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9458B -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 Google Patents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9458B
CN108539458B CN201810304476.2A CN201810304476A CN108539458B CN 108539458 B CN108539458 B CN 108539458B CN 201810304476 A CN201810304476 A CN 201810304476A CN 108539458 B CN108539458 B CN 108539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xpansion tube
power supply
core ro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44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9458A (zh
Inventor
徐漫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i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i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i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44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9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9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9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中空设置的端子胀管、轴向安装于端子胀管内的端子芯杆、固定安装于端子芯杆端部的绝缘头、以及固定于端子芯杆和端子胀管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弹性件压缩时的第一状态及弹性件正常时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大于第二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本发明通过电源端子的设置,可减小充电枪头的插拔力,减轻了插拔时的劳动强度;端子胀管胀前能够减小摩擦力;端子胀管胀后可保证接触压力,保证了大电流导流效果。

Description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正快速普及,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快充技术的发展使得充电越来越快,但是由于线缆和充电枪电源端子的加粗,充电枪头的插拔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双手操作都很困难,以50A直流充电枪为例,整体插拔力最大为25KG,其中DC端子的插拔力最大为10.2KG,因此,减小充电枪的插拔力是快充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以减小充电枪头的插拔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中空设置的端子胀管、轴向安装于端子胀管内的端子芯杆、固定安装于端子芯杆端部的绝缘头、以及固定于端子芯杆和端子胀管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弹性件压缩时的第一状态及弹性件正常时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大于第二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芯杆包括插接部及卡接部,所述端子胀管包括安装部及胀接部,所述端子芯杆的卡接部与端子胀管的胀接部配合安装,所述端子芯杆的插接部与端子胀管的安装部配合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芯杆的卡接部沿朝向插接部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端子胀管的胀接部沿朝向安装部的内径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胀管的安装部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胀接部与第一延伸部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胀管内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第一收容空间位于第一延伸部内侧,第二收容空间位于主体部内侧,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与插接部的外径相当,第一收容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胀管的部分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内还形成有于第二收容空间相连通的第三收容空间,第三收容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固定安装于端子胀管的主体部和端子芯杆的卡接部之间,且位于端子芯杆的插接部外侧、端子胀管的主体部和胀接部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与胀接部的外径相同,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延伸部的外径。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电枪头,所述充电枪头包括:
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为上述的电源端子;
盖体,固定安装于电源端子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包括固定卡合的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上设有若干限位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设有与端子胀管相互卡合的第一限位部,第一盖体的外侧设有凸出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盖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盖体相配合的第三限位部、及与端子胀管相配合的第四限位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枪头上设有限位柱,用于在插接充电枪头时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电源端子的设置,可减小充电枪头的插拔力,减轻了插拔时的劳动强度;
端子胀管胀前能够减小摩擦力;端子胀管胀后可保证接触压力,保证了大电流导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充电枪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充电枪头插入插座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充电枪头完全插入插座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充电枪头从插座中拔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例如“左”、“左侧”、“右”、“右侧”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左侧”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右侧”。因此,示例性术语“左侧”可以囊括左侧和右侧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端子,该电源端子包括中空设置的端子胀管、轴向安装于端子胀管内的端子芯杆、固定安装于端子芯杆端部的绝缘头、以及固定于端子芯杆和端子胀管之间的弹性件,电源端子包括弹性件压缩时的第一状态及弹性件正常时的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大于第二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充电枪头,该充电枪头包括:
若干电源端子,电源端子为上述的电源端子;
盖体,固定安装于电源端子外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端子10包括中空设置的端子胀管11、轴向安装于端子胀管内的端子芯杆12、固定安装于端子芯杆端部的绝缘头13、以及固定于端子芯杆和端子胀管之间的弹性件14。
其中,端子芯杆12包括插接部122及卡接部121,端子胀管11包括安装部112及胀接部111,端子芯杆12的卡接部121与端子胀管11的胀接部111配合安装,端子芯杆12的插接部122与端子胀管11的安装部112配合安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端子芯杆12的卡接部121的截面为圆形,其外侧表面为圆滑面,且卡接部121沿朝向插接部122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端子胀管11的胀接部111截面呈圆环形,其内侧表面为圆滑面,且胀接部111沿朝向安装部112的内径逐渐减小。当卡接部121全部插设入胀接部111内时,胀接部111处于膨胀状态,对卡接部121具有向内的回缩推动力。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端子胀管11的安装部112包括主体部1121及位于主体部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2和第二延伸部1123,胀接部111与第一延伸部1122固定安装。
端子胀管11内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第一收容空间位于第一延伸部1122内侧,第二收容空间位于主体部1121内侧,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均呈圆柱形,且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与插接部122的外径相当,以便插接部122能够在第二收容空间中运动,第一收容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端子胀管11的部分主体部1121和第二延伸部1123内还形成有与第二收容空间相连通的第三收容空间,第三收容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第三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凸伸出的插接部122。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4可以为弹簧等部件,弹性件14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安装于端子胀管11的主体部1121和端子芯杆12的卡接部121之间,且弹性件14位于端子芯杆12的插接部122外侧、端子胀管11的主体部1121和胀接部111内侧,即弹性件14一端抵接在卡接部121右侧,另一端抵接在安装部112的左侧内部。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22的外径与胀接部111的外径相同,主体部1121的外径大于第一延伸部1122的外径,第二延伸部1123的外径小于第一延伸部1122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端子10包括弹性件14压缩时的第一状态及弹性件正常时的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下端子芯杆12伸入端子胀管11内的长度大于第二状态下端子芯杆12伸入端子胀管11内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端子为直流端子,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枪头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不限于直流端子,可用于各种充电设备中。
实施例2:
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公开了一种充电枪头100,其包括若干电源端子10,及固定安装于电源端子外部的盖体。
电源端子10包括中空设置的端子胀管11、轴向安装于端子胀管内的端子芯杆12、固定安装于端子芯杆端部的绝缘头13、以及固定于端子芯杆和端子胀管之间的弹性件14,电源端子10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盖体101及第二盖体102,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上分别设有若干限位部,通过限位部实现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的固定卡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01的内侧设有与端子胀管相互卡合的第一限位部1011,第一盖体101的外侧设有凸出的第二限位部1012,第二盖体10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盖体101相配合的第三限位部1021、及与端子胀管相配合的第四限位部1022。
另外,第一盖体101沿着背离第二盖体102的方向设有一延伸部1013,该延伸部1013的截面呈圆环状,其与电源端子10之间具有一间隙。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充电枪头100的盖体中间位置还上设有限位柱103,用于在插接充电枪头时进行限位。
参图3所示为一插座200的结构示意图,该插座200的壳体由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构成,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固定安装,第一壳体21内形成有用于收容电源端子的端子收容腔201,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盖体101中延伸部1013的延伸部收容腔202。
充电枪头100和插座200可插接设置,具体地,充电枪头100的电源端子10对应插设于插座200的端子收容腔201中,直至电源端子10端部的绝缘头13抵接于端子收容腔201的底部;第一盖体101的延伸部1013对应插设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的延伸部收容腔202中,直至延伸部1013的端部抵接于延伸部收容腔202的底部。
另外,插座200的中间位置还设有限位柱收容腔203,用于收容充电枪头100上的限位柱103,充电枪头100完全插入插座200中时,限位柱103与限位柱收容腔203的底部相抵接。
当充电枪头100和插座200完全插接后,第一盖体101的第一限位部1011与插座200的第一壳体21相互抵接,第一盖体101的第二限位部1012与第二壳体22相互抵接。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充电枪头100和插座200的插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图4并结合图1-图3所示,将充电枪头100对准插座200插入,电源端子10对准端子收容腔201,延伸部1013对准延伸部收容腔202,限位柱103对准限位柱收容腔203,然后将充电枪头100逐渐插入插座中,直至电源端子10抵接至端子收容腔201的底部,此时,第一盖体101的延伸部1013与延伸部收容腔202的底部、以及限位柱103与限位柱收容腔203的底部仍有一定的距离。
电源端子10插入端子收容腔201中后,弹性件14处于正常状态,端子胀管11未胀开,与第一壳体21的内壁之间有一定间隙,插入时电源端子10与第一壳体21之间无摩擦力,减少了充电枪头的插入力,可以轻松完成充电枪头的插入工作。
参图5并结合图1-3所示,随着充电枪头100的继续插入,电源端子10的绝缘头13抵接在端子收容腔201的底部,端子芯杆12停止移动,端子胀管11随充电枪头100继续移动,直至第一盖体101的延伸部1013抵接至延伸部收容腔202的底部、限位柱103抵接至限位柱收容腔203的底部。
在此继续插入的过程中,弹性件14逐渐压缩,端子胀管11完全涨开,直径增大,与插座200的第一壳体21内壁完全接触,插入完成后可满足车辆充电的过电要求。
参图6并结合图1-3所示,充电完成后从插座200中拔出充电枪头100,端子胀管11随充电枪头100向右移动,端子芯杆12受弹性件14的压力和端子胀管11的弹性回缩推动力的作用,反向移动,逐步与端子胀管11脱开,端子胀管11回弹,并恢复至初始状态,与插座200的第一壳体21内壁之间产生一定间隙。
而后继续拔出充电枪头100,端子芯杆12、绝缘头13跟随端子胀管11向右同时移动,直至充电枪头100与插座200完全分离。
整个充电枪头的拔出过程是插入过程的逆过程,拔出时减少了充电枪头的拔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电源端子的设置,可减小充电枪头的插拔力,减轻了插拔时的劳动强度;
端子胀管胀前能够减小摩擦力;端子胀管胀后可保证接触压力,保证了大电流导流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中空设置的端子胀管、轴向安装于端子胀管内的端子芯杆、固定安装于端子芯杆端部的绝缘头、以及固定于端子芯杆和端子胀管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弹性件压缩时的第一状态及弹性件正常时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大于第二状态下端子芯杆伸入端子胀管内的长度;所述端子芯杆包括插接部及卡接部,所述端子胀管包括安装部及胀接部,所述端子芯杆的卡接部与端子胀管的胀接部配合安装,所述端子芯杆的插接部与端子胀管的安装部配合安装;所述端子芯杆的卡接部沿朝向插接部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端子胀管的胀接部沿朝向安装部的内径逐渐增大;所述端子胀管的安装部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胀接部与第一延伸部固定安装;所述端子胀管内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第一收容空间位于第一延伸部内侧,第二收容空间位于主体部内侧,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与插接部的外径相当,第一收容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胀管的部分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内还形成有于第二收容空间相连通的第三收容空间,第三收容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固定安装于端子胀管的主体部和端子芯杆的卡接部之间,且位于端子芯杆的插接部外侧、端子胀管的主体部和胀接部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与胀接部的外径相同,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延伸部的外径。
6.一种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包括:
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端子;
盖体,固定安装于电源端子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固定卡合的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上设有若干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设有与端子胀管相互卡合的第一限位部,第一盖体的外侧设有凸出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盖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盖体相配合的第三限位部、及与端子胀管相配合的第四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上设有限位柱,用于在插接充电枪头时进行限位。
CN201810304476.2A 2018-04-04 2018-04-04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Active CN108539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4476.2A CN108539458B (zh) 2018-04-04 2018-04-04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4476.2A CN108539458B (zh) 2018-04-04 2018-04-04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458A CN108539458A (zh) 2018-09-14
CN108539458B true CN108539458B (zh) 2020-06-12

Family

ID=63482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4476.2A Active CN108539458B (zh) 2018-04-04 2018-04-04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94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3131B2 (ja) * 2018-10-15 2022-10-31 東京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接続プラグ
WO2023051769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锁紧的充电座、充电装置及机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3774C1 (zh) * 1988-10-05 1990-04-26 Fischer-Werke Artur Fischer Gmbh & Co Kg, 7244 Waldachtal, De
CN2605675Y (zh) * 2003-03-03 2004-03-03 洪玉实 一种工业用插座插头
GB2419168B (en) * 2004-10-18 2008-08-20 Airbus Uk Ltd A Fastener assembly
CN201818611U (zh) * 2010-10-25 2011-05-04 曾小奕 一种紧压抽芯式拉爆螺丝
CN203631867U (zh) * 2013-12-09 2014-06-04 常州市佳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连接头
CN204241533U (zh) * 2014-12-19 2015-04-01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插拔式电能表安装座
DE102015211658B4 (de) * 2015-06-24 2019-11-21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Steckverbinder und Gegensteckverbinder sowie Steckverbindersystem
DE102016110162A1 (de) * 2015-07-15 2017-01-19 Fischerwerke Gmbh & Co. Kg Selbstschneidender Hinterschnittanker
CN205429189U (zh) * 2015-11-30 2016-08-03 天津市辉源电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
CN205194898U (zh) * 2015-12-01 2016-04-27 浙江共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内胀式橡胶弹簧的电气连接插头
DE102016005841B4 (de) * 2016-05-12 2023-06-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eranschlussanordnung mit zusätzlicher/zusätzlichen Kontaktfläche(n)
CN106329188B (zh) * 2016-09-21 2019-06-1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电连接器
CN207848130U (zh) * 2017-12-12 2018-09-11 苏州茂隆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拉爆锚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458A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9458B (zh) 电源端子及充电枪头
CN108448309B (zh) 充电枪头及充电系统
CN106229775A (zh) 快速盲插和浮动式安装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及连接方法
CN103633489A (zh) 一种具有快速解锁功能的连接器
CN201113056Y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连接器
CN211150926U (zh) 一种工业插座
CN111490402A (zh) 一种固定牢固的插座
CN102969595A (zh) 速插式接地端、接地线
CN204391291U (zh) 一种接线端子
US7611388B1 (en) Electricity acquiring plug used in vehicle
CN113991364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快速连接器
CN213212440U (zh) 一种端子及转接装置
CN211440070U (zh) 管线包
JPH0126066Y2 (zh)
CN109524860B (zh) 三芯180°带辅助信号连接器
CN20833658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器
CN216773726U (zh) 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CN201369433Y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连接器
CN113675673B (zh) 移动式接线装置
CN210835024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件结构
CN204189978U (zh) 一种防脱落的接线端子排
CN204349324U (zh) 触头及导向装置
CN103700973A (zh) 插头插座
CN204634207U (zh) 防水外壳及与其相适配的电子设备和充电器
CN219979945U (zh) 一种自锁式储能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8

Address after: Room 2201J177, 888 Moyunan Road, Ant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5

Applicant after: XIANGYI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110073 No. 67 Shenliao East Road, Tiexi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5-2

Applicant before: Xu Many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Address after: Room A103, Building 9, No. 136, Yanshan West Road, Chengxiang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Yichong Robot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5 room 2201 j177, No. 888, Moyu South Road, Ant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XIANGYI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Room 1001-1, No. 127 Guoto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103, Building 9, No. 136, Yanshan West Road, Chengxiang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Yichong Robot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