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1353B -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1353B
CN108461353B CN201810445357.9A CN201810445357A CN108461353B CN 108461353 B CN108461353 B CN 108461353B CN 201810445357 A CN201810445357 A CN 201810445357A CN 108461353 B CN108461353 B CN 108461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output end
relay
input termi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53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1353A (zh
Inventor
王汉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4453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1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1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1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包括: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输入端、输出端、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所述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触头和控制线圈;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分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线圈。本申请可以避免普通交流接触器的缺点,提供一个可以完全替代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电压范围宽的灭弧继电器。

Description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很多大型设备需要频繁启动,电流也比较大,这时候人为直接去操作开关会比较危险和繁琐,相关技术中,采用交流接触器完成设备的频繁启动和断开操作。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可以频繁启动和断开的继电器,可以通过接触器二次线圈回路去控制大电流主回路,用控制小电流回路的方式去控制比较大型的危险的电流回路,既提高了安全性能又避免了频繁开合的繁琐。但交流接触器由于采用交流电,在短时内频繁接通断开时瞬间火花使得触头的温度急剧升高,甚至烧毁触头;由于交流接触器的绕组相当于一个交流电磁铁,交变电流流过绕组的时候会产生交变的磁场,从而使绕组以及其他构件震动,一般电流越大交流接触器振动越强。交流接触器接通断开产生的振动会对同一配电柜(箱)中的其他电器元件造成损伤甚至损坏。比如表头游丝凌乱、调整螺钉移位、接插件松动、电路板开焊等;并且由于线圈体积大重量重,使整个交流接触器的体积和重量加大,以致其在狭小空间中使用受到局限;另外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范围窄,一般为设备额定电压的-15%~+5%之间,超过这个范围会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如何解决现有交流接触器存在的问题成为相关技术人员重点探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包括:
PCB板;
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输入端、输出端、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
所述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触头和控制线圈;
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分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电路和相位控制电路;
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相位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电路还包括:可控硅灭弧电路;
所述可控硅灭弧电路包括:可控硅,以及和可控硅并联的分流电路;
所述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灭弧电路驱动电路;
所述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二输出端,相位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还包括:
设置在PCB板上的辅助控制继电器,辅助控制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触头以及控制线圈,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用于连接待控制的电路,所述控制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还包括:
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作为执行电路的继电器的电源端和辅助控制继电器的电源端;
所述第二输出端作为电压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所述第三输出端作为相位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端为三相输入端;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变压电路;
所述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输入端;
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变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口、整流桥、降压电阻网络、电压比较器、分压电路、稳压电路;
所述控制端口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所述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控制端口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接地,另一个输出端连接降压电阻网络;
降压电阻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
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端,稳压电路的电源端连接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相位控制电路包括:
光电耦合器、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
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控制电路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
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相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上电复位电路与相序控制电路连接;
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均连接电源电路的第三输出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由于包括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输入端、输出端、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执行电路,可消除电弧,由于各电路均设置在PCB板上,体积小重量轻,并且震动和噪声非常小;利用控制电路中电压控制电路可拓宽电压输入范围,进一步的,由于设置辅助控制控制器,可以直接替代交流接触器,从而更方便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连接框图。
图2是本申请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连接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PCB板;
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输入端、输出端、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
所述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触头和控制线圈;
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分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线圈。
所述电路板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所述部件的组成元件可直接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电路和相位控制电路;
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相位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电路还包括:可控硅灭弧电路;
所述可控硅灭弧电路包括:可控硅,以及和可控硅并联的分流电路;
所述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灭弧电路驱动电路;
所述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二输出端,相位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电极。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2个相同的驱动芯片;
所述驱动芯片串联后与所述可控硅灭弧电路并联,所述驱动芯片例如为MOC3063,MOC3063的一侧与所述相位控制电路连接,而所述相位控制电路为数字电路,MOC3063的另一侧与所述执行电路连接,执行电路为大电流电路,因此,通过MOC3063隔离两侧电路,以防止数字电路与大电流电路之间相互串扰。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还包括:
设置在PCB板上的辅助控制继电器,辅助控制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触头以及控制线圈,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用于连接待控制的电路,所述控制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辅助控制继电器例如为:JQC-13FF。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还包括
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作为执行电路的继电器的电源端和辅助控制继电器的电源端;
所述第二输出端作为电压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所述第三输出端作为相位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端为三相输入端;输入电源为220或380交流电源。
本实施例中,由于包括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输入端、输出端、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执行电路,可消除电弧,由于各电路均设置在PCB板上,体积小重量轻,并且震动和噪声非常小;利用控制电路中电压控制电路可拓宽电压输入范围,利用驱动电路可将直流低电压与输出端高电压有效隔离,防止触电,进一步的,由于设置辅助控制控制器,可以直接替代交流接触器,从而更方便使用。
图2是本申请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源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变压电路;
所述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输入端;
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5)、第二电阻(R6)、第一二极管(D7)、第二二极管(D8),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一个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P沟耗尽型MOS管的栅极,所述P沟耗尽型MOS管(Q1)的漏级的一路直接连接变压电路的一个输入端,P沟耗尽型MOS管(Q1)的漏级的另一路通过二极管、电阻和电容连接变压器(T1)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P沟耗尽型MOS管(Q1)的源级连接变压电路的另一输入端。
所述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直接接入AC220/380V电源,接入交流经三相整流滤波电路后输出直流高电压,如380V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后大约为537.32V,由于常用的电源芯片一般工作电压较小,所以需串联一个稳压电路后再与开关电路连接,例如所串联单稳压电路可以为450V。
所述变压电路包括:
开关电源(U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稳压器的输入端。
变压器(T1)输出2种直流电压,例如为12V、14V,12V电压为继电器和辅助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供电;14V电压为宽电压控制电路供电。
稳压器的输入端与开关电源(U1)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输出5V电压为相位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开关电源例如为DK112芯片,所述变压器例如为EE16,稳压器例如为HT7550。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开关电源、变压器和稳压器可为根据不同电路需要提供不同稳定电压,保障各模块电路稳定工作。
图3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压控制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口、整流桥DE、降压电阻网络、电压比较器U1B、分压电路、稳压电路;
所述控制端口的输入端1、2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所述整流桥DE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控制端口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整流桥DE的一个输出端接地,另一个输出端连接降压电阻网络;
降压电阻网络包括:R101、R102、R103、R104,R101的一端与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R101另一端与R102串联接地;R103的一端与R104的一端连接,R103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R104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
分压电路包括R200和R106,R200一端连接稳压电路,另一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正极,R106一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负极,另一端接地;
稳压电路包括R109和D102,R109的一端端连接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另一端连接D102的负极,D102的正极接地;
电压比较器U1B的输出端连接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若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电压大于临界电压时经过整流桥输出正负电压,当输出正电压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当输出负电压时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所述临界电压为3V交流或直流电压。
由于受到电路板或变压器可承受最大电压值限制,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范围为3V~700V。
进一步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由R107和D101组成的临界点消除电路,例如,若电压控制电路为2.8-3.1V,由于输入电压处于临界输入电压范围,易造成电路处于似开非开、似断非断的状态,因此通过设置输入电压临界点消除电路,将2.8V~3.1V之间电压转换为有效输入电压,从而提高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由于包括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口、整流桥、降压电阻网络、电压比较器、分压电路、稳压电路,控制端口输入电压通过降压电阻网络与电压比较器、分压电路、稳压电路的控制后转换成所述相位控制电路输入电压范围的电压,因此拓宽了待控制电路的电压输入范围。
图4、图5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相位控制电路,
所述相位控制电路包括:
光电耦合器、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
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控制电路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
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相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正极连接变压器第一输出端输出电源连接;
所述光电耦合器接收预定时间的启动信号后,控制电阻高低变化以使输出电压从0变为1。
相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相序控制电路由5个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组成,相序控制电路可控制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开启或关闭,控制电路开启时:光电耦合器导通后,C206、R207两端U2A输入端同时有低电平翻转成高电平,U2A输出端转为低电平。低电平通过C202、R202形成一个负脉冲,所述负脉冲经U2F整形反相后输出正脉冲,经过D202向C205充电U3D的输入端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U3D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脉冲。所述低电平脉冲输出时长取决于C5和R4的值,时长例如为10ms。所述低电平脉冲经过D205、R206后接入U3F输入端使其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U3F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P沟耗尽型MOS管Q2导通,从而接通驱动电路控制执行电路工作。
控制电路关闭时:光电耦合器导通后,C206、R207两端U2A输入端同时有低电平翻转成高电平,U2A输出端转为低电平,低电平通过C203、R203形成一个负脉冲,所述负脉冲经U2E输出端转为高电平脉冲、输入U2D输入端后,U2D输出端输出仍为负脉冲,经过D201,C205、R204充电后,U2C输出端转为高电平脉冲,U2C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经过D206、R206、U3F输入端由转为高电平,U3F输出端输出低电平,P沟耗尽型MOS管Q1截止,驱动电路与执行电路均不接通。
相序控制电路接收启动信号(断开继电器信号)后,输出端从高阻变为低阻两端电压从0变为1。通过施密特整流输出电路输出10ms的导通信号再通过光电耦合器驱动同时控制可控硅灭弧电路导通、继电器断开。由于继电器具有机械延时,因此可控硅灭弧电路先导通,由于继电器机械延时小于10ms,因此继电器在可控硅灭弧电路导通时间内进行断开操作。
电路上电时电路未稳定状态时,电路可能会有错误的输出造成相序控制电路执行错误,因此采用上电复位电路进行上电延迟以消除电路中不稳定状态。
上电复位电路中,R301、C301组成充电电路,电路上电时VCC通过R301向C301充电,U3C输入端从低电平慢慢向高电平变化升高当充到预设阈值时输出端从高电平翻转至低电平,从而避免输入电平不稳定造成输出电平跳变。
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均连接电源电路的第三输出端。
所述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可集成在一起并由cd40106芯片提供。
本实施例中,由于包括相位控制电路、上电复位电路,通电后电路会产生强干扰和不确定的信号,利用具有上电复位作用进行电路延时,强行使输出端的回路处于锁定。相位控制电路控制通过施密特整流输出电路输出10ms的导通信号同时控制可控硅灭弧电路导通、继电器断开操作,避免继电器单独断开时产生电弧。
图6是本申请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内部模块电路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可控硅灭弧电路和继电器,
所述可控硅灭弧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KS和RC电路,RC电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KS并联,使双向可控硅KS两端电压缓慢变化,保护电路。
所述可控硅灭弧电路输出端口与继电器K并联,所述双向可控硅KS导通时,继电器K两端电压小于所述双向可控硅KS电压阈值,可控硅电压阈值例如为1.5V。
当用继电器断开电流时,如果电路电压不低于10~20伏,电流不小于80~100mA,电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电压、电流越大产生的电弧越强。尤其在短时内频繁接通断开开关器时瞬间火花使得触头的温度急剧增加甚至烧毁。利用可控硅作为电子灭弧开关并联在继电器触头两端,可控硅导通时将继电器断开,由于可控硅两端的压降不大于1.5V,因此所述继电器触头不会产生电弧或产生极小的电弧。由于可控硅的导通时间短,只有不到10ms所以发热量很小。
本实施例中,由于包括继电器、可控硅灭弧电路,可控硅两端的压降不大于1.5V,因此继电器触头不会产生电弧或产生极小的电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
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输入端、输出端、执行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
所述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触头和控制线圈;
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分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线圈;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电路和相位控制电路;
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相位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口、整流桥、降压电阻网络、电压比较器、分压电路、稳压电路;
所述控制端口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所述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控制端口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接地,另一个输出端连接降压电阻网络;
降压电阻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
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端,稳压电路的电源端连接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电路还包括:可控硅灭弧电路;
所述可控硅灭弧电路包括:可控硅,以及和可控硅并联的分流电路;
所述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触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灭弧电路驱动电路;
所述相位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二输出端,相位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PCB板上的辅助控制继电器,辅助控制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触头以及控制线圈,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用于连接待控制的电路,所述控制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复合固态型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提供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作为执行电路的继电器的电源端和辅助控制继电器的电源端;
所述第二输出端作为电压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所述第三输出端作为相位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端为三相输入端;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变压电路;
所述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输入端;
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变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控制电路包括:
光电耦合器、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
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控制电路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
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相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灭弧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上电复位电路与相序控制电路连接;
上电复位电路和相序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均连接电源电路的第三输出端。
CN201810445357.9A 2018-05-10 2018-05-10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Active CN108461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5357.9A CN108461353B (zh) 2018-05-10 2018-05-10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5357.9A CN108461353B (zh) 2018-05-10 2018-05-10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353A CN108461353A (zh) 2018-08-28
CN108461353B true CN108461353B (zh) 2019-08-27

Family

ID=6321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5357.9A Active CN108461353B (zh) 2018-05-10 2018-05-10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1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334A (zh) * 2018-09-21 2019-01-08 王汉禄 多用途智能断路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2253Y (zh) * 1999-07-29 2000-08-16 牟玉莲 交流接触器消弧控制器
CN2648580Y (zh) * 2003-10-10 2004-10-13 深圳市力量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型无触点复合开关
CN2872566Y (zh) * 2006-01-18 2007-02-21 百利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过零开关控制电路
CN101483118A (zh) * 2008-01-11 2009-07-15 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静电吸合器供电装置的继电单元改良
CN201332031Y (zh) * 2008-11-25 2009-10-21 杨强 串联复合继电器
CN202205661U (zh) * 2011-09-21 2012-04-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切合高压直流负载回路的复合继电器
CN102751143A (zh) * 2012-07-16 2012-10-24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继电器的控制电路
CN203826290U (zh) * 2014-04-03 2014-09-10 商晓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无触点接触器
CN107591283A (zh) * 2016-07-07 2018-01-16 重庆瑞升康博电气有限公司 新型复合交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2253Y (zh) * 1999-07-29 2000-08-16 牟玉莲 交流接触器消弧控制器
CN2648580Y (zh) * 2003-10-10 2004-10-13 深圳市力量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型无触点复合开关
CN2872566Y (zh) * 2006-01-18 2007-02-21 百利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过零开关控制电路
CN101483118A (zh) * 2008-01-11 2009-07-15 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静电吸合器供电装置的继电单元改良
CN201332031Y (zh) * 2008-11-25 2009-10-21 杨强 串联复合继电器
CN202205661U (zh) * 2011-09-21 2012-04-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切合高压直流负载回路的复合继电器
CN102751143A (zh) * 2012-07-16 2012-10-24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继电器的控制电路
CN203826290U (zh) * 2014-04-03 2014-09-10 商晓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无触点接触器
CN107591283A (zh) * 2016-07-07 2018-01-16 重庆瑞升康博电气有限公司 新型复合交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353A (zh)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7544B (zh) 中断电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7251351B (zh) 用于断开电流的开关系统和执行电流断开操作的方法
CN109716473A (zh) 断路器
CN105745730A (zh) 用于切换直流电的装置和方法
CN108461353B (zh) 复合固态型继电器
CN105305388A (zh) 用于监视和切换负载电路的装置和方法
US4262214A (en) System for switching a load between two sources
US11929582B2 (en) Relay conditioning and power surge control
CN100495889C (zh) 有pfc电路的在线隔离式ac/dc电源
CN108667039B (zh) 一种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专用开关及方法
CN106374507A (zh) 一种三相共补智能同步开关及其控制保护方法
CN101467226B (zh) 开关电路
CN107924778A (zh) 开关器件
CN101820274A (zh) 一种无火花安全开关、插座及安全通断电方法
CN1307798C (zh) 用于可靠地开关电流回路的开关装置
JPH09284998A (ja) 電源装置
CN108028148B (zh) 直流开关装置及其应用
CN106970308A (zh) 一种电容器脉冲电压试验装置和方法
CN104702091A (zh)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
CN107181269A (zh) 一种用两个开关实现带相间闭锁功能的三相负载切换装置
DE1808489A1 (de) Statischer Leistungsumformer mit variabler Kommutierungsreaktanz
CN207691679U (zh) 具有浪涌抑制及保护功能的供电电路
SU1278989A1 (ru) Трехфазный быстродействующий гибрид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US20050082914A1 (en) Mosfet based, high voltage, electronic relays for AC power switching and inductive loads
CN109448952A (zh) 一种高压大功率整流装置的低压预充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