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1367B -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1367B
CN108521367B CN201810276338.8A CN201810276338A CN108521367B CN 108521367 B CN108521367 B CN 108521367B CN 201810276338 A CN201810276338 A CN 201810276338A CN 108521367 B CN108521367 B CN 108521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group
group members
view
c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63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21367A (zh
Inventor
曹旭
杨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63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1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1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1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21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1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包括:响应于即时通讯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以及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结构化视图。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基于获取到的成员属性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相应的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网络的普及,微信、QQ等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企业级IM(Enterprise IM,EIM)由于其实时性和便利性,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内部沟通和管理工具。随着这些社交软件的流行,人们之间的关系网也日益变得错综复杂。
传统的IM应用在展示联系人的时候都是以非关系的可视化方式展示,使用者只能对联系人进行单个检索或查询,如果需要了解联系人之间的组织关系、群组关系、成员关系,就需要二次或者多次以上点击检索。
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当使用者需要跨部门创建协作任务时,针对那些属于其他部门的人员,需要逐个点击人员信息来确定身份,进而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才能开始下一步的任务分配。
由此可见,目前的联系人展示方式不利于用户操作的简化,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粘度,而且复杂的操作也浪费了大量的计算和处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相应的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包括:响应于即时通讯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以及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结构化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包括:属性获取模块,设置为响应于即时通讯应用中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视图生成模块,设置为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以及视图展示模块,设置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结构化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的处理器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基于获取到的成员属性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
图4为应用图3实施例展示联系人信息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
图6为应用图5实施例展示联系人信息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
图8为应用图7实施例提供后续操作部件的场景示意图。
图9为提供后续操作部件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下面首先对实施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相关技术稍加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示意图。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用户需要在工作群中选择跨部门的多个联系人,以进行协作任务的创建。如图1所示,当前用户在终端上首先进入工作群的群组界面11,然后点击右上角的“详细”图标111进入群组信息界面12,其中显示的成员卡片仅包含成员的昵称和头像。除了对本部门的成员比较熟悉之外,当前用户需要逐个点开其他成员的头像,通过个人资料界面13中的公开信息,才能判断该成员是否符合加入协作任务的条件。由图1所示过程可见,传统方式展示群组成员信息不能体现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需要复杂的操作才能查看多个成员的联系人信息,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粘度,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计算和处理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相应的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203。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由运行IM软件的用户终端(例如手机)来执行。
步骤201中,响应于IM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
这里的展示请求包括任何能够触发联系人展示的请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联系人”既包括当前用户在IM应用中已添加在通讯录中的成员,也包括在IM应用中与当前用户属于同一群组的其他所有成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IM的群组聊天界面为例,当前用户在点击群组成员信息时,可视为产生了此处的展示请求,从而触发联系人展示的起始操作,即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以IM的联系人界面为例,当前用户在进入常规的联系人界面后,可点击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化展示部件,从而产生此处的展示请求,进而触发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这时的群组成员即包括当前用户的所有联系人。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仍以IM的联系人界面为例,当前用户在进入常规的联系人界面后,可批量选择多个联系人,然后点击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化展示部件,从而产生此处的展示请求,进而触发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这时的群组成员即包括当前用户选择的多个联系人。
由此可见,这里的展示请求可包括多种触发来源,相应也可包括多种表现形式,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上述示例。
作为后续结构化视图的生成依据,这里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能够表示成员任何特征(例如身份、职位等等)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例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等)中的身份信息。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这里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成员所在部门以及职位等相关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成员来源信息。仍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会议组织者通过邀请特定成员(以下可称为一级成员)组建会议群,这些成员又在各自的联系人中邀请其他成员(以下可称为二级成员)加入会议群,依此类推。相应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成员之间的邀请关系,从而作为后续生成结构化视图的依据。
步骤202中,基于获取的属性信息,生成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
根据步骤201获取的属性信息,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不同的结构化视图,例如包括树状图、层级图、辐射图等等。
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中的身份信息。相应的,步骤202生成的结构化视图可以是组织架构关系视图,用于示出各群组成员在该特定组织中的组织架构关系。进一步,这里的组织架构关系视图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组织架构关系视图可以是层级图的形式,通过依次包括组织、部门、成员的层状结构来展示群组成员的组织架构关系。又例如,组织架构关系视图也可以是辐射图的形式,通过依次包括组织、部门、成员的辐射节点来展示群组成员的组织架构关系。
如上所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成员来源信息。相应的,步骤202生成的结构化视图可以是来源关系视图,用于示出群组中成员的来源关系。进一步,这里的来源关系视图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来源关系视图可以是树状图或辐射图的形式,通过成员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链接来展示群组成员的关联关系。
以上所述也仅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包括上述示例的任意组合以及其他形式。
步骤203中,在IM应用的用户界面显示结构化视图。
基于步骤202生成的结构化视图,步骤203在相应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予以展示。
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点击群组成员信息时触发上述展示请求。相应的,步骤203可以在群组聊天的成员信息界面显示上述结构化视图,作为原常规成员信息视图的替换或补充。
如上所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点击联系人信息时触发上述展示请求。相应的,步骤203可以在联系人信息界面显示上述结构化视图,作为原常规联系人信息视图的替换或补充。
以上所述也仅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包括上述示例的任意组合以及其他形式。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基于获取到的成员属性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图3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以属性信息包括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中的身份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01-303。
步骤301中,响应于IM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
这里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用户在公司内的某个项目群中点击群组成员信息,可视为产生了此处的展示请求,从而触发联系人展示的起始操作,即获取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
相应的,这里的身份信息例如可包括群组成员在公司中的部门和职位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1可基于群组成员的公开信息来获取身份信息。例如,项目群中每个用户都可以编辑自己的群名片,选择公开自己所在的部门和职位信息,这样在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时,可直接基于群组成员的群名片中公开的信息来提取所需的身份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1还可通过访问外部数据接口来获取身份信息。例如,该公司的内网服务器中可存储所有部门的员工及职位信息,并提供访问接口给EIM使用,这样在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时,EIM基于接收的展示请求,可调用访问接口来获取所需的身份信息。
步骤302中,基于获取的身份信息,生成群组成员的层状结构图。
公司、学校、社团等组织一般都具有自身的层级架构,相应的,本步骤可基于步骤301获取的身份信息,来生成对应的层状结构图。
仍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用户在公司内的项目群中点击群组成员信息,在经过步骤301获取到各成员的部门和职位信息后,本步骤可参照该公司的组织架构来展示当前项目群的成员信息。例如,最顶级显示项目群自身信息,次顶级为部门信息,次低级为各部门负责人信息,最低级则显示具体的成员信息。
如图2实施例中所述,这里的层状结构图仅仅是组织架构关系视图的一个示例,步骤302基于获取的身份信息也可以生成其他形式的组织架构关系视图。
步骤303中,在IM应用的UI显示层状结构图。
如上所述,仍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用户在公司内的项目群中点击群组成员信息时,触发产生步骤301的展示请求。相应的,步骤303可以在群组聊天的成员信息界面显示上述层状结构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层状结构图可替换原有的常规成员信息视图。换言之,当前用户在点击群组成员信息时,可直接显示基于身份信息生成的层状结构图,而不再显示原有的常规成员信息视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层状结构图可作为原有的常规成员信息视图的补充。换言之,当前用户在点击群组成员信息时,仍可显示原有的常规成员信息视图,同时后台完成步骤301的身份信息获取和步骤302的层状结构图生成,在确定完成层状结构图的生成后,可在常规成员信息视图界面提供切换视图的部件,同时提示用户可以显示层状结构图。类似的,在显示层状结构图的UI中,也可提供相应的视图切换部件,从而方便用户在不同的成员信息视图之间切换。
图4为应用图3实施例展示联系人信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上运行的EIM在某项目群的群聊界面41中,接收到用户点击群组成员信息按钮411的操作,触发展示请求;EIM获取当前群组中所有成员的身份信息,生成层状结构图421并显示在群组成员信息界面42中。作为示例,这里的层状结构图421依次包括项目群自身、小组、部门、成员四级架构,括号中的数字例如可表示当前层级的总人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通过EIM查看群组成员信息的场景中,基于身份信息来生成层状结构图仅仅是一个示例,该场景还可以结合其他实施例,例如,基于获取的身份信息来生成群组成员的辐射图。由此可见,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任意进行适当的组合,而这些组合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基于获取到的成员身份信息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层状结构图,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以属性信息包括成员来源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501-503。
步骤501中,响应于IM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来源信息。
这里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用户作为会议发起人生成场景二维码,会议参与人通过扫描二维码签到,并可邀请其他用户参与会议。这里,邀请的方式可以是发送链接或者生成新的二维码。为了便于区分,下文将通过签到方式参会的成员称为一级成员,而将被一级成员邀请参会的成员称为二级成员。此处仅以两级成员为例,是为了使说明更为简洁,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
会议发起人通过参会成员的加入方式来识别成员来源信息,换言之,可将通过签到方式参会的成员识别为一级成员,将被邀请参会的成员识别为与各一级成员对应的二级成员。另外,会议发起人还可设置当前会议的不同安全级别,例如针对所有参会成员的信息可设置为仅发起人可见,也可设置为部分或全部参会成员可见。
步骤502中,基于获取的成员来源信息,生成群组成员的辐射图。
辐射图能够更好的表现不同来源成员之间的关联关系。
接续上述会议发起人通过EIM发起会议的示例,在通过参会成员的加入方式识别出对应的成员来源信息后,EIM可进一步生成参会成员的辐射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图包括与各参会成员对应的成员节点,并且通过节点之间的连线来表示相互之间的来源关系。例如,会议发起人可作为辐射图的中心节点;中心节点辐射出多个一级节点,分别对应上述的一级成员;每个一级节点又可辐射出若干个二级节点,对应于由一级成员邀请参会的二级成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表示来源关系外,节点之间的连线还可示出更多的信息。
例如,对于存在关联特征(例如部门相同、职位相同等等)的成员,可在节点之间显示多条连线,连线越多表示成员之间的关联越紧密。
又例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连线示出不同关联关系的节点,比如用黑色表示步骤501获取的来源关系,在此基础上再用红色连线来连接存在其他关联特征的成员节点。
由此也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述通过EIM召集会议的场景中,基于成员来源信息来生成辐射图也仅仅是一个示例,该场景还可以结合图3所示实施例,基于获取的身份信息来生成参会人员的层状结构图。因此,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任意进行适当的组合,而这些组合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实施例中所述,这里的辐射图仅仅是来源关系视图的一个示例,步骤502基于获取的成员来源信息也可以生成其他形式的来源关系视图。
接续,步骤503中,在IM应用的UI显示辐射图。
如上所述,仍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会议发起人在EIM的会议管理界面中查看参会成员信息时,触发产生步骤501的展示请求。相应的,步骤503可以在会议管理界面的签到子界面中显示上述辐射图。
图6为应用图5实施例展示联系人信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上运行的EIM在某次召集会议的管理界面61中,接收到用户(例如会议发起人)点击参会成员按钮611的操作,触发展示请求;EIM获取当前参会成员的来源信息,生成辐射图621并显示在参会成员信息界面62中;在辐射图621中,中心节点对应于当前用户,一级节点对应于通过签到方式参会的一级成员(图6中包括成员a-e),二级节点则对应于被一级成员邀请参会的二级成员(图6中包括成员f-m),节点之间的实线表示存在来源关系的关联,虚线则表示节点之间还存在同部门关系的关联。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基于获取到的成员来源信息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辐射图,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图7为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与图3实施例类似,以属性信息包括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中的身份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701-706。
步骤701中,响应于IM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判断是否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若是则转步骤702,否则转步骤703。
这里以EIM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用户在公司内的某个项目群中点击群组成员信息,可视为产生了此处的展示请求,从而触发联系人展示的起始操作,即判断是否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如果有,则可基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直接展示或更新后进行展示,否则可获取全部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来生成层状结构图。
步骤702中,判断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是否有变动,若是则转步骤703,否则转步骤705。
即使缓存中存储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当前群组成员与生成之时相比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步骤判断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是否有变动。如果有,则可对层状结构图更新后进行展示,否则可获取发生变化的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来更新层状结构图。
步骤703中,获取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
接续步骤701,如果判断没有缓存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跳转到步骤703则可获取全部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
接续步骤702,如果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但判断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发生了变动,跳转到步骤703则可获取发生变化的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
这里的身份信息例如可包括群组成员在公司中的部门和职位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703可基于群组成员的公开信息来获取身份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703还可通过访问外部数据接口来获取身份信息。
步骤704中,基于获取的身份信息,生成并存储群组成员的层状结构图。
接续步骤703,如果获取的是全部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则步骤704基于这些身份信息生成全新的层状结构图。
接续步骤703,如果获取的是部分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则步骤704可基于这些身份信息对缓存的层状结构图进行更新,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删除、新增、编辑层状结构图中的成员节点。
对于生成或更新后的层状结构图,EIM均可予以存储,从而作为后续直接展示或更新层状结构图的缓存基础。
这里的层状结构图也仅为示例,在本公开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其他结构化视图的形式(例如辐射图、树状图等等)来表现特定组织中成员之间身份关系的关联。
步骤705中,在IM应用的UI显示层状结构图。
接续步骤702,如果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并且判断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没有变动,则跳转到步骤705可以直接显示缓存的层状结构图。
接续步骤704,如果基于全部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生成了全新的层状结构图,或者基于部分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对缓存的层状结构图进行更新,则步骤705可显示生成或更新后的层状结构图。
步骤706中,响应于对成员节点的选择操作,在UI显示用于提供下一步操作的部件。
基于步骤705显示的层状结构图,当前用户更易于了解群组成员的关联关系,也更方便选择符合条件的特定成员进行后续的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层状结构图的每个成员节点,响应于当前用户的个别选择操作(例如在节点上单击选定),都可显示用于提供下一步操作的部件。例如,检测到单击选定操作时,在对应的节点周围或者以弹出菜单的形式,显示多个操作选项,例如查看详细信息、成员管理、任务分配、发送消息等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当前用户对多个成员节点的批量选择操作(例如依次在多个节点上选定)时,也可显示用于提供下一步操作的部件。例如,检测到多个单击选定操作时,在UI的特定区域以弹出菜单的形式显示多个操作选项,例如成员管理、任务分配、发送消息、召集临时会议等等。
图8为应用图7实施例提供后续操作部件的场景示意图。如图8所示,终端上运行的EIM,在群组成员信息界面81中显示所有成员的层状结构图811;在接收到对多个成员节点的批量选择操作(以虚线框示意被选中的状态)时,EIM在群组成员信息界面81的特定区域显示弹出菜单812,提供成员管理、任务分配、群发消息、召集临时会议等下一步操作的选项。
图9为应用与图7类似的实施例提供后续操作部件的另一场景示意图。如图9所示,终端上运行的EIM,在群组成员信息界面91中显示所有成员的辐射图911;在接收到对某个成员节点的选择操作(以虚线框示意被选中的状态)时,EIM在该节点的周围显示查看详细信息、成员管理、任务分配、发送消息等下一步操作的选项。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基于显示的结构化视图,进一步提供用于对单个或批量成员进行下一步操作的选项,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
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包括属性获取模块1010、视图生成模块1020和视图展示模块1030。
属性获取模块1010设置为响应于IM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
视图生成模块1020设置为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
视图展示模块1030设置为在IM应用的UI显示所述结构化视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基于获取到的成员属性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图11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属性获取模块1010包括公开信息获取单元1011和外部接口访问单元1012;视图生成模块1020进一步包括架构关系生成单元1021和来源关系生成单元1022;视图展示模块1030包括节点显示单元1031和选择操作单元1032。
公开信息获取单元1011设置为基于所述群组成员的公开信息来获取所述属性信息。
外部接口访问单元1012设置为通过访问外部数据接口来获取所述属性信息。
架构关系生成单元1021设置为,基于属性获取模块1010获取的所述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中的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组织架构关系视图。
来源关系生成单元1022设置为,基于属性获取模块1010获取的成员来源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来源关系视图。
节点显示单元1031设置为在生成的结构化视图中显示与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成员节点,并基于成员节点之间的连线来显示对应群组成员之间的关联属性信息。
选择操作单元1032设置为,响应于对上述成员节点的个别选择或批量选择操作,在UI中显示用于提供下一步操作的部件。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可以基于获取到的成员身份信息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层状结构图,或者基于获取到的成员来源信息来生成并展示群组成员的辐射图;并且,基于显示的结构化视图,还可以进一步提供用于对单个或批量成员进行下一步操作的选项,改变了传统的群组成员信息展示方法,在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省了因复杂操作带来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消耗。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作为模块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木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上文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终端设备,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对此不作限制。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中一种计算设备120的示意图。例如,设备120可以被提供为一移动终端。参照图12,设备120包括处理组件121,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2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21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2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2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装置12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23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2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24被配置为将装置12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25。装置12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22的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IOS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申请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即时通讯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成员来源信息;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包括:根据所述成员来源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来源关系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化视图包括与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成员节点以及所述成员节点之间的连线,所述连线用于显示对应群组成员之间的关联属性信息;以及
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结构化视图;
在接收到用户对多个所述成员节点的批量选择操作时,显示用于提供下一步操作的部件;
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中的身份信息,在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组织架构关系视图,所述组织架构关系视图包括层状结构图;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判断是否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若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则判断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是否有变动,若没有缓存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则获取所述当前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并生成和存储所述当前群组成员的层状结构图;
当所述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发生变动时,获取发生变化的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来更新所述缓存的层状结构图,并显示更新后的层状结构图;
当所述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没有发生变动时,显示所述缓存的层状结构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群组成员的公开信息来获取所述属性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包括:通过访问外部数据接口来获取所述属性信息。
4.一种联系人信息展示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属性获取模块,设置为响应于即时通讯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获取群组成员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成员来源信息;
视图生成模块,设置为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包括:根据所述成员来源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来源关系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化视图包括与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成员节点以及所述成员节点之间的连线,所述连线用于显示对应群组成员之间的关联属性信息;以及
视图展示模块,设置为在所述即时通讯应用的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结构化视图;
所述视图展示模块,还设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对多个所述成员节点的批量选择操作时,显示用于提供下一步操作的部件;
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群组成员在特定组织中的身份信息,在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结构化视图时,所述视图生成模块,还设置为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群组成员的组织架构关系视图,所述组织架构关系视图包括层状结构图;
还响应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接收的展示请求,判断是否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若缓存有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则判断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是否有变动,若没有缓存之前生成的层状结构图,则获取所述当前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并生成和存储所述当前群组成员的层状结构图;当所述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发生变动时,获取发生变化的群组成员的身份信息来更新所述缓存的层状结构图,并显示更新后的层状结构图;当所述当前群组成员与缓存的层状结构图中包括的群组成员相比没有发生变动时,显示所述缓存的层状结构图。
5.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的处理器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有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276338.8A 2018-03-30 2018-03-30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521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6338.8A CN108521367B (zh) 2018-03-30 2018-03-30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6338.8A CN108521367B (zh) 2018-03-30 2018-03-30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1367A CN108521367A (zh) 2018-09-11
CN108521367B true CN108521367B (zh) 2021-11-02

Family

ID=6343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6338.8A Active CN108521367B (zh) 2018-03-30 2018-03-30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13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770A (zh) * 2020-06-05 2021-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成员信息显示方法、群组成员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359A (zh) * 2007-12-27 2008-08-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呈现联系人集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24638A (zh) * 2015-09-25 2016-01-06 珠海赞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群聊软件系统群关系链的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5235B1 (en) * 2011-05-23 2015-12-15 Palo Alto Networks, Inc. Using events to identify a user and enforce policies
CN102368800B (zh) * 2011-11-02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中构建通讯录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4539511A (zh) * 2014-12-05 2015-04-22 蓝信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入客户端显示自身组别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99891A (zh) * 2015-07-24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应用的群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368238B (zh) * 2016-05-11 2020-1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733663A (zh) * 2016-08-10 2018-02-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跨团体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7734077B (zh) * 2016-08-10 2021-03-0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跨团体通讯录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359A (zh) * 2007-12-27 2008-08-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呈现联系人集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24638A (zh) * 2015-09-25 2016-01-06 珠海赞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群聊软件系统群关系链的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1367A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5186B (zh) 项目群组的创建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及装置
TWI749095B (zh) 會話篩選方法及裝置
US933840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equivalence classes to identify and manage participants and resources in a conference room
US20130246525A1 (en) Instant transition from a public conversation thread to a private chat or instant message environment
CN111669311A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05098B (zh) 任务提醒方法及装置、提醒消息的生成和展示方法及装置
US20150142876A1 (en) Collaborative, contextual enterprise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477371B2 (en) Meeting roster awareness
CN104283769B (zh) 面向用户的基于感兴趣的项目的即时消息服务
JP7379688B2 (ja) コンテンツ共有方法及び装置
CN109005517B (zh) 活动提醒方法、活动提醒消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266507A (zh) 一种基于虚拟团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616443A (zh)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2242948B (zh)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521367B (zh) 联系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508745B (zh) 提示消息的关联输入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CN109525488B (zh) 即时消息发布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2021149913A (ja) 対話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40095459A1 (en) Topic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Virtual Space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CN114527913B (zh) 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3541976B (zh) 组织创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138702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95941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joining online meetings
US201900650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Graphical Metadata Assignation and Filtering by Deriving Hierarchical Icon-Based Signifiers from a Multi-Channel Database Assemblage
CN113709021B (zh) 会话消息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