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4994A -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4994A
CN108564994A CN201810377623.9A CN201810377623A CN108564994A CN 108564994 A CN108564994 A CN 108564994A CN 201810377623 A CN201810377623 A CN 201810377623A CN 108564994 A CN108564994 A CN 108564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atient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escri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76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亮
田志伟
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ARI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ARI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ARI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ARI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76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4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4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4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一监护端,其中监护端包括一监护端输入模块,其中该监护端输入模块接收一患者身份信息及与之对应的处方信息的输入;一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于该监护端输入模块用于处理该监护端输入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及一操作端,其中该操作端包括一识别模块和一透析模块,其中该识别模块与该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供识别该患者身份信息及对应处方信息,该透析模块通信连接于该识别模块,根据识别的处方信息为对应的患者提供透析治疗,从而便于患者居家治疗。

Description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为腹透中心及居家治疗提供便利。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治疗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应用腹膜透析机进行的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是近几年来腹膜透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包括各种应用腹膜透析机进行换液的PD方式,比如持续循环性PD(continuous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CCPD)、间歇性PD(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夜间间歇性PD(nocturnal 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NIPD)和潮式PD(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TPD)等多种模式的治疗。
与传统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dialysis,CAPD)不同,CAPD要求患者或照顾者定期更换透析液,每日须至少3至5次,而对于APD,患者可以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由机器自动进行换液操作,患者每天只需连接、断开腹膜透析管与管路各一次。换句话说,APD减少了患者的操作次数,使得腹膜透析操作更为简洁,从而使得患者可以自由安排日常活动,有助于患者重返学习和工作。
APD的益处使其更适合于儿童、白天需要工作学习或自由活动的患者、依赖他人实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乃至任何不想进行手工腹膜透析的患者所接受,特别地对于高转运或高平均转运、CAPD时溶质清除不充分、反复发生腹膜炎、需要小计量高频率灌注的患者、PD患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等,也是ESRD儿童理想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近年来,APD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于急性肾损伤、ESRD的紧急透析,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透析方式。所以说APD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现有的APD系统并不适合患者的居家治疗,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由患者或照顾者自行操作和输入处方进行腹膜透析,存在很大的隐患。一方面,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或照顾者有很大的可能会操作失误或者输入错误的透析处方,另一方面,在治疗的过程中,专业医师无法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反应,特别是出现突发状况时,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会因此而耽误病情的有效治疗甚至威胁生命。
更重要的是,ESRD患者的身体和病情一直变化,尤其是对儿童或老人等身体易发生异常的患者,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状况,更新处方才是对症下药的正确做法。但是传统的APD系统并不能使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反应,患者需要经常亲自前往医院检查,才能使医生及时掌握情况并调整处方。这也就影响了APD治疗益处的发挥,儿童、白天需要工作学习或自由活动的患者、或依赖他人实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仍需要经常前往医院检查,耗时耗力,并不及时,也增加了医院和医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现有的APD系统手动输入处方,没有提示、更新、显示甚至确认处方的功能和步骤,患者在进行APD治疗时并不能明确正在进行的治疗采用了正确的处方,这会对患者治疗埋下隐患,甚至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或有生命危险。
另外,对于前往腹透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来说,APD系统虽然会由医师操作,但是系统没有权限设置,患者仍有可能会自行设置或更改处方,进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每个患者的处方和病例史不同,现有的APD系统需要靠医师为每个患者的每次治疗逐一手动设置处方,增加了医师的负担,尤其是在患者的病例史只能依靠纸质的病例本等非数字化的记录时。同时,为了避免突发状况,透析中心会需要医师全称陪同,特别是当医师想要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或患者需要和医师实时交流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和医师的负担。当医院人流量大但人手有限时,有可能会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进而影响患者治疗。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打破现有的APD系统,提出新的APD系统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提供处方自动获取功能,避免手动输入腹膜透析处方时的操作失误,进而减小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提供远程电子处方识别、修改等功能,以便医师更新修改处方后,患者可以及时获取,避免患者误记或误操作导致处方错误的可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使得医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患者每次腹膜透析医疗后的反应和效果,减少患者需要经常前往医院体检的次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及时为医师提供了解每个患者每次腹膜透析医疗后的反应和效果,使医师可以及时根据患者的状况修改处方,对症下药,从而使得患者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处方进行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提供实时传输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时的生命特征参数、透析参数等信息的功能,以便实现医师实时监控患者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医师能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实时监护患者治疗,从而实现患者居家治疗的可能性,增加治疗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医师能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实现同时实时监护多个患者治疗过程,增加工作效率,减轻医院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实现透析数据等信息的上传和下载,构建信息云数据存储平台,实现数字化,为患者、医师及医院提供便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实现ESRD患者医疗历史等信息的数据化,方便医师进行临床数据的线上线下查询、分析及统计,减轻医院和医师的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实现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和医师、售后之间的实时交流,便于患者及时反馈自身的状况,从而使医师、患者或医院设备维修人员可以与设备的售后服务联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等非接触式指令进行操作,减少细菌沾染,创造无菌环境,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相应的,为实现以上至少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包括:
一监护端,其中监护端包括一监护端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接收一患者身份信息及与之对应的处方信息的输入;
一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于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及
一操作端,其中所述操作端包括一识别模块和一透析模块,其中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供识别该患者身份信息及对应处方信息,所述透析模块通信连接于所述识别模块,根据识别的处方信息为对应的患者提供透析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方信息包括一第一处方信息和一第二处方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处方信息和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分别通过所述输入模块生成且第二处方信息在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之后生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和所述第一处方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医生的身份信息、治疗方式、总治疗量、总治疗时间、单周期注入量、0周期引流警讯开或关、葡萄糖浓度、末袋注入量、末袋葡萄糖浓度、治疗周期或留置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一RFID标签和一RFID阅读器,其中所述RFID阅读器通信连接所述透析模块,所述RFID阅读器根据所述RFID标签,识别该患者身份信息及对应该处方信息,供所述透析模块为对应的患者提供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RFID阅读器写入所述处方信息于所述RFID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作端进一步包括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操作端并与所述识别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操作端接收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作端进一步包括一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操作端并与所述识别模块通信连接,供该患者输入信息和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手势识别模块,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于使所述操作端能够通过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手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所述操作端能够通过所述识别模块识别语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作端进一步包括一操作端沟通模块,所述监护端进一步包括一监护端沟通模块,其中所述操作端沟通模块与所述监护端沟通模块通信地连接,供该患者与一医师实时沟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存储来自于所述监护端和/或所述操作端的数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来自于所述操作端和所述医师端的信息和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监护端以供监护端进行数据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作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操作端并分别与所述透析模块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监控透析模块的透析参数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以供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操作端的数据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析模块传输一透析参数至所述监护端,供该医师实时监护该患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监护端进一步包括一监护端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监护端并与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分别通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监护端输入和接收的信息和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监护端包括一监护端识别模块,其中所述监护端识别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监护端并与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识别所述输入模块的应用者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作端被实施为一自动腹膜透析机。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方法,包括步骤:
(a)识别患者的身份标识;
(b)判断被识别的患者是否有对应的处方信息,确认最终采用处方信息;
(c)根据最终采用处方信息,设置APD治疗参数;以及
(d)为一患者进行APD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方信息包括一第一处方信息和一第二处方信息,其中第二处方信息的生成时间晚于第一处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a)之后还包括步骤:
(a1)根据被识别的患者的身份标识,获取并显示患者身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b)还包括步骤:
(b1)如果有第二处方信息,显示第二处方信息内容;和
(b2)判断是否确认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如果确认不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信息;
(b3)如果确认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判断是否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如果不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信息;如果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形成一第二修改处方信息,所述第二处方修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b)还包括步骤:
(b4)如果没有第二处方信息,判断是否接收改动指令,其中所述改动指令改动所述第一处方信息;和
(b5)如果没有接收所述改动指令,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
处方信息;如果接收所述改动指令,修改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为一第一修改处方信息,所述第一修改处方信息作为最终采用处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b6)识别一医师的身份标识,判断是否有改动权限,如果医师的身份标识被识别成功,开放改动权限,如果医师的身份标识被识别失败,关闭改动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
(e)实时传输一透析参数至一监护端,供医师实时监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f)响应一修改或新建或者处方指令;
(g)接收第二处方信息的输入,形成所述第二处方信息;以及
(h)存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h)中所述第二处方信息被存储至一RFID标签或一数据存储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i)识别医师的身份标识;
(j)根据被识别的医师的身份标识,获取对应的患者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a)中通过RFID技术识别患者的身份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RFID技术将所述处方信息写入对应的一RFID标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电子处方识别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数据存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为腹透中心及居家治疗提供便利。具体地,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一操作端10、一监护端20以及一处理模块30,三者相互之间通信地连接,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远程医疗服务。
所述操作端10为ESRD患者或其照顾者所用,为ESRD患者提供APD医疗。所述操作端10可以是一可触屏的自动腹膜透析机、一可于移动设备连接的自动腹膜透析机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结合、或一能识别RFID卡的自动腹膜透析机和RFID卡的结合等等,本发明中的说明和阐述只是举例并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所述操作端10。
所述监护端20为ESRD医师所用,为其治疗ESRD患者提供远程服务,比如远程电子处方新建或修改、实时监控患者治疗过程、上传或下载患者临床数据等功能,方便医院和医师管理数据,减轻医师和医院的负担。所述监护端2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等。
所述处理模块30处理来自于所述操作端10和所述监护端20的指令,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所述服务端30可以是一服务器、一台式电脑的主机、一笔记本电脑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应用的其他设备。所述处理模块30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操作端10和所述监护端20,以便处理来自于所述操作端10和所述监护端20的指令。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40,其中所述处理模块30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供所述处理模块30调用数据,或存储来自于所述患者端10和所述监护端20的信息和数据。可以知道的是,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可以是一数据库服务器,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设备的内存储器,可以被设置在操作端10或监护端20。
具体地,所述操作端10包括一操作端显示模块11、一操作端输入模块12、一识别模块13、一操作端接口14以及一透析模块15。所述操作端接口14连接所述操作端10与所述监护端20和所述服务端30,所述识别模块13识别患者身份信息41和对应的处方信息42,所述操作端显示模块11显示患者身份信息41和对应的处方信息42。如果患者确认身份信息41和对应的处方信息42正确,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接收患者或照顾者等输入的确认信息指令43和开始治疗指令44,触发所述透析模块15开始为患者治疗。进一步,所述操作端显示模块11实时显示治疗过程中透析参数45,所述操作端接口14实时传输透析参数45至所述监护端20供医生实时监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操作端接口14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存储通信连接以使所述透析模块14在透析过程中的透析参数45能够被实时存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从而使所述监护端20能够随时可以对患者的透析参数45进行查看。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中所述操作端10进一步包括一监控模块19,所述监控模块19被通信设置于所述操作端10并分别与所述透析模块15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通信连接,用于监控所述透析模块15的透析参数45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以供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对操作端10的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操作端显示模块11显示信息,比如显示患者姓名、病历号、透析机设备编码、处方参数等等。所述操作端显示模块11可以是被安装固定于一自动腹膜透析机的屏幕,也可以是与一自动腹膜透析机通信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等等,此处只是举例并非限制。
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接收操作者的输入信息和指令,供操作者输入需要的信息,比如患者输入身份信息和登录密码、医师输入处方参数、开始治疗或结束治疗指令等等。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可以与所述操作端显示模块11结合被实施为一触摸屏,或者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可以是被设置安装于一自动腹膜透析机的的按键,或者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可以是与一自动腹膜透析机通信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输入模块,比如电脑键盘、手机触摸屏等等。
所述识别模块13识别患者身份信息41和对应的处方信息42。每个患者身份信息41都被分配一唯一的身份标识48,所述识别模块13根据所述身份标识48识别患者身份及对应的处方。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13利用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实现,也就是说,每个患者被分配有一唯一的RFID卡作为所述身份标识48,对应的自动腹膜透析机被设有一RFID阅读器可以读取和/或写入患者的RFID卡的所述身份标识48和内存数据,从而实现所述识别模块13的识别功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的识别方式只是举例并非限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实现身份识别,比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患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证号作为所述身份标识48,并设置相应的密码,患者通过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后,触发一处理模块30调用并反馈患者相应的处方,从而便于患者的治疗。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患者可以将手机号码作为所述身份标识48,利用自己的手机和自动腹膜透析机之间的通信实现身份识别。所述操作端接口14实现所述操作端10和所述监护端20、服务端30之间的通信。进一步,所述操作端接口14实现所述操作端10和患者手机等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操作端接口1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接口、无线接口、蓝牙接口等等,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所述透析模块15为ESRD患者提供PD治疗。优选地,提供APD治疗,即所述透析模块15优选为一自动腹膜透析机,为ESRD患者提供APD治疗。所述透析模块15可以包括多种APD治疗方式,比如CCPD、TPD、NIPD、IPD等等。相应地,所述透析模块15根据所述识别模块13识别的处方参数,触发治疗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析模块15连接于所述操作端接口14,通过所述操作端接口14传输实时的透析参数45和治疗结束后的透析结果,以便存储和构建信息云数据平台,方便管理,减轻医院负担。同时,所述透析模块15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操作端接口14,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便于居家治疗的远程监护,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比如当患者居家治疗,患者或照顾者都没有专业知识,或者在透析中心医师人手不够时,为了治疗的安全,患者或医师可以选择远程监控,此时所述监控模块19对所述透析模块15进行监控,实时传输透析数据45至所述监护端20显示,从而使得医师可以实时远程监控患者的治疗情况,增加治疗的安全性。
优选地,如上文所述,所述操作端10利用所述识别模块13识别患者的身份和处方,实现处方自动获取功能,避免手动输入腹膜透析处方时的操作失误,进而减小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患者居家治疗时,所述操作端10就可以设置于患者家中。当患者需要治疗时,启动设有所述操作端10的APD机器,利用RFID标签验证身份。所述操作端10通过一RFID阅读器识别患者的身份,从而调取患者对应的处方信息41,也就无需患者手动输入处方,减少无专业知识的患者误输入处方的可能性。
当然,所述操作端10也可以利用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接收医师的处方参数输入,比如当医师发现旧处方不适合于患者,但自动获取的处方尚未更新时,医师可以手动输入处方参数,针对所述第一处方信息422修改,形成一第一修改处方信息423,避免旧处方的使用对患者造成影响。或者,即使处方更新,但是患者由突发状况或期间病情发生变化,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也不适用,医师也可以主动修改,或居家治疗的患者获取医师验证许可后,针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修改,形成一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这种情况对于去透析中心或医院治疗的患者来说非常有利,当患者前往透析中心或医院体检治疗时,医师就可以掌握患者最新的病情,如果发现病情变化,就能根据最新的病情制定更适合患者的处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手动输入错误,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对手动输入处方参数的功能被设置了权限,即只有医师身份者登录成功后,以医师的身份手动输入修改处方,而患者身份登录者没有权限手动输入修改处方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识别模块13自动获取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时,所述操作端显示模块11会提示患者或医师是否使用新处方。也就是说,在患者上次APD治疗开始之后,下次治疗开始之前,医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数据远程更新了处方,比如患者在这段时间内前往医院检查,或医生根据患者几次治疗之后远程传输的数据调整了治疗方式、总治疗量、总诊疗时间、单周期注入量、葡萄糖浓度等等。当患者确认使用第二处方信息421时,所述透析模块15会根据第二处方信息421设置治疗参数为患者治疗,或者根据修改后的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设置治疗参数;当患者确认不使用第二处方信息421时,所述透析模块15会根据一第一处方信息422设置治疗参数为患者治疗。可以知道的是,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在所述第一处方信息422之后生成。
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和所述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形成后,所述处理模块30会存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和所述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至一数据存储模块40,,更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内的处方数据。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识别模块13采用RFID技术等,第二处方信息421和所述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可以被写入患者的RFID卡中,便于下次治疗。
进一步,所述操作端10包括一手势识别模块16和一语音识别模块18。所述手势识别模块16与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通信地连接,识别手势动作指令和信息的输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8与所述操作端输入模块12通信地连接,识别语音指令和信息的输入。ESRD患者的治疗应采用无菌技术降低感染风险,否则任何污染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膜炎、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采用按键、触屏等接触式输入指令和信息的方式都会使得操作者沾染细菌,之后操作者在执行将患者连接到机器、处理透析液管和透析液袋等操作时,都有可能使沾染的细菌污染治疗过程,所以所述操作端10设置一手势识别模块16和一语音识别模块18,通过识别语音、手势动作等非接触式指令和信息的输入降低了感染风险,增加了治疗安全。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8可以包括一扬声器、一麦克风、一音频接口或一音频组件等等用于识别声音指令和信息。所述手势识别模块1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摄像系统等用于识别手势指令和信息。所述手势识别模块16和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8可以通过所述操作端接口14与所述处理模块30连接,用于处理并反馈接收的语音或手势指令内容,从而进行操作。语音控制操作对于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的患者,比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患者可以通过语音操作控制系统,而手势识别控制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患者,比如自闭症者、聋哑人、扁桃体发炎而导致的发音困难者等等,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控制系统。
为了使得ESRD患者的居家治疗更加安全可靠,所述操作端10还包括一操作端沟通模块17。所述操作端沟通模块17与所述操作端接口14连接,为患者和医生之间提供沟通平台。也就是说,所述实施沟通模块17可以包括一扬声器、一麦克风、一音频接口或一音频组件和一摄像系统,通过所述操作端接口14和所述监护端20连通,使患者可以与医生直接语音或视频,从而使医生直接了解患者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端沟通模块17包括一售后沟通模块,所述售后沟通模块连接所述操作端接口14,以使得医师、患者或医院设备维修人员可以与设备的售后服务联系。比如当设备损坏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所述售后沟通模块与设备的售后服务联系,寻找解决办法,或者当医师或患者操作中遇到问题,也可通过所述售后沟通模块与设备的售后服务联系。
所述监护端20包括一监护端显示模块21、一监护端输入模块22以及一监护端接口24。所述监护端接口24通信地连接所述监护端20和操作端10、所述处理模块30,以便数据传输和处理。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医师的输入身份信息和密码,利用所述处理模块30识别医师身份信息47。所述显示模块21显示医师身份信息47、医师所治疗的患者身份信息41、患者的处方信息42、历史治疗信息等等。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医师对患者的处方的新建、修改或选择等操作指令,生成处方信息42。
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可以是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的屏幕。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可以是键盘、触摸屏、鼠标、语音识别系统、手势识别系统等等。所述监护端接口24可以是网络接口、无线接口、蓝牙接口等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护端20还包括一监护端沟通模块25,所述监护端沟通模块25通过所述监护端接口24与所述操作端沟通模块17通信地连接,进而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实时沟通,便于医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时了解反应和状况。对于居家治疗的患者来说,系统的实时沟通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比如患者可以通过所述操作端沟通模块17和所述监护端沟通模块25的连接,向医师反应自己的感受,比如感觉温度偏高或偏低、感觉心跳是否过快,呼吸是否正常等,医师可以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言语的反馈判断患者的状况是否正常。如果患者突发状况,自己无法及时求救,周围也没有照顾者时,与其沟通的医师就可以立刻联系急救中心前往救治。
具体地,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显示医生身份信息47,医师所治疗的患者身份信息41、患者的处方信息42等信息数据。也就是如上文所述,当患者居家治疗或透析中心人手不够而选择远程监护时,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显示所述操作端10实时传输的透析参数45,也就是说,医师能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实现同时实时监护多个患者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院负担。
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医师的身份标识48输入,对患者的处方的新建、修改或选择等操作指令输入等等。比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一选择患者指令,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可以根据所述选择患者指令,显示被选择患者信息,比如患者的身份信息41、处方信息42、过往治疗记录,上次的阶段完成情况等等。然后,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一新建处方指令,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显示新建处方表格,以供医生填写。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填写的第二处方信息421。医师对于患者处方的修改可以是基于患者亲自前往医院或透析中心复诊,也可以是基于医师对患者透析参数45的调取。比如患者没有按时前往医院复诊,医师也可以根据以往治疗的数据判断患者的状况,比如多次透析的透析参数45,从而修改患者的处方。
所述处方信息42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身份信息、医生的身份信息、治疗方式、总诊疗量、总治疗时间、单周期注入量、0周期引流警训开或关、葡萄糖浓度、末袋注入量、末袋葡萄糖浓度、治疗周期、留置时间等等APD治疗需要的事项。
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通过所述监护端接口24传输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存储,以便所述操作端10需要时调用。这样即使患者没有亲自前往医院复诊,当其下次进行APD治疗时,系统也会提醒其使用新处方。也就是当患者的身份被识别时,所述操作端10就会调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并显示新处方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就可以提示、更新、显示和确认处方的功能和步骤,患者在进行APD治疗时明确正在进行的治疗采用了最新的处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护端20进一步包括一监护端识别模块23,识别和读写患者的身份标识48,比如识别RFID标签,并能读取和写入患者的RFID标签的内存数据。例如,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可以存储患者的处方信息42。当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生成时,所述监护端识别模块23识别RFID标签,判断是否和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内包含的患者的身份信息一致,如果一致则将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写入所述RFID标签,以便患者下次进行APD治疗时使用。
可以知道是,如果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并未被写入所述RFID标签,也不会影响所述操作端10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的检索和获取,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在生成时会被自动传输并存储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例如,当患者的身份标识48被识别和确认后,所述处理模块30调用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存储的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并反馈至所述操作端10,由所述显示模块11显示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的内容并提醒患者有新的处方。
如图3所示,对于远程电子处方识别功能,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流程如下:
步骤501:识别患者的身份标识48。
如前文所述,患者的所述身份标识48唯一,可以由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自动形成匹配,也可以是被设置为患者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等,也可以利用RFID技术,设置RFID标签作为所述身份标识48。
或者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标识48的输入可以通过所述手势识别模块16,通过语音识别。
步骤503:根据识别的身份标识48,自动获取并显示患者身份信息41。
由于所述身份标识48和患者身份信息41一一对应,所以由所述身份标识48即可获取患者身份信息41。根据识别方式的不同,患者身份信息41自动获取的方式也有可能不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利用用户名和密码作为识别方式,患者身份信息41的获取是通过所述处理模块30调用并反馈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数据所得。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利用RFID技术作为识别方式,患者身份信息41的获取是通过一RFID阅读器从一RFID标签中读取。
步骤505:判断患者的身份标识48是否对应有第二处方信息421。
在步骤505中,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可以被存储至一数据存储模块,从而远程调用数据识别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的存在。
如果有第二处方信息421,则执行步骤507:显示第二处方信息421内容,判断是否确认使用第二处方信息421。
当患者或其照顾者确认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后,仍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等实际情况,针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修改,形成所述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或者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适合患者病情直接采用。即执行步骤510:判断是否改动第二处方信息421.
如果患者或其照顾者确认使用,不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则执行步骤509:根据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设置治疗参数。
如果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尤其是发生突发状况,则仍可以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则执行步骤517:修改第二处方信息421为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根据所述第二修改处方信息424设置治疗参数。
如果患者或其照顾者确认不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则执行步骤511:根据原来的第一处方信息422设置治疗参数。
在步骤505中,如果没有第二处方信息421,则执行步骤513:判断是否改动第一处方信息422。
如果医师手动输入,修改了第一处方信息422,则执行步骤515:修改第一处方信息422为第一修改处方信息423,根据所述第一修改处方信息423设置治疗参数。
如果医师没有手动修改第一处方信息422,则执行步骤511:根据原来的第一处方信息422设置治疗参数。
也就是说,在步骤505至步骤515都是在确认患者所采用的最终处方信息,以保证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处方跟进和更新是对症下药,有效治疗ESRD患者病症的方式,特别是针对突发病变、突发疾病或居家治疗等情况。
步骤519:响应所述开始治疗指令44,开始APD治疗。
步骤521:实时传输所述透析参数45于所述监护端20,供医师实时监护。
所述透析参数4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比如收缩压、舒张压、血氧,总引流量、总灌入量、当前量、当前机器操作状态、透析设备编码等等。所述监护端20接收所述透析参数45,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患者状况,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时间等等。
也就是说,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能及时为医师提供了解每个患者每次腹膜透析治疗后的反应和效果,使医师可以及时根据患者的状况,实现实时监控患者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实时监护患者治疗,患者可以实现居家治疗可能性,增加治疗的安全性。
步骤523,接收一结束治疗指令46,结束APD治疗。
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来说,自己手动输入处方并不是首选,而由医师制定之后,系统自动获取才是对患者最安全的方式。所以无论患者是居家治疗还是在医院或透析中心治疗,患者刷卡或登录系统被识别身份之后自动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和处方信息41,尤其是更新的处方信息第二处方信息421,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如图2所示,对于远程数据存储,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流程如下:
步骤602:识别医师的身份标识48。
与患者相同,每个医师都配有唯一的所述身份标识48用以识别医师的身份。医师的身份标识48可以被实施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工作证编号、或系统自动生成分配等等。
识别的方式也可以由多种,比如利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绑定的手机扫描登录、对具有RFID标签的工作证射频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等。
以上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为例,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医师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等,通过所述监护端接口24传输至所述处理模块30。所述处理模块30调用数据存储模块40的数据,分析和查询对应的信息,进而识别医师的身份。或者利用上述监护端识别模块23识别医师的身份。
步骤604:获取和显示医师的身份标识48所对应的患者信息。
当医师的身份标识48被识别成功,系统可以根据识别的身份标识48调取存储的对应的数据。
以上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为例,当所述处理模块30分析和查询到对应的信息,将查询的信息通过所述监护端接口24反馈至所述监护端20,并由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显示。主要地,所述处理模块30反馈和所述监护端显示模块21显示该医师相关联的患者信息,比如其所治疗的患者的身份信息、患者的治疗历史、现有症状等等。
步骤606:响应一选择或新建患者指令。
当医师需要对某一患者的信息进行修改或当医师有了新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输入一选择或新建患者指令,比如通过鼠标单机或双击、通过语音或手势指示等等。所述处理模块30对所述选择或新建患者指令进行分析并响应,比如调用被选择患者的信息并显示,比如显示新建患者信息界面等等。
步骤608:响应一修改或新建患者处方指令。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患者的病情减轻、加重、发生突变、发生并发症或患者存在其他病症正在服药需要避免药物冲突等情况,需要更换患者的处方以便适合患者的情况。此时,医师可以通过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输入一修改或新建患者处方指令,所述处理模块30对所述修改或新建患者处方指令进行分析并响应,比如显示需要修改的处方的信息或显示填写新处方的界面。
步骤610:接收第二处方信息的输入,形成第二处方信息421。
医师可以通过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输入修改的处方的信息或填写新处方各项内容,比如治疗方式、总治疗量、总治疗时间、单周期注入量、0周期引流警讯开或关、葡萄糖浓度、末袋注入量、末袋葡萄糖浓度、治疗周期、留置时间等等APD治疗需要的事项。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22接收这些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
对于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可以执行步骤612:存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0。
或步骤614:将所述第二处方信息421写入患者的RFID标签。
之后患者或照顾者即可在所述操作端10进行如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治疗。从而实现患者远程电子处方识别功能,以便医师更新修改处方后,患者可以及时获取,避免患者误记或误操作导致处方错误的可能。
值得一体的是,在步骤606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605:响应一远程监护指令,接收来自所述操作端的透析参数45的实时数据。
这种远程电子处方识别方法特别适合没有时间去透析中心的患者,比如对于儿童、白天需要工作学习或自由活动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居家治疗。患者购买APD机器连接服务器之后,APD机器系统将医师需要的临床数据存储供调用。而医师可以通过所述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远程修改患者的处方,特别是当医师实时接收和监护患者治疗过程时,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及时的远程修改处方,避免由于时间差延误患者的治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0)

1.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监护端,其中监护端包括一监护端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接收一患者身份信息及与之对应的处方信息的输入;
一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于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监护端输入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及
一操作端,其中所述操作端包括一识别模块和一透析模块,其中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供识别该患者身份信息及对应处方信息,所述透析模块通信连接于所述识别模块,根据识别的处方信息为对应的患者提供透析治疗。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识别模块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一RFID标签和一RFID阅读器,其中所述RFID阅读器通信地连接所述透析模块,所述RFID阅读器根据所述RFID标签,识别该患者身份信息及对应该处方信息,供所述透析模块为对应的患者提供治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手势识别模块,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使所述操作端能够通过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所述操作端能够通过所述识别模块识别语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被通信设置于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所述操作端能够通过所述识别模块识别语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端进一步包括一操作端沟通模块,所述监护端进一步包括一监护端沟通模块,其中所述操作端沟通模块与所述监护端沟通模块通信地连接,供该患者与一医师实时沟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存储来自于所述监护端和/或所述操作端的数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来自于所述操作端和所述医师端的信息和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透析模块能够传输一透析参数至所述监护端,供该医师实时监护该患者。
9.一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识别患者的身份标识;
(b)判断被识别的患者是否有对应的处方信息,确认最终采用的处方信息;
(c)根据最终采用处方信息,设置APD治疗参数;以及
(d)为一患者进行APD治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方信息包括一第一处方信息和一第二处方信息,其中第二处方信息的生成时间晚于第一处方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之后还包括步骤:
(a1)根据被识别的患者的身份标识,获取并显示患者身份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还包括步骤:
(b1)如果有第二处方信息,显示第二处方信息内容;和
(b2)判断是否确认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如果确认不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信息;
(b3)如果确认使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判断是否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如果不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信息;如果修改所述第二处方信息,形成一第二修改处方信息,所述第二处方修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还包括步骤:
(b4)如果没有第二处方信息,判断是否接收一改动指令,其中所述改动指令改动所述第一处方信息;和
(b5)如果没有接收所述改动指令,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作为所述最终采用处方信息;如果接收所述改动指令,修改所述第一处方信息为一第一修改处方信息,所述第一修改处方信息作为最终采用处方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b6)识别一监护端的身份标识,判断是否有改动权限,如果监护端的身份标识被识别成功,开放改动权限,如果监护端的身份标识被识别失败,关闭改动权限。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
(e)实时传输一透析参数至一监护端,供监护端实时监护。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f)响应一修改或新建处方指令;
(g)接收第二处方信息的输入,形成所述第二处方信息;以及
(h)存储所述第二处方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h)中所述第二处方信息被存储至一RFID标签或一数据存储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i)识别监护端的身份标识;
(j)根据被识别的监护端的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患者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9至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通过RFID技术识别患者的身份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RFID技术将所述处方信息写入对应的一RFID标签。
CN201810377623.9A 2018-04-25 2018-04-25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8564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7623.9A CN108564994A (zh) 2018-04-25 2018-04-25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7623.9A CN108564994A (zh) 2018-04-25 2018-04-25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4994A true CN108564994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3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7623.9A Pending CN108564994A (zh) 2018-04-25 2018-04-25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499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418A (zh) * 2018-10-17 2018-12-11 暨南大学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09833A (zh) * 2024-02-29 2024-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远程智能化腹膜透析系统
CN117809833B (zh) * 2024-02-29 2024-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远程智能化腹膜透析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7404A (zh) * 2009-12-29 2010-08-11 华南理工大学 腹膜透析机远程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204016964U (zh) * 2014-04-25 2014-12-17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腹膜透析系统
CN104487976A (zh) * 2012-05-24 2015-04-01 德卡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在监控客户机与基部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71799A (zh) * 2015-04-16 2015-07-15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腹膜透析设备及其远程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5447305A (zh) * 2015-11-12 2016-03-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可远程监控的腹膜透析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6650248A (zh) * 2016-12-13 2017-05-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 一种腹膜透析远程管理系统及远程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7404A (zh) * 2009-12-29 2010-08-11 华南理工大学 腹膜透析机远程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4487976A (zh) * 2012-05-24 2015-04-01 德卡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在监控客户机与基部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204016964U (zh) * 2014-04-25 2014-12-17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腹膜透析系统
CN104771799A (zh) * 2015-04-16 2015-07-15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腹膜透析设备及其远程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5447305A (zh) * 2015-11-12 2016-03-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可远程监控的腹膜透析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6650248A (zh) * 2016-12-13 2017-05-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 一种腹膜透析远程管理系统及远程管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418A (zh) * 2018-10-17 2018-12-11 暨南大学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985418B (zh) * 2018-10-17 2021-10-26 暨南大学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09833A (zh) * 2024-02-29 2024-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远程智能化腹膜透析系统
CN117809833B (zh) * 2024-02-29 2024-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远程智能化腹膜透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9183B2 (en) Matching delayed infusion auto-programs with manually entered infusion programs
AU2020205342B2 (en) Infusion pump error display
US8945043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contextual awareness
US7051120B2 (en) Healthcare personal area identification network method and system
TWI244022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data flows
US20130131574A1 (en) Dialysis treatment monitoring
JP2020064646A (ja) 無線医療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872693B2 (en) Performing an apheresis procedure with identity confirmation
AU2007244000A1 (en) Remote controlled medical apparatus
CN10551614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数据授权方法及服务器
JP2003047657A (ja) 在宅腹膜透析療法支援システム
CN108564994A (zh) 远程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系统和方法
US20220270747A1 (en) Automated clinical decision disambiguation
US12002562B2 (en) Matching delayed infusion auto-programs with manually entered infusion programs
CN106951679A (zh) 一种icu病床多功能控制系统
CN115762736A (zh) 一种具有分级监护模式的护理方法及系统
Pullen Jr Technologies in the workplace
TWM586147U (zh) 智能閉環輸液系統
TW201037547A (en) Integrated 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 inform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