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3889A -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3889A
CN108553889A CN201810272339.5A CN201810272339A CN108553889A CN 108553889 A CN108553889 A CN 108553889A CN 201810272339 A CN201810272339 A CN 201810272339A CN 108553889 A CN108553889 A CN 108553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mmy model
real scene
scene image
interactive devic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23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锦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n 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n 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n 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n 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23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38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3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3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40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signals of video game devices, e.g.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layer or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3F13/42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signals of video game devices, e.g.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layer or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by mapping the input signals into game commands, e.g. mapping the displacement of a stylus on a touch screen to the steering angle of a virtual vehic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55Controlling game characters or game object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60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 A63F2300/6045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for mapping control signals received from the input arrangement into game comm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60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 A63F2300/64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for computing dynamical parameters of game objects, e.g. motion determination or computation of frictional forces for a virtual c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8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ecuting a specific type of game
    • A63F2300/8082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达到了通过移动交互设备从而实现在抓取过程中,体验虚拟物件不同视角上的位置、角度变化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虚拟模型的交互方法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AR交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游戏、软件的操作过程中,为了便于用户之间进行互动,提高游戏、软件操作的乐趣,会为用户提供在ARKIT模式虚拟物件抓取和放下的功能。
在ARKIT模式下,结合unity3D技术实现抓取和移动虚拟物件,这样的虚拟物件抓取和放下的功能,能够在抓取过程中,体验虚拟物件不同视角上的位置、角度变化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 ARKIT模式移动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用户无法根据爱好或者偏好选择对应的抓取的功能,使得应用功能受到限制,无法很好的实现用户的互动。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模型交互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所述虚拟模型在发生抓取行为之前通过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及所述虚拟模型通过所述交互设备的屏幕显示;
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
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其中,所述行动参数包括: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后,所述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为第二真实场景图像;
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与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一致。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不变。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还包括:
预先获得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
调取所述虚拟模型;
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所述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包括:
识别出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
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模型交互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包括:
抓取识别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所述虚拟模型在发生抓取行为之前通过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及所述虚拟模型通过所述交互设备的屏幕显示;
解除整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
行动参数调取单元,用于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其中,所述行动参数包括: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后,所述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为第二真实场景图像;
姿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姿态调整模块;所述第一姿态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第一位置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第一角度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与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一致。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姿态调整模块;所述第二姿态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参数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第二位置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第二角度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不变。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还包括:
场景获得单元,用于预先获得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
模型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所述虚拟模型;
整合单元,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所述整合单元,包括:
平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出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
整合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通过移动交互设备进行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或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姿态的方式,通过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在调整结束,并不再接收到所述选定指令后,结束对所述虚拟模型的抓取,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达到了通过移动交互设备从而实现在抓取过程中,体验虚拟物件不同视角上的位置、角度变化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虚拟模型的交互方法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针对虚拟模型移动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用户无法根据爱好或者偏好选择对应的抓取的功能,使得应用功能受到限制,无法很好的实现用户的互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S4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S4的又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至步骤S5:
S1.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所述虚拟模型在发生抓取行为之前通过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及所述虚拟模型通过所述交互设备的屏幕显示;一般的,所述虚拟模型以3D的形式呈现,在针对所述屏幕是触摸屏幕的情况下,所述选定指令可以是通过长按屏幕得到;且在长按屏幕的方式进行抓取所述虚拟模型后;
S2.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具体的,当未接收到所述选定指令时,无论交互设备如何移动,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都保持固定,因此呈现出整合关系;
S3.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其中,所述行动参数包括: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后,所述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为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优选的,可以通过检测或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陀螺仪的参数得到所述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一般的,所述移动参数为所述交互设备移动的距离及方向;所述转动参数为所述交互设备转动的角度;并且,易知的,随着所述交互设备的移动;由所述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真实场景图像也会发生变化;
S4.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优选的,本申请是为了通过移动交互设备达到移动所述虚拟模型的目的,因此所述虚拟模型总是会随着交互设备的移动出现在当前的摄像头采集的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即:保持抓取后的所述虚拟模型在当前屏幕中的位置不变,否则无法得知所述虚拟模型的实时位置,便无法进行准确的移动;
在一些情况中还可以包括步骤S5,用于在调整结束,并不再接收到所述选定指令后,结束对所述虚拟模型的抓取,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一般的,在所述屏幕是触摸屏幕的情况下,当无法检测到对所述虚拟模型的触摸操作,便判定为不在接收到所述选定指令;然后就恢复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 S4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包括:
S411.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S412.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S413.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与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一致。
通过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实现下述操作方法:
当所述屏幕为触摸屏幕时,用长按屏幕方式抓取虚拟物件,移动屏幕(即:交互设备)实现拖动虚拟模型功能,最后手指松开屏幕时,虚拟模型被放在屏幕显示的相对应位置。在移动屏幕过程中,以屏幕作为参照物,虚拟模型的位置在屏幕中不发生变化,而角度随所述屏幕的角度的变化而进行转动。以真实场景图像为参照物,虚拟物件位置发生变化,但角度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 S4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当前的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还包括:
S421.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S422.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S423.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不变。
通过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实现下述操作方法:
当所述屏幕为触摸屏幕时,用长按屏幕方式抓取虚拟物件,移动屏幕(即:交互设备)实现拖动物件功能,最后手指松开屏幕时,虚拟模型被放在屏幕显示的相对应位置。在移动屏幕过程中,以屏幕作为参照物,虚拟模型的位置在屏幕中不发生变化,且角度不会发生转动。以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参照物,虚拟模型位置发生变化,而角度则根据屏幕转动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还包括:
预先获得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
调取所述虚拟模型;
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
该实施例用于事先配置对应的虚拟模型,并将其与现实空间的第一真实场景图像进行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所述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包括:
识别出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
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上。
采用该实施例,能够识别出场景图像的的平面,以使得虚拟模型能够完全贴合并整合到所述平面上,使其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能够有更好的结合效果,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虚拟模型交互方法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抓取识别单元1,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所述虚拟模型在发生抓取行为之前通过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及所述虚拟模型通过所述交互设备的屏幕显示;
解除整合单元2,用于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
行动参数调取单元3,用于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其中,所述行动参数包括: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后,所述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为第二真实场景图像;
姿态调整单元4,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恢复整合单元5,用于在调整结束,并不再接收到所述选定指令后,结束对所述虚拟模型的抓取,并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二真实场景图像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姿态调整模块;所述第一姿态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第一位置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第一角度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与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一致。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姿态调整模块;所述第二姿态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参数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第二位置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第二角度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不变。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还包括:
场景获得单元,用于预先获得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
模型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所述虚拟模型;
整合单元,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所述整合单元,包括:
平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出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
整合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上。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各模块实现其功能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所述虚拟模型在发生抓取行为之前通过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及所述虚拟模型通过所述交互设备的屏幕显示;
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
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其中,所述行动参数包括: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后,所述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为第二真实场景图像;
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与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获得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
调取所述虚拟模型;
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包括:
识别出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
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上。
6.一种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取识别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虚拟模型的选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为所述虚拟模型在发生抓取行为之前通过交互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及所述虚拟模型通过所述交互设备的屏幕显示;
解除整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选定指令解除所述虚拟模型与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的整合关系;
行动参数调取单元,用于在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时,实时调取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其中,所述行动参数包括:移动参数和转动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发生行动操作后,所述摄像头采集得到的真实场景图像为第二真实场景图像;
姿态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设备的行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和交互设备的屏幕中的姿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姿态调整模块;所述第一姿态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第一位置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第一角度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与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姿态调整模块;所述第二姿态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参数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移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根据所述转动参数生成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
第二位置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移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位置不变;
第二角度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虚拟模型的转动参数调整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第二真实场景图像中的角度,并保持所述虚拟模型在所述屏幕中的角度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场景获得单元,用于预先获得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
模型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所述虚拟模型;
整合单元,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虚拟模型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单元,包括:
平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出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
整合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模型整合到所述第一真实场景图像中的平面上。
CN201810272339.5A 2018-03-29 2018-03-29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5538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2339.5A CN108553889A (zh) 2018-03-29 2018-03-29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2339.5A CN108553889A (zh) 2018-03-29 2018-03-29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3889A true CN108553889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3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2339.5A Pending CN108553889A (zh) 2018-03-29 2018-03-29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38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5798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模型纠正方法、装置、ar实现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2674A (zh) * 2020-07-30 2020-11-0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49904A (zh) * 2019-05-16 2020-11-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135A (zh) * 2012-11-27 2013-04-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儿童认知系统及认知方法
US20130215109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Silka Miesnieks Designating Real World Locations for Virtual World Control
CN105493155A (zh) * 2013-08-30 2016-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表示物理场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33350A (zh) * 2017-02-09 2017-07-07 深圳市创想天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r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7730350A (zh) * 2017-09-26 2018-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产品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5109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Silka Miesnieks Designating Real World Locations for Virtual World Control
CN103035135A (zh) * 2012-11-27 2013-04-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儿童认知系统及认知方法
CN105493155A (zh) * 2013-08-30 2016-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表示物理场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33350A (zh) * 2017-02-09 2017-07-07 深圳市创想天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r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7730350A (zh) * 2017-09-26 2018-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产品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吃饭看综艺: "《【太虚AR】【应用实例】家装助手(开发者应用实例)》", 19 January 2017, 优酷 *
吃饭看综艺: "《【太虚AR】【应用实例】据说最近AR看车很火?》", 28 February 2017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5798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模型纠正方法、装置、ar实现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25798B (zh) * 2018-12-13 2023-08-18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模型纠正方法、装置、ar实现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49904A (zh) * 2019-05-16 2020-11-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11882674A (zh) * 2020-07-30 2020-11-0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1965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程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3198B (zh) Ar儿童早教积木系统
US9595127B2 (en) Three-dimensional collaboration
US20120162384A1 (en) Three-Dimensional Collaboration
CN105549725B (zh) 一种三维场景互动展示装置及方法
CN105635669B (zh)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数据与实拍视频的动作对比系统及方法
CN106652590B (zh) 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
CN109445103B (zh) 显示画面的更新方法及装置、储存介质、电子装置
CN112381003B (zh) 动作捕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00944A (zh) 一种对象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
CN108553889A (zh) 虚拟模型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4536579A (zh) 交互式三维实景与数字图像高速融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5581784U (zh) 一种基于现实场景的可交互混合现实平台
CN106178551B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交互的实时渲染互动影院系统及方法
CN109218648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62231A (zh) 抬头触控设备、图像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99016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58754A (zh) 一种混合现实头戴显示系统
CN110045832A (zh) 基于ar交互的沉浸式安全教育实训系统及方法
CN105183269B (zh) 自动辨识游标所在屏幕的方法
CN106390454A (zh) 一种现实场景虚拟游戏系统
CN108553888A (zh) 增强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WO2013025011A1 (ko) 공간 제스처 인식을 위한 신체 트래킹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163938A (zh) 动画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6599811B (zh) 一种vr头显的面部表情追踪方法
CN106552421A (zh) Ar儿童拼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