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3168A -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3168A
CN108463168A CN201680078410.5A CN201680078410A CN108463168A CN 108463168 A CN108463168 A CN 108463168A CN 201680078410 A CN201680078410 A CN 201680078410A CN 108463168 A CN108463168 A CN 108463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ain body
connection region
sensing device
conductor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84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3168B (zh
Inventor
杨崧
焦坤
何先梁
张鹏
金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63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3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3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3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41Details of apparatus construction, e.g. pump units or housings therefor, cuff pressurising systems, arrangements of fluid conduits or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91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21Determining level or depth of anaesth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1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s, e.g. generated by infrared radiation
    • A61B5/02427Details of sens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生理传感装置(100),包括:柔性基底(10);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主体(22),第一传感器主体(22)安装于柔性基底(10)一侧端面;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主体(32),第二传感器主体(32)可拆卸地安装于柔性基底(10)设有第一传感器主体(22)的一侧端面,并与第一传感器主体(22)间隔设置。第二传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第一传感器的柔性基底(10)上,并与第一传感器不重叠,因此可与第一传感器共同工作以获得不同生理参数,也可从柔性基底上拆卸以单独使用,从而实现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以检测不同的生理状态,且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会相互干扰,避免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上升。在医学领域,准确判断患者的生理特征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大量测量生理特征装置来监测患者生理特征,为医生提供诊断及治疗的参考。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常采用一定量的镇静剂使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对患者麻醉深度的监测对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发生生理创伤的概率十分重要。目前,通常采用脑电信号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然而,由于常受到某些药物、心脏骤停、脑缺血、脑低灌注等因素的影响,单一的脑电信号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麻醉状况。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也常使用脑部组织血氧传感器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获得患者脑局部氧饱和度情况,以减少麻醉手术过程中脑部并发症的发生。而采用该方法,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常出现以下情况:(1)在患者全麻状态下,通过测量脑部组织血氧来判定麻醉深度测量并非受到了脑缺血或脑低灌注的影响,提高麻醉深度测量的准确性。(2)在某些手术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局部脑组织血氧测量结果来调整体外循环机的工作参数设定,而且需要通过脑电信号检测患者的麻醉情况。
因此,在如上述临床手术中,常有大量的生理传感装置(如,组织血氧传感器、麻醉深度传感器)安放在患者头部。而由于每种传感器都有自己单 独的电缆和基底材料,因此往往会发生位置冲突而相互重叠,并且相互干扰而不便于用户使用及操作,无法精确检测患者的状况,为医生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感器位置不会重叠并避免相互干扰的生理传感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可准确反应生理特征的生理监护设备。
一种生理传感装置,包括:
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
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主体,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第一侧;及
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主体,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间隔设置。
上述生理传感装置,第二传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第一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上,因此第二传感器既可和第一传感器一起使用测量同一个病人的不同生理参数,又可从柔性基底上拆卸以单独使用,增加了该生理传感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并且由于第二传感器不与第一传感器相互重叠,因此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共同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如此,实现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及灵活性,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同的生理状态,且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会相互干扰,避免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组织血氧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麻醉深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的电极,所述电极凸出于所述柔性基底未设有所述电极区域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第一侧设有按扣母头,所述电极设有与所述按扣母头配合的按扣公头,以使所述电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一侧端面开设有安装沉孔,所述按扣母头设于所述安装沉孔内,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基底、设于所述电极基底一侧的泡棉及位于所述泡棉的导电胶,所述电极基底与所述导电胶分别位于所述泡棉的两相对侧,所述电极基底与所述安装沉孔匹配,所述按扣公头设于所述电极基底未设有所述泡棉的一侧,位于所述泡棉周围的所述柔性基底突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基底的柔软度大于所述柔性基底的柔软度,所述电极基底的厚度大于所述柔性基底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包括发光管及光敏管,所述发光管与所述光敏管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的所述第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发光管及所述光敏管的形状匹配,所述发光管及所述光敏管分别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发光管及所述光敏管周围的所述柔性基底突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一侧的颜色较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之间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未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二侧贴附有屏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及连接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均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电路板与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匹配,且相互重叠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的直接接触而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重叠且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所述连接结构包覆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以使两者紧贴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的所述连接结构直接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连接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还包括柔性连接带,所述柔性连接带连接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和/或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沿所述柔性基底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路板自所述柔性基底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出,或第一传感器主体与第二传感器主体分别以所述柔性基底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柔性基底的所述中心轴重合,从所述柔性基底中部的一端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包括第三传感器主体及第三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三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理传感装置设有连接器及与所述连接器可拆卸连接的电缆插座,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可同时粘贴连接于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缆插座连接。
一种生理传感装置,包括:
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
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第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导体连接区域;
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导体连接区域;及
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组织血氧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麻醉深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重叠,所述连接结构包覆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压紧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直接连接导通;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单独导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的所述连接结构直接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连接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及连接器,所述电路板包括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覆盖有可拆卸的绝缘保护膜。
一种生理监护设备,包括上述的生理传感装置,所述生理监护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装置和监护仪,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与所述监护仪之间或集成于所述监护仪。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生理传感装置的柔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以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电极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第二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生理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设有绝缘薄膜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生理传感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11为又一实施方式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生理传感装置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监护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生理传感装置100,用于检测患者的 生理特征。该生理传感装置100包括柔性基底10、第一传感器(图未标)及第二传感器(图未标)。
其中,柔性基底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主体22,该第一传感器主体22安装于柔性基底10第一侧。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主体32,该第二传感器主体32可拆卸地安装于柔性基底10设有第一传感器主体22的第一侧,且与第一传感器主体22间隔设置。
上述生理传感装置100,第二传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第一传感器的柔性基底10上,因此第二传感器既可和第一传感器一起使用测量同一个病人的不同生理参数,又可从柔性基底10上拆卸以单独使用,增加了该生理传感装置100使用的灵活性。并且由于第二传感器不与第一传感器相互重叠,因此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共同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如此,实现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及灵活性,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同的生理状态,且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会相互干扰,避免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为组织血氧传感器,用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获得患者的脑局部氧饱和度,以减少麻醉手术中脑部并发症的发生。第二传感器为麻醉深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的身体状况,以降低患者在术中与术后发生生理创伤的概率。可以理解,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作用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也可为体温测量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配合,在患者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可通过第一传感器测量的脑部组织血氧结果来判定第二传感器测量的麻醉深度结果并未受到脑缺血或脑低灌注的影响,而提高麻醉深度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而在一些手术过程中,可在通过第一传感器检测的局部脑组织血氧测量结果来调整体外循环机的工作参数设定,还可通过第二传感器检测患者的麻醉情况。如此,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配合工作,可较全面地反应患者的状况,而不易受到药物、心脏骤停、脑缺血、脑低灌注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1,生理传感装置100的柔性基底10的长度大于宽度,并且其形状与人体额头的形状相适应,以便于与人体额头贴合。柔性基底10通过丝印符号或形状结构在柔性基底10的第二侧形成图案提示以准确安装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
柔性基底10设有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的一侧与额头贴合且颜色较深,例如黑色,以防止外界光线影响第一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
第二传感器主体32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柔性基底10的电极322,电极322可在患者的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从而得到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电极322凸出于柔性基底10未设有电极322区域的表面。电极322与患者贴合部分的端面和柔性基底10与患者贴合部分的端面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保证该生理传感装置100贴放在人体额头上时,电极322可与皮肤良好贴合,避免第一传感器及外界环境中的光电信号的干扰而降低测量精度。在本实施例中,电极322有多个,以测量额头不同部位的电位。
柔性基底10第一侧设有按扣母头122,电极322设有与按扣母头122配合的按扣公头3228,以使电极322可拆卸地安装于柔性基底10。安装时,仅需将按扣公头3228按入按扣母头122,拆卸时,仅需对电极322施加拉力即可将电极322拔出。如此,电极322可方便快捷地安装在柔性基底10上或从柔性基底10上拆卸,而不易造成电极322的机械损伤。
柔性基底10的第一侧开设有安装沉孔12,按扣母头122设于安装沉孔12内。电极322部分位于安装沉孔12内,以牢固地安装于柔性基底10上。可以理解,电极322的安装方式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吸附等方式安装。如图11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主体32还包括吸附件323,电极322与吸附件323之间具有吸引力,吸附件323位于电极322对侧,以将电极322吸附在柔性基底10上,从而使电极322可方便地从柔性基底10上拆装,且避免电极322在拆装过程中损坏。
具体地,电极322包括电极基底3222、设于电极基底3222一侧的泡棉3224及位于泡棉3224的导电胶3226,电极基底3222和导电胶3226分别位于泡棉3224的两相对侧,电极基底3222与柔性基底10的安装沉孔12匹配以收容于安装沉孔12内,按扣公头3228设于电极基底3222未设有泡棉3224的一侧,以与按扣母头122配合。导电胶3226直接与人体接触以直接获得生物电位,在本实施例会中,泡棉3224为柔性泡棉,使得该电极322可较好地贴合于患者的皮肤。
进一步地,电极基底3222的柔软度大于柔性基底10的柔软度,且电极基底3222的厚度大于柔性基底10的厚度。具体地,电极基底3222采用较软、较薄的柔性材料制成。一方面,可避免由于电极322与患者额头的贴合力过大而使患者感到不适;另一方面,可避免由于电极322凸出于柔性基底10而造成柔性基底10的应力过大而无法良好地贴合于患者皮肤,从而避免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工作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柔性基底10则采用较硬、较厚的柔性材料制成,一方面,有利于固定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另一方面,柔性基底10可与患者额头的测量位置的贴合更加紧密,具有更大的贴合力,防止测量位置受到外界环境干扰。
请参阅图11、图12及图13,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极322呈盘状、勺状,或为杯状自加注导电膏电极322。其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盘状的电极322自边缘向中心向内凹陷。如图13所示,杯状自加注导电膏电极322为中心开设有加注孔的圆柱状结构,用于加注导电膏以进行电位的测量。可以理解,电极322的结构及类型不限于此,可为其它异形形状,以与第一传感器主体22的位置相适应而避免相互重叠。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322还可为微针电极,以为第一传感器节约安装空间。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第一传感器主体22包括发光管222及光敏管224,发光管222与光敏管224间隔设置于柔性基底10的第一侧。柔性基底10的第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形状与发光管222与光敏管224的形状相匹配,发光管222及光敏管224分别收容于安装槽14内。在本实施例中, 安装槽14的深度大于发光管222及光敏管224的厚度,从而使发光管222与光敏管224完全收容于安装槽14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主体22包括两个发光管222与四个光敏管224,两个双波长的发光管222发出至少两种波长的光,发光管222发出的光经过患者的脑组织后被与发光管222距离不同的光敏管224接收,从而通过光敏管224检测光照强度而得到脑内组织的血氧含量。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主体22以柔性基底10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发光管222和四个光敏管224以两个发光管222连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更进一步地,两个发光管222沿额头向上矢状窦外侧贴放,且两个发光管222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发光管222与相邻光敏管224的距离。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管222与位于该发光管222同侧的两个光敏管224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0毫米与40毫米,两个发光管222之间的距离小于30毫米,从而获得较好的测量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电极322周围的柔性基底10的突起,位于发光管222及光敏管224周围的柔性基底10突起,从而使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之间形成过渡带,隔绝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使过渡带的柔性基底10与患者的皮肤更好地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基底10未设有第一传感器主体22及第二传感器主体32的第二侧贴附有屏蔽层40,以减少外界光电信号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请再次参阅图1,生理传感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数据传输电路板(图未标)及连接器60。
电路板设置于柔性基底10的第二侧,即柔性基底10未设有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一侧,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均连接于电路板,电路板未连接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60,连接器60则与监护仪通讯连接。如此,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通过连接器60通信连接于监护仪,从而使医生获得患者的生理特征。由于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采用同一电路板进行传输,从而避 免线缆堆叠导致医生手术不便。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从而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5及图6,具体地,电路板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一传感器主体22的第一电路板与连接于第二传感器主体32的第二电路板34。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图未标),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与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匹配,且相互重叠接触,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34通过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的直接接触而连通。具体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的导体外漏,以使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可直接接触而连通,从而使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均通过电路板传输数据。
生理传感装置100还包括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重叠且通过连接结构70固定,连接结构70包覆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通过压力使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紧贴在一起实现导通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70为连接夹以夹持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
可以理解,连接结构70的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结构70可呈弹片状、顶针状、顶珠状等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结构70也可与第一传感器的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与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的连接结构70直接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连接,实现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的导通。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70也可以分别与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单独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设有定位孔或定位轴之一,连接结构70上设有定位孔或定位轴之另一,定位孔与定位轴配合以便于连接夹定位,并保证了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的对准度。
如图7所示,第二传感器的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还覆盖有可拆卸的绝缘保护膜50,当第二传感器单独使用过程中,可避免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 因导体外露而干扰测量,且保护了患者的安全。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还包括柔性连接带24。以第一传感器为例,柔性连接带24连接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一传感器主体22,从而将第一传感器主体22监测到的特征参数通过柔性连接带24传递至第一导体连接区域。更进一步地,柔性连接带24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一传感器主体22的测量位置相适应,以减少弯曲应力的干扰。
如此,可实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共用一电路板,也可分别单独使用两个传感器,防止两个传感器因为寿命差异同时报废而导致浪费,还可防止两个传感器相互之间的应力干扰,同时确保第二传感器在单独使用使无其它结构累赘与负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可同时粘贴连接于连接器60,通过连接器60与电缆插座连接,实现共用线缆。
如图10所示,该生理传感装置100还包括第三传感器80,第三传感器80为鼻夹式脉搏血氧传感器,用于测量鼻部的脉搏及血氧含量。该第三传感器80包括第三导体连接区域以连接第一传感器的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如此,在获得更多患者的生理特征的同时,避免了由于多个位于头部的传感器的堆叠造成医生手术操作的不便。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沿柔性基底10的长度方向设置,柔性电路板自柔性基底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出,以贴合于患者的额头一侧。
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路板设于柔性基底10的一端,且电路板、柔性基底10和连接器60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发光管222与光敏管224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生理传感装置100包括四个电极222,其中一个电极位于柔性基底1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其余三个电极222均设于位于中部的电极222的远离连接器60的同一侧。如此,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连接器60之间不会有任何干涉,且可方便地贴附于人的额头,第二传感器仅分布于额头的一侧。
请参阅图8、图9及图10,在另一实施例中,生理传感装置100的外形轮廓接近额头形态。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分别以柔性基底10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柔性电路板与柔性基底10的中心轴重合,从柔性基底10中部的一端伸出,从而可对称地贴于患者的额头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感器80位于柔性电路板对应的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的延伸方向相反,以与患者的鼻部贴合。
具体地,在图8~10的实施例中,电路板设于柔性基底10一侧的中部,连接器60连接于电路板远离柔性基底10的一端,第一传感器位于连接器60和第二传感器之间,且多个电极222分布于柔性基底10的中部和中部的两侧。如此,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连接器60之间不会有任何干涉,且可方便地贴附于人的额头,第二传感器分布于额头的两侧。
进一步地,柔性基底10上还开设有位于第一传感器主体22与第二传感器主体32之间的通孔16,以增加柔性基底10的柔性,避免由于柔性基底10在患者额头部位贴合区域过大而影响第一传感器主体22及第二传感器主体32与患者额头的贴合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6的数量两个。可以理解,通孔16的数量与位置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可以理解,柔性基底的形状与电极322位置的设置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上述生理传感装置100,第二传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设有第一传感器的柔性基底10,并且与第一传感器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342共同连接于电路板。如此,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可实现线缆共用,从而简化用户操作,减少多根线缆的干扰。与此同时,第二传感器可从柔性基底10上拆卸,从而使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可单独使用而不会相互干扰,且可根据各自的使用寿命进行更换,节约了成本。
如图14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生理监护设备200,包括上述生理传感装置100,还包括信号处理装置240及监护仪260,信号处理装置240连接 于生理传感装置100和监护仪260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240还可以集成于监护仪260。
上述生理监护设备200,将生理传感装置200获得的生理特征数据通过信号处理装置240传递至监护仪260,以显示给操作者,使操作者可直观地观测患者的生理特征,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信号处理装置240包括连接于第一传感器的发光管222的放大器(AMP,Amplifier)及数字模拟转换器(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连接于光敏管224的放大器(AMP,Amplifier)、滤波器(Filter)及准静态存储器(OSM,Quasi-static Memor)与连接于电极322的探测器(Detector/Decode)。上述装置将生理传感装置100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至监护仪260显示。
监护仪260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用户输入模块(User Input)及显示模块(Display),以存储、读取并显示信号处理装置240发送的生理特征,并通过用户输入模块对信号处理装置240发送指令。
信号处理装置240可与监护仪260通过电缆连接,也可与监护仪260无线连接,从而简化该生理监护设备200的线路结构,使整个设备的结构更加简洁。
上述生理监护设备200,可通过生理传感装置100对患者的生理特征进行准确、实时的监控,并通过信号处理装置240将生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护仪260,从而迅速、直观地反应至操作者,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 底的所述第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发光管及所述光敏管的形状匹配,所述发光管及所述光敏管分别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光管及所述光敏管周围的所述柔性基底突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一侧的颜色较深。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之间的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未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二侧贴附有屏蔽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及连接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均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电路板与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匹配,且相互重叠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第二导体连接区域的直接接触而导通。
  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重叠且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所述连接结构包覆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以使两者紧贴在一起。
  1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 区域一体设置,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的所述连接结构直接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连接导通。
  1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还包括柔性连接带,所述柔性连接带连接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和/或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沿所述柔性基底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路板自所述柔性基底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出,或第一传感器主体与第二传感器主体分别以所述柔性基底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柔性基底的所述中心轴重合,从所述柔性基底中部的一端伸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包括第三传感器主体及第三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三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可拆卸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理传感装置设有连接器及与所述连接器可拆卸连接的电缆插座,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可同时粘贴连接于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缆插座连接。
  15. 一种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包括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
    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第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导体连接区域;
    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传感器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柔性基底设有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导体连接区域;及
    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组织血氧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麻醉深度传感器。
  16.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重叠,所述连接结构包覆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
  17.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压紧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直接连接导通;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单独导通连接。
  18.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区域一体设置的所述连接结构直接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连接导通。
  19.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及连接器,所述电路板包括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20.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区域覆盖有可拆卸的绝缘保护膜。
  21. 一种生理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理传感装置,所述生理监护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装置和监护仪,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生理传感装置与所述监护仪之间或集成于所述监护仪。
CN201680078410.5A 2016-01-21 2016-01-21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Active CN108463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1586 WO2017124378A1 (zh) 2016-01-21 2016-01-21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3168A true CN108463168A (zh) 2018-08-28
CN108463168B CN108463168B (zh) 2022-06-24

Family

ID=5936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8410.5A Active CN108463168B (zh) 2016-01-21 2016-01-21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413202B2 (zh)
CN (1) CN108463168B (zh)
WO (1) WO2017124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3168B (zh) * 2016-01-21 2022-06-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CN209595737U (zh) * 2018-12-18 2019-11-08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装置及终端设备的配件
US11850068B2 (en) * 2019-11-27 2023-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ular sensing uni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2619A (en) * 1997-08-07 2000-04-18 New York University Brain function scan system
TWI242997B (en) * 2004-07-13 2005-11-01 Univision Technology Inc Electrode structure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flat displa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499739B2 (en) * 2005-10-27 2009-03-03 Smiths Medical Pm, Inc. Single use pulse oximeter
US20120083673A1 (en) * 2010-09-28 2012-04-05 Ammar Al-Ali Depth of consciousness monitor including oximeter
CN102525455A (zh) * 2010-12-23 2012-07-04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公司 用于多功能基准贴片的单个射线可透连接器
CN202497153U (zh) * 2011-12-13 2012-10-24 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
CN103300845A (zh) * 2013-06-17 2013-09-18 无锡交大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薄膜心电干电极及其制造工艺
CN103367620A (zh) * 2012-03-29 2013-10-23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68594U (zh) * 2013-09-18 2014-03-12 浙江普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麻醉深度监测传感器
CN203776897U (zh) * 2014-03-07 2014-08-20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心电电极
CN203873754U (zh) * 2014-05-05 2014-10-15 浙江普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脑电传感器
CN203965077U (zh) * 2013-10-22 2014-11-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柔性薄膜触觉传感器
CN204016255U (zh) * 2014-06-11 2014-12-17 杨松 传感器支撑体和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装置
WO2015002210A1 (ja) * 2013-07-02 2015-01-08 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 Eit測定装置、eit測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406627A (zh) * 2014-11-11 2015-03-11 浙江大学 假肢手穿戴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触觉检测系统
WO2015054312A1 (en) * 2013-06-03 2015-04-16 Mc10, Inc. Conformal sensor systems for sensing and analysis
CN105050495A (zh) * 2013-01-23 2015-11-11 艾利丹尼森公司 无线传感器贴片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374255A1 (en) * 2014-06-29 2015-12-31 Curzio Vasapollo Adhesive-Mountable Head-Wearable EE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9909A (en) * 1986-04-14 1988-01-19 Micchia Ronald L Under-eye light absorb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060122474A1 (en) * 2000-06-16 2006-06-08 Bodymedia, Inc.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health, wellness and fitness
US6934570B2 (en) * 2002-01-08 2005-08-23 Masimo Corporation Physiological sensor combination
US7507207B2 (en) * 2003-10-07 2009-03-24 Denso Corporation Portabl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nitor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WO2006089377A1 (en) * 2005-02-28 2006-08-31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07060609A2 (en) * 2005-11-25 2007-05-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iometric sensor
CN1985752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周常安 分布式生理信号监测设备
US20070238945A1 (en) * 2006-03-22 2007-10-11 Emir Delic Electrode Headset
US10413251B2 (en) * 2012-10-07 2019-09-17 Rhythm Diagnostic Systems, Inc. Wearable cardiac monitor
WO2015196298A1 (en) * 2014-06-26 2015-12-30 Biopeak Corporation A multi-parameter sensor system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signals
CN204293142U (zh) * 2014-11-22 2015-04-29 深圳市人民医院 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
WO2016154271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Tau Orthopedics, Llc Dynamic proprioception
US10932727B2 (en) * 2015-09-25 2021-03-02 Sanmin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lth monitoring including a user device and biosensor
JP6609737B2 (ja) * 2015-09-25 2019-11-27 株式会社NeU 生体光計測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
CN108463168B (zh) * 2016-01-21 2022-06-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理传感装置及包括该生理传感装置的生理监护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2619A (en) * 1997-08-07 2000-04-18 New York University Brain function scan system
TWI242997B (en) * 2004-07-13 2005-11-01 Univision Technology Inc Electrode structure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flat displa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499739B2 (en) * 2005-10-27 2009-03-03 Smiths Medical Pm, Inc. Single use pulse oximeter
US20120083673A1 (en) * 2010-09-28 2012-04-05 Ammar Al-Ali Depth of consciousness monitor including oximeter
CN102525455A (zh) * 2010-12-23 2012-07-04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公司 用于多功能基准贴片的单个射线可透连接器
CN202497153U (zh) * 2011-12-13 2012-10-24 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
CN103367620A (zh) * 2012-03-29 2013-10-23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50495A (zh) * 2013-01-23 2015-11-11 艾利丹尼森公司 无线传感器贴片及其制造方法
WO2015054312A1 (en) * 2013-06-03 2015-04-16 Mc10, Inc. Conformal sensor systems for sensing and analysis
CN103300845A (zh) * 2013-06-17 2013-09-18 无锡交大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薄膜心电干电极及其制造工艺
WO2015002210A1 (ja) * 2013-07-02 2015-01-08 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 Eit測定装置、eit測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3468594U (zh) * 2013-09-18 2014-03-12 浙江普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麻醉深度监测传感器
CN203965077U (zh) * 2013-10-22 2014-11-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柔性薄膜触觉传感器
CN203776897U (zh) * 2014-03-07 2014-08-20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心电电极
CN203873754U (zh) * 2014-05-05 2014-10-15 浙江普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脑电传感器
CN204016255U (zh) * 2014-06-11 2014-12-17 杨松 传感器支撑体和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装置
US20150374255A1 (en) * 2014-06-29 2015-12-31 Curzio Vasapollo Adhesive-Mountable Head-Wearable EEG Apparatus
CN104406627A (zh) * 2014-11-11 2015-03-11 浙江大学 假肢手穿戴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触觉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24378A1 (zh) 2017-07-27
CN108463168B (zh) 2022-06-24
US20190343411A1 (en) 2019-11-14
US10413202B2 (en) 2019-09-17
US10517492B2 (en) 2019-12-31
US20180368710A1 (en)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7210B2 (en) Depth of consciousness monitor including oximeter
EP2903509B1 (en) Wearable cardiac monitor
US5673692A (en) Single site, multi-variable patient monitor
US20170027521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ninvasively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US2005010771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brain activity sensors
US20070276273A1 (en) Periumbilical Infant Ecg Sensor and Monitoring System
JP6889941B2 (ja) 生体信号計測装置
US20080319327A1 (en) Body-worn sensor featuring a low-power processor and multi-sensor array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US11666229B2 (en) Monito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
JP2015534495A (ja) 監視デバイス
WO2010082748A2 (ko) 동잡음 제거를 위한 광전용적맥파 계측용 센서모듈의 형태 및 방법
US8805465B2 (en) Multiple sensor assemblies and cables in a single sensor body
CN113274038B (zh) 一种联合肌电和压力信号的唇形传感器装置
US10517492B2 (en) Biosensor device and physiological monitor
CN110536633A (zh) 心电图传感器
Gargiulo et al. Wearable dry sensors with bluetooth connection for use in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s
KR20010096186A (ko) 통합의료진단장치
JP2001340311A (ja) 生体電極および装着方法
CN209122210U (zh) 可穿戴式血氧心率和体温监测装置
KR101726503B1 (ko) 장갑형 생체신호 계측장치
CN219021216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心电监护仪的可拆卸电极片
KR20200045133A (ko) 생체신호 측정시스템
Ayyaswamy Design of a wearable wireless electrocardiograph (Quick Doc)
KR20160065465A (ko) 증폭기 일체형 생체신호 센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