿/g的复合菌剂。
枯草芽胞杆菌,是芽胞杆菌属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土壤内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胶冻样芽胞杆菌富含的有效、活性的胶冻样芽孢杆菌,它可在土壤中繁殖生长,并产生有机酸、荚膜多糖等代谢产物,破坏硅铝酸盐的晶格结构、难溶性磷化合物等,分解释放出可溶的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既增进了土壤肥力,又为作物提供了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同时产生赤霉素、细胞激动素、微生物酶、细菌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和生长代谢。经多年多种作物田间应用试验证实,它能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90.5-110.8%、增加速效钾的含量20-35%。亩施用1公斤微生物菌剂增产效果与亩施15-20公斤过磷酸钙、亩施7.5-10公斤硫酸钾增产效果相当。一次施用,全生育期有效。
同时胶冻样芽胞杆菌在土壤中生长代谢,产生多种的激素类物质、生物酶、氨基多糖类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诱导作物增强抗性,增强抗寒、抗旱、抗病和抗逆能力,改善产品品质。
胶冻样芽胞杆菌补入大量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有效抑制土壤有害和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显著减少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如白粉病、立枯病、枯萎病等。从而减少部分农药的使用,减轻农药污染。
同时复合菌剂在代谢过程中也能够产生热量,使得整个温室更能适应于高寒地区越冬生产。
在定植前,在挖好的定植穴中加入,每亩地用磷酸二氢钾、水以0.005~0.01:0.5~2:1的重量比例配置成肥水,苗子放入定植穴后每株灌肥水0.25kg,后覆土厚约2~5cm定植。
通过加强局部肥料的用量使得在新植株插入定植穴中后,其根系能够快速生长,达到快速生根的效果。
同样的,也可以在每亩地用HA钾1kg兑土30~100kg拌匀,平均施入定值穴中,栽苗覆土厚约1~2cm。也可以达到快速生根的效果。
同时可将硫酸铜或氢氧化铜稀释后随底水一同灌溉,可以降低溃疡病的发病率。
在植株调整过程中,吊蔓为公知技术,在本发明中吊蔓过程使用常规手段即可。在打叉过程中,需要用中生菌素的稀释液对打叉用具进行消毒,这里打叉过程中可以使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打叉后统一喷施800倍液中生菌素,防止病害通过伤口侵染、传播。
在授粉过程中通过振动授粉代替传统的激素蘸花,通过振动授粉提高了花的授粉率,进而提高了西红柿的坐果率,促使果实自然发育成熟,提高果实的整齐度和品质,避免了使用激素对果实品质及消费者人身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符合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
本发明根据北方高寒地区气候特点及生产条件,建立了一套温室西红柿越冬安全高效栽培方法,重点在提高棚室环境温度、改良土壤、预防病虫害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西红柿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科学的管理,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本发明克服了低温严寒、病虫害多发的不利条件,实现了北方高寒地区温室西红柿越冬安全高效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栽培方法实施例:
步骤一:准备大棚,选择具有良好墙体结构的采光面的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保温、蓄热性,在棚室前屋面角下挖深0.6~0.8米、宽0.4米的防寒沟,四周铺上旧薄膜,内填麦秸;
步骤二:棚室消毒,可采用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烟剂薰棚等方法。
高温闷棚:7-8月份光照好的条件下,施用秸秆粪肥并将土壤深翻后,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在地表,密闭棚室15天左右,土壤温度可升高到50-60℃,一般的病原菌、害虫均能杀死。
土壤消毒:定植前15-20天,每亩地用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4~5斤与50~60公斤土壤充分混拌,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深翻30~40公分。
烟剂薰棚:在阴天及棚室夜温不高于15℃条件下,密闭棚室,用百菌清、异丙威等烟剂薰棚12个小时,后进行通风将烟气排除烟剂放于棚室过道处,避免用量过大导致植物产生药害。
步骤三:施用底肥,定值前10-15天,将生物有机肥、复合菌剂、复合肥、磷酸二铵充分混合,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后深翻20-30公分。底肥使用标准如下:
6穗果底肥标准:每亩用生物机肥240千克,复合菌剂8000克,复合肥75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
10穗果底肥标准:每亩用生物机肥400千克,蒙鼎微生物复合菌剂8000克,复合肥125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
步骤四:整地做垄,定值前8-10天,将土地整平,做宽80公分,高15-20公分的高垄,中间留水道,两侧均为宽50公分的作业垄。
步骤五:建生物反应堆,在定植垄上开50-60公分宽、20-25公分深的沟,将秸秆和腐熟菌剂置于沟内后覆土、覆盖地膜,形成保温层。
具体操作如下:
S1:开沟,在定植垄上挖宽60~100cm,深20cm的沟。
S2:菌剂预处理:发酵菌剂、麦麸、水按照6~10:30~55:25~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在阴凉处发酵3-5小时,制成混合剂。
S3:放秸秆:均匀平铺于沟内,略高出地面,秸秆头尾相接,秸秆超出沟两端约8~15cm。
S4:撒菌剂:将S2中的混合剂均匀撒到秸秆表面,再将秸秆拍平,使混合剂落到秸秆内。
S5:覆土:将挖沟的土覆盖在秸秆之上,厚约15~20cm。
步骤六:播种育苗,在定植前40-50天,采用工厂化方培育西红柿壮苗,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
步骤七:定植,具体操作如下:
S1:浇灌底水,定值前4-5天,提前浇足底水,可保证定值时墒情好、土壤温度高,同时可将硫酸铜或氢氧化铜稀释后随底水一同灌溉,可以降低溃疡病的发病率。
S2:确定种植密度,挖定值穴。依据品种的长势及栽培茬口确定西红柿种植密度。如汉姆一号株距40-45cm,行距60-65cm,根据定值密度挖定值穴或用专用打孔工具打孔,定植穴一般深5-8cm,冬季可适当增加株距,以改善其通风透光性,防止病害的发生。
S3:定植过程可采用坐水栽培,每亩地用磷酸二氢钾、水以0.005~0.01:0.5~2:1的比例配置成肥水,苗子放入定植穴后每株灌肥水0.25kg,后覆土厚约2~5cm定植。
或者口肥栽培,每亩地用HA钾1kg兑土30~100kg拌匀,平均施入定值穴中,栽苗覆土厚约1~2cm。
对口肥定值的,在定值前一天用大水桶晾晒温水,定值后每株苗灌水半斤左右,促进缓苗;低温时,坐水栽培后不再浇水,温度过高或土壤较干旱的浇小水。
S4:定植后3-5天浇缓苗水,要求水量均匀充足,每亩地用1000克根乐康,根乐康为常见的氨基酸肥料。定值后12-15天用络氨铜水剂兑水灌根,预防溃疡病的发生。
步骤八:植株调整及授粉,整枝吊蔓,西红柿生长至第6-7片真叶,第一穗花开放前单干整枝,将吊蔓绳一端系到植株底部,植株上部按一定方向缠绕到吊蔓绳上,根据栽培需要,留足果穗后,抹去顶芽。吊蔓绳不要系过紧,以免抑制植株生长打叉,当小叉长到5-8cm时,在晴天上午进行用中生菌素配制消毒液,双手消毒后进行打叉,用手将叉子轻轻推掉,避免将茎秆表皮连带下来;打叉之后喷施72%农用链霉素,避免病害侵染阴雨天不打叉,打叉后将叉子带出棚外授粉,花序达到“三开两裂”时进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般25-28℃。
振动授粉:用振动棒(垂直振动方向)接触花序柄部位0.5-1秒钟即可利用自身花粉天然授粉,果实饱满充实。
疏花疏果,当果实直径达到2-3cm时;每穗选留4-5个较好的果,将其余的花果疏掉;及早去除花序前的花前叶及时疏花、疏果可以剔除畸形或生长不良的果实,避免养分浪费。
摘除老叶、病叶、花前叶,生长过程中对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及花前叶要及时去除;当果实开始转色时可将其下部叶片打掉,增加通风透光,促进转色。
步骤九:环境调控及肥水管理。
缓苗期,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缓苗。白天25-30℃,夜间15-18℃,空气相对湿度70%,温度超过25℃放风,午后温度降至20℃闭风。
缓苗期至坐果期白天23-25℃,夜间13-15℃,相对湿度60%,温度超过25℃放风,下午18-20℃时关闭放风口,保持适温低湿防止病害发生,温度低于15℃时,授粉受精不良,易落花。
坐果后白天23-25℃,夜间15-18,上午棚温上升至25℃开始通风,下午18-20℃时关闭放风口,空气湿度50-60%。
在肥水管理上根据种植茬口及天气情况确定浇水周期,生长前期土壤见干见湿,西红柿进入膨果期后,每隔10-15天随水冲施氨基酸水溶肥料1次,每次用量40公斤。
步骤十:适时采收,西红柿果实完成转色后要及时采收,保证其较好的商品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准备大棚,选用具有较好保温透光性能的基建后墙体日光温室,四周铺上旧薄膜,内填隔热物;
步骤二:棚室消毒,进行土壤消毒、高温焖棚、烟剂薰棚;
步骤三:施用底肥,在土壤中施加混合肥料,其中混合肥料包括腐殖酸500-800重量份,经发酵的禽畜粪便100-200重量份,无机化学肥料:50~100重量份,生物菌20~100重量份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后深翻20~30公分;
步骤四:整地做垄,做宽70~90公分,高15~25公分的高垄,中间留有水道,水道两侧均为宽40~50公分的作业垄;
步骤五:建生物反应堆,在定植垄上开50-60公分宽、20-25公分深的沟,将秸秆和腐熟菌剂置于沟内后覆土、覆盖地膜,形成保温层;
步骤六:播种育苗,在定植前40-50天,采用工厂化方培育西红柿壮苗,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
步骤七:定植,定植前4-5天浇足底水,同时底水中加入硫酸铜或者氢氧化铜一起灌溉土壤中;定植时在高垄上挖株距30~50cm,行距50~75cm,深5~10cm的定植穴;将西红柿苗置于定植穴中,施入肥水,覆土、定植;
步骤八:植株调整,包括吊蔓、打叉、授粉、疏花疏果,其中打叉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授粉采用振动授粉;
步骤九:肥水及温度管理:西红柿进入膨果期后,每隔10-15天随水冲施氨基酸水溶肥料1次,每次用量40公斤;根据西红柿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及时进行通风、起落棉被等温度管理。
步骤十:适时采收:西红柿果实完成转色后要及时采收,保证其较好的商品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土壤消毒为每亩地用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4~5斤与50~60公斤土壤充分混拌,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深翻30~40公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高温闷棚为将土壤深翻后,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在地表,密闭棚室10~25天左右,土壤温度升高到30~60℃;所述步骤二的烟剂薰棚为在阴天及棚室夜温小于20℃条件下,密闭棚室,用烟剂薰棚10~15小时,后进行通风将烟气排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剂为四氯间苯二甲腈和异丙威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复合肥中含氮元素重量份10~20%、磷元素重量份10~20%、钾元素重量份10~20%,所述步骤三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有效菌数为30~40亿/g、胶冻样芽孢杆菌:有效菌数为0.5~0.8亿/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为:
S1:开沟,在定植垄上挖宽60~100cm,深20cm的沟。
S2:菌剂预处理:发酵菌剂、麦麸、水按照6~10:30~55:25~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在阴凉处发酵3-5小时,制成混合剂。
S3:放秸秆:均匀平铺于沟内,略高出地面,秸秆头尾相接,秸秆超出沟两端约8~15cm。
S4:撒菌剂:将S2中的混合剂均匀撒到秸秆表面,再将秸秆拍平,使混合剂落到秸秆内。
S5:覆土:将挖沟的土覆盖在秸秆之上,厚约15~20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为坐水栽培法,每亩地用磷酸二氢钾、水以0.5~2:1的重量比例配置成肥水,苗子放入定植穴后每株灌肥水0.25kg,后覆土厚约2~5cm定植;所述步骤八中的打叉过程中消毒液使用中生菌素稀释液。
CN201810356187.7A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Withdrawn CN108575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6187.7A CN108575599A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6187.7A CN108575599A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5599A true CN108575599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6187.7A Withdrawn CN108575599A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西红柿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55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3449A (zh) * 2020-08-26 2020-11-10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
CN113545258A (zh) * 2021-08-23 2021-10-26 王振环 番茄种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3449A (zh) * 2020-08-26 2020-11-10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
CN113545258A (zh) * 2021-08-23 2021-10-26 王振环 番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9518B (zh) 栝楼的种植方法
CN100418400C (zh) 一种药用石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3609274B (zh) 富硒紫番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145109B (zh) 一种适于北方高寒地区的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方法
CN104813886A (zh) 无公害桃生产技术
CN105519347A (zh) 一种秋茬甜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5248222A (zh)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CN101040584A (zh) 一种三叶木通的人工规范化栽培及持续利用方法
CN105340554A (zh) 一种枸杞的种植方法
CN104303735A (zh) 一种叶用迷迭香园gap栽培方法
CN104823674A (zh) 一种甜瓜有机栽培周年生产方法
CN103814723A (zh) 高海拔地区续断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6416888A (zh) 一种有机茶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
CN104380962A (zh) 一种早春番茄育苗和大棚栽培方法
CN104663183A (zh) 超级紫番薯的栽培方法
CN104303796A (zh) 一种无公害早春甜瓜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2077751A (zh) 菜用短梗五加人工驯化反季栽培技术
CN105766507A (zh) 一种水稻肥床旱育秧方法
CN105613024A (zh) 一种春夏茬西瓜、水稻、荸荠有机栽培轮作方法
CN103299791A (zh) 一种有机水果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5993870A (zh) 一种有机番茄的无土种植方法
CN104025835A (zh) 一种草莓与蕹菜轮作清洁高效栽培技术
CN102037833A (zh) 有机西瓜的栽培技术与方法
CN105766298A (zh) 一种夏秋季西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1755583A (zh) 有机西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