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1403B -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1403B
CN108551403B CN201810339353.2A CN201810339353A CN108551403B CN 108551403 B CN108551403 B CN 108551403B CN 201810339353 A CN201810339353 A CN 201810339353A CN 108551403 B CN108551403 B CN 108551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node
node
nodes
distributio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93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51403A (zh
Inventor
胡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393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1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1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1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51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1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搜集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根据规划区域划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传输节点进行网格化处理,完成的组网规划,可根据实际需要达到性能最优/工程造价最低的效果,同时实现了传输网络规划的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整合4G业务、政企专线、家庭宽带等业务需求,应对5G和CDN下沉对网络架构的影响,适应多种技术,面向基站、集团客户、家庭用户等业务“统一接入”,需要优化现有网络,打造一个“接入迅速、容量合理、安全可靠、调度灵活”的接入网。
现有传输接入层网络规划存在无确定性规划方法,规划完成的传输网络结构较难达到网络能力最优或者是达到经济效果最优的目标。本专利提出了一种传输接入层网络规划的方法,可以满足传输网络指标或者是经济效果目标。
现有的传输接入层网络规划一般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城区PTN接入环应以单层环结构为主,综合考虑2/3G基站、TD-LTE基站、集团客户带宽需求,单个GE接入环接入的基站站址数建议为3-6个。如图1所示,单个接入环路的接入点数量在3-6个。
2、接入环路必须双挂汇聚节点。如图1所示,接入环必须挂接在两个汇聚点:汇聚点A和汇聚点B下面。
3、满足安全性要求,新站要求全部双路由组网。如图1所示,所有接入点必须有两段光缆路由分别于相邻节点连接:例如接入点C,通过光缆AC与汇聚点A相连,通过光缆CD与接入点D相连。
4、接入层组网,主环不能出现同路由现象。如图1所示,光缆AC、光缆CD、光缆DE、光缆EF、光缆FG、光缆GB,任意两段光缆之间不能出现同路由段落(从相同的物理路径通过,如通过同一条道路)。
5、有同路由段落的节点不能出现在主环,只能出现在耳朵环。例如,若光缆EH和光缆HG之间存在同路由,则节点H不能出现在主环,只能出现在耳朵环上。
6、从网络性能方面考虑,可以采用最短传输路径组网;从经济性能方面考虑,可以采用最小经济开销方式组网。
基于此,传输网络的性能及成本均是组网的主要考量对象之一,但现有技术中尚不具有对着两种对象进行考量的确定性方法,规划随机性较大,规划完成的传输网络结构较难达到网络性能最优或者经济效果最优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通过对现有的传输节点进行网格化处理,完成的组网规划,可根据实际需要达到性能最优/工程造价最低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网络规划系统,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上述方法,实现了传输网络规划的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搜集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
根据规划区域划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具体为:选定两个汇聚点,绘制原始模型,并根据搜集到的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将各个传输节点的位置标记在原始模型中,得到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其中,汇聚点和传输节点宜采用不同的符号以方便区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具体为:确定单个网格所代表的物理尺寸,根据该物理尺寸在传输节点分布模型中绘制网格,将两个汇聚点通过连线连接,通过连线将整个规划区域一分为二。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根据网格化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具体为:
自其中一个汇聚点起,按顺序对各个传输节点进行编号,至另一汇聚点止;
确定各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和主环节点;
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包括:
依次计算各个传输节点距离同一个汇聚点的实际物理路由距离;
自另一汇聚点往回推算,依次标记实际物理路由距离最短的相邻传输节点,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剩余传输节点数量是否超过6个,若超过,则对剩余传输节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未超过,则将剩余传输节点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是否存在同路由传输节点,若存在,则针对该传输节点建立耳朵环网络拓扑。
进一步的,上述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包括:传输节点所在的物理位置,相邻传输节点之间的管道、杆路通达情况和实际物理路由距离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计算最优路径,得到主环网络拓扑包括:
依次计算各个传输节点距离同一个汇聚点的成本;
自另一汇聚点往回推算,依次标记成本开支最少的相邻传输节点,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剩余传输节点数量是否超过6个,若超过,则对剩余传输节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未超过,则将剩余传输节点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是否存在同路由传输节点,若存在,则针对该传输节点建立耳朵环网络拓扑。
优选的,所述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包括:路由可到达信息、已有光缆芯数、新放光缆芯数、新放光缆成本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节点参数包括单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若单个传输节点存在同路由现象,则其同路由参数为0,该传输节点为同路由传输节点,若不存在,则其同路由参数为1。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规划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搜集和汇总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
建模模块,用于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预处理模块,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
网络规划模块,根据网格化处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现有的传输节点进行网格化处理,完成的组网规划,可根据实际需要达到性能最优/工程造价最低的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传输网络规划系统,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上述方法,实现了传输网络规划的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接入层组网规划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传输网络规划方法步骤图;
图3(a)是实施例一中规划区域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图3(b)是实施例一中划分网格后的规划区域传输节点示意图;
图3(c)是实施例一中划分区域后的规划区域传输节点示意图;
图3(d)是实施例一中编号后的规划区域传输节点示意图;
图3(e)是实施例一中传输节点同路由示意图;
图3(f)是实施例一中传输节点出局无同路由示意图;
图3(g)是实施例一中标记实际物理路由距离信息的网络拓扑图;
图3(h)是实施例一中标上节点参数的网络拓扑图;
图3(i)是实施例一中主环1网络拓扑图;
图3(j)是实施例一中最终组网物理路由图;
图3(k)是实施例一中主环1逻辑组网图;
图3(l)是实施例一中主环2逻辑组网图;
图4(a)是实施例二中是规划区域的传输节点分布图;
图4(b)是实施例二中划分网格后的规划区域传输节点示意图;
图4(c)是实施例二中划分区域后的规划区域传输节点示意图;
图4(d)是实施例二中编号后的规划区域传输节点示意图;
图4(e)是实施例二中传输节点同路由示意图;
图4(f)是实施例二中传输节点出局无同路由示意图;
图4(g)是实施例二中标记实际物理路由距离信息的网络拓扑图;
图4(h)是实施例二中标上节点参数的网络拓扑图;
图4(i)是实施例二中主环1网络拓扑图;
图4(j)是实施例二中最终组网物理路由图;
图4(k)是实施例二中主环1逻辑组网图;
图4(l)是实施例二中主环2逻辑组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提到的,本领域内尚不具有确定性的传输网络规划方法,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来上述解决方案,下面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基于网络性能的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01:搜集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其中,物理资料包括传输节点所在的物理位置、相邻传输节点之间的管道、杆路通达情况和实际物理路由距离走向以及实际物理路由走向;
根据搜集到的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结合两个汇聚点A、B的位置,将区域内的传输节点标记在图中,绘制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如图3(a),其中,“□”代表汇聚点,“○”代表传输节点。
S02: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
根据传输节点之间的物理路由距离,确定网格的尺寸为1km,即:每个小网格的长和宽均代表实际物理距离的1km,以此划分网格,如图3(b)。
规划区域划分具体为:通过将汇聚点A、B采用直线连接,将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上、下两部分,如图3(c),其中,上半区的传输节点单独组网规划,下半区域内的传输节点单独组网规划,不跨区网。
下面的步骤中,将以下半区为例,详细说明基于网络性能的传输网络规划方法:
S03:根据规划区域划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031:自汇聚点A起,采用大写字母按照顺序对各个传输节点进行编号,至另一汇聚点B止,一般按照自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进行编号,如图3(d)所示;
S032:确定各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δ和主环节点;
若单传输节点有同路由现象,则δ=0;如图3(e)中传输节点H,根据搜集的物理资料,由于道路不通、管道断裂等情况,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C、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I都要经过浅色段落,那么,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C、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I的路由在浅色部分存在同路由现象,所以δH=0,传输节点H为同路由传输节点。
若单传输节点无同路由现象,则δ=1;如图3(f)中传输节点C,根据搜集的物理资料,传输节点C至其他节点路由不存在同路由现象,所以δC=1。
根据现场资料,对传输节点C、D、E、F、G、H、I、J、K依次确定δ值,最终可以得到:δC=1,δD=1,δE=1,δF=1,δG=1,δH=0,δI=1,δJ=1,δK=1。
δ值为1的传输节点作为主环上的传输节点,δ值为0的传输节点作为耳朵环上的传输节点。所以,传输节点C、D、E、F、G、I、J、K可以作为主环上的传输节点,传输节点H只能作为耳朵环上的传输节点。
S033: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搜集的物理资料中路由可到达信息和传输节点至相邻传输节点的实际物理路由距离信息,确定主环网络拓扑,并把相关参数标在拓扑图上,如图3(g)所示。
下面是从汇聚点A到达传输节点D的路由确定步骤:
从左至右,对于每个节点以此确定距离矢量(单位km):
对于传输节点C,源节点为汇聚点A,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2,标注为(A,2);
对于传输节点D,源节点为汇聚点A,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3,标注为(A,3);
对于传输节点F,源节点为传输节点D,与汇聚点A距离为5,标注为(D,5);
对于传输节点E,源节点为传输节点D、F,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D,则与汇聚点A距离为7;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F,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7.2,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D,7);
对于传输节点I,源节点为传输节点C、F,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C,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6;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F,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8,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C,6);
对于传输节点K,源节点为传输节点F,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8,标注为(F,8);
对于传输节点G,源节点为传输节点E、K,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E,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9;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K,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11,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E,9);
对于传输节点J传输节点,源节点为传输节点K、I,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K,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11;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I,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8,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I,8);
对于传输节点B传输节点,源节点为传输节点G、J,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G,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13;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J,则与汇聚点A的距离为16,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G,13);
将上述参数标在图上,如图3(h)所示。
从汇聚点B点往回推算,到达汇聚点B点累计路径最短的相邻节点为传输节点G,到达传输节点G累计路径最短的相邻节点为传输节点E,到达传输节点E累计路径最短的相邻传输节点为传输节点D,到达传输节点D累计路径最短的相邻传输节点为汇聚点A。所以,主环1的组网节点为:汇聚点A-传输节点D-传输节点E-传输节点G-汇聚点B;如图3(i)所示。
剩余传输节点C、I、J、F、K数量在3-6个之内,可以组成主环2。若剩余传输节点数量大于6个,可以在网络拓扑中除去已挑选出来的传输节点,对剩余传输节点再次使用上述方法,挑选出主环2、主环3…主环n上的传输节点,直至剩余传输节点数在3-6个之内。
在确定好主环之后,需要对耳朵换网络拓扑进行确定,具体的:
由之前δH=0可知,传输节点H为同路由传输节点,只能组建耳朵环,考虑到实际路由可达情况,与主环1和主环2的物理路由的距离,发现传输节点H适合挂接在主环2的传输节点C和传输节点I上。最后形成的组网路由在网格图上显示如图3(j)所示。
最后形成的主环1如图3(k)所示,主环2如图3(l)所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基于经济性能的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如图2,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01:搜集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其中,物理资料包括:传输节点所在的物理位置,相邻传输节点之间的管道、杆路通达情况和实际物理路由距离等。
根据搜集到的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结合两个汇聚点A、B的位置,将区域内的传输节点标记在图中,绘制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如图4(a),其中,“□”代表汇聚点,“○”代表传输节点。
S02: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
根据传输节点之间的物理路由距离,确定网格的尺寸为1km,即:每个小网格的长和宽均代表实际物理距离的1km,以此划分网格,如图4(b)。
规划区域划分具体为:通过将汇聚点A、B采用直线连接,将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上、下两部分,如图4(c),其中,上半区的传输节点单独组网规划,下半区域内的传输节点单独组网规划,不跨区网。
下面的步骤中,将以下半区为例,详细说明考虑经济性能的传输网络的规划方法:
S03:根据规划区域划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主环网络拓扑结构。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031:自汇聚点A起,采用大写字母按照顺序对各个传输节点进行编号,至另一汇聚点B止,一般按照自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进行编号,如图4(d)所示;
S032:确定各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δ和主环节点;
若单传输节点有同路由现象,则δ=0;如图4(e)中传输节点H,根据搜集的物理资料,由于道路不通、管道断裂等情况,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C、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I都要经过浅色段落,那么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C、传输节点H至传输节点I的路由在浅色部分存在同路由现象,所以δH=0。
若单传输节点无同路由现象,则δ=1;如图4(f)中传输节点C,根据搜集的物理资料,传输节点C至其他传输节点的路由不存在同路由现象,所以δC=1。
根据现场资料,对传输节点C、D、E、F、G、H、I、J、K依次确定δ值,最终可以得到:δC=1,δD=1,δE=1,δF=1,δG=1,δH=0,δI=1,δJ=1,δK=1。
δ值为1的传输节点作为主环上的传输节点,δ值为0的传输节点作为耳朵环上的传输节点,所以传输节点C、D、E、F、G、I、J、K可以作为主环上的传输节点,传输节点H只能作为耳朵环上的传输节点。
S033: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
根据搜集的物理资料中路由可到达信息、已有光缆信息、新放光缆芯数、新放光缆造价等信息,确定网络拓扑,并把相关参数标在拓扑图上,如图4(g)所示。
其具体的计算方式:
光缆造价开销=利旧光缆距离×利旧光缆单价+新放光缆距离×新放光缆单价;
利旧光缆单价=每公里跳纤人工费;
新放光缆单价=每公里光缆价格+每公里敷设光缆人工费;
利旧光缆距离和新放光缆距离根据实际物理路由确定。
最终每段光缆的造价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1630192440000091
下面是从汇聚点A到达传输节点D的路由确定步骤:
从左至右,对于每个节点以此确定光缆造价开销(单位:万元)。
对于传输节点C,源节点为汇聚点A,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1.24,标注为(A,1.24);
对于传输节点D,源节点为汇聚点A,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1.86,标注为(A,1.86);
对于传输节点F,源节点为传输节点D,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3.1,标注为(D,3.1);
对于传输节点E,源节点为传输节点D、F,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D,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4.34;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F,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3.15,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F,3.15);
对于传输节点I,源节点为传输节点C、F,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C,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1.25;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F,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4.96,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C,1.25);
对于传输节点K,源节点为传输节点F,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6.18,标注为(F,6.18);
对于传输节点G,源节点为传输节点E、K,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E,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4.39;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K,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9.26,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E,4.39);
对于传输节点J,源节点为传输节点K、I,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K,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8.04;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I,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2.49,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I,2.49);
对于传输节点B,源节点为传输节点G、J,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G,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6.87;若源节点为传输节点J,到汇聚点A的光缆造价累计开销为2.68,取两者的最小值,所以标注为(J,2.68);
将上述参数标在图上,如图4(h)所示。
从汇聚点B往回推算,到达汇聚点B节点累计光缆造价开销最小的相邻节点为传输节点J,到达传输节点J累计光缆造价开销最小的相邻节点为传输节点I,到达传输节点I累计光缆造价开销最小的相邻节点为传输节点C。所以,如图4(i)所示主环1的组网节点为:
汇聚点A-传输节点C-传输节点I-传输节点J-汇聚点B。
剩余传输节点D、E、F、K、G数量在3-6个之内,可以组成主环2。若剩余传输节点数量大于6个,可以在网络拓扑中除去已挑选出来的传输节点,对剩余传输节点再次使用上述方法,挑选出主环2、主环3…主环n上的传输节点,直至剩余传输节点数在3-6个之内。
在确定好主环之后,需要对耳朵换网络拓扑进行确定,具体的:
由之前δH=0可知,传输节点H只能组建耳朵环,考虑到实际路由可达情况,与主环1和主环2的物理路由的距离,发现传输节点H适合挂接在主环1的传输节点C和传输节点I上,形成的组网路由在网格图上显示如图4(j)所示。
最后形成的主环1如图4(k)所示,主环2如图4(l)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规划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搜集和汇总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该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器,其中,数据采集器具有接收、读取及存储数据的功能。
建模模块,用于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该根据汇聚点及各个出传输节点的位置,确定规划区域,并输出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预处理模块,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结合实际物理路由距离,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添加网格,并采用直线连接两个汇聚点,通过该直线将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分为两部分。
网络规划模块,根据网格化处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上述采用三个实施例分别对传输网络规划方法、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当然,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搜集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
根据规划区域划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具体为:
自其中一个汇聚点起,按顺序对各个传输节点进行编号,至另一汇聚点止;
确定各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和主环节点;
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包括:
依次计算各个传输节点距离同一个汇聚点的实际物理路由距离;
自另一汇聚点往回推算,依次标记实际物理路由距离最短的相邻传输节点,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剩余传输节点数量是否超过6个,若超过,则对剩余传输节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未超过,则将剩余传输节点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是否存在同路由传输节点,若存在,则针对该传输节点建立耳朵环网络拓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具体为:选定两个汇聚点,绘制原始模型,并根据搜集到的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将各个传输节点的位置标记在原始模型中,得到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及规划区域划分具体为:确定单个网格所代表的物理尺寸,根据该物理尺寸在传输节点分布模型中绘制网格,将两个汇聚点通过连线连接,通过连线将整个规划区域一分为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包括:传输节点所在的物理位置,相邻传输节点之间的管道、杆路通达情况和实际物理路由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包括:
依次计算各个传输节点距离同一个汇聚点的成本;
自另一汇聚点往回推算,依次标记成本开支最少的相邻传输节点,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剩余传输节点数量是否超过6个,若超过,则对剩余传输节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未超过,则将剩余传输节点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是否存在同路由传输节点,若存在,则针对该传输节点建立耳朵环网络拓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包括:路由可到达信息、已有光缆芯数、新放光缆芯数、新放光缆成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参数包括单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若单个传输节点存在同路由现象,则其同路由参数为0,该传输节点为同路由传输节点,若不存在,则其同路由参数为1。
8.一种传输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搜集和汇总传输节点的物理资料;
建模模块,用于绘制包含有两个汇聚点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
预处理模块,对传输节点分布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
网络规划模块,根据网格化处理后的传输节点分布模型确定节点参数,并根据所述节点参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自其中一个汇聚点起,按顺序对各个传输节点进行编号,至另一汇聚点止;
确定各个传输节点的同路由参数和主环节点;
计算最优路径,得到网络拓扑,包括:
依次计算各个传输节点距离同一个汇聚点的实际物理路由距离;
自另一汇聚点往回推算,依次标记实际物理路由距离最短的相邻传输节点,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剩余传输节点数量是否超过6个,若超过,则对剩余传输节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未超过,则将剩余传输节点按顺序连接,组成一个主环;
判断是否存在同路由传输节点,若存在,则针对该传输节点建立耳朵环网络拓扑。
CN201810339353.2A 2018-04-16 2018-04-16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551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9353.2A CN108551403B (zh) 2018-04-16 2018-04-16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9353.2A CN108551403B (zh) 2018-04-16 2018-04-16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1403A CN108551403A (zh) 2018-09-18
CN108551403B true CN108551403B (zh) 2021-02-09

Family

ID=6351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9353.2A Active CN108551403B (zh) 2018-04-16 2018-04-16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14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6778B (zh) * 2020-12-18 2023-07-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专线开通方法及服务器
CN113810217B (zh) * 2021-01-07 2023-12-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拣网络的节点功能配置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974A (zh) * 2007-10-29 2008-03-19 清华大学 一种路由路径显示的方法
CN101588518A (zh) * 2009-06-29 2009-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 一种传送网络拓扑结构安全分析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4486105A (zh) * 2014-12-05 2015-04-01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传输网业务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6302150A (zh) * 2015-06-29 2017-01-04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及其规划传输路径的方法
CN106840188A (zh) * 2017-02-23 2017-06-13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7148034A (zh) * 2017-05-08 2017-09-08 姜飞 基于地理网格和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241273A (zh) * 2017-06-23 2017-10-10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通信传输环网结构设置方法
CN107294853A (zh) * 2017-07-12 2017-10-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路径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1088A (ja) * 2007-04-19 2008-11-06 Kddi Corp 映像伝送網統合運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運用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974A (zh) * 2007-10-29 2008-03-19 清华大学 一种路由路径显示的方法
CN101588518A (zh) * 2009-06-29 2009-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 一种传送网络拓扑结构安全分析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4486105A (zh) * 2014-12-05 2015-04-01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传输网业务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6302150A (zh) * 2015-06-29 2017-01-04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及其规划传输路径的方法
CN106840188A (zh) * 2017-02-23 2017-06-13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7148034A (zh) * 2017-05-08 2017-09-08 姜飞 基于地理网格和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241273A (zh) * 2017-06-23 2017-10-10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通信传输环网结构设置方法
CN107294853A (zh) * 2017-07-12 2017-10-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路径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1403A (zh) 2018-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995B (zh) Sdn网络系统、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3051565B (zh) 一种等级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架构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160889B (zh) 一种城市内涝情景下路网交通流的多源点协同疏导方法
CN108551403B (zh) 传输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0996196B (zh) 一种光传输网光路纤芯利用的最优路由寻优方法
CN104518961B (zh) 分组光传送网络的疏导方法和装置
WO2017215378A1 (zh) 软件定义网络、节点、路径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965141A (zh) 一种多路径路由树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130853A (zh) 一种基于时间信息的软件定义车辆网络的未来路由预测方法
CN108957657B (zh) Odn系统中非递减型主干光缆的纤芯类型自动判定方法
CN103346979A (zh) 一种spbm网络中的流量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6416158A (zh) 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业务工程
CN104348691B (zh) 一种光纤链路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66053A (zh) 一种多域网络动态域序列跨域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2546440A (zh) 一种路由波长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4969655A (zh) 数据发布系统、发布装置、终端装置、数据发布方法
CN102439920A (zh) 业务跨层分离路径计算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Poon et al. Designing optimal FTTH and PON networks using new automatic methods
CN105453494B (zh) 虚拟最短路径树建立及处理的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CN108493908B (zh) 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
CN106302158B (zh) 一种网络拓扑中选择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00339B (zh) 混合sdn场景下带有路径数目约束的路由优化方法
CN110139173A (zh) 一种降低光传送网端到端时延的网络分域方法
CN104967562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节点间的路由方法
CN110519084A (zh) 用于运营商传输分组传送网的电路管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