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3879A -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3879A
CN108513879A CN201810381442.3A CN201810381442A CN108513879A CN 108513879 A CN108513879 A CN 108513879A CN 201810381442 A CN201810381442 A CN 201810381442A CN 108513879 A CN108513879 A CN 108513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milk vetch
chinese milk
processing
green man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1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镇邪
屠乃美
周文新
陈平平
刘思超
唐利忠
李超
杨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3814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38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3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3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双季稻种植中,采用化学氮肥减量配施和绿肥混作方式达到双季稻增产;所述绿肥混作方式包括四种模式: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以及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通过本发明研究确定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有利于提高双季稻产量,且以紫云英单作和紫云英+满园花混作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绿肥种类有3000多种,其中主要为豆科、十字花科和禾本科。豆科绿肥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因其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紫云英单播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且紫云英虽含氮多,但磷、钾相对较少,C/N值低,对后作养分种类及释放供应不均衡;同时,紫云英单作翻压会因其较高的氮素供应存在好禾不好谷的弊病,会使水稻生育期延迟,贪青晚熟,还可能会诱发病虫害的爆发。而十字花科绿肥如满园花(Ro-phanus sativus L.Var.Raphahistroides(Makin))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禾本科绿肥如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C/N较高,翻压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短期内对作物稳产增产效果有限,应用范围较小。如何合理使用绿肥,克服土壤障碍因子,实现增产是本领域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在化学氮肥减量配施条件下如何设计绿肥混作方式以实现双季稻增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双季稻种植中,采用化学氮肥减量配施和绿肥混作方式达到双季稻增产;所述绿肥混作方式包括四种模式: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以及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
作为优选,所述双季稻种植具体过程为:在10月下旬撒播绿肥种子,早稻移栽前10~15天翻压,绿肥生长过程施用过磷酸钙;早稻于3月中旬播种,4月20日左右移栽;晚稻于6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移栽,移栽方式为抛秧;其中,早稻氮肥用量扣除绿肥氮积累量,磷肥用量扣除绿肥季已施磷肥量;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用。
作为优选,所述抛秧的密度为37.5万丛/hm2;所述绿肥的播种量分别为:紫云英37.5kg/hm2、紫云英22.5kg/hm2+满园花6kg/hm2、紫云英22.5kg/hm2+黑麦草15kg/hm2以及紫云英22.5kg/hm2+满园花3kg/hm2+黑麦草7.5kg/hm2
作为优选,所述早稻为中早39,所述晚稻为泰优390;所述早稻或所述晚稻的总施氮量均为150kg/hm2,其中,基肥:蘖肥:穗肥为5:3:2;N:P2O5:K2O为1:0.5:0.5。
作为优选,所述绿肥替代化肥氮的重量百分比为28%-40%。
作为优选,所述紫云英单作处理绿肥干基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素总积累量的能力为第一。
作为优选,所述绿肥替代化肥氮比例中,紫云英单作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处理能力第二,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处理能力第三,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的处理能力为第四。
作为优选,所述紫云英单作和所述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方式提高双季稻产量的能力为第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了实现双季稻增产目的,通过研究化学氮肥减量配施条件下双季稻田较优的绿肥混作方式,以四种混作方式为研究对象(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冬闲处理,CK),发现各绿肥还田处理绿肥替代化肥氮比例,以AS处理较大,AL处理最低;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对水稻分蘖动态无显著影响,但各绿肥还田处理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但不同模式间差异明显,2016年早、晚稻均以AS处理增产效果最好,AR处理居其次,2017年早、晚稻均以AR处理增产效果最好,AS处理居其次;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各处理在年际间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以AS和AR处理表现较好;因此,通过本发明研究确定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有利于提高双季稻产量,且以紫云英单作和紫云英+满园花混作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A-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处理水稻茎蘖动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
2016-2017年在浏阳市沿溪镇花园村农场开展双季稻大田试验,供试材料为中早39(早)和泰优390(晚);供试土壤为典型红壤土:pH=6.22,全氮1.23g/kg,全磷0.52g/kg,全钾16.37g/kg,有机质19.72g/kg,碱解氮124.20mg/kg,速效钾99.03mg/kg,有效磷10.92mg/kg;
试验设置4个绿肥混作处理: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以冬闲处理为对照处理(CK);前4个处理绿肥作物播种量分别为:紫云英37.5kg/hm2、紫云英22.5kg/hm2+满园花6kg/hm2、紫云英22.5kg/hm2+黑麦草15kg/hm2、紫云英22.5kg/hm2+满园花3kg/hm2+黑麦草7.5kg/h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50m2;10月下旬(前茬晚稻收割前)撒播绿肥种子,早稻移栽前10~15天翻压,绿肥生长过程只施用过磷酸钙(P2O5 37.5kg/hm2);早稻于3月中旬播种,4月20日左右移栽;晚稻于6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移栽。移栽方式为抛秧,抛秧密度为37.5万丛/hm2左右;各处理早、晚稻总施氮量均为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5:3:2,N:P2O5:K2O为1:0.5:0.5,其中,早稻氮肥用量需扣除绿肥氮积累量,磷肥用量需扣除绿肥季已施磷肥量;试验所用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用。
绿肥产量:绿肥翻压前随机取绿肥鲜草5×1m2,洗净,烘干,测定干重m0(kg)。绿肥干基产量=m0/5×10000/1000(t/hm2);
绿肥养分积累量:将烘干称重后,混合均匀,粉碎,再混匀,过100目筛,H2SO4-H2O2法消煮,转移定容。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全N和全P含量,火焰分光光度计测全K含量;
水稻生长发育特性:每小区定点10穴,每5天观察记载一次茎蘖数;于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每小区取样3穴,测定水稻叶面积(长宽法),计算叶面积指数(LAI);分部位装袋,105℃杀青30min后经80℃烘干至恒重,测定水稻干物质重。
水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于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最上面一片全展叶的SPAD值,每小区测定10片叶,取平均值;
产量及产量构成:成熟期每小区调查连续60穴水稻有效穗数,计算单穴有效穗数,然后每小区按平均单穴有效穗数取样5穴,带回实验室考察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各小区随机实收2m2水稻,分收分晒,按13.5%的含水量折算实际产量。
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PSS 22.0进行方差分析。
不同处理绿肥(干基)产量与养分累积量:两年数据表明(表1),各处理中以AS、AR、ARL处理绿肥产量(干基,下同)显著较高,AL处理产量较前三者低,差异显著,冬闲处理(杂草)产量最低。绿肥氮素含量以AS处理显著较高,较AR、AL、ARL、CK分别高10.0%、18.8%、9.4%、125.4%(2016)和13.0%、11.7%、17.2%、118.3%(2017);AR、AL与ARL处理间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冬闲处理氮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冬闲处理杂草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且非冬闲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个处理绿肥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以绿肥混作处理稍高。绿肥氮素积累量以AS、AR、ARL处理较高,其中AS处理较AL处理高36.9%(2016)和29.2%(2017);氮素积累总量较CK处理高55.12kg/hm2(2016)和55.01kg/hm2(2017)。各绿肥还田处理绿肥替施化肥氮比例,2016年在28.98%~39.68%之间,2017年在30.55%~39.47%之间,以AS处理较大,AL处理最低。
表1不同处理绿肥(干基)产量、养分含量及氮素积累量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由表2可见,各绿肥还田处理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但不同模式间差异明显。2016年各处理早稻产量(实际产量)呈AS>ARL>AR>AL>CK,其中AS处理产量显著高于AL和CK处理,其规律与理论产量规律基本一致;各处理间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无显著差异,CK处理结实率显著较低。2017年各处理早稻产量(实际产量)呈AR>AS>AL>CK、ARL,其中AS和AR处理显著高于ARL和CK处理,其产量差异规律与理论产量类似;具体到产量形成,CK处理单位面积有效穗显著较低,其它绿肥还田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L、ARL处理水稻每穗粒数显著低于其它3处理,千粒重和结实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016年各处理晚稻产量(实际产量)中CK处理水稻显著较低,其他绿肥还田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理论产量规律大致相同;各处理间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AS>AR>ARL>CK>AL,其中AS和AR处理显著高于CK和AL处理,且ARL和CK处理显著高于AL处理;各处理每穗粒数呈AL>AR>ARL>AS>CK,其中AL和AR处理显著高于其它3处理,且ARL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CK处理千粒重较高,且显著高于AR和AL处理,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见千粒重对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差异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而各处理水稻结实率无显著差异。2017年各处理晚稻产量(实际产量)呈AR>AS>AL>ARL>CK,其中除AS处理外,AR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它3处理,且CK处理显著低于绿肥还田的4个处理;具体到产量形成规律,AL、CK处理单位面积有效穗显著较低,其它绿肥还田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水稻每穗粒数规律呈CK>AS>AL>ARL>AR,除AS外,CK处理显著高于其它3处理,且ARL和AR处理显著低于其它3处理,其大致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差异规律相反,补偿效应明显;各处理水稻千粒重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结实率呈AR>ARL>AL>AS>CK,以AR处理显著较高,CK显著较低,另三个处理间差异不大。
总的来看,2016年早、晚稻以AS、AR处理产量较高,两处理早、晚稻分别高于CK处理7.3%和6.0%、8.5%和7.1%;2017年早、晚稻也以AR、AS处理产量较高,两处理早、晚稻分别高于CK处理7.2%和5.5%、5.5%和4.7%。
表2不同处理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水稻产量形成特性:
茎蘖动态:2016年、2017年定位试验早晚稻茎孽动态结果如图1A-图1D所示,早、晚稻在移栽返青后,茎蘖数均呈先升后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早稻,2016年与2017年各处理早稻茎蘖数在齐穗期前均无显著差异,但与2016年不同的是,2017年各处理早稻在孕穗期前后茎蘖数迅速下降。晚稻在分蘖盛期前茎蘖数迅速增加,2016年晚稻在最高苗期后,茎蘖数下降缓慢,且各处理间水稻茎蘖数无显著差异,而2017年在最高苗期后,茎蘖数下降较快,且各处理间亦无显著差异。可见,绿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基施条件下,对水稻分蘖的发生和无效分蘖的死亡无显著影响。
叶面积动态:如表3所示,2016年早稻各处理中,孕穗期叶面积指数(LAI)以AS和CK处理显著较高,齐穗期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乳熟期以AR和AL处理较高;2017年早稻各处理孕穗期LAI以ARL和CK处理较高,齐穗期以CK处理最高,显著高于AS、AR和AL处理,但齐穗之后CK处理LAI下降最快,乳熟期CK处理LAI显著低于各绿肥还田处理,乳熟期LAI最大的处理是AL(2016)和ARL(2017)。
2016年晚稻各处理中,孕穗期ARL处理水稻LAI显著较高,齐穗期以AS和ARL处理较高,乳熟期以AS处理较高,ARL处理居其次,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17年晚稻各处理中,孕穗期以AS和AR处理LAI显著较高,齐穗期以AR处理较高,乳熟期为AR处理显著较高,其余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结合两年数据来看,绿肥还田处理使早稻齐穗期前LAI减小,但齐穗后较高,说明绿肥替代尿素基施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有利于维持早稻生育后期较大的叶面积;而晚稻各处理间规律在两年间表现并不明显,从维持灌浆期较大叶面积来看,以AS(2016)和AR(2017)处理表现较好。
表3不同处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
干物质积累动态:水稻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是水稻各时期生物产量的有效表征,也是水稻经济产量的重要生物基础和有效的参考。如表4两年数据所示,早、晚稻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呈增长趋势。2016年早稻各处理中,AL处理干物质积累在孕穗至乳熟期均显著较低;AS、AR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在全生育期均较高;成熟期各绿肥还田处理均显著高于CK,其中AS处理最高。2017年早稻各处理中,孕穗期以AR处理显著较高,齐穗期以AL和CK处理较低,乳熟期各处理无显著差异,成熟期以AR和AS处理较高,另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晚稻方面,CK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在两年间均呈现前期较高、后期较低的趋势,说明CK处理水稻具有一定的早发优势。成熟期干物重,两年均以CK处理较低。可见,绿肥还田可明显提高早、晚稻干物质积累量,2016年以AS处理效果最好,2017年以AR处理效果最好。
表4不同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
叶片SPAD值动态:由表5可见,2016-2017年早、晚稻叶片SPAD值从孕穗期到齐穗期是上升趋势,从齐穗齐到乳熟期开始下降,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齐穗期水稻叶片SPAD值最大。2016年早稻各处理间,AR处理孕穗期叶片SPAD值显著较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齐穗期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乳熟期以AS、AR、ARL处理稍高,AS处理显著高于AL处理,CK处理显著较低。2017年早稻各处理间,孕穗期呈AL、AR<AS<ARL、CK,差异显著;齐穗期AR处理显著较低;乳熟期以AS处理显著较高,CK处理显著较低。
2016年晚稻各处理间,AR、AL处理孕穗期叶片SPAD值显著较高,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齐穗期各绿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CK处理显著较低;乳熟期以CK处理稍低,AS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2017年晚稻各处理间,孕穗期呈AS>ARL>AL>CK>AR,其中AS与AL、CK、AR间差异显著;齐穗期ARL处理显著较低;乳熟期以ARL、CK处理显著较低。
总体来看,绿肥还田处理有利于提高早晚稻灌浆期叶片SPAD值,整体来看,早稻以AS处理效果较好,而晚稻以AR处理效果较好。
表5不同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动态
不同混作方式下绿肥养分含量分析:豆科绿肥作物紫云英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含氮多但磷、钾相对较少,C/N值低,对后作养分种类及释放供应不均衡;而十字花科绿肥满园花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禾本科绿肥如黑麦草C/N较高,翻压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短期内对作物稳产增产效果有限。绿肥混作有利于平衡绿肥的营养比例,红花草籽、油菜、满园花混播比红花草籽单播可使P2O5增加32%,K2O增加49%。本发明发现,紫云英单作(AS)绿肥干草含氮量最高,分别较紫云英+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黑麦草混作(AL)、紫云英+满园花+黑麦草混作(ARL)高11.5%、15.3%、13.3%(两年均值);除冬闲处理外,各绿肥干草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冬闲处理干草生物量太小,对磷素吸收积累总量十分有限;各处理间绿肥干草钾含量无显著差异。可见,单从绿肥生物量和养分积累角度来看,紫云英单作更具优势,且满园花对土壤磷的活化作用未在各处理中得到体现,需进一步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用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其混作播种比例。而钾肥更多以活化离子态形式存在于土壤水溶液中,不同绿肥混作对钾离子的吸收积累在还田后基本可保持活化离子态钾总量不变,故各处理间钾含量差异不大,也符合这一规律。
不同混作方式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绿肥还田配合常规施肥能促进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促进水稻的分蘖速度,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提高水稻的生物产量。但绿肥还田与氮肥减量配施,特别是在减量配施基肥尿素条件下,非速效氮素比例过高,理论上来讲,对促进水稻生育前期壮苗早发是不利的。然而与常规施肥相比,绿肥(紫云英)还田配合减量施肥(包括NPK)总体上对分蘖发生和全生育期的叶片SPAD值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水稻生育后期的成穗数。本发明中,不同混作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处理与常规施氮处理在水稻茎蘖动态上无显著差异,但有利于提高水稻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这可能与绿肥中有机氮释放较为缓慢,同时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有关。
不同混作方式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是实现水稻高产的营养基础,在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条件下,若能保持水稻不减产甚至增产,对减少化肥使用和提高土壤地力意义重大。本发明发现,不同混作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条件下,当年水稻即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且早、晚稻均以紫云英还田效果最好,其增产幅度分别为7.3%和8.5%。可见,紫云英还田替代部分化学氮肥是可行性。从绿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来看,本发明中,2016年各绿肥还田处理在28.98%~39.68%之间,2017年在30.55%~39.47%之间,其中,以紫云英单作处理处理较大,紫云英+黑麦草混作处理最低。可见,绿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可达40%,且仍能使水稻增产。
本发明为探讨在氮肥等量减施条件下较优的绿肥混作模式,设计了紫云英单作、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等4种绿肥混作模式,通过连续两年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发现2016年试验中早、晚稻产量均以紫云英还田处理产量最高,紫云英+满园花处理居其次,而2017年试验中早、晚稻产量均以紫云英和满园花混作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紫云英还田处理居其次。从两年的试验结果来看,氮肥等量减施条件下,紫云英还田、紫云英和满园花混作还田对水稻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同时,还能看到一种趋势,即长期的紫云英和十字花科作物混作还田对水稻的效果比紫云英单作还田更好,其原因可能与十字花科作物的C/N较合理、磷钾供应能力较强有关。但是,本试验还只开展了两年,还需要长期定位试验来验证。同时,本试验中其他的绿肥混作模式(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的长期效果也有待验证。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1)紫云英单作处理绿肥干基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素总积累量均较高,其中干草含氮量较紫云英+满园花、紫云英+黑麦草、紫云英+满园花+黑麦草混作和冬闲处理高11.5%、18.0%、13.3%、121.8%(两年均值);各处理干草磷、钾含量无显著差异;
(2)各绿肥还田处理绿肥替代化肥氮比例,2016年在28.98%~39.68%之间,2017年在30.55%~39.47%之间,以紫云英单作处理较大,紫云英+黑麦草处理最低;
(3)各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处理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但不同模式间差异明显,2016年早、晚稻均以紫云英单作处理增产效果最好,紫云英+满园花处理居其次;2017年早、晚稻均以紫云英+满园花处理增产效果最好,紫云英单作处理居其次;
(4)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对水稻分蘖动态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提高水稻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各处理在年际间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以紫云英单作和紫云英+满园花处理表现较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双季稻种植中,采用化学氮肥减量配施和绿肥混作模式达到双季稻增产;所述绿肥混作模式包括四种模式: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以及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季稻种植过程为:在10月下旬撒播绿肥种子,早稻移栽前10~15天翻压,绿肥生长过程施用过磷酸钙;早稻于3月中旬播种,4月20日左右移栽;晚稻于6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移栽,移栽方式为抛秧;其中,早稻氮肥用量扣除绿肥氮积累量,磷肥用量扣除绿肥季已施磷肥量;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秧的密度为37.5万丛/hm2;所述绿肥的播种量分别为:紫云英37.5kg/hm2、紫云英22.5kg/hm2+满园花6kg/hm2、紫云英22.5kg/hm2+黑麦草15kg/hm2以及紫云英22.5kg/hm2+满园花3kg/hm2+黑麦草7.5kg/hm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稻为中早39,所述晚稻为泰优390;所述早稻或所述晚稻的总施氮量均为150kg/hm2;其中,基肥、蘖肥及穗肥的施用比例为5:3:2;N:P2O5:K2O为1:0.5: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替代化肥氮的百分比为28%-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云英单作处理绿肥干基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素总积累量的能力第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替代化肥氮比例中,紫云英单作处理能力第一,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处理能力第二,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处理能力第三,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的处理能力第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云英单作和所述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方式提高双季稻产量的能力第一。
CN201810381442.3A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Pending CN1085138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1442.3A CN108513879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1442.3A CN108513879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3879A true CN108513879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3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1442.3A Pending CN108513879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38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3777A (zh) * 2020-01-16 2020-05-2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一种双季稻肥田萝卜种植模式周年施肥方法
CN111536930A (zh) * 2020-05-07 2020-08-1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双季稻机插早稻品种产量评估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0952A (zh) * 2013-09-23 2013-12-25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紫云英和油菜混播绿肥还田的方法
CN103858720A (zh) * 2014-03-20 2014-06-18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季稻节氮丰产的生产方法
CN10610564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早稻直播-晚稻直播-红花草籽高产栽培方法
CN106688599A (zh) * 2017-02-03 2017-05-24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双季稻与紫云英配合种植方法
CN106912340A (zh) * 2017-04-06 2017-07-04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南方稻田三库协同丰产栽培方法
CN107094558A (zh) * 2017-05-18 2017-08-2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采用黑麦草与秸秆还田节肥提高双季稻产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0952A (zh) * 2013-09-23 2013-12-25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紫云英和油菜混播绿肥还田的方法
CN103858720A (zh) * 2014-03-20 2014-06-18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季稻节氮丰产的生产方法
CN10610564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早稻直播-晚稻直播-红花草籽高产栽培方法
CN106688599A (zh) * 2017-02-03 2017-05-24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双季稻与紫云英配合种植方法
CN106912340A (zh) * 2017-04-06 2017-07-04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南方稻田三库协同丰产栽培方法
CN107094558A (zh) * 2017-05-18 2017-08-2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采用黑麦草与秸秆还田节肥提高双季稻产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海燕等》: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钾平衡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编: "《绿肥栽培》", 30 October 1975, 湖南人民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3777A (zh) * 2020-01-16 2020-05-2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一种双季稻肥田萝卜种植模式周年施肥方法
CN111536930A (zh) * 2020-05-07 2020-08-1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双季稻机插早稻品种产量评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ng et al. Sorghum biomass and quality and soil nitrogen balance response to nitrogen rate on semiarid marginal land
US20160150745A1 (en)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for rice cropping
Abbasi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urea N, poultry manure 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changing soil properties and maize productivity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in Northeast Pakistan
Ma et al. Localized application of NH4+-N plus P enhances zinc and iron accumulation in maize via modifying root traits and rhizosphere processes
Pismennaya et al.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without tillage on indicators of soil fertility in arid conditions of the South of Russia
CN110959358A (zh) 夏玉米轻简化施肥方法
CN106565319A (zh) 一种双季稻季节性干旱缓解保丰复配剂及其施用方法
CN108513879A (zh) 一种双季稻增产方法
CN101233805B (zh) 一种蓝茎冰草种子的生产方法
CN105766139B (zh) 一种谷子团粒处理的方法
Noor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sowing methods and nitrogen rate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winter wheat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CN110313290A (zh) 一种西藏青稞精准施肥技术的优化方法
CN107011093B (zh) 烤烟全营养基追一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3617A (zh) 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
Kuznetsov et al. Effect of growth regulator Melafen and chelated fertilizer Metallocene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winter wheat
CN107522551A (zh) 一种柑橘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Nishioka et al. Influence of sowing time and nitrogen topdressing at the flowering stage on the yield and pod character of green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CN113875519A (zh)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08770616A (zh) 一种基于有机肥部分替代基施化肥的双季稻增产方法
CN107736118A (zh) 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
RU2248110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многолетних кормовых трав
CN106577073A (zh) 一种酸化土改良综合种植水稻技术方法
Noor et 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Adaptation of Elite Varieties of Drylan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Yusuf et al. Effects of appropriate composition of sugarcane bagasse compost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ill)
CN105481513A (zh) 一种烟草提苗复合肥及其施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