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6164A -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6164A
CN108446164A CN201810172480.8A CN201810172480A CN108446164A CN 108446164 A CN108446164 A CN 108446164A CN 201810172480 A CN201810172480 A CN 201810172480A CN 108446164 A CN108446164 A CN 108446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rry
physical machine
disk
sh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24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6164B (zh
Inventor
何林春
傅开庭
尹海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24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6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6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6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6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6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包括: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将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当预设终端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将挂载于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物理机磁盘。该方法利用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挂载协议对虚拟机镜像依次进行共享处理和挂载至预设终端,使得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得以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本地设备,而对本地设备可以进行更加灵活的操作,可以无需中间步骤实现V2P迁移,成本更低、耗时更短、步骤简单。本申请还同时公开了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V2P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受限于必须由实体硬件组成的物理机,虚拟机因其无需由实体硬件组成、所有构成参数灵活可调、系统纯净以及更加方便进行应用的测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使用。
依靠现有实体硬件构建出的虚拟机,会因各种原因在运行一段时间需要将其回迁至该实体硬件对应的物理机中,这一过程被称为V2P(Virtual machine to Physicalmachine,虚拟机转化为物理机)迁移。目前的V2P迁移通常采用备份还原的方式,而使用备份还原一般需要额外的可移动存储介质来存放备份数据,然后再根据备份数据在该物理机上进行还原操作。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存放备份数据的可移动存储介质需要额外购置,且在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时,可移动存储介质的成本会随着存储空间的增大显著增高;同时在进行备份、还原数据的过程会对数据进行两次压缩、解压缩操作,过程时间较长,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所以,如何克服现有实现V2P迁移方案存在的各项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无须额外购置可移动存储介质、耗时更短、实现步骤更加简便、成本更低的V2P迁移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利用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挂载协议对虚拟机镜像依次进行共享处理和挂载至预设终端,使得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得以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本地设备,而对本地设备的操作就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诸如克隆磁盘或数据拷贝的方式轻易实现V2P迁移,无须额外购置可移动存储介质、耗时更短、实现步骤更加简便、成本更低。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该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其中,所述虚拟机镜像包含虚拟机中所有数据;
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判断所述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
若是,则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
可选的,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包括:
将所述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可选的,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包括:
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可选的,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包括:
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拷贝的方式拷贝至所述物理机磁盘的预设路径下。
可选的,当所述预设终端为非所述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还包括:
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将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所述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中;
当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所述第一本地设备和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与所述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所述物理机以将所述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所述物理机。
可选的,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包括:
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所述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得到所述共享磁盘。
可选的,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包括:
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所述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该数据迁移系统包括:
虚拟机镜像共享单元,用于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其中,所述虚拟机镜像包含虚拟机中所有数据;
共享镜像挂载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终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
第一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终端为所述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
可选的,所述虚拟机镜像共享单元包括:
第一qemu-nbd命令共享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可选的,所述共享镜像挂载单元包括:
第一nbd-client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转移单元包括:
数据拷贝子单元,用于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拷贝的方式拷贝至所述物理机磁盘的预设路径下。
可选的,该数据迁移系统还包括:
物理机磁盘共享单元,用于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共享磁盘挂载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第二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所述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中;
挂载断开及物理机重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所述第一本地设备和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与所述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所述物理机以将所述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所述物理机。
可选的,所述物理机磁盘共享单元包括:
第二qemu-nbd命令共享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所述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得到所述共享磁盘。
可选的,所述共享磁盘共享单元包括:
第二nbd-client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所述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V2P数据迁移装置,该数据迁移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内容所描述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内容所描述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判断所述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若是,则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
显然,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挂载协议对虚拟机镜像依次进行共享处理和挂载至预设终端,使得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得以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本地设备,而对本地设备的操作就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诸如克隆磁盘或数据拷贝的方式轻易实现V2P迁移,无须额外购置可移动存储介质、耗时更短、实现步骤更加简便、成本更低。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利用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挂载协议对虚拟机镜像依次进行共享处理和挂载至预设终端,使得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得以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本地设备,而对本地设备的操作就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诸如克隆磁盘或数据拷贝的方式轻易实现V2P迁移,无须额外购置可移动存储介质、耗时更短、实现步骤更加简便、成本更低。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
本步骤旨在对包含虚拟机内所有数据的虚拟机镜像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其中,基于该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的数据共享操作能够使得该虚拟机镜像以网络块设备的形式共享在目标终端的目标端口上,以便其它终端通过相应的命令从该目标终端的目标端口上将该网络块设备挂载在自身终端上。
具体的,能够实现数据共享目的的数据共享协议有很多,例如FCP、ISCSI、NBD等,但对于本申请所要具体展开的V2P领域,更适合采用其中的NBD网络协议。NBD(NetworkBock Device,网络块设备)网络协议,是一个快速、轻量级的网络存储传输协议。相较于更为复杂的FCP(Fibre Channel Protocol,光纤通道协议)、ISCSI(Internet Small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NBD网络协议具有易实现、简单高效、支持SMP(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支持64位文件系统等诸多优点,之前通常用于构建简单的网络存储系统。
NBD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为:将远端计算机的磁盘映射为一个虚拟的本地块设备,用户通过这个本地虚拟块设备即可实现对该远端计算机上的存储设备进行透明访问。本申请旨在将原本应用于构建网络存储系统的NBD网络协议应用于V2P领域,以较低的成本、简便的操作步骤、速度更快的进行虚拟机到物理机的回迁。
S102:将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在S101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将得到的共享镜像挂载至预设终端,以使该共享镜像成为该预设终端上的虚拟本地设备,之所以说是虚拟的本地设备,是因为该本地设备并没有实际与本机相连,但依然能够像任何真正本地设备一样向其下发或执行相关命令和操作。
S103:判断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
在S102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判断该预设终端是否为该虚拟机镜像原本想要回迁至的目标物理机,即判断是否可以直接在S102中将该共享镜像挂载至目标物理机上,成为该目标物理机的一个虚拟本地设备。由于实际情况下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有时无法直接将该共享镜像挂载至该目标物理机,需要借用另一终端进行中转实现,也就是说该预设终端可能为非该目标物理机的另一个物理机。
S104:将挂载于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物理机磁盘;
本步骤建立在S103的判断结果为该预设终端为该目标物理机的基础上,由于直接将该共享镜像挂载至该目标物理机,并成为了该目标物理机的一个虚拟本地块设备,就好像该目标物理机上本身就具着一个存在物理连接的本地块设备一样。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为实现V2P迁移,可以很轻易的实现将挂载于该目标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该目标物理机的磁盘中。具体的,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数据拷贝实现,当然也不排除其它可以实现同样目的的操作,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
S105:利用非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进行中转操作。
本步骤建立在S103的判断结果为该预设终端为非该目标物理机的基础上,即该预设终端为区别于该目标物理机的另一物理机,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对该目标物理机中的物理机磁盘执行与虚拟机镜像一致的处理,即先进行数据共享操作再进行数据挂载操作,即与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均作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虚拟本地设备。在实现均作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虚拟本地设备后才便于进行后续的V2P迁移。
以下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步骤:
第一步:将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将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第二步:将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中;
由于此时该物理机磁盘和该虚拟机镜像均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虚拟本地设备,也就是说这两个虚拟本地设备相对于该预设终端来说是对等的、平级的,同时为实现V2P的目的,需要将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该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中。因为是两个本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且要将其中一个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完全转移至另一本地设备,因此可以采用磁盘克隆的方式实现这一目的,即好像在将我们电脑中D盘中的数据完全转移至E盘一样。
第三步:当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第一本地设备和第二本地设备与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物理机以将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物理机。
由于利用一个非目标物理机的另一个物理机作为数据传输媒介,为真正完成V2P迁移的目的,还需要在数据完全转移后,断开该第一本地设备和第二本地设备与该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目标物理机。重启后的目标物理机即完成了V2P迁移。S104中由于该预设终端即为该目标物理机,因此在数据转移完成后,该目标物理机上已经完全具备了该虚拟机镜像上的所有数据,但为保证这些数据能够被该物理机在后续过程中真正使用到,也需要进行类似的重启操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利用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挂载协议对虚拟机镜像依次进行共享处理和挂载至预设终端,使得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得以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本地设备,而对本地设备的操作就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诸如克隆磁盘或数据拷贝的方式轻易实现V2P迁移,无须额外购置可移动存储介质、耗时更短、实现步骤更加简便、成本更低。
以下结合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旨在对实施例一中当预设终端为该目标物理机时如何具体实现V2P迁移做出说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将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例如,通过qemu-nbd-p 10809/sf/data/local/vm-disk-1.qcow2命令实现,该命令表示将vm-disk-1.qcow2虚拟机镜像以网络块设备的形式共享在该目标物理机的10809端口上,该目标物理机或其它物理机可以使用nbd-client命令通过该自身相应的10809端口挂载该网络块设备。
S202:将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预设终端上;
例如,假设虚拟机所在的终端IP地址为192.168.101.100,那么使用命令nbd-client 192.168.101.100 10809/dev/nbd0,就可以将该网络块设备挂载为该目标物理机的本地nbd0块设备。
S203:当预设终端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
S204:将挂载于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拷贝的方式拷贝至物理机磁盘的预设路径下。
例如,假设该目标物理机的本地磁盘为/dev/sda,那么可以通过命令ddif=/dev/nbd0of=/dev/sda bs=1M oflag=direct就可以实现将本地nbd0块设备的数据拷贝至本地磁盘/dev/sda。
其中,S201使用的qemu-nbd命令是一个nbd工具,用于将一个文件、磁盘、镜像共享为一个网络块设备;S202中使用的nbd-client命令是一个基于NBD网络协议的客户端程序,可以将通过网络NBD协议将共享出来的网络块设备挂载为本地终端的一个虚拟本地设备。
以下结合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旨在对实施例一中当预设终端为非该目标物理机的另一物理机时如何具体实现V2P迁移做出说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S302:将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S301和S302相对于S201和S202并没有差异,是一致的。描述内容可以参见实施例二中对S201和S202的描述内容。
S303:当预设终端为非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
S304:将物理机磁盘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本步骤对物理机磁盘进行共享的过程除使用与S301大体相同的qemu-nbd命令外,还可以利用ISCSI协议实现,当使用qemu-nbd命令时与S301区别在于目标磁盘不同。
ISCSI协议用于将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块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块映射成以太网数据包,是存储设备最基本的标准协议。从根本上说,ISCSI协议是一种利用IP网络来传输潜伏时间短的SCSI数据块的方法,ISCSI使用以太网协议传送SCSI命令、响应和数据。
S305:将共享磁盘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本步骤与S302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目的磁盘不同,也会相应的产生第二本地设备,为区别与第一本地设备的编号nbd0,可以采用nbd1作为该第二本地设备的编号。
S306:将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
例如:通过dd if=/dev/nbd0of=/dev/nbd1bs=1M oflag=direct命令,即可以将/dev/nbd0(由虚拟机镜像得到)的数据拷贝至/dev/nbd1(由物理机磁盘得到)。
S307:当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第一本地设备和第二本地设备与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物理机以将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物理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利用数据共享协议和数据挂载协议对虚拟机镜像依次进行共享处理和挂载至预设终端,使得该虚拟机镜像最终得以表现为该预设终端的一个本地设备,而对本地设备的操作就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诸如克隆磁盘或数据拷贝的方式轻易实现V2P迁移,无须额外购置可移动存储介质、耗时更短、实现步骤更加简便、成本更低。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本方法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很多的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请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数据迁移系统可以包括:
虚拟机镜像共享单元100,用于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其中,虚拟机镜像包含虚拟机中所有数据;
共享镜像挂载单元200,用于将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终端判断单元300,用于判断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
第一数据转移单元400,用于在预设终端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将挂载于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物理机磁盘。
可选的,虚拟机镜像共享单元100包括:
第一qemu-nbd命令共享子单元,用于将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可选的,共享镜像挂载单元200包括:
第一nbd-client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预设终端上。
可选的,第一数据转移单元400包括:
数据拷贝子单元,用于将挂载于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拷贝的方式拷贝至物理机磁盘的预设路径下。
可选的,该数据迁移系统还包括:
物理机磁盘共享单元,用于将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共享磁盘挂载单元,用于将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第二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将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中;
挂载断开及物理机重启单元,用于在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第一本地设备和第二本地设备与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物理机以将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物理机。
可选的,物理机磁盘共享单元包括:
第二qemu-nbd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物理机磁盘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可选的,共享磁盘共享单元包括:
第二nbd-client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共享磁盘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预设终端上。
图4对应第二实施例,图5对应第三实施例,可以对照相应实施例的描述内容。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V2P数据迁移装置,该V2P数据迁移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调用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该V2P数据迁移装置还可以包括各种必要的网络接口、电源以及其它零部件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终端或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6)

1.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其中,所述虚拟机镜像包含虚拟机中所有数据;
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判断所述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
若是,则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包括:
将所述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包括:
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包括:
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拷贝的方式拷贝至所述物理机磁盘的预设路径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终端为非所述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还包括:
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将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所述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中;
当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所述第一本地设备和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与所述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所述物理机以将所述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所述物理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包括:
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所述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得到所述共享磁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包括:
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所述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8.一种V2P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虚拟机镜像共享单元,用于将虚拟机镜像利用第一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镜像;其中,所述虚拟机镜像包含虚拟机中所有数据;
共享镜像挂载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第一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一本地设备;
终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设终端是否为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
第一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终端为所述物理机磁盘对应的物理机时,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转移至所述物理机磁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镜像共享单元包括:
第一qemu-nbd命令共享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机镜像利用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镜像挂载单元包括:
第一nbd-client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镜像利用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转移单元包括:
数据拷贝子单元,用于将挂载于所述物理机上的第一本地设备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拷贝的方式拷贝至所述物理机磁盘的预设路径下。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物理机磁盘共享单元,用于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第二数据共享协议进行数据共享,得到共享磁盘;
共享磁盘挂载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第二数据挂载协议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以作为所述预设终端的第二本地设备;
第二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以所述预设终端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磁盘克隆技术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中;
挂载断开及物理机重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本地设备上的数据完全转移至所述第二本地设备后,断开所述第一本地设备和所述第二本地设备与所述预设终端的挂载,并重启所述物理机以将所述虚拟机中的数据最终迁移至所述物理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机磁盘共享单元包括:
第二qemu-nbd命令共享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物理机磁盘利用所述qemu-nbd命令进行数据共享,得到所述共享磁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磁盘共享单元包括:
第二nbd-client命令挂载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共享磁盘利用所述nbd-client命令挂载在所述预设终端上。
15.一种V2P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72480.8A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08446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480.8A CN108446164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480.8A CN108446164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6164A true CN108446164A (zh) 2018-08-24
CN108446164B CN108446164B (zh) 2022-02-22

Family

ID=63193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2480.8A Active CN108446164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61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1251A (zh) * 2019-06-03 2019-10-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块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341A (zh) * 2005-06-10 2006-12-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iu接口信令连接吊死的方法
CN102724277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和部署的方法、服务器及集群系统
CN104965757A (zh) * 2015-01-21 2015-10-07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的方法、虚拟机迁移管理装置及系统
US20160378530A1 (en) * 2015-06-27 2016-12-29 Vmware, Inc. Remote-direct-memory-access-based virtual machine live migration
CN106484312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磁盘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7247619A (zh) * 2017-06-12 2017-10-13 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341A (zh) * 2005-06-10 2006-12-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iu接口信令连接吊死的方法
CN102724277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和部署的方法、服务器及集群系统
CN104965757A (zh) * 2015-01-21 2015-10-07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的方法、虚拟机迁移管理装置及系统
US20160378530A1 (en) * 2015-06-27 2016-12-29 Vmware, Inc. Remote-direct-memory-access-based virtual machine live migration
CN106484312A (zh) * 2015-09-01 2017-03-0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磁盘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7247619A (zh) * 2017-06-12 2017-10-13 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睦等: "云计算中虚拟机磁盘迁移时机优化策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1251A (zh) * 2019-06-03 2019-10-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块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21251B (zh) * 2019-06-03 2023-06-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块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6164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985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cyber security simulation exercises
US9244676B2 (en) Virtual machine based controller and upgrade mechanism
US20180095840A1 (en) Reducing recovery time in disaster recovery/replication setup with multitier backend storage
CN102662727B (zh) 虚拟机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2009011291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odel and create a virtual private datacenter
JP6431197B2 (ja) スナップショット処理方法および関係付けられたデバイス
US10402014B2 (en) Input control assignment
KR101680702B1 (ko) 클라우드 기반 웹 호스팅 시스템
US103411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llow dynamic changes of a replica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distributed systems
CN104850394A (zh) 分布式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和分布式系统
KR20230024416A (ko) 클라우드 플랫폼 간 가상 머신 마이그레이션 방법, 장치,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CN110515697A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446164A (zh) 一种v2p的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7465870A (zh) 外接摄像头的替换方法和系统
JP2023518779A (ja) 共通トレーニングモデルのトレーニング参加者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US10244085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PC) data handling
CN106549986A (zh) 一种块存储服务方法和装置
CN107438097A (zh) 网络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71051A (zh) 用于命令执行的方法与设备
EP331651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grading virtual network element,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413207B (zh) 降低存储系统的数据恢复时间的方法、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15016779A (zh) 音视频功能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874264A (zh) 实例热迁移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918331A (zh) 一种云安全运营平台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JP6567032B2 (ja) 複数のストリーム・コンテンツ提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