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2773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2773A
CN108462773A CN201810400038.6A CN201810400038A CN108462773A CN 108462773 A CN108462773 A CN 108462773A CN 201810400038 A CN201810400038 A CN 201810400038A CN 108462773 A CN108462773 A CN 108462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face
accommodation space
flexible display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00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00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2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2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2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能够容置卷设的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能够从第二容纳空间设置的开口伸出并收回,在柔性显示屏伸出第二容纳空间的状态下,至少能够铺设于前端面的外表面上。该移动终端设置两个容纳空间,一个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另一个用于容纳电路元件,柔性显示屏在需要使用状态时,可伸出于容纳空间,并铺设于端面上,以进行显示和交互操作;在不需要使用的状态时,可卷曲收回到容纳空间内,实现显示屏隐藏的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以手机为例,用户对它需求的在不断提高,因此手机的结构、外观、性能等各个方面的更新也日益频繁。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手机的屏幕尺寸不断增大,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固定形状和尺寸显示屏的手机,用户使用方便的同时增加了手机的携带难度。此外,对于一款手机而言,其屏幕尺寸是一定的,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变化及调整,当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娱乐、阅读等活动时,交互界面局限于特定尺寸的屏幕中,显示效果和操作的便利性会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前端面、所述后端面以及所述侧面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电池和处理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能够容置卷设的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设置的开口伸出并收回,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伸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状态下,至少能够铺设于所述前端面的外表面上;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柔性显示屏耦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两个容纳空间,一个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另一用于容纳其他电路元件(包括电池、处理器等),柔性显示屏在需要使用状态时,可伸出于容纳空间,并铺设于端面上,以进行显示和交互操作;在不需要使用的状态时,可卷曲收回到容纳空间内,实现显示屏隐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柔性显示屏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收回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中第二容纳空间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伸出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伸出状态的局部结构剖视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C-C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9是图8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收回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具体而言,该移动终端包括前端面110、后端面120以及侧面130,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相背设置且通过侧面130连接,前端面110、后端面120以及侧面130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隔板140,隔板140将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101和第二容纳空间102。
该第一容纳空间101内设有电池150和处理器160;第二容纳空间102用于容置卷设的柔性显示屏170,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实施例中第二容纳空间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伸出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柔性显示屏170能够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2设置的开口1021伸出并收回;请参阅图6,图6是图1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柔性显示屏伸出状态的局部结构进行剖视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柔性显示屏170伸出第二容纳空间102的状态下,能够铺设于前端面110的外表面上,以进行正常的显示和交互操作;在收回第二容纳空间102内的状态下,实现显示屏隐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柔性显示屏170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前端面110与后端面120平行或者大致平行设置,这里所指的大致平行可以是:显示端100的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或者圆角长方体结构,即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均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结构,相背设置的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呈平行设置;或者是相背设置的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之间呈小角度的夹角设置,一般应该不超过30度,且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不存在直接的交差或者接触,环周均通过侧面130进行连接的结构形式,进而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
该隔板140可以设置为分别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且平行或者大致平行于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同一侧的侧边,隔板140将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101和第二容纳空间102;可选地,该第二容纳空间102小于第一容纳空间101的体积,且第二容纳空间102靠近一侧面103设置。
其中,电池150分别与处理器160以及柔性显示屏170耦合连接。电池150用于提供处理器160以及柔性显示屏170的电能。该电池150可以为可拆卸的结构形式,便于移动终端及时更换能量源;电池150可以选用体积小,寿命长,不需要反复充放电的电池,也可以是能通过光能充电的新型电池。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蜂窝通信单元191,该蜂窝通信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01内并与电池150耦合连接;该蜂窝通信单元191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外部设备包括基站、云端服务器或者其他主机端或者终端设备等。该蜂窝通信单元191可以为2G\3G\4G\5G\6G、CDMA等蜂窝通信单元,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通信单元,用于数据远程的通信与传输,关于远程通信单元的种类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7,图7是图1中C-C处的剖视示意图;该第二容纳空间102内还设有卷轴180,卷轴180的两端与侧面上的轴孔131配合;柔性显示屏卷170的一端与卷轴180连接,另一端设于第二容纳空间102设置的开口1021位置,柔性显示屏170在收回状态下卷设在所述卷轴170上。
其中,该第二容纳空间102内还可以设有扭力弹簧(图中未示),该扭力弹簧与卷轴180连接,卷轴180能够在扭力弹簧的扭力作用下带动柔性显示屏170收回于第二容纳空间102内。
进一步地,该第二容纳空间内还可以设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驱动电机与卷轴180连接,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卷轴180旋转,进而实现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和收回。其中,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过程中,可以为驱动电机带动柔性显示屏170的外端(靠近第二容纳空间102开口1021的一端)弹出一段,然后用户手动拉出柔性显示屏170,并将柔性显示屏170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3,该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端端部设有卡位条171,该卡位条能够在柔性显示屏170的收回状态时,将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端限位于第二容纳空间102的开口1021位置,以避免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端完全收回到第二容纳空间102内。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该第二容纳空间102的开口1021为阶梯状结构,且所述开口1021靠近外侧的宽度D1大于靠近内侧的宽度D2,柔性显示屏170在收回状态时,卡位条171卡接于阶梯状结构的开口1021内(图3中状态)。该结构可以避免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端完全收回到第二容纳空间102内。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6,该卡位条171可以为磁性材料制成,相应的,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2相对的侧面130上或者前端面11的边沿位置可以设置定位磁体(图中未示),所述柔性显示屏170伸出于第二容纳空间102并铺设于前端面110时,所述卡位条171与定位磁体配合实现对柔性显示屏170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出第二容纳空间102的开口1021设置在侧面130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容纳空间102的开口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譬如前端面110或者后端面120上均可,关于这一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已有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变形之后,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因此,此处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两个容纳空间,一个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另一用于容纳其他电路元件(包括电池、处理器等),柔性显示屏在需要使用状态时,可伸出于容纳空间,并铺设于端面上,以进行显示和交互操作;在不需要使用的状态时,可卷曲收回到容纳空间内,实现显示屏隐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柔性显示屏的保护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8-图10,图8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9是图8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后端面120上设有摄像头190,且摄像头190突出于后端面120,柔性显示屏170上设有定位孔172,所述柔性显示屏170绕过一侧面(远离第二容纳空间102的侧面),定位孔172套设于摄像头190上,以实现对柔性显示屏170的定位。
其中,该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70的伸出端同样可以设置卡位条171。其中,卡位条171的材质可以为磁性,后端面120的材质也可以为磁性,当定位孔172套设于摄像头190上之后,卡位条171可以直接吸附于后端面120,实现对柔性显示屏170的定位。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卡位条17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譬如卡扣等,只要能实现对柔性显示屏170的定位且容易卡接和分离即可,关于这一部分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首先,通过设置两个容纳空间,一个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另一用于容纳其他电路元件(包括电池、处理器、通信单元等),柔性显示屏在需要使用状态时,可伸出于容纳空间,并铺设于端面上,以进行显示和交互操作;在不需要使用的状态时,可卷曲收回到容纳空间内,实现显示屏隐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柔性显示屏的保护作用;另外,利用突设于后端面上的摄像头作为定位柱,在柔性显示屏上设置定位孔,可以实现对柔性显示屏的定位。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70从前端面110绕过一侧面延伸铺设至后端面120,进而能够达到前端面110、后端面120以及一侧面均铺设柔性显示屏的目的,实现双面屏显示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70也可以为从后端面120绕过一侧面(远离第二容纳空间的侧面)延伸铺设至前端面110的结构形式,而关于移动终端其他部分的详细技术特征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亦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两个容纳空间,一个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另一用于容纳其他电路元件,柔性显示屏在需要使用状态时,可伸出于容纳空间,并铺设于端面上,以进行显示和交互操作;在不需要使用的状态时,可卷曲收回到容纳空间内,实现显示屏隐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柔性显示屏的保护作用;另外,柔性显示屏能够从一侧的端面绕过侧面延伸铺设相对设置另一侧的端面,进而能够达到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均铺设柔性显示屏的目的,实现双面屏显示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前端面、所述后端面以及所述侧面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电池和处理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能够容置卷设的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设置的开口伸出并收回,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伸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状态下,至少能够铺设于所述前端面的外表面上;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柔性显示屏耦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卷轴,所述柔性显示屏卷的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设置的开口位置,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收回状态下卷设在所述卷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与卷轴连接,所述卷轴能够在所述扭力弹簧的扭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收回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卷轴旋转,进而实现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伸出和收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平行或者大致平行且均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结构,所述隔板分别垂直或者大致垂直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且平行或者大致平行于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同一侧的侧边,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小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靠近一所述侧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伸出端端部设有卡位条,所述卡位条能够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收回状态时,将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伸出端限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开口位置,以避免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伸出端完全收回到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开口为阶梯状结构,且所述开口靠近外侧的宽度大于靠近内侧的宽度,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收回状态时,所述卡位条卡接于所述阶梯状结构的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条为磁性材料制成,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定位磁体,所述柔性显示屏伸出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并铺设于前端面时,所述卡位条与所述定位磁体配合实现对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从所述前端面绕过一侧面延伸铺设至所述后端面,进而能够实现所述前端面、所述后端面以及一侧面均铺设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面上设有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突出于所述后端面,所述柔性显示屏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绕过一侧面,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摄像头,以实现对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定位。
CN201810400038.6A 2018-04-28 2018-04-28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8462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0038.6A CN108462773A (zh) 2018-04-28 2018-04-28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0038.6A CN108462773A (zh) 2018-04-28 2018-04-28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2773A true CN108462773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0038.6A Pending CN108462773A (zh) 2018-04-28 2018-04-28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27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8808A1 (zh) * 2018-12-15 2020-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351124A (zh) * 2020-10-22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340A (zh) * 2011-05-30 2013-02-13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40194165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Richard Hwa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lled-Up Screen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7067981A (zh) * 2017-04-17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850821U (zh) * 2017-04-26 2018-01-05 郑成勋 便携式智能终端
CN10766565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绕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340A (zh) * 2011-05-30 2013-02-13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40194165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Richard Hwa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lled-Up Screen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766565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绕柔性显示装置
CN107067981A (zh) * 2017-04-17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850821U (zh) * 2017-04-26 2018-01-05 郑成勋 便携式智能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8808A1 (zh) * 2018-12-15 2020-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351124A (zh) * 2020-10-22 2021-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551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622731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9350183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2196690B (zh) 移动设备的功能扩展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移动设备
CN107528945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860609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wo camera modules
EP2658080A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20090059507A (ko) 충전상태 표시기능을 갖는 무접점 충전장치 및 그 충전방법
KR20110125700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8462773A (zh) 移动终端
US20100081491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ntenna connection cable thereof
US8070494B2 (en) Univers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325079B2 (en) Mobile terminal
CN208353375U (zh) 移动终端
KR102380177B1 (ko) 휴대용 전자 장치를 위한 무선 충전 장치
CN208353328U (zh) 移动终端
CN209046678U (zh) 终端设备
CN209201205U (zh) 电子设备及其闪光灯模组
CN114125101B (zh) 电子设备
CN110417953A (zh) 移动终端
KR20160084745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03330361A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和电子设备
CN111552349A (zh) 电子设备
KR101138104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KR20160141426A (ko) 휴대용 액세서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