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8006B -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8006B
CN108478006B CN201810210402.2A CN201810210402A CN108478006B CN 108478006 B CN108478006 B CN 108478006B CN 201810210402 A CN201810210402 A CN 201810210402A CN 108478006 B CN108478006 B CN 108478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sule
brewing
beverage
beverage machin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0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8006A (zh
Inventor
王旭宁
周升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b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b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be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10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78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78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8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8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8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 A47J31/0657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for brewing coffee under pressure, e.g. for espresso machines
    • A47J31/0668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for brewing coffee under pressure, e.g. for espresso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rt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2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following a specific operational sequence, e.g. for improving the taste of the extraction produ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2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 A47J31/3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with hot water under liquid pressure
    • A47J31/36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with hot water under liquid pressure with mechanical pressure-producing means
    • A47J31/360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with hot water under liquid pressure with mechanical pressure-producing means with a mechanism arranged to move the brewing chamber between loading, infusing and ejecting stations
    • A47J31/3623Cartridges being employ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1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of liquid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属于饮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胶囊饮料机不能识别胶囊使用状态等问题,本发明的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以及连通所述进水刺针的供液机构,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使用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包括胶囊未使用或胶囊已使用;冲泡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所述胶囊。

Description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制备热饮如咖啡、茶、巧克力饮品或奶咖饮品的饮料胶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种饮料胶囊通常装有萃取物例如像烘焙或研磨咖啡或茶叶或者一种或多种可溶性饮品配料例如像速溶咖啡、奶粉或可可粉。并且,这种饮料胶囊通常还带有微型识别码,使用带有识别装置的胶囊饮料机,通过识别装置读取胶囊上的微型识别码,机器根据读取数据来识别胶囊种类,并根据确定的胶囊种类来调用对应的冲调模式,调整冲泡压力、水温、水量等,使得制作出的饮品口感更好。
即便如此,现有胶囊饮料机还无法识别出放入机器的胶囊是已使用还是未使用的,如果用户放入了已使用过的胶囊,识别装置仍可识别出胶囊的种类,机器调用匹配该胶囊种类的冲泡程序对已使用过的胶囊进行冲泡,不仅无法获得饮品,也造成了浪费;对于可冲泡多次的胶囊(例如含有茶原料的胶囊)来说,胶囊饮料机没有针对胶囊的使用状态而设定多种冲泡程序,无法获得理想的茶饮,也造成胶囊的浪费,在上述方面,现有胶囊饮料机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以为用户提供更好地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实现对胶囊使用状态的检测并以此选择冲泡程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以及连通所述进水刺针的供液机构,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使用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包括胶囊未使用或胶囊已使用;
冲泡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所述胶囊。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未使用时,所述胶囊饮料机对所述胶囊执行设定冲泡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使用时,所述胶囊饮料机对所述胶囊执行相应冲泡程序或者报警提示。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冲泡步骤包括对同一胶囊至少可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执行相应冲泡程序,以获取至少两杯饮品。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相应冲泡程序由用户操作确认执行;
或者,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冲泡次数自动调用相应冲泡程序。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取出状态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步骤中,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是否取出。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未取出时,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记录的冲泡次数,匹配下一次冲泡时的冲泡程序。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取出时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并根据对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的检测结果选择冲泡程序;
或者,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取出时,所述胶囊饮料机执行报警提示,并将冲泡次数清零。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微动开关检测所述冲泡头与所述冲泡杯的相对位置,以判断所述胶囊是否取出;
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微动开关检测所述胶囊与所述冲泡杯的相对位置,以判断所述胶囊是否取出。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胶囊包括胶囊杯和胶囊膜片,所述进水刺针刺破所述胶囊膜片而进入所述胶囊杯,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进水刺针的穿刺压力,以判断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
在上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中,所述冲泡头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进水刺针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进水刺针头部用于刺穿所述胶囊膜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进水刺针尾部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胶囊饮料机设置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胶囊的使用状态,其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包括胶囊未使用或胶囊已使用;冲泡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所述胶囊。本发明的胶囊饮料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使用状态,并能根据胶囊的使用状态来选择相应的冲泡程序,避免采用常规程序冲泡使用过的胶囊而造成浪费;对于可冲泡多次的胶囊来说,基于对胶囊使用状态的检测,使得胶囊饮料机能够根据胶囊冲泡次数(第一次冲泡和第二次冲泡时胶囊的使用状态不同)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对同一胶囊重复进行多次冲泡,提升饮品品质;本发明方案的提出,使胶囊饮料机在胶囊识别功能方面更加完善,由此能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未使用时,所述胶囊饮料机对所述胶囊执行设定冲泡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使用时,所述胶囊饮料机对所述胶囊执行相应冲泡程序或者报警提示。针对胶囊已使用和未使用两种使用状态,本发明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已使用的胶囊,本发明给出了相应的冲泡程序或者采用报警处理的方式,前者可以获得相应冲泡程序冲泡的饮品,减少浪费,后者可以起到直观地提示作用,使用更为人性化。
所述冲泡步骤包括对同一胶囊至少可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执行相应冲泡程序,以获取至少两杯饮品。实现单个胶囊多次冲泡的目的,充分利用了胶囊原料,减少浪费。
所述相应冲泡程序由用户操作确认执行;或者,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冲泡次数自动调用相应冲泡程序。前者,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是否继续制作饮品,自主选择余地较大,使用更为灵活;后者在饮料制备过程中可免去用户的手动操作,使用更为便利,而对于可冲泡多次的胶囊来说,无论上述哪种方式,都能针对不同冲泡次数而选择与其匹配的冲泡程序,由此使得每次制作的饮品口感、品质基本相同。
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取出状态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步骤中,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是否取出。在胶囊使用状态检测的基础上增加对胶囊取出状态的检测,提供胶囊饮料机更多的胶囊检测信息,以便胶囊饮料机能根据胶囊是否取出而设定相应的程序。
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未取出时,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记录的冲泡次数,匹配下一次冲泡时的冲泡程序。胶囊饮料机在每一次冲泡胶囊前都会检测胶囊是否取出,避免胶囊饮料机空置状态下调用饮料冲泡程序而造成浪费。
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取出时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并根据对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的检测结果选择冲泡程序;或者,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取出时,所述胶囊饮料机执行报警提示,并将冲泡次数清零。胶囊饮料机工作过程中,先执行对胶囊取出状态的检测,在确定胶囊已取出的情况下(包括胶囊取出和胶囊取出再放入的情况),再执行对胶囊使用状态的检测,以区分上述两种情况,而对于正常的饮料制作过程中(胶囊未取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测流程,缩短饮料制作时间。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冲泡头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冲泡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冲泡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胶囊饮料机冲泡杯在待机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胶囊饮料机冲泡杯在冲泡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冲泡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冲泡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冲泡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冲泡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冲泡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机座
200冲泡头、210进水刺针、220引出刺针
300胶囊、310胶囊杯、320胶囊膜片、330过滤架、340上腔、350下腔
400冲泡杯
500供液机构、510水泵、520锅炉、530水箱
600驱动机构、610驱动电机、620曲柄、630连杆
700压力传感器
800第一微动开关
900第二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以及连通所述进水刺针的供液机构,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使用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包括胶囊未使用或胶囊已使用;冲泡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所述胶囊。胶囊饮料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使用状态,并能根据胶囊的使用状态来选择相应的冲泡程序,避免采用常规程序冲泡使用过的胶囊而造成浪费;对于可冲泡多次的胶囊来说,基于对胶囊使用状态的检测,使得胶囊饮料机能够根据胶囊冲泡次数(第一次冲泡和第二次冲泡时胶囊的使用状态不同)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对同一胶囊重复进行多次冲泡,提升饮品品质;本发明方案的提出,使胶囊饮料机在胶囊识别功能方面更加完善,由此能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胶囊饮料机为卧式机型,包括机座100、冲泡头200、用于容置胶囊300的冲泡杯400、供液机构500、供气机构(通常为气泵)和驱动冲泡杯400动作的驱动机构600,冲泡头200上同侧安装进水刺针210和引出刺针220,进水刺针210高于引出刺针220,进水刺针210和引出刺针220均横向设置(横向可以是水平或者近似水平的形态),供液机构500和供气机构均连通进水刺针210;胶囊300容置于冲泡杯400中,且胶囊300的中心轴线也处于水平或者近似水平的形态。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包括胶囊杯310和封闭胶囊杯310口的胶囊膜片320,胶囊杯310内设有过滤件330,当胶囊膜片320密封胶囊杯310后,胶囊内部由过滤件330分隔为上腔340和下腔350,对于萃取型胶囊,下腔内可放置咖啡粉等粉料,上腔内可放置奶粉、豆粉等粉料,对于可冲泡多次的茶胶囊,其下腔内可放置茶原料。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胶囊饮料机的工作原理:胶囊由机座100的投料口放入,驱动机构600驱动冲泡杯400向冲泡头200方向运动,使得胶囊300进入冲泡杯400内,当胶囊300位于冲泡杯400内时,胶囊300横向放置,冲泡杯400继续运动,使冲泡头200压紧胶囊300,同时进水刺针210和引出刺针220穿透胶囊的胶囊膜片320;供液机构500一般包括水箱530、锅炉520和水泵510,水箱530中的冲泡液体在水泵510的作用下进入锅炉520加热,加热后的冲泡液体在水泵510作用下通过进水刺针210引入胶囊内,溶解或者萃取胶囊内的粉料形成饮品,进水刺针210持续向胶囊内注入液流,使得胶囊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最后推动混合后的饮品从引出刺针220引出,上述的冲泡液体通常为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胶囊使用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使用状态包括胶囊未使用或胶囊已使用,胶囊饮料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使用状态,并能根据胶囊的使用状态来选择相应的冲泡程序,避免采用常规程序冲泡使用过的胶囊而造成浪费;对于可冲泡多次的胶囊来说,基于对胶囊使用状态的检测,使得胶囊饮料机能够根据胶囊冲泡次数(第一次冲泡和第二次冲泡时胶囊的使用状态不同)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对同一胶囊重复进行多次冲泡,提升饮品品质。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胶囊饮料机,冲泡头200上设置刺针孔230以供进水刺针210通过,进水刺针210并非完全固定在冲泡头200上,例如进水刺针210在电机驱动下可以旋转等,而当进水刺针210刺破胶囊膜片进入胶囊杯时,胶囊膜片也反馈于进水刺针210穿刺压力,由于进水刺针210通常刺破胶囊膜片的中心位置,如果胶囊未使用,在冲泡杯与冲泡头200合拢过程中,进水刺针210上会产生穿刺压力,如果胶囊已使用,在冲泡杯与冲泡头200合拢过程中,进水刺针210基本无阻碍地进入胶囊杯,进水刺针210上不会产生穿刺压力或者穿刺压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通过检测进水刺针210上的穿刺压力可以判断出胶囊的使用状态,故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700,压力传感器700用于检测进水刺针210的穿刺压力,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刺针210安装结构,压力传感器700与进水刺针210尾部相抵,如此可以直接感知施加在进水刺针210上的穿刺压力,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水刺针也可以通过其它零件间接传递穿刺压力至压力传感器。
参照图4,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胶囊饮料机,其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胶囊饮料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使用状态,
冲泡步骤,胶囊饮料机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胶囊。
上述检测步骤中如果检测到胶囊未使用,则胶囊饮料机对胶囊执行设定冲泡步骤,如果是速溶咖啡、豆粉胶囊等,该冲泡步骤一般只执行一次匹配该类胶囊的冲泡程序;如果是茶胶囊、萃取咖啡等,冲泡步骤可对同一胶囊至少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执行相应冲泡程序,以获取至少两杯饮品,胶囊饮料机能对冲泡次数进行计数,并能根据冲泡次数自动调用相应冲泡程序,例如:每次冲泡可以使用相同的冲泡程序,也可以根据冲泡次数来选择不同水温、水量、泡制时间等参数的冲泡程序,从而能获得至少两杯香气和浓度接近的饮品。
上述检测步骤中如果检测到胶囊已使用,则胶囊饮料机进行报警提示,由如此能比较直观地提示用户放错胶囊,避免冲泡已使用的胶囊而造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胶囊饮料机对同一胶囊进行三次冲泡的流程如下:
第一次冲泡:
吸水阶段,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每次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20ml;当冲泡液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吸水间隔时间设定为10s,上述吸水阶段循环进行2次;
萃茶阶段,包括萃茶步骤,萃茶步骤的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14ml;上述萃茶步骤循环进行10次,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3s;
出茶阶段,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气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50%,吹气时间设定为8s。
由于第一次冲泡前茶原料为干燥状态,为使茶原料充分吸水,将吸水阶段循环进行2次,第一个吸水阶段促使茶原料吸水并由冷态向热态转换,第一个吸水阶段促使茶原料充分吸水至饱和状态并替换出温度较低的萃出液;设置吸水间隔时间可以保证茶原料由干燥状态变为吸水饱和状态,当茶原料完全吸水至饱和状态时,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速率达到最大,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提取。应该理解:如果茶原料本身不易吸水,可以增加吸水阶段的循环次数,以强化茶原料的吸水效果。
上述冲泡过程中,冲泡液体流速过慢,水泵功率低,可能会导致流量计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导致计量不精确,影响萃取;冲泡液体流速过快,可能会导致将还未萃取充分的冲泡液体排出,还可能导致茶液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因此,引入冲泡液体的流速设定为4mL/s~7mL/s,优选为4.65mL/s。
萃茶阶段实现对茶原料的多段式萃取,总体上可以提升茶原料中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保证茶饮浓度;而两次萃茶步骤之间的循环间隔时间,影响到萃取效果,通过控制循环间隔时间可以控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从而控制茶饮浓度,尤其是在多次冲泡的情况下,控制每次冲泡出的茶饮浓度。由于第一次冲泡时茶原料含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故只需要较少的萃茶步骤循环次数以及较短的循环间隔时间就可达到理想浓度,因此,第一次冲泡时设定萃茶步骤循环进行10次,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3s。
根据茶原料种类的不同,上述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可以进行调整,然而循环间隔时间过长,冲泡液体在茶原料容纳腔中停留时间过久导致茶原料过萃;循环间隔时间过短,前一段冲泡液体还未完全萃取茶原料就被下一段冲泡液体代替,导致茶原料萃取不足,一般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设定为1s~10s,更优的是2s~5s;而且,萃茶步骤在满足至少两次循环的条件下,也可以设定为3次、5次、8次、15次等。
采用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能使茶原料与茶液有效分离,尽可能多的排出茶液,由于没有冲泡液体的引入,更容易控制茶饮的浓度;尤其是在多次冲泡的情况下,这种出茶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茶原料容纳腔中的液体量,以及茶原料的含水量,防止较多液体残留在茶原料容纳腔中不断萃取茶原料导致再次冲泡时茶原料过萃,而含水量较低的茶原料可以在下一次冲泡的吸水阶段充分吸水,以促进茶原料中剩余可溶性物质的萃取。然而,气流流速过慢,可能会导致吹气量不足,无法将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液吹出,进而导致下一次冲泡的茶原料过萃;气流流速过快,容易将细小的茶原料吹出,并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因此,引入气体的流速一般设定为6mL/s~20mL/s,优选为12 mL/s。相应的:如果吹气时间过长,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液被吹出后仍有气体被注入茶原料容纳腔中,在密闭的胶囊中,氧气极易与茶原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部分可溶性物质的营养成分损失;如果吹气时间过短,无法将茶原料容纳腔中的茶液吹出,进而导致下一次冲泡的茶原料过萃,因此,吹气时间一般设定为2s~10s,优选为8s。
第二次冲泡:
吸水阶段,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每次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20ml;当冲泡液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吸水间隔时间设定为10s;
萃茶阶段,包括萃茶步骤,萃茶步骤的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11ml;上述萃茶步骤循环进行15次,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3s;
出茶阶段,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气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50%,吹气时间设定为8s。
由于第一次冲泡时的茶原料有一定的含水量,在第二次冲泡的吸水阶段仅执行一次,主要实现茶原料由冷态到热态的转换,使其进入较好的萃取状态。
经过第一次冲泡,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减少,故在第二次冲泡的萃茶阶段增加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以提升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使第二次冲泡获得的茶液与第一次冲泡获得的茶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其它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萃茶阶段中两次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或者增加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的同时,也增加两次萃茶步骤的循环间隔时间,均能实现使第二次冲泡获得的茶液与第一次冲泡获得的茶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的目的。
第三次冲泡:
吸水阶段,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每次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20ml;当冲泡液体引入茶原料容纳腔后,设有吸水间隔时间,吸水间隔时间设定为15s;
萃茶阶段,包括萃茶步骤,萃茶步骤的水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31%,引入的冲泡液体量设定为8ml;上述萃茶步骤循环进行20次,两次萃茶步骤之间设有循环间隔时间,循环间隔时间设定为4s;
出茶阶段,供气机构通过进水刺针向茶原料容纳腔引入气体,气压推动茶液经引出刺针排出,气泵工作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50%,吹气时间设定为8s。
茶原料中大部分的可溶性物质已经在前两次的冲泡过程中溶入茶液中,为了保证第三次冲泡茶液的浓度,增加第三次冲泡中吸水阶段的吸水间隔时间,使茶原料完全吸水至饱和状态时,其可溶性物质的浸出速率达到最大,有利于萃茶阶段中可溶性物质的快速提取;并且在第三次冲泡的萃茶阶段再次增加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和循环间隔时间,以提升茶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浸出率,以使第三次冲泡获得的茶液与其前两次冲泡获得的茶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
由上述流程可知:三次冲泡的萃茶步骤的循环次数依次增加,不仅要保证三次冲泡中可溶性物质浸出量基本相同,而且三次冲泡中每个萃茶步骤引入的冲泡液体量也应依次减小,以保证每次冲泡引入的冲泡液体总量保持基本一致,从而获得获取三杯浓度和液体量相近的茶液。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所述的冲泡程序也可由用户自己选择执行,例如: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胶囊未使用,机器可以通过语音和/或指示灯的方式提示用户是否继续,用户则可以通过按键来确认执行,如此设计,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是否继续制作饮品,自主选择余地较大,使用更为灵活。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制作饮品的方法中,当检测步骤中检测到胶囊已使用,则胶囊饮料机对胶囊执行相应冲泡程序,如果是速溶咖啡、豆粉胶囊等,第二次冲泡无法获得对应的饮品,故相应冲泡程序可以是出热水功能;如果是茶胶囊、萃取咖啡等,则胶囊至少已经进行了一次冲泡,故相应冲泡程序可以选择匹配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冲泡的冲泡程序。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胶囊取出状态的第二检测装置,在胶囊使用状态检测的基础上增加对胶囊取出状态的检测,提供胶囊饮料机更多的胶囊检测信息,以便胶囊饮料机能根据胶囊是否取出而设定相应的程序。
参照图6、7,第二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胶囊饮料机通过微动开关检测冲泡头200与冲泡杯的相对位置,以判断所述胶囊是否取出,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饮料机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610、曲柄620和连杆630,曲柄620一端连接驱动电机610,另一端与连杆630一端转动连接,连杆630另一端转动连接到冲泡杯上,工作时,驱动电机610带动曲柄620一起转动,曲柄620的另一端推动连杆630向前做旋转、平移运动,冲泡杯在连杆630推动下,向冲泡头200方向运动,并最终运动到冲泡位置,在冲泡位置时,冲泡杯400配合冲泡头200加紧胶囊;冲泡结束后,驱动电机610反转,通过曲柄620、连杆630把冲泡杯往回拉,使冲泡杯停留在待机位置,等待下次饮料制作。根据上述驱动机构可知,曲柄620的运动位置可以对应反映冲泡头200与冲泡杯的相对位置,故本实施例在曲柄620的运动轨迹上设置至少两个微动开关,当冲泡杯运动至冲泡位置时,曲柄620触发第一微动开关800,当冲泡杯400运动至待机位置时,曲柄620触发第二微动开关900,胶囊饮料机根据第一微动开关800或第二微动开关900反馈的检测信号便可判断出冲泡头200与冲泡杯的相对位置。
胶囊饮料机通常具有脱包功能,即冲泡杯400由冲泡位置运动至待机位置过程中,利用脱包结构使胶囊从冲泡杯400中脱离,继而掉落至胶囊饮料机下部的胶囊盒中,由此可以认为冲泡杯400由冲泡位置运动至待机位置时,冲泡杯400中不存在胶囊,即使胶囊饮料机脱包失败或者不具备脱包功能,用户也可以手动取出胶囊,故而通过微动开关检测冲泡头200与冲泡杯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胶囊是否取出冲泡杯400。
参照图8,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胶囊饮料机,其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胶囊饮料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使用状态;
冲泡步骤,胶囊饮料机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胶囊。
上述检测步骤中如果检测到胶囊未使用,则可以采用实施例一所述方案进行冲泡。
上述检测步骤中如果检测到胶囊已使用(至少进行了一次冲泡),则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胶囊是否取出,如果检测到胶囊未取出,胶囊饮料机根据记录的冲泡次数,匹配下一次冲泡时的冲泡程序;如果检测到胶囊已取出,则胶囊饮料机进行报警提示。优选的:胶囊饮料机在每一次冲泡胶囊前都会进行上述检测,避免胶囊饮料机空置状态下调用饮料冲泡程序而造成浪费。
应当理解:本发明检测胶囊取出状态的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微动开关检测胶囊与冲泡杯的相对位置,从而判断胶囊是否取出,例如:在冲泡杯上设置微动开关,胶囊装入冲泡杯后可以触发微动开关导通,从而判断冲泡杯中胶囊,当胶囊脱出冲泡杯后,微动开关复位,从而判断胶囊脱出冲泡杯。
实施例四
参照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制作饮品的方法中,如果检测到胶囊已取出,胶囊饮料机选择执行默认冲泡程序,以茶胶囊为例,如果检测到胶囊已取出,有可能是茶胶囊完全取出,也有可能是茶胶囊取出后再放入,但无论哪种情况,胶囊饮料机都选择执行默认冲泡程序,即匹配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冲泡的冲泡程序,如果是茶胶囊完全取出的情况,则相当于出热水的功能,如果是茶胶囊取出后再放入的情况,则可以获得与前一次冲泡浓度基本一致的茶饮。
实施例五
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制作饮品的方法中,先执行对胶囊取出状态的检测,在确定胶囊已取出的情况下,再执行对胶囊使用状态的检测,这样就可以区分是胶囊完全取出还是胶囊取出后再放入两种情况,而对于正常的饮料制作过程中(胶囊未取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测流程,缩短饮料制作时间。
具体来说,胶囊饮料机先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取出状态:
如果检测到胶囊未取出,则胶囊饮料机根据记录的冲泡次数,匹配下一次冲泡时的冲泡程序。
如果检测到胶囊已取出,则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胶囊使用状态,如果检测到胶囊已使用,有可能是胶囊完全取出或者是放入了已使用的胶囊,此时,胶囊饮料机进行报警提示,并将冲泡次数清零;如果检测到胶囊未使用,可以确定是胶囊取出后放入了新胶囊,此时,胶囊饮料机对胶囊执行设定冲泡步骤,如同实施例一所述方案。
实施例六
参照图11,本发明实施例制作饮品的方法可以参照实施例五,不同的是:当检测到胶囊已使用后,胶囊饮料机选择执行默认冲泡程序,即匹配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冲泡的冲泡程序,这样处理,对于可以冲泡多次的茶胶囊来说,如果出现茶胶囊取出后再次放入的情况,可以获得与前一次冲泡浓度基本一致的茶饮;如果是胶囊完全取出的情况,则相当于出热水的功能。
实施例七
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饮料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在制作饮品的方法中,胶囊饮料机先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胶囊的取出状态:
如果检测到胶囊未取出,则胶囊饮料机根据记录的冲泡次数,匹配下一次冲泡时的冲泡程序,如同实施例五所述方案。
如果检测到胶囊已取出,则胶囊饮料机直接进行报警提示,并将冲泡次数清零。这样处理,无论冲泡杯中是否存在胶囊,还是胶囊取出冲泡杯后再次放回,胶囊饮料机均默认胶囊已取出,不执行对应的冲泡程序,不仅可以省去多余的检测步骤,也能保证胶囊饮料机都以正常程序(未使用的胶囊在不取出冲泡杯的情况下执行完整的冲泡程序)制作饮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9)

1.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所述胶囊饮料机包括设有进水刺针和引出刺针的冲泡头、用于容置胶囊的冲泡杯以及连通所述进水刺针的供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使用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制作饮品的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包括胶囊未使用或胶囊已使用;
冲泡步骤,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相应冲泡程序,并以选择的冲泡程序冲泡所述胶囊;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胶囊包括胶囊杯和胶囊膜片,所述进水刺针刺破所述胶囊膜片而进入所述胶囊杯,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进水刺针的穿刺压力,以判断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未使用时,所述胶囊饮料机对所述胶囊执行设定冲泡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使用时,所述胶囊饮料机对所述胶囊执行相应冲泡程序或者报警提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步骤包括对同一胶囊至少可重复进行两次冲泡,每次冲泡执行相应冲泡程序,以获取至少两杯饮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应冲泡程序由用户操作确认执行;
或者,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冲泡次数自动调用相应冲泡程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饮料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胶囊取出状态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步骤中,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是否取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未取出时,所述胶囊饮料机根据记录的冲泡次数,匹配下一次冲泡时的冲泡程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取出时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并根据对所述胶囊的使用状态的检测结果选择冲泡程序;
或者,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胶囊已取出时,所述胶囊饮料机执行报警提示,并将冲泡次数清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微动开关检测所述冲泡头与所述冲泡杯的相对位置,以判断所述胶囊是否取出;
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胶囊饮料机通过所述微动开关检测所述胶囊与所述冲泡杯的相对位置,以判断所述胶囊是否取出。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头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进水刺针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进水刺针头部用于刺穿所述胶囊膜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进水刺针尾部相抵。
CN201810210402.2A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Active CN108478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0402.2A CN108478006B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0402.2A CN108478006B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8006A CN108478006A (zh) 2018-09-04
CN108478006B true CN108478006B (zh) 2020-06-02

Family

ID=6333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0402.2A Active CN108478006B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780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0534A (zh) * 2018-11-30 2019-05-10 爱时咖啡(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咖啡萃取方法
CN113768362A (zh) * 2021-09-02 2021-12-10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胶囊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2376A (zh) * 2006-03-10 2007-09-12 宜烽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饮品冲泡设定装置、饮品冲泡机及饮品冲泡设定方法
EP1772099B1 (de) * 2005-10-08 2011-06-22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techsystem
CN103505052A (zh) * 2013-09-06 2014-01-15 徐州东方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饮水机
CN10370511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株式会社村元工作所 饮水机
CN204708640U (zh) * 2015-04-27 2015-10-21 苏州科贝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胶囊冲调机及其胶囊
CN205162801U (zh) * 2015-11-16 2016-04-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冲泡式饮料机
CN105996773A (zh) * 2016-07-11 2016-10-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饮品制备装置识别胶囊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72099B1 (de) * 2005-10-08 2011-06-22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techsystem
CN101032376A (zh) * 2006-03-10 2007-09-12 宜烽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饮品冲泡设定装置、饮品冲泡机及饮品冲泡设定方法
CN10370511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株式会社村元工作所 饮水机
CN103505052A (zh) * 2013-09-06 2014-01-15 徐州东方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饮水机
CN204708640U (zh) * 2015-04-27 2015-10-21 苏州科贝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胶囊冲调机及其胶囊
CN205162801U (zh) * 2015-11-16 2016-04-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冲泡式饮料机
CN105996773A (zh) * 2016-07-11 2016-10-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饮品制备装置识别胶囊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8006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62924C (en) Bever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activation button
EP2811872B1 (en) Bever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moving beverage cartridge holder
CA2863703C (en) Bever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multi-part beverage cartridge holder
US9999316B2 (en) Beverage substance cartridge, water filling apparatus, beverage producing equipment, beverage producing system and beverage producing method
EP2811874B1 (en) Bever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cartridge retainer
EP2811878B1 (en) Bever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beverage outlet control
CN108478006B (zh) 一种胶囊饮料机制作饮品的方法
US20160367066A1 (en) Beverage brewing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brewing and dispensing single cup quantities of beverage through a vending machine with minimal manual participation
CN108514334B (zh) 胶囊饮料机制作茶饮的方法
US10893769B2 (en) Beverage machine material holder
CA3154673A1 (en) Beverage machine heated water source with horizontal heating coi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YIBEI FOO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