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7730A - 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47730A CN108547730A CN201810325952.9A CN201810325952A CN108547730A CN 108547730 A CN108547730 A CN 108547730A CN 201810325952 A CN201810325952 A CN 201810325952A CN 108547730 A CN108547730 A CN 1085477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vel gear
- filter plate
- treatment device
- rainwater
- flotation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calcium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a]=O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92 calc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125000005842 heteroatoms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1
- 241000519996 Teucrium chamaedry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ogen oxide Substances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91 charge neutr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089 cyt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34 ly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64 neutr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3 nitroge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74 pois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TQHKBHJIVJGKJ-UHFFFAOYSA-N sulfur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S=O XTQHKBHJIVJGK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03B13/1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 F03B13/26—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tide energ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1/00—Par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preceding groups, e.g. wear-protection couplings, between turbine and gene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1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cluding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electric power, e.g. hybrid diesel-PV energy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撑装置、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可以设置为小型装置,实现了小型化、便捷化的潮汐和太阳能清洁能源的复合利用。通过设置双层气囊,使得在潮汐波浪的环境下,装置倾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通过在装置中设置雨水处理装置,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得到纯净水,使得海上淡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和潮汐能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潮汐发电装置,主要是在涨潮时将海水存于库内,退潮时,将库内的海水释放,在存和放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水库和大海之间的水力发电装置而进行潮汐能向电能的转化。但是这种潮汐能发电装置限定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并且需要修建水库,从而小型化的潮汐能发电装置的优势日益突出,目前也有研究人员设置类似小型风力发电机于海面以下来对潮汐能进行利用,但是这种小型装置安装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撑装置、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漂浮箱、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漂浮箱顶面,并且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中心设置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与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漂浮箱将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整体囊括于其中,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也设置在漂浮箱内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气囊、下部气囊、固定绳和气囊充放气部件,所述下部气囊设置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侧部,所述上部气囊也设置有多个,且均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绳一端与所述漂浮箱的底板相固接另一端与水体底部固接,所述气囊充放气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用于对下部气囊和上部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所述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水力涡轮部件、副水力涡轮部件、中心轴部件、发电机组部件和调向部件;所述主水力涡轮部件包括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和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副水力涡轮部件包括副水力涡轮、副水力传送轴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副水力传送轴和副水力涡轮同轴顺次固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固接是通过轴固接的;所述中心轴部件包括中心轴、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所述下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上锥齿轮设置在中心轴顶部,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使得所述上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且所述下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下部;所述发电机组部件包括发电机组、发电传动轴和发电锥形齿轮,所述发电锥形齿轮和发电传送轴以及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同轴顺次固接,所述发电锥形齿轮与中心轴部件的所述上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发电机组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所述调向部件包括两个调向器和一个调向杆,所述调向杆竖直设置且上端通过轴套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轴转动连接、下端与所述两个调向器固接,所述调向器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物,用于对主水力涡轮部件和副水力涡轮部件进行调向操作,使得波浪水流方向与主水力涡轮和副水力涡轮的轴心为平行方向。
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处理装置外壳、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加压喷嘴、弧形过滤板、下过滤板、第一杂泥箱、第二杂泥箱、纯净水出口、纯净水传送管和纯净水储存箱;所述雨水收集管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加压喷嘴相连通,所述加压喷嘴横向设置,通过加压泵将从雨水收集管中收集的雨水喷射向所述弧形过滤板,所述弧形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弧形的多孔过滤板以及夹持在两层弧形多孔过滤板之间的氧化钙颗粒,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杂泥箱,所述第一杂泥箱用于将弧形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下过滤板,所述下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多孔过滤板以及中间夹持的活性炭颗粒,在所述下过滤板终端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二杂泥箱,所述第二杂泥箱用于将下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底部设置有纯净水出口,所述纯净水出口通过纯净水传送管与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外部的纯净水储存箱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板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
作为优选,所述调向器为板状的尾翼形状设置,终端的宽度大于始端的宽度(始端是与所述调向杆固接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杂泥箱下部通过细通孔结构与下过滤板上部连通,用于将进入到第一杂泥箱中的液体回流到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杂泥箱和第二杂泥箱均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外部且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纯净水储存箱内设置有紫外消毒器对储存在其中的纯净水进行消毒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锥齿轮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的直径。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水力涡轮配合调向装置,并采用悬空吊设的方式,实现了潮汐波浪能的能量转化,无需建立水坝或水库,直接将装置放置在海面上即可,水力涡轮会随着波浪的方向而转向,调向器的使用使得潮汐波浪能的能量转化率大幅度提升。同时配合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由于吊装水力涡轮需要将漂浮箱做的尽量面积大,而这样大的面积即更加容易实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安装,从而在水体表面(主要是海洋表面)实现了潮汐能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小型化的目的。
通过设置主水力涡轮和副水力涡轮,既使得整个涡轮装置达到力量平衡,同时由于主水力涡轮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后,其后部位置能量瞬时降低,而侧部的水即会向该位置流动,同时搭配水流的剩余能量,即可对副水力涡轮进行补充驱动,从而将水流动能实现更加全面的利用。
2,通过设置类似于扁平状漏斗的太阳能板形状的设定,使得该太阳能板既能强化各个方向太阳能吸收率,同时还能作为雨水收集的部件,继而还能利用雨水将太阳能板表面实现清洗。
设置双重气囊,下部气囊用于整体装置的漂浮,上部气囊用于调节漂浮箱的平稳,通过内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合理调整不同位置的上部气囊的充气量,从而实现了漂浮装置整体的平稳和防倾倒。
3,通过设定特定结构的雨水处理装置,设置上部的弧形过滤板,配合高压喷嘴,将雨水喷射到弧形过滤板上,而在弧形过滤板中设置有氧化钙颗粒,氧化钙颗粒可以中和雨水中的酸性物质(目前雨水中常常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酸性物质),但是由于喷射的过程,并且弧形过滤板设置在上部(不会浸泡在处理水中)雨水与氧化钙的接触时间有限,从而可以避免氧化钙的过量溶解,同时由于弧形过滤板的存在,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被阻挡在过滤板之上,通过第一杂泥箱收集储存。通过设置下过滤板,将酸碱中和得到的部分沉淀物过滤到过滤板之上,由于过滤板是倾斜的,因此该部分沉淀物也会进入到第二杂泥箱中,而在下过滤板内部夹持有活性炭颗粒,并且同时该部分一般是浸泡在处理水中,因此可以强化活性炭颗粒的吸附作用,将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元素进行吸附。从而使得纯净水通过管道流入并储存在纯净水储存箱中供海上从业人员或其他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水力涡轮和调向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雨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漂浮箱,11-太阳能板,12-雨水收集管,13-发电机组,131-发电锥形齿轮,14-中心轴,141-上锥齿轮,142-下锥齿轮,151-下部气囊,152-上部气囊,16-固定绳,21-主水力涡轮,211-主水力传动轴,212-第一主动锥齿轮,22-副水力涡轮,23-调向器(尾翼),231-调向杆,3-雨水处理装置,31-加压喷嘴,32-弧形过滤板,33-氧化钙颗粒,34-下过滤板,35-活性炭颗粒,36-第一杂泥箱,37-第二杂泥箱,38-纯净水传送管,39-纯净水储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撑装置、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漂浮箱、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漂浮箱顶面,并且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中心设置有竖直通孔(即类似于扁平状的漏斗),所述竖直通孔与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漂浮箱将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整体囊括于其中,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也设置在漂浮箱内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气囊、下部气囊、固定绳和气囊充放气部件,所述下部气囊设置有8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侧部,所述上部气囊设置有6个,且均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绳一端与所述漂浮箱的底板相固接另一端与水体底部固接,所述气囊充放气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用于对下部气囊和上部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所述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水力涡轮部件、副水力涡轮部件、中心轴部件、发电机组部件和调向部件;所述主水力涡轮部件包括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和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副水力涡轮部件包括副水力涡轮、副水力传送轴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副水力传送轴和副水力涡轮同轴顺次固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固接是通过轴固接的;所述中心轴部件包括中心轴、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所述下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上锥齿轮设置在中心轴顶部,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使得所述上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且所述下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下部;所述发电机组部件包括发电机组、发电传动轴和发电锥形齿轮,所述发电锥形齿轮和发电传送轴以及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同轴顺次固接,所述发电锥形齿轮与中心轴部件的所述上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发电机组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所述调向部件包括两个调向器和一个调向杆,所述调向杆竖直设置且上端通过轴套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轴转动连接、下端与所述两个调向器固接,所述调向器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物,用于对主水力涡轮部件和副水力涡轮部件进行调向操作,使得波浪水流方向与主水力涡轮和副水力涡轮的轴心为平行方向。
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处理装置外壳、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加压喷嘴、弧形过滤板、下过滤板、第一杂泥箱、第二杂泥箱、纯净水出口、纯净水传送管和纯净水储存箱;所述雨水收集管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加压喷嘴相连通,所述加压喷嘴横向设置,通过加压泵将从雨水收集管中收集的雨水喷射向所述弧形过滤板,所述弧形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弧形的多孔过滤板以及夹持在两层弧形多孔过滤板之间的氧化钙颗粒,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杂泥箱,所述第一杂泥箱用于将弧形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下过滤板,所述下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多孔过滤板以及中间夹持的活性炭颗粒,在所述下过滤板终端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二杂泥箱,所述第二杂泥箱用于将下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底部设置有纯净水出口,所述纯净水出口通过纯净水传送管与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外部的纯净水储存箱相连通。
所述太阳能板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所述调向器为板状的尾翼形状设置,终端的宽度大于始端的宽度(始端是与所述调向杆固接的位置),板状物与水平方向呈88°夹角。
所述第一杂泥箱下部通过细通孔结构与下过滤板上部连通,用于将进入到第一杂泥箱中的液体回流到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内部。
所述第一杂泥箱和第二杂泥箱均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外部且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内部。
所述纯净水储存箱内设置有紫外消毒器对储存在其中的纯净水进行消毒操作。
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锥齿轮的直径,具体宽面为上锥齿轮宽面直径的5倍。
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的直径。
实施例2
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撑装置、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漂浮箱、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漂浮箱顶面,并且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中心设置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与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漂浮箱将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整体囊括于其中,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也设置在漂浮箱内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气囊、下部气囊、固定绳和气囊充放气部件,所述下部气囊设置有6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侧部,所述上部气囊设置有3个,且均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绳一端与所述漂浮箱的底板相固接另一端与水体底部固接,所述气囊充放气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用于对下部气囊和上部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所述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水力涡轮部件、副水力涡轮部件、中心轴部件、发电机组部件和调向部件;所述主水力涡轮部件包括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和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副水力涡轮部件包括副水力涡轮、副水力传送轴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副水力传送轴和副水力涡轮同轴顺次固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固接是通过轴固接的;所述中心轴部件包括中心轴、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所述下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上锥齿轮设置在中心轴顶部,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使得所述上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且所述下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下部;所述发电机组部件包括发电机组、发电传动轴和发电锥形齿轮,所述发电锥形齿轮和发电传送轴以及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同轴顺次固接,所述发电锥形齿轮与中心轴部件的所述上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发电机组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所述调向部件包括两个调向器和一个调向杆,所述调向杆竖直设置且上端通过轴套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轴转动连接、下端与所述两个调向器固接,所述调向器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物,用于对主水力涡轮部件和副水力涡轮部件进行调向操作,使得波浪水流方向与主水力涡轮和副水力涡轮的轴心为平行方向。
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处理装置外壳、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加压喷嘴、弧形过滤板、下过滤板、第一杂泥箱、第二杂泥箱、纯净水出口、纯净水传送管和纯净水储存箱;所述雨水收集管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加压喷嘴相连通,所述加压喷嘴横向设置,通过加压泵将从雨水收集管中收集的雨水喷射向所述弧形过滤板,所述弧形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弧形的多孔过滤板以及夹持在两层弧形多孔过滤板之间的氧化钙颗粒,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杂泥箱,所述第一杂泥箱用于将弧形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下过滤板,所述下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多孔过滤板以及中间夹持的活性炭颗粒,在所述下过滤板终端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二杂泥箱,所述第二杂泥箱用于将下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底部设置有纯净水出口,所述纯净水出口通过纯净水传送管与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外部的纯净水储存箱相连通。
所述太阳能板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
所述调向器为板状的尾翼形状设置,终端的宽度大于始端的宽度。
所述第一杂泥箱下部通过细通孔结构与下过滤板上部连通,用于将进入到第一杂泥箱中的液体回流到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内部。
所述第一杂泥箱和第二杂泥箱均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外部且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内部。
所述纯净水储存箱内设置有紫外消毒器对储存在其中的纯净水进行消毒操作。
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锥齿轮的直径。
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的直径。
实施例3
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撑装置、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漂浮箱、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漂浮箱顶面,并且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中心设置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与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漂浮箱将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整体囊括于其中,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也设置在漂浮箱内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气囊、下部气囊、固定绳和气囊充放气部件,所述下部气囊设置有6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侧部,所述上部气囊设置有2个,且均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绳一端与所述漂浮箱的底板相固接另一端与水体底部固接,所述气囊充放气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用于对下部气囊和上部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下部气囊底端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充放气部件内部设置有控制部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对气囊充放气进行控制,当某一个下部气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后,则对该下部气囊正上方的上部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增加该方向的浮力,避免倾翻。
所述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水力涡轮部件、副水力涡轮部件、中心轴部件、发电机组部件和调向部件;所述主水力涡轮部件包括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和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副水力涡轮部件包括副水力涡轮、副水力传送轴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副水力传送轴和副水力涡轮同轴顺次固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固接是通过轴固接的;所述中心轴部件包括中心轴、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所述下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上锥齿轮设置在中心轴顶部,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使得所述上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且所述下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下部;所述发电机组部件包括发电机组、发电传动轴和发电锥形齿轮,所述发电锥形齿轮和发电传送轴以及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同轴顺次固接,所述发电锥形齿轮与中心轴部件的所述上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发电机组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所述调向部件包括两个调向器和一个调向杆,所述调向杆竖直设置且上端通过轴套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轴转动连接、下端与所述两个调向器固接,所述调向器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物,用于对主水力涡轮部件和副水力涡轮部件进行调向操作,使得波浪水流方向与主水力涡轮和副水力涡轮的轴心为平行方向。
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处理装置外壳、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加压喷嘴、弧形过滤板、下过滤板、第一杂泥箱、第二杂泥箱、纯净水出口、纯净水传送管和纯净水储存箱;所述雨水收集管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加压喷嘴相连通,所述加压喷嘴横向设置,通过加压泵将从雨水收集管中收集的雨水喷射向所述弧形过滤板,所述弧形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弧形的多孔过滤板以及夹持在两层弧形多孔过滤板之间的氧化钙颗粒,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杂泥箱,所述第一杂泥箱用于将弧形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下过滤板,所述下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多孔过滤板以及中间夹持的活性炭颗粒,在所述下过滤板终端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二杂泥箱,所述第二杂泥箱用于将下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底部设置有纯净水出口,所述纯净水出口通过纯净水传送管与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外部的纯净水储存箱相连通。
所述太阳能板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
所述调向器为板状的尾翼形状设置,终端的宽度大于始端的宽度(始端是与所述调向杆固接的位置)。
所述第一杂泥箱下部通过细通孔结构与下过滤板上部连通,用于将进入到第一杂泥箱中的液体回流到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内部。
所述第一杂泥箱和第二杂泥箱均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外部且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内部。
所述纯净水储存箱内设置有紫外消毒器对储存在其中的纯净水进行消毒操作,具体为市购的紫外消毒灯。
Claims (8)
1.一种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撑装置、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和雨水处理装置;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漂浮箱、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漂浮箱顶面,并且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中心设置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与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漂浮箱将所述雨水处理装置整体囊括于其中,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也设置在漂浮箱内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气囊、下部气囊、固定绳和气囊充放气部件,所述下部气囊设置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侧部,所述上部气囊也设置有多个,且均设置在所述漂浮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绳一端与所述漂浮箱的底板相固接另一端与水体底部固接,所述气囊充放气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用于对下部气囊和上部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
所述潮汐水力发电装置包括主水力涡轮部件、副水力涡轮部件、中心轴部件、发电机组部件和调向部件;所述主水力涡轮部件包括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和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副水力涡轮部件包括副水力涡轮、副水力传送轴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水力涡轮、主水力传送轴、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副水力传送轴和副水力涡轮同轴顺次固接,且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固接是通过轴固接的;所述中心轴部件包括中心轴、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所述下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上锥齿轮设置在中心轴顶部,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使得所述上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且所述下锥齿轮在所述漂浮箱的底板下部;所述发电机组部件包括发电机组、发电传动轴和发电锥形齿轮,所述发电锥形齿轮和发电传送轴以及发电机组的输入轴同轴顺次固接,所述发电锥形齿轮与中心轴部件的所述上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发电机组部件设置在所述漂浮箱内部;所述调向部件包括两个调向器和一个调向杆,所述调向杆竖直设置且上端通过轴套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之间的轴转动连接、下端与所述两个调向器固接,所述调向器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物,用于对主水力涡轮部件和副水力涡轮部件进行调向操作,使得波浪水流方向与主水力涡轮和副水力涡轮的轴心为平行方向;
所述雨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处理装置外壳、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加压喷嘴、弧形过滤板、下过滤板、第一杂泥箱、第二杂泥箱、纯净水出口、纯净水传送管和纯净水储存箱;所述雨水收集管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加压喷嘴相连通,所述加压喷嘴横向设置,通过加压泵将从雨水收集管中收集的雨水喷射向所述弧形过滤板,所述弧形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弧形的多孔过滤板以及夹持在两层弧形多孔过滤板之间的氧化钙颗粒,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杂泥箱,所述第一杂泥箱用于将弧形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所述弧形过滤板下部设置有倾斜的下过滤板,所述下过滤板包括上下两层多孔过滤板以及中间夹持的活性炭颗粒,在所述下过滤板终端与雨水处理装置内壳侧壁相接处设置有第二杂泥箱,所述第二杂泥箱用于将下过滤板的板上杂泥进行收纳并储存;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底部设置有纯净水出口,所述纯净水出口通过纯净水传送管与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外部的纯净水储存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采用边部高中心低的方式布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器为板状的尾翼形状设置,终端的宽度大于始端的宽度(始端是与所述调向杆固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杂泥箱下部通过细通孔结构与下过滤板上部连通,用于将进入到第一杂泥箱中的液体回流到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杂泥箱和第二杂泥箱均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内壳外部且设置在雨水处理装置外壳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净水储存箱内设置有紫外消毒器对储存在其中的纯净水进行消毒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锥齿轮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5952.9A CN108547730A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5952.9A CN108547730A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7730A true CN108547730A (zh) | 2018-09-18 |
Family
ID=6351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25952.9A Pending CN108547730A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4773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85034A (zh) * | 2018-10-16 | 2019-01-11 | 派腾奥普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清洁能源发电装置 |
CN111878317A (zh) * | 2020-07-28 | 2020-11-03 | 裴广华 | 海上风电塔的无桩自稳底座 |
CN112117961A (zh) * | 2020-08-20 | 2020-12-2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一种水产养殖场用光伏备用电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
-
2018
- 2018-04-12 CN CN201810325952.9A patent/CN10854773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85034A (zh) * | 2018-10-16 | 2019-01-11 | 派腾奥普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清洁能源发电装置 |
CN111878317A (zh) * | 2020-07-28 | 2020-11-03 | 裴广华 | 海上风电塔的无桩自稳底座 |
CN113250229A (zh) * | 2020-07-28 | 2021-08-13 | 裴广华 | 一种海上风电塔的无桩自稳底座 |
CN113323814A (zh) * | 2020-07-28 | 2021-08-31 | 裴广华 | 海上风电塔的无桩自稳底座 |
CN113323814B (zh) * | 2020-07-28 | 2022-08-09 | 苏州巴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海上风电塔的无桩自稳底座 |
CN112117961A (zh) * | 2020-08-20 | 2020-12-2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一种水产养殖场用光伏备用电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47730A (zh) | 潮汐太阳能复合发电装置 | |
CN109018229B (zh) | 一种复合式水面发电站 | |
CN108488033B (zh) | 一种垂直轴海上风力发电机装置 | |
CN204162466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声除藻设备 | |
CN207647681U (zh) | 一种海浪蓄能发电系统 | |
CN203112660U (zh) | 太阳能人工生态浮岛 | |
CN109185034A (zh) | 一种清洁能源发电装置 | |
CN103075295A (zh) | 一种海上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2304828A (zh) | 一种臭氧气体处理羊毛织物的密封装置 | |
CN107905940A (zh) | 一种池井盐水浮力发电系统 | |
CN201473357U (zh) | 水体杂质吸附装置 | |
CN112726541A (zh) | 一种利用旋涡收集漂浮物的潜游式消毒船 | |
CN202971029U (zh) | 一种海上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8244356U (zh) | 一种液体活性炭功能的喷淋塔 | |
CN207617935U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除收集船 | |
CN202400910U (zh) | 一种饮料瓶太阳能风力充氧装置 | |
CN207143894U (zh) | 一种水利发电水面污染物清理设备 | |
CN106045114B (zh) | 一种基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淡水储备站 | |
CN201187391Y (zh) | 海水阶梯级发电设施 | |
CN107634698A (zh) | 一种水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
CN214167416U (zh) | 一种用于风电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6045115B (zh) | 一种基于反渗透和离子过滤技术的饮用水生产供应系统 | |
CN215311183U (zh) | 一种海水式碳捕集封存装置 | |
CN103318983A (zh) | 一种针对小型水体的微气浮除藻装置及其除藻方法 | |
CN207445810U (zh) | 一种高效的汽车废气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