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0486A -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0486A
CN108520486A CN201810358046.9A CN201810358046A CN108520486A CN 108520486 A CN108520486 A CN 108520486A CN 201810358046 A CN201810358046 A CN 201810358046A CN 108520486 A CN108520486 A CN 108520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er
unit
education
information
so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80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丽煌
周永祥
庄锦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580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0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0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with provision for individua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bstract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查分单元、互动单元、在线授课单元、信息查询单元软件,学生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老师选择单元、评分单元、在线上课单元、互动单元软件,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内具有老师信息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教师分配处理单元和信息推送单元软件,教室互联网设备具有信息接收单元和互动单元软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经互联网实现互通。本发明整合了老师和社会上专业人员教育资源,学生可选择老师,老师授课加入竞争及奖惩机制、专业人员可以协同老师进行专业课授课,取得更好教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双师互动教学是指由两名教师同堂授课,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两位教师要共同完成备课,并协调好教学工作,所以两位教师通常在教学风格上都比较相似。双师可以是不同的组合,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自身的进步。比如,一名老教师和一名青年教师,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能够带动青年教师学习,增加其教学经验。同时,青年教师的思维更加活跃,对新鲜事物的了解比较多,可以对老教师的保守教学观念进行补充。因此,在双师互动教学模式下,不仅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体现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师生之间的双重互动。不仅能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性作用,还能为两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辩论、教学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法学问题,给出自己的法学观点,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双师互动教学更为便捷有效,老师在授课时,不需要到教室就可对学生进行授课、答疑解惑,给老师带来了方便,也给学生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变得更为高效。但是现有的互联网模式下双师教学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教学模式是在一种固化的模式下进行,也就是说,授课的老师是固定的,学生不能根据自己对老师的认同度进行授课老师的选择,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老师授课没有一种有效的评分机制,管理部门(学校或教育管理部门)无法有效实时得到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无法根据得到的学生反馈老师教育水平对老师进行奖励或警示,因此,不能提高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在一些专业课程中(特别职业教育中,比如电气、机械领域),由于老师不一定具备完善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老师没有现场操作经验知识,因此在教学专业课程时,老师的教学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社会上一些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本领域专业人员在本专业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双师互动教学中,当老师教授专业课程时,能结合社会上一些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本领域专业人员进行教学,常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应用互联网双师教育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本发明整合了老师和社会上一些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本领域专业人员教育资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从而学生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在老师授课中加入竞争机制、奖惩机制,提高了老师的教育积极性,在进行专业授课时,社会上本专业具有相当教育水平的人员可以协同老师进行专业课的授课,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社会上本专业人员进行有偿授课,经济效益和学生反馈挂钩,由此提高了社会上本专业人员授课效果的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硬件包括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教室互联网设备,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包括PC机、手机、平板电脑,教室互联网设备包括PC机和大屏显示屏幕,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教室互联网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查分单元、互动单元、在线授课单元、信息查询单元软件,学生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老师选择单元、评分单元、在线上课单元、互动单元软件,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内具有老师信息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教师分配处理单元和信息推送单元软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通过查分单元可随时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分情况,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学生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通过在线授课单元可向教室互联网设备及学生的在线上课单元传输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信息查询单元能查询教育管理部门推送的各种信息;学生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通过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查询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各种个人信息,通过老师选择单元可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通过评分单元能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分,通过在线上课单元能接收老师经在线授课单元传输的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老师信息管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并将老师个人信息推送给学生的老师选择单元,通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学生选择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信息、以及老师和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向教育管理部门上传的各种信息,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通过信息推送单元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推送学生评价情况、教育建议、教育得分情况以及上课时间安排信息,并向学生推送上课安排信息;教室互联网设备具有信息接收单元和互动单元软件,信息接收单元接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互动单元实现学生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在线互动。
所述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经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老师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个人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期望的授课薪资水平;通过查分单元随时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分情况,评分中包含多人总评分和平均分显示,满分为100分;通过互动单元和学生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学习问题进行实时在线解答;通过信息查询单元能查询教育管理部门推送的各种信息,信息包括管理部门的教育建议信息、学生评价情况信息、教育得分情况信息以及上课时间安排信息。
所示学生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班级、所学专业;通过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查询教育管理部门老师信息管理单元推送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个人信息情况,老师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个人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通过老师选择单元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选择后数据上传至教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接收单元,进而,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教育部门对老师的分配按照所在班级全部学生选择进行统计,统计后依照得票率高的老师优先分配;上完课后,学生可通过评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实时上传至教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接收单元;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实时在线提问,并接收解答答案。
所述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老师信息管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对老师的管理,按照老师的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专业归类管理;对社会本专业人员的管理,按照社会本专业人员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期望的授课薪资水平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专业归类管理;通过信息接收单元接受学生选择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信息,以及老师和社会本专业人员向教育管理部门上传的各种信息,信息包括学生的评分信息、选择老师信息以及老师上传的各种教育信息;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根据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评分情况、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专业、上课时间进行分配。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合了老师和社会本专业人员的教育资源,能让老师在专业授课的短板得到弥补,达到好的教育水平;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专业,学生评分按照一个班级大多数学生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老师的合理化分配,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具有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价的功能,在老师授课中加入竞争机制、奖惩机制,提高了老师的教育积极性;在进行双师授课时,涉及到专业授课时,社会上本专业具有相当教育水平的人员可以协同老师进行专业课的授课,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管理部门根据一定时间段学生对社会上本专业人员的评分情况给与相应经济补助;社会上本专业人员进行有偿授课,经济效益和学生反馈挂钩,由此提高了社会上本专业人员授课效率。基于上述,所以本发明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架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使用的硬件包括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教室互联网设备,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包括PC机、手机、平板电脑,教室互联网设备包括PC机和大屏显示屏幕,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教室互联网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查分单元、互动单元、在线授课单元、信息查询单元软件,学生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老师选择单元、评分单元、在线上课单元、互动单元软件,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内具有老师信息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教师分配处理单元和信息推送单元软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通过查分单元可随时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分情况,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学生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通过在线授课单元可向教室互联网设备及学生的在线上课单元传输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信息查询单元能查询教育管理部门推送的各种信息;学生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通过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查询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各种个人信息,通过老师选择单元可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通过评分单元能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分,通过在线上课单元能接收老师经在线授课单元传输的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老师信息管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并将老师个人信息推送给学生的老师选择单元,通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学生选择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信息、以及老师和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向教育管理部门上传的各种信息,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通过信息推送单元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推送学生评价情况、教育建议、教育得分情况以及上课时间安排信息,并向学生推送上课安排信息;教室互联网设备具有信息接收单元和互动单元软件,信息接收单元接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互动单元实现学生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在线互动。
图1中所示,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经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老师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个人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期望的授课薪资水平;通过查分单元随时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分情况,评分中包含多人总评分和平均分显示,满分为100分;通过互动单元和学生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学习问题进行实时在线解答;通过信息查询单元能查询教育管理部门推送的各种信息,信息包括管理部门的教育建议信息、学生评价情况信息、教育得分情况信息以及上课时间安排信息。
图1中所示,学生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班级、所学专业;通过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查询教育管理部门老师信息管理单元推送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个人信息情况,老师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个人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通过老师选择单元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选择后数据上传至教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接收单元,进而,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教育部门对老师的分配按照所在班级全部学生选择进行统计,统计后依照得票率高的老师优先分配;上完课后,学生可通过评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实时上传至教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接收单元;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实时在线提问,并接收解答答案。
图1中所示,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老师信息管理单元对及社会本专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对老师的管理,按照老师的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专业归类管理;对社会本专业人员的管理,按照社会本专业人员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期望的授课薪资水平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专业归类管理;通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学生选择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信息,以及老师和社会本专业人员向教育管理部门上传的各种信息,信息包括学生的评分信息、选择老师信息以及老师上传的各种教育信息;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优化分配,并结合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评分情况、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专业、上课时间进行分配。
图1中所示,本发明使用中,教育部门整合了老师和社会本专业人员的教育资源,能让老师在专业授课的短板得到弥补,达到好的教育水平。教育部门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优化分配,并结合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评分情况、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专业、上课时间进行分配,分配依照一个班级大多数学生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老师的合理化分配,尽可能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专业授课时,老师和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一起进行教学,通过在线授课单元可向教室互联网设备传输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当教学非专业知识时,老师进行正常授课,当涉及到本专业知识时,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授课,同时更具授课经验的老师对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学进行协助,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双师互动教育效果。由于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学生均具有互动单元,这样,通过互动单元学生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实时在线提问,并接收解答答案,从而学生在课余外也能得到老师和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提高了学习效果。由于具有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价的功能,在老师授课中加入竞争机制、奖惩机制,提高了老师的教育积极性;当老师和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评价分数低时,教育管理部门对老师可采取预警的措施,提示老师加强教育水平,对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可采取分数与经济补助挂钩的方式进行管理,分数高补助多、分数低补助低,从而有效提高老师和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提高老师的教育积极性,所以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硬件包括老师互联网设备、学生互联网设备、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互联网设备、教室互联网设备,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查分单元、互动单元、在线授课单元、信息查询单元软件,学生互联网设备内具有个人信息单元、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老师选择单元、评分单元、在线上课单元、互动单元软件,教育管理部门互联网设备内具有老师信息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教师分配处理单元和信息推送单元软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通过查分单元可随时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分情况,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学生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通过在线授课单元可向教室互联网设备及学生的在线上课单元传输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信息查询单元能查询教育管理部门推送的各种信息;学生经互联网设备向教育管理部门平台注册后、通过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通过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查询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各种个人信息,通过老师选择单元可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通过评分单元能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分,通过在线上课单元能接收老师经在线授课单元传输的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并且学生能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在线互动,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老师信息管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并将老师个人信息推送给学生的老师选择单元,通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学生选择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信息、以及老师和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向教育管理部门上传的各种信息,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通过信息推送单元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推送学生评价情况、教育建议、教育得分情况以及上课时间安排信息,并向学生推送上课安排信息;教室互联网设备具有信息接收单元和互动单元软件,信息接收单元接收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在线实时教育音视频,互动单元实现学生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在线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老师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个人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期望的授课薪资水平;通过查分单元随时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分情况,评分中包含多人总评分和平均分显示,满分为100分;通过互动单元和学生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学习问题进行实时在线解答;通过信息查询单元能查询教育管理部门推送的各种信息,信息包括管理部门的教育建议信息、学生评价情况信息、教育得分情况信息以及上课时间安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学生个人信息单元将个人信息完善,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班级、所学专业;通过老师个人情况信息单元查询教育管理部门老师信息管理单元推送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个人信息情况,老师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个人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通过老师选择单元选择教育水平认同度高的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选择后数据上传至教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接收单元,进而,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教育部门对老师的分配按照所在班级全部学生选择进行统计,统计后依照得票率高的老师优先分配;上完课后,学生可通过评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实时上传至教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接收单元;通过互动单元可以和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实现课余外的教育信息互动,能在课余外给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实时在线提问,并接收解答答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老师信息管理单元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对老师的管理,按照老师的教育专业、教育经历、教育方法、教育所获奖励信息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专业归类管理;对社会本专业人员的管理,按照社会本专业人员工作专业、教育方法、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个人最擅长的领域、期望的授课薪资水平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专业归类管理;通过信息接收单元接受学生选择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信息,以及老师和社会本专业人员向教育管理部门上传的各种信息,信息包括学生的评分信息、选择老师信息以及老师上传的各种教育信息;通过教师分配处理单元按照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人员的认同度对授课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配,根据学生对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评分情况、老师及社会本专业教育人员的专业、上课时间进行分配。
CN201810358046.9A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Pending CN108520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8046.9A CN108520486A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8046.9A CN108520486A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0486A true CN108520486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8046.9A Pending CN108520486A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04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7171A (zh) * 2019-03-15 2019-05-07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教育机构培训过程监测与评价系统教师终端
CN112633700A (zh) * 2020-12-24 2021-04-09 宁波凯星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服务平台的商业服务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558A (zh) * 2003-11-19 2005-05-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教学与教务的网络教育系统及其方法
CN101763753A (zh) * 2009-12-29 2010-06-30 广东中大讯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面向数字家庭的现代远程互动教育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WO2010151437A1 (en) * 2009-06-22 2010-12-29 Rosetta Ston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WO2012064997A2 (en) * 2010-11-10 2012-05-18 Daniel Roy Language training system
CN104978877A (zh) * 2014-04-11 2015-10-14 深圳市瑞源达文化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教学系统
CN105989754A (zh) * 2015-02-11 2016-10-05 阜阳师范学院 一种云家教系统
CN106297454A (zh) * 2016-09-07 2017-01-04 苏州国锦智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CN107194837A (zh) * 2017-05-12 2017-09-22 江苏学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分层式智慧教育系统
CN107230403A (zh) * 2017-07-30 2017-10-03 成都优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教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558A (zh) * 2003-11-19 2005-05-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教学与教务的网络教育系统及其方法
WO2010151437A1 (en) * 2009-06-22 2010-12-29 Rosetta Ston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N101763753A (zh) * 2009-12-29 2010-06-30 广东中大讯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面向数字家庭的现代远程互动教育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64997A2 (en) * 2010-11-10 2012-05-18 Daniel Roy Language training system
CN104978877A (zh) * 2014-04-11 2015-10-14 深圳市瑞源达文化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教学系统
CN105989754A (zh) * 2015-02-11 2016-10-05 阜阳师范学院 一种云家教系统
CN106297454A (zh) * 2016-09-07 2017-01-04 苏州国锦智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CN107194837A (zh) * 2017-05-12 2017-09-22 江苏学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分层式智慧教育系统
CN107230403A (zh) * 2017-07-30 2017-10-03 成都优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教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7171A (zh) * 2019-03-15 2019-05-07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教育机构培训过程监测与评价系统教师终端
CN112633700A (zh) * 2020-12-24 2021-04-09 宁波凯星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服务平台的商业服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liya et al. Assessment of Teacher Motivation Approaches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Garst et al. Benchmark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es across youth-serving organizations: Implications for Extension
Higashi et al. The roles of badges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 network
Karani et al. Teaching competence-based agriculture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s in Kenya; a Review of Institutional Preparedness
CN108520486A (zh) 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双师互动教学系统
Becker Classroom Coaching: An Emerging Method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llier Changing the face of teaching: Preparing educators for diverse settings
Rich et al. Praxis-Oriented Teaching of 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 for STEM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Usubjanovna Aspects of methods and forms of teaching technical subjects
Arsenieva et al.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Dorn et al. Evaluating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formats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The example of DaVinciLab YouthHackathon Workshops 2019/2020
Chepkonga The Instructional Learning Resources and Provis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Public ECDE Centres in West Pokot County
Bakanibona Large class management throughout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peaking skill: Case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of Burundi
Bart et al. Culture of progressive longitudinal training in the public transit industry: A contemporary model
Nkhata et al. Mentors Views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ent Teachers School Experience
Hassan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 TVET Teacher Training (TT-TVET)
Mehmood et al.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activities: Role in a Basic Sciences Department of a medical college
Bedekar et al. Improvement in learning experiences by adopting student centered teaching practices
Terras et al. Blending face-to-face and online instruction: Students’ perceptions
Suwancharas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AR) for improving undergraduates’ English listening skill
Chikasha et al. A study on the human factor issues of lecturers and students that hin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learning enabled tertiary institution in a traditionally face to face institution
Ferraro Teaching Sports and Exercises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life skills of a lecturer
Sorochan Professional activity of andragog: functions and competencies
Duffy et al. Project accelerate: increasing STEM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erved high school students
WAN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PERCEPTION TOWARDS THEIR LEADERSHIP CAPACITY AND THEIR CLASSROOM MANAGEMENT STYLES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