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0722B -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 Google Patents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0722B
CN108560722B CN201810531094.3A CN201810531094A CN108560722B CN 108560722 B CN108560722 B CN 108560722B CN 201810531094 A CN201810531094 A CN 201810531094A CN 108560722 B CN108560722 B CN 108560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house
room
supporting structur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10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0722A (zh
Inventor
叶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310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0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0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0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0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6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with provisions to raise or lower the whole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 E04B1/34807Elements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属于装配式建筑物相关技术领域,其通过设置具有外框的支撑结构来完成房屋单元的容置与支撑,并在支撑结构内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滑道,且在滑道上沿房屋单元的装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升降单元,通过升降单元的升降可实现房屋单元底部与外框底部的抵接与分离,继而再可借助升降单元顶部的滚轮来辅助完成房屋单元的装卸。本发明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法便捷,能有效为房屋单元提供支撑和保护,提升房屋单元装卸的效率,简化房屋单元维护的工序,降低维护的成本,从而大大降低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物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背景技术
房屋是人们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形式多样,结构各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房屋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房屋建筑结构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其原材料多为不可再生资源且能耗高,不环保,施工工序繁琐,施工周期长,效率低下,造价高;而且传统房屋建筑结构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处理不便,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鉴于传统房屋建筑结构存在的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应用各类新兴材料来制作房屋建筑结构,房屋建筑结构的建造形式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如基于竹材料制作的房屋单元和/或房屋建筑,其通过将竹篾材料预制成具有筒状结构的房屋单元,再以其为模块制作成房屋,这在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 206545261 U、CN 206396901 U、或CN206154787 U中有相应地记载;随着上述单元化或者模块化房屋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块化房屋的种类及性能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由多个房屋单元组合而成的房屋的应用过程中,部分房屋单元难免会出现变形或者损坏,这就需要对相应的房屋单元进行修复或者更换,而更换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将房屋分拆成多个房屋单元,再把对应的房屋单元取出、更换,最后再将各房屋单元重新组合成房屋结构,上述更换形式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装配及更换成本高,极大地增加了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影响了模块化房屋的装卸效率,制约了房屋单元乃至基于其的模块化房屋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其通过设置具有外框的支撑结构来完成房屋单元的容置与支撑,减少房屋单元应用过程中的变形和损坏,提升房屋单元的使用寿命,减少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且在支撑结构内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滑道,并在滑道上沿房屋单元的装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升降单元,通过升降单元的升降可实现房屋单元底部与外框底部的抵接与分离,并可借助升降单元顶部的滚轮来辅助完成房屋单元的装卸,减少房屋单元装卸过程中与支撑结构的摩擦力,缩短装卸的时间,提升房屋单元装配与更换的效率,从而降低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包括呈框架结构并可将呈筒状的房屋单元对应容置其中的外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沿该外框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设置,并在所述滑道上设置有升降组件以用于辅助实现所述房屋单元沿所述滑道的轴线方向快速装卸;且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多个在所述滑道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并可分别竖向升降一定高度的升降单元,各所述升降单元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可通过对应升降单元的上升而抵接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其托举一定高度,使得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远离所述滑道的上表面,以及所述滚动机构可在所述房屋单元装卸时转动,从而辅助完成所述房屋单元的装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沿所述外框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房屋单元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装卸方向为该房屋单元的轴线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单元可通过螺纹升降副、液压缸、气缸、或者齿轮传动组件来实现其顶部的所述滚动机构的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机构为滚轮、滚珠、或者微型传送带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房屋单元为方筒状结构,相应地,所述外框呈方框结构,且其底部设置的所述滑道为分设于该外框内部底面两侧的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包括顶板和设置在该顶板下方并与该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两侧板匹配连接,并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可容置各所述升降单元的中空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螺栓,所述滚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螺栓顶部且轴线垂直于所述滑道轴线的滚轮,且对应所述滚轮和所述螺栓的底部分别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以及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螺栓的底部可匹配穿过所述第一螺母后伸入所述底板上的对应通孔中,以实现所述螺栓的限位,继而转动所述第一螺母可实现所述滚轮的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的底部穿过所述底板,且对应该螺栓在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背离所述外框内部的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母开设有侧位孔,通过所述侧位孔可完成所述第一螺母的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升降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将所述支撑结构吊装在需要装配所述房屋单元的区域后固定;
S2:将所述房屋单元吊装至所述支撑结构处,使得所述房屋单元的一侧与所述外框中的所述滑道端部对正,继而将该侧的所述房屋单元伸入所述外框中直至其底部下方有至少一个所述升降单元;
S3:控制各所述升降单元上升一定的高度,使得此时位于所述房屋单元下方的所述升降单元顶部可抵接该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其托举一定高度而使得所述房屋单元底部不接触所述滑道的上表面;
S4:在所述房屋单元背离所述外框的一侧施以沿所述滑道轴向的推力,借助所述房屋单元下方各所述滚动机构的滚动来辅助完成所述房屋单元的快速装配到位,继而控制各所述升降单元下降一定的高度,使得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抵接所述滑道的上表面,从而完成所述房屋单元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快速装配;
S5:当所述支撑结构中的所述房屋单元需要取出时,可通过控制各所述升降单元上升一定高度,使得各所述滚动机构分别抵接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其托举一定高度而使得该房屋单元底部不接触所述滑道的上表面,继而在所述房屋单元的一侧施以沿所述滑道轴向的拉力,便可借助各所述滚动机构的滚动而将所述房屋单元从所述支撑结构中拉出,从而完成所述房屋单元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快速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的房屋,其特征在于,该房屋包括至少一个房屋模块,所述房屋模块由一个房屋单元装配进一个所述支撑结构中得到,多个所述房屋模块可通过层叠或者并排的形式紧贴组合成整体结构,且相邻两房屋模块之间可通过两所述支撑结构相互贴合部位的匹配连接而实现稳固设置,从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房屋,且该房屋中的所述房屋单元可通过对应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滑道实现快速装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房屋单元为竹缠绕房屋单元,即所述房屋为竹缠绕房屋,该竹缠绕房屋单元由一定厚度的竹篾缠绕层沿环向缠绕粘结而成,且所述竹篾缠绕层可作为该房屋单元承受外力作用的承力层。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其通过设置具有外框结构并可以其内部空间支撑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使得呈筒状的房屋单元可对应装配进支撑结构中,由支撑结构为房屋单元的应用提供辅助支撑和保护,从而减少房屋单元在应用过程中的变形和损坏,提升房屋单元的使用寿命,降低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
(2)本发明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其通过在外框底部设置至少一个沿长度方向的滑道,并在滑道上对应设置由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组成的升降组件,以各升降单元的升降实现房屋单元底部与支撑结构底部的顶板上表面接触或者分离,即实现升降单元顶部滚轮与房屋单元底部的抵接或分离,从而可通过升降单元顶部滚轮的滚动作用辅助完成房屋单元的装配或者取出,大大提升了房屋单元装卸的效率,降低了房屋单元应用及维护的成本,推动了房屋单元的模块化应用;
(3)本发明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其通过设置螺栓、螺母组合形成螺纹升降副,并在螺栓顶部设置支架及滚轮组成升降单元,以螺母的转动转化为螺栓的升降,控制简单,实施便捷,能有效实现升降单元与房屋单元的抵接与分离,从而提升房屋单元的装配效率,缩短房屋单元更换或装配的时间,降低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
(4)本发明应用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步骤简单,实施便捷,能快速实现房屋单元在支撑结构中的装卸过程,为房屋单元的应用提供足够的支撑,并在房屋单元需要更换时简化更换的工序,缩短更换的周期,减少更换过程中的工作量,降低房屋单元更换、维护的成本;
(5)本发明的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其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便捷,易于实现,支撑结构不仅能有效在房屋单元的应用过程中为其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还能借助支撑结构上的升降组件快速实现房屋单元的装卸,简化房屋单元更换维护的工序,降低维护的成本,且房屋单元可通过竹篾材料缠绕粘结而成,制备简单,成本较低,能大大降低房屋结构的建造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的局部I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的滑道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的滑道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装配进支撑结构的房屋单元整体结构立体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滑道,101.顶板,102.底板,103.侧板,104.侧位孔;2.升降组件,201.滚轮,202.螺栓,203.支架,204.第一螺母,205.第二螺母;3.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房屋单元如图5中所示,其在优选实施例中由竹篾材料缠绕粘结而成筒状结构,即如图5中所示的类似于长方体的筒状结构,多个类似的房屋单元可通过并排层叠的形式组合成具有多个房屋单元的房屋;当然,优选实施例中的房屋单元也不局限于竹篾材料制成,其也可以是别的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轻质混凝土材料、或者板材等制成的筒状房屋单元,且优选实施例中呈筒状结构的房屋单元也不局限于方形筒状结构,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优选设计为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的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适用于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外框3,优选实施例中的外框3由多根长条形的金属杆件对应拼接而成,在外框3内的底部设置有滑道1,其优选沿外框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可进一步优选为分设于外框3底部两侧的两个,房屋单元的底部两侧可分别对应放置在滑道1上,并在两滑道1的作用下快速到位。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滑道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如图2中所示,其优选由4个呈长条形的板状材料拼装而成,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滑道1包括沿外框3长度方向设置的顶板101、底板102和侧板103,顶板101平行设置在底板102的上方,两者之间通过两平行设置的侧板103对应连接,形成内部中空的长条形方框结构,即两侧板103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上板101和底板102的侧边;进一步地,在顶板10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优选实施例中上述通孔为方形孔,以用于呈圆柱形结构的滚轮201分别对应穿过通孔,从而带动其上方的房屋单元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实现房屋单元的装卸。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两滑道1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2,其包括沿滑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各升降单元可在滑道1上等间距设置或者不等距设置,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选设置,且在优选实施例中的滑道1两端部优选分别设置有升降单元,以使得房屋单元的端部放入外框3的端部时,可对应有升降单元将其支撑并转运;进一步地,外框3底部的两滑道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升降单元可以是沿两滑道之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也可以是交错设置,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选,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升降单元包括滚轮201、螺栓202和支架203,如图2~4中所示,其中,螺栓202竖向设置在滑道1内,支架203对应设置在螺栓202的顶部,由螺栓202为其提供支撑并带动去上下升降;进一步地,滚轮201可活动固定在支架203上,其固定后的轴线沿外框3的宽度方向设置,即滚轮201旋转时其顶部的切线沿外框3的长度方向,继而可将滚轮201上方的房屋单元沿外框3的长度方向带动;相应地,对应各滚轮201分别在顶板101上开设通孔,使得各滚轮201的顶部可突出顶板101上的通孔,从而抵接房屋单元的底部并通过螺栓202的升降使得房屋单元的底部脱离顶板101的上表面,且对应各螺栓202在底板102上对应开设有通孔,使得螺栓202的底部可对应穿过该通孔;进一步地,对应螺栓202在底板10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螺母204,如图3中所示,螺栓202的底部对应匹配穿过第一螺母204后插入底板102,通过第一螺母204可实现螺栓202在底板102上的限位,且通过第一螺母204的正旋或者反旋,可实现螺栓202的升降,从而带动螺栓202顶部的支架203及支架203上的滚轮201升降。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底板102的下方对应螺栓202设置有第二螺母205,如图4中所示,其可与第一螺母204匹配作用,共同完成螺栓202的限位并实现其竖向升降;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升降单元也不局限于上述所记载的形式,即螺纹升降副的形式,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优选为别的形式来实现,如采用液压缸、气缸、或者齿轮传动组件来实现,由液压缸、气缸、或者齿轮传动组件来实现顶部滚动组件的升降,从而辅助完成房屋单元的装配或者更换;且本发明中用于抵接房屋单元底部并辅助其装卸的滚动机构也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记载的形式,即采用滚轮202的滚动来实现,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优选为别的形式来实现,如在升降单元的顶部设置有由滚珠或者微型传送带组件等,由滚珠的滚动或者传送带的运转实现房屋单元的装卸。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升降单元采用支架203、螺栓202和第一螺母204的组合形式,并对应设置在底板102上方的第一螺母204在侧板103上开设有侧位孔104,如图2~4中所示,可通过侧位孔104以相应的配件(如扳手)完成第一螺母204的旋转,继而实现螺栓202的竖向升降;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实施例中的两滑道1分别设置在外框3底部的两侧,如此设计旨在方便滑道1上升降单元的控制,当升降单元的升降形式或者控制形式发生改变,或者房屋单元的外轮廓发生改变时,滑道1的设置位置可相应发生改变,如分别设置在靠近外框3底部靠近两侧的位置,或者分别设置在靠近外框3底部靠近中部的位置,且滑道1的设置数量也可根据不同房屋单元的轮廓形状和/或升降组件2升降形式的差异进行优选,如当房屋单元设置为圆筒状时,外框3的内部空间也相应优选设置,成为内部具有圆柱形空间的框架结构,此时可在外框3底部的中部设置一组滑道1,由其带动圆管状的房屋单元进出外框3,起到辅助装卸的作用;如升降单元的升降;如当升降单元的控制形式发生改变时,外框3底部设置的滑道1的数量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如在外框3底部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此外,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支撑结构中房屋单元的装卸方式均为沿外框3的长度方向进行装卸,即沿房屋单元的轴线方向进行装卸,该装卸方式是一种应用较多的形式,但并非为唯一的装卸形式,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房屋单元从外框3上沿长度方向的侧面进行装卸,即房屋单元沿外框3的宽度方向进行装卸,相应地,在外框3底部设置的滑道1轴线沿外框3的宽度方向,当有多个滑道1时,多个滑道1在外框3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滑道1上沿外框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升降单元,各升降单元顶部的滚动机构可以发生相应的转动,滚动机构转动时顶部的切向为外框3的宽度方向,如此,便可将房屋单元从外框3的侧面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装卸。
进一步地,应用优选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支撑结构可制备相应的房屋,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房屋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撑结构,当支撑结构为一个时,仅需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对应需要制备房屋的地方,再将一个房屋单元通过支撑结构底部的滑道1完成装配;进一步地,当房屋包括多个支撑结构时,多个支撑结构通过层叠和/或并排的形式紧贴组合成支撑框架结构,且相邻的两支撑结构之间可通过焊接、捆绑、或者连接件紧固的形式进行稳固连接,最后形成具有多个支撑结构的框架结构,并在各支撑结构中分别容置有房屋单元,从而形成具有整体结构的房屋。
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实施例中的房屋单元为竹缠绕房屋单元,其通过竹篾缠绕层缠绕粘结而成,而竹篾缠绕层可进一步优选通过竹篾材料缠绕、编织、粘结而成,其优选为房屋单元承受外力作用的承力层,并最终形成如图5中所示的筒状竹缠绕房屋单元,该房屋单元可借助支撑结构底部的滑道1快速装配进支撑结构中,且一端房屋单元出现损坏或者变形,可借助滑道1实现快速装卸;进一步地,当房屋单元在支撑结构中装配到位时,竹缠绕房屋单元以其一侧的竹篾缠绕层抵接该支撑结构中滑道1的上表面,继而由该侧的竹篾缠绕层为该房屋单元提供支撑,而多个竹缠绕房屋单元对应匹配进支撑框架中以后,可形成竹缠绕房屋。
进一步地,在优选实施例中,应用本发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步骤优选如下:
S1:将支撑结构的外框设置在需要装配房屋单元的区域,可优选将支撑结构的四角处通过连接件固定,此时滑道1上的升降组件2处于初始状态,滚轮201的顶部未突出于顶板101的上表面;
S2:将房屋单元吊装在支撑结构处,使房屋单元的端部与外框3的端部对正,房屋单元的顶部优选设置有多个挂环,可用于房屋单元的吊装,继而将房屋单元的端部匹配进外框3的端部;
S3:控制升降组件2中各升降单元工作,优选实施例中各升降单元随着房屋单元端部到达的位置而相应地开始工作,通过旋转各升降单元中的第一螺母204使得螺栓202上升,继而带动螺栓202上方的支架203及设置在支架203上的滚轮201上升,使得滚轮201的上端突出于顶板101的上表面并抵接房屋单元的底面;
S4:通过房屋单元的吊装和滚轮201的滚动作用使得房屋单元装配到位,控制各升降单元缓慢下降,使得滚轮201的上端收回顶板101的下方或者与顶板101的上表面平齐,继而房屋单元的底部抵接顶板101的上表面,完成房屋单元的装配到位;
S5:当房屋单元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可控制各升降单元分别上升以抵接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房屋单元的底部托举到与顶板101上表面分离的高度,再通过滚轮201的滚动作用以及在房屋单元端部施以的拉力,完成房屋单元从支撑结构中的卸出,在完成房屋单元从支撑结构的卸下后,控制各升降单元下降并复位。
通过上述步骤S1~S4可完成房屋单元在支撑结构中的装配,且通过上述步骤S5可完成房屋单元在支撑结构中的取出,房屋单元与支撑结构的装卸形式可以类比为“抽屉式”,即装配房屋单元的过程可看作为“关上抽屉”的过程,而将房屋单元的取出过程可看作为“打开抽屉”的过程,通过将房屋单元“抽屉化”装卸,可快速完成房屋单元的装配或者更换取出,大大提升房屋单元的装卸效率,降低房屋单元的应用成本,简化房屋单元更换、维护的工序,无需整体分解就能实现对应房屋单元的更换与维护,极大地增加了房屋单元的应用便捷性,且升降组件的控制形式多样,控制简便,极大地节省了房屋单元装卸过程中的工作量,提升了装卸的效率,推动了房屋单元的模块化应用,具有极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呈框架结构并可将呈筒状的房屋单元对应容置其中的外框(3),
所述外框(3)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沿该外框(3)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设置的滑道(1),并在所述滑道(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2)以用于辅助实现所述房屋单元沿所述滑道(1)的轴线方向快速装卸;且
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多个在所述滑道(1)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并可分别竖向升降一定高度的升降单元;各所述升降单元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可通过对应升降单元的上升而抵接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其托举一定高度,使得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远离所述滑道(1)的上表面,以及所述滚动机构可在所述房屋单元装卸时转动,从而辅助完成所述房屋单元的装卸;
利用所述支撑结构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支撑结构吊装在需要装配所述房屋单元的区域后固定;
S2:将所述房屋单元吊装至所述支撑结构处,使得所述房屋单元的一侧与所述外框(3)中的所述滑道(1)端部对正,继而将该侧的所述房屋单元伸入所述外框(3)中直至其底部下方有至少一个所述升降单元;
S3:控制各所述升降单元上升一定的高度,使得此时位于所述房屋单元下方的所述升降单元顶部可抵接该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其托举一定高度而使得所述房屋单元底部不接触所述滑道(1)的上表面;
S4:在所述房屋单元背离所述外框(3)的一侧施以沿所述滑道(1)轴向的推力,借助所述房屋单元下方各所述滚动机构的滚动来辅助完成所述房屋单元的快速装配到位,继而控制各所述升降单元下降一定的高度,使得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抵接所述滑道(1)的上表面,从而完成所述房屋单元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快速装配;
S5:当所述支撑结构中的所述房屋单元需要取出时,可通过控制各所述升降单元上升一定高度,使得各所述滚动机构分别抵接所述房屋单元的底部,并将其托举一定高度而使得该房屋单元底部不接触所述滑道(1)的上表面,继而在所述房屋单元的一侧施以沿所述滑道(1)轴向的拉力,便可借助各所述滚动机构的滚动而将所述房屋单元从所述支撑结构中拉出,从而完成所述房屋单元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快速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滑道(1)沿所述外框(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房屋单元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装卸方向为该房屋单元的轴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滚动机构为滚轮、滚珠、或者微型传送带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所述房屋单元为方筒状结构,相应地,所述外框(3)呈方框结构,且其底部设置的所述滑道(1)为分别设于该外框(3)内部底面两侧的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滑道(1)包括顶板(101)和设置在该顶板(101)下方并与该顶板(101)相对设置的底板(102),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两侧板(103)匹配连接,并在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之间形成可容置各所述升降单元的中空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之间的螺栓(202),所述滚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螺栓(202)顶部且轴线垂直于所述滑道(1)轴线的滚轮,且对应所述滚轮和所述螺栓(202)的底部分别在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上开设有通孔,以及在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母(204),所述螺栓(202)的底部可匹配穿过所述第一螺母(204)后伸入所述底板(102)上的对应通孔中,以实现所述螺栓(202)的限位,继而转动所述第一螺母(204)可实现所述滚轮的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来装卸房屋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滑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升降单元。
8.一种房屋,其特征在于,该房屋包括至少一个房屋模块;
所述房屋模块由一个房屋单元装配进一个支撑结构中得到,且该房屋单元在支撑结构中的装配利用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来实现;且
所述螺栓的底部穿过所述底板,并对应该螺栓在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
多个所述房屋模块可通过层叠或者并排的形式紧贴组合成整体结构,且相邻两房屋模块之间可通过两所述支撑结构相互贴合部位的匹配连接而实现稳固设置,从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房屋,且该房屋中的所述房屋单元可通过对应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滑道(1)实现快速装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屋,其中,所述房屋单元为竹缠绕房屋单元,即所述房屋为竹缠绕房屋,该竹缠绕房屋单元由一定厚度的竹篾缠绕层沿环向缠绕粘结而成,且所述竹篾缠绕层可作为该房屋单元承受外力作用的承力层。
CN201810531094.3A 2018-05-29 2018-05-29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Active CN108560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1094.3A CN108560722B (zh) 2018-05-29 2018-05-29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1094.3A CN108560722B (zh) 2018-05-29 2018-05-29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0722A CN108560722A (zh) 2018-09-21
CN108560722B true CN108560722B (zh) 2023-05-09

Family

ID=6354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1094.3A Active CN108560722B (zh) 2018-05-29 2018-05-29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072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57889U (zh) * 2016-08-30 2017-05-10 荣阳铝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伸缩悬臂阳光房
CN107489288A (zh) * 2017-09-08 2017-12-19 南京工业大学 空间多变的功能性微建筑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4581A (ja) * 2005-12-08 2007-06-21 Yoshino:Kk 搬送式ハウス
CA2649153A1 (en) * 2006-04-14 2007-10-25 Genesist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structure
CN105544729A (zh) * 2016-01-18 2016-05-04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模块拼接的智能化移动房屋
CN107514142A (zh) * 2016-06-16 2017-12-26 上海集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房屋的建造方法及其可调支撑座
CN107476602A (zh) * 2017-07-20 2017-12-15 杭州营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房车或活动房屋的伸缩机构及房车、活动房屋
CN207363030U (zh) * 2017-08-23 2018-05-15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支撑式的多层竹缠绕房屋
CN208280315U (zh) * 2018-05-29 2018-12-25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57889U (zh) * 2016-08-30 2017-05-10 荣阳铝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伸缩悬臂阳光房
CN107489288A (zh) * 2017-09-08 2017-12-19 南京工业大学 空间多变的功能性微建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0722A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0722B (zh)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装卸方法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CN100537972C (zh) 一种可拆装式轻质支撑棚架
CN21494129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墙
CN208280315U (zh) 房屋单元的支撑结构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房屋
CN219491640U (zh) 一种预制化模块用安装平台
CN114683395B (zh) 一种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与施工组装及拆除方法
CN100554628C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15629794U (zh) 一种闸门伸缩拉杆
CN212105094U (zh) 一种折叠式的建筑模板
CN102417017A (zh) 一种船舶建造胎架组合方法及其组合式胎架
CN215670496U (zh) 一种可进行拼装的建筑墙板
CN216811116U (zh) 一种基于绿色钢结构建筑用的支撑柱
CN215630719U (zh) 一种预制钢骨架轻型板接连接节点结构
CN214138645U (zh) 一种铝合金桁架生产用运输装置
CN207485019U (zh) 一种模块房
CN106494055B (zh) 一种建筑装饰板材复合加工机
CN219548377U (zh) 一种可组装使用的建筑模板
CN201129039Y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18207528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法兰芯轴精密锻件
CN217101577U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输送架
CN21199349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养护仓
CN213654376U (zh) 一种快速组装式舞台
CN216840185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建筑外墙用砌砖
CN219431175U (zh) 一种钢结构多层圆柱构件
CN215433490U (zh) 一种大型轴承的拆卸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311122 No. 29-16, Jiaqi Road, Xianli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15 No.6 Xiuyan Road, Fengdu village, Pingyao Town,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XINZHOU BAMBOO-BASED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Ye L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