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3871B -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3871B
CN108443871B CN201810473640.2A CN201810473640A CN108443871B CN 108443871 B CN108443871 B CN 108443871B CN 201810473640 A CN201810473640 A CN 201810473640A CN 108443871 B CN108443871 B CN 108443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urface
heat absorption
external bed
ash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36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3871A (zh
Inventor
李金晶
赵振宁
张清峰
孙亦鹏
李媛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04736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3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3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3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10/0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10/18Details; Accessories
    • F23C10/28Contro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本发明可以利用受热面吸热量,作为外置床灰控阀开度控制的目标值,减小因床温测量误差或尾部烟气流量偏差等导致的蒸汽温度偏差。

Description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外置床是大型CFB(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它通过入口灰控阀控制其中受热面的吸热量,也是锅炉蒸汽温度和炉膛下部床温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布置的受热面一般有中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等。锅炉设计中布置再热器的外置床一般用于调节再热蒸汽温度,布置过热器的外置床一般用于调节炉膛下部床温。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的投运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投运方法:a)外置换热器的投运时机,具体为:(1)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已连续和稳定投入;(2)床温相对稳定,炉膛中部温度达到800℃以上;(3)锅炉蒸汽流量在BMCR(Boiler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20%以上;(4)炉膛全差压不低于BMCR工况下设计压差值的80%;(5)灰循环已正常建立,回料器底部灰温与分离器出口烟温相差小于200℃;b)外置换热器的投运方式,具体为:(1)外置床的流化建立次序,应从靠近炉膛的冷却仓开始,再到空仓,当冷却仓风量调整正常后,再进行空仓流化风量的操作;(2)外置换热器各仓室流化风量正常后,应首先开启外置床入口灰道流化风电动门,然后再开启外置换热器灰控阀;(3)外置换热器投入过程中,应注意锅炉床温和蒸汽温度参数的变化情况,选择决定合适的投入速度;(4)外置换热器投入过程中,如果锅炉主、再热汽温降到对应压力饱和温度20℃~30℃以下时,应及时开启锅炉疏水并减少或关闭外置换热器的流化风量;c)外置换热器自动控制逻辑,具体为:(1)外置换热器各仓室流化风门自动开启时,设置斜率限制器,以控制阀门的开启速度;(2)设置外置换热器各仓室风门的开启时间间隔;(3)设置外置换热器冷却仓和空仓流化风量的报警和跳闸值,其报警值分别设为BMCR工况下设计流化风量的80%、70%,跳闸值分别设为BMCR工况下设计值的70%、60%;d)外置换热器灰控阀的投运方式,具体为:(1)外置换热器灰控阀的振动幅度和时间间隔分别设为2%~3%、2~3分钟;(2)外置换热器灰控阀开度始终保持大于2%。该方案用于改进自动控制逻辑和防止灰控阀震荡,避免炉膛床温和外置换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大幅波动,保证了外置换热器和锅炉的顺利投运和安全运行。然而,该方案仅从运行安全的角度设计了外置床投运(启动)的方法,不涉及外置床正常运行中的蒸汽温度控制和炉膛床温控制。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控制方案,包括:锅炉主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主汽压力的偏差经过锅炉主控PID控制后,通过平衡控制算法分别输出左侧燃料控制值和右侧燃料控制值;平衡控制算法为将锅炉主控输出的信号平均分配成左侧燃料控制值和右侧燃料控制值;左侧床温与右侧床温的偏差值与设定偏差值经过温度PID控制后,分别输出左侧床温修正值和右侧床温修正值;左侧燃料控制值与左侧温度修正值相加后与左侧实际燃料量经过燃料PID控制后,输出左侧给煤机的给煤量的调节指令;右侧燃料控制值与右侧温度修正值相加后与右侧实际燃料量经过燃料PID控制后,输出右侧给煤机的给煤量的调节指令。该方案实现了单侧燃料量的自主调节,改变了传统控制方案在单侧燃料量波动情况发生后燃料调节对另一侧床温的影响。然而,该方案本质上是通过左右侧燃料量的偏差来平衡左右侧炉膛床温的偏差,受制于床温测量准确性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由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构成;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通过信号导线与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及DCS系统相连接;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通过信号导线与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相连接;给煤量控制子站通过信号导线与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相连接;炉膛床温测点为布置在布风板上的32个DCS系统床温测点,由左向右依次分为左侧床温测点区域,中部床温测点区域以及右侧床温测点区域;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后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前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前墙给煤口及开度调节阀。该方案通过左、中、右侧床层区域温度对对应区域的给煤量和下二次风量进行反馈调节,改善床温偏差,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然而,该方案以床温偏差为调节目标值,受制于床温测量准确性的限制,以给煤量和下二次风量为床温调节手段,二者调节方向相反,不利于燃料量和风量的协调供给,可能造成燃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用以减小因床温测量误差导致的蒸汽温度偏差,提高燃烧效率,该方法包括: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还包括:
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
所述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包括: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以及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所述受热面吸热量以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表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用以减小因床温测量误差导致的蒸汽温度偏差,提高燃烧效率,该装置包括: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开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还包括:
关系预设模块,用于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
所述目标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以及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所述受热面吸热量以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表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不再纠缠于床温测量的准确性,而是回归到外置床进灰量对应受热面吸热量的初衷,利用受热面吸热量,作为外置床灰控阀开度控制的目标值,减小因床温测量误差(或尾部烟气流量偏差等)导致的蒸汽温度偏差,一方面使得目标值测量误差小,控制更精准,燃烧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左右侧外置床受热面吸热量,防止左右侧蒸汽温度偏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的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曲线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控制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的示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的示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的一具体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面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
循环流化床锅炉:利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原理,燃烧煤和其他劣质燃料的锅炉,主要由炉膛、旋风分离器、返料阀和尾部烟道等部分构成,广泛应用于工业供蒸汽和火力发电领域,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综合治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图1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示例图。图1示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分离器、回料器、灰控阀和外置床。
外置床:大型CFB锅炉的重要燃烧和传热部件。其原理是将分离器回送的一部分高温(约900℃)循环灰引入鼓泡流化床内,鼓泡流化床中布置有大量受热面,受热面吸热量通过灰控阀调节入口灰流量实现,也称为外置换热器。相比于不带外置床的CFB锅炉,外置床增强了汽温和炉膛床温调节的灵活性。图2为外置床的结构示例图。图2中示出了灰控阀、回料器、外置床,并示出了分离器回灰进入流化床和返回炉膛的过程。
床温:CFB锅炉内烟气和床料充分混合的温度。
发明人经分析发现,在现有技术中,一方面由于锅炉炉膛截面积较大,不同区域的床温差异也较大,因此难以准确测量炉膛床温,另一方面由于锅炉尾部烟道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当尾部烟道截面烟气流量发生偏差时,左右侧低温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也会出现偏差,如果直接用再热蒸汽温度作为外置床灰控阀调节的目标值,则会导致这种偏差向炉膛床温和过热汽温传递甚至放大。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是:不再纠缠于床温测量的准确性,回归到外置床进灰量对应受热面吸热量的初衷,利用受热面吸热量,作为外置床灰控阀开度控制的目标值,减小因床温测量误差(或尾部烟气流量偏差等)导致的蒸汽温度偏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步骤302、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由图3所示流程可以得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使得目标值测量误差小,控制更精准,燃烧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左右侧外置床受热面吸热量,防止左右侧蒸汽温度偏差。
实施例中,图3所示流程还可以包括: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例如可以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曲线。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可以包括:根据锅炉实际负荷,以及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实施例中,受热面吸热量可以用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等表征。
例如,当受热面吸热量用受热面工质温升表征时,可以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将受热面工质温升实际值Δt与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之间的差值Δt-Δt*与第一设定值σ进行比较;若Δt-Δt*>σ,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t-Δt*<-σ,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σ≤Δt-Δt*≤σ,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又如,当受热面吸热量用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时,可以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将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与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之间的差值Δh-Δh*与第二设定值ω进行比较;若Δh-Δh*>ω,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h-Δh*<-ω,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ω≤Δh-Δh*≤ω,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当受热面吸热量用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时,还可以包括:根据受热面入口工质压力p1和受热面入口工质温度t1,确定受热面入口工质焓h1(p1,t1);根据受热面出口工质压力p2和受热面出口工质温度t2,确定受热面出口工质焓h2(p2,t2);确定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h2(p2,t2)-h1(p1,t1)。
下面给出一个受热面吸热量用受热面工质温升表征时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具体实例。图4为本例中外置床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曲线示例图,如图4所示,可以先按照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温升与锅炉负荷的关系曲线,然后,根据当前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再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工质温升实际值达到目标值。图5为本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控制示例图,如图5所示,控制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501、输入锅炉实际负荷;
步骤502、确定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
步骤503、计算受热面工质温升实际值Δt;
步骤504、将受热面工质温升实际值Δt与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之间的差值Δt-Δt*与第一设定值σ进行比较;
步骤505、若Δt-Δt*>σ,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步骤506、若Δt-Δt*<-σ,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步骤507、若-σ≤Δt-Δt*≤σ,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如上所述,在另一例中,可以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为控制目标值。根据受热面入口工质压力p1和受热面入口工质温度t1,确定受热面入口工质焓h1(p1,t1),根据受热面出口工质压力p2和受热面出口工质温度t2,确定受热面出口工质焓h2(p2,t2),确定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h2(p2,t2)-h1(p1,t1),用Δh代替图5示例中的Δt。具体的,可以先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再将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与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之间的差值Δh-Δh*与第二设定值ω进行比较;若Δh-Δh*>ω,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h-Δh*<-ω,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ω≤Δh-Δh*≤ω,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以受热面吸热量为目标值,相比以床温为目标值的控制方式,目标值测量误差小,控制更精准;有利于平衡左右侧外置床受热面吸热量,防止左右侧蒸汽温度偏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目标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开度调节模块602,用于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如图7所示,一个实施例中,图6所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关系预设模块701,用于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
目标确定模块601可以进一步用于: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以及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热面吸热量以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表征。
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确定模块601可以进一步用于: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
开度调节模块602可以进一步用于:
将受热面工质温升实际值Δt与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之间的差值Δt-Δt*与第一设定值σ进行比较;若Δt-Δt*>σ,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t-Δt*<-σ,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σ≤Δt-Δt*≤σ,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确定模块601可以进一步用于: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
开度调节模块602可以进一步用于:
将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与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之间的差值Δh-Δh*与第二设定值ω进行比较;若Δh-Δh*>ω,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h-Δh*<-ω,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ω≤Δh-Δh*≤ω,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如图8所示,一个实施例中,图6所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实际值确定模块801,用于根据受热面入口工质压力p1和受热面入口工质温度t1,确定受热面入口工质焓h1(p1,t1);根据受热面出口工质压力p2和受热面出口工质温度t2,确定受热面出口工质焓h2(p2,t2);确定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h2(p2,t2)-h1(p1,t1)。实际值确定模块801还可以包含于图7所示装置中。
图9为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的一具体示例图,如图9所示,由炉膛内的负荷信号采集装置采集锅炉实际负荷信号,将锅炉实际负荷信号(例如主蒸汽流量等)输入负荷信号处理模块,由负荷信号处理模块输出锅炉实际负荷至目标温/焓升计算模块,目标温/焓升计算模块计算目标温/焓升即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输出目标温/焓升至灰控阀开度控制模块;另外在外置床内的温度压力采集装置将进、出口工质温度、压力等输入实际温/焓升计算模块计算实际温/焓升即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输出实际标温/焓升至灰控阀开度控制模块;灰控阀开度控制模块根据目标温/焓升和实际温/焓升,输出灰控阀开度指令至回料器口的灰控阀执行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不再纠缠于床温测量的准确性,而是回归到外置床进灰量对应受热面吸热量的初衷,利用受热面吸热量,作为外置床灰控阀开度控制的目标值,减小因床温测量误差(或尾部烟气流量偏差等)导致的蒸汽温度偏差,一方面使得目标值测量误差小,控制更精准,燃烧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左右侧外置床受热面吸热量,防止左右侧蒸汽温度偏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还包括:
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
所述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包括: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以及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所述受热面吸热量以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表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包括: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
所述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包括:
将受热面工质温升实际值Δt与受热面工质温升目标值Δt*之间的差值Δt-Δt*与第一设定值σ进行比较;若Δt-Δt*>σ,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t-Δt*<-σ,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σ≤Δt-Δt*≤σ,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包括: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
所述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包括:
将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与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目标值Δh*之间的差值Δh-Δh*与第二设定值ω进行比较;若Δh-Δh*>ω,关小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Δh-Δh*<-ω,开大外置床灰控阀开度;若-ω≤Δh-Δh*≤ω,保持外置床灰控阀开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受热面入口工质压力p1和受热面入口工质温度t1,确定受热面入口工质焓h1(p1,t1);
根据受热面出口工质压力p2和受热面出口工质温度t2,确定受热面出口工质焓h2(p2,t2);
确定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实际值Δh=h2(p2,t2)-h1(p1,t1)。
5.一种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锅炉实际负荷,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开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外置床灰控阀开度,使受热面吸热量实际值达到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还包括:
关系预设模块,用于根据锅炉设计数据,预设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
所述目标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锅炉实际负荷,以及受热面吸热量与锅炉负荷的关系,确定外置床进灰量对应的受热面吸热量目标值;
所述受热面吸热量以受热面工质温升或受热面工质进出口焓差表征。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810473640.2A 2018-05-17 2018-05-17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43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3640.2A CN108443871B (zh) 2018-05-17 2018-05-17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3640.2A CN108443871B (zh) 2018-05-17 2018-05-17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871A CN108443871A (zh) 2018-08-24
CN108443871B true CN108443871B (zh) 2023-07-25

Family

ID=6320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3640.2A Active CN108443871B (zh) 2018-05-17 2018-05-17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387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908U (ja) * 1992-06-23 1994-01-28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加圧流動床ボイラ
JPH07198111A (ja) * 1993-12-29 1995-08-01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循環流動層ボイラにおけるコンバスタ内温度制御方式
JPH1163421A (ja) * 1997-08-21 1999-03-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外部熱交換器を有する循環流動層燃焼炉
CN102353043A (zh) * 2011-08-23 2012-02-15 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CN102734783A (zh) * 2012-06-12 2012-10-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站超临界锅炉各级受热面监测数据参数的校验方法
CN102927563A (zh) * 2012-11-15 2013-02-13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带外置床的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局部富氧燃烧改造系统
CN204063028U (zh) * 2014-07-15 2014-12-3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超临界cfb锅炉床温控制系统
CN107830516A (zh) * 2017-10-27 2018-03-23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的投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908U (ja) * 1992-06-23 1994-01-28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加圧流動床ボイラ
JPH07198111A (ja) * 1993-12-29 1995-08-01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循環流動層ボイラにおけるコンバスタ内温度制御方式
JPH1163421A (ja) * 1997-08-21 1999-03-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外部熱交換器を有する循環流動層燃焼炉
CN102353043A (zh) * 2011-08-23 2012-02-15 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调式外置式换热器
CN102734783A (zh) * 2012-06-12 2012-10-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站超临界锅炉各级受热面监测数据参数的校验方法
CN102927563A (zh) * 2012-11-15 2013-02-13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带外置床的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局部富氧燃烧改造系统
CN204063028U (zh) * 2014-07-15 2014-12-3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超临界cfb锅炉床温控制系统
CN104266183A (zh) * 2014-07-15 2015-01-07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超临界cfb锅炉床温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830516A (zh) * 2017-10-27 2018-03-23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的投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871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8054B (zh) 利用集成功能块的蒸汽温度控制
CN107664300B (zh) 多目标蒸汽温度控制
CN104791755B (zh) 使用基于模型的温度平衡的蒸汽温度控制
CN104864385B (zh) 一种计算超临界机组给水流量指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921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in a furnace
CN108954293A (zh) 一种“分级联合”整体控制的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6202640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a combustion boiler
CN106016229B (zh)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主汽温控制方法和装置
JP5840032B2 (ja) 発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蒸気温度制御方法
CN112178616B (zh) 一种考虑蓄热时空分布的燃煤机组控制方法
CN108443871B (zh) 外置床灰控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0121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temperature of steam for a steam power plant
CN204063028U (zh) 超临界cfb锅炉床温控制系统
CN204114898U (zh) 超临界cfb锅炉再热汽温调整系统
Schörghuber et al. Control of a biomass-furnace based on input-output-linearization
JP6347100B2 (ja) 排ガス循環系粉砕プラントのミル出口温度制御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Zemann et al. Application of a model based control strategy at a fixed bed biomass district heating plant
Alamoodi Nonlinear control of conventional steam power plant
Kortela et al. Improvement of load-following capacity of grate boilers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power soft-sensor
Riggs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advanced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lers for coal-fired boilers
JPH0642161B2 (ja) フイ−ドフオワ−ドモデルの修正方法
Hou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boiler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of 1000MW ultra-supercritical unit
CN117128498A (zh) 一种考虑煤质和延迟时间的直流锅炉水煤比控制方法
CN104214792B (zh) 实现直流锅炉给水流量与燃料量动态精确配比的补偿方法
Smuts Improving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with neura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