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3541B -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3541B
CN108443541B CN201810551580.1A CN201810551580A CN108443541B CN 108443541 B CN108443541 B CN 108443541B CN 201810551580 A CN201810551580 A CN 201810551580A CN 108443541 B CN108443541 B CN 108443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witching
pressure
connecting hol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15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3541A (zh
Inventor
薛祥元
农贤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kesai Guili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kesai Guili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kesai Guili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kesai Guili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15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3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3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3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2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 F17D1/04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for distribution of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 F16K15/06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包括箱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和切换阀;箱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单向阀的第二进气口分别与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连接;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的入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单向阀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在箱体的后侧分别设有用于将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降压后的低压氧气输出的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切换阀切换控制第一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或第二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或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均不输出低压氧气。该汇流排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使用寿命长,压力流量输出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护车气体供应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每个氧气瓶上安装一个减压阀,单独给下游设备供氧;第二种,通过汇流排上的调压阀,根据实际情况降压后,集中给下游设备供氧。上述两种产品均存在如下缺陷:
1.第一种无法保证充足的气源;
2.第二种操作步骤复杂,影响抢救时间。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包括箱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和切换阀;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分别连接外部高压氧气瓶的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所述箱体内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连接用于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处于所述箱体内中部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输送过来的高压氧气降压为低压氧气;
在所述箱体的后侧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降压后的低压氧气输出的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所述切换阀处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并且所述切换阀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二输出端,其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和所述第二出气接头并切换控制所述第一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二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一出气接头和所述第二出气接头均不输出低压氧气。
其中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均采用专利号为20112036274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活塞式气体调压减压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汇流排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使用寿命长,压力流量输出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杆和第一台肩;所述第一阀体的内部设有第一输气通道,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进气口处于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一进气接头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输气通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输出端处于所述第一阀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输气通道的侧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阀杆可滑动的处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的内部,所述第一台肩处于所述第一阀杆上对应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处的端部并随着所述第一阀杆不同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处导通或封堵,进而实现从所述第一进气口朝所述第一输出端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
进一步,所述第一单向阀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封头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台肩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螺母螺纹套在所述第一台肩上并将所述第一封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台肩上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螺母的外周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内部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杆的外周,并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台肩,其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一输气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小于高压氧气的压力以使高压氧气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朝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方向滑动,进而实现高压氧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经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后朝所述第一输出端向前输送;
所述第一封头处于所述第一台肩上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位置处并用于当氧气从所述第一输出端朝所述第一进气口反向流动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反向滑动后,将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处封堵。
进一步,所述第一阀体内部设有供所述第一阀杆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阀杆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其处于所述第一阀体内对应所述第一阀杆远离所述第一台肩一端后侧的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杆和第二台肩;所述第二阀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输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口处于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二进气接头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输气通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输出端处于所述第二阀体的外侧,所述第二输气通道的侧部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阀杆可滑动的处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台肩处于所述第二阀杆上对应所述第二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处的端部并随着所述第二阀杆不同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二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处导通或封堵,进而实现从所述第二进气口朝所述第二输出端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
进一步,所述第二单向阀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封头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台肩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螺母螺纹套在所述第二台肩上并将所述第二封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台肩上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螺母的外周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内部并套设在所述第二阀杆的外周,并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二台肩,其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二输气通道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小于高压氧气的压力以使高压氧气克服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并推动所述第二阀杆朝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方向滑动,进而实现高压氧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口经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第二输气通道后朝所述第二输出端向前输送;
所述第二封头处于所述第二台肩上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位置处并用于当氧气从所述第二输出端朝所述第二进气口反向流动并推动所述第二阀杆反向滑动后,将所述第二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处封堵。
进一步,所述第二阀体内部设有供所述第二阀杆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阀杆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其处于所述第二阀杆远离所述第二台肩一端的后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单向输送高压氧气,切断不同高压氧气瓶之间气体形成相互联通。
进一步,还包括输入高压表和输出低压表;所述输入高压表和所述输出低压表均处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并分别用于测量高压氧气的气压和低压氧气的气压。
进一步,所述输入高压表通过测量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并测量出高压氧气的气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时监控输入的高压氧气的气压和输出的低压氧气的气压。
进一步,所述切换阀包括切换旋钮、切换杆、切换盘和切换阀体;所述切换旋钮处于所述箱体的前部外侧,所述切换阀体处于所述箱体内的前侧,所述切换盘可转动的处于所述箱体内对应所述切换阀体外侧的位置处;所述切换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旋钮,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的侧壁后连接所述切换盘;
所述切换阀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形成所述切换阀的入口,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形成所述切换阀的出口;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输出管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出口,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所述输出低压表并通过所述输出低压表测量出低压氧气的气压,所述第四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出气接头,所述第五连接孔通过第二输出管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的出口;
所述切换盘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切换孔、第二切换孔和第三切换孔,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孔、所述第二切换孔和所述第三切换孔随着所述切换盘的转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或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四连接孔或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五连接孔,进而通过旋转所述切换旋钮来分别切换控制所述第一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一出气接头与所述第二出气接头均不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二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低压输出端设置一个切换阀,实现切换控制第一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第二出气接头输出低压氧气或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均不输出低压氧气,去除过多的控制旋钮,操作更加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切换杆和切换盘的装配图;
图5为图4的D-D剖视图;
图6为阀体的C向结构图;
图7为第一单向阀的结构图;
图8为第二单向阀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第一单向阀,3、第二单向阀,4、第一减压阀,5、第二减压阀,6、第一进气接头,7、第二进气接头,8、第一进气口,9、第二进气口,10、第一出气接头,11、第二出气接头,12、第一阀体,13、第一阀杆,14、第一台肩,15、第一输气通道,16、第一连接管,17、第一弹簧,18、第一封头,19、第一螺母,20、第一滑槽,21、第二阀体,22、第二阀杆,23、第二台肩,24、第二输气通道,25、第二连接管,26、第二弹簧,27、第二封头,28、第二螺母,29、第二滑槽,30、输入高压表,31、输出低压表,32、切换旋钮,33、切换杆,34、第一连接孔,35、第二连接孔,36、第三连接孔,37、第四连接孔,38、第五连接孔,39、第一切换孔,40、第二切换孔,41、第三切换孔,42、切换阀,43、第一输出端,44、第二输出端,45、切换阀体,46、第一输出管,47、第二输出管,48、切换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包括箱体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第一减压阀4、第二减压阀5和切换阀42。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分别连接外部高压氧气瓶的第一进气接头6和第二进气接头7,所述第一单向阀2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处于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进气口8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的第二进气口9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接头6和第二进气接头7连接用于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处于所述箱体1内中部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输出端43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的第二输出端44连接用于将输送过来的高压氧气降压为低压氧气。
在所述箱体1的后侧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降压后的低压氧气输出的第一出气接头10和第二出气接头11。所述切换阀42处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并且所述切换阀42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输出端43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的第二输出端44,其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和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并切换控制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和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均不输出低压氧气。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单向阀2包括第一阀体12、第一阀杆13和第一台肩14。所述第一阀体12的内部设有第一输气通道15,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进气口8处于所述第一阀体12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一进气接头6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进气口8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输出端43处于所述第一阀体12的外侧,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侧部通过第一连接管16与所述第一输出端43连接。所述第一阀杆13可滑动的处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内部,所述第一台肩14处于所述第一阀杆12上对应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和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的端部并随着所述第一阀杆12不同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和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导通或封堵,进而实现从所述第一进气口8朝所述第一输出端43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
所述第一单向阀2还包括第一弹簧17、第一封头18和第一螺母19。所述第一台肩1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进气口8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螺母19螺纹套在所述第一台肩14上并将所述第一封头18固定在所述第一台肩14上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螺母19的外周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弹簧17处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内部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杆13的外周,并且所述第一弹簧17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台肩14,其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17的弹力小于高压氧气的压力以使高压氧气克服所述第一弹簧17的弹力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13朝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方向滑动,进而实现高压氧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8经所述第一螺母19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后朝所述第一输出端43向前输送。
所述第一封头18处于所述第一台肩14上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位置处并用于当氧气从所述第一输出端43朝所述第一进气口8反向流动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13反向滑动后,将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和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封堵。所述第一阀体12内部设有供所述第一阀杆13滑动的第一滑槽20。所述第一滑槽20与所述第一阀杆13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其处于所述第一阀体12内对应所述第一阀杆13远离所述第一台肩14一端后侧的位置处。
第一单向阀2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进气口8通过第一进气接头6与作为气源的第一高压氧气瓶连接,其第一输出端46与第一减压阀4的入口连接,同时与第二单向阀3的第二输出端47相通(第一输出端46与第二输出端47相互连通后再连接输入高压表)。打开第一高压氧气瓶开关(另一氧气瓶开关关闭),第一单向阀2在氧气瓶高压的作用下,推动第一阀杆13、第一螺母19和第一封头18克服第一弹簧17的弹力同步在第一输气通道15内滑动,三者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一螺母19的端面与第一输气通道15的端部内壁分离,高压氧气即可进入第一输气通道15并再穿过第一螺母19与第一输气通道15之间的间隙朝第一输出端43的方向运动,然后进入第一减压阀4中进行降压。
随着第一高压氧气瓶中高压氧气的输出,其内部气压会下降,当第一连接管16内管道的压力等于第一高压氧气瓶内的压力时,第一阀杆13、第一螺母19和第一封头18在第一弹簧17恢复力的作用下同步反向滑动,反向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一封头18会堵住第一输气通道15与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的位置,从而实现切断气源,停止供气。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单向阀3与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结构、原理一致,其结构、原理参照第一单向阀2的说明,在此不做解释。
该汇流排还包括输入高压表30和输出低压表31。所述输入高压表30和所述输出低压表31均处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并分别用于测量高压氧气的气压和低压氧气的气压。所述输入高压表30通过测量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43和所述第二输出端44并测量出高压氧气的气压。
如图3所示,所述切换阀42包括切换旋钮32、切换杆33、切换盘48和切换阀体45。所述切换旋钮32处于所述箱体1的前部外侧,所述切换阀体45处于所述箱体1内的前侧,所述切换盘48可转动的处于所述箱体1内对应所述切换阀体45外侧的位置处。所述切换杆33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旋钮32,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的侧壁后连接所述切换盘48。如图6所示,所述切换阀体4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4、第二连接孔35、第三连接孔36、第四连接孔37和第五连接孔38,所述第一连接孔34和所述第五连接孔38形成所述切换阀45的入口,所述第二连接孔35、所述第三连接孔36和所述第四连接孔37形成所述切换阀45的出口;所述第一连接孔34通过第一输出管46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4的出口,所述第二连接孔35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所述第三连接孔36连接所述输出低压表31并通过所述输出低压表31测量出低压氧气的气压,所述第四连接孔37连接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所述第五连接孔38通过第二输出管47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5的出口。
如图4-5所述切换盘48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和第三切换孔41,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孔39、所述第二切换孔40和所述第三切换孔41随着所述切换盘48的转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34、所述第二连接孔35与所述第三连接孔36或所述第二连接孔35、所述第三连接孔36与所述第四连接孔37或所述第三连接孔36、所述第四连接孔37与所述第五连接孔38,进而通过旋转所述切换旋钮32来分别切换控制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与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均不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输出低压氧气。
切换阀42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转动切换旋钮32,当切换阀体45上的第一连接孔34、第二连接孔35、第三连接孔36分别与切换盘48上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与第三切换孔41对应接通时(切换旋钮32转动到一侧),氧气传输路线有如下两条:
1.第一进气头6→第一单向阀2→第一减压阀4→第一连接孔34→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和第一连接孔35→第一出气接头10;
2.第一进气头6→第一单向阀2→第一减压阀4→第一连接孔34→第一切换孔39、第三切换孔41和第三连接孔36→输出低压表31。
因此,当切换阀体45上的第一连接孔34、第二连接孔35、第三连接孔36分别与切换盘48上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与第三切换孔41对应接通时,第一减压阀4进入工作状态,第一高压氧气瓶通过第一进气头6向第一减压阀4提供气源,最后第一出气接头10有低压氧气输出,同时输出低压表31实时显示出输出的低压氧气的气压。上述整个过程中第二减压阀5不工作,第二出气接头11没有低压氧气输出。
(二)继续转动切换旋钮32,当切换阀体45上的第二连接孔35、第三连接孔36和第四连接孔37分别与切换盘48上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与第三切换孔41对应接通时(切换旋钮32转动到中间位置),此时第一连接孔34和第五连接孔38没有与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与第三切换孔41对应接通,由于第一连接孔34和第五连接孔38形成切换阀45的入口,就没有氧气进入切换阀45,也就不会有氧气从切换阀45输出,所以第一减压阀4和第二减压阀5同时不工作,第一出气接头10和第二出气接头11均没有低压氧气输出,低压表31没有读数。
(三)继续转动切换旋钮32,当切换阀体45上的第三连接孔36、第四连接孔37和第五连接孔38分别与切换盘48上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与第三切换孔41对应接通时(切换旋钮32转动到另一侧),氧气传输路线有如下两条:
1.第二进气头7→第二单向阀3→第二减压阀5→第五连接孔38→第一切换孔41、第二切换孔40和第四连接孔37→第二出气接头11;
2.第二进气头7→第二单向阀3→第二减压阀5→第五连接孔38→第一切换孔41、第一切换孔39和第三连接孔36→→输出低压表31。
因此,当切换阀体45上的第三连接孔36、第四连接孔37和第五连接孔38分别与切换盘48上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与第三切换孔41对应接通时,第二减压阀5进入工作状态,第二高压氧气瓶通过第二进气头7向第二减压阀5提供气源,最后第二出气接头11有低压氧气输出,同时输出低压表31实时显示出输出的低压氧气的气压。上述整个过程中第一减压阀4不工作,第一出气接头10没有低压氧气输出。
下面描述一个该汇流排的工作过程:
以两氧气瓶为例:第一进气接头6和第二进气接头7通过高压软管分别与第一高压氧气瓶和第二高压氧气瓶连接,接通氧气源后,气源自动打开第一单向阀2或第二单向阀3(视打开第一高压氧气瓶和第二高压氧气瓶而定),当打开第一高压氧气瓶时,第二高压氧气瓶需关闭,防止因管道压力一样,两氧气瓶串联(如果两氧气瓶串联,使用过程中,两氧气瓶压力同时降低,不方便救护车更换气瓶;如使用一段时间后,中途无法获取高压气源),当第一高压氧气瓶压力过低时,通过第一单向阀2的作用,自动切断气源(见上述第一单向阀2的原理说明),打开第二高压氧气瓶开关可以继续供氧。氧气通过管道同时进入第一减压阀4和第二减压阀5,经过第一减压阀4和第二减压阀5减压后(第一减压阀4和第二减压阀5预设的压力不同),由切换阀42控制流量(预设特定的大小的节流孔,可以预设多档流量),分别由第一出气接头10和第二出气接头11输出,给下游设备供氧。见附图
以打开第一高压氧气瓶为例:高压氧气从第一高压氧气瓶输出,从第一进气接头6输入第一单向阀2,并打开通过第一单向阀2后进入第一减压阀4,高压氧气经第一减压阀4减压变成低压氧气后,从第一输出管46进入切换阀42,并由切换阀控制42低压氧气从第一出气接头11输出,经第一出气接头11中的节流孔孔径e的大小节流,控制流量,对下游设备供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第一减压阀(4)、第二减压阀(5)和切换阀(42);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分别连接外部高压氧气瓶的第一进气接头(6)和第二进气接头(7),所述第一单向阀(2)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处于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进气口(8)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的第二进气口(9)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接头(6)和第二进气接头(7)连接用于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处于所述箱体(1)内中部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输出端(43)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的第二输出端(44)连接用于将输送过来的高压氧气降压为低压氧气;
在所述箱体(1)的后侧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降压后的低压氧气输出的第一出气接头(10)和第二出气接头(11);所述切换阀(42)处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并且所述切换阀(42)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4)和所述第二减压阀(5)的出口,其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和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并切换控制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与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均不输出低压氧气;
所述第一单向阀(2)包括第一阀体(12)、第一阀杆(13)和第一台肩(14);所述第一阀体(12)的内部设有第一输气通道(15),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进气口(8)处于所述第一阀体(12)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一进气接头(6)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进气口(8)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单向阀(2)的第一输出端(43)处于所述第一阀体(12)的外侧,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侧部通过第一连接管(16)与所述第一输出端(43)连接;所述第一阀杆(13)可滑动的处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内部,所述第一台肩(14)处于所述第一阀杆(13)上对应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和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的端部并随着所述第一阀杆(13)不同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和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导通或封堵,进而实现从所述第一进气口(8)朝所述第一输出端(43)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
所述第一单向阀(2)还包括第一弹簧(17)、第一封头(18)和第一螺母(19);所述第一台肩(1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进气口(8)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螺母(19)螺纹套在所述第一台肩(14)上并将所述第一封头(18)固定在所述第一台肩(14)上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螺母(19)的外周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一弹簧(17)处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内部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杆(13)的外周,并且所述第一弹簧(17)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台肩(14),其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17)的弹力小于高压氧气的压力以使高压氧气克服所述第一弹簧(17)的弹力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13)朝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方向滑动,进而实现高压氧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8)经所述第一螺母(19)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后朝所述第一输出端(43)向前输送;
所述第一封头(18)处于所述第一台肩(14)上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位置处并用于当氧气从所述第一输出端(43)朝所述第一进气口(8)反向流动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13)反向滑动后,将所述第一输气通道(15)和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接处封堵;
所述第二单向阀(3)包括第二阀体(21)、第二阀杆(22)和第二台肩(23);所述第二阀体(21)的内部设有第二输气通道(24),所述第二进气口(9)处于所述第二阀体(21)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二进气接头(7)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9)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输出端(44)处于所述第二阀体(21)的外侧,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的侧部通过第二连接管(25)与所述第二输出端(44)连接;所述第二阀杆(22)可滑动的处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的内部,所述第二台肩(23)处于所述第二阀杆(22)上对应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和所述第二进气口(9)连接处的端部并随着所述第二阀杆(22)不同方向的滑动将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和所述第二进气口(9)连接处导通或封堵,进而实现从所述第二进气口(9)朝所述第二输出端(44)单向向前输送高压氧气;
所述第二单向阀(3)还包括第二弹簧(17)、第二封头(18)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台肩(1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8)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15)连接处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螺母(19)螺纹套在所述第二台肩(14)上并将所述第二封头(18)固定在所述第二台肩(14)上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8)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螺母(19)的外周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15)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弹簧(17)处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15)内部并套设在所述第二阀杆(22)的外周,并且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二台肩(14),其另一端抵住所述第二输气通道(15)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8)的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17)的弹力小于高压氧气的压力以使高压氧气克服所述第二弹簧(17)的弹力并推动所述第二阀杆(22)朝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8)的方向滑动,进而实现高压氧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口(8)经所述第二螺母(19)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15)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第二输气通道(15)后朝所述第二输出端(43)向前输送;
所述第二封头(27)处于所述第二台肩(23)上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口(9)的位置处并用于当氧气从所述第二输出端(44)朝所述第二进气口(9)反向流动并推动所述第二阀杆(22)反向滑动后,将所述第二输气通道(24)和所述第二进气口(9)连接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2)内部设有供所述第一阀杆(13)滑动的第一滑槽(20);所述第一滑槽(20)与所述第一阀杆(13)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其处于所述第一阀体(12)内对应所述第一阀杆(13)远离所述第一台肩(14)一端后侧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21)内部设有供所述第二阀杆(22)滑动的第二滑槽(29),所述第二滑槽(29)与所述第二阀杆(22)的径向尺寸相匹配,其处于所述第二阀杆(22)远离所述第二台肩(23)一端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高压表(30)和输出低压表(31);所述输入高压表(30)和所述输出低压表(31)均处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并分别用于测量高压氧气的气压和低压氧气的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高压表(30)通过测量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43)和所述第二输出端(44)并测量出高压氧气的气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42)包括切换旋钮(32)、切换杆(33)、切换盘(48)和切换阀体(45);所述切换旋钮(32)处于所述箱体(1)的前部外侧,所述切换阀体(45)处于所述箱体(1)内的前侧,所述切换盘(48)可转动的处于所述箱体(1)内对应所述切换阀体(45)外侧的位置处;所述切换杆(33)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旋钮(32),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的侧壁后连接所述切换盘(48);
所述切换阀体(4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4)、第二连接孔(35)、第三连接孔(36)、第四连接孔(37)和第五连接孔(38),所述第一连接孔(34)和所述第五连接孔(38)形成所述切换阀(42)的入口,所述第二连接孔(35)、所述第三连接孔(36)和所述第四连接孔(37)形成所述切换阀(42)的出口;所述第一连接孔(34)通过第一输出管(46)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4)的出口,所述第二连接孔(35)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所述第三连接孔(36)连接所述输出低压表(31)并通过所述输出低压表(31)测量出低压氧气的气压,所述第四连接孔(37)连接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所述第五连接孔(38)通过第二输出管(47)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5)的出口;
所述切换盘(48)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切换孔(39)、第二切换孔(40)和第三切换孔(41),并且所述第一切换孔(39)、所述第二切换孔(40)和所述第三切换孔(41)随着所述切换盘(48)的转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34)、所述第二连接孔(35)与所述第三连接孔(36)或所述第二连接孔(35)、所述第三连接孔(36)与所述第四连接孔(37)或所述第三连接孔(36)、所述第四连接孔(37)与所述第五连接孔(38),进而通过旋转所述切换旋钮(32)来分别切换控制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一出气接头(10)与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均不输出低压氧气或所述第二出气接头(11)输出低压氧气。
CN201810551580.1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Active CN108443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580.1A CN108443541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580.1A CN108443541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541A CN108443541A (zh) 2018-08-24
CN108443541B true CN108443541B (zh) 2024-02-13

Family

ID=6320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1580.1A Active CN108443541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35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9436A (en) * 1992-09-11 1998-11-24 Life Support Products, Inc. Demand valve with a reduced manual flow control
CN204062068U (zh) * 2014-06-05 2014-12-31 玉环县和成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减压阀
CN207213255U (zh) * 2016-11-17 2018-04-10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可调节出气流量的瓶头阀及便携式小容积高压气瓶
CN208535240U (zh) * 2018-05-31 2019-02-22 澳柯赛(桂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9436A (en) * 1992-09-11 1998-11-24 Life Support Products, Inc. Demand valve with a reduced manual flow control
CN204062068U (zh) * 2014-06-05 2014-12-31 玉环县和成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减压阀
CN207213255U (zh) * 2016-11-17 2018-04-10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可调节出气流量的瓶头阀及便携式小容积高压气瓶
CN208535240U (zh) * 2018-05-31 2019-02-22 澳柯赛(桂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541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0570A (en) Combined valve modular control panel
CA2567725A1 (en) Changeover valve and dual air supply breathing apparatus
US4921008A (en) Automatic fluid flow shutoff device
CN208535240U (zh)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TW200510979A (en)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gulator hav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ssure delivery capability
US3545473A (en) Combined blending and changeover valve for fluids
CN203154528U (zh) 一种呼吸气瓶用可调节流量的瓶头阀
CN108443541B (zh) 一种切换式救护车汇流排
US3704553A (en) Nozzle control valve for sandblasting and like spraying apparatus
US2556689A (en) Valve
US20070102048A1 (en) Block coaxial valve for use in compressed air systems
CN103075322A (zh) 压缩机干气密封供气装置
AU2004220696B2 (en) Respirator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10794403B2 (en) Composite valve for direct attachment to port of hydraulic apparatus
WO2018094662A1 (zh) 不断流三通道转换阀
US2388327A (en) Torch
US20040155210A1 (en) Instrument mounting apparatus for a fluid control valve
US20120161057A1 (en) Gas flow regulator with multiple gas flow passages
US3610570A (en) Protective adapter for diaphragm-type valve
CN220877527U (zh) 一种通用型供气模块
CN211231698U (zh) 一种气路转换阀组
CN212080279U (zh) 一种压差开启的燃气紧急切断阀
CN220979453U (zh) 防喷器控制系统的压力调节装置
CN211853540U (zh) 用于固定球球阀的中腔压力调节装置
CN215061329U (zh) 一种切断式燃气调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