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2065A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2065A
CN108492065A CN201810205532.7A CN201810205532A CN108492065A CN 108492065 A CN108492065 A CN 108492065A CN 201810205532 A CN201810205532 A CN 201810205532A CN 108492065 A CN108492065 A CN 108492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along
band
region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5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汨
林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dong Bangd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dong Bangd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dong Bangd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dong Bangd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55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2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2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2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顺带请求人发布顺带请求的订单至一个由多节点构成的节点网络里;根据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该节点网络被划分成一或多个订单区域,同时,该顺带请求被所述节点网络预设的验证规则予以验证,如被验证为有效,则将该顺带请求在该订单区域内点对点广播;多个出行者之一主动接单成为顺带人,同时,该接单的记录及之后的各个顺带状态变化的记录按照顺带进程依次在所有顺带参与者的移动端本地及平台云端形成的节点中自动添加并保存,直至顺带结束,形成该顺带请求的一个区块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物流传送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且整个物流进程的不可追溯及容易被更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 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传统的物流模式,社会上的商品的流通主要依赖于专门从事货物 运输的企业和个体(比如快递员),从事货物运输的企业或个体承运商品 的主要方式是依靠用户发送订单,然后平台接收,安排快递员派送,到达 目的地后部分返程空载,无疑,这种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存在高成本低利 用率的问题。而事实上交通运输工具很多,一些具有一定的运输能力、能 提高运输效率、能减少流通成本的社会资源被忽视了,这些资源白白的“被闲置被浪费了”。而且,物流并不能覆盖全国范围,尤其是一些偏远的或 者贫穷的农村地方,由于交通不便,物流无法送达。
在客运设备资源被忽视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大群体的社会资源被忽视, 没有被发掘,那就是人。全国总人口13亿多,绝大多数人总会因各种各样 的原因或长途或短途乘坐交通工具出门。据统计,每年至少300亿人次会 乘坐交通工具出门,其中有150亿人次是有能力但是空手或携带了很少的 物品,而所有的交通工具是允许乘客携带一定量的货物的,如果有某种动 力让这150亿人次在划定的范围内顺便携带第三方需要流通的物品,按每人次5公斤(10件)算,全国的人的资源可顺便协助物流承运750亿公斤, 1500亿件小商品,这个量相当于目前快递物流业小商品运输业务一年的量。
目前,虽然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应运诞生了很多新的管理和信息 服务平台以及运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成立的物流企业,但都未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例如,骡迹物流公司自行开发的“骡迹物流”智慧平台,和新 的物流行业运营模式是当前行业服务面最广和最具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和 企业,可代表行业的最前沿,它运用信息平台能将闲散的公路货车资源组 织集中,根据需求方要求点对点专项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模式更便捷,也解决了货主与车主间信息的不对称,形成了信息对接,通过大数据 额分析归集整理,实现了货主、车主、服务平台之间一定程度上的多维度 匹配,能有一定程度效降低货车返程的空载率;这些新的物流企业虽然利 用新的管理模式使物流业的效率有所提高,浪费有所减少,资源利用率也 有一定的提高,但他们仅仅限于货车利用,降低了3300万台货车那40%左 右的返程空载率,物流企业虽然能共享信息资源,整体物流行业中的物流 企业之间还是各自为政,各个企业在共享平台上的信息时,也能提供满足 个性化的服务和返程信息配货服务,但还是避免不了物流行业内部企业与 企业之间因争夺托运资源而竞争,总会有设备资源被浪费掉。可见,现运 行的智能服务平台和运营的物流模式还是忽视了庞大的人的群体及这些人 群所乘坐的交通工具资源,其潜在的承运能力和能额外创造的经济效益。 由此看出,现运行的服务型软件平台对物流行业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 按此模式运营的物流业管理体系,从本质上讲,还是属于传统的物流模式, 即用专用的货运工具,特意去完成某个特定的物流需求,不属于分享经济 模式,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浪费。
此外,伴随着包裹业务量剧增而产生的物流纠纷也增多,比如有的快 递员通过伪造签收者的签名来逃避考核。
因此,如何利用全民“移动”并从茫茫人海中找到与物品送达的目的 地一致的那个人,将相互所需的物件“顺带”到该目的地,且使得整个顺 带进程的权利责任清晰,物流记录不可更改、且具有可追溯性,便成为了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 术的顺带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物流传送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整 个物流进程的权利责任清晰、物流记录不可更改,且能追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顺带请求人通过移动端发布顺带请求的订单至一个由多节点构成的节 点网络里;
根据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该节点网络被划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 域,同时,该顺带请求被所述节点网络预设的验证规则予以验证,如被验 证为有效请求,则将该顺带请求在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内以点对点的方 式广播出去;
位于该订单区域内的出行者自动接收该广播消息,并在出行者移动端 本地和平台云端分别自动生成一条订单记录;
多个出行者中,如存在与所述顺带请求的路线相匹配的出行者,则主 动选择接单成为顺带人,同时,该接单的记录及之后的各个顺带状态变化 的记录按照顺带进程依次在所有顺带参与者的移动端本地及平台云端形成 的节点中自动添加并保存,直至顺带过程结束,形成该顺带请求的一个区 块链。
进一步地,所述多节点网络至少由平台云端作为其中一个节点、以及 顺带参与者的终端作为其它节点共同构成,从订单形成到顺带结束之间的 全部顺带记录按照顺带进程,在顺带状态发生变化时同时添加到所有关联 节点中并被分布式保存。
进一步地,某一出行者选择接单后,成为顺带人,形成一条接单的订 单记录,平台针对本订单生成取货码发送至顺带请求人;所述顺带人到达 取货地,输入该取货码,形成一条已取货的订单记录,同时,平台自动生 成收货码发给收件人,所述顺带人到达物件收货地时,输入收货码,订单 完成,形成一条签收的订单记录;上述接单、取货、签收的订单记录在订 单记录形成时,依次添加到顺带参与者的终端本地及平台云端所构成的节 点中。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网络被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的方法包括如 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基于取货地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为中心划定半径范围,该半径范围 形成其中一个订单区域;或者以该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订单区域;
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运算,对平台内的注册用户的历史运动轨迹进 行统计分析,并对注册用户进行分类、贴标,如果所述需求方的订单的发 送地和接收地方向符合平台分类、贴标的注册用户,则判断该注册用户可 能成为与订单同向的顺路人,并将所述顺路人划分为其中一个订单区域。
基于顺带请求人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为中心划定半径范围,该半径 范围形成其中一个订单区域;或者以该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订单 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顺带参与者至少包括:顺带请求人、顺带人、发货人 及收货人,其中,至少所述顺带请求人、顺带人、均应为同一平台的注册 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订单记录是该顺带请求内容、或者是顺带状态、或者 是交易时间戳,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进一步地,订单采用点对点的发布方式广播到订单区域,在该订单区 域内众多的出行者中,按照一定概率存在一位(或多位)与顺带需求的路 线匹配且选择接单而成为顺带人,从而实现订单调度。
进一步地,所述顺带请求在该订单区域广播后,如在设定的时间间隔 之后,如无人应答接单,则扩大广播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网络包含的节点还包括广播时位于该订单区域内 的不含顺带参与者的其他出行者的终端设备所构成的多个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 顺带方法,属于一种全新的物流方法,是分享经济的一部分,真正调动了 全民参与,充分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社会效益 巨大,减少了原本必要的出行,不仅为人们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对疏解交 通拥堵、减轻雾霾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顺带参与者共享顺带流程中的各 关键节点信息,订单记录在出现变化时候,在各节点同时被添加,被下载 到移动端本地保存,数据无法进行修改,各参与者的权利、责任清晰,也 便于追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现有技术中,物流配送目前基本都是基于有限的已知的物流信息提供 方和需求方进行发布、匹配,但这种物流形式仍然不能充分利用社会上大 量的闲散资源的目的。比如,用户A想将一个物件从B地交给位于C地的 用户D,用户A一般先向快递公司所在平台发布订单,快递公司平台接单 后向B地的派送员通知取件,B地的派送员将物件取后交给B地所在的中 转地,然后B地中转地统一将需要发到C地的物件清理出来转运到C地, 再由C地配送员配送,无疑,该种物流方法成本高、时间慢,不能实时及 时的满足发货人的配送要求。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传 统物流的全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通过移动互联 和大数据运算,将物流需求根据地理位置和用户标签分享到大量、无序的 人流中,匹配出恰好与物流需求一致(方向一致)的从A处(发货地)到 B处(收货地)的出行人,进而实现“顺带”的各种需求。同时,货物在 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物流的传输动态,以及发货方、取货方、收货方等的 权利义务和物流数据,而传统的物流数据仅仅是保存在平台的数据库中, 任何一个节点的物流数据均是由平台服务器存储,但数据容易被篡改,造 成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出现纠纷。去中心化提供了一个透明公开、不可篡 改的交易环节,降低了交易方与参与方之间的信任成本,提高了协作效率。
本发明正是基于“顺带”及“去中心化”的理念,提供一种基于移动 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顺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需求方发布订单顺带请求至一个由多节点构成的节点网络里;
具体来说,需求方(可以是任何用户)首先需要在终端(比如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下载满足顺带服务的平台APP,成为 该平台的注册用户,启动并登陆后,点击“请求顺带”,填写订单信息, 比如取货地、收货地、取货人联系方式、收货人联系方式、货物类型、货 物重量及其它特殊备注信息,提交请求之后,平台根据物件类型、物件重量及距离生成费用,需求方在线支付费用后,订单将会在验证后正式生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需求方并不一定为实际的发件人,也就是说, 需求方和发件人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是不同人,同样地,货物可能就在 发布顺带请求的需求方身上,也可以不在其身上或者不在其附近范围内, 比如其仅仅代发件人发布该顺带请求,而货物实际上位于发件人处。
所述顺带请求的消息发送至由多个节点构成的节点网络里。在本发明 的实施例中,所述节点网络由平台的注册用户及平台所在的云端组成,更 具体来说,是通过平台注册用户的移动终端所组成的各个节点及平台云端 组成的一个节点共同组成,它们组成一个分布式的多节点网络。
步骤S2:根据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该节点网络被分成一个或者多个 订单区域,同时,该顺带请求被所述节点网络预设的验证规则予以验证, 如该顺带请求被验证为有效请求,则将该顺带请求在形成的该一个或者多 个订单区域内以点对点的方式广播出去。
根据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该节点网络被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 划分的方法包括如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方式一、基于取货地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为中心划定半径范围,该 半径范围形成其中一个订单区域;
在本方式中,以取货地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一半径区域,该半径区 域内的所有注册用户可看成各个分节点,可接收到广播消息。
或者,基于取货地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 比如村、乡、镇、县、市、街道、社区等,也就是说,在该行政区域内的 注册用户可看成各个分节点,可接收到广播消息。
上述划分方式考虑到取货地的实际地理位置,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可进 行变通,基于某包裹的取件地地理位置,选择最优的订单区域规则进行划 分,如此提高广播效率。举例来说,某包裹的取件地(也就是物流发货地) 不处于人群比较密集、流动率高的地方,比如在偏远的农村或者乡镇,由 于农村或者乡镇人口相对不多,流动率较小,此时,宜根据行政区域划分 订单区域比较合适。而当该包裹处于密集的城市市区中,宜根据半径范围 划定订单区域比较合适。
方式二、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运算,对平台内的注册用户的历史运 动轨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注册用户进行分类、贴标,如果所述需求方的 订单的发送地和接收地方向符合平台分类、贴标的注册用户,则判断该注 册用户可能成为与订单同向的顺路人,并将所述顺路人划分为其中一个订 单区域。
在本方式中,基于大数据运算分析,得到注册用户的常用路径,比如 对用户1的居住地A1至单位B1这条线路标定为该用户1的常用路径,用 户2的居住地A2至单位B2的这条路线标定为该用户2的常用路径,如果 A1、A2为同一居住地或者具有较小的距离,B1、B2为同一目的地或者具 有较小的距离间隔,当某顺带需求方发布的订单消息中的取货地及收货地 刚好位于位于A1与B1,或者A2与B2之间的线路上,也就是说,用户1 和2往返会经过该顺带需求方的取货地及送货地,那么,该用户1和用户2 则将被划分为其中一个订单区域。
上述方式二用到了智能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某用户的偏好路线进行贴 标,即使该用户不位于取货地周边附近的半径区域或者也不在取货地所在 的某行政区域,仍然可以找到那个最合适的人。所述方式二可以配合方式 一,形成多个订单区域,如此提高匹配时间,能最快找到那个最合适的顺 带人。
方式三、基于顺带需求方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为中心划定半径范围, 该半径范围形成其中一个订单区域。
在本方式三中,以顺带需求方的位置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一半径区 域,该半径区域内的所有注册用户可看成各个分节点。
或者,基于顺带需求方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进行划 分,比如街道、社区等,也就是说,在该行政区域内的注册用户可看成各 个分节点,可接收到广播消息。
方式三中,主要针对货物就在顺带需求方附近或者身边的情况。所述 方式三也可以和方式二相结合。
其中,上述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中,可以设定优先级,比如先以 方式一进行订单区域划分并广播,在无人接单后,再以方式二进行订单区 域划分并广播,最后采用方式三,如此可减少平台的数据计算量。当然, 上述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也可以并行进行,也即针对一个顺带请求, 在一次广播中,同时在多个订单区域进行广播。
同时,该顺带请求被所述节点网络预设的验证规则予以验证。该订单 请求在被广播之前,需要先经过验证,检验该订单请求是否符合由该众多 参与者作为节点构成的节点网络所创建的顺带请求规则,并在该订单请求 合规后方进行订单区域内的点对点广播。举例来说,某人发布了一个顺带 请求,时间是要求3月5日送达,但是发布消息时已经是3月6号了,则 该请求被认定为无效,或者其它一些无法实现的无效请求、或者被法律法 规禁止的请求将被屏蔽过滤掉。当验证无法通过时,顺带需求方的顺带请 求会被拒绝广播,用户需要重新修改订单请求。
如该顺带请求被验证为有效请求,则将该顺带请求在形成的该一个或 者多个订单区域内以点对点的方式广播出去。其中,广播的范围仅限于上 述划定的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内,且广播的方式是点对点广播,只有位 于设定的该订单区域内的注册用户方可接收到订单消息。
上述订单区域的划分方式(以行政区域或者半径范围)仅仅是列举, 但不限于上述的划分方式,还可以为特定的多边形区域,由于不同的地方, 其建筑物大小、形状不同,比如医院、某居民小区、某工业园区、某街道、 某社区等,由于该多边形区域可以直接从后台服务器的地图数据库中调取, 该地图数据库可基于现有的一些地图搜索引擎,比如百度地图、谷歌地图 等。也就是说,当顺带请求方刚好在位于某密集的、标准的环境中时,比 如医院、居民小区、学校等,而该医院、居民小区、学校则是可以直接以 不规则的多边形的形状来显示作为订单区域。举例来说,在清华大学内发 布一个顺带订单,目的地是北京友谊宾馆,则订单区域则可以直接以地图 标定的清华大学校区形状作为广播的范围。此外,针对不同的取货地,划 定的订单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举例来说,针对人群密集、人流量较大的 区域,划定的范围可适当缩小,比如设置半径范围为方圆两公里;针对人 群稀疏、人流量较少的区域,划定的范围适当扩大,比如设置半径范围为 方圆五公里。又或者,针对跨城顺带的发布需求,相比同城顺带的请求, 其划定的半径范围应当更大一些,或者设定的行政区域应该更大一些。
此外,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比如广播了十分钟,仍然无人应答 接单,则通过后台服务器可以修改该订单区域,扩大广播范围,比如将原 来设定的半径范围从1KM扩大为3KM,或者从原来的乡级行政区域变换 到镇级行政区域,如此来增加接单率,减少顺带请求人的等待时间。
步骤S3、位于该订单区域内的出行者自动接收该广播消息,并在出行 者终端本地和平台云端分别自动生成一条订单记录。
出行者首先也得为平台的注册用户,需要进入APP注册通过,才能在 订单区域内获得广播消息,能够查看顺带订单,而如果某订单目的地刚好 与自己要去的目的地相同或者大致相同,或者经过该目的地时,则其可以 作为顺路人进行顺带。此时,顺路的“出行人”则可通过APP选择确定接 单,并获得完整的订单信息。
本发明中,无需平台计算出行人的任何信息,减少了平台的运算量, 只要出行人同为平台注册用户,其进入该订单区域后,便可看到顺带请求, 可自行匹配,选择接单或不接单,相比传统物流,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 方式,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社会效益巨大,减少了原本不必要的出行, 不仅为人们节约大量时间,也能大大提高配送效率。理论上,参与人数越 多,其找到最合适的那个顺路人则越快,顺带效率也越高,真正意义上属于一种全民分享经济。
本发明的接单是采用点对点的自动匹配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平台匹配 派单的方式。
为了防止某出行者无节制的接单,影响效率,所述出行者确定接单后, 平台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该出行者的接单数量是否达到上限,如认为超过上 限,则出行者无法接单,比如同一路线,设置顺带途中总共的接单数量不 超过10个物件,也就是说一次行程一个顺带人的接单数量不超过10个, 超过了10个后,其无法接单。而该接单数量限制规则可以被设定为节点网 络的验证规则。
步骤S4、多个出行者之一主动接单成为顺带人,同时,该接单的记录 及之后的各个顺带状态变化的记录按照顺带进程依次在所有顺带参与者的 终端本地及平台云端形成的节点中自动添加并保存,直至顺带过程结束, 形成该顺带请求的一个完整区块链。
从订单形成到顺带结束之间的全部顺带记录按照顺带进程,在顺带状 态发生变化时同时添加到所有关联节点中并被保存。
多个出行者中,如存在与所述顺带请求的路线相匹配的出行者,当某 一出行者选择接单时,其即作为顺带人,此时在平台云端节点自动添加一 条接单的记录,同时,在所有顺带参与者的节点也自动添加一条接单的记 录,表明顺带人已经接单,同时,平台则生成取货码发给需求方,需求方 收到取货码,等待顺带的那个出行人取货;顺带人抵达取货地收取物件后, 需要向需求方索取取货码,并在APP上输入该取货码,此时,订单状态有 了一条变化,自动在平台云端节点添加一条取货的记录,同时在所有的顺 带参与者的节点也自动添加一条取货的记录,表明物件已从发货需求方转 移至顺带人,进入顺带流程;同时,平台再发送收货码给货物目的地的收 件人,收件人接收收货码后等待顺带人抵达,当货物送达且交付给收件人 后,顺带的出行人需要向收件人索取收货码,并在APP上输入该收货码,此时自动在平台云端节点添加一条签收的记录,并同时在所有顺带参与者 的节点添加该签收的记录,表明顺带完成,同时,平台计算酬劳,并把结 算费用支付给顺带人。上述接单、取货、签收的订单记录在依次形成时, 同时添加到所有顺带参与者的终端本地及平台云端所在的节点中,所有的 关键节点的顺带信息被下载到本地保存,任何一个节点都无法进行数据篡 改,整个交易过程清晰明朗,且可追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的是,上述所列举的订单记录不只是包括接单、取货、签收三个重要的物 流节点,实际上,在顺带过程中,任何一个发生物流状态变化或者其它重 大事项,均被记录在关联节点中。
其中,所述订单记录的内容至少包含顺带状态,还可以包含顺带请求 内容及交易时间戳。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顺带参与者通常包含:顺带需求方、顺带人、 发货人(与需求方可以为同一人)、收货人。所述顺带参与者所在的节点 为发生节点信息更新的节点。
一方面,本发明的顺带方法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运算,真正调动了全 民参与,属于一种分享经济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其实 现起来非常简单,只需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注册成为平台用户即可,无需传 统的调度中心,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顺带方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点对 点(P2P)匹配调度,参与者分享了顺带流程中之各关键节点信息,各参与 者的权利、责任清晰,区块链的生成实现了整个顺带过程的可追溯性,不 可更改性,不容易产生物流纠纷。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推荐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 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 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 围内,通过上述指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 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顺带请求人通过移动端发布顺带请求的订单至一个由多节点构成的节点网络里;
根据预设的区域划分规则,该节点网络被划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同时,该顺带请求被所述节点网络预设的验证规则予以验证,如被验证为有效请求,则将该顺带请求在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内以点对点的方式广播出去;
位于该订单区域内的出行者自动接收该广播消息,并在出行者移动端本地和平台云端分别自动生成一条订单记录;
多个出行者中,如存在与所述顺带请求的路线相匹配的出行者,则主动选择接单成为顺带人,同时,该接单的记录及之后的各个顺带状态变化的记录按照顺带进程依次在所有顺带参与者的移动端本地及平台云端形成的节点中自动添加并保存,直至顺带过程结束,形成该顺带请求的一个区块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点网络至少由平台云端作为其中一个节点、以及顺带参与者的终端作为其它节点共同构成,从订单形成到顺带结束之间的全部顺带记录按照顺带进程,在顺带状态发生变化时同时添加到所有关联节点中并被分布式保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某一出行者选择接单后,成为顺带人,形成一条接单的订单记录,平台针对本订单生成取货码发送至顺带请求人;所述顺带人到达取货地,输入该取货码,形成一条已取货的订单记录,同时,平台自动生成收货码发给收件人,所述顺带人到达物件收货地时,输入收货码,订单完成,形成一条签收的订单记录;上述接单、取货、签收的订单记录在订单记录形成时,依次添加到顺带参与者的终端本地及平台云端所构成的节点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网络被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订单区域的方法包括如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基于取货地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为中心划定半径范围,该半径范围形成其中一个订单区域;或者以该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订单区域;
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运算,对平台内的注册用户的历史运动轨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注册用户进行分类、贴标,如果所述需求方的订单的发送地和接收地方向符合平台分类、贴标的注册用户,则判断该注册用户可能成为与订单同向的顺路人,并将所述顺路人划分为其中一个订单区域。
基于顺带请求人的位置信息,以该位置为中心划定半径范围,该半径范围形成其中一个订单区域;或者以该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订单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带参与者至少包括:顺带请求人、顺带人、发货人及收货人,其中,至少所述顺带请求人、顺带人、收货人均应为同一平台的注册用户。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单记录的内容至少包含顺带状态,还可以包含顺带请求内容、及交易时间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订单采用点对点的发布方式广播到订单区域,在该订单区域内众多的出行者中,按照一定概率存在一位或多位与顺带需求的路线匹配且选择接单而成为顺带人,从而实现订单调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带请求在该订单区域广播后,如在设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如无人应答接单,则扩大广播范围。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网络包含的节点还包括广播时位于该订单区域内的不含顺带参与者的其他出行者的终端设备所构成的多个节点。
CN201810205532.7A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Pending CN108492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5532.7A CN108492065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5532.7A CN108492065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2065A true CN108492065A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5532.7A Pending CN108492065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20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6337A (zh) * 2018-10-12 2019-01-04 深圳市有情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区块链的三方任务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9816259A (zh) * 2019-01-30 2019-05-28 翟红鹰 基于区块链的工作任务分配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3137A (zh) * 2019-02-27 2019-06-18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 派单区域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56955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5662A (zh) * 2015-06-18 2015-09-23 重庆优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的需求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6022681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追踪方法
CN107038542A (zh) * 2017-02-26 2017-08-11 苏州奇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顺风车物流智能调度方法
CN107679794A (zh) * 2017-09-19 2018-02-09 前海云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5662A (zh) * 2015-06-18 2015-09-23 重庆优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的需求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6022681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追踪方法
CN107038542A (zh) * 2017-02-26 2017-08-11 苏州奇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顺风车物流智能调度方法
CN107679794A (zh) * 2017-09-19 2018-02-09 前海云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6337A (zh) * 2018-10-12 2019-01-04 深圳市有情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区块链的三方任务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9816259A (zh) * 2019-01-30 2019-05-28 翟红鹰 基于区块链的工作任务分配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3137A (zh) * 2019-02-27 2019-06-18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 派单区域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56955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anding et a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haring economy for transport
Chen et al. Exploring impacts of on-demand ridesplitting on mobility via real-world ridesourcing data and questionnaires
CN107292561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匹配顺带的调度方法
Benjelloun et al. Towards a taxonomy of City Logistics projects
CN108492065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的顺带方法
Maes et al. The use of bicycle messengers in the logistics chain, concepts further revised
CN105701580A (zh) 一种汽车共享资源化系统
Bretzke Global urbanization: a major challenge for logistics
CN107194630A (zh) 同城物流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78485A (zh) 智能客货运输的系统及方法
Bräysy et al. Chapter 12: Software tool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vehicle routing and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CN111191989A (zh) 一种物流管理系统
Çalışkan et al. City logistics: Problems and recovery proposals
CN108062640A (zh) 一种物流诚信管理系统
Wisetjindawat Review of good practices in urban freight transportation
Tsiulin et al. Barriers toward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olidation centr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literature review
Neudoerfer et al. Urban Crowd-Logistics-Monetary compens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work as occasional driver
CN107025535A (zh) 一种物流管理系统
Kapustina et al. Digitalization of logistics hubs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logistics networks
Dabidian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behaviour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EP service providers and freight demand considering e-commerce in Germany
Gaponenko et al. Digital transport platforms: reality and prospects
Bukoye et al. Optimal consolidation center to improve urban freight transport: a case of student accommodation in 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slam et al. Use of ubiquitous real‐time bus passenger information
Fava-Verde Victorian telegrams: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telegraphic despatch and its interplay with the letter post
Calabrò et al. A spatial agent-based model of e-commerce last-mile logistics towards a delivery-oriented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