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2870B -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2870B
CN108512870B CN201710106440.9A CN201710106440A CN108512870B CN 108512870 B CN108512870 B CN 108512870B CN 201710106440 A CN201710106440 A CN 201710106440A CN 108512870 B CN108512870 B CN 108512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t
platform
access
gateway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64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2870A (zh
Inventor
简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64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28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7166 priority patent/WO20181533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2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2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2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该方法包括: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收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设备标识,以及对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该IoT设备根据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该IoT设备根据该设备标识,向IoT网关上报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同时,能够获取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认证信息,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接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IoT设备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IoT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例如,Mobile APP或者Web Portal。
现有技术中,IoT设备接入网络层时可以通过网关接入IoT平台。具体而言,IoT设备首先无条件检测网关,如果发现网关,执行通过网关接入IoT平台的过程。IoT设备成功接入IoT平台后,用户可以通过Mobile APP或者Web Portal访问IoT平台,控制IoT设备。
但是,如果发现没有可接入的IoT网关,例如,IoT网关发生故障时,IoT设备会中断操作。导致IoT设备无法正常接入IoT平台。降低了网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物联网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所述IoT网关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所述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所述IoT平台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IoT网关上报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IoT设备优先检测IoT网关,如果发现IoT网关,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同时,能够获取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认证信息。有效防止在IoT网关发送故障时,IoT设备无法正常接入IoT平台的隐患。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IoT网关发送故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保存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也就是说,在IoT网关发送故障时,IoT设备能够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成功接入IoT平台。进而,上报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和执行远端控制设备。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由此,在IoT网关故障恢复时,IoT设备又可以切换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有效减小了IoT平台和IoT设备之间的连接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包括:
所述IoT设备接收到所述IoT平台发送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IoT设备所述IoT网关成功接入所述IoT平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包括:
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IoT设备接收到所述IoT网关发送的所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IoT设备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包括:
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网关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
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IoT网关发送的所述第三接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所述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包括:
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确定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物联网IoT平台接收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
所述IoT平台根据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加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保存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IoT网关发送故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接收所述IoT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平台向所述IoT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向所述IoT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IoT设备所述IoT网关成功接入所述IoT平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随机数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加密信息;
所述IoT平台根据所述加密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生成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向物联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所述IoT网关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所述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所述IoT平台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通过IoT网关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IoT网关上报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向物联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所述IoT网关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所述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所述IoT平台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通过IoT网关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IoT网关上报数据。
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中由物联网设备执行的的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加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加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物联网平台能够实现第二方面的方法中由物联网平台执行的的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
结合上述各个方面,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允许设备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IoT设备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节点标识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场景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发送故障时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故障消除时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平台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平台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IoT设备可以直接连接IoT平台,如图1中的第二IoT设备,或者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如图1中的第一IoT设备。最终用户可以通过业务应用访问IoT平台,控制IoT设备,查看IoT设备的状态和数据。
应注意,某些情况下,如图2所示,业务应用可以直接连IoT应用,通过IoT应用再连接IoT平台,后续为了描述简化,采用直连的方式进行描述。
另外,为了便于方案的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IoT设备可以是具有传感器检测功能的设备。比如,支持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设备,IoT设备同时可能支持某些控制功能,比如重启、固件升级等。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称为IoT设备为端侧设备。
IoT网关可以是连接多个传感器设备的网关设备。可选地,部署在IoT设备同一场所。例如,同一个楼,同一个家庭,同一个街道等场所。IoT网关可以接收IoT设备上报的数据,或者对IoT设备下发控制命令;IoT网关同时连接IoT平台,将IoT设备上报的数据上报给IoT平台,也接收IoT平台下发给设备的控制命令,并递交给正确的IoT设备执行。IoT网关也可以上报一些自己的信息,如重启过,也可以执行一些远程控制命令,如软件升级等。有些情况下,也称呼IoT网关为端侧网关或近场网关。
IoT平台:连接IoT设备或或者IoT网关,支持IoT设备/网关上报数据,并提供数据给用户查看,或者允许用户给IoT设备/网关下发控制命令。有些情况下,也称IoT平台为云平台或云服务器或网络侧服务器。IoT平台也可以连接业务应用,供用户访问。
其中,IoT设备连接IoT网关可以采用多种近场网络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低功耗局域网协议(Zigbee),Z-wave等。可选地,IoT网关基于IP网络连接IoT平台。例如,可以使无线的IP网络(例如,2G/3G/4G数据网络),又例如,可以是有线固网的IP网络(Cable、xDSL、光纤网络等)。
应注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Mobile Application,Mobile APP)或WebPortal访问IoT平台,或者通过业务应用服务器访问IoT平台,此时用户可以查看IoT平台连接的IoT网关/IoT设备,也可以查看IoT设备上报的数据,也可以给IoT设备下发控制命令等。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采用业务应用进行示例性说明。
由于现有技术中IoT设备采用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时,首先无条件检测网关,如果发现没有可接入的IoT网关,则不执行任何操作。导致在IoT网关故障时,无法接入IoT平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方法。具体而言,如果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在IoT网关发生故障时,该IoT设备能够IoT设备的接入认证信息接入IoT平台,进而上报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和执行远端控制设备。同时,如果网关故障消除,IoT设备又可以切换到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模式,减少云端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数。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接入IoT平台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110、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该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该IoT网关根据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该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该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该IoT平台为该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该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换句话说,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该指示信息;该IoT网关接收到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后,向该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该IoT平台接收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后,为该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该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入请求消息是为了使得IoT设备、IoT网关和IoT平台之间成功建立绑定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其术语和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也就是说,IoT设备、IoT网关和IoT平台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例如,该请求消息可以是注册消息。
又例如,IoT设备同时在IoT平台和IoT网关进行注册。具体地,IoT设备同时向IoT平台和IoT网关发送注册消息。
又例如,IoT设备通过IoT网关在IoT平台进行注册。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IoT设备在IoT网关进行注册;IoT网关将IoT设备的注册信息声明到IoT平台。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注册消息,IoT网关透传该注册消息到IoT平台,实现IoT设备和IoT平台之间关系绑定。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入信息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作限定。例如,该接入信息可以是接入密码,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信息。
可选地,该IoT平台接收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后,保存该指示信息。
120、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收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设备标识,以及对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具体而言,IoT平台为IoT设备分配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指IoT设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IoT平台时需要的信息。同时,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允许设备接入请求。其中,该允许设备接入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对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可选地,IoT网关接收到该允许设备接入请求后,透传给该IoT设备。
可选地,允许设备接入请求还包括该IoT设备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节点标识等。
130、IoT设备根据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具体而言,IoT设备接收到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后,确定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同时,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确定该IoT设备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还包括该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该IoT设备接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时,根据该随机数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确定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换句话说,IoT平台通过该随机数对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加密信息;该IoT平台根据该加密信息和该设备标识,生成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140、IoT设备根据该设备标识,向IoT网关上报数据。
具体而言,IoT设备根据该设备标识,向IoT网关上报设备数据、接收IoT平台下发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示例性说明,这种情况下,IoT网关处于正常工作状态。IoT设备优先检测IoT网关,如果发现IoT网关,根据图1所示的流程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同时,能够获取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认证信息。
因此,在IoT网关发送故障时,IoT设备能够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成功接入IoT平台。进而,上报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和执行远端控制设备。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该IoT设备向该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该第二接入请求包括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该IoT设备接收该IoT平台发送的该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换句话说,该IoT平台接收该IoT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请求,该第二接入请求包括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该IoT平台向该IoT设备发送该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该IoT设备向该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前,该IoT设备保存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由于IoT设备根据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接入IoT平台时,增加了云端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数。
因此,为了减小IoT平台和IoT设备之间的连接数。可选地,该IoT设备确定该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该IoT网关接入该IoT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IoT网关故障消除时,IoT设备能够及时知道,IoT平台在IoT网关接入时,通知IoT设备执行网关发现过程。具体而言,该IoT设备接收到该IoT平台发送的通知消息时,通过该IoT网关接入该IoT平台;其中,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该IoT设备该IoT网关成功接入该IoT平台。
在另一和实施例中,该IoT设备向该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该IoT设备接收到该IoT网关发送的该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通过该IoT网关接入该IoT平台。可选地,该IoT设备向该IoT网关周期性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消息。
也就是说,在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IoT设备可以通过该IoT网关的故障发生之前使用的设备标识接入故障消除后的IoT网关。
具体而言,IoT设备向该IoT网关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三接入请求消息包括该设备标识;该IoT设备接收该IoT网关发送的该第三接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IoT设备支持检测网关是否可用;如果可用,优先通过网关接入IoT平台;如果网关故障,支持自动直接连接到IoT平台。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另外,在IoT网关故障恢复时,又可以切换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有效减小了IoT平台和IoT设备之间的连接数。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200包括:
210、IoT设备识别接入模式为通过网关接入优先。
211、IoT网关已经成功接入IoT平台。
212、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具体地,IoT设备首次上电后,会组播或广播的设备发现请求,尝试发现可接入的IoT网关。
213、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发现响应。具体地,IoT网关收到IoT设备的设备发现请求,向IoT设备发送设备发现响应。
214、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接入请求。具体地,该设备接入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
由于IoT网关不处于新设备发现状态,IoT网关检查该设备不属于已经接入的设备时,不处理该消息。
215、业务应用向IoT平台发送设备发现请求。用户可以通过业务应用界面,控制IoT网关启动设备发现过程,业务应用发送设备发现请求给IoT平台,请求中携带IoT网关的设备标识。
216、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发现响应。
217、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设备发现请求后,检查用户的权限,检查通过后,发送该设备发现请求给对应IoT网关,同时给业务应用返回接收设备发现请求的响应。
换句话说,IoT网关收到设备发现请求后,进入设备发现状态。
218、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接入请求。具体地,该设备接入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接入请求消息支持在消息中增加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IoT设备具备根据接入认证信息接入IoT平台的能力。
可选地,该设备接入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IoT设备提供的随机数和支持的加密算法。
219、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接入响应。
220、IoT网关为IoT设备分配节点标识。
221、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
具体而言,IoT网关在设备发现状态下,IoT网关收到设备接入请求后,检查其携带的信息,确认是新接入设备,IoT网关为IoT设备分配的节点标识,并向IoT设备反馈设备接入响应,其中,该设备接入响应中携带IoT设备的节点标识。同时,向IoT平台发送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IoT网关支持将该设备接入请求中的指示信息、随机数、支持的加密算法透传给IoT平台。
可选地,IoT网关通过新设备发现请求,向IoT平台透传该设备接入请求中的指示信息、随机数、支持的加密算法。
222、IoT平台为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
具体而言,IoT平台在接收到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后,为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
同时,IoT平台保存该新设备发现请求中的指示信息。
223、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新设备发现通知。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新设备发现请求后,检查请求中携带的以下信息:IoT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节点ID。IoT平台确认是新设备,则为IoT设备分配新的设备标识,并通过IoT网关绑定的业务应用,发送新设备通知消息给业务应用。
224、业务应用向IoT平台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225、IoT平台为IoT设备分配接入认证信息。
具体而言,业务应用收到新设备通知消息后,向用户呈现IoT设备的信息: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节点标识、新的设备标识等。用户可以选择允许设备接入。即,业务应用给IoT平台发送允许设备接入请求,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
同时,IoT平台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请求后,检查保存信息,如果IoT设备具备根据接入认证信息接入IoT平台的能力,为IoT设备分配接入认证信息,并采用随机数加密该信息后,在发送IoT网关的允许设备接入消息中,携带该加密信息。
226、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请求后,检查用户的权限,检查通过后,为IoT设备分配接入认证信息。
同时,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允许设备接入请求。其中,该允许设备接入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IoT设备的以下信息: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节点标识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IoT网关在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时,能够向IoT设备透传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加密的接入认证信息。
227、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具体而言,IoT网关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后,设置设备状态为允许接入,并向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
228、IoT设备保存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接入认证信息。
具体而言,IoT设备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时,发现消息中包含加密的接入认证信息,则使用发送的随机数解密该信息,并保存该接入认证信息。
229、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数据上报消息。
具体而言,IoT设备收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后,保存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可以使用该设备标识开始上报传感器检测数据。具体地,IoT设备检测收到数据后,发送设备数据上报消息给IoT网关,其中,该设备数据上报消息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IoT设备的检测数据。
230、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数据上报消息。即,IoT网关收到数据上报消息后,发送数据上报消息给IoT平台,其中,该设备数据上报消息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IoT设备的检测数据。
231、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数据上报消息。即,IoT平台收到数据上报消息后,保存设备数据信息,并通过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找到IoT设备绑定的业务应用,并发送数据上报通知给业务应用。业务应用收到通知后,可以在界面上呈现给最终用户。
232、业务应用向IoT平台发送设备操作请求。
233、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操作请求。
具体地,IoT平台收到设备操作请求后,检查业务应用的权限,根据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找到对应的IoT网关,发送设备操作请求给IoT网关。
234、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操作请求。
具体地,IoT设备收到设备操作请求后,执行对应的操作请求。换句话说,用户可以通过业务应用控制IoT设备,执行IoT设备支持的操作。
应理解,图4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IoT平台方法的示例性说明,对于该方法中的序号不作具体限定。例如,216和217可以是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216再执行217,还可以先执行217再执行216。
上述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说明,在图4的步骤211中,默认IoT网关已经成功接入IoT平台。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5所示,该方法300包括:
应理解,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首次接入IoT平台的方法,为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将IoT平台建立网关和业务应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称为绑定过程。换句话说,绑定过程指IoT平台为一个新的IoT网关分配接入的设备标识和接入认证信息,并且监测IoT网关首次接入的全过程。
310、业务应用向IoT平台发送登陆请求。具体地,用户从业务应用登陆到IoT平台,携带用户的标识和对应的密码。
320、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登陆响应。具体地,IoT平台验证用户的标识和密码,验证通过后,返回登陆成功响应。
330、业务应用向IoT平台发送绑定请求。具体地,该绑定请求中携带IoT网关的以下信息: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MAC地址等信息。
可选地,用户可以通过业务应用输入或者通过二维码扫描等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340、IoT平台为IoT网关分配设备标识和接入认证信息。
350、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绑定响应。
IoT平台收到设备绑定请求后,为IoT网关分配设备标识和IoT网关接入IoT平台需要的接入认证信息,并返回设备绑定响应。
360、配置IoT网关的设备标识和接入认证信息。
370、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接入注册请求。
具体而言,用户可以在IoT网关上配置IoT平台的地址,并配置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IoT设备的接入认证信息,IoT网关完成配置后,发送设备接入注册请求给IoT平台,该设备接入注册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IoT设备的接入认证信息。
380、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接入注册响应。
390、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接入通知。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IoT网关发送的设备接入注册请求后,验证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IoT设备的接入认证信息,验证通过后,给IoT网关返回设备接入注册响应消息。
同时,IoT平台通过IoT网关的设备标识,找到是对应的业务应用,并发送设备接入通知消息给业务应用。
应理解,图5中的流程仅仅是IoT平台绑定IoT网关和业务应用的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
还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为IoT设备分配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IoT设备接入IoT平台时需要的接入认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发送故障时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6所示,该方法400包括:
410、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
420、IoT设备确定IoT网关发送故障。
具体而言,IoT设备会发起设备发现请求,超时无响应后,IoT设备确定IoT网关发生故障。IoT设备确定IoT网关发生故障后,检查已经完成的设备直连协商,采用接入认证信息直接接入IoT平台。
430、IoT设备向IoT平台发送设备接入注册请求。
具体而言,IoT设备发送设备接入注册请求给IoT平台,该设备接入注册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IoT设备的接入认证信息。
可选地,该设备接入注册请求中还携带IoT设备支持通过网关接入IoT平台的指示信息。
440、IoT平台向IoT设备发送设备接入注册响应。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设备接入注册请求后,验证设备标识和身份认证信息,如果是合法设备,则返回成功响应。
450、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
具体而言,IoT平台通过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找到绑定的业务应用,并给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的通知消息。其中,该设备状态变化的通知消息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IoT设备的状态为在线。
460、设备数据上报。
470、设备数据上报。
480、设备操作请求。
490、设备操作请求。
由此,IoT设备收到接入成功响应消息后,即可通过上述步骤460-步骤490上报设备数据;也可以接收IoT平台下发的操作,并执行其控制。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故障消除时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方法500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方法500包括:
510、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成功接入IoT平台。
511、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接入注册请求。
具体而言,IoT网关故障修复后,开始接入IoT平台,发送设备接入注册请求给IoT平台,该设备接入注册请求中携带IoT网关的设备标识和IoT网关的接入认证信息。
512、IoT平台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接入注册响应。
513、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设备接入注册请求后,检查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接入认证信息,如果检查通过,则返回设备计入注册成功响应。
同时,IoT平台设置IoT网关的状态为在线,并向通过IoT网关的设备标识找到绑定的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的消息。
514、IoT平台向IoT设备发送网关接入通知。
一个实施例中,IoT平台通过IoT网关的设备标识,查找到绑定的业务应用,检查该业务应用下是否有直连设备,且直连设备支持网关接入,如果有,则发送网关接入通知消息给对应的直连IoT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直连设备指通过IoT设备的接入认证信息接入IoT平台的设备。
另一实施例中,IoT平台判断IoT网关是否是当前某IoT设备连接过的网关,如果是,则发送网关接入通知消息给对应的直连IoT设备。
515、IoT设备识别接入模式为通过网关接入优先。
516、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
具体而言,IoT设备收到网关接入通知消息后,判断接入模式为通过IoT网关接入优先,则发起设备发现请求。
517、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发现响应。
518、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接入请求。
具体而言,IoT设备收到设备发现响应后,发起设备接入请求,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以下设备信息: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MAC地址等信息。
519、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接入响应。
具体而言,IoT网关收到设备接入请求后,检查设备确实为曾经接入过的设备标识,且设备信息与之前接入设备信息一致,则返回设备接入响应。
换句话说,IoT设备收到设备接入响应后,后续通过IoT网关上报数据或接收控制消息。
520、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状态变化。
具体而言,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状态变化消息,请求中携带设备标识,设备状态为在线。
521、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设备状态变化消息后,保存状态信息,并通过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找到对应的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通知给业务应用。
由此,IoT设备收到设备接入响应消息后,即可通过图7所示的步骤522-步骤527上报设备数据、接收IoT平台下发的操作。
具体而言,IoT设备检测到传感器数据后,发送设备数据上报消息给IoT网关,该设备数据上报消息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传感器数据。IoT网关收到设备数据上报消息后,发送设备数据上报消息给IoT平台,该设备数据上报消息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传感器数据。IoT平台收到设备数据上报消息后,保存设备数据信息,并通过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找到IoT设备绑定的业务应用,并发送数据上报通知给业务应用。业务应用收到通知后,可以在界面上呈现给用户。此时,业务应用发送设备操作请求给IoT平台。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业务应用控制IoT设备,执行IoT设备支持的操作。
具体而言,IoT平台收到设备操作请求,检查业务应用的权限,根据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检查IoT设备最后变为在线状态是通过网关接入,找到对应的IoT网关,发送设备操作请求给IoT网关。IoT网关收到设备操作请求后,发送设备操作请求给IoT设备。IoT设备收到请求后,执行对应的操作请求。
上面结合附图2至7对IoT网关未发生故障时,以及发生故障时,IoT设备接入IoT平台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说明,下面将结合图8介绍IoT设备掉电重启后,接入IoT平台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网关接入IoT平台的方法600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方法600包括:
610、IoT网关已经成功接入IoT平台。IoT网关已经完成接入IoT平台过程。
611、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具体地,IoT设备掉电重启后,IoT设备会启动设备发现过程,发送设备发现请求。
612、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发现响应。具体地,IoT网关收到设备发现请求后,发送设备发现响应消息。
613、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设备接入请求。具体地,IoT设备收到设备发现响应消息后,发送设备接入请求消息,请求中携带之前保存的IoT设备的设备标识,同时携带以下设备信息:设备的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设备MAC地址。
614、IoT网关向IoT设备发送设备接入响应。具体地,IoT网关收到设备接入请求后,检查设备确实为曾经接入过的设备标识,且设备信息与之前接入设备信息一致,则返回设备接入响应。
615、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状态变化。具体地,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设备状态变化消息,请求中携带IoT设备的设备标识,IoT设备状态为在线。
616、IoT平台向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具体地,IoT平台收到设备状态变化消息后,保存状态信息,并通过IoT设备的设备标识找到对应的业务应用,发送设备状态变化通知给业务应用。
由此,IoT设备收到设备接入响应消息后,即可通过图8所示的步骤617-步骤622上报设备数据、接收IoT平台下发的操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9至图12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进行描述。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IoT设备700包括:
收发单元710,该收发单元710用于:
向物联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该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该IoT网关根据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该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该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该IoT平台为该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该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通过IoT网关接收该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该设备标识,以及对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处理单元720,用于根据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该收发单元710还用于:根据该设备标识,向该IoT网关上报数据。
可选地,在该IoT网关发送故障时,该收发单元710还用于:
向该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该第二接入请求包括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接收该IoT平台发送的该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该IoT设备向该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前,该处理单元720还用于:
保存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720还用于:
确定该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该IoT网关接入该IoT平台。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
接收到该IoT平台发送的通知消息时,通过该IoT网关接入该IoT平台;其中,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该IoT设备该IoT网关成功接入该IoT平台。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
向该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接收到该IoT网关发送的该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通过该IoT网关接入该IoT平台。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710具体用于:
向该IoT网关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消息,该第三接入请求消息包括该设备标识;接收该IoT网关发送的该第三接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该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该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该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
根据该随机数对该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确定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710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处理单元72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如图10所示,物联网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10、收发器820和存储器830。其中,存储器8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8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物联网设备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10所示的物联网设备800能够实现前述图3至图8的方法实施例中由IoT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IoT平台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该IoT平台900包括:
收发单元910,用于接收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该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该IoT平台的能力;
处理单元920,用于根据该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为该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该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该收发单元910还用于通过该IoT网关向该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该设备标识,以及对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加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可选地,该IoT平台通过该IoT网关向该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之前,该处理单元920还用于:
保存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该IoT网关发送故障时,该收发单元910还用于:
接收该IoT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请求,该第二接入请求包括该设备标识和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向该IoT设备发送该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该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该收发单元910还用于:
向该IoT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该IoT设备该IoT网关成功接入该IoT平台。
可选地,该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还包括该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其中,该处理单元920具体用于:
通过该随机数对该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生成该加密信息;
根据该加密信息和该设备标识,生成该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910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处理单元92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如图12所示,物联网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其中,存储器10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0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物联网设备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12所示的物联网设备1000能够实现前述图3至图8的方法实施例中由IoT平台执行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具体地,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又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又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消息、请求和终端,但这些消息、请求和终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消息、请求和终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接入请求消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接入请求消息,类似地,第二接入请求消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接入请求消息。
又例如,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或“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物联网IoT设备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所述IoT网关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所述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所述IoT平台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在所述IoT网关正常工作时,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IoT网关上报数据;
在所述IoT网关发送故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保存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包括:
所述IoT设备接收到所述IoT平台发送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IoT设备所述IoT网关成功接入所述IoT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包括:
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消息;
所述IoT设备接收到所述IoT网关发送的所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设备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包括:
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网关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
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IoT网关发送的所述第三接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所述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包括:
所述IoT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确定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8.一种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物联网IoT平台接收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
所述IoT平台根据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加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在所述IoT网关发送故障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接收所述IoT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IoT平台向所述IoT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保存所述指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向所述IoT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IoT设备所述IoT网关成功接入所述IoT平台。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随机数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信息;
所述IoT平台根据所述加密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生成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12.一种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向物联网IoT网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以使得所述IoT网关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向所述IoT平台发送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用于所述IoT平台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通过IoT网关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IoT网关正常工作时,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IoT网关上报数据;
在所述IoT网关发送故障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接收所述IoT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oT设备向所述IoT平台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保存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到所述IoT平台发送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IoT设备所述IoT网关成功接入所述IoT平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IoT网关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消息;
接收到所述IoT网关发送的所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通过所述IoT网关接入所述IoT平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IoT网关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
接收所述IoT网关发送的所述第三接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所述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随机数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确定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19.一种物联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IoT网关发送的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oT设备具备通过接入认证信息接入所述IoT平台的能力;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为所述IoT设备分配设备标识和所述IoT设备对应的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包括所述设备标识,以及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加密后形成的加密信息;
在所述IoT网关发送故障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IoT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
向所述IoT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联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IoT平台通过所述IoT网关向所述IoT设备发送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保存所述指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联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IoT网关的故障消除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IoT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IoT设备所述IoT网关成功接入所述IoT平台。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设备发现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IoT设备支持的加密算法和用于加密的随机数;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随机数对所述第一接入认证信息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信息;
根据所述加密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生成所述允许新设备接入消息。
CN201710106440.9A 2017-02-27 2017-02-27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Active CN108512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6440.9A CN108512870B (zh) 2017-02-27 2017-02-27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PCT/CN2018/077166 WO2018153362A1 (zh) 2017-02-27 2018-02-24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6440.9A CN108512870B (zh) 2017-02-27 2017-02-27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2870A CN108512870A (zh) 2018-09-07
CN108512870B true CN108512870B (zh) 2020-10-23

Family

ID=6325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6440.9A Active CN108512870B (zh) 2017-02-27 2017-02-27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2870B (zh)
WO (1) WO20181533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902B (zh) * 2018-12-29 2022-03-18 东莞见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认证方法、与网关建立连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9934589A (zh) * 2019-03-18 2019-06-25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网络支付会计事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418366A (zh) * 2019-06-14 2019-11-05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上报装置及方法
CN112443867B (zh) * 2019-08-29 2022-11-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楼宇集中式排烟系统中室内吸油烟机遥控终端绑定方法
CN111193323B (zh) * 2020-01-06 2023-08-11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an总线的配电网下行设备管理装置
CN111542042B (zh) * 2020-05-08 2022-11-01 深圳市银河风云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物联网自动安全认证入网方法
CN111884864B (zh) * 2020-08-04 2023-04-18 北京立通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对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2565334B (zh) * 2020-11-04 2022-10-25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及mqtt网关
CN112583796B (zh) * 2020-11-30 2022-07-0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接入电力物联网的方法、系统、物联管理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3055449A (zh) * 2021-03-02 2021-06-29 福建钰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无线自主组网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16709498A (zh) * 2022-02-28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697104A (zh) * 2022-03-28 2022-07-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物联代理数据交互终端识别接入方法
CN114826742B (zh) * 2022-04-28 2023-07-28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工程机械物联网感知层网络的通信安全系统及认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595A (zh) * 2014-10-31 2015-10-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将设备在物联网平台进行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2097A (zh) * 2015-08-18 2015-12-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08132A (zh) * 2015-10-14 2015-12-30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云管理系统
CN105306560A (zh) * 2015-10-14 2016-02-03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 分布式终端实施动态管理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069B (zh) * 2010-01-27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088668B (zh) * 2011-03-10 2013-09-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群组的机器类型通信设备的认证方法
US9396337B2 (en) * 2012-04-11 2016-07-19 Intermec Ip Corp. Wireless sensor field enumeration
US9210192B1 (en) * 2014-09-08 2015-12-08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Setup of multiple IOT devices
US10284562B2 (en) * 2014-05-16 201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 authentication to capillary gateway
KR102412896B1 (ko) * 2014-12-18 2022-06-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설비 제어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774604B2 (en) * 2015-01-16 2017-09-26 Zingbox, Ltd. Private cloud control
US9729330B2 (en) * 2015-08-21 2017-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cure pairing of eHealth devices and authentication of data using a gateway device having secured area
CN105471858B (zh) * 2015-11-20 2018-08-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感知设备的云平台认证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595A (zh) * 2014-10-31 2015-10-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将设备在物联网平台进行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2097A (zh) * 2015-08-18 2015-12-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08132A (zh) * 2015-10-14 2015-12-30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云管理系统
CN105306560A (zh) * 2015-10-14 2016-02-03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 分布式终端实施动态管理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3362A1 (zh) 2018-08-30
CN108512870A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2870B (zh) 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设备
CN110505606B (zh) 蓝牙Mesh网络及其配网鉴权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578470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38332B2 (en) Low cost proximity pairing mechanism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US2008002459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wireless information setting program
KR101328779B1 (ko) 이동 단말기,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EP2988534A2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wireless connection vi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KR10090650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lan 기지국 및 이를 위해이용되는 설정 내용 확인/변경 방법
KR10239247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허브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204727A1 (en) Redundant control of self-configuring wireless network
KR102297889B1 (ko) Wlan 장치 페어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254469A (ja) WiFiパラメータを設定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20160137919A (ko) 정보 제공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JP63812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1263338A (zh) 蓝牙Mesh网络的配网方法与相关配网设备及系统
CN116471575A (zh) 机器对机器装置的操作状态的建立
CN105120458A (zh) 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26720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rapid install of iot devices
US1029205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latform for shar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59154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60130457A (ko) 결정 방법 및 대응하는 단말기,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및 저장 매체
JP6294814B2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182512B (zh) 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421759B1 (ko) 네트워크 장애 감지장치 및 방법
CN103188662B (zh) 一种验证无线接入点的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1

Address after: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518129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101, Wankeche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