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2678A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2678A
CN108532678A CN201810313595.4A CN201810313595A CN108532678A CN 108532678 A CN108532678 A CN 108532678A CN 201810313595 A CN201810313595 A CN 201810313595A CN 108532678 A CN108532678 A CN 108532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cavity
cone angle
bull stick
angle wheel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35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135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2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2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26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E03B7/074Arran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主架,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混水槽,所述收集主架顶端固设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通过软管通连,所述第一混水槽上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二混水槽,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末端通连设置,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驱行机,所述第一驱行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第一锥角轮。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资源的匮乏,雨水收集设备使用率越来越高,目前的雨水收集设备通常只具备收集功能,不具备同时对雨水进行处理的功能,利用范围小,因此,需要一种高效收集、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主架,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混水槽,所述收集主架顶端固设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通过软管通连,所述第一混水槽上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二混水槽,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末端通连设置,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驱行机,所述第一驱行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一驱行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一滑槽内顶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角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角轮,所述第二锥角轮下侧的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杆,所述内花键转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第一滑运块底部端面外且底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四锥角轮,所述内花键转杆顶部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外花键柱,所述外花键柱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锥角轮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管筒,所述管筒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第五锥角轮,所述管筒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第六锥角轮,所述第六锥角轮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底部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一混水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 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混水槽与所述第一混水槽通连设置的输入管,所述输入管内通连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开封元件,所述第一滑槽后侧内壁内通连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变化元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主架底部四周均固设有脚柱,所述收集主架右侧端面临近底部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混水槽通连设置的出水角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混水槽与所述第一空心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二混水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混水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右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混水槽内的所述第二转杆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混水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封元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运块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空心腔之间部分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左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运块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远对所述第一螺旋杆一侧的所述第二滑运块内贯通设有贯通口,所述第一螺旋杆右侧延伸末端固设有插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第七锥角轮,所述第七锥角轮与所述第五锥角轮左侧动力连接,所述第五锥角轮远对所述第七锥角轮一侧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变化元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槽内的导块以及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块内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底部末端与所述导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末端与第二驱行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行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槽内顶壁内,所述导块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运块后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混水槽内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混水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驱行机控制第一锥角轮以及第二锥角轮同时转动,此时,由第一锥角轮带动第二转杆以及第二混水槽内的第一混水浆,从而实现药剂的混合配比工作,同时,由第一锥角轮带动第六锥角轮以及第六锥角轮底部的第一转杆转动,此时,由第一转杆带动第一混水槽内的第二混水浆进行初步搅拌工作,当药剂的混合配比完成后,通过第二驱行机带动第二螺旋杆转动,由第二螺旋杆带动导块滑动至导槽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块带动第一滑运块底部的第四锥角轮与第五锥角轮动力配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驱行机转动,由第二锥角轮带动第三锥角轮以及第三锥角轮底部的外花键柱转动,由外花键柱带动内花键转杆以及内花键转杆底部的第四锥角轮转动,此时,由第四锥角轮带动第五锥角轮转动,同时,由第五锥角轮带动第七锥角轮以及第一螺旋杆转动,此时,由第一螺旋杆带动第二滑运块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贯通口与输入管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混水槽内的药剂经输入管流入第一混水槽内,当药剂流完后,此时控制第一驱行机反向转动,直至由第一螺旋杆带动第二滑运块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驱行机带动第二螺旋杆反向转动,使第二螺旋杆带动导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驱行机控制第一锥角轮带动第二转杆以及第二混水槽内的第一混水浆,从而进行自动控制雨水净化的搅拌工作,提高了搅拌和自动配合加药剂的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人员手动操作部分,大大提高了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速度,省时省力,减少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收集主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变化元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主架6,所述收集主架6内设有第一混水槽61,所述收集主架6顶端固设有收集漏斗602,所述收集漏斗602与所述第一混水槽61之间通过软管601通连,所述第一混水槽61上侧的所述收集主架6内设有第一空心腔62,所述第一空心腔62与所述第一混水槽61之间的所述收集主架6内设有第二空心腔63,所述第一空心腔62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6内设有第二混水槽68,所述第一空心腔62右侧的所述收集主架6内设有第一滑槽64,所述第一滑槽64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空心腔63右侧末端通连设置,所述第一空心腔62与所述第一滑槽64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驱行机622,所述第一驱行机622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62内的第一锥角轮621,所述第一驱行机622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滑槽64内的第二锥角轮646,所述第一滑槽64内顶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角轮646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角轮644,所述第二锥角轮646下侧的所述第一滑槽6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641,所述第一滑运块641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杆642,所述内花键转杆642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第一滑运块641底部端面外且底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四锥角轮643,所述内花键转杆642顶部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外花键柱645,所述外花键柱645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锥角轮644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63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管筒631,所述管筒631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第五锥角轮632,所述管筒631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杆633,所述第一转杆633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一空心腔62与所述第二空心腔63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633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62内的第六锥角轮625,所述第六锥角轮625与所述第一锥角轮621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633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腔63与所述第一混水槽61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633底部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一混水槽61内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61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63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6 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混水槽68与所述第一混水槽61通连设置的输入管66,所述输入管66内通连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槽65,所述第二滑槽65内设有开封元件,所述第一滑槽64后侧内壁内通连设有导槽67,所述导槽67内设有变化元件。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收集主架6底部四周均固设有脚柱69,所述收集主架6右侧端面临近底部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混水槽61通连设置的出水角阀7。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混水槽68与所述第一空心腔62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杆623,所述第二转杆623左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二混水槽68内且与所述第二混水槽68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623右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62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角轮621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混水槽68内的所述第二转杆623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混水浆68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开封元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65内的第二滑运块651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65与所述第二空心腔63之间部分的第一螺旋杆653,所述第一螺旋杆653左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二滑槽65内且与所述第二滑运块651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远对所述第一螺旋杆653一侧的所述第二滑运块651内贯通设有贯通口652,所述第一螺旋杆653右侧延伸末端固设有插入所述第二空心腔63内的第七锥角轮634,所述第七锥角轮634与所述第五锥角轮632左侧动力连接,所述第五锥角轮632远对所述第七锥角轮634一侧插入所述第一滑槽64内。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变化元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槽67内的导块671以及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块671内的第二螺旋杆672,所述第二螺旋杆672底部末端与所述导槽67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杆672顶部末端与第二驱行机67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行机673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槽67内顶壁内,所述导块671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运块641后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混水槽61内的所述第一转杆633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混水浆611。
初始状态时,导块671位于导槽67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由导块671带动第一滑运块641底部的第四锥角轮643最大程度远对第五锥角轮632,同时,第二滑运块651位于第二滑槽65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第二滑运块651内的贯通口652最大程度远对输入管66。
当需要对雨水处理时,将收集漏斗602内的雨水自动接入第一混水槽中,通过第一驱行机622控制第一锥角轮621以及第二锥角轮646同时转动,此时,由第一锥角轮621带动第二转杆623以及第二混水槽68内的第一混水浆681,从而实现药剂的混合配比工作,同时,由第一锥角轮621带动第六锥角轮625以及第六锥角轮625底部的第一转杆633转动,此时,由第一转杆633带动第一混水槽61内的第二混水浆611进行初步搅拌工作,当药剂的混合配比完成后,通过第二驱行机673带动第二螺旋杆672转动,由第二螺旋杆672带动导块671滑动至导槽67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块671带动第一滑运块641底部的第四锥角轮643与第五锥角轮632动力配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驱行机622转动,由第二锥角轮646带动第三锥角轮644以及第三锥角轮644底部的外花键柱645转动,由外花键柱645带动内花键转杆642以及内花键转杆642底部的第四锥角轮643转动,此时,由第四锥角轮643带动第五锥角轮632转动,同时,由第五锥角轮632带动第七锥角轮634以及第一螺旋杆653转动,此时,由第一螺旋杆653带动第二滑运块651滑动至第二滑槽65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贯通口652与输入管66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混水槽68内的药剂经输入管66流入第一混水槽61内,当药剂流完后,此时控制第一驱行机622反向转动,直至由第一螺旋杆653带动第二滑运块651滑动至第二滑槽65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驱行机673带动第二螺旋杆672反向转动,使第二螺旋杆672带动导块671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驱行机622控制第一锥角轮621带动第二转杆623以及第二混水槽68内的第一混水浆681,从而进行自动控制雨水净化的搅拌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驱行机控制第一锥角轮以及第二锥角轮同时转动,此时,由第一锥角轮带动第二转杆以及第二混水槽内的第一混水浆,从而实现药剂的混合配比工作,同时,由第一锥角轮带动第六锥角轮以及第六锥角轮底部的第一转杆转动,此时,由第一转杆带动第一混水槽内的第二混水浆进行初步搅拌工作,当药剂的混合配比完成后,通过第二驱行机带动第二螺旋杆转动,由第二螺旋杆带动导块滑动至导槽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块带动第一滑运块底部的第四锥角轮与第五锥角轮动力配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驱行机转动,由第二锥角轮带动第三锥角轮以及第三锥角轮底部的外花键柱转动,由外花键柱带动内花键转杆以及内花键转杆底部的第四锥角轮转动,此时,由第四锥角轮带动第五锥角轮转动,同时,由第五锥角轮带动第七锥角轮以及第一螺旋杆转动,此时,由第一螺旋杆带动第二滑运块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贯通口与输入管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混水槽内的药剂经输入管流入第一混水槽内,当药剂流完后,此时控制第一驱行机反向转动,直至由第一螺旋杆带动第二滑运块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驱行机带动第二螺旋杆反向转动,使第二螺旋杆带动导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驱行机控制第一锥角轮带动第二转杆以及第二混水槽内的第一混水浆,从而进行自动控制雨水净化的搅拌工作,提高了搅拌和自动配合加药剂的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人员手动操作部分,大大提高了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的速度,省时省力,减少加工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混水槽,所述收集主架顶端固设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通过软管通连,所述第一混水槽上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二混水槽,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的所述收集主架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末端通连设置,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驱行机,所述第一驱行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第一锥角轮,所述第一驱行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二锥角轮,所述第一滑槽内顶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角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角轮,所述第二锥角轮下侧的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杆,所述内花键转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第一滑运块底部端面外且底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四锥角轮,所述内花键转杆顶部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外花键柱,所述外花键柱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锥角轮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管筒,所述管筒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第五锥角轮,所述管筒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第六锥角轮,所述第六锥角轮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底部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一混水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混水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心腔左侧的所述收集主架 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混水槽与所述第一混水槽通连设置的输入管,所述输入管内通连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开封元件,所述第一滑槽后侧内壁内通连设有导槽,所所述导槽内设有变化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主架底部四周均固设有脚柱,所述收集主架右侧端面临近底部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混水槽通连设置的出水角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水槽与所述第一空心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二混水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混水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右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角轮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混水槽内的所述第二转杆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混水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封元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运块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空心腔之间部分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左侧延伸末端插入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运块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远对所述第一螺旋杆一侧的所述第二滑运块内贯通设有贯通口,所述第一螺旋杆右侧延伸末端固设有插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第七锥角轮,所述第七锥角轮与所述第五锥角轮左侧动力连接,所述第五锥角轮远对所述第七锥角轮一侧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元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槽内的导块以及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块内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底部末端与所述导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末端与第二驱行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行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槽内顶壁内,所述导块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运块后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水槽内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混水浆。
CN201810313595.4A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Withdrawn CN108532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3595.4A CN108532678A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3595.4A CN108532678A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2678A true CN108532678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3595.4A Withdrawn CN108532678A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26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2003A (zh) 一种建筑装饰板专用打孔装置
CN107199359A (zh) 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材料钻孔装置
CN108532678A (zh)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8341443A (zh) 一种无废水排放设备
CN107381752A (zh) 一种用于净化被污染水体的明矾处理装置
CN108499401A (zh)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8499473A (zh) 一种改进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9099258A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污水网管的管道机器人行进装置
CN108544499A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装置
CN108636172A (zh) 一种水环境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68499A (zh) 一种民用航空卫星通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06619B (zh) 泥浆岩粉自动分离机
CN108972741A (zh) 一种横切面硬质木地板块的加工设备
CN108511837A (zh) 一种改进型锂电池回收装置
CN108908513A (zh) 一种横切面硬质木地板块的加工方法
CN108908512A (zh) 一种智能硬质木地板块加工设备
CN108788232A (zh) 一种基因工程装置
CN110328023A (zh) 一种基因治疗药物装置
CN109140021A (zh) 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装置
CN209107204U (zh) 一种吸尘机
CN109261374A (zh) 一种红花素的生产方法
CN108772574A (zh) 一种高效率的信箱装置
CN108479605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
CN203321385U (zh) 泥浆岩粉自动分离机
CN108995429A (zh) 一种压平压沟成型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