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9022B -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89022B
CN108489022B CN201810199835.2A CN201810199835A CN108489022B CN 108489022 B CN108489022 B CN 108489022B CN 201810199835 A CN201810199835 A CN 201810199835A CN 108489022 B CN108489022 B CN 108489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ir
angle
prese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98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89022A (zh
Inventor
姬安生
马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98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89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89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9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89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9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在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防直吹模式下,在防直吹模式下,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在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三角度,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四角度,第一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二角度小于第四角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的角度,实现防直吹模式以及无风感模式的切换,使得风感更加丰富。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的空调,出风口的远流面积大,风量大,送风距离较远,空调器的风直接吹到身上带来很大的不舒适感,且吹风感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人对于风感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吹风感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人对于风感的不同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四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在所述柔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五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六角度,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六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防直吹模式的运行时长;
在所述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
在所述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柔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三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柔风感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四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差值。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五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五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五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五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四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差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四角度,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的角度,实现防直吹模式以及无风感模式的切换,使得风感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风感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防直吹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柔风感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无风感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吹风感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人对于风感的不同需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方案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四角度,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的角度,实现防直吹模式以及无风感模式的切换,使得风感更加丰富。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空调器。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驱动装置1003,存储器1004以及通信总线1002,所述驱动装置1003,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第一导封板和第二导风板。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风板也可设置贯穿形成的通风孔。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以及空调器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封闭部分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调节至第一预设角度以使风道内的风经过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遮挡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调节至第一预设角度以使风道内的风经过所述第一导风板。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预警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在所述柔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封闭部分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调节至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围合以封闭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防直吹模式的运行时长;
在所述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
在所述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柔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柔风感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五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参照图2,本发明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所述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可通过空调器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也可通过室内的其它空气调节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该湿度传感器可为除湿机等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可为温度调节装置(如空调器)上的;空调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空调器的回风口,湿度传感器同理可安装于相同位置。
步骤S20,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四角度。
该第一预设条件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第一预设湿度阈值可为55%-65%,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差值可为1℃-4℃。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30,第一导风板10及第二导风板20;所述壳体30具有形成于壳体30内侧的出风风道(图中未标注)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并设置在所述壳体30外周壁上的出风口(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一导风板1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壳体30上的第一旋转轴13与所述壳体30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2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导风板20通过所述壳体30上的第二旋转轴23进行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14,该通风孔14可为微孔。
所述壳体30内安装有空调器100的器件,所述壳体30在用于支撑和保护内部器件的同时,还用于美化外观。壳体30包括底盘31、面框(图中未标注)和面板32,面框设在底盘31上,面框的前侧敞开,面板32设在面框的前侧,面板32的下侧边和面框之间限定出出风口。
具体地,面框可以是可转动或者可拆卸地设在底盘31上,面板32可以是可转动或者可拆卸地设在面框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调器100进一步包括摆叶50,所述摆叶5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并控制左右侧的方向扫风,实现左右方向的送风。空调器100还包括设在壳体30内的风机4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0内还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在所述壳体30的外周壁上形成出风口,当空调器100开启时,风不断地通过出风口吹向室内空间,从而调节室内温度。所述第一导风板10围绕第一旋转轴13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所述出风口的打开或关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导风板20也可设置多个贯穿所述第二导风板20的第二散风孔(未标示),所述第二散风孔沿所述第二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0可沿所述第二旋转轴23在所述出风风道内进行转动。
当所述第二导风板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风道延伸方向相同时所处的位置为预设位置;此时所述第二导风板20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边为第一侧边21,所述第二导风板20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边为第二侧边22,当所述第二导风板20绕所述第二旋转轴23转动后所处的位置为转动位置,所述第二旋转轴2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21在预设位置和转动位置连线形成夹角α;当所述第一导风板10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一导风板10靠近所述出风口上侧的一侧边为第三侧边11,所述第一导风板10靠近所述出风口下侧的一侧边为第四侧边12;以所述第一旋转轴13为顶点,所述第三侧边11与所述出风口上侧的所述壳体30外周壁形成夹角β。
在空调器处于防直吹模式时,夹角α的范围为0°≤α<5°,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40°≤β≤55°;在空调器处于无风感模式时,夹角α的范围为5°≤α<20°,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0°≤β≤5°。
所述第一侧边21与所述出风口下侧的所述壳体30外周壁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侧边22与所述出风口上侧的所述壳体30外周壁的距离为B,当所述空调器工作于防直吹模式时,所述A的范围为70mm~95mm和/或所述B的范围为55mm~75mm;所述第三侧边11与所述出风口上侧的所述壳体30外周壁的距离为C,所述第四侧边12与所述出风口下侧的所述壳体30外周壁的距离为D,当所述空调器工作于防直吹模式时,所述C的范围为95mm~110mm和/或所述D的范围为25mm~45mm;在无风感模式下,所述A的范围为55mm~75mm和/或所述B的范围为40mm~60mm,所述C的范围为0mm~20mm和/或所述D的范围为30mm~55mm。
如图3至图6所示,以及根据上述角度范围以及距离范围可知,在防直吹模式下,第一导风板10遮挡部分出风口,与外壳30之间形成出风缺口,该出风缺口出少量风,避免风直吹用户的同时保证较多的出风量;在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板10遮挡所有出风口,或者与外壳30之间形成出风缺口小于防直吹模式下的缺口,以使进入室内的风大部分通过第一导风板10上的通风孔,以使吹向室内的风更加柔和。
可以理解的是,可在空调器以防直吹模式运行预设时长后,获取环境参数,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该预设运行时长可为45min-60min。在空调器进入风感控制模式时,可先控制空调器进入防直吹模式,在防直吹模式下,根据环境参数判断是否进入无风感模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四角度,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的角度,实现防直吹模式以及无风感模式的切换,使得风感更加丰富。
进一步地,参照图7,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在所述柔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五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六角度,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六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参照图3-图6所示,在空调器处于柔风感模式时,夹角α的范围为160°≤α<190°,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30°≤β≤40°,在柔风感模式下,所述A的范围为100mm~120mm和/或所述B的范围为70mm~90mm,所述C的范围为65mm~70mm和/或所述D的范围为15mm~25mm。
在柔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板10遮挡部分出风口,与外壳30之间形成出风缺口,该出风缺口出少量风,同时第二导风板20遮挡该缺口,且第二导风板20上也设置有通风孔,使得出风风道内的风先经过第二导风板20的通风孔,然后再经过出风缺口,使得进入室内的风相较于防直吹模式更加柔和,但无风感模式相较于柔风感更加柔和。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阈值为65%-75%,所述第二温度差值为4℃-6℃。
在空调器进入风感控制模式时,可先控制空调器进入防直吹模式,在防直吹模式下,根据环境参数判断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或者柔风感模式。在进入风感控制模式后,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依次运行防直吹模式、柔风感模式以及无风感模式,在防直吹模式下,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防直吹模式的运行时长;在所述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在所述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所述预设时长可为45min-60min,该方式可避免空调器一直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提高用户体验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8,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之后包括:
步骤S40,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柔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三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三预设湿度阈值为65%-75%,所述第三温度差值为4℃-6℃。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柔风感模式的出风量大于无风感模式,则在湿度较大或者温差较大时直接调整至柔风感模式,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9,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在环境参数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柔风感模式。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四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四湿度阈值为55%-65%,所述第三温度差值为1℃-4℃。
可以理解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可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五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五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五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五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四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五预设湿度阈值为65%-75%,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差值4℃-6℃。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通过湿度或者温度差值来评估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在制冷或者制热效果较差时,直接切换至风量较大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所述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空气的调节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湿度以及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以基于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自动切换运行模式,其中,在所述防直吹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轴所在的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轴所在的所述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在所述无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轴所在的所述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轴所在的所述预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四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在所述柔风感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与转轴的角度为第五角度,所述第二导风板与转轴的角度为第六角度,所述第五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六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且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防直吹模式时,获取所述防直吹模式的运行时长;
在所述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环境参数的步骤;
在所述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柔风感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柔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三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差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柔风感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四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差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环境参数满足第五预 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由所述无风感模式切换至防直吹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五预设湿度阈值;
所述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五预设温度差值,所述第五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四预设湿度阈值,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差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差值。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形成的通风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空调器控制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199835.2A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489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835.2A CN108489022B (zh)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835.2A CN108489022B (zh)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9022A CN108489022A (zh) 2018-09-04
CN108489022B true CN108489022B (zh) 2020-12-11

Family

ID=6333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9835.2A Active CN108489022B (zh)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890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472A (zh) * 2018-09-11 2019-01-29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235B (zh) * 2018-11-30 2020-06-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舒适模式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9612041B (zh) * 2018-12-11 2021-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2042B (zh) * 2018-12-11 2022-03-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12013B (zh) * 2018-12-11 2021-1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2040B (zh) * 2018-12-11 2021-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31841B (zh) * 2019-05-28 2023-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74388B (zh) * 2019-06-13 2021-04-30 广州万居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19564A (zh) * 2019-08-09 2019-10-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83594A (zh) * 2021-09-30 2022-01-04 宁波康韩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93510B (zh) * 2021-11-29 2023-03-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防直吹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8307A (zh) * 2015-10-21 2016-01-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7401776A (zh) * 2017-07-31 2017-11-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3046B2 (ja) * 2011-12-28 2014-01-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2014035087A (ja) * 2012-08-07 2014-02-24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5526692B (zh) * 2014-09-28 2018-07-1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关闭控制方法
CN206626777U (zh) * 2017-03-17 2017-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N107166532B (zh) * 2017-06-09 2020-08-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88370B (zh) * 2017-07-31 2023-11-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61889A (zh) * 2017-08-04 2017-1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543291A (zh) * 2017-09-30 2018-0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741057A (zh) * 2017-11-30 2018-02-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8307A (zh) * 2015-10-21 2016-01-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7401776A (zh) * 2017-07-31 2017-11-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9022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9022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232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97866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2337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902623B2 (ja) エアコン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制御装置
CN10851880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88370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1201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884419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0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8904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0241A (zh)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CN108613349B (zh) 风道结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204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6909869B2 (ja) エアコン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14072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28625A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机、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961204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6825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571147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3506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0229A (zh) 一种空调器
CN11462358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5634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2862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