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1947A -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1947A
CN108561947A CN201810404518.XA CN201810404518A CN108561947A CN 108561947 A CN108561947 A CN 108561947A CN 201810404518 A CN201810404518 A CN 201810404518A CN 108561947 A CN108561947 A CN 108561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in
electric heater
heat
radiating subassembly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45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艳
黄铠
杜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45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1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1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1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散热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和多个依次连接的散热单元,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构设出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每个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构设出容置空间,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散热单元内限定出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引导气流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发生对流,可以提升气流与发热板之间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促进发热元件中的热量向外扩散,进而可以提升电暖器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散热片的机构散热不充分,不仅影响电暖器的加热效果,而且散热片的边缘位置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用户,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好,而且安全系数较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散热效果的电暖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和多个依次连接的散热单元,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构设出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每个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构设出容置空间,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散热单元内限定出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引导气流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发生对流,可以提升气流与发热板之间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促进发热元件中的热量向外扩散,进而可以提升电暖器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本体部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前端和后端的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相对于所述散热单元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本体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本体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部同侧。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构设出周向封闭的气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本体部包括:平直段和连接于平直段的前端和后端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相对于平直段的一侧倾斜延伸后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在相邻两个散热单元之间构设出气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流通道为不规则状,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周向上分布有多个扰流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左右延伸板和前后延伸板,所述左右延伸板、前后延伸板构和所述本体部共同构设出扰流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组件还包括:集成板,所述集成板设有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之间,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的前后端连接部间隔设置,构设出具有开口的气流通道。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本体部上均设有扰流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部的扰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部的扰流通道对称分布或交错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通道为百叶窗或扰流孔。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管或发热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暖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散热组件;
10:散热单元;11:气流通道;111:扰流腔;12:第一散热片;121:本体部;
1211:平直段;1212:折弯段;1213:扰流通道;122:连接部;
1221:左右延伸板;1222:前后延伸板;
13:第二散热片;14:容置空间;15:集成板;16:出气腔;
20:发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0和具有其的电暖器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暖器,包括:支架和散热组件100,散热组件100可以设在支架上。
如图1和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0,包括:发热元件20和多个依次连接的散热单元10。
具体而言,每个散热单元10包括: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之间限定有容置空间14,发热元件20设在容置空间14内,且发热元件20止抵接触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可以为发热元件20中的热量向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扩散提供方便。
其中,散热单元10的第一散热片12可以与相连散热单元10的第二散热片13配合限定出气流通道11,散热单元10的第二散热片13可以与相邻散热单元10的第一散热片12配合限定出另一个气流通道11。气流通道11的上端和下端均敞开与外界连通。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器的散热组件100,散热单元10内限定出气流通道11,气流通道11引导气流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发生对流,可以提升气流与发热板之间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促进发热元件20中的热量向外扩散,进而可以提升电暖器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器,通过采用上述散热组件100,可以提升电暖器的散热效率。
其中,发热元件20容纳在容置空间14内,可以为发热元件20的装配提供方便,而且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将发热元件20夹在中间,可以为发热元件20向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上散热提供方便,再者,上述结构的发热元件20可以增加气流通道11的截面积,为气流穿过气流通道11提供了方便,还能促进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在气流通道11内进行热量交换。
相对于油汀而言,发热元件20的发热效率高,升温快,可以提升电暖器的工作效率,而且发热元件20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缩小电暖器的体积,进而可以节省电暖器的占用空间。再者,发热元件20的两侧均具有散热片,发热元件20上的热量无论怎样扩散都会扩散到散热片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发热元件20的散热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散热组件10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均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本体部121和连接于本体部121前端和后端的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连接部122。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散热组件100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散热组件100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多个散热单元10沿左右方向依次相连。散热片中的本体部121沿前后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多个本体部121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散热片具有两个连接部122,其中一个连接部122连接在本体部121的前端,另一个连接部122连接在本体部121的后端。连接部122沿左右方向延伸,也就是说,连接部122沿散热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其中,在同一个散热单元10中,第一散热片12的连接部122和第二散热片13的连接部122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例如,第一散热片12可以朝左延伸,第二散热片13朝右延伸,散热组件100最左端和最右端的散热单元10仅具有一个散热片。由此,相邻散热单元10的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可以配合限定出气流通道11,可以增加气流通道11的截面积,促进冷热空气对流。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相对于散热单元10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呈对称结构,对称轴穿过容置空间14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左右对称的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结构相似,不仅可以为散热单元10的装配提供方便,而且,可以保证各个气流通道11的截面形状与面积相同,进而可以促进各气流通道11的散热效率一致,防止因局部散热不均影响电暖器的正常使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12的本体部121具有第一凹槽,第二散热片13的本体部121具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14。
具体而言,散热单元10包括: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第一散热片12位于第二散热片13的左侧,第一散热片12的右侧壁面上形成有向左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右侧、上端和下端均敞开;类似地,第二散热片13的左侧壁面上形成有向右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左侧、上端和下端均敞开。
第一凹槽的右侧和第二凹槽的左侧配合相连,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构成上端和下端敞开的容置空间14,发热元件20容纳在容置空间14内。利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合装配加热元件,装配方面,而且可以提升发热元件20的稳定性,防止发热元件20在容置空间14内沿左右方向晃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片上设有两个连接部122,两个连接部122分别设在本体部121的前后两端,两个连接部122分位于本体部121同侧。也就是说,同一个散热片上的两个连接部122朝向相同的方向延伸,例如,可以都朝左侧延伸,也可以都朝右侧延伸。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散热单元10通过两个连接部122连接,构设出周向封闭的气流通道11。
具体而言,一个散热单元10的第一散热片12与相连散热单元10的第二散热片13相连,该第一散热片12的连接部122的远离该第一散热片12的本体部121的一端,连接相连散热单元10的第二散热片13的连接部122的远离该第二散热片13的本体部121的一端,由此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配合可以构造成一个周向封闭的气流通道11。需要说明的是,气流通道11不一定是从上端到下端的周向都是封闭的,气流通道11的局部位置也可以是敞开与外界相连通的。
利用连接部122连接相邻散热单元10,不仅可以为散热单元10的连接提供方便,还可以增加气流通道11的截面积,而且可以防止本体部121相连影响流体在气流通道11内的对流效应。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21包括:平直段1211和连接于平直段1211的前端和后端的折弯段1212。平直段1211沿在水平方向上沿前后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平直段1211大致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布置矩形板,其中,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设在平直段1211上。具体而言,第一散热片12的平直段1211与第二散热片13的平直段1211可以贴合相连,容置空间14夹设在第一散热片12的平直段1211和第二散热片13的平直段1211之间。
每个本体部121具有两个折弯段1212,两个折弯段1212分别连接在平直段1211的前端和后端。平直段1211前端的折弯段1212沿平直段1211所在的平面向前延伸并向左或向右倾斜,然后再向正前方延伸。平直段1211后端的折弯段1212沿平直段1211所在的平面向后延伸并向左或向右倾斜,然后再向正后方延伸。
通过设置折弯段1212,且气流通道11左右两侧的折弯段1212相向倾斜,由此可以增加气流通道11左右两侧平直段1211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增加气流通道11的截面积,进而可以为气流穿过气流通道11提供方便。
其中,容置空间14左右两侧的折弯段1212相背倾斜,也就是说,容置空间14左右两侧的折弯段1212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例如,容置空间14左侧平直段1211上的折弯段1212朝左倾斜,容置空间14右侧平直段1211上的折弯段1212朝右倾斜,相邻平直段1211的折弯段1212之间可以限定出出气腔16。
出气腔16与气流通道11的局部外周壁接触,气流通道11内部的空气可以辅助扩散散热片内周壁上的热量,出气腔16可以辅助扩散散热片外壁上的热量,有利于提升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气流通道11为不规则状,在气流通道11的周向上分布有多个扰流腔111。也就是说,气流通道11也可以包括主腔室和多个与主腔室连通的扰流腔111,扰流腔111可以沿主腔室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扰流腔111,气流在气流通道11内流通时,一方面,可以增加气流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面积;另一方面,气流可以在主腔室和扰流腔111之间交替,可以促进低温气流与高温气流的对流作用,由此可以进一步促进散热片与气流进行热量交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122包括:左右延伸板1221和前后延伸板1222,左右延伸板1221、前后延伸板1222构和本体部121共同构设出扰流腔111。
具体而言,连接部122包括一个平行于本体部121的前后延伸板1222,本体部121和前后延伸板1222之间利用左右延伸板1221连接,左右延伸板1221与前后延伸板1222垂直设置。由此,前后延伸板1222、左右延伸板1221和本体部121的折弯段1212配合限定出一个扰流腔111。
如图3所示,利用左右延伸板1221和前后延伸板1222配合本体部121,不仅可以实现相邻散热板之间的稳定性连接,而且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上述结构的扰流腔111可以提升气流通道11的扰流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组件100还包括:集成板15,集成板15设有相邻两个散热单元10之间。具体而言,相邻两个散热单元10的前端通过一个集成板15相连,相邻两个散热单元10的后端通过另一个集成板15相连。相邻两个散热单元10的前后端连接部122间隔设置,构设出具有开口的气流通道11。也就是说,一个散热单元10的前端与相连散热单元10的前端通过集成板15连接,该散热单元10的后端与相连散热单元10的后端也通过集成板15连接,相邻散热单元10之间不直接相连,利用集成板15间隔开相连的两个散热单元10。
气流通道11的前侧和后侧敞开设置,气流可以通过气流通道11的底端、顶端或前后两个敞开侧进入或流出气流通道11,由此可以促进气流在气流通道11内的流动,气流流动时带动热量的扩散,进而可以促进散热组件100散热。
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的本体部121上均设有扰流通道1213,一方面,扰流通道1213与气流通道11配合扰动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低温气流与高温气流对流混合,散热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扰流通道1213的数量,可以进一步提升扰流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散热片12本体部121的扰流通道1213与第二散热片13本体部121的扰流通道1213对称分布或交错分布。
也就是说,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撒热片的结构较为相似,可以使用相同的生产模具加工得到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3,由此可以降低散热组件100的生产成本。而且,对称或交错分布的扰流通道1213分布较为均匀,可以提升散热组件100散热的均匀性,防止散热组件100局部位置升温过高。
进一步地,扰流通道1213为百叶窗或扰流孔,也就是说扰流通道1213可以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状,也可以是多个成排布置的扰流孔,在保证扰流散热的前提下,为扰流通道1213的布置与设计提供了方便。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电暖器的散热组件100,发热元件20为发热管或发热膜。发热元件20可以是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发热管并插接在容纳空间内,发热元件20也可以是贴合在容纳空件内周壁的发热膜。
发热管或发热膜的结构简单,发热效率高,升温快,可以提升电暖器的工作效率,而且发热管和发热膜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缩小电暖器的体积,进而可以节省电暖器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暖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依次连接的散热单元,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构设出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每个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构设出容置空间;
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本体部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前端和后端的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相对于所述散热单元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本体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本体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部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构设出周向封闭的气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平直段和连接于平直段的前端和后端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相对于平直段的一侧倾斜延伸后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在相邻两个散热单元之间构设出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为不规则状,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周向上分布有多个扰流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左右延伸板和前后延伸板,所述左右延伸板、前后延伸板构和所述本体部共同构设出扰流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板,所述集成板设有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之间,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单元的前后端连接部间隔设置,构设出具有开口的气流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本体部上均设有扰流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部的扰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部的扰流通道对称分布或交错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通道为百叶窗或扰流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管或发热膜。
15.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散热组件。
CN201810404518.XA 2018-04-28 2018-04-28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Pending CN108561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4518.XA CN108561947A (zh) 2018-04-28 2018-04-28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4518.XA CN108561947A (zh) 2018-04-28 2018-04-28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1947A true CN108561947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3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4518.XA Pending CN108561947A (zh) 2018-04-28 2018-04-28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19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12A (zh) * 1996-07-09 1998-04-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CN2457483Y (zh) * 2000-11-22 2001-10-31 李秀娟 无介质直热式电暖气片
CN201522027U (zh) * 2009-11-10 2010-07-07 邱国云 一种自动循环空气式电暖器
CN204187710U (zh) * 2014-09-19 2015-03-04 意大利德龙家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非充油式电暖器
CN106907760A (zh) * 2017-03-28 2017-06-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12A (zh) * 1996-07-09 1998-04-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CN2457483Y (zh) * 2000-11-22 2001-10-31 李秀娟 无介质直热式电暖气片
CN201522027U (zh) * 2009-11-10 2010-07-07 邱国云 一种自动循环空气式电暖器
CN204187710U (zh) * 2014-09-19 2015-03-04 意大利德龙家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非充油式电暖器
CN106907760A (zh) * 2017-03-28 2017-06-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4304B (zh) 水冷散熱裝置
JP5024600B2 (ja) 発熱体冷却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を備えた駆動装置
CN109588022A (zh) 电子设备及散热系统
TWI670461B (zh) 水冷頭
CN211451987U (zh) 热量传导装置
CN107969093B (zh) 散热器
CN108024489A (zh) 线路板风冷散热装置
WO2021218211A1 (zh) 散热片组件及电热油汀
CN208638862U (zh) 一种均温散热器及电机控制器
KR20190011315A (ko) 오일 히터
US11740027B2 (en)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KR20100003923U (ko) 냉각장치용 방열구조
CN110446394A (zh) 液冷传热装置
WO2018176830A1 (zh) 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CN108561947A (zh)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暖器
CN117062385A (zh) 散热结构、需散热设备
CN207820430U (zh) 线路板风冷散热装置
CN214198864U (zh) 散热片及油汀
KR102246518B1 (ko) 허니콤 타입의 고전압 피티씨 히터모듈
KR20180080022A (ko) 냉온 매트장치
KR20180080019A (ko) 냉온 매트장치
CN208242075U (zh) 液冷传热装置
KR101558695B1 (ko) 차량용 컵홀더
JP2014033015A (ja) 冷却器
CN209296991U (zh) 用于光模块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