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6508A -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6508A
CN108476508A CN201780001600.1A CN201780001600A CN108476508A CN 108476508 A CN108476508 A CN 108476508A CN 201780001600 A CN201780001600 A CN 201780001600A CN 108476508 A CN108476508 A CN 108476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data packet
downlink data
qfi
correspon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16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6508B (zh
Inventor
江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6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6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83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根据配置的DRB与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问题,达到了节省设备的处理资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4h-Generation,4G)技术是将通信过程分为非接入(Non-AccessStratum,NAS)层和接入(Access Stratum,AS)层。其中,AS层中主要包括四个子层,由上至下依次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以物理(Physical Layer,PHY)层。
随着对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技术中的深入研究,AS层中除了上述四个子层之外,在PDCP层之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子层,即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SDAP层用于实现数据流与数据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间的映射,即为数据流分配DRB,以通过映射后的DRB传输数据包。SDAP层还会对为数据包添加数据流标识(QOS Flow ID,QFI),以便终端确定该数据包所映射的DRB。
相关技术中,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这样,会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RQI字段和数据流标识QFI字段;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可选地,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可选地,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包括:
通过RRC配置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设置的第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基于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可选地,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所述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
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可选地,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可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所述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所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
根据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SDAP包头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
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当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后,从所述目标基站获取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配置存储的DRB与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添加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RQI字段和数据流标识QFI字段;
第二添加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可选地,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通过RRC配置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之前,获取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设置的第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为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Reflective QoS功能;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可选地,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被配置为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
第一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第二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被配置为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所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SDAP包头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
第三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第四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当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后,从所述目标基站获取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协议架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的结构图;
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的结构图;
图3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关系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提及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文提及的“模块”通常是指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能够实现某些功能的程序或指令;在本文中提及的“单元”通常是指按照逻辑划分的功能性结构,该“单元”可以由纯硬件实现,或者,软硬件的结合实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和基站配合实现。其中,终端是指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还可以称为订户单元(Subscriber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Device)。可选地,终端还可以为中继(Relay)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终端和基站之间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可选地,该无线空口是基于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New Radio,NR);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无线空口。可选地,该无线空口还兼容2G、3G和4G等更早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无线空口。
该基站可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帧与IP分组报文进行相互转换,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gNode-B,gNB)。可选地,该gNB是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当接入网设备14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本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14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协议架构图。该协议架构中涉及的设备包括:终端120和基站140。如图1所示,在5G技术中,通信底层架构中包括的层由上至下依次是应用层、NAS和AS层,其中,AS层包括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当终端120建立与基站140的会话时,可以在会话的过程中传输多条数据流,各数据流中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包,数据包在终端120的通信底层架构中从上至下依次递交,直至通过最后一层向基站140发出。这些数据包在被切分成数据包之前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在于终端120中,SDAP层可以为这些数据流分配传输这些数据流的DRB。当SDAP层为这些数据流分配好DRB之后,数据流就会以数据包的形式往下层递交。在初始分配时,同一数据流被分配的DRB是相同的。
在实际传输中,存在多个DRB。在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中,每层都存在分别支撑各DRB的子模块,该模块可以是虚拟的软件模块。当每一层接收到从上一层递交下来的数据包时,这些数据包都会被分配在每一层对应的支撑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DRB的子模块中进行处理。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基站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在步骤202中,基站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
其中,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在步骤203中,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基站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基站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在步骤204中,基站向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对应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在步骤205中,终端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
在步骤206中,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确定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确定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在步骤207中,终端基于确定出的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A所示,该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基站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DRB。
终端与基站的一次会话中会传输多条数据流,各数据流中包含多个数据包,其中,终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称为上行数据包,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称为下行数据包。
终端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基站会和终端建立起多个DRB,每个DRB分别对应不同业务。由于基站已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属性,因此当基站获取到下行数据包后,会根据预存的业务属性与DRB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下行数据包的业务属性所对应的目标DRB。
在步骤302中,基站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
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中的一项对应关系是指,某一个DRB所传输的数据流中数据包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其中,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当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时,说明该目标DRB所传输的数据流中数据包不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在步骤303中,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基站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基站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的结构图,如图3B所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SDAP包头中添加RQI字段和数据流标识QFI字段。其中,QFI字段用于标识下行数据包所属的数据流。
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的结构图,如图3C所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SDAP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可选的,RQI字段和指示信息的长度均为1个比特,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其中,指示信息的作用除了用于指示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外,还用于填补SDAP包头中RQI字段的缺失,使得无论SDAP包头是否包含RQI字段,该SDAP包头中除RQI字段的其他字段位置不变。
由于SDAP包头只占用一个字节,且QFI字段至少能包含7个比特,因此可以有效控制SDAP包头的大小,且有效保证QFI字段能够携带足够多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SDAP包头中不包含QFI字段时,在QFI字段的位置预留比特。
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该下行数据包在基站侧每被下传至一层,基站侧的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对该下行数据包相应的处理的处理方式可以具体为数据包解封装、数据分组、数据编码、数据加密等等,本实施例不对基站在AS层中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具体处理方式进行限制。
以相应的处理的处理方式为数据包封装为例,基站在AS层的每一个子层中均要为该数据包进行封装。具体的,当下行数据包在SDAP层时,基站在SDAP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并将被添加SDAP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PDCP层;当下行数据包在PDCP层时,基站在PDCP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PDCP包头,并将被添加PDCP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RLC层;当下行数据包在RLC层时,基站在RLC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RLC包头,并将被添加RLC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MAC层;当下行数据包在MAC层时,基站在MAC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MAC包头,并将被添加MAC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PHY层;当下行数据包在PHY层时,基站在PHY层中将该下行数据包转换为比特流发送至终端。
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当下行数据包在SDAP层时,基站在SDAP层中封装该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PDCP层;当下行数据包在PDCP层时,基站在PDCP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PDCP包头,并将被添加PDCP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RLC层;当下行数据包在RLC层时,基站在RLC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RLC包头,并将被添加RLC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MAC层;当下行数据包在MAC层时,基站在MAC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添加MAC包头,并将被添加MAC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层——PHY层;当下行数据包在PHY层时,基站在PHY层中将该下行数据包转换为比特流发送至终端。
在步骤304中,基站向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对应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在步骤305中,终端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
如果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判定该下行数据包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终端则判定该下行数据包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在步骤306中,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确定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确定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在步骤307中,基于确定出的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图3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D所示,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如果确定出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终端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7a中,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
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该下行数据包在终端侧每被上传至一层,终端侧的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对该下行数据包相应的处理的处理方式可以具体为数据包解封装、数据合组、数据解码、数据解密等等,本实施例不对终端在AS层中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具体处理方式进行限制。
以相应的处理的处理方式为数据包解封装为例,终端在AS层的每一个子层中均要为该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具体的,当终端在PHY层中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比特流时,将该比特流转换为下行数据包后发送至上一层——MAC层;MAC层中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为该下行数据包解封装MAC包头,并将解封装MAC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上一层——RLC层;当下行数据包在RLC层时,终端在RLC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解封装RLC包头,并将解封装RLC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上一层——PDCP层;当下行数据包在PDCP层时,终端在PDCP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解封装PDCP包头,并将解封装PDCP包头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上一层——SDAP层;当下行数据包在SDAP层时,终端在SDAP层中为该下行数据包解封装SDAP包头。
在步骤307b中,如果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则在N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如果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说明该下行数据包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终端则可从SDAP包头中提取出RQI字段和QFI字段,并将RQI字段和QFI字段递交至NAS层,由NAS层根据RQI字段和QFI字段,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
在步骤307c中,如果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则在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如果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说明该下行数据包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终端则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获取指示信息,当该指示信息指示SDAP包头中包含QFI字段时,终端先获取SDAP包头中的QFI字段,再在AS层根据QFI字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确定出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终端则将该下行数据包透传至下一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除了由人为配置或者系统预置外,终端还可以在基站和终端建立起多个DRB之后,且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之前,通过接收基站向终端发送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得到。
在步骤308中,基站向终端发送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终端对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的,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向终端发送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对应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的,终端接收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8可在步骤301和步骤303中任一步骤之前或者任一步骤之后实施,图3A所示的流程图中步骤308的位置仅用于示例,本实施例不能限定步骤308与步骤301和步骤303之间的实施顺序。
图4A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A所示,该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基站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DRB。
在步骤402中,基站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
在步骤403中,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基站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基站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在步骤404中,基站获取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QFI为数据流(QoS Flow)的唯一标识,每个终端分别对应多个QoS Flow。
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至少包括以下几种: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其中,由核心网配置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是否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当基站从核心网获取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后,将QFI和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作为一组对应关系添加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中,基站配置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后,将该QFI和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作为一组对应关系添加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中,以及将对应的未被配置下行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和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和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作为一组对应关系添加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基站根据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配置QFI与DRB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DRB与多个QFI对应,当DRB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时,说明该DRB对应的多个QFI中,至少包含一个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的QFI。当DRB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时,说明该DRB对应的多个QFI中,至少包含一个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
在步骤405中,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对应的,终端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向终端发送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应的,终端接收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406中,基站向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对应的,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在步骤407中,终端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
在步骤408中,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确定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确定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在步骤409中,基于确定出的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B所示,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如果确定出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终端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9a中,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
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为该传输该下行数据包的QoS Flow对应的QFI。
在步骤409b中,根据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SDAP包头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
由于一个DRB与多个QFI对应,如果DRB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和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时,终端仅能判定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但无法判断下行数据包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还是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因此在终端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之后,可根据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SDAP包头携带的QFI所对应的下行数据包的下行处理属性。
在步骤409c中,如果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N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如果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说明该下行数据包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可从SDAP包头中提取出RQI字段和QFI字段,并将RQI字段和QFI字段递交至NAS层,由NAS层根据RQI字段和QFI字段,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
在步骤409d中,如果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如果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说明该下行数据包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终端则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获取指示信息,当该指示信息指示SDAP包头中包含QFI字段时,终端先获取SDAP包头中的QFI字段,再在AS层根据QFI字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步骤401至步骤403分别与步骤301至步骤303对应,步骤406至步骤408分别与步骤304至步骤306类似,因此本实施例不再对步骤401至步骤403、步骤406至步骤408赘述说明。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终端向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原基站会将该原基站中与该终端相关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提高目标基站配置该目标基站中与该终端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效率。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关系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对应关系配置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当终端向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基站将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进行网络切换的过程中,会从该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在终端同时与两个甚至多个基站连接的场景下,在目标基站有向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终端可能会从该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
步骤502,基站接收目标基站根据第一配置信息设置的第二配置信息,将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
可选的,目标服务器在设置第二配置信息的过程中沿用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根据业务负载情况、QoS保证等信息,对第一配置信息修改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比如,由于对应的下行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是由核心网配置的,因此目标基站在接收到携带有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的第一配置信息后,可直接沿用对应的下行属性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将下行属性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QFI相关的配置信息添加到第二配置信息中。
再比如,由于一个DRB与多个QFI对应,当某个DRB的业务负载过大时,可能无法保证为该业务提供良好的QoS保证,因此当目标基站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后,可根据每个DRB的实际负载情况,更改每个DRB对应的QFI的数量(举例:减少业务负载过大的DRB对应的QFI的数量,增加业务负载较小的DRB对应的QFI的数量),或者更改DRB与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举例:当需要NAS处理的下行数据较多时,将部分DRB对应的处理属性由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修改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者,将部分DRB对应的处理属性由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修改为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从而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对应的,终端接收并存储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向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原基站会将该原基站中与该终端相关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提高目标基站配置该目标基站中与该终端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状态名称、消息名称均为示意性的,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状态名称、消息名称。只要是具有相同状态特征或者相同消息功能,即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该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确定模块601、第二确定模块602、处理模块603和第一发送模块604。
第一确定模块601,被配置为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第二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根据配置存储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处理模块603,被配置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第一发送模块604,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03,包括:第一添加单元603a和第二添加单元603b。
第一添加单元603a,被配置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SDAP包头中添加RQI字段和数据流标识QFI字段;
第二添加单元603b,被配置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SDAP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可选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之前,向终端发送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终端对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地,该第二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通过RRC配置消息,向终端发送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之前,获取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终端存储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当终端向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将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第一配置信息包括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目标基站根据第一配置信息设置的第二配置信息,将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由终端存储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中,该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接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处理模块703和透传模块704。
第一接收模块70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第一确定模块702,被配置为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下行处理属性为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Reflective QoS功能;
第二确定模块703,被配置为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处理模块704,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出的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可选地,如果确定出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处理模块704,包括:第一解析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
第一解析单元,被配置为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
第一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则在N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第二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则在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可选地,该存储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接收并存储基站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如果确定出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该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被配置为解析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SDAP包头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
第三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N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第四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AS层中处理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并存储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为当满足预定条件时,基站将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后,从目标基站获取的信息;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第二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通过仅对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由于基站不对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下行数据包添加SDAP包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论下行数据包是何下行处理属性,AS层的每一个子层都要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占用设备大量的处理资源的增加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的处理资源的占用的效果。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能够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向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够实现本申请提供的状态保持方法,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确定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基于确定出的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该终端800实现为图1中的终端120。例如,终端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18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18执行以完成上述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该基站900实现为图1中的基站140。具体来讲:
基站9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02和只读存储器(ROM)903的系统存储器9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904和中央处理单元901的系统总线905。所述基站9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9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913、应用程序914和其他程序模块9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9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9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9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909。其中所述显示器908和输入设备9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9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9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9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9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9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9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9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9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9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9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基站9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9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9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9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述基站9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基站9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9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911连接到网络9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9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效评价显示方法的指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音效评价显示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04,上述指令可由用户设备900的处理器918执行以完成上述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a”、“an”、“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2)

1.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RQI字段和数据流标识QFI字段;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包括:
通过RRC配置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设置的第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8.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基于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所述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
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所述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所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
根据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SDAP包头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
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当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后,从所述目标基站获取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15.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待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数据承载DRB;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配置存储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包括是否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服务数据同化协议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不添加SDAP包头;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添加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RQI字段和数据流标识QFI字段;
第二添加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仅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封装所述下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添加SDAP包头,并在所述SDAP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DAP包头中是否包含QFI字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通过RRC配置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封装后的下行数据包之前,获取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基站进行基站切换时,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第五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设置的第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存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22.一种下行数据包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先配置的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包的目标DRB对应的目标下行处理属性,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属性为是否支持非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以及是否支持接入反射的服务质量ASReflective QoS功能;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或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如果所述目标下行处理属性为不支持NAS Reflective QoS功能且不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未封装有SDAP包头;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出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是否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对所述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的情况,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被配置为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
第一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RQI字段和QFI字段,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第二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SDAP包头携带有指示信息和QFI字段,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QI字段的长度为1个比特,所述QFI字段的长度为7个比特。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对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RRC配置消息发送的所述DRB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之前,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如果确定出所述下行数据包封装有SDAP包头,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被配置为解析所述下行数据包的SDAP包头,得到所述SDAP包头中携带的QFI字段;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SDAP包头携带的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
第三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NAS ReflectiveQoS功能,则在N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第四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QFI对应的下行处理属性为支持AS Reflective QoS功能,则在AS层中处理所述下行数据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并存储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当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后,从所述目标基站获取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QFI与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DRB与所述下行处理属性的对应关系。
2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3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任一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任一所述的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
CN201780001600.1A 2017-07-25 2017-11-14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76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4407 WO2019019032A1 (zh) 2017-07-25 2017-07-25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CNPCT/CN2017/094407 2017-07-25
PCT/CN2017/110944 WO2019019486A1 (zh) 2017-07-25 2017-11-14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508A true CN108476508A (zh) 2018-08-31
CN108476508B CN108476508B (zh) 2022-02-22

Family

ID=6503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665.4A Active CN109451828B (zh) 2017-07-25 2017-07-25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CN201780001600.1A Active CN108476508B (zh) 2017-07-25 2017-11-14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665.4A Active CN109451828B (zh) 2017-07-25 2017-07-25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0967B2 (zh)
EP (1) EP3661260B1 (zh)
CN (2) CN109451828B (zh)
ES (1) ES2911923T3 (zh)
WO (2) WO201901903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6026A (zh) * 2018-10-29 2019-03-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基于End/Start Mark的上行SDAP重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10312282A (zh) * 2018-09-28 2019-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72192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5750A (zh) * 2019-12-18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1491333A (zh) * 2019-01-29 2020-08-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1158675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8699A1 (en) * 2018-02-15 2019-08-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qfi harmonization between ran and 5gc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and core network nodes
CN110636544B (zh) * 2018-06-22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187340A1 (en) * 2021-05-28 2024-06-06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service classification for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2363A1 (ko) * 2011-10-27 2013-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서비스 품질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9631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反射QoS机制的方法、系统和PCRF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095B (zh) 2012-03-05 2014-08-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ip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578647B2 (en) * 2013-08-29 2017-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3GPP bearer-based QoS model support on WiFi
US9521679B2 (en) 2014-03-06 2016-1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reflective EPS bearers to ensure uplink quality of service
US20180213540A1 (en) * 2017-01-25 2018-07-26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pping data packets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EP3469828B1 (en) * 2017-02-01 2022-08-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flectiv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20180324631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Mediatek Inc. Using sdap headers for handling of as/nas reflective qos and to ensure in-sequence packet delivery during remapping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432633B1 (en) * 2017-07-20 2019-10-02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2363A1 (ko) * 2011-10-27 2013-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서비스 품질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9631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反射QoS机制的方法、系统和PCRF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VIDA WIRELESS: "SDAP Header Format", 《3GPP TSG-RAN WG2 NR AD HOC》 *
ERICSSON: "QoS Flow Remapping Within the Same Cell and in Handover", 《3GPP TSG-RAN WG2 #98-AH》 *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rther consideration of SDAP heade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8》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2282A (zh) * 2018-09-28 2019-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72192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12282B (zh) * 2018-09-28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968558B2 (en) 2018-09-28 2024-04-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526026A (zh) * 2018-10-29 2019-03-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基于End/Start Mark的上行SDAP重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11491333A (zh) * 2019-01-29 2020-08-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1158675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995750A (zh) * 2019-12-18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828B (zh) 2022-05-10
EP3661260B1 (en) 2022-02-23
US20210160727A1 (en) 2021-05-27
EP3661260A4 (en) 2020-07-08
US11190967B2 (en) 2021-11-30
CN108476508B (zh) 2022-02-22
WO2019019032A1 (zh) 2019-01-31
WO2019019486A1 (zh) 2019-01-31
ES2911923T3 (es) 2022-05-23
EP3661260A1 (en) 2020-06-03
CN109451828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508A (zh)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906000B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pos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KR102253802B1 (ko) 프로토콜 데이타 유닛 패킷의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37123A (zh) 信息传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56507A (zh) 在计算设备与运载工具音响主机之间建立无线显示会话
CN108200447A (zh) 直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1228131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974111B (zh) 将智能终端上的数据传输至电视终端的方法、装置
EP3149951A1 (en) Interactive display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8401505A (zh) 功能配置方法及装置、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4426685B (zh) 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KR20190103326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송신단, 수신단 및 시스템
CN109963106A (zh) 一种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203687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238371B (zh) 用于通过无线适配器保证关键数据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8825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141520A (zh) 视频流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3497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51784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012553A (zh) 会话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EP413844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105083A (zh) 一种录音方法、主终端、子终端和系统
EP4135263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WO202401657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1640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