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8241A - 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18241A CN108518241A CN201810285643.3A CN201810285643A CN108518241A CN 108518241 A CN108518241 A CN 108518241A CN 201810285643 A CN201810285643 A CN 201810285643A CN 108518241 A CN108518241 A CN 1085182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tope
- sump
- river
- harn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569 slipcas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1001180982 Lappula squarros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水、浆液、垮落岩石所构成的联合结构体来承载上覆岩层;采场内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将积水泵入采场内的具有一定强度的临时水仓中;开采后顶板岩层垮落,采场岩层碎石沉积在临时水仓周围,浇筑浆液使碎石凝结在一起形成类穹顶形承载体。本发明对于开采过程中的积水进行贮藏处理,进行二次应用,特别是对于含水层遭到破坏的情况;同时借助水与临时水仓的承载能力,在岩层碎石垮落空间内形成一个类穹顶结构实现对地表的控沉作用。本发明具有保水、防水、减沉等效果,充填材料用料少成本低,操作简单,工程效果显著,适用于倾角较小的岩层,可适用于西部保水开采及矿区的防沉陷开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产开采中一种控制地表沉陷、处理采场积水、矿区水二次利用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属矿山安全绿色开采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采出后,由于岩层的不稳定性,对地表的影响开始显现,并且这种影响都是破坏性的,引发大面积的地表沉陷事故,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再者,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地层开挖破坏了岩层中的水流通道或者诱发通道演化加剧,导致水资源流失进入采场,在采场、工作面会存在大量积水,若对水流控制不到位还易引发水害。
对于干旱地区而言,水资源是及其珍贵的,而对于地下水资源、地下采矿产生的积水,仍可以通过引流、处理进行二次应用。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易实施的,成本低的综合性方法来实现减沉、治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解决采矿过程中所存在的地表沉陷、水资源浪费、水害等诸多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联合承载结构简单、所消耗的原材物料相对较少,承载效果好,适用性较强,能够减少矿区沉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且综合成本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采前期测定工程区域内的含水情况,预计采场参数;并根据矿井的含水量,计算采场内的预计排水总量,设计单一盛水临时水仓在完全膨胀状态为半球型,其个数、体积及其层次组数,保证临时水仓在引水加压、泵入积水后处于完全膨胀状态;
步骤二,将临时水仓外表面铺设隔膜,下表层通过隔膜固定于底板且完全接触底板,临时水仓注水后形成半球型结构后仍可自由伸缩,从地面钻孔穿顶板打眼至采场,利用管路连接某一层次中部临时水仓形成引水管,以备对地下积水的二次开发利用;
步骤三,间隔一定距离布置同一层次的下一个临时水仓,保证每个相邻临时水仓完全膨胀状态时,底边相邻最短距离大于零小于底面半径长度;待同一层次全部临时水仓完成注水后,将同一层次临时水仓的进水管利用连通管相互贯通连接成组,促其形成通路而每组仍保留两个进水管,利用水管引向工作面,仍可向其内部泵入水流;
步骤四,待顶板岩层初期垮落,碎石接触临时水仓而沉积于其四周,临时水仓保证空间内形成半球型结构,利用注浆设备,向垮落的碎石空间内临时灌浆,依赖于泥浆黏结石体密实碎石之间的裂隙,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体,此结构体构成临时水仓的外表层;
步骤五,当第一层次的临时水仓达到预定水压值后,根据地质需求,间隔一段距离实施第二层次临时水仓的交错构建,同时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如此循环作业,直至采场内全部完成;
步骤六,待采场内岩层稳定后,开启引水管的密封阀,在地表对地下储藏积水进行二次开发处理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一中,主要结合采场的面积、高度、预计的含水总量来预计临时水仓的个数、体积、盛水量,并依据采区地质概况和围岩应力大小预计水压要求、临时水仓材质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三中,利用连通管相互贯通连接成组,连通管利用紧箍、螺栓等与两个入水管完成连接,所述的连通管为L型管道,在碎石垮落前对其进行碎石垫高防冲预处理,防止因随时垮落而造成破坏。
优选的,上述临时水仓的不同层次距离一定的距离交错布置,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部分垮落岩石的自身承载能力。
优选的,上述入水管内部设置有单向阀门,为单向流,允许水流入而不允许水流出,且布置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仅单一水仓达到指定高度时实现贯通,利于积水泵入。
优选的,上述临时水仓底端、内表层采用可伸缩的塑料材质,韧性大,厚度应按照实际应力条件设计。
优选的,在临时水仓的内表层的外部,铺设薄隔膜,隔膜厚度0.5mm,仅起到隔离内表层与水仓外表层的目的。
优选的,注浆操作后,临时水仓初期的承载能力能够保证浆岩形成半球结构,并且浆岩与水仓内表层间的薄隔膜使得临时水仓能够自由伸缩排水。
优选的,引水管的下端连接呈喇叭状的扩流口,扩大引水效果。
优选的,引水管从中部水仓打眼穿顶板岩层,一是为了引水方便,二是为了当地下水对初期支撑垮落岩石压力不足时,可以借助于地面水进行加压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的引水管处于长期密封状态,仅在顶板岩层-浆液形成稳定半球型结构后方可开启应用,即实施步骤六。
在工作面完成采矿作业后,采场内的垮落岩石在浆液的作用下已形成完整结构,此时的水仓呈现半球状,能够保证稳定性,则打开引水管的密封阀,可利用地面的水泵等设备对水仓内的水进行处理后的二次利用。
由于优选的方案,在临时水仓的内表层的外部铺设了薄隔膜,此隔膜能够自由活动,则临时水仓能够自由伸缩活动而不对周围岩层产生大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采用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能够有效防止地表下沉,能够对采场内的积水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再次利用,达到了保水、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而且由于水资源可再次利用,减少了临时水仓所在空间的充填材料,降低了防沉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的难点在于,近水平岩层开挖后,顶板岩层随机垮落,垮落的岩石随机分布,对下部临时水仓的作用存在孔隙,临时水仓的水压强度能够临时支撑上部覆岩,当岩层碎石逐渐垮落后再利用浆液将其链接为统一的结构体,则在临时水仓处便会形成一个以浆岩结构为外表层的半球型水仓,半球型具有很高的承载作用,完全可以应用于防沉工程,尤其是多个半球型结构的同时构建。这一客观规律的揭示和发现,是本发明技术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关键点。
同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减沉在矿山安全开采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防治水、保水也是矿山开采的一部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只是在某一方面进行处理,并未实现综合性的、简易化的、操作性强的,同时实现减沉、治水、保水的。本发明对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现,对这种客观规律的揭示,或者说是对于这种技术的察觉、认知、直至解决的过程非显而易见的,即在采场内依据现场工程实际所构建的半球型水仓,既能完成减沉,有能保证安全,还能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一个对矿山开采极具开发前景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利用塑料隔膜为内表层,浆岩结构体为外表层形成半球型,结构简单,安全性好,能够有效控制地表下沉,减少采矿对地表的危害;
2、初期临时水仓内含采场积水,具有抗压作用可承载一定强度,后期半球型水仓形成,具备了承载能力,省时省力效果好,同时节约防沉注浆充填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3、半球型水仓可以处理采场积水,并且可以实现积水的再次应用,既能解决水害问题又能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采场空间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采场空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采场空间内单一穹顶水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单向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阀;2引水管;3进水管;4单向阀;5水仓内表层;6扩流口;7水仓;7-1第一层次水仓;7-2第二层次水仓;8碎石;9泥浆结石体;10底端隔膜;11顶板;12紧箍;13连通管;14水管;15薄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采前期测定工程区域内的含水情况,预计采场参数;并根据矿井的含水量,计算采场内的预计排水总量,设计单一盛水临时水仓7及其体积、层次组数,保证临时水仓7在引水加压、泵入积水后处于完全膨胀状态;
步骤二,将临时水仓下表层采用隔膜10固定于底板且保证完全接触底板,内表层5外侧也铺设一层薄隔膜15,同时将内表层5与底端隔膜10实现无缝连接,注水后形成半球结构后临时水仓7仍可自由伸缩,从地面钻孔穿顶板11打眼至采场,利用管路连接同一层次中部临时水仓形成引水管2,以备对地下积水的二次开发利用;
步骤三,间隔一定距离布置同一层次的下一个水仓,待全部同一层次的单个临时水仓完成注水后,将同一层次临时水仓的进水管3利用连通管13相互贯通连接成组,促其形成通路而每组仍保留两个进水管3,利用水管14引向工作面,仍可向其内部泵入水流;
步骤四,待顶板岩层初期垮落,碎石8接触临时水仓而沉积于其四周,临时水仓则可保证空间内形成半球结构,利用注浆设备,向垮落的碎石空间内临时灌浆,依赖于泥浆结石体9密实碎石8之间的裂隙,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体,此结构体则构成了水仓的外表层;
步骤五,第一层次的临时水仓7-1达到预定值后,根据地质需求,间隔一定距离实施第二层次临时水仓7-2的交错构建,同时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如此循环作业,直至采场内全部完成;
步骤六,待采场内岩层稳定后,可开启引水管2的密封阀1,在地表对地下储藏积水进行二次开发处理使用。
上述临时水仓的不同层次距离一定距离交错布置。
上述进水管3内部设置有单向阀门4,为单向流,允许水流入而不允许水流出。
上述各单一水仓进水管3依赖紧箍12相互贯通连接。
上述临时水仓的内表层的外部铺设的薄隔膜厚度为0.5mm。
上述引水管的下端连接呈喇叭状的扩流口6,扩大引水效果。
上述引水管的顶端安设密封阀1处于密封状态,待采场结构稳定后可开启。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是如何应用的进行详细说明。
以某矿开采为例,近水平岩层,采场开采过后,采空区的宽度为80m,高度为2m,岩层埋深约为350m,矿井地面允许沉降量较小,矿浆涌水量较大且矿井按照规程需要保护水资源,则需要对开采中的采场漏水进行处理后的二次应用。
则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时,具体步骤如下:
(1)考虑到安全性、稳定性,通过计算得到的临时水仓的底端直径为4m,预设完全注水后的高度为2m,同一层次布置个数为13,水仓间间隔距离为2m,临时水仓底端隔膜与内表层隔膜的厚度和材质要满足其强度,此时的材质选用塑料厚度为10mm,强度满足要求,同时需要由地面打钻孔,对采场内的水仓链接引水管直径约为100mm,并对单一水仓连接进水管直径约为100mm,实施无缝连接处理;
(2)在每个水仓的内表层的外侧铺设一层0.5mm薄隔膜,利用水泵通过管道将地下涌水、积水泵入逐一单一临时水仓,直至水仓充水初步形成半球水仓,起到初步支撑顶板下沉的效果;
(3)利用L型连通管连通同一层次的13个水仓,第一个水仓和最后一个水仓均保留一个进水管,并通过水管接入到工作面推进方向;
(4)第一层次布置完成后,随着部分岩层垮落,向碎石空间内浇灌水泥浆液,使得碎石在水仓的周围形成统一的承载联合体,形成初步的半球型结构。
(5)完成灌浆后间隔4mm布置第二层次,同时一、二层次交错布置,充分发挥岩石的自承能力,第二层次共布置12个,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
(6)待采场内岩层稳定后,穹顶型水仓结构则可保持稳定性,此时可以可开启引水管的密封阀,将地下储藏的积水进行二次处理使用。
此种控沉治水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地表下沉,而且能够实现对地下水害的处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Claims (8)
1.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采前期测定工程区域内的含水情况,预计采场参数;并根据矿井的含水量,计算采场内的预计排水总量,设计单一盛水临时水仓在完全膨胀状态为半球型,其个数、体积及其层次组数,保证临时水仓在引水加压、泵入积水后处于完全膨胀状态;
步骤二,将临时水仓外表面铺设隔膜,下表层通过隔膜固定于底板且完全接触底板,临时水仓注水后形成半球型结构后仍可自由伸缩,从地面钻孔穿顶板打眼至采场,利用管路连接某一层次中部临时水仓形成引水管,以备对地下积水的二次开发利用;
步骤三,间隔一定距离布置同一层次的下一个临时水仓,保证每个相邻临时水仓完全膨胀状态时,底边相邻最短距离大于零小于底面半径长度;待同一层次全部临时水仓完成注水后,将同一层次临时水仓的进水管利用连通管相互贯通连接成组,促其形成通路而每组仍保留两个进水管,利用水管引向工作面,仍可向其内部泵入水流;
步骤四,待顶板岩层初期垮落,碎石接触临时水仓而沉积于其四周,临时水仓保证空间内形成半球型结构,利用注浆设备,向垮落的碎石空间内临时灌浆,依赖于泥浆黏结石体密实碎石之间的裂隙,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体,此结构体构成临时水仓的外表层;
步骤五,当第一层次的临时水仓达到预定水压值后,根据地质需求,间隔一段距离实施第二层次临时水仓的交错构建,同时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如此循环作业,直至采场内全部完成;
步骤六,待采场内岩层稳定后,开启引水管的密封阀,在地表对地下储藏积水进行二次开发处理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水临时水仓采用可伸缩的塑料材质,其外表面与底端隔膜相互无缝连接,防止渗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为L型管道,在碎石垮落前对其进行碎石垫高防冲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孔设置单向流通阀,允许水流入而不允许水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孔设置单向流通阀,允许水流入而不允许水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处于长期密封状态,仅在顶板岩层-浆液形成稳定半球型结构后方可开启应用,即实施步骤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处于长期密封状态,仅在顶板岩层-浆液形成稳定半球型结构后方可开启应用,即实施步骤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管处于长期密封状态,仅在顶板岩层-浆液形成稳定半球型结构后方可开启应用,即实施步骤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85643.3A CN108518241B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85643.3A CN108518241B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18241A true CN108518241A (zh) | 2018-09-11 |
CN108518241B CN108518241B (zh) | 2019-05-21 |
Family
ID=6343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85643.3A Active CN108518241B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18241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34429A (ja) * | 1992-10-23 | 1994-05-17 | Kouki Miyazawa | 産業廃棄物の最終処分方法 |
CN102865103A (zh) * | 2012-04-28 | 2013-01-09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矿井地下水的分布式利用方法 |
CN104653223A (zh) * | 2015-02-06 | 2015-05-27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高强复合冰袋及其临时填充方法 |
CN106382118A (zh) * | 2016-11-30 | 2017-02-08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无隔离墙主动接顶壁式充填采矿法 |
JP2017090461A (ja) * | 2016-11-11 | 2017-05-25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吸水膨張性粘土材料の充填方法 |
CN106979033A (zh) * | 2017-05-09 | 2017-07-25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厚煤层大采高采空区膏体充填施工方法 |
CN106988780A (zh) * | 2017-05-09 | 2017-07-28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薄煤层采空区膏体充填施工方法 |
CN207004568U (zh) * | 2017-06-30 | 2018-02-13 |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临时水仓 |
CN107701229A (zh) * | 2017-09-29 | 2018-02-16 | 华北理工大学 | 露天采矿堆填治理与地下首中段采空区充填排水协同方法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10285643.3A patent/CN1085182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34429A (ja) * | 1992-10-23 | 1994-05-17 | Kouki Miyazawa | 産業廃棄物の最終処分方法 |
CN102865103A (zh) * | 2012-04-28 | 2013-01-09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矿井地下水的分布式利用方法 |
CN104653223A (zh) * | 2015-02-06 | 2015-05-27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高强复合冰袋及其临时填充方法 |
JP2017090461A (ja) * | 2016-11-11 | 2017-05-25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吸水膨張性粘土材料の充填方法 |
CN106382118A (zh) * | 2016-11-30 | 2017-02-08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无隔离墙主动接顶壁式充填采矿法 |
CN106979033A (zh) * | 2017-05-09 | 2017-07-25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厚煤层大采高采空区膏体充填施工方法 |
CN106988780A (zh) * | 2017-05-09 | 2017-07-28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薄煤层采空区膏体充填施工方法 |
CN207004568U (zh) * | 2017-06-30 | 2018-02-13 |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临时水仓 |
CN107701229A (zh) * | 2017-09-29 | 2018-02-16 | 华北理工大学 | 露天采矿堆填治理与地下首中段采空区充填排水协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18241B (zh) | 2019-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37339A (zh) | 岩溶地层地下连续墙槽壁附近溶洞封闭的施工方法 | |
CN109577989B (zh) | 一种新型深部矿山竖井井壁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5260041U (zh) | 一种水平旋喷冻结法支护结构 | |
US20200318306A1 (en) |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claiming land from the sea based on basement utilization | |
CN107023026A (zh) | 一种封底式沉井井壁及施工方法 | |
CN105297755A (zh) | 沉井高压水助沉的施工设备 | |
CN110318410A (zh) | 一种深基坑遇承压水突涌减压控水处理施工方法 | |
CN102926392A (zh) | 一种基坑降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081125A (zh) | 潜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封底结构及施工工艺 | |
CN108867673A (zh) | 一种基于抽水帷幕的基坑中地下水治理方法 | |
CN102828778A (zh) | 复杂盐岩井工、水溶联合造腔方法 | |
CN108952776A (zh) | 一种等距水平定向顺层钻孔注浆改造顶底板双重灰岩的方法 | |
CN106120822B (zh) | 一种防止泥岩滑坡的支护方法及装置 | |
CN114197479A (zh) | 一种基于深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 |
CN103898915B (zh) | 建筑物小面积深基坑抗浮止水施工方法 | |
CN206800431U (zh) | 一种封底式沉井井壁 | |
CN103615014B (zh) | 一种软土基坑的降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307776U (zh) | 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 | |
CN105040705A (zh) | 多溶洞地质条件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工艺 | |
CN108518241B (zh) | 一种水岩联合注浆填充采场控沉治水方法 | |
CN107034873A (zh) | 一种侧挤联合真空多向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 | |
CN217438983U (zh) | 一种深基坑高水压降水井封堵结构 | |
CN202881962U (zh) | 一种基坑降水结构 | |
CN105544597A (zh) | 适用于潟湖相岛礁环境下的组合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687156A (zh) | 一种吹填场地的快速固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