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8732B -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8732B
CN108518732B CN201810339069.5A CN201810339069A CN108518732B CN 108518732 B CN108518732 B CN 108518732B CN 201810339069 A CN201810339069 A CN 201810339069A CN 108518732 B CN108518732 B CN 108518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oiler body
temperature
exchange station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9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8732A (zh
Inventor
李进平
郭治江
刘凤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Jinp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390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8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8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8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8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8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team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4Sensors
    • F24D2220/042Temperature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20Heat consumers
    • F24D2220/2009Radia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锅炉本体,其为供热链路中热源;至少一个换热站,锅炉本体与其相连,其用于向至少一个用户楼栋供热;气象监控单元,其用于监控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并将监控天气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并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从而可以根据锅炉本体情况、供暖类型以及建筑年代情况调节二网供热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站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和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供热行业内相关的锅炉DCS系统、无人值守系统、分户计量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能源分析系统、气象系统等各个系统是互相独立且互不影响的。一方面各个系统间实际联系使得调度系统难度加大,同时多系统需要调度时调度值参考跨系统,且参考值的实时性等因素影响系统调试。另一方面,各个系统都具备多个操作员站导致供热企业的重复投资,加大成本,多个系统分散监控采用较多调度人员,造成供热企业人力成本的浪费。
由此,该技术存在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可对供热链中的多个系统统一调度和监控,自动调整二网的供热温度,减少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锅炉本体,每个所述锅炉本体为供热链路中热源;至少一个换热站,每个所述锅炉本体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站相连,每个所述换热站用于向至少一个用户楼栋供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炉DCS单元,所述锅炉DCS单元与每个所述锅炉本体相连,并通过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与云数据中心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所述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与每个所述换热站相连,并通过Modbus TCP/IP协议与所述云数据中心通信;至少一个分户计量单元,每个所述分户计量单元与每个所述用户楼栋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分户计量单元与所述云数据中心通信,所述分户计量单元用于计量每个所述用户楼栋的实际使用热量,并将每个所述实际使用热量传输至云数据中心,所述云数据中心根据每个所述实际使用热量设定每个所述锅炉本体理想产热量;气象监控单元,所述气象监控单元与所述云数据中心通信,所述气象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并将监控天气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所述云数据中心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并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和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当前和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供热输入温度,以控制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调整每个所述换热站的阀门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气象监控单元监控室外温度,以及提前存储在云数据中心的用户楼栋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供暖类型以及供暖类型对应的目标供暖温度参数,可设定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并可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从而通过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自动调整换热站阀门开度,以调整二网的供热温度,无需人力调整,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并根据分户计量单元检测每个用户楼栋的实际使用热量设定每个锅炉本体理想产热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为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相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理想产热温度与实际产热温度的比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还包括:脱硫脱硝模块、输煤模块和除尘模块,所述DCS单元分别与所述脱硫脱硝模块、所述输煤模块和所述除尘模块相连,所述DCS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云数据中心的所述锅炉本体基础产热量调整热源厂链路中的所述脱硫脱硝模块、所述输煤模块和所述除尘模块的供热参数,以使所述锅炉本体的产热量为理想产热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能耗分析单元,所述能耗分析单元分别与每个所述锅炉本体、每个所述换热站、每个所述用户楼栋和所述云数据中心相连,所述能耗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每个所述锅炉本体、每个所述换热站和每个所述用户楼栋的能耗,并将能耗数据传输至所述云数据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所述视频监控单元与所述云数据中心相连,所述视频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供热调度中心、换热站以及锅炉本体视频,并将视频数据传输至所述云数据中心,从而可实现统一监控整个供热链路中的各个部分,统一查看供热链路中的各个部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获取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获取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接着获取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继而获取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进而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并可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从而自动调整二网的供热温度,无需人力调整,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为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相乘,其中,所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基础产热温度与实际产热温度的比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云数据中心的设置,气象监控单元采集当前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能耗分析单元分析供热链路中的锅炉本体、换热站和用户楼栋的能耗数据;视频监控单元监控供热链路中的锅炉本体、换热站和用户楼栋的视频数据;分户计量单元计量的用户楼栋的实际使用热量;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和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用户楼栋供暖类型等数据存储在云数据中心,根据上述数据通过锅炉DCS单元集中控制锅炉本体、输煤模块、脱硫脱硝模块和除尘模块,通过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集中控制多个换热站,以使换热站供热的温度为供热输入温度,从而达到全网温度平衡,以人为本,舒适供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或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100,包括:锅炉DCS 单元8,所述锅炉DCS单元8与每个所述锅炉本体1相连,并通过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与云数据中心6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 DCS单元7,所述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与每个所述换热站2相连,并通过Modbus TCP/IP协议与所述云数据中心6通信;至少一个分户计量单元4,每个所述分户计量单元4与每个所述用户楼栋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分户计量单元4与所述云数据中心6通信,所述分户计量单元4用于计量每个所述用户楼栋3的实际使用热量,并将每个所述实际使用热量传输至云数据中心6,所述云数据中心6根据每个所述实际使用热量设定每个所述锅炉本体1理想产热量;气象监控单元5,所述气象监控单元5与所述云数据中心6通信,所述气象监控单元5用于监控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并将监控天气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6,所述云数据中心6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并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和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当前和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供热输入温度,以控制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调整每个所述换热站的阀门开度。
也就是说,气象监控单元5与云数据中心进行通信,气象监控单元5用于实时采集当前室外温度,并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其中,预设天数可以为7天或者15天,并将采集的当前室外温度与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发送至云数据中心6,云数据中心6的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与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目标供暖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锅炉本体1建造年代系数以及用户楼栋3建造年代系数都提前预设在云数据中心6,云数据中心6的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当前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目标供暖温度确定当前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以及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供热输入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锅炉DCS单元8通过OPC与云数据中心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通过Modbus TCP/IP协议与云数据中心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 DCS单元7与锅炉DCS单元8通过OPC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与分户计量单元共享ODBC(Open Database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数据库。
也就是说,锅炉DCS单元8、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分户计量单元 4之间可实现数据共享,具体来说,锅炉DCS单元8根据分户计量单元4采集的数据调整锅炉本体1中相关参数,以使锅炉本体1的产热量达到理想产热量,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根据分户计量单元4、气象监控单元5采集的数据,以及共享数据库中的锅炉本体年代系数、用户楼栋年代系数和气象参数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换热站供热输入温度,并调整换热站的阀门开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换热站2的供热输入温度为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相乘。
其中,用户楼栋建造年代分为四类:80年以前、80-00年、01-05年和06年以后四类,设其对应的年代系数分别为ɑ1、ɑ2、ɑ3和ɑ4,ɑ1、ɑ2、ɑ3和ɑ4是根据技术工程师经验设置,并将数据存储在云数据中心。举例来说,80年以前、 80-00年、01-05年和06年以后四类建筑随着年代时间久远,保温性能越来越不好,同样的,室内温度供热温度需要25℃,而80年以前需要提供的是45℃,那么ɑ1为45/25;80-00年需要提供的是40℃,那么ɑ2为40/25;01-05年需要提供的是35℃,那么ɑ3为40/25;06年以后需要提供的是30℃,那么ɑ3为30/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基础产热温度与实际产热温度的比值。
其中,基础产热温度为给定锅炉本体基础热量温度,实际产热温度为锅炉本体的实际输出产热温度,举例来说,给定锅炉本体1基础热量温度为80℃,锅炉本体1经过长时间使用,由于锅炉本体1性能退化的程度,加上能耗,那实际输出产热温度可能为65℃、60℃或50℃等。那么,锅炉本体1建造年代系数为β1为80/65、β2为80/60或β3为80/50等。技术工程师根据锅炉本体实际情况设定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并将其存储在云数据中心。
举例来说,锅炉本体1为一个,为锅炉本体a,与之相连的换热站为三个,分别为换热站a1、换热站a2和换热站a3,并且换热站a1连接三个用户楼栋,分别为用户楼栋a11、用户楼栋a12和用户楼栋a13,并与用户楼栋a11、用户楼栋a12和用户楼栋a13一一对应设置分户计量单元b11、分户计量单元b12和分户计量单元b13。
其中,锅炉本体a的锅炉年代系数为β,换热站a1连接三个用户楼栋,用户楼栋a11、用户楼栋a12和用户楼栋a13对应的用户楼栋年代系数为ɑ1、ɑ2、ɑ3,那么换热站a1与用户楼栋a11的管道阀门开度由用户楼栋a11的目标供热温度与ɑ1和β相乘的值决定;换热站a1与用户楼栋a12的管道阀门开度由用户楼栋 a12的目标供热温度与ɑ2和β相乘的值决定;换热站a1与用户楼栋a13的管道阀门开度由用户楼栋a13的目标供热温度与ɑ3和β相乘的值决定,并通过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7调整换热站a1的管道阀门开度。
其中,通过分户计量单元4计量的用户楼栋3实际使用热量为Q1、Q2和 Q3、那么通过云数据中心可以通过Q1、Q2和Q3的数据,通过锅炉DCS单元8 设定锅炉本体的理想产热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脱硫脱硝模块12、输煤模块10和除尘模块11,DCS单元7分别与脱硫脱硝模块12、输煤模块10和除尘模块11相连,DCS单元7用于根据云数据中心6的锅炉本体基础产热量调整热源厂链路中的脱硫脱硝模块12、输煤模块10和除尘模块11的供热参数,以使锅炉本体1的产热量为理想产热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能耗分析单元9,能耗分析单元9分别与每个锅炉本体1、每个换热站2、每个用户楼栋3和云数据中心6相连,能耗分析单元9用于分析每个锅炉本体1、每个换热站2和每个用户楼栋3的能耗,并将能耗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6。
需要说明的是,能耗分析单元6分析的每个锅炉本体1、每个换热站2、每个用户楼栋3相连,以对每个锅炉本体1、每个换热站2、每个用户楼栋3的能耗进行分析,并将能耗分析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13,视频监控单元13与云数据中心6相连,视频监控单元13用于监控供热调度中心、换热站以及锅炉本体视频,并将视频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气象监控单元监控室外温度,以及提前存储在云数据中心的用户楼栋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供暖类型以及供暖类型对应的目标供暖温度参数,可设定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并可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从而通过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自动调整换热站阀门开度,以调整二网的供热温度,无需人力调整,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并根据分户计量单元检测每个用户楼栋的实际使用热量设定每个锅炉本体理想产热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
S2:获取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
S3:获取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
S4: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
也就是说,气象监控单元与云数据中心进行通信,气象监控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当前室外温度,并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其中,预设天数可以为7 天或者15天,并将采集的当前室外温度与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发送至云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与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目标供暖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都提前预设在云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当前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目标供暖温度确定当前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以及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供热输入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锅炉DCS单元通过OPC与云数据中心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通过Modbus TCP/IP协议与云数据中心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DCS 单元与锅炉DCS单元通过OPC通信;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与分户计量单元共享ODBC(Open Database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数据库。
也就是说,锅炉DCS单元、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分户计量单元之间可实现数据共享,具体来说,锅炉DCS单元根据分户计量单元采集的数据调整锅炉本体中相关参数,以使锅炉本体的产热量达到理想产热量,无人值守换热站 DCS单元根据分户计量单元、气象监控单元采集的数据,以及共享数据库中的锅炉本体年代系数、用户楼栋年代系数和气象参数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换热站供热输入温度,并调整换热站的阀门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为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相乘。
其中,用户楼栋建造年代分为四类:80年以前、80-00年、01-05年和06年以后四类,设其对应的年代系数分别为ɑ1、ɑ2、ɑ3和ɑ4,ɑ1、ɑ2、ɑ3和ɑ4是根据技术工程师经验设置,并将数据存储在云数据中心。举例来说,80年以前、 80-00年、01-05年和06年以后四类建筑随着年代时间久远,保温性能越来越不好,同样的,室内温度供热温度需要25℃,而80年以前需要提供的是45℃,那么ɑ1为45/25;80-00年需要提供的是40℃,那么ɑ2为40/25;01-05年需要提供的是35℃,那么ɑ3为40/25;06年以后需要提供的是30℃,那么ɑ3为30/25。
其中,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理想产热温度与实际产热温度的比值。
其中,基础产热温度为给定锅炉本体基础热量温度,实际产热温度为锅炉本体的实际输出产热温度,举例来说,给定锅炉本体基础热量温度为80℃,锅炉本体经过长时间使用,由于锅炉本体性能退化的程度,加上能耗,那实际输出产热温度可能为65℃、60℃或50℃等。那么,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β1为80/65、β2为80/60或β3为80/50等。技术工程师根据锅炉本体实际情况设定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并将其存储在云数据中心。
举例来说,锅炉本体为一个,为锅炉本体a,与之相连的换热站为三个,分别为换热站a1、换热站a2和换热站a3,并且换热站a1连接三个用户楼栋,分别为用户楼栋a11、用户楼栋a12和用户楼栋a13,并与用户楼栋a11、用户楼栋 a12和用户楼栋a13一一对应设置分户计量单元b11、分户计量单元b12和分户计量单元b13。
其中,锅炉本体a的锅炉年代系数为β,换热站a1连接三个用户楼栋,用户楼栋a11、用户楼栋a12和用户楼栋a13对应的用户楼栋年代系数为ɑ1、ɑ2、ɑ3,那么换热站a1与用户楼栋a11的管道阀门开度由用户楼栋a11的目标供热温度与ɑ1和β相乘的值决定;换热站a1与用户楼栋a12的管道阀门开度由用户楼栋 a12的目标供热温度与ɑ2和β相乘的值决定;换热站a1与用户楼栋a13的管道阀门开度由用户楼栋a13的目标供热温度与ɑ3和β相乘的值决定,并通过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调整换热站a1的管道阀门开度。
其中,通过分户计量单元计量的用户楼栋实际使用热量为Q1、Q2和Q3、那么通过云数据中心可以通过Q1、Q2和Q3的数据,通过锅炉DCS单元设定锅炉本体的理想产热量。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接着获取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继而获取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进而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并可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从而自动调整二网的供热温度,无需人力调整,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锅炉本体,每个所述锅炉本体为供热链路中热源;至少一个换热站,所述锅炉本体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站相连,每个所述换热站用于向至少一个用户楼栋供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锅炉DCS单元,所述锅炉DCS单元与每个所述锅炉本体相连,并通过OPC(OLE for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与云数据中心通信;
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所述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与每个所述换热站相连,并通过Modbus TCP/IP协议与所述云数据中心通信;
至少一个分户计量单元,每个所述分户计量单元与每个所述用户楼栋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分户计量单元与所述云数据中心通信,所述分户计量单元用于计量每个所述用户楼栋的实际使用热量,并将每个所述实际使用热量传输至云数据中心,所述云数据中心根据每个所述实际使用热量设定每个所述锅炉本体理想产热量;
气象监控单元,所述气象监控单元与所述云数据中心通信,所述气象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并将监控天气数据传输至云数据中心,所述云数据中心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并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和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当前和预测未来预设天数内的供热输入温度,以控制无人值守换热站DCS单元调整每个所述换热站的阀门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为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相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理想产热温度与实际产热温度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硫脱硝模块、输煤模块和除尘模块,所述DCS单元分别与所述脱硫脱硝模块、所述输煤模块和所述除尘模块相连,所述DCS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云数据中心的所述锅炉本体基础产热量调整热源厂链路中的所述脱硫脱硝模块、所述输煤模块和所述除尘模块的供热参数,以使所述锅炉本体的产热量为理想产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耗分析单元,所述能耗分析单元分别与每个所述锅炉本体、每个所述换热站、每个所述用户楼栋和所述云数据中心相连,所述能耗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每个所述锅炉本体、每个所述换热站和每个所述用户楼栋的能耗,并将能耗数据传输至所述云数据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所述视频监控单元与所述云数据中心相连,所述视频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供热调度中心、换热站以及锅炉本体视频,并将视频数据传输至所述云数据中心。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根据当前室外温度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天气情况确定当前以及未来预设天数内的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
获取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
获取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
根据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设定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站的供热输入温度为用户楼栋建造年代系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以及地暖或挂暖的目标供暖温度相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建造年代系数为理想产热温度与实际产热温度的比值。
CN201810339069.5A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518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9069.5A CN108518732B (zh)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9069.5A CN108518732B (zh)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8732A CN108518732A (zh) 2018-09-11
CN108518732B true CN108518732B (zh) 2020-02-18

Family

ID=63429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9069.5A Active CN108518732B (zh)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8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164B (zh) * 2019-07-02 2023-04-07 李进平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车载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326A (zh) * 2009-06-12 2010-12-22 成都光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4834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威海国能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91903A (zh) * 2015-04-30 2015-07-22 北京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热网智能调度系统
CN108305456A (zh) * 2018-01-26 2018-07-20 住建互联清洁能源供热采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采暖供热系统及云平台电负荷监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1881B2 (en) * 2013-09-13 2017-04-25 John J. Bakewell Conditional system of climate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326A (zh) * 2009-06-12 2010-12-22 成都光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4834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威海国能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91903A (zh) * 2015-04-30 2015-07-22 北京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热网智能调度系统
CN108305456A (zh) * 2018-01-26 2018-07-20 住建互联清洁能源供热采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采暖供热系统及云平台电负荷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8732A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1954B2 (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equencing
US20200212673A1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02705955B (zh) 环境与制冷的云管理系统
CN103657374A (zh) 脱硝装置喷氨分区实时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7004963A1 (zh) 一种温控及热计量的远传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108518732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自动化热网运营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2383B (zh) 一种面向变电站监测与边缘云协同的预测控制调度方法
CN104991540A (zh) 一种温控及热计量的远传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38428A (zh) Scr喷氨系统及脱硝系统
CN110738380A (zh) 热负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Mörth et al. IoT-based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N113606634A (zh) 一种基于长输管网优化热源运行参数的热源保障系统
RU90588U1 (ru) Аппаратно-программ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изуализации и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ссов
CN109799718B (zh)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的智慧建筑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576652A (zh) 一种盐田生产工艺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
CN113719885A (zh) 供热二次管网数据智控终端
CN111210117A (zh) 一种停电计划智能分析系统
CN207198649U (zh) 一种能源单耗监控系统
Sagynganova et al. Comprehensive methods to obtain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flows in centralized heat supply systems
CN204719529U (zh) 一种温控及热计量的远传通讯系统
CN210670150U (zh) 能源数据管理系统
EP3657183B1 (en) Smart electricity monitor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12262404A (zh) 基于iot技术的针对能量资源的消耗的全球控制系统
Voloshin et al. Smart Applications in Heat and Power Systems
Li et al. Thermonet: fine-grain assessment of building comfort and effici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3

Address after: 030009 No. A1, Xiangtang West Street, North Jiefang Road, Xinghual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Beidou Weixun laboratory)

Applicant after: Li Jinping

Address before: 030009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Xinghualing District, the liberation of the North Road, the enjoyment of the West Street a 1

Applicant before: Shanxi Beidou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