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6947A -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6947A
CN108536947A CN201810284658.8A CN201810284658A CN108536947A CN 108536947 A CN108536947 A CN 108536947A CN 201810284658 A CN201810284658 A CN 201810284658A CN 108536947 A CN108536947 A CN 108536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ing
bottom plate
stratiform
beam structure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46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翔
卜庆为
孙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846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6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6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6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通过基本条件假设,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通过力学解析得出锚杆数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和剪应力方程,根据其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定方程,从现场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代入方程,获知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某分层是否具有稳定性的预判结论。本发明对结构稳定性的预判准确、全面,为挠曲褶皱性底鼓治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力学理论依据,对于保障我国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高开采作业人员安全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支护技术与岩石力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主体,煤炭需求量和煤矿生产规模在逐年适度增加,而随着生产规模的加大,出现了大断面巷道、采深逐步向深部发展、围岩强度相对降低等现状,致使巷道出现大变形、大地压、难支护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底鼓是煤矿井巷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动力现象,巷道由于掘进、回采以及在维护过程中引起其围岩应力状态、性质发生变化,使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变形并向巷道内移动,表现为底板向上隆起。发生底鼓后巷道内运输、通风、排水、行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整个巷道报废,对矿山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底鼓形式主要有:挤压流动性底鼓、挠曲褶皱性底鼓、剪切错动性底鼓和遇水膨胀性底鼓。巷道层状底板体现为挠曲褶皱性底鼓,其底鼓机理是底板岩层在平行层理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向底板临空方向挠曲而失稳,底板岩层的分层越薄,巷道宽度越大,所需的挤压力越小,越容易发生挠曲性底鼓。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治理挠曲褶皱性底鼓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提出了许多底鼓防治技术,概括起来主要以锚杆加固为主,然而在高应力或底板较软的情况下,只注重底板的加固而忽略层状底板的破断力学机理,致使层状底板出现离层、破断,整体强度大大降低,层状底板将在两帮形成的二次水平应力作用下失稳并产生底鼓,通过文献检索可知,此部分内容研究尚且较少,且缺乏对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稳定性的预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步骤如下:
1)对采用等间距锚杆控制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条件假设,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
2)对力学模型进行力学解析,以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弹性力学为理论基础,解析锚杆数n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σmax和剪应力τmax方程;
3)根据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建立锚杆数n分别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别准则;
4)从现场挠曲褶皱性底鼓矿井巷道围岩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
5)将基本参数数值代入步骤3)中的稳定性力学判定方程,计算方程两边的值并进行判定,如果正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拉伸破坏;如果剪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抗剪破坏,如果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均成立时,认为分层结构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基本条件假设为:
将等间距底锚层状底板形成的一体锚固体视为组合岩梁结构,将组合岩梁结构简化为左右两端可动,但不发生转动的情形;视组合岩梁结构的介质为弹性状态,且忽略介质自身岩重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锚杆数n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σmax和剪应力τmax方程为:
n为单数时
所述的sin(0)与cos(0)为组合岩梁结构左端位置,即x=0时;所述的A(n+1)/2与B(n+1)/2为组合岩梁结构中间位置力学方程系数,且满足以下方程:
n为偶数时
所述的cos(0)与sin(0)为组合岩梁结构左端位置,即x=0时;所述的A1、B1、An/2与Bn/2为组合岩梁结构中间位置力学方程系数,且满足以下方程:
所述的n为锚杆根数、L为底板跨度、PS为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PC为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Fm为锚杆支护集中应力、k2=Psd(EI)-1、I为组合岩梁结构惯性矩、d为组合岩梁结构的厚度、y为组合岩梁结构横截面的对称轴。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锚杆数n分别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别准则,包括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为:
n为单数
n为偶数
所述的E1I1、E2I2、E3I3..........EiIi分别为第1分层的抗弯刚度、第2分层的抗弯刚度、第3分层的抗弯刚度........第i分层的抗弯刚度,i=1、2、3、4.......m,m为层状底板的层数;所述的σi为第i分层围岩的正应力;所述的σ为组合岩梁结构围岩的正应力;所述的τi为第i分层围岩的剪应力;所述的τ为组合岩梁结构围岩的剪应力;所述的[σt]i为第i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所述的[σc]i为第i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所述的为第i分层围岩内摩擦角。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从现场挠曲褶皱性底鼓矿井巷道围岩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包括:
锚杆根数n、层状底板层数m、底板跨度L、第1分层至第m分层的抗弯刚度E1I1.......EmIm、组合岩梁结构的厚度d、第i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σt]i、第i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σc]i、第i分层围岩内摩擦角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为PS、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PC、锚杆支护集中应力Fm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包括:
各分层破坏条件:
任分层正应力、剪应力与组合岩梁结构的正应力、剪应力满足如下关系: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采用等间距锚杆控制巷道层状底板底鼓技术,通过对其力学机理的研究,建立了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预判准则,通过预判准则能够精确、全面地判定等间距锚杆控制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方法为挠曲褶皱性底鼓治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力学理论依据,对于保障我国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高开采作业人员安全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预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步骤如下:
1)对采用等间距锚杆控制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条件假设,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所述基本条件假设为:将等间距底锚层状底板形成的一体锚固体视为组合岩梁结构,将组合岩梁结构简化为左右两端可动,但不发生转动的情形;视组合岩梁结构的介质为弹性状态,且忽略介质自身岩重的影响;
2)对力学模型进行力学解析,以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弹性力学为理论基础,解析锚杆数n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σmax和剪应力τmax方程;
n为单数时
所述的sin(0)与cos(0)为组合岩梁结构左端位置,即x=0时;所述的A(n+1)/2与B(n+1)/2为组合岩梁结构中间位置力学方程系数,且满足以下方程:
n为偶数时
所述的cos(0)与sin(0)为组合岩梁结构左端位置,即x=0时;所述的A1、B1、An/2与Bn/2为组合岩梁结构中间位置力学方程系数,且满足以下方程:
所述的n为锚杆根数、L为底板跨度、PS为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PC为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Fm为锚杆支护集中应力、k2=Psd(EI)-1、I为组合岩梁结构惯性矩、d为组合岩梁结构的厚度、y为组合岩梁结构横截面的对称轴;
3)根据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建立锚杆数n分别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别准则,包括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为:
n为单数
n为偶数
所述的E1I1、E2I2、E3I3..........EiIi分别为第1分层的抗弯刚度、第2分层的抗弯刚度、第3分层的抗弯刚度........第i分层的抗弯刚度,i=1、2、3、4.......m,m为层状底板的层数;所述的σi为第i分层围岩的正应力;所述的σ为组合岩梁结构围岩的正应力;所述的τi为第i分层围岩的剪应力;所述的τ为组合岩梁结构围岩的剪应力;所述的[σt]i为第i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所述的[σc]i为第i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所述的为第i分层围岩内摩擦角。
4)从现场挠曲褶皱性底鼓矿井巷道围岩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包括:锚杆根数n、层状底板层数m、底板跨度L、第1分层至第m分层的抗弯刚度E1I1.......EmIm、组合岩梁结构的厚度d、第i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σt]i、第i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σc]i、第i分层围岩内摩擦角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为PS、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PC、锚杆支护集中应力Fm
5)将基本参数数值代入步骤3)中的稳定性力学判定方程,计算方程两边的值并进行判定,如果正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拉伸破坏;如果剪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抗剪破坏,如果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均成立时,认为分层结构稳定。
其中建立的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1表示底板跨度L,2表示端部支撑力NA、NB,3表示锚杆支护集中应力Fm,4表示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PS,5表示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PC,6、7、8和9分别表示第1分层厚度d1、第2分层厚度d2、第3分层厚度d3和第m分层厚度dm,10表示组合岩梁结构厚度d。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的一种限定,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所述的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包括:
各分层破坏条件:
任分层正应力、剪应力与组合岩梁结构的正应力、剪应力满足如下关系: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是借助力学判定准则对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第2分层的稳定性进行判定。由现场挠曲褶皱性巷道地质资料与设计参数可知,层状底板层数为m=4;锚杆数n=3;巷道宽度4.5m,底板跨度取L=8.5m;第1分层E1I1=188.8MPa·m4、第2分层E2I2=481.2MPa·m4、第3分层E3I3=373.8MPa·m4和第4分层E4I4=1076.2MPa·m4;第1分层的厚度d1=0.43m,第2分层的厚度d2=0.67m,第3分层的厚度d3=0.54m,第4分层的厚度d4=0.81m,组合梁结构的厚度,d=2.45m;第2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σt]2=1.57MPa;第2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σc]2=36.7MPa;第2分层围岩内摩擦角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为PS=7.23MPa;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PC=8.54MPa;锚杆支护集中应力Fm=100KN。
代入稳定性力学判定方程,计算方程两边的值并进行判定,得:
由第2分层中部上边界拉应力最大,计算得:[σt]2=1.57MPa,1.09MP<1.57MP,计算认为第2分层不会发生拉伸破坏。
由第2分层的两端中性面位置剪应力最大,计算得:
=63.8MPa
29.2MPa<63.8MPa,计算认为第二分层不会发生抗剪破坏。
根据以上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第2分层鼓起失稳的判别,认为其结构稳定,且同数值模拟、工业试验反馈信息及实际相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对采用等间距锚杆控制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条件假设,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
2)对力学模型进行力学解析,以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弹性力学为理论基础,解析锚杆数n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σmax和剪应力τmax方程;
3)根据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建立锚杆数n分别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别准则;
4)从现场挠曲褶皱性底鼓矿井巷道围岩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
5)将基本参数数值代入步骤3)中的稳定性力学判定方程,计算方程两边的值并进行判定,如果正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拉伸破坏;如果剪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抗剪破坏,如果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均成立时,认为分层结构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基本条件假设为:
将等间距底锚层状底板形成的一体锚固体视为组合岩梁结构,将组合岩梁结构简化为左右两端可动,但不发生转动的情形;视组合岩梁结构的介质为弹性状态,且忽略介质自身岩重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锚杆数n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σmax和剪应力τmax方程为:
n为单数时
所述的sin(0)与cos(0)为组合岩梁结构左端位置,即x=0时;所述的A(n+1)/2与B(n+1)/2为组合岩梁结构中间位置力学方程系数,且满足以下方程:
n为偶数时
所述的cos(0)与sin(0)为组合岩梁结构左端位置,即x=0时;所述的A1、B1、An/2与Bn/2为组合岩梁结构中间位置力学方程系数,且满足以下方程:
所述的n为锚杆根数、L为底板跨度、PS为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PC为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Fm为锚杆支护集中应力、k2=Psd(EI)-1、I为组合岩梁结构惯性矩、d为组合岩梁结构的厚度、y为组合岩梁结构横截面的对称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锚杆数n分别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别准则,包括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为:
n为单数
n为偶数
所述的E1I1、E2I2、E3I3..........EiIi分别为第1分层的抗弯刚度、第2分层的抗弯刚度、第3分层的抗弯刚度........第i分层的抗弯刚度,i=1、2、3、4.......m,m为层状底板的层数;所述的σi为第i分层围岩的正应力;所述的σ为组合岩梁结构围岩的正应力;所述的τi为第i分层围岩的剪应力;所述的τ为组合岩梁结构围岩的剪应力;所述的[σt]i为第i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所述的[σc]i为第i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所述的为第i分层围岩内摩擦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从现场挠曲褶皱性底鼓矿井巷道围岩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包括:
锚杆根数n、层状底板层数m、底板跨度L、第1分层至第m分层的抗弯刚度E1I1.......EmIm、组合岩梁结构的厚度d、第i分层抗拉强度设计值[σt]i、第i分层抗压强度设计值[σc]i、第i分层围岩内摩擦角组合岩梁结构侧向水平应力为PS、底部所承受的均匀载荷PC、锚杆支护集中应力F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包括:
各分层破坏条件:
σtmax≤[σt];
任分层正应力、剪应力与组合岩梁结构的正应力、剪应力满足如下关系:
CN201810284658.8A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Pending CN108536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4658.8A CN108536947A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4658.8A CN108536947A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6947A true CN108536947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8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4658.8A Pending CN108536947A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694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9407A (zh) * 2018-10-31 2019-02-19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判定层状围岩体巷道顶板岩层失稳形态与高度的方法
CN109522594A (zh) * 2018-10-15 2019-03-26 南昌大学 一种梁体单侧顶升模数式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受力分析方法
CN109635508A (zh) * 2019-01-14 2019-04-16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关键层结构的地表偏态下沉系数预判方法
CN109670275A (zh) * 2019-02-12 2019-04-23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u型钢反拱支护巷道底板的稳定性判定方法
CN116480367A (zh) * 2023-03-29 2023-07-25 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巷道底板整体式平整加固结构施工方法
CN117494613A (zh) * 2023-11-21 2024-02-0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软基岩薄煤层顶板复合关键层破断失稳判定方法
CN116480367B (zh) * 2023-03-29 2024-07-09 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巷道底板整体式平整加固结构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0721A (ko) * 1992-06-12 1994-01-03 양형칠 다기능 지중확공장치
CN103216244A (zh) * 2013-03-19 2013-07-24 中国矿业大学 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CN105022925A (zh) * 2015-07-28 2015-11-04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加固边坡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7832499A (zh) * 2017-10-20 2018-03-23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锚杆‑混凝土反拱控制底鼓结构的稳定性预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0721A (ko) * 1992-06-12 1994-01-03 양형칠 다기능 지중확공장치
CN103216244A (zh) * 2013-03-19 2013-07-24 中国矿业大学 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CN105022925A (zh) * 2015-07-28 2015-11-04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加固边坡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7832499A (zh) * 2017-10-20 2018-03-23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锚杆‑混凝土反拱控制底鼓结构的稳定性预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文翔: "高应力下巷道底鼓机理及其锚固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2594A (zh) * 2018-10-15 2019-03-26 南昌大学 一种梁体单侧顶升模数式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受力分析方法
CN109522594B (zh) * 2018-10-15 2023-04-18 南昌大学 一种梁体单侧顶升模数式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受力分析方法
CN109359407A (zh) * 2018-10-31 2019-02-19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判定层状围岩体巷道顶板岩层失稳形态与高度的方法
CN109359407B (zh) * 2018-10-31 2023-04-18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判定层状围岩体巷道顶板岩层失稳形态与高度的方法
CN109635508A (zh) * 2019-01-14 2019-04-16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关键层结构的地表偏态下沉系数预判方法
CN109635508B (zh) * 2019-01-14 2022-08-12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关键层结构的地表偏态下沉系数预判方法
CN109670275A (zh) * 2019-02-12 2019-04-23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u型钢反拱支护巷道底板的稳定性判定方法
CN109670275B (zh) * 2019-02-12 2022-06-07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u型钢反拱支护巷道底板的稳定性判定方法
CN116480367A (zh) * 2023-03-29 2023-07-25 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巷道底板整体式平整加固结构施工方法
CN116480367B (zh) * 2023-03-29 2024-07-09 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巷道底板整体式平整加固结构施工方法
CN117494613A (zh) * 2023-11-21 2024-02-0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软基岩薄煤层顶板复合关键层破断失稳判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ie et al.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novel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CN108536947A (zh) 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
CN110175426B (zh) 铁路桥梁弹塑性金属限位减震耗能装置设计方法
CN202831402U (zh) 一种内接圆管外套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CN103967214B (zh) 多腔钢管混凝土内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带缀板组合柱
CN203200914U (zh) 一种钢结构柱脚外露式连接结构
CN101230602A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025034A (zh) 异形钢管混凝土芯柱
CN106168053A (zh) 采用y型柱与抗拔桩结合设计大跨度深埋地铁车站的结构
CN111428309B (zh) 基于桩基础抗拔的大高宽比高层结构抗倾覆性能设计方法
CN108914765B (zh) 一种可更换装配式减震桥墩
CN107122539A (zh) 一种基于连续变向钢筋混凝土柱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Asadi et al. Nonlinear behavior and design of mid-to high-rise diagrid structures in seismic regions
CN109137760A (zh) 多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的主动加固方法
CN107908822B (zh) 一种整体装配式剪力墙建筑结构中预制双连梁的设计方法
CN114186309A (zh) 用于不稳定边坡的锚索框架组合挡土墙加固方法及结构
CN103790259B (zh) 一种震后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体系
CN203603297U (zh) 一种框架柱的耗能抗震结构
CN201011049Y (zh) 异形钢管混凝土芯柱
CN206070724U (zh) 采用y型柱与抗拔桩结合设计大跨度深埋地铁车站的结构
Chen et al. New replaceable coupling beams for shear wall structures
CN105332448B (zh) 一种易滑动压型钢板混凝土约束钢板剪力墙
CN101413294A (zh) 分灾剪切滑移基础减震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4174527U (zh) 一种桥梁预制空心墩柱连接结构
CN109162212A (zh) 单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的主动加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