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368B - 家用器具 - Google Patents

家用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368B
CN108474368B CN201680076216.3A CN201680076216A CN108474368B CN 108474368 B CN108474368 B CN 108474368B CN 201680076216 A CN201680076216 A CN 201680076216A CN 108474368 B CN108474368 B CN 1084743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sleeve
axial
edge region
household appliance
wall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2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368A (zh
Inventor
诺伯特·赫尔布林
迈克尔·威斯基尔彻
弗雷德·帕特扎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ko AG
Original Assignee
Sysk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ko AG filed Critical Sysko AG
Publication of CN108474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02K33/1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wherein the alternate energisation and de-energisation of the single coil system is e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movement of the arm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F04B17/04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using solenoids
    • F04B17/046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using solenoids the fluid flowing through the moving part of the m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47J31/468Pump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07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 H01F7/1615Armatures or 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having permanen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01F2007/086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2Transversal flux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c Pump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器具(12a),尤其是饮料分配机,其具有饮料泵,所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极套筒(14a;14b;14c;14d),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16a;16d)产生的磁通。提出的是,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沿液体的主流动方向(50a)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其中,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在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18e)中具有减小的导磁率。

Description

家用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饮料泵的家用器具。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一种用于家用器具,尤其是用于饮料分配机的饮料泵,用于输送液体,所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极套筒,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产生的磁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特别高效且低成本的饮料泵。该目的是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的,而本发明的有利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可以从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器具,尤其是饮料分配机,其具有饮料泵,用于输送液体,其中,所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极套筒,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产生的磁通。
提出的是,所述极套筒沿液体的主流动方向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
由此,可以实现作用在电枢上的磁力的有利伸展走向。可以提供特别高效的饮料泵。可以实现具有少量金属,尤其是具有少量铜的磁致动器的线圈的高效的饮料泵,从而可以提供特别低成本的饮料泵。在本文中,“饮料分配机”尤其应理解为设置成用于按份分发和/或制备饮料例如咖啡、茶、可可和/或其他乳混合饮料和/或冲泡饮料的自动机。优选地,自动饮料机构成为咖啡分配机,优选为全自动咖啡机。优选地,饮料泵构成为摆动电枢泵。优选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浮动支承的工作活塞,该工作活塞设置成尤其通过由极套筒引导的磁通来驱动。尤其地,工作活塞设置成用于泵室中的无止挡移动。优选地,工作活塞设置成用于至少大致平行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移动。优选地,饮料泵构成为高压摆动电枢泵并且设置成提供至少10巴,优选至少15巴的压力。还可以设想的是,饮料泵构成为低压摆动电枢泵并且设置成提供至少3巴的压力。尤其地,饮料泵构成为家用器具摆动电枢泵。优选地,饮料泵构成为自动饮料机泵。优选地,饮料泵具有铁磁路,该铁磁路包括至少一个极套筒。优选地,极套筒构成为至少大致管状,例如构成为滚动件。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开缝地构成,即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缝隙。尤其地,饮料泵具有泵室,工作活塞在该泵室中被引导。优选地,极套筒具有中空圆柱体的形状和中心轴线。极套筒围绕泵室。优选地,极套筒布置在泵室外部。方向名称如“轴向”、“径向”、“沿圆周方向”应相对于泵室的中心轴线和/或相对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来理解。“轴向”应理解为沿泵室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和/或沿极套筒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本文中,“主流动方向”尤其应理解为待输送液体平均在一段时间内,例如在按份分发的持续时间内移动所沿的方向。尤其地,主流动方向对应于轴向方向。尤其地,极套筒沿轴向方向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在本文中,“径向”尤其应理解为垂直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和/或垂直于泵室的中心轴线、从相应的中心轴线向外的方向。在本文中,“沿圆周方向”尤其应理解为沿圆弧围绕极套筒的中心轴线和/或围绕泵室的中心轴线在垂直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和/或垂直于泵室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内。在本文中,磁导率“显著变化”尤其应理解为,在沿轴向方向间隔开的点处的导磁率的值相差至少20%,优选至少40%,更优选至少60%,特别优选至少80%。“设置”应理解为特别编程、布设和/或装备。对象设置成特定功能尤其应理解为,该对象在至少一个应用和/或操作状态下执行和/或实施该特定功能。
极套筒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具有减小的导磁率。由此可以特别有利地设定电枢的行程高度。可以提供特别灵活可适配的饮料泵。在本文中,“轴向边缘区域”应理解为由极套筒的轴向边缘限定的区域。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在已安装状态下布置在极套筒的相对于主流动方向向下游取向的端部。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布置在极套筒的出口侧端部上。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布置在工作活塞的静止位置处在极套筒的面向工作活塞的端部上。优选地,在轴向边缘区域中,磁导率沿边缘方向至少大致单调减小。优选地,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导磁率沿边缘方向至少大致不断减小。在本文中,“磁导率”应尤其理解为广延量。可以设想的是,密集磁导率的降低,例如由于极套中的物质组成沿轴向方向变化,广延磁导率降低。优选地,极套筒至少大致由铁磁材料制成。优选地,极套筒至少大致由钢制成,优选由非合金高级钢制成。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具有至少一种另外的材料,例如合金和/或塑料。
还提出的是,极套筒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具有减小的有效的壁材料体积。由此可以实现特别简单和/或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可以提供特别低成本的极套筒。在本文中,“减小的有效的”壁材料体积应尤其理解为减小的磁性影响的壁材料体积。例如,通过铣削工艺或通过轧制工艺来减少壁材料体积。
有利地,极套筒的轴向边缘区域构成为波状。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极套筒可以在在冲压过程中低成本地制造。在本文中,“波状”应尤其理解为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口。优选地,极套筒沿圆周方向具有至少两个不同高度。优选地,极套筒沿圆周方向具有用于轴向延伸的至少两个不同值。优选地,边缘区域具有多个切口,例如至少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切口。优选地,切口彼此类似地构成和/或具有相等的切口深度。可以设想的是,切口构成不同,并且例如具有不同的切口深度的切口沿圆周方向交替。优选地,切口至少大致均匀地沿圆周方向分布地布置在边缘区域上。优选地,边缘区域具有至少大致周期性的轮廓。可以设想的是,轴向边缘区域构成为波纹状或锯齿状。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构成为冠形。优选地,切口构成为梯形。
还提出的是,极套筒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具有减小的壁厚。由此可以提供在轴向边缘区域中特别稳定地构成的极套筒。尤其地,极套筒具有轴向截面轮廓,该轴向截面轮廓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具有减小的壁厚。在本文中,“轴向截面轮廓”应尤其理解为沿着平行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内的截面的轮廓。在本文中,“减小的”壁厚应尤其理解为相对于轴向方向变化,尤其是渐缩的壁厚。优选地,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中沿边缘方向至少大致单调减小。尤其地,壁厚在彼此轴向间隔开的至少两个点处具有不同的值。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对称轴线,该对称轴线优选地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优选地,极套筒至少大致旋转对称地构成。
还提出的是,极套筒具有基本壁厚,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中相对于基本壁厚减小。由此可以实现特别简单的形式的极套筒。极套筒可以由圆柱形坯件制成。可以实现特别有成本竞争力的制造工艺。“基本壁厚”应尤其理解为在轴向部段上至少大致恒定的壁厚。在本文中,“恒定的壁厚”应尤其理解为壁厚相对于轴向位移是恒定的。优选地,基本壁厚在轴向纵向延伸的四分之一,优选三分之一,特别优选二分之一上至少大致恒定。在本文中,“至少大致恒定”应尤其理解为具有小于2%的偏差,优选具有小于1%的偏差,特别优选具有小于0.5%的偏差。优选地,极套筒具有最大边缘厚度,该最大边缘厚度对应于基本壁厚。优选地,基本壁厚为至少1.0mm,优选至少2.0mm,特别优选至少2.5mm,非常特别优选至少3.0mm。优选地,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壁厚相对于基本壁厚和/或相对于最大壁厚至少大致连续减小。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被至少一个成形元件限定,该成形元件例如是凹槽、台阶和/或边缘,尤其是斜坡的边缘。优选地,沿轴向方向紧邻轴向边缘区域布置有具有基本壁厚的区域。
有利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极套筒,该至少一个另外的极套筒布置成与极套筒通过间隙间隔开。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饮料泵的效率。尤其地,铁磁路包括极套筒和另外的极套筒。在本文中,间隙应尤其理解为磁绝缘间隙。优选地,在已安装状态下,间隙由磁绝缘体填充,该磁绝缘体例如是空气、橡胶、合成材料和/或含纤维素的材料。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在已安装状态下布置在极套筒的面向间隙的端部上。优选地,至少一个另外的极套筒具有基本壁厚,该基本壁厚对应于极套筒的基本壁厚。优选地,极套筒和另外的极套筒具有相同的内圆周。优选地,极套筒相对于另外的极套筒布置在入口侧。
在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极套筒具有轴向截面轮廓,该轴向截面轮廓是从力-位移特征曲线导出的。由此可以有利地提供灵活可设定的饮料泵。操作中饮料泵的加热可以保持较低。可以实现饮料泵的保持不变的性能。可以实现高的使用者舒适度。在本文中,“力-位移特征曲线”应尤其理解为由于磁通而作用在摆动电枢泵的工作活塞上的力相对于工作活塞的轴向位置再现的特征曲线和/或依赖性。优选地,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成形元件,尤其是至少一个台阶和/或斜坡,该成形元件具有从力-位移特征曲线导出的至少一个几何参数。优选地,在优化方法中,在轴向截面轮廓的边缘区域中例如从矩形截面轮廓开始尤其是通过倒角来减小壁厚,并且评估对摆动活塞泵的力-位移特征曲线和/或压力-体积流量特征特性的影响。在进一步的处理步骤中,进一步减小壁厚,直到不再进一步改善摆动电枢泵的力-位移特征曲线和/或压力-体积流量特征特性。尤其地,在行程期间作用在工作活塞上的最大力减小。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是从磁绝缘间隙的区域中的力-位移特征曲线的值和/或斜率导出的,和/或从极套筒的边缘上的力-位移特征曲线的值和/或斜率导出的。
还提出的是,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斜坡和/或多重台阶部。由此,可以有利地设定尤其是在磁绝缘间隙的区域中的磁通的形状。可以实现尤其是在磁绝缘间隙的区域中作用在饮料泵的工作活塞上的磁力的特别有利的伸展走向。优选地,壁厚在极套筒的面向磁绝缘间隙的边缘上具有最小值,该最小值布置在斜坡的边缘上。优选地,壁厚在轴向壁区域中至少大致单调伸展,即壁厚随着越来越远离极套筒的边缘而增加。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由至多两个凸表面构成,该至多两个凸表面优选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和布置。优选地,斜坡和/或多重台阶部布置在极套筒的外圆周上。还可以设想的是,斜坡和/或多重台阶部布置在极套筒的内圆周上。还可以设想的是,轴向截面轮廓不仅在外圆周上而且在内圆周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斜坡和/或多重台阶部。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斜坡,该至少两个斜坡尤其相对于对称轴线彼此对称地构成和/或布置。
在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轴向边缘区域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具有至少2mm的值。由此可以特别有效地改变尤其是在磁绝缘间隙的区域中的磁通。可以限定饮料泵的构件的荷载。可以提供特别耐用的饮料泵。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具有至少3mm、优选至少4mm、特别优选至少5mm的值。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为极套筒的总轴向延伸的至少20%,优选至少25%,特别优选至少30%。
还提出的是,轴向边缘区域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具有至多10mm的值。由此可以特别有效地减小尤其是在磁绝缘间隙的区域中相对于轴向位置的力梯度。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具有至多8mm、优选至多6mm、特别优选至多5mm的值。优选地,基本壁厚与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之间之比具有在0.5和2.5之间的值。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为在电枢的静止位置处在摆动电枢泵的电枢距极套筒的面向电枢的边缘的间隔的至多90%,优选至多70%,特别优选至多50%。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为在电枢的静止位置处摆动电枢泵的电枢距极套筒的面向电枢的边缘的间隔的至少10%,优选至少20%,特别优选至少40%。在本文中,电枢的静止位置应尤其理解为电枢在磁线圈断开时,尤其是由于作用在电枢上的弹簧元件的力平衡而占据的电枢位置。优选地,轴向边缘区域的轴向延伸为极套筒的最大轴向延伸的至多50%,优选至多40%,特别优选至多30%。
在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斜坡,该斜坡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围成至多30度的角度。由此可以实现极套筒的特别大的边缘壁厚。可以特别精确地设定力-位移特征曲线的伸展走向。优选地,斜坡与中心轴线围成至多25度、优选至多20度、特别优选至多15度的角度。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斜坡,该至少两个斜坡分别与极套筒的中心轴线围成至多30度的角度,并且该至少两个斜坡尤其是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地构成和/或布置。
在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部段,该至少一个部段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该至少一个部段具有至少2mm的轴向延伸。由此可以提供特别简单构造的极套筒。可以特别低成本地制造由至少两个圆柱形元件构成的极套筒。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的部段构成为矩形。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优选构成为矩形的至少两个部段,该至少两个部段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该至少两个部段尤其相对于对称轴线彼此对称地构成和/或布置。优选地,该部段紧邻具有基本壁厚的部段布置。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在该部段的边缘上具有台阶。在本文中,“台阶”应尤其理解为壁厚、半径和/或直径的两个值之间的跳跃。尤其地,相对于轴向方向布置在台阶的不同侧上的两个横截面具有不同的壁厚、不同的半径和/或不同的直径。在本文中,“横截面”应尤其理解为沿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的截面。优选地,极套筒构成为多件式并且具有第一圆柱形元件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圆柱形元件,该第一圆柱形元件具有极套筒的基本壁厚,该至少一个另外的圆柱形元件布置在部段中并且具有壁厚,该壁厚小于基本壁厚,尤其是小于第一圆柱形元件的壁厚。优选地,部段具有至少3mm、优选至少4mm、特别优选至少5mm的轴向延伸。优选地,台阶布置在外圆周上。
还提出的是,轴向截面轮廓包括至少一个台阶,该至少一个台阶具有至少0.2mm的高度。由此可以实现特别紧凑的轴向截面轮廓。优选地,台阶具有至少0.3mm、优选至少0.4mm、特别优选至少0.5mm的高度。优选地,台阶布置在轴向边缘区域的边缘上,尤其是在背离极套筒的边缘的边缘上。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由至少一个台阶和至少一个斜坡构成的组合。优选地,轴向截面轮廓包括至少两个台阶,该至少两个台阶分别具有至少0.2mm的高度,并且该至少两个台阶尤其是相对于对称轴线彼此对称地构成和/或布置。
还提出的是,极套筒至少在轴向边缘区域中具有恒定的内径。由此可以实现极套筒与泵室之间特别小的间隔。可以进一步提高饮料泵的效率。在本文中,“恒定”应理解为相对于轴向位移恒定,尤其相对于沿轴向方向相对错开的横截面恒定。
在一个有利设计方案中,轴向截面轮廓在内圆周上具有至少一个台阶。可以实现在工作活塞移动时饮料泵的极套筒和电枢元件之间的特别小的最小间隔。由此可以将电能特别有效地转换成工作活塞的动能。可以进一步提高饮料泵的效率。
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饮料泵的家用器具,尤其是自动饮料机,可以提供特别高效的家用器具。分发持续时间可以通过多次按份分发保持至少大致恒定。可以实现高的使用者舒适度。
在这里,根据本发明的饮料泵和/或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器具应当/不应该限于上述的应用和实施方式。尤其地,根据本发明的手动工具机器设备和/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工作方式的方法可以具有本文所述数量的单独元件、构件和单元以及与方法步骤不同的数量。另外,在本公开中给出的值范围内,位于所提及的限制内的值也被认为是公开的并且认为可任意使用。
附图说明
从以下附图说明中得出进一步的优点。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五个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许多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按照目的地单独考虑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组合成有意义的进一步组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器具的视图;
图2示出了家用器具的饮料泵的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饮料泵的极套筒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极套筒沿轴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极套筒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具有多重台阶部的另一实施例的极套筒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具有多个套筒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极套筒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在内圆周上具有台阶的极套筒的一实施例的饮料泵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极套筒的纵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具有冠形边缘区域的另一实施例的极套筒的立体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具有极套筒的饮料泵的沿纵向轴线的剖视图,其中,该极套筒具有冠状边缘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家用器具12a,家用器具12a构成为饮料分配机。在本实施例中,家用器具12a设置成按份(portion-wise)制备饮料并分发饮料份。家用器具12a构成为全自动咖啡分配机。家用器具12a包括未进一步示出的用于水和咖啡的储存容器。家用器具12a具有控制单元42a,控制单元42a设置成用于使用者输入。家用器具12a包括承滴盘44a和器皿收纳部46a。家用器具12a包括分发单元48a,分发单元48a用于将饮料份尤其分发到布置在器皿收纳部46a中的器皿中。家用器具12a包括饮料泵10a(参见图2)。饮料泵10a设置成用于在至少12巴的压力下输送液体,例如水。饮料泵10a设置成克服12巴的背压输送液体。可以设想的是,饮料泵10a设置成用于在例如至少8巴、7巴或4巴的较低压力下输送液体。还可以设想的是,饮料泵10a设置成用于在例如15巴的较高压力下输送液体。饮料泵10a设置成沿主流动方向50a输送液体。
饮料泵10a包括磁致动器16a,磁致动器16a具有磁线圈52a。饮料泵10a包括工作活塞54a。磁致动器16a设置成提供用于驱动工作活塞54a的磁场。工作活塞54a是浮动支承的。饮料泵10a包括作用在工作活塞54a上的两个弹簧元件56a,58a。弹簧元件56a,58a设置成沿彼此相反方向作用在工作活塞54a上。其中一个弹簧元件56a构成为泵弹簧。构成为泵弹簧的弹簧元件56a设置成在压力冲程时驱动工作活塞54a。弹簧元件56a构成为螺旋压缩弹簧。饮料泵10a具有泵室60a,工作活塞54a在泵室60a中可移动地被引导。泵室60a具有泵室壁62a,泵室壁62a构成为活塞引导件。泵室60a穿过具有磁线圈52a的线圈壳体。磁线圈52a设置成产生部分地穿过泵室60a的磁场。在本实施例中,泵室60a构成为至少大致圆柱形。泵室60a具有中心轴线64a,中心轴线64a对应于圆柱轴线并且至少大致平行于主流动方向50a对准。
为了定向磁场,饮料泵10a包括铁磁路,该铁磁路部分地围绕磁线圈52a。铁磁路包括至少一个极套筒14a,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16a产生的磁通(参见图3)。极套筒14a构成为至少大致中空圆柱体形式。极套筒14a具有中心轴线32a,中心轴线32a对应于圆柱体轴线。极套筒14a具有内圆周66a和外圆周68a。在已安装状态下,泵室60a的中心轴线64a和极套筒14a的中心轴线32a至少大致重合。在已安装状态下,极套筒14a与泵室60a同轴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a构成为旋转件。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a根据其他方法制造并且例如构成为滚动件。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a旋转对称地构成。
极套筒14a沿待输送液体的主流动方向50a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具有减小的导磁率。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具有减小的有效的壁材料体积。极套筒14a具有轴向截面轮廓,该轴向截面轮廓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具有减小的壁厚。轴向边缘区域18a布置在极套筒14a的轴向边缘上。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上具有最小壁厚。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上相对于边缘区域18a具有最小壁厚。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上具有至少大致0.8mm的壁厚。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上具有小于0.8mm的壁厚或者极小的壁厚。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上具有大于0.8mm的壁厚。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a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具有锥形伸展走向。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随着距轴向边缘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随着距轴向边缘的距离增加而单调增加。
极套筒14a具有基本壁厚20a,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相对于基本壁厚20a减小。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各处小于基本壁厚20a。极套筒14a除了轴向边缘区域18a之外还具有另一区域70a,在另一区域70a中,壁厚连续地对应于基本壁厚20a。壁厚在另一区域70a中至少大致恒定。另一区域70a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对应于极套筒14a的总轴向延伸的至少大致80%。另一区域70a延伸超过极套筒14a的总轴向延伸的三分之二。另一区域70a和轴向边缘区域18a构成完整的极套筒14a。基本壁厚20a对应于极套筒14a的最大壁厚。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壁厚20a具有至少大致2.5mm的值。
铁磁路具有另一极套筒22a,另一极套筒22a布置成与极套筒14a通过间隙24a间隔开。间隙24a构成为磁绝缘间隙24a。间隙24a具有至少大致6.5mm的宽度。可以设想的是,间隙24a实施得更窄或更宽。在间隙24a中布置有不可磁化材料制的定距环。在本实施例中,定距环具有至少大致6mm的轴向延伸。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彼此之间沿轴向方向包括磁绝缘间隙24a。磁绝缘间隙24a中断铁磁路。在已安装状态下,轴向边缘区域18a的轴向边缘限定铁磁路的磁绝缘间隙24a。磁绝缘间隙24a在空间上轴向布置在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之间。极套筒14a的轴向边缘区域18a布置在极套筒14a的面向磁绝缘间隙24a的一侧上。另一极套筒22a具有基本壁厚,该基本壁厚对应于极套筒14a的基本壁厚20a。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具有相同的基本壁厚20a。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彼此同轴布置。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彼此齐平布置。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具有相同的外径。极套筒14a相对于另一极套筒22a针对主流动方向50a布置在上游。极套筒14a相对于另一极套筒22a布置在入口侧。在已安装状态下,由极套筒14a、磁绝缘间隙24a和另一极套筒22a组成的总成的轴向延伸大于磁线圈52a的轴向延伸。
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分别围绕泵室60a。极套筒14a和另一极套筒22a径向布置在磁线圈52a和泵室60a之间。另一极套筒22a在面向磁绝缘间隙24a的边缘上具有倒角122a。倒角122a布置在另一极套筒22a的外圆周上。倒角122a具有至少大致45度的角度。可以设想的是,倒角122a具有偏离45度的角度,例如相对于外圆周更平的角度或更陡的角度。倒角122a具有至少大致1.5mm的宽度。可以设想的是,倒角122a具有更大的宽度或更小的宽度。可以设想的是,另一极套筒22a构成为没有倒角。
轴向截面轮廓是从力-位移特征曲线导出的。力-位移特征曲线再现磁力对工作活塞54a的轴向位置的依赖性。磁致动器16a由于由磁致动器16a生成的磁通而提供磁力。
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斜坡28a。斜坡28a布置在轴向截面轮廓的轴向边缘区域18a中。斜坡28a确定轴向边缘区域18a。在本实施例中,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对称轴线72a。轴向截面轮廓相对于对称轴线72a具有另一斜坡74a,另一斜坡74a与斜坡28a对称构成并且与斜坡28a对称布置。斜坡28a,74a沿轴向方向至少大致在整个轴向边缘区域18a上延伸。极套筒14a在面向磁绝缘间隙24a的边缘上具有由斜坡28a,74a形成的倒角。斜坡28a,74a布置在轴向边缘区域18a的外圆周68a上。还可以设想的是,斜坡28a,74a布置在轴向边缘区域18a的内圆周66a上。斜坡28a,74a构成为至少大致笔直。边缘区域18a沿斜坡28a,74a具有至少大致恒定的斜率。可以设想的是,斜坡28a,74a具有曲率并且构成为例如凹或凸。还可以设想的是,轴向边缘区域18a具有沿轴向相继的有不同斜率的部段和/或具有屈曲的外圆周68a和/或内圆周66a。
斜坡28a,74a分别具有轴向延伸和径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和该径向延伸是从力-位移特征曲线导出的。轴向截面轮廓是从磁绝缘间隙24a的区域中的力-位移特征曲线的值和/或斜度导出的和/或从极套筒14a的边缘上的力-位移特征曲线的值和/或斜度导出的。
轴向边缘区域18a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具有至少2mm的值。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a具有至少大致18mm的轴向延伸。轴向边缘区域18a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为极套筒14a的总轴向延伸的至少20%。轴向边缘区域18a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具有至多10mm的值。轴向边缘区域18a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为极套筒14a的总延伸的至多30%。在本实施例中,轴向边缘区域18a具有至少大致4.7mm的轴向延伸。轴向边缘区域18a的轴向延伸为极套筒14a的总轴向延伸的至少大致25%。可以设想的是,边缘区域18a的轴向延伸具有偏离4.7mm的值。轴向边缘区域18a的轴向延伸与壁厚之比为至少大致1.9。
轴向截面轮廓的斜坡28a,74a分别与极套筒14a的中心轴线32a围成至多30度的角度34a。轴向截面轮廓的斜坡28a,74a分别与极套筒14a的中心轴线32a围成至少10度的角度34a(参见图4)。轴向截面轮廓的斜坡28a,74a分别与中心轴线32a围成至少大致15度的角度34a。
轴向截面轮廓包括至少一个台阶37a,至少一个台阶37a具有至少0.2mm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轴向截面轮廓包括另一台阶76a,另一台阶76a相对于对称轴线72a与台阶37a对称构成并且与台阶37a对称布置。台阶37a,76a分别具有至少大致0.5mm的高度。台阶37a,76a布置在极套筒14a的外圆周68a上。台阶37a,76a限定轴向边缘区域18a。斜坡28a,74a中的每一个均在空间上布置在台阶37a,76a中的一个与极套筒14a的边缘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a具有垂直于中心轴线32a对准的三个端表面78a,80a,82a。端表面中的第一个78a与极套筒14a的内圆周66a邻接。第一端表面78a构成为圆环。第一端表面78a构成极套筒14a的边缘(参见图5)。端表面中的第一个78a在已安装状态下面向磁绝缘间隙24a。端表面中的另一个80a具有与第一端表面78a相同的取向并且与极套筒14a的外圆周68a邻接。另一端表面80a对应于轴向截面轮廓的台阶37a。另一端表面80a构成为圆环。第一端表面78a和另一端表面80a彼此同心布置。第一端表面78a和另一端表面80a通过轴向边缘区域18a的外圆周68a的锥形伸展走向相互连接。端表面中的第三个82a布置在极套筒14a的另一边缘上。第三端表面82a在已安装状态下背离磁绝缘间隙24a布置。第三端表面82a与极套筒14a的内圆周66a和外圆周68a邻接。
轴向截面轮廓至少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具有恒定的内径38a。极套筒14a的内圆周66a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至少大致平滑地构成。极套筒14a的内圆周66a在轴向边缘区域18a中以圆柱护套表面的形式构成。
饮料泵10a的工作活塞54a包括电枢元件84a,电枢元件84a完全由可磁化材料构成。在静止位置处,即在磁线圈52a断开时,电枢元件84a具有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处,电枢元件84a与中断铁磁路的间隙24a轴向部分地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枢元件84a的静止位置处电枢元件84a距极套筒14a的面向电枢元件84a的边缘的间隔为至少大致10mm。轴向边缘区域18a的轴向延伸为在电枢元件84a的静止位置处电枢元件84a距极套筒14a的面向电枢元件84a的边缘的间隔的至少大致47%。如果磁线圈52a通电,则铁磁路和电枢元件84a中生成磁通,其中,对抗该磁通的磁阻尤其是通过在电枢元件84a和铁磁路之间的剩余间隙宽度被确定。这样的系统试图采取磁阻最小的状态。致动力作用在电枢元件84a上,该致动力使电枢元件84a从其静止位置克服构成为泵弹簧的弹簧元件56a的力偏转。在本实施例中,电枢元件84a通过物质间接合与工作活塞54a的基体连接。
饮料泵10a包括磁通引导元件86a,磁通引导元件86a设置成引导和/或集中由磁致动器16a产生的磁通。磁通引导元件86a设置成加强作用在电枢元件84a上的磁力。磁通引导元件86a构成为套筒。磁通引导元件86a布置在泵室60a内。磁通引导元件86a在已安装状态下与泵室壁62a邻接。磁通引导元件86a径向布置在构成为泵弹簧的弹簧元件56a与泵室壁62a之间。
为了获得泵作用,磁线圈52a使用脉冲状电压被通电,由此在泵室60a的区域中生成持续变化的磁场。呈脉冲形变化的且由极套筒14a,22a引导的磁场引起的是,工作活塞54a以增大的磁场强度首先从其静止位置克服构成为泵弹簧的弹簧元件56a的力偏转。作用在工作活塞54a上的磁力依赖于电枢元件84a的位置处的磁通密度,而磁通密度尤其由极套筒14a,22a的形状确定。一旦通过磁线圈52a的电流减小并且因此磁场强度再次下降,则工作活塞54a通过弹簧元件56a的力向静止位置的方向移动。在这里,磁线圈52a优选前置于未进一步示出的二极管单元连接,由此磁线圈52a仅以交流电压的半波被通电。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磁线圈52a设置用于50Hz的230V交流电压。
在工作活塞54a已安装的情况下,泵室60a包括前室88a、压力室90a和排出室92a。工作活塞54a包括活塞阀94a,活塞阀94a在流动技术上布置在前室88a和压力室90a之间。活塞阀94a相对于饮料泵10a的纵向轴线居中布置在饮料泵10a中并且居中布置在工作活塞54a中。活塞阀94a呈止回阀的形式构成,该止回阀具有从前室88a到压力室90a的通道方向。活塞阀94a包括阀座、闭锁件和锁紧弹簧。锁紧弹簧设置成将闭锁件拉到阀座上。在工作活塞54a由于磁场而克服构成为泵弹簧的弹簧元件56a的力而移动的填充冲程中,流体从前室88a通过活塞阀94a流到压力室90a中。在工作活塞54a通过弹簧元件56a的力移动的随后的压力冲程中,流体从压力室90a被压出。在这里作用在流体上的最大压力尤其依赖于弹簧元件56a的力。在这里工作活塞54a移动的距离依赖于饮料泵10a的设计,尤其是依赖于极套筒14a,22a的形状。
饮料泵10a具有两个连接元件96a,98a。连接元件96a中的第一个构成为进入元件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供水装置,例如连接到储水容器。第一连接元件96a具有用于连接到软管的连接件100a。可以设想的是,第一连接元件96a具有连接耦接器。连接元件98a中的另一个构成为排出元件并且具有连接耦接器102a。可以设想的,另一连接元件98a具有连接件。
弹簧元件58a中的另一个构成为阻尼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元件58a中的另一个构成为螺旋弹簧。工作活塞54a浮动地支承在两个弹簧元件56a,58a之间。工作活塞54a至少大致不中断地与两个弹簧元件56a,58a接触。可以设想的是,弹簧元件58a中的另一个构成为另一弹性元件,例如波纹管元件和/或多孔元件。饮料泵10a包括用于密封元件106a的轴承环104a。密封元件106a设置成用于将前室88a相对于压力室90a密封。在已安装状态下,工作活塞54a穿过轴承环104a。密封元件106a与工作活塞54a一起构成滑动密封件。
饮料泵10a包括排出阀108a,排出阀108a布置在排出室92a中。排出室92a由另一连接元件98a构成。排出阀108a在流动技术上布置在饮料泵10a的压力室90a和排出室92a之间。排出阀108a相对于饮料泵10a的纵向轴线居中布置在饮料泵10a中并居中布置在排出室92a中。排出室92a在流动技术上布置在压力室90a与排出开口之间。排出阀108a构成为止回阀,该止回阀具有从压力室90a到排出室92a的通道方向。压力室元件具有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构成用于排出阀108a的阀座。排出阀108a包括轴向可移动地支承的闭锁件,和在已安装状态下将闭锁件压靠在阀座上的锁紧弹簧。
图6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四个另外的实施例。以下描述和附图大致限于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其中,针对标示相同的构件,尤其是针对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原则上也可以参照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和/或描述,尤其是图1至图5的附图和/或描述。为了区分实施例,将字母a置于图1至图5中的实施例的附图标记后面。在图6至图11的实施例中,字母a被字母b至e代替。
图6示出了用于家用器具的饮料泵10b的另一实施例。饮料泵10b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构造。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饮料泵10b具有极套筒14b。极套筒14b设置成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产生的磁通。极套筒14b至少大致以中空圆柱体的形式构成。极套筒14b具有中心轴线32b,中心轴线32b对应于圆柱体轴线。极套筒14b具有内圆周66b和外圆周68b。在已安装状态下,极套筒14b与饮料泵10b的泵室同轴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b旋转对称地构成。极套筒14b沿待输送液体的主流动方向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极套筒14b具有轴向截面轮廓,该轴向截面轮廓在轴向边缘区域18b中具有减小的壁厚。轴向边缘区域18b布置在极套筒14b的轴向边缘上。极套筒14b在轴向边缘上具有最小壁厚。极套筒14b在轴向边缘上相对于边缘区域18b具有最小壁厚。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多重台阶部30b。多重台阶部30b布置在轴向截面轮廓的轴向边缘区域18b中。多重台阶部30b确定轴向边缘区域18b。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对称轴线72b。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另一多重台阶部110b,另一多重台阶部110b相对于对称轴线72b与多重台阶部30b对称构成并且与多重台阶部30b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多重台阶部30b,110b分别具有三个台阶。可以设想的是,多重台阶部30b,110b具有数量不同于三个的台阶,例如两个台阶或四个或多个台阶。在本实施例中,台阶具有至少大致相同的台阶高度。台阶沿轴向方向均匀分布地布置在轴向边缘区域18b中。还可以设想的是,台阶具有不同的台阶高度和/或沿轴向不均匀分布地布置。
图7示出了用于家用器具的饮料泵10c的另一实施例。饮料泵10c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构造。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饮料泵10c具有极套筒14c。极套筒14c设置成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产生的磁通。极套筒14c至少大致以中空圆柱体的形式构成。极套筒14c具有中心轴线32c,中心轴线32c对应于圆柱体轴线。极套筒14c具有内圆周66c和外圆周68c。在已安装状态下,极套筒14c与饮料泵10c的泵室同轴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c旋转对称地构成。极套筒14c沿待输送液体的主流动方向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极套筒14c具有轴向截面轮廓,该轴向截面轮廓在轴向边缘区域18c中具有减小的壁厚。轴向边缘区域18c布置在极套筒14c的轴向边缘上。极套筒14c在轴向边缘上具有最小壁厚。极套筒14c在轴向边缘上相对于边缘区域18c具有最小壁厚。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部段36c,该至少一个部段36c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该至少一个部段36c具有至少2mm的轴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c具有至多10mm的轴向延伸。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c具有至少大致4.7mm的轴向延伸。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c布置在轴向边缘部分18c中。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c确定轴向边缘区域18c。
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对称轴线72c。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另一部段112c,另一部段112c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另一部段112c与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c对称构成并且与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c对称布置。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轴向截面轮廓的部段36c,112c分别构成为矩形。在本实施例中,轴向截面轮廓由矩形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c构成为多件式。极套筒14c具有两个套筒元件114c,116c,该两个套筒元件114c,116c分别构成为中空圆柱体。套筒元件114c,116c在已组装状态下彼此同心布置。套筒元件114c,116c在已组装状态下彼此对准布置。套筒元件114c,116c具有相同的内径。套筒元件114c中的第一个具有极套筒14c的基本壁厚。套筒元件116c中的另一个具有相对于基本壁厚减小的壁厚。套筒元件116c中的另一个具有比第一套筒元件114c的外径小的外径。
图8示出了用于家用器具的饮料泵10d的另一实施例。饮料泵10d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构造。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饮料泵10d具有极套筒14d。极套筒14d设置成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16d产生的磁通。极套筒14d至少大致以中空圆柱体的形式构成。极套筒14d具有中心轴线32d,中心轴线32d对应于圆柱体轴线。极套筒14d具有内圆周66d和外圆周68d。在已安装状态下,极套筒14d与饮料泵10d的泵室60d同轴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d旋转对称地构成。极套筒14d沿待输送液体的主流动方向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极套筒14d具有轴向截面轮廓,该轴向截面轮廓在轴向边缘区域18d中具有减小的壁厚。轴向边缘区域18d布置在极套筒14d的轴向边缘上。极套筒14d在轴向边缘上具有最小壁厚。极套筒14d在轴向边缘上相对于边缘区域18d具有最小壁厚。
极套筒14d具有基本壁厚20d,该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18d中相对于基本壁厚20d减小(参见图9)。壁厚在轴向边缘区域18d中各处小于基本壁厚20d。极套筒14d在极套筒14d的背离轴向边缘区域18d的边缘上具有另一区域70d,在另一区域70d中,壁厚连续对应于基本壁厚20d。壁厚在另一区域70d中至少大致恒定。另一区域70d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对应于极套筒14d的总轴向延伸的至少大致60%。轴向截面轮廓具有部段36d,部段36d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部段36d具有至少2mm的轴向延伸。轴向截面轮廓在另一区域70d中具有矩形。轴向截面轮廓在部段36d中具有矩形。基本壁厚20d对应于极套筒14d的最大壁厚。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壁厚20d具有至少大致3.5mm的值。
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铁磁路具有另一极套筒22d,另一极套筒22d布置成与极套筒14d通过间隙24d间隔开。间隙24d构成为磁绝缘间隙24d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不可磁化材料。极套筒14d和另一极套筒22d彼此之间沿轴向方向包括磁绝缘间隙24d。磁绝缘间隙24d中断铁磁路。在已安装状态下,轴向边缘区域18a的轴向边缘限定铁磁路的磁绝缘间隙24d。磁绝缘间隙24d在空间上轴向布置在极套筒14d和另一极套筒22d之间。极套筒14d的轴向边缘区域18d布置在极套筒14d的面向磁绝缘间隙24d的一侧上。另一极套筒22d具有基本壁厚,该基本壁厚对应于极套筒14d的部段36d的壁厚。
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斜坡28d。斜坡28d布置在轴向截面轮廓的轴向边缘区域18d中。斜坡28d确定轴向边缘区域18d。在本实施例中,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对称轴线72d。轴向截面轮廓相对于对称轴线72d具有另一斜坡74d,另一斜坡74d与斜坡28d对称构成并且与斜坡28d对称布置。斜坡28d,74d沿轴向方向至少大致通过整个轴向边缘区域18d延伸。极套筒14d在面向磁绝缘间隙24d的边缘上具有由斜坡28d,74d形成的倒角。斜坡28d,74d布置在轴向边缘区域18d的外圆周68d上。类似于前述实施例,轴向截面轮廓是从力-位移特征曲线导出的。轴向边缘区域18d具有轴向延伸,该轴向延伸具有至少2mm的值。在本实施例中,轴向边缘区域18d具有至少大致7mm的轴向延伸。轴向截面轮廓的斜坡28d,74d分别与中心轴线32d围成至少大致15度的角度。
轴向截面轮廓包括至少一个台阶37d,至少一个台阶37d具有至少大致0.5mm的高度。轴向截面轮廓包括另一台阶76d,另一台阶76d相对于对称轴线72d与台阶37d对称构成并且与台阶37d对称布置。台阶37d,76d布置在极套筒14d的外圆周68d上。斜坡28d,74d中的每一个均在空间上布置在台阶37d,76d中的一个与极套筒14d的边缘之间。轴向截面轮廓具有另一部段112d,另一部段112d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另一部段112d相对于对称轴线72d与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d对称构成并且与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的部段36d对称布置。与前述实施例不同,轴向截面轮廓在内圆周66d上具有至少一个台阶40d。轴向截面轮廓在内圆周66d上包括另一台阶118d,另一台阶118d相对于对称轴线72d与台阶40d对称构成并且与台阶40d对称布置。布置在内圆周66d上的台阶40d,118d限定轴向边缘区域18d。布置在内圆周66d上的台阶40d,118d分别限定部段36d,112d中的一个。
在一个替代设计方案中,极套筒14d可以构成为多件式例如两件式。然后,极套筒14d具有外套筒元件和内套筒元件。套筒元件在已安装状态下彼此同心布置。外套筒元件至少大致完全围绕内套筒元件。内套筒元件具有壁厚,该壁厚对应于布置在极套筒14d的内圆周66d上的台阶40d,118d的台阶高度。内套筒元件的轴向延伸对应于另一区域70d的轴向延伸,在另一区域70d中,极套筒14d的壁厚连续地对应于基本壁厚20d。
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饮料泵10d的工作活塞54d包括电枢元件84d,电枢元件84d完全由可磁化材料构成。与前述实施例不同,饮料泵10d不具有布置在泵室60d中的磁通引导元件。在工作活塞54d已安装的情况下,泵室60d包括前室88d、压力室90d和排出室92d。工作活塞54d包括活塞阀94d,活塞阀94d在流动技术上布置在前室88d和压力室90d之间。饮料泵10d包括排出阀108d,排出阀108d布置在排出室92d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泵室60d在极套筒14d的区域中偏离圆柱形状。泵室60d具有部段120d,部段120d具有减小的内径。部段120d在已安装状态下相对于中心轴线64d的方向布置在与极套筒14d的另一区域70d相同的高度处。部段120d和另一区域70d的轴向延伸彼此对应。泵室60d具有径向台阶,该径向台阶对应于极套筒14d的台阶40d。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d在另一区域70d中的最小内径小于电枢元件84d的最大直径。也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d的最小内径等于或小于电枢元件84d的最大直径。
饮料泵10d具有两个连接元件96d,98d。连接元件96d中的第一个构成为进入元件并且设置成用于连接到供水装置,例如连接到储水容器。第一连接元件96d具有用于连接到软管的连接件100d。连接元件98d中的另一个构成为排出元件并且具有连接耦接器102d。弹簧元件58d中的另一个构成为阻尼元件。工作活塞54d浮动地支承在两个弹簧元件56d,58d之间。饮料泵10d包括用于密封元件106d的轴承环104d。密封元件106d设置成用于将前室88d相对于压力室90d密封。
图11示出了用于家用器具的饮料泵10e的另一实施例。饮料泵10e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构造。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饮料泵10e具有极套筒14e。极套筒14e设置成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产生的磁通。极套筒14e至少大致以中空圆柱体的形式构成。极套筒14e具有中心轴线32e,中心轴线32e对应于圆柱体轴线。极套筒14e具有内圆周66e和外圆周68e。在已安装状态下,极套筒14e与饮料泵10e的泵室同轴布置。极套筒14e沿待输送液体的主流动方向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极套筒14e在轴向边缘区域18e中具有减小的导磁率。极套筒14e在轴向边缘区域18e中具有减小的有效的壁材料体积。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轴向边缘区域18e构成为波状。极套筒14e在轴向边缘区域18e中具有多个切口124e-134e。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e具有六个切口124e-134e。切口124e-134e沿圆周方向规则分布地布置。切口124e-134e距分别相邻布置的切口124e-134e具有至少大致60度的角间隔。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e具有较少数量的切口124e-134e,例如三个或四个切口。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e具有较多数量的切口124e-134e,例如至少7、8、9、10或100个切口。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e的轴向边缘区域18e构成为梳状。在本实施例中,切口124e-134e构成为梯形。切口124e-134e分别具有至少大致5mm的深度。极套筒14e的壁材料体积在轴向边缘区域18e中减少了切口124e-134e的总体积。在本实施例中,切口124e-134e彼此类似地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切口124e-134e从极套筒14e的壁136e被冲压出。可以设想的是,切口构成不同,并且极套筒14e例如具有不同切口的两个或更多个形状。切口124e-134e分别成对地彼此相对地布置。极套筒14e构成为冠形。
在本实施例中,极套筒14e具有六个齿138e-148e(见图10)。可以设想的是,极套筒14e具有六个不同数量的齿中的一个。齿138e-148e沿轴向方向对准并且沿轴向方向突出超过极套筒14e的基体150e。齿138e-148e分别具有至少大致5mm的高度。齿138e-148e彼此类似地构成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布置。齿138e-148e距分别相邻的齿具有至少大致60度的角间隔。可以设想的是,齿138e-148e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理的另一种方式沿圆周方向布置。齿138e-148e分别构成为梯形。可以设想的是,切口124e-134e在替代设计方案中构成为波形。极套筒14e开缝地构成并且具有缝隙152e,缝隙152e沿轴向和径向方向完全穿过极套筒的壁136e。
附图标记说明:
10 饮料泵
12 家用器具
14 极套筒
16 磁致动器
18 边缘区域
20 基本壁厚
22 极套筒
24 间隙
28 斜坡
30 台阶部
32 中心轴线
34 角度
36 部段
37 台阶
38 内径
40 台阶
42 控制单元
44 承滴盘
46 器皿收纳部
48 输出单元
50 主流动方向
52 磁线圈
54 工作活塞
56 弹簧元件
58 弹簧元件
60 泵室
62 泵室壁
64 中心轴线
66 内圆周
68 外圆周
70 区域
72 对称轴线
74 斜坡
76 台阶
78 端表面
80 端表面
82 端表面
84 电枢元件
86 磁通引导元件
88 前室
90 压力室
92 排出室
94 活塞阀
96 连接元件
98 连接元件
100 连接件
102 连接耦接器
104 轴承环
106 密封元件
108 排出阀
110 台阶
112 部段
114 套筒元件
116 套筒元件
118 台阶
120 部段
122 倒角
124 切口
126 切口
128 切口
130 切口
132 切口
134 切口
136 壁
138 齿
140 齿
142 齿
144 齿
146 齿
148 齿
150 基体
152 缝隙

Claims (15)

1.一种家用器具,其具有用于输送液体的饮料泵(10a;10b;10c;10d;10e),其中,所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极套筒(14a;14b;14c;14d;14e),用于引导由磁致动器(16a;16d)产生的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沿液体的主流动方向(50a)具有显著变化的导磁率,其中,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在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18e)中具有减小的导磁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在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18e)中具有减小的有效的壁材料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e)的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e)构成为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在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中具有减小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具有基本壁厚(20a;20d),所述壁厚在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中相对于所述基本壁厚(20a;20d)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泵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极套筒(22a;22d),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极套筒(22a;22d)布置成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14e)通过间隙(24a;24d)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具有轴向截面轮廓,所述轴向截面轮廓是从力-位移特征曲线导出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斜坡(28a;28d)和/或多重台阶部(30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18e)具有轴向延伸,所述轴向延伸具有至少2mm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18e)具有轴向延伸,所述轴向延伸具有至多10mm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斜坡(28a;28d),所述斜坡(28a;28d)与所述极套筒(14a;14d)的中心轴线(32a;22d)围成至多30度的角度(34a)。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截面轮廓具有至少一个部段(36c;36d),所述至少一个部段(36c;36d)具有恒定的减小的壁厚,所述至少一个部段(36c;36d)具有至少2mm的轴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截面轮廓包括至少一个台阶(37a;37c;37d),所述至少一个台阶(37a;37c;37d)具有至少0.2mm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套筒(14a;14b;14c;14d)至少在所述轴向边缘区域(18a;18b;18c;18d)中具有恒定的内径(38a)。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截面轮廓在内圆周(66d)上具有至少一个台阶(40d)。
CN201680076216.3A 2015-10-29 2016-10-28 家用器具 Active CN108474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18529.6 2015-10-29
DE102015118529.6A DE102015118529A1 (de) 2015-10-29 2015-10-29 Getränkepumpe
PCT/EP2016/076118 WO2017072314A1 (de) 2015-10-29 2016-10-28 Haushalts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368A CN108474368A (zh) 2018-08-31
CN108474368B true CN108474368B (zh) 2020-08-11

Family

ID=57233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216.3A Active CN108474368B (zh) 2015-10-29 2016-10-28 家用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2785B2 (zh)
EP (1) EP3368768B1 (zh)
CN (1) CN108474368B (zh)
DE (1) DE102015118529A1 (zh)
WO (1) WO20170723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15119A1 (de) * 2018-06-22 2019-12-24 Sysko Ag Getränkepumpe
CN112998521B (zh) * 2021-03-09 2022-10-25 佛山市大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冷热水混合的饮水机
WO2022218717A1 (de) * 2021-04-14 2022-10-20 Robert Bosch Gmbh Ro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DE102022116095A1 (de) 2022-06-28 2023-12-28 Sysko AG Systeme & Komponenten Treiberspulenvor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58770A (en) * 1946-02-11 1949-01-11 Bendix Aviat Corp Electrically actuated pump
DE1653516A1 (de) * 1967-01-24 1971-08-26 Licentia Gmbh Schwingkolbenpumpe
DE20019406U1 (de) * 1999-11-18 2001-01-18 Ateso A S Elektromagnetische Dosierkolbenpumpe
CN103298381A (zh) * 2010-12-02 2013-09-11 百事可乐公司 冷热饮料分配器
DE102013107481A1 (de) * 2013-07-15 2015-01-15 Sysko AG Systeme und Komponenten Kolben für eine Schwingankerpum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53449C3 (de) * 1963-11-28 1974-08-08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romagnetisch angetriebene Kraftstoff-Förderpumpe
CH549896A (de) * 1972-09-22 1974-05-31 Landis & Gyr Ag Schwinganker - kolbenpumpe.
KR100396775B1 (ko) * 2001-03-29 2003-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모터
JP2003083194A (ja) * 2001-09-12 2003-03-19 Mikuni Adec Corp インタンク式電磁燃料ポンプ
US7537437B2 (en) * 2004-11-30 2009-05-2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Linear actuator, and valve device and pump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898121B2 (en) * 2005-09-21 2011-03-01 Ricardo Uk Ltd Linear actua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58770A (en) * 1946-02-11 1949-01-11 Bendix Aviat Corp Electrically actuated pump
DE1653516A1 (de) * 1967-01-24 1971-08-26 Licentia Gmbh Schwingkolbenpumpe
DE20019406U1 (de) * 1999-11-18 2001-01-18 Ateso A S Elektromagnetische Dosierkolbenpumpe
CN103298381A (zh) * 2010-12-02 2013-09-11 百事可乐公司 冷热饮料分配器
DE102013107481A1 (de) * 2013-07-15 2015-01-15 Sysko AG Systeme und Komponenten Kolben für eine Schwingankerpum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23692A1 (en) 2018-11-08
WO2017072314A1 (de) 2017-05-04
US10312785B2 (en) 2019-06-04
EP3368768B1 (de) 2019-10-23
EP3368768A1 (de) 2018-09-05
DE102015118529A1 (de) 2017-05-04
CN108474368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368B (zh) 家用器具
US9341172B2 (en)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
CN103314210B (zh) 高压泵
CA2508776A1 (en) Infusion device and driving mechanism and process for same with actuator for multiple infusion uses
US6547215B2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having nonmagnetic member between stator core and moving core
KR102122709B1 (ko) 송출 챔버와 배출부 사이에 배치된 배출 밸브를 구비한 고압 연료 펌프
US7621726B2 (en) Metering pump
US9261090B2 (en) Diaphragm pump, and exhaust-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having a diaphragm pump
JP6869005B2 (ja) 燃料供給ポンプ
CN110005560A (zh) 包含带有阶梯式电枢的电动致动器的阀组件
CN105637212A (zh) 具有出口阀的燃料高压泵
US6607361B1 (en) Pump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138733B (zh) 用于电磁致动装置的层叠式磁体电枢及计量流体的喷射阀
EP3310238B1 (en) Pump for regenerating a decalcifying device of a dishwashing machine
US9816496B2 (en) Oscillating armature pump with a flux-conducting element
CN103687518B (zh) 具有泵噪声衰减器的饮料制造机
EP3759347A1 (en) Vibration pump
JP6840238B2 (ja) 弁機構、電磁吸入弁機構、及び高圧燃料ポンプ
US20150104338A1 (en) Electromagnetic Pump
US20230416072A1 (en) Oscillating armature pump
US20190383415A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DE102018115119A1 (de) Getränkepumpe
US20220049673A1 (en) Valve assembly having electrical actuator with balanced stator
JP6350416B2 (ja) 高圧ポンプ
US20230389746A1 (en) Valv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