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6368A -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和这种系统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和这种系统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6368A
CN108476368A CN201580085648.6A CN201580085648A CN108476368A CN 108476368 A CN108476368 A CN 108476368A CN 201580085648 A CN201580085648 A CN 201580085648A CN 108476368 A CN108476368 A CN 108476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icrophone
loud speaker
loudspeaker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6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D.博格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8476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3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05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amplifiers suitable for low-frequencies, e.g. audio amplifiers
    • H03G3/301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amplifiers suitable for low-frequencies, e.g. audio amplifiers the gain being continuously vari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H04S7/301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e.g. with test microph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89Control of digital or cod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5/00Tone control or bandwidth control in amplifiers
    • H03G5/005Tone control or bandwidth control in amplifiers of digital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5/00Tone control or bandwidth control in amplifiers
    • H03G5/16Automatic control
    • H03G5/165Equalizers; Volume or gain control in limited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3Acoustic transducers and sound field adaptation i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所述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包括:输出线(6)上的扬声器(4)和输入线(10)上的麦克风(8),所述扬声器(4)和所述麦克风(8)被安装在电梯轿厢(2)内部;声音产生器(24),所述声音产生器与所述输出线(6)连接;以及调整单元(25)。所述调整单元(25)被配置用于:(A1)驱动所述声音产生器(24),用于将第一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所述第一扬声器信号尤其是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白噪声声音的白噪声信号;(B1)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一麦克风信号;(C1)确定来自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声共振;(D1)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所述声共振。

Description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和这种系统的调整方法
如今的电梯设备通常具备声学电梯通信系统,用于允许驻留在电梯轿厢内的乘客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与服务人员(例如,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通信;所述紧急情况例如是在电梯系统未恰当地工作并且乘客被困在电梯轿厢内时。
电梯轿厢的声学可能会在设备之间显著变化,例如,这是因为用于覆盖轿厢壁、地板和天花板的材料的类型,以及扬声器和麦克风在电梯轿厢内的位置。因此,为了确保声学通信的良好的质量,每个声学电梯通信系统需要根据具体设备进行调整。
然而,由于大量的可调整参数,所述调整过程比较麻烦,并且进行调整的人员需要大量经验才能够实现良好的结果。
因此,将需要优化和促进所述调整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一种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包括:输入线上的扬声器和输出线上的麦克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被安装在电梯轿厢内部;声音产生器,所述声音产生器与所述输入线连接;以及调整单元。所述声学电梯通信系统被配置用于
(A1)驱动所述声音产生器,用于将第一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信号尤其是致使所述扬声器产生白噪声声音的白噪声信号;
(B1)使用所述麦克风接收由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第一麦克风信号;
(C1)确定来自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声共振;以及
(D1)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所述声共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调整声学电梯通信系统的方法,所述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包括输入线上的扬声器和输出线上的麦克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被安装在电梯轿厢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第一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信号尤其是致使所述扬声器产生白噪声声音的白噪声信号;
(b1)使用所述麦克风接收由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第一麦克风信号;
(c1)确定来自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声共振;以及
(d1)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所述声共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声学电梯通信系统中出现的声共振得以消除。尤其可以自动地,即,除了起始将要执行的方法之外,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方法。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极大地促进调整过程。它们进一步消除主观性,并且因此导致更便利的传输质量。可靠地避免了将声学电梯通信系统误调到不可能进行声学通信的点的风险,并且极大地减少用于校准和测试声学电梯通信系统所需的时间。
将在下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图1描绘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描绘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的示意图。
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所述至少一个电梯轿厢被配置用于沿着多个层站(未示出)之间的井道(未示出)行进。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容易地调整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便用于包括多个电梯轿厢2的电梯系统。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包括安装在电梯轿厢2内的扬声器4和麦克风8。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调整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通过简单、直接的修改来容易地应用于包括多个扬声器4和/或多个麦克风8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进一步包括通信单元12,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用于在驻留于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未示出)与外部服务中心15的人员之间建立通信。通信单元12尤其被配置用于经由模拟线或数字线14在安装于电梯轿厢2内的扬声器2和麦克风4与外部服务中心15之间建立通信链路。所述线14可以包括常规的电话线、数字电线或光纤线和/或无线数据连接。
扬声器2通过输出线6连接到通信单元12,并且麦克风8通过输入线10连接到通信单元12。
通信单元12包括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单元16、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编解码器单元28和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
出于以下描述的目的,将这些单元16、18、28、30描绘为图1中的个别功能单元。然而,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一些或所有这些功能单元可以彼此集成。它们的功能尤其可以由单个信号处理器提供,所述处理器例如是来自DSP Applications Group,Analog Devices,Norwood,MA 02062,USA的“ADSP-21065L数字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可以被配置用于通过运行应用软件来提供所需的功能性。
输出线6和输入线10分别使扬声器4和麦克风8与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连接,这允许对从麦克风8接收的信号和供应到扬声器4的信号进行模拟调整。
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在功能上与编解码器单元28连接,所述编解码器单元被配置用于以数字方式调整信号。这尤其包括将信号混合和放大。编解码器单元28进一步可以被配置用于例如在建立到服务中心15的连接时和/或在到服务中心15的连接中断和/或无法(重新)建立时向驻留在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播放预录的消息。
编解码器单元28在功能上与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连接,所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均衡器20(尤其是双向均衡器20)、回声抵消器22、调整单元25和两个声音产生器24、26。所述均衡器尤其是双向均衡器20,所述双向均衡器具有被配置用于调整扬声器信号的第一信道,和被配置用于调整麦克风信号的第二信道。
将在下文参考图2更详细地描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的功能性。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最终在功能上与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单元16连接,所述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用于经由模拟线或数字线14与服务中心15建立连接。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整声学电梯通信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方法基本上包括三个基本区段100、200、300,所述三个基本区段得以连续和/或个别地执行,并且分别与调整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的参数的不同方面相关。
第一区段100与消除可能出现在电梯轿厢2内的声共振的任务相关。
在第一(初始化)步骤101中,将均衡器20的两个信道的特性都设定成平坦,使得信号在经过均衡器20时所述信号的频谱不会被修改。
在第二步骤102中,通过调整单元25驱动第一声音产生器24,用于产生第一扬声器信号,尤其是白噪声信号,经由编解码器单元28、模拟调整增益单元30和输出线6将所述第一扬声器信号供应给扬声器4(步骤103)。因此,扬声器4在电梯轿厢2内产生对应的声音。
在步骤104中,通过麦克风8接收已经由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对应的第一麦克风信号。经由输入线10、模拟调整增益单元30和编解码器单元28将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供应到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中,通过调整单元25分析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用于识别电梯轿厢2内的声共振,尤其通过定位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频率峰来识别声共振(步骤105)。
在后面的步骤106中,适当地调整均衡器20的信道的特性,即,基本上对应于所述共振的相反物,用于减弱所识别的频率峰。此调整补偿了电梯轿厢2内的声共振。
因此,在第一区段100结束时,建立服务中心15与电梯轿厢2之间的基本上无共振的声学通信。
第二区段200与将由扬声器4产生的声音的音量调整到最佳或至少几乎最佳水平的任务相关。
作为起点,将扬声器增益设定成其最大水平,并且将麦克风增益设定成适度/中间水平(步骤201)。
在下一步骤202中,将第一声音产生器24设定成在100Hz到5000Hz的范围内的预定频率,将作为具有设定频率的音调信号的第二扬声器信号从第一声音产生器24供应到扬声器4(步骤203)。
再次地,通过麦克风8接收由扬声器4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对应的第二麦克风信号(步骤204)。通过调整单元25分析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用于识别音调的失真(步骤205)。在检测到任何失真和/或检测到的失真超过预定下限的情况下(206),将扬声器增益减小预定量并且重复所述程序(步骤207),直到检测不到超过所述预定下限的失真为止。当检测不到此类失真时,针对典型可听范围内(尤其是100Hz到5000Hz的范围内)的多个不同的频率重复所述程序(步骤208),直到针对所述不同的频率检测不到失真为止。
因此,在第二区段200结束时,将扬声器4的增益设定成在不导致扬声器信号失真的情况下所可能的最大值或至少接近所述最大值。
第三区段300与确保可以在所有操作情形下将声学消息从服务中心15传输到电梯轿厢2中的任务相关。
为了增强声学传输的质量,在图1中示出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包括回声抵消器22,所述回声抵消器被配置成避免让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产生声学回声和反馈。
然而,当误配置时,尤其在服务中心15内的人员和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同时说话的情况下,回声抵消器22可能会还消除将要递送到电梯轿厢2中的声学消息。将要避免此类情形。出于安全原因,服务中心15内的人员需要能够在任何时间将声学消息递送到电梯轿厢2。
为了适当地调整回声抵消器22,在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8内提供第二声音产生器26(参看图1)。第二声音产生器26在回声抵消器22的上游连接到通向扬声器4的信号路径,即,由第二声音产生器26产生的信号先经过回声抵消器22,之后才经由均衡器29、编解码器单元28和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供应给扬声器4。因此,由第二声音产生器26产生的信号模拟了已经经由模拟线或数字线14从外部服务中心15接收的信号。
在步骤301中(参看图2),通过调整单元25触发第二声音产生器26,用于产生适当的第三扬声器信号,尤其是白噪声信号。
将声音产生器26的电平设定成等于已经经由模拟线或数字线14从外部服务中心15接收的信号的电平(步骤302)。
将第三扬声器信号供应给回声回声抵消器22的上游输入侧,以经由回声抵消器22、均衡器29、编解码器单元28和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供应给扬声器4(步骤303)。
同时,驱动第一声音产生器24以产生至少一个第四扬声器信号,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扬声器信号供应给编解码器单元28的输入侧,用于也经由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供应给扬声器4(步骤304)。应注意,所述第四扬声器信号绕过了回声抵消器22。
所述第四扬声器信号尤其包括音调信号或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分别包括特征频率。
通过麦克风拾取由于与第三扬声器信号和第四扬声器信号同时供应而由扬声器4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对应的第三麦克风信号(步骤305)。
在步骤306中,经由输入线10、模拟增益调整单元30和编解码器单元28将所述第三麦克风信号供应到音频处理单元18,其中通过调整单元25分析所述第三麦克风信号。调整单元25尤其确定对应于第三扬声器信号的声音(白噪声)是否仍然存在于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或者所述声音是否已经被回声抵消器22阻挡/滤除。
如果对应于第三扬声器信号的声音仍然存在于第三麦克风信号中,那么会增加麦克风8的增益并且重复所述程序,直到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为止(步骤307)。
作为下一个步骤308,取消麦克风增益的上一次增量,使得第三扬声器信号将再次存在于第三麦克风信号中。
因此,将麦克风增益设定成作为在服务中心15到电梯轿厢2的声学消息未被回声抵消器22阻挡的情况下所可能的最大值的值。
替代地,所述方法可以开始于高麦克风增益,尤其是接近其最大值的麦克风增益,并且逐渐减小麦克风增益,直到检测到第三扬声器信号存在于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为止。
单独地或组合地执行根据在图2中公开的三个区段100、200、300的方法导致对声学电梯通信系统2的参数的优化调整,从而允许在所有操作条件下在服务中心15与电梯轿厢2之间的可靠和便利的声学通信。
可以通过调整麦克风8和/或扬声器4的音频滤波(低音、中音、高音)来实现声学质量的进一步增强。
在下文陈述若干任选的特征。可以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中的任一者组合地实现这些特征。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调整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声共振的步骤(d1)包括减弱扬声器信号中的特定频率。通过减弱扬声器信号中的特定频率,可以非常有效地消除声共振。
在实施方案中,通过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连接的均衡器来实现所述调整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声共振的步骤(d1)。均衡器允许尤其通过减弱扬声器信号中的特定频率而非常有效地消除来自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声共振。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均衡器是双向均衡器,所述双向均衡器具有被配置用于调整扬声器信号的第一信道,和被配置用于调整麦克风信号的第二信道。通过相应的信道来调整扬声器信号以及麦克风信号允许非常有效地消除共振。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将扬声器的增益设定成其最大值;
(b2)将麦克风的增益设定成中间值;
(c2)将第二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扬声器;
(d2)接收由扬声器响应于第二扬声器信号而产生的声音,其中麦克风产生第二麦克风信号;
(e2)确定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是否失真;
(f2)在第二麦克风信号失真的情况下,将扬声器增益减小预定量;以及
(g2)重复步骤(c2)到(f2),直到第二麦克风信号不失真为止。
执行这些步骤允许将扬声器的增益设定成在不导致扬声器信号中的失真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值或至少接近所述值。因此,可以将扬声器的增益设定成最佳值或至少接近最佳值。
在实施方案中,第二扬声器信号是包括特征频率的音调信号。已经发现此类音调信号非常有效地检测由于太大的增益而引起的扬声器信号中的失真。
在实施方案中,产生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特征频率。已经发现一连串音调信号非常有效地检测由于太大的增益而引起的扬声器信号中的失真。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包括回声抵消器,所述回声抵消器连接到输出线和输入线。回声抵消器被配置用于防止声学电梯通信系统产生回声和/或声学反馈。此类回声和/或声学反馈可能会恶化或甚至阻止服务中心的人员与驻留在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之间的通信。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3)在输出线中提供第三扬声器信号,以便经由回声抵消器将白噪声信号递送到扬声器,从而致使扬声器产生声音;
(b3)在输出线上与第三扬声器信号同时地将第四扬声器信号直接递送到扬声器,从而绕过回声抵消器;
(c3)使用麦克风接收由电梯轿厢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第三麦克风信号;
(d3)确定第三扬声器信号是否仍然存在于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以及
(e3)在第三扬声器信号仍然存在于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增加麦克风增益并且重复步骤a3)到e3);
(f3)在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回退麦克风增益,尤其回退到所述麦克风增益的在上一次增量之前的值。
替代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3)将麦克风增益设定成高值,尤其设定成其最大值;
(b3)在输出线中提供第三扬声器信号,以便经由回声抵消器将白噪声信号递送到扬声器,从而致使扬声器(4)产生声音;
(c3)在输出线(6)上与第三扬声器信号同时地将第四扬声器信号直接递送到扬声器,从而绕过回声抵消器(22);
(d3)使用麦克风接收由电梯轿厢(2)内的扬声器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第三麦克风信号;
(e3)确定第三扬声器信号是否存在于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以及
(f3)在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回退麦克风增益并且重复步骤(b3)到(f3)。
因此,将麦克风增益设定成在回声抵消器不阻挡从服务中心到电梯轿厢的声学消息的情况下所可能的最大值或者至少接近所述最大值。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包括白噪声信号。已经发现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包括白噪声信号或者是白噪声信号会非常有效地适当地设定麦克风增益。
在实施方案中,第四扬声器信号是包括特征频率的音调信号。已经发现此类音调信号会非常有效地适当地设定麦克风增益。
在实施方案中,产生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特征频率。已经发现一连串音调信号会非常有效地适当地设定麦克风增益。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并且可以使用等效物代替其元件。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修改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期望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而是,本发明将包括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所有实施方案。
90927WO01
K 86 537/8

Claims (17)

1.一种调整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的方法,所述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包括输出线(6)上的扬声器(4)和输入线(10)上的麦克风(8),所述扬声器(4)和所述麦克风(8)被安装在电梯轿厢(2)内,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第一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所述第一扬声器信号尤其是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白噪声声音的白噪声信号;
(b1)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一麦克风信号;
(c1)确定来自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声共振;以及
(d1)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所述声共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1)包括减弱所述扬声器信号中的特定频率,以便消除所述所接收的麦克风信号中的共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连接到所述扬声器(4)和/或所述麦克风(8)的均衡器(20)来执行步骤(d1),其中所述均衡器(20)尤其是双向均衡器(20),所述双向均衡器具有被配置用于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的第一信道(20a),和被配置用于调整所述麦克风信号的第二信道(20b)。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将所述扬声器(4)的增益设定成其最大值;
(b2)将所述麦克风(8)的增益设定成中间值;
(c2)将第二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
(d2)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扬声器(4)响应于所述第二扬声器信号而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第二麦克风信号;
(e2)确定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是否失真;
(f2)在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失真的情况下,将所述扬声器(4)增益减小预定量;以及
(g2)重复步骤(c2)到(f2),直到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不失真为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信号是包括特征频率的音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信号尤其包括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特征频率。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1)包括连接到所述输出线(6)和/或所述输入线(10)的回声抵消器(22),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3)在所述输出线(6)中提供第三扬声器信号,以便经由所述回声抵消器(22)将白噪声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声音;
(b3)在所述输出线(6)上与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同时地将第四扬声器信号直接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绕过所述回声抵消器(22);
(c3)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电梯轿厢(2)内的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三麦克风信号;
(d3)确定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是否仍然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以及
(e3)在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仍然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增加所述麦克风(8)增益并且重复步骤a3)到e3);
(f3)在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回退所述麦克风(8)增益。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1)包括连接到所述输出线(6)和/或所述输入线(10)的回声抵消器(22),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3)将所述麦克风(8)增益设定成高值,尤其设定成其最大值;
(b3)在所述输出线(6)中提供第三扬声器信号,以便经由所述回声抵消器(22)将白噪声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声音;
(c3)在所述输出线(6)上与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同时地将第四扬声器信号直接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绕过所述回声抵消器(22);
(d3)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电梯轿厢(2)内的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三麦克风信号;
(e3)确定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以及
(f3)在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回退所述麦克风(8)增益并且重复步骤(b3)到(f3)。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包括白噪声信号,且/或其中所述第四扬声器信号是包括特征频率的音调信号,其中所述第四扬声器信号尤其包括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特征频率。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地,即除了起始将要执行的所述方法之外,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方法。
10.一种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所述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包括:
输出线(6)上的扬声器(4)和输入线(10)上的麦克风(8),所述扬声器(4)和所述麦克风(8)被安装在电梯轿厢(2)内部;
声音产生器(24),所述声音产生器与所述输出线(6)连接;以及
调整单元(25);
其中所述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被配置用于:
(A1)驱动所述声音产生器(24),用于将第一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所述第一扬声器信号尤其是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白噪声声音的白噪声信号;
(B1)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一麦克风信号;
(C1)确定来自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声共振;以及
(D1)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以便消除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中的所述声共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输出线(6)和/或与所述输入线(10)连接的均衡器(20),并且其中所述调整单元(25)被配置用于调整所述均衡器(20),以便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其中所述均衡器(20)是双向均衡器(20),所述双向均衡器尤其具有被配置用于调整所述扬声器信号的第一信道,和被配置用于调整所述麦克风信号的第二信道。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其中所述调整单元(25)进一步被配置用于
(A2)将所述扬声器(4)的增益设定成其最大值;
(B2)将所述麦克风(8)的增益设定成中间值;
(C2)将第二扬声器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
(D2)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扬声器(4)响应于所述第二扬声器信号而产生的声音,从而产生第二麦克风信号;
(E2)确定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是否失真;以及
(F2)在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失真的情况下,将所述扬声器(4)增益减小预定量;
(G2)重复步骤(C2)到(F2),直到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不失真为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信号是包括特征频率的音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信号尤其包括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特征频率。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其中所述声音产生器是第一声音产生器(24),并且所述系统(1)进一步包括回声抵消器(22),和在所述回声抵消器(22)的上游连接的第二声音产生器(26),并且
其中所述调整单元(25)进一步被配置用于
(A3)在所述输出线(6)中提供第三扬声器信号,以便经由所述回声抵消器(22)将白噪声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声音;
(B3)在所述输出线(6)上与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同时地将第四扬声器信号直接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绕过所述回声抵消器(22);
(C3)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电梯轿厢(2)内的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三麦克风信号;
(D3)确定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是否仍然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以及
(E3)在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仍然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增加所述麦克风(8)增益并且重复步骤(A3)到(E3);
F3)在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回退所述麦克风(8)增益。
16.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其中所述声音产生器是第一声音产生器(24),并且所述系统(1)进一步包括回声抵消器(22),和在所述回声抵消器(22)的上游连接的第二声音产生器(26),并且其中所述调整单元(25)进一步被配置用于
(A3)将所述麦克风(8)增益设定成高值,尤其设定成其最大值;
(B3)在所述输出线(6)中提供第三扬声器信号,以便经由所述回声抵消器(22)将白噪声信号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致使所述扬声器(4)产生声音;
(C3)在所述输出线(6)上与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同时地将第四扬声器信号直接递送到所述扬声器(4),从而绕过所述回声抵消器(22);
(D3)使用所述麦克风(8)接收由所述电梯轿厢(2)内的所述扬声器(4)产生的所述声音,从而产生第三麦克风信号;
(E3)确定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以及
(F3)在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不存在于所述所接收的第三麦克风信号中的情况下,回退所述麦克风(8)增益并且重复步骤(B3)到(F3)。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声学电梯通信系统(1),其中所述第三扬声器信号包括白噪声信号,且/或其中所述第四扬声器信号是包括特征频率的音调信号,其中所述第四扬声器信号尤其包括一连串音调信号,所述音调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特征频率。
CN201580085648.6A 2015-12-29 2015-12-29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和这种系统的调整方法 Pending CN1084763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5/002427 WO2017115098A1 (en) 2015-12-29 2015-12-29 Acoustic elevat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such a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368A true CN108476368A (zh) 2018-08-31

Family

ID=5534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648.6A Pending CN108476368A (zh) 2015-12-29 2015-12-29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和这种系统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13785A1 (zh)
EP (1) EP3398355A1 (zh)
CN (1) CN108476368A (zh)
WO (1) WO20171150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401A (zh) * 2019-11-12 2021-05-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声学完整性检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9169B (zh) * 2020-10-26 2023-02-1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传输装置及电梯
CN115396911B (zh) * 2022-08-19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5435B1 (en) * 1998-05-01 2001-02-27 Ati Technologi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nel balancing and room tuning for a multichannel audio surround sound speaker system
CN1397064A (zh) * 2000-01-28 2003-02-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语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764498A (zh) * 2003-01-22 2006-04-26 瓦斯特能量系统有限公司 反应器
JP2007510318A (ja) * 2003-09-30 2007-04-19 ソニー エリクソン モバイル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ブルートゥース(登録商標)が使用可能な補聴器
US20080043931A1 (en) * 2006-08-01 2008-02-21 Acoustic Technologies, Inc. Calibration system for telephone
CN10351692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通过隐藏音频信号的回声控制
CN104408288A (zh) * 2014-10-28 2015-03-11 燕山大学 基于小波和参数补偿的多稳态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CN105144674A (zh) * 2013-05-03 2015-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回声消除与噪声抑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6906D0 (en) * 1990-12-11 1991-01-30 B & W Loudspeakers Compensating filters
US5305307A (en) * 1991-01-04 1994-04-19 Picture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acoustic echo canceller having mean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echo in a plurality of signal bandwidths
US6459942B1 (en) * 1997-09-30 2002-10-01 Compaq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L.P. Acoustic coupling compensation for a speakerphone of a system
US6341668B1 (en) * 2000-04-03 2002-01-29 Televator One, Llc Interactive elevato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86048A1 (en) * 2013-09-20 2015-03-26 Corning Incorporated Acoustic panels and planar structur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5435B1 (en) * 1998-05-01 2001-02-27 Ati Technologi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nel balancing and room tuning for a multichannel audio surround sound speaker system
CN1397064A (zh) * 2000-01-28 2003-02-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语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764498A (zh) * 2003-01-22 2006-04-26 瓦斯特能量系统有限公司 反应器
JP2007510318A (ja) * 2003-09-30 2007-04-19 ソニー エリクソン モバイル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ブルートゥース(登録商標)が使用可能な補聴器
US20080043931A1 (en) * 2006-08-01 2008-02-21 Acoustic Technologies, Inc. Calibration system for telephone
CN10351692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通过隐藏音频信号的回声控制
CN105144674A (zh) * 2013-05-03 2015-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回声消除与噪声抑制
CN104408288A (zh) * 2014-10-28 2015-03-11 燕山大学 基于小波和参数补偿的多稳态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401A (zh) * 2019-11-12 2021-05-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声学完整性检查
US11724911B2 (en) 2019-11-12 2023-08-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acoustic integrity che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13785A1 (en) 2019-01-10
EP3398355A1 (en) 2018-11-07
WO2017115098A1 (en)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6083B2 (ja) Anrヘッドホンでの閉塞効果低減処理
JP6121554B2 (ja) Anrヘッドホンで周囲の自然さを提供すること
CN102695114B (zh) 音频处理装置、系统、用途及方法
EP2953379B1 (en) User interface for anr headphones with active hear-through
US10200796B2 (en) Hear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eedback cancellation system based on signal energy relocation
EP3091754A1 (en) Binaural telepresence
CN103797816B (zh) 语音增强系统和方法
WO2014070995A1 (en) Providing audio and ambient sound simultaneously in anr headphones
CN109346096B (zh) 一种用于语音识别过程的回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AU2012203315A1 (en) Diminishing Tinnitus Loudness by Hearing Instrument Treatment
EP2224752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von Trittschallwirkungen bei Hörvorrichtungen mit aktiver Okklusionsreduktion
CN108476368A (zh) 声学电梯通信系统和这种系统的调整方法
US4154981A (en) Telephone system for diver communication
CN102984636A (zh) 听力仪器中的输出调制的控制
KR20170032237A (ko) 즉각적인 바람 잡음을 감소시키는 것
JP5673256B2 (ja) マスカ音測定装置、およびサウンドマスキング装置
US20180269842A1 (en) Volume-dependent automatic gain control
US8848901B2 (en) Speech canceler-enhancer system for use in call-center applications
EP2247082A1 (en)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lecommunicating voice signals
US8170224B2 (en) Wideband speakerphone
US20100074455A1 (en) Use of non-audible band to relay information for echo cancellation in a distributed media system
CN107055237A (zh) 一种高速电梯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13004464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굉음 방지장치 및 방법
JP2018085704A (ja) 通話制御装置、遠隔制御装置、及び通話管理方法
DE10200600154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Mikrofonüberwach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