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8981A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68981A CN108468981A CN201810483424.6A CN201810483424A CN108468981A CN 108468981 A CN108468981 A CN 108468981A CN 201810483424 A CN201810483424 A CN 201810483424A CN 108468981 A CN108468981 A CN 1084689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
- shell
- hole
- sweeps
- head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和顶盖,壳体为矩形壳体,壳体的四个侧壁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壁通风孔,每个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卡孔,且其中一组相对侧壁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电线接插孔;壳体的顶部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分别与手扫传感开关和负载开关电连接,控制芯片和手扫传感开关设置于一块PCB板上,PCB板上设置有电线接插口;顶盖的底面四周设置有与卡孔匹配的卡条,且顶盖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顶盖的中部开设有与手扫传感开关匹配的矩形通孔。该手扫感应控制装置,不用直接接触就能控制光源的开、关,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家里的装饰也越来越讲究,LED灯作为一款高档的室内照明灯具,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现阶段虽然LED灯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其控制方式还是主要通过人手按压手动开关来关闭和开启灯具,由于手动开关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湿手按压可能导致触电等,这会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因此,提供一种通过人体感应来控制灯具的开闭的装置,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和顶盖,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四个侧壁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壁通风孔,每个所述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卡孔,且其中一组相对侧壁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电线接插孔;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一组相对侧壁的每个所述侧壁通风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U型挡板,位于另一组相对侧壁的每个所述侧壁通风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U型挡板,所述第一U型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U型挡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手扫传感开关和负载开关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手扫传感开关设置于一块PCB板上,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电线接插口,所述PCB板放置于所述第一U型挡板的顶部,且所述PCB板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盖的底面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卡孔匹配的卡条,且所述顶盖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所述顶盖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手扫传感开关匹配的矩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四个棱角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矩形凸起,所述壳体的底部四条棱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矩形凸起,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矩形凸起上均开设有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三矩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通风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通风孔有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部还设置有L形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卡条的背侧设置有加强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当手扫感应开关感测到手在灯的正上方扫过时,会给控制芯片传递一个反馈电信号,然后所述控制芯片发送一个控制电信号给负载开关,使得负载开关开启或关闭,不用直接接触就能控制光源的开、关,操作方便,还可防止手湿接触开关发生危险,安全性提高,而且也不会弄脏开关。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多个通风孔,且在通风孔的位置处设置U型挡板,U型挡板能够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使得PCB板能够很好地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扫感应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扫感应控制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00、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和顶盖200,壳体100为矩形壳体,壳体100的四个侧壁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壁通风孔101,每个所述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卡孔102,且其中一组相对侧壁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电线接插孔103;壳体100的内部位于一组相对侧壁的每个侧壁通风孔10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U型挡板104,位于另一组相对侧壁的每个侧壁通风孔10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U型挡板105,第一U型挡板104的高度大于第二U型挡板105;壳体100的顶部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106;所述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301,控制芯片301分别与手扫传感开关302和负载开关电连接,其中,控制芯片301和手扫传感开关302设置于一块PCB板303上,PCB板303上设置有电线接插口304,PCB板303放置于第一U型挡板104的顶部,且PCB板303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305;顶盖200的底面四周设置有与卡孔102匹配的卡条201,且顶盖200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与定位孔106匹配的定位销202;顶盖200的中部开设有与手扫传感开关302匹配的矩形通孔20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芯片301为现有的常规控制芯片,如SX8022感应开关芯片等;手扫传感开关302也是现有的常规手扫传感开关,如ITR9909型手扫传感开关等。在此均不作限制。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负载开关也可以设置于PCB板303上,当然,也可以设置于负载本体上,在此不做限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线接插口304与外部电路连通的方式可以是公母端子接插接通,可以是两个弹片接触接通,也可以是弹片与线路板接触接通,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壳体100的底部的四个棱角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矩形凸起107,壳体100的底部的四条棱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矩形凸起108,每个第一矩形凸起107和每个第二矩形凸起108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09。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当将所述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安装到墙体的开关安放槽内时,侧壁上的侧壁通风孔不会与开关安放槽的侧壁贴合,避免了开关安放槽的侧壁堵塞侧壁通风孔,进而影响PCB板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壳体100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三矩形凸起110。设置第三矩形凸起能够增加所述手扫感应控制装置与开关安放槽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手扫感应控制装置的稳定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通风孔111,设置底部通风孔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手扫感应控制装置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底部通风孔111设置有4个,且均匀分布于壳体100的底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顶盖200的底部还设置有L形限位块204。通过设置L形限位块204,能够使得定位销202更容易对准壳体100上的定位孔106,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顶盖200和壳体100之间是通过卡条201与卡孔102配合固定连接的,为了增加卡条201的耐用性,作为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卡条201的背侧设置有加强支撑板2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当手扫感应开关感测到手在灯的正上方扫过时,会给控制芯片传递一个反馈电信号,然后所述控制芯片发送一个控制电信号给负载开关,使得负载开关开启或关闭,不用直接接触就能控制光源的开、关,操作方便,还可防止手湿接触开关发生危险,安全性提高,而且也不会弄脏开关。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四个侧壁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壁通风孔,每个所述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卡孔,且其中一组相对侧壁的上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电线接插孔;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一组相对侧壁的每个所述侧壁通风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U型挡板,位于另一组相对侧壁的每个所述侧壁通风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U型挡板,所述第一U型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U型挡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手扫感应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手扫传感开关和负载开关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手扫传感开关设置于一块PCB板上,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电线接插口,所述PCB板放置于所述第一U型挡板的顶部,且所述PCB板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盖的底面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卡孔匹配的卡条,且所述顶盖的四个角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所述顶盖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手扫传感开关匹配的矩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四个棱角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矩形凸起,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四条棱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矩形凸起,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矩形凸起上均开设有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三矩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通风孔有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底部还设置有L形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扫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的背侧设置有加强支撑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83424.6A CN108468981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83424.6A CN108468981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68981A true CN108468981A (zh) | 2018-08-31 |
CN108468981B CN108468981B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326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83424.6A Active CN108468981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6898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85847U (zh) * | 2015-06-13 | 2015-11-18 | 东莞市凯旋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声光控制的led投光灯 |
CN106482041A (zh) * | 2016-11-30 | 2017-03-08 |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led红外感应灯 |
CN206422953U (zh) * | 2017-02-15 | 2017-08-18 | 东莞市爱迪灯饰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触控开关 |
CN206627551U (zh) * | 2017-03-29 | 2017-11-10 | 宋伟杭 | 一种多功能防窃电智能电表箱 |
CN208186071U (zh) * | 2018-05-18 | 2018-12-04 | 湖南粤港模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
2018
- 2018-05-18 CN CN201810483424.6A patent/CN1084689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85847U (zh) * | 2015-06-13 | 2015-11-18 | 东莞市凯旋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声光控制的led投光灯 |
CN106482041A (zh) * | 2016-11-30 | 2017-03-08 |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led红外感应灯 |
CN206422953U (zh) * | 2017-02-15 | 2017-08-18 | 东莞市爱迪灯饰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触控开关 |
CN206627551U (zh) * | 2017-03-29 | 2017-11-10 | 宋伟杭 | 一种多功能防窃电智能电表箱 |
CN208186071U (zh) * | 2018-05-18 | 2018-12-04 | 湖南粤港模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68981B (zh) | 2019-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68024B (zh) | 多功能多输出墙上插座结构 | |
CN204629196U (zh) | 一种多功能台灯 | |
CN107355700A (zh) | 照明装置 | |
CN208186071U (zh)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
CN108468981A (zh) | 一种手扫感应控制装置 | |
CN205407325U (zh) | 移动电源充电装置 | |
CN205484481U (zh) | 一种带照明灯的电表箱 | |
CN103728417B (zh) | 一种可与86盒配合安装使用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 |
CN213638287U (zh) | 一种智能触摸调光开关及其应用的灯具 | |
CN206135038U (zh) | 一种智能入墙式插座 | |
CN207094681U (zh) | 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5751977U (zh) | 便于组装的箱包专用调光开关 | |
CN105430960B (zh) |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智能遥控器 | |
CN206864734U (zh) | 接线端子外壳 | |
CN208253341U (zh) | 一种具有开关防护装置的调节式led | |
CN208509347U (zh) | 一种智能照明触摸开关 | |
CN208368890U (zh) | 一种带type-c 接口充电功能的插座 | |
CN112833355A (zh) | 一种新型浮水蜡烛灯 | |
CN216120015U (zh) | 一种适配预埋盒的智能开关模块和智能开关盒 | |
CN208458176U (zh) | 带人体感应灯效的新风机 | |
CN204168160U (zh) | 一种多功能逆变器 | |
CN205196157U (zh) | 一种智能遥控器 | |
CN212380680U (zh) | 一种带感应灯的插座 | |
CN219109002U (zh) | 多功能床头柜 | |
CN207782455U (zh) | 一种具有远程遥控功能的桌面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