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2129A -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2129A
CN108572129A CN201710145991.6A CN201710145991A CN108572129A CN 108572129 A CN108572129 A CN 108572129A CN 201710145991 A CN201710145991 A CN 201710145991A CN 108572129 A CN108572129 A CN 108572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effective reservoir
effective
hole threshold
reservoi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5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72129B (zh
Inventor
刘春燕
孙冬胜
尹伟
邱桂强
李松
陈纯芳
卞昌荣
马立元
徐士林
高金慧
徐美娥
胡才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145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2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2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2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72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2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 G01N24/0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b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G01N24/081Making measurements of geologic samples, e.g. measurements of moisture, pH, porosity, permeability, tortuosity or viscos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利用加权平均法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性,得到有效界定范围。其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具有更高的样本数字特征符合程度和地质含义的合理性,统一测井标准、克服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高度依赖、克服了地质测试方法的偏差问题。可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和目标优选,提高有效储层阈值界定的准确性,其结果将有助于致密油储层的高效评价和预测,提高致密油勘探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孔隙阈值是指一个孔隙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致密油有效储层的孔隙阈值也就是流体能够充注其间的最低孔隙度。其界定方法可以有几种,但通过显微测试判断孔隙成因和尺度、利用生产验证其有效性、根据数据统计获得其普适性,却鲜有尝试。
致密油在国家油气战略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姬源、华庆、合水等为代表的数个上亿吨、大规模连片分布的致密油藏,落实探明储量2000万吨,探明率1.02%,由于其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0.3md~1md、孔隙度5%~12%均较低,给勘探开发带来诸多困难。
随着致密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致密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的状况,若要达到致密油“甜点”分布范围的高效、准确预测、支撑钻探目标优选决策的目的,在分析致密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对其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界定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需要大量的实验测试与地质综合分析技术的不断磨合。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测井、地质实验得出有效储层的孔隙度,但测井孔隙度的准确度依赖于测井公司的测试标准是否统一,且受测井解释人员的经验影响较大,导致试油效果一般。
专利为CN201310518249.7提出的一种致密油储层渗流能力的评价方法,该专利主要针对长石族矿物对致密油储层储渗能力的贡献及在储层评价中的优先级,而对孔隙度在有效储层的界定方面未做考虑,因此该方法不同于有效储层的孔隙阈值界定。此外,专利CN201511028786.9提出的基于组合赋权系数的致密油储层品质的定量表征方法,主要针对致密油储层品质定量表征过程中,使用多因子(RQI)拟合效果好的单一表征模型,有别于孔隙阈值界定所采用的方法。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做出合理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
利用加权平均法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
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性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中,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数据,换算获取所述有效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中,
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数据和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分别与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所述可动流体饱和度,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所述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所述渗透率的线性关系由此换算出相应的测井参数用于地质储层评价。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中,
所述检验包括D-F检验和C-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的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大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D-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小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C-F检验。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中,计算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中,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低于2.5μm为高风险。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中,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在2.5μm-5μm之间为低风险。
一种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
加权平均法模块,用于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中,所述计算模块包括核磁共振仪,用于测试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参数,换算获取所述有效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
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数据和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分别与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所述可动流体饱和度,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所述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所述渗透率的线性关系由此换算出相应的测井参数用于地质储层评价;
所述加权平均法模块包括检验模块,包括D-F检验和C-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的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大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D-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小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C-F检验。
上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其中,
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低于2.5μm为高风险;
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在2.5μm-5μm之间为低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具有更高的样本数字特征符合程度和地质含义的合理性,统一测井标准、克服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高度依赖、克服了地质测试方法的偏差问题。可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和目标优选,提高有效储层阈值界定的准确性,其结果将有助于致密油储层的高效评价和预测,提高致密油勘探的成功率。
由于上述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方法的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的X砂体有效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与实测孔隙度交汇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的JH1井测井数据、实测数据和拟合后的数据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的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统计直方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的有效储层孔隙半径分布范围。
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该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如图1所示,该有效储层孔隙阈值,是指与孔隙密切相关的孔隙半径、孔隙度、渗透率等关键参数的最低有效储层临界值。根据钻井取芯采集的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及对应孔隙半径的获取,与实测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所述储层孔隙度所述实际测量孔隙度、所述渗透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此换算出相应的测井参数用于地质储层评价。实现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界定和有效储层的评价预测。利用钻井岩心样品,通过核磁共振仪的测试分析,对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及其对应的孔隙半径进行定量测试。
进一步的,根据岩心覆压孔隙度、渗透率的实测值开展数据模拟,寻找可动流体饱和度与储层物性(尤其是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将岩心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实测值与测井孔隙度、渗透率进行校对,计算出通用的孔隙度、渗透率;将拟合后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孔隙半径等进行有效储层阈值的界定,并将其作为致密油有效储层评价预测的重要参数。
步骤2,利用加权平均法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如图1所示,使用加权平均法进行优度检验,具体是指利用各类致密油有效储层参数和实验测试方法来检验阈值对样本实际观测值拟合程度的统计学检验方法。根据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特点,优选出两种加权优度检验方法,用于提升检验效果及准确性。
步骤3,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性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如图1所示,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地质含义检验。这里的地质含义检验,是指利用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地质含义,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有效性进行评判。提高有效储层阈值界定的准确性,其结果将有助于致密油储层的高效评价和预测,提高致密油勘探的成功率。
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检验包括D-F检验和C-F检验。例如:在有效储层或同类比的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大于、等于十个时,则使用D-F检验,可充分利用其在大样本实际测试中的优势。在有效储层或同类比有效储层样品小于十个时,则使用C-F检验,发挥其小样本检验效果好的特点。
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端值检验。这样对于岩心样品结合其样本数字特征,计算该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该最大值和最小值应在阈值理论上可能实现的范围内。例如,储层“甜点”最小值不能低于有效储层孔隙的边界值。
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最小值检验。在加权平均法和数字模拟技术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计算中,异常的最大值/最小值代表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不确定性较大。对于一般的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计算,利用优选出的岩心样品计算其、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高于2.5μm。在此基础之上计算得出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应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风险较高的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不应低于2.5μm,而风险较的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一般应在2.5μm到5μm之间。统一测井标准、克服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高度依赖、克服了地质测试方法的偏差问题。可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和目标优选,提高有效储层阈值界定的准确性,其结果将有助于致密油储层的高效评价和预测,提高致密油勘探的成功率。
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类比检验。利用岩心样品进行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试算,将试算的结果与有效储层所在地区相似致密油藏的储层“甜点”边界值进行类比,并与所在地区致密油藏发育规模类比,试算的结果应处于一个合理范围内。
将本发明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优选中。以X砂体的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确立过程为例。
有效储层样本采用砂体X的探井JH1在同一目的层内的同一沉积层位钻井岩芯密集等间距取样,共计22个,首先开展全部样品的核磁共振测试,得出可动流体饱和度及其对应的孔隙半径,其中,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值为3.8%-34.2%,孔隙半径分布值为2.8μm-4.6μm;再结合样品实测覆压孔隙度(分布值为5.6%-14.5%)、渗透率(分布值为0.011mD-0.36mD),进行孔隙半径与渗透率的线性关系拟合(K=0.9)(图2),最后,利用实测孔渗对测井相应层位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反复校对(校正系数为0.82),得出实用测井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半径和可动流体饱和度(图3)。
根据上述方法得出的实用测井参数,构建有效储层以孔隙半径为代表的单井分布模型(图4);在此基础上,顺延/垂直砂体延伸方向,分别选取同一砂体A东、西两个剖面上的6口钻井,建立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空间分布模型(图5)。
探井JH1某一层位砂体有效储层的孔隙半径分布值为2.8μm-4.6μm,利用本发明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优选:首先进行加权的数学拟合优度检验,定量的检验结果显示孔隙阈值的厘定更为合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模型的地质含义检验。经端值检验,最大孔隙阈值Dmax(4.6μm)与最小孔隙阈值Dmin(2.8μm)均在可信范围(表1)。
假设检验方法 D-F检验 C-F检验
端值分布 2.84-4.59 0.03-3.12
均值分布 3.21 2.16
利用孔隙半径进行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试算,得到砂体X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分布如图4所示,孔隙阈值试算均值为3.21,孔隙阈值的最大孔隙半径与最小孔隙半径分别为4.59、2.84,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因此最终优选出砂体X孔隙阈值的孔隙半径分布模型(图5)。该孔隙阈值后经钻井试油证实,获得工业油流,与基于本发明完成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计算结果基本符合,验证了本发明的正确性。
如图6所示,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该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
加权平均法模块,用于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
如图6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的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
核磁共振仪,用于测试有效储层中可流动体的饱和度,进一步换算获取有效储层孔隙半径;
第二处理模块,将有效储层中可流动体的饱和度的测试参数,及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与实际测量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线性关系,并换算为相应的测井参数和地质储层评价参数;
检验模块,包括D-F检验和C-F检验;
在有效储层或同类比的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充足时,则使用D-F检验;
在有效储层或同类比有效储层样品较少时,则使用C-F检验。
如图6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其中,
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低于2.5μm为高风险;
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在2.5μm-5μm之间为低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装置,包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加权平均法模块,用于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的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其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具有更高的样本数字特征符合程度和地质含义的合理性,统一测井标准、克服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高度依赖、克服了地质测试方法的偏差问题。可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和目标优选,提高有效储层阈值界定的准确性,其结果将有助于致密油储层的高效评价和预测,提高致密油勘探的成功率。
通过对钻井取芯获得的岩心样品进行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及对应孔隙半径的获取,与实测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其线性关系,再与测井相关参数进行比对、换算,得出通用的测井参数和地质储层评价参数,实现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界定和储层的高效评价预测,最后,将数字拟合优度检验和地质含义检验应用于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优选,并合理地设计相关检验流程,建立了一套系统、实用的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优选方法。
本发明通过将实验测试成果与地质综合研究、测井分析及数字拟合优度检验和地质含义检验应用于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优选,合理地设计相关检验流程,为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准确界定和储层的快速、高效评价预测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法,从而获得更为客观、准确和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其结果将有助于规范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界定流程,提高致密油储层“甜点”分布范围的预测精度。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
步骤102:利用加权平均法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
步骤103: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性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01中,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数据,换算获取所述有效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数据和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分别与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所述可动流体饱和度,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所述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所述渗透率的线性关系由此换算出相应的测井参数用于地质储层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02中,所述检验包括D-F检验和C-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的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大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D-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小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C-F检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03中,计算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低于2.5μm为高风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在2.5μm-5μm之间为低风险。
8.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有效储层孔隙阈值;
加权平均法模块,用于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检验,根据检验值的大小进行阈值界定;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进行有效评判,得到有效界定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核磁共振仪,用于测试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参数,换算获取所述有效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
所述计算模块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有效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数据和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分别与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所述可动流体饱和度,所述储层孔隙半径的换算值,所述实际测量的孔隙度和所述渗透率的线性关系由此换算出相应的测井参数用于地质储层评价;
所述加权平均法模块包括检验模块,包括D-F检验和C-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的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大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D-F检验;
在所述有效储层或同类比有效储层样品数量小于十个时,则使用所述C-F检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观测试的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其中,
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低于2.5μm为高风险;
所述有效储层孔隙阈值在2.5μm-5μm之间为低风险。
CN201710145991.6A 2017-03-13 2017-03-13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572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5991.6A CN108572129B (zh) 2017-03-13 2017-03-13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5991.6A CN108572129B (zh) 2017-03-13 2017-03-13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2129A true CN108572129A (zh) 2018-09-25
CN108572129B CN108572129B (zh) 2021-12-17

Family

ID=63578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5991.6A Active CN108572129B (zh) 2017-03-13 2017-03-13 致密油有效储层孔隙阈值界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21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4789A (zh) * 2019-04-10 2019-07-2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721A (zh) * 2013-05-03 2013-08-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含水特征与赋存状态的评价方法
CN104636819A (zh) * 2014-12-31 2015-05-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储层有效厚度加权系数进行储层定量产能预测的方法
CN106154343A (zh) * 2015-04-24 2016-11-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致密油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721A (zh) * 2013-05-03 2013-08-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含水特征与赋存状态的评价方法
CN104636819A (zh) * 2014-12-31 2015-05-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储层有效厚度加权系数进行储层定量产能预测的方法
CN106154343A (zh) * 2015-04-24 2016-11-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致密油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TRICK A. C. GANE 等: "Comparison of NMR Cryoporometry,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and DSC Thermoporosimetry in Characterizing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of Compressed Finely Ground Calcium Carbonate Structures", 《IND. ENG. CHEM. RES》 *
WEI GUO等: "Application of NMR in the study of shale gas reservoir",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师调调等: "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关系研究", 《地质科技情报》 *
庞河清等: "川西须五非常规气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张安达等: "致密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新方法及其应用", 《断块油气田》 *
焦翠华等: "特低渗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以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为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陈国军: "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油孔隙结构及储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4789A (zh) * 2019-04-10 2019-07-2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0044789B (zh) * 2019-04-10 2021-09-24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2129B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5832B (zh) 一种确定典型储层最佳饱和度计算模型的方法
CN101725344B (zh) 一种确定岩电参数的方法
CN103670384B (zh) 一种储层分类方法及系统
CN103306671B (zh) 一种四象限储层类型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093350A (zh) 确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指数的方法
CN104298883A (zh) 一种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烃源岩产烃率图版的建立方法
CN104806232B (zh) 一种确定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下限的方法
CN102434152A (zh) 一种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CN104747183A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综合分类方法
CN104134101A (zh) 低渗透储层天然气产能预测方法
CN103198363B (zh) 一种基于ct孔隙分析的储层产气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4453874A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砂砾岩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CN104360039A (zh)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定量评价方法
CN104727813B (zh) 一种源储共生型地层的孔隙度测量方法
CN105445441A (zh) 储层含气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138975B (zh) 一种基于时移测井数据的求解相渗特征曲线的新方法
CN107895092B (zh) 一种基于复杂非线性注采建模的井间连通定量评价方法
CN107102377B (zh) 定量预测致密砂岩油气有利勘探区的方法
CN107605465A (zh) 基于xrf元素录井随钻中获取页岩toc参数的方法
CN107780923A (zh) 一种基于泥质校正的含水饱和度模型的建立、仿真方法
CN109375283A (zh) 一种砂岩储层3d渗透率演化史的分析方法
CN111812736B (zh) 一种致密砂岩无水气藏含气性评价方法
CN106897531A (zh) 一种低渗透石灰岩储层渗透率的定量评价方法
Ray et al. Characterizing and modeling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s in a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he Middle East: A methodology.
CN112145165A (zh) 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