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4384A -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4384A
CN108534384A CN201810191260.XA CN201810191260A CN108534384A CN 108534384 A CN108534384 A CN 108534384A CN 201810191260 A CN201810191260 A CN 201810191260A CN 108534384 A CN108534384 A CN 108534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group
cooling
cycle system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12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松
吴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12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43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4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43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包括风冷冷水机组,风冷冷水机组包括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每个制冷剂流体回路具有制冷工况流向和制热工况流向。当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在测试操作中时,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不同。本申请一方面缩短了机组的测试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使机组自己产生的冷量和热量相互抵消,节省能源。从而使得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在测试状态时具有比较高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风冷冷水机组出厂前,需要对风冷冷水机组进行运转测试操作,以检测机组的运行情况以及管路的连接状态。目前的测试方法为,按照标准机组运行状态对机组供应水和电,然后按照机组系统的标准制冷、制热状态,进行运转测试。然而这会造成一些问题,一方面标准的测试逻辑含有较多的等待时间,导致了运转测试时间较长,能耗较大;另一方面,测试过程中需要将水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便于与制冷剂流体进行热交换,因此需要使用额外的空调机组对水提供维持温度用的热量或冷量,这会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用于操作风冷冷水机组,在保证风冷冷水机组进行运行操作的前提下,使得风冷冷水机组在进行运转的测试操作时具有特别高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方法,用于操作风冷冷水机组,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包括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分别包括第一水冷换热器和第二水冷换热器;在测试操作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不同;使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中的制冷剂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与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在运行操作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相同;使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中的制冷剂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与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将所述风冷冷水机组从运行操作切换至测试操作的步骤包括: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从相同变化至不同。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将所述风冷冷水机组从测试操作切换至运行操作的步骤包括: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从不同变化至相同。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在制冷工况下,使制冷剂在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风冷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水冷换热器中循环,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冷工况流向;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在制热工况下,使制冷剂在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水冷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风冷换热器中循环,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热工况流向。
本申请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包括:风冷冷水机组,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包括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风冷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水冷换热器,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具有制冷工况流向和制热工况流向;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风冷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二水冷换热器,以形成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具有制冷工况流向和制热工况流向;其中,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与水系统相连,以使得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与水系统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与控制系统相连;并且其中,当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在测试操作中时,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不同。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当所述风冷冷水机组在运行操作中时,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相同。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冷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冷工况流向相同,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热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热工况流向相同,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冷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热工况流向不同。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第一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第二四通换向阀。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被集成在同一个水冷换热器内。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水冷换热器为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具有管程和壳程,其中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被集成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管程中,所述水系统连接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壳程中。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风冷冷水机组系统还包括:水系统,所述水系统包括:水箱,用于向所述风冷冷水机组提供预设温度的水,通过所述水与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以及工况空调机组和/或热交换塔,所述工况空调机组和/或热交换塔与所述水箱连接,用于将水箱中水的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风冷冷水机组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以改变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或改变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产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与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产生的制热量或制冷量相同。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还包括附加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附加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附加压缩机、附加风冷换热器、附加节流装置和附加水冷换热器,以形成附加制冷剂流体回路,所述附加水冷换热器、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被集成在同一个水冷换热器内;其中,所述附加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或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制冷剂流体回路工况流向相同,其中所述附加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包括附加控制阀,所述附加控制阀用于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既能够进行运行操作和测试操作,也能够在运行操作和测试操作之间切换。在进行测试操作时,通过控制机组中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制冷剂流向,使机组的不同制冷剂循环系统分别处于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一方面缩短了机组的测试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使机组自己产生的冷量和热量相互抵消,节省能源。从而使得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在测试状态时具有比较高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A为图1A中的风冷冷水机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其示出了风冷冷水机组处于测试状态;
图2B为图2A的一种等效示意图;
图2C示出了图2A所示的风冷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
图2D为当图2A中的控制阀为四通换向阀时图2A所示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为图1中的风冷冷水机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为图1中的风冷冷水机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A中示出了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的示例性框图。
如图1A所示,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包括风冷冷水机组100、水系统110和控制系统120。其中,风冷冷水机组100与水系统110相连,水系统110用于向风冷冷水机组100提供水,使得风冷冷水机组100能够与水系统110进行热交换。具体来说,风冷冷水机组100具有进水端103和出水端104,所述进水端103和出水端104分别通过进水管113.1和出水管114.1与水系统110连接,使得水系统110中的水从进水端103流入风冷冷水机组100内,并且从出水端104流出风冷冷水机组100,从而使得风冷冷水机组100能够与水系统110进行热交换。
并且,风冷冷水机组100与控制系统120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20中包括控制装置106。通过控制控制装置106能够对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操作,使得风冷冷水机组100能够进行运行操作和测试操作。其中,当控制系统120使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运行操作时,风冷冷水机组100处于运行状态;当控制系统120对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测试操作时,风冷冷水机组100处于测试状态。并且控制系统120能够控制风冷冷水机组100在上述运行状态与测试状态之间切换。此外当风冷冷水机组100在测试状态时,控制系统120还控制和记录风冷冷水机组100的运转测试数据。
图1B为图1A中的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当对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测试操作时,水系统110可以采用图1B所示的示例。如图1B所示的水系统110为封闭式循环水系统,水系统110中的水维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循环地与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热交换。
具体来说,如图1B所示的水系统110包括水箱112、工况空调机组101和热交换塔108。其中,热交换塔108与水箱112连接,使得水箱112中的水能够在热交换塔108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水温维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大约25~30℃左右。工况空调机组101也与水箱112连接,使得工况空调机组101也能够对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作为一个示例,水箱112上连接有进水管113.2和出水管114.2,所述工况空调机组101和热交换塔108均通过所述进水管113.2和所述出水管114.2与水箱112连接,从而使得工况空调机组101和热交换塔108并联连接后,与所述水箱112相连。因此,所述工况空调机组101和热交换塔108可以单独对水箱112中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也可以一起对水箱112中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
需要注意的是,热交换塔108对水温度的调节能力较低,但是能耗也较低;而工况空调机组101对水温度的调节能力强,但是能耗也较高。因此根据实际需要,水系统110也可以包括工况空调机组101或者热交换塔108中的一种或两种皆有。
当对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运行操作时,水系统110可以包括盘管(图中未示出),盘管中的水与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热交换。对水系统110中的水制冷或者制热后,将水输送至用户侧。
图2A、图2B、图2C和图2D为图1中的风冷冷水机组1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其中,图2A、图2B和图2D示出了风冷冷水机组100处于测试状态,而图2C示出了风冷冷水机组100处于运行状态;图2B示出了图2A的一种等效框图;图2D为图2A中的控制阀为四通换向阀时,图2A中的风冷冷水机组1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2A所示,风冷冷水机组100包括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
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第一节流装置226.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与水系统11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对水系统110中的水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241.1,通过第一控制阀241.1能够控制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的制冷剂流体的工况流向。根据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的制冷剂流体的工况流向的不同,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具有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其中,图2A示出了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处于制热工况。
与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类似,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压缩机225.2、第二风冷换热器221.2、第二节流装置226.2和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以形成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与水系统11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对水系统110中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还包括第二控制阀241.2,通过第二控制阀241.2能够控制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制冷剂流体的工况流向。根据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制冷剂流体的工况流向的不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也具有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其中,图2A中了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处于制冷工况。
因此,如图2A所示,当风冷冷水机组100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不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2A示出了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处于制热工况,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处于制冷工况,但是,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处于制冷工况,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处于制热工况也是可以的,只要两者不同即可。在如图2A所示的实例中,由于制冷剂流体在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中吸热蒸发而对水系统110中的水制冷,而制冷剂流体在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放热冷凝而对水系统110中的水制热,其中,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产生的制热量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产生的制冷量大致相同,从而能够使得水系统110中的水温度大体上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制冷工况流向和制热工况流向取决于制冷剂流体流经制冷剂循环系统各部件的顺序,而并不是取决于在图中所显示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以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为例,具体而言,在制冷工况下,制冷剂流体依次经过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第一节流装置226.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并随后又流回第一压缩机225.1中循环,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冷工况流向。在制热工况下,制冷剂流体依次经过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第一节流装置226.1和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并随后又流回第一压缩机225.1中循环,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热工况流向。
图2B为图2A的一种等效示意图。与图2A相比,图2B中的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第二压缩机225.2和第二节流装置226.2调换了位置,其他地方没有改变。因此,虽然图2A中显示的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为逆时针方向,而图2B中显示的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为顺时针方向,但是在两幅图中制冷剂流体均依次流经第二压缩机225.2、第二风冷换热器221.2、第二节流装置226.2和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因此,图2B和图2A的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实际上是相同的,均为制冷工况流向。
图2C示出了图2A所示的风冷冷水机组100的运行状态。如图2C所示,当风冷冷水机组100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相同。具体而言,在图2C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且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也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但是也可以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且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也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只要两者工况流向相同即可。
流体回路流体回路当需要将风冷冷水机组100从如图2C所示的运行状态切换到如图2A所示的测试状态时,将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从运行操作切换至测试操作的步骤包括: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从相同变化至不同。
当需要将风冷冷水机组100从如图2A所示的测试状态切换到如图2C所示的运行状态时,将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从测试操作切换至运行操作的步骤包括: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从不同变化至相同。
第一控制阀241.1和第二控制阀241.2可以为四通换向阀,图2D即示出了当图2A中的第一控制阀241.1和第二控制阀241.2为四通换向阀时,图2A所示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下面结合图2D说明控制系统120控制机组100在上述运行状态与测试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
如图2D所示,第一控制阀为第一四通换向阀241.1,第二控制阀为第二四通换向阀241.2。第一四通换向阀241.1具有四个连接端1a、1b、1c和1d,其中第一连接端1a与第一压缩机225.1的吸气端流体连通,第二连接端1b与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流体连通,第三连接端1c与第一压缩机225.1的排气端流体连通,第四端1d与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流体连通。
当连通第一四通换向阀241.1的1a端和1b端时,1c端和1d端相连,此时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的制冷剂为依次经过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第一节流装置226.1、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的制热工况流向,如图2D中示出的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即为制热工况流向。
而当连通第一四通换向阀241.1的1a端和1d端时,1b端和1c端相连,此时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冷剂为依次经过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第一节流装置226.1、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的制冷工况流向。
而第二四通换向阀241.2与第一四通换向阀241.1类似,也具有2a、2b、2c和2d四个连接端。当连通2a端和2b端,2c端和2d端时,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具有制热工况流向。当连通2a端和2d端时,2b端和2c端相连,此时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为如图2D中示出的制冷工况流向。
所述的控制阀也可以不为四通换向阀,而为其他种类的控制阀,只需满足使得制冷剂循环系统能够在两种工况中切换即可。
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中也可以同时对多于两组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进行测试操作和/或运行操作。图3为图1中的风冷冷水机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其中风冷冷水机组中具有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图4为图1中的风冷冷水机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其中风冷冷水机组中具有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
如图3所示,风冷冷水机组200中在风冷冷水机组100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中也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压缩机325.3、第三风冷换热器321.3、第三节流装置326.3和第三水冷换热器328.3,以形成第三制冷剂流体回路350.3。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还包括第三控制阀341.3,通过第三控制阀341.3能够控制第三制冷剂流体回路350.3中的制冷剂流体的工况流向。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与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的制冷/制热量之和大体上等于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的制冷/制热量。
当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的风冷冷水机组200处于运行状态时,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和第三制冷剂流体回路350.3具有相同的工况流向,例如制冷工况流向,使得各制冷剂循环系统同时制冷或者制热。
当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的风冷冷水机组200处于测试状态时,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和第三制冷剂流体回路350.3具有相同的工况流向,例如制冷工况流向,而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具有与它们不同的工况流向,例如制热工况流向。由于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和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产生的总制冷量与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产生的制热量大致相同,因此能够维持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大体上在一定范围内。
类似的如图4所示,风冷冷水机组300中在风冷冷水机组200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433,第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433中也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四压缩机425.4、第四风冷换热器421.4、第四节流装置426.4和第四水冷换热器428.4,以形成第四制冷剂流体回路450.4。第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433还包括第四控制阀441.4,通过第四控制阀441.4能够控制第四制冷剂流体回路450.4中的制冷剂流体的工况流向。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433、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具有大致相同的制热/制冷量。
与上述风冷冷水机组100和风冷冷水机组200类似的是,当风冷冷水机组300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的四个制冷剂循环系统均具有相同的工况流向,共同对水系统110制冷或制热。当风冷冷水机组300处于测试状态时,其中两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对水系统110制冷,另外两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对水系统110制热。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和第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433对水系统110制热,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和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对水系统110制冷。由于第四组制冷剂循环系统433、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第三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具有大致相同的制热/制冷量,水系统中水的温度能够被大体上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为了尽量将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大体上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节约测试操作中的能耗量,在每次测试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以制冷工况运行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以制热工况运行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制冷/制热量应尽量保持一致或者相差不远。
继续参见图2A。如图2A所示,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集成在同一个水冷换热器222内。作为一个示例,所述水冷换热器222为壳管式换热器222。壳管式换热器222具有管程和壳程,其中管程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换热管,一部分换热管连接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另一部分换热管连接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风冷冷水机组100的进水端103和出水端104连接在壳程中,从而使得水系统110与壳程连通。由此,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和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制冷剂在流经壳管式换热器222管程中的换热管时能够与壳管式换热器222壳程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对于图3和图4所示的多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各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水冷换热器以与图2A同样的方式集成在同一个水冷换热器中,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设置,当对风冷冷水机组进行测试操作时,各个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流经壳管式换热器222管程中的换热管时能够同时与换热器222壳程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迅速地抵消各个制冷剂循环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和冷量,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
由此,以如图2A所示的风冷冷水机组100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对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测试的操作方法。
首先,开启水系统110的循环模式,使得水经过进水端103流入风冷冷水机组100,然后从出水端104流出风冷冷水机组100,从而与风冷冷水机组100进行热交换。
然后,开启风冷冷水机组100的各制冷剂循环系统,通过控制系统120控制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再控制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
再通过控制系统120逐步发送测试指令进行测试,按照测试指令控制机组100的制冷或制热输出动作,同时控制系统120实时监控机组100的运行状态并记录数据。
最后在测试完成后,关闭风冷冷水机组100和水系统110,控制系统120判断测试结果。
其中,在开启各制冷剂循环系统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调节水系统110中水的温度,使水的温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具体来说,先检测水系统110的水的温度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例如:25~30℃)内。当水系统110的水温度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开启水系统110中的热交换塔108,使水经过热交换塔108与外界热交换。然后继续检测水温度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当水温度仍然不在预设范围内时,继续开启工况空调机组101对水进行制冷或制热。直至水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依次关闭工况空调机组101和热交换塔108。
测试完成后,如果风冷冷水机组100符合正常状态条件,则风冷冷水机组100符合出厂标准。
尽管参考附图中出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申请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教导的精神和范围和背景下,本申请的风冷冷水机组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本领域技术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结构细节,均落入本发明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操作方法,用于操作风冷冷水机组(100),
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包括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分别包括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
其特征在于,在测试操作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
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不同;
使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中的制冷剂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中的制冷剂与水系统(11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行操作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
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相同;
使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中的制冷剂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中的制冷剂与水系统(11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从运行操作切换至测试操作的步骤包括:
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
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从相同变化至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从测试操作切换至运行操作的步骤包括:
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
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冷工况流向流动,或者使得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沿制热工况流向流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从不同变化至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在制冷工况下,使制冷剂在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第一节流装置(226.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中循环,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冷工况流向;
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在制热工况下,使制冷剂在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第一节流装置(226.1)和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中循环,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热工况流向。
6.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冷冷水机组(100),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包括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和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
其中,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25.1)、第一风冷换热器(221.1)、第一节流装置(226.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以形成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241.1),以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具有制冷工况流向和制热工况流向;
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压缩机(225.2)、第二风冷换热器(221.2)、第二节流装置(226.2)和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以形成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还包括第二控制阀(241.2),以使得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具有制冷工况流向和制热工况流向;
其中,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包括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所述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用于与水系统(110)相连,以使得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中的制冷剂与水系统(110)进行热交换;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241.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241.2)用于与控制系统(120)相连;并且
其中,当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在测试操作中时,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在运行操作中时,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冷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的制冷工况流向相同,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热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的制热工况流向相同,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冷工况流向和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的制热工况流向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阀(241.1)为第一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控制阀(241.2)为第二四通换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被集成在同一个水冷换热器(22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换热器(222)为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具有管程和壳程,其中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被集成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管程中,所述水系统(110)与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壳程流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还包括:
水系统(110),所述水系统(110)包括:
水箱(112),用于向所述风冷冷水机组(100)提供预设温度的水,通过所述水与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进行热交换;
以及
工况空调机组(101)和/或热交换塔(108),所述工况空调机组(101)和/或热交换塔(108)与所述水箱(112)连接,用于将水箱(112)中水的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还包括:
控制系统(120),所述控制系统(12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241.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241.2),以改变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和/或改变所述第二制冷剂流体回路(250.2)中的制冷剂的工况流向。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产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与所述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产生的制热量或制冷量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附加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所述附加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包括串联连接的附加压缩机(325.3)、附加风冷换热器(321.3)、附加节流装置(326.3)和附加水冷换热器(328.3),以形成附加制冷剂流体回路(350.3),所述附加水冷换热器(328.3)、所述第一水冷换热器(228.1)和所述第二水冷换热器(228.2)被集成在同一个水冷换热器(222)内;
其中,所述附加制冷剂流体回路(350.3)的工况流向与所述第一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0)或第二组制冷剂循环系统(231)的制冷剂流体回路(250.1,250.2)工况流向相同,其中所述附加组制冷剂循环系统(332)中包括附加控制阀(341.3),所述附加控制阀(341.3)用于与控制系统(120)连接。
CN201810191260.XA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Pending CN1085343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1260.XA CN108534384A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1260.XA CN108534384A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4384A true CN108534384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86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1260.XA Pending CN108534384A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438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243A (zh) * 2010-09-21 2011-02-09 东南大学 同时制取双温度水的空气源热泵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2124286A (zh) * 2008-08-22 2011-07-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KR101425989B1 (ko) * 2013-02-27 2014-08-01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히트펌프 성능평가 시스템
WO2015111175A1 (ja) * 2014-01-23 2015-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205301217U (zh) * 2015-12-22 2016-06-08 上海理工大学 套管式换热器管内沸腾/冷凝换热性能测试平台
KR101674302B1 (ko) * 2015-07-02 2016-11-08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항온시스템의 냉동기
CN106871479A (zh) * 2017-04-14 2017-06-20 江苏天舒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量回收式变容量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8365859U (zh) * 2018-03-08 2019-01-11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286A (zh) * 2008-08-22 2011-07-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CN101968243A (zh) * 2010-09-21 2011-02-09 东南大学 同时制取双温度水的空气源热泵装置及驱动方法
KR101425989B1 (ko) * 2013-02-27 2014-08-01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히트펌프 성능평가 시스템
WO2015111175A1 (ja) * 2014-01-23 2015-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KR101674302B1 (ko) * 2015-07-02 2016-11-08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항온시스템의 냉동기
CN205301217U (zh) * 2015-12-22 2016-06-08 上海理工大学 套管式换热器管内沸腾/冷凝换热性能测试平台
CN106871479A (zh) * 2017-04-14 2017-06-20 江苏天舒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量回收式变容量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8365859U (zh) * 2018-03-08 2019-01-11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5339B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unit for increasing heating capacity
US8616017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4879843B (zh) 空调器控制装置、一拖多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JP4411870B2 (ja) 冷凍装置
CN107559955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13137677B (zh) 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228951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8195099A (zh) 一种变频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4684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549820A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CN108116183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289553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5264620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8779645U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208365859U (zh)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CN106989545A (zh) 冷媒冷却装置及空调器
CN109945366A (zh) 水多联机组控制方法和空调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220085243A (ko)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KR100991843B1 (ko) 공기압축기 폐열 회수장치
JP2016102636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08534384A (zh) 一种风冷冷水机组系统及操作方法
CN211953309U (zh) 一种复叠式热泵机组
CN105444452B (zh) 空调系统
CN209819774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集成循环管路系统
GB2578533A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