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2334B -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2334B
CN108432334B CN201780004272.0A CN201780004272A CN108432334B CN 108432334 B CN108432334 B CN 108432334B CN 201780004272 A CN201780004272 A CN 201780004272A CN 108432334 B CN108432334 B CN 108432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ot eps
message
communic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42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2334A (zh
Inventor
河崎雄大
新本真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593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5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2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2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2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2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适合CIoT终端的数据收发用的通信过程。在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控制方法中,第一数据收发方法是使用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限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第二数据收发方法是使用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具有: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从第一数据收发方法变更为第二数据收发方法的步骤;以及利用所述第二数据收发方法来与核心网收发用户数据的步骤。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等。
本申请针对2016年1月1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7689 主张优先权的利益,通过参考该申请而使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进行近年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的3GPP(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对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系统架构、即SAE(System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系统架构增强)进行了研究。3GPP对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进行了标准化,来作为实现全IP化的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构成EPS的核心网被称为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
此外,近年来,在3GPP中对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需要说明的是,M2M通信可以是物物通信。在3GPP中,特别对CIoT(CellularInternet of Things:蜂窝物联网)进行了研究,来作为用于对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进行3GPP的蜂窝网络支持的技术。
IoT是指包含智能手机等便携电话终端在内的个人计算机、传感器装置等各种IT设备,在CIoT中,提取出用于将这样的各种终端装置连接于蜂窝网络的技术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标准化。
例如,在CIoT中,要求使电池能维持数年等的需要功耗的高效化的终端用的通信过程的最优化、对室内或地下状态下的通信的应对、对廉价地大量生产的大量终端的连接性的提供等。而且,在CIoT中,支持由简易的端节点(End node)进行的低数据速率通信也被列为要求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将向这些3GPP的核心网的连接被许可的终端表达为CIoT终端。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Release 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CIoT中,为了控制信号的高效化,对将具有多个功能的功能部配置在核心网内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对将承担以往的MME、SGW和 PGW的功能的C-SGN(CIoT ServingGateway Node:CIoT服务网关节点) 设置在核心网中进行了研究。
在3GPP中,对CIoT终端经由CIoT的接入网连接到核心网进行了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CIoT终端所连接的核心网可以是容纳智能手机等便携电话终端的以往的核心网,也可以是用于容纳逻辑上分割后的CIoT终端的核心网,也可以是在物理上与以往的核心网不同的核心网。
但是,向这些核心网的连接方法以及数据的收发步骤并不明确。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CIoT 终端的数据收发用的通信过程。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收发部,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CIoT EPS Optimisation) 的通信,在变更通信方法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从所述核心网接收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以及控制部,所述收发部在所述附着过程中,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请求消息,从所述核心网接收附着接受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完成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所述控制部通过接收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控制部通过接收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 优化的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本发明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特征在于,具备:收发部,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在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第一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以及控制部,所述收发部在所述附着过程中,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请求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附着接受消息,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完成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在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步骤;在变更通信方法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从所述核心网接收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的步骤;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步骤,在所述附着过程中,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请求消息,从所述核心网接收附着接受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完成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 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通过接收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通过接收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 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本发明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步骤;以及在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第一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的步骤,在所述附着过程中,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请求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附着接受消息,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完成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在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CIoT终端能附着到核心网及/或从核心网分离来进行通信,该核心网能提供以对CIoT终端最优化后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为首的多个发送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概略的图。
图2的(a)是用于说明IP移动通信网络的构成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的(b)是用于说明IP移动通信网络的构成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的(a)是用于说明IP移动通信网络的构成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的(b)是用于说明IP移动通信网络的构成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eNB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二收发过程的图。
图6的(a)是用于说明MME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2的(a)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2的(b)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2的(c)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2的(d)是用于说明MME的存储部的图
图13的(a)是用于说明SGW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S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5的(a)是用于说明S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5的(b)是用于说明S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6的(a)是用于说明PGW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17的(a)是用于说明P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7的(b)是用于说明P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8的(a)是用于说明P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8的(b)是用于说明PGW的存储部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C-SGN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20的(a)是用于说明UE的装置构成的图。
图21的(a)是用于说明UE的存储部的图。
图21的(b)是用于说明UE的存储部的图。
图21的(c)是用于说明UE的存储部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通信过程的概要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附着过程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PDN连接过程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第一收发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对应用了本发明时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
[1.1系统概要]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概略的图。如该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由移动终端装置UE_A10、eNB_A45、核心网_A90 以及PDN_A5构成。
在此,UE_A10是能进行无线连接的终端装置即可,可以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ME(Mobile equipment:移动设备)或者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
此外,UE_A10也可以是CIoT终端。需要说明的是,CIoT终端是指能连接到核心网A90的IoT终端,IoT终端可以是包含智能手机等便携电话终端在内的个人计算机、传感器装置等各种IT设备。
就是说,在UE_A10为CIoT终端的情况下,UE_A10可以基于UE_A10 的策略或来自网络的请求来请求为了CIoT终端最优化后的连接,也可以请求以往的连接。或者,UE_A10也可以配置为仅通过在出厂时预先为了 CIoT终端而最优化后的通信过程来与核心网_A90连接的终端装置。
在此,核心网_A90是移动通信运营商(Mobile Operator)所运营的 IP移动通信网络。
例如,核心网_A90可以是对移动通信系统1进行运营、管理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用的核心网,或者也可以是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等虚拟移动通信运营商用的核心网。或者,核心网_A90也可以是用于容纳CIoT终端的核心网。
此外,eNB_A45是构成为了供UE_A10与核心网_A90连接而使用的无线接入网的基站。就是说,UE_A10使用eNB_A45与核心网_A90连接。
此外,核心网_A90连接于PDN_A5。PDN_A5是向UE_A10提供通信服务的分组数据服务网,可以按照每项服务来构成。在PDN连接有通信终端,UE_A10能与配置于PDN_A5的通信终端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数据可以是在UE_A10与PDN_A5所包含的装置之间进行收发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UE_A10经由核心网_A90向 PDN_A5发送用户数据。换言之,UE_A10为了与PDN_A5收发用户数据,而与核心网_A90收发用户数据。更具体而言,UE_A10为了与PDN_A5收发用户数据,而与PGW_A30、C-SGN_A95等核心网_A90内的网关装置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
接着,对核心网_A9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两个核心网_A9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在图2中示出核心网_90的构成的一个示例。图2的(a)的核心网_A90 由HSS(HomeSubscriber Server:家庭订户服务器)_A50、AAA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_A55、 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_A60、 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_A30、ePDG (enhanced Packet Data Gateway:增强型分组数据网关)_A65、SGW (ServingGateway:服务网关)_A35、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_A40、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 支持节点)_A42构成。
此外,核心网_A90能与多个无线接入网(LTE AN_A80、WLAN ANb75、WLAN ANa70、UTRAN_A20、GERAN_A25)连接。
无线接入网可以与多个不同的接入网连接来构成,也可以是与任一个接入网连接的构成。而且,UE_A10能与无线接入网进行无线连接。
而且,能利用WLAN接入系统进行连接的接入网能由经由ePDG_A65 连接到核心网的WLAN接入网b(WLAN ANb75)、以及与PGW_A、 PCRF_A60以及AAA_A55连接的WLAN接入网a(WLAN ANa75)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各装置构成为与利用EPS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往的装置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下面,进行各装置的简单说明。
PGW_A30是连接于PDN_A5、SGW_A35、ePDG_A65、WLAN ANa70、PCRF_A60以及AAA_A55,并作为PDN_A5与核心网_A90的网关装置来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的中继装置。
SGW_A35是连接于PGW30、MME_A40、LTE AN80、SGSN_A42 以及UTRAN_A20,并作为核心网_A90与3GPP的接入网(UTRAN_A20、 GERAN_A25、LTE AN_A80)的网关装置来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的中继装置。
MME_A40是连接于SGW_A35、LTE AN80以及HSS_A50,并经由 LTE AN80进行UE_A10的位置信息管理以及接入控制的接入控制装置。此外,核心网_A90中也可以包含多个位置管理装置来构成。例如,可以构成有与MME_A40不同的位置管理装置。与MME_A40不同的位置管理装置可以与MME_A40同样地与SGW_A35、LTE AN80以及HSS_A50连接。
此外,在核心网_A90内包含多个MME的情况下,MME彼此可以相连。由此,可以在MME之间进行UE_A10的上下文的收发。
HSS_A50是连接于MME_A40以及AAA_A55,并对订户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节点。HSS_A50的订户信息例如在MME_A40的接入控制时被参考。而且,HSS_A50也可以与不同于MME_A40的位置管理装置连接。
AAA_A55连接于PGW30、HSS_A50、PCRF_A60以及WLAN ANa70,并对经由WLAN ANa70连接的UE_A10进行接入控制。
PCRF_A60连接于PGW_A30、WLAN ANa75、AAA_A55以及 PDN_A5,并进行针对数据配送的QoS管理。例如,进行UE_A10与 PDN_A5之间的通信路径的QoS管理。
ePDG_A65连接于PGW30以及WLAN ANb75,并作为核心网_A90 与WLAN ANb75的网关装置来进行用户数据的配送。
SGSN_A42是连接于UTRAN_A20、GERAN_A25以及SGW_A35,并用于进行3G/2G的接入网(UTRAN/GERAN)与LTE的接入网(E-UTRAN) 之间的位置管理的控制装置。而且,SGSN_A42具有PGW及SGW的选择功能、UE的时区管理功能、以及向E-UTRAN切换时的MME的选择功能。
此外,如图2的(b)所示,各无线接入网中包含供UE_A10实际连接的装置(例如,基站装置、接入点装置)等。用于连接的装置考虑有适应于无线接入网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LTE AN80包含eNB_A45而构成。eNB_A45是供 UE_A10通过LTE接入系统进行连接的无线基站,LTE AN_A80中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来构成。
WLAN ANa70包含WLAN APa72以及TWAG_A74而构成。WLAN APa72是供UE_A10通过对运营核心网_A90的运营商具有信赖性的 WLAN接入系统进行连接的无线基站,WLAN ANa70中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而构成。TWAG_A74是核心网_A90与WLAN ANa70的网关装置。此外,WLAN APa72和TWAG_A74可以由单一的装置构成。
即使在对核心网_A90进行运营的运营商和对WLAN ANa70进行运营的运营商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运营商之间的合同、协议来实现这种构成。
此外,WLAN ANb75包含WLAN APb76而构成。此外,WLAN APb76 是在与运营核心网_A90的运营商没有结成信赖关系的情况下、供UE_A10 通过WLAN接入系统进行连接的无线基站,WLAN ANb75中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而构成。
如此,WLAN ANb75将核心网_A90所包含的装置即ePDG_A65作为网关来与核心网_A90连接。ePDG_A65具有用于确保安全性的安全功能。
UTRAN_A20包含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 _A24以及eNB(UTRAN)_A22而构成。eNB(UTRAN)_A22是供UE_A10 通过UTRA(UMTS Terrestrial RadioAccess:UMTS陆地无线接入)进行连接的无线基站,UTRAN_A20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而构成。此外,RNC_A24是将核心网_A90与eNB(UTRAN)_A22进行连接的控制部,UTRAN_A20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RNC而构成。此外,RNC_A24 可以与一个或多个eNB(UTRAN)_A22连接。而且,RNC_A24也可以与GERAN_A25所包含的无线基站(BSS(Base StationSubsystem:基站子系统)_A26)连接。
GERAN_A25包含BSS_A26而构成。BSS_A26是供UE_A10通过 GERA(GSM(注册商标)/EDGE Radio Access:EDGE无线接入)进行连接的无线基站,GERAN_A25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BSS来构成。此外,多个BSS可以相互连接。此外,BSS_A26也可以与RNC_A24连接。
接着,对第二核心网_A90的构成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例如,在 UE_A10为CIoT终端的情况下,核心网_A90可以是图3所示的构成。图 3的核心网_A90由C-SGN(CIoT ServingGateway Node:CIoT服务网关节点)_A95以及HSS_A50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与图2同样,核心网_A90 也可以为了提供与LTE以外的接入网络的连接性,而在核心网_A90中包含AAA_A55及/或PCRF_A60及/或ePDG_A65及/或SGSN_A42。
C-SGN_A95可以是承担图2的MME_A40、SGW_A35以及 PGW_A3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节点。C-SGN__A95可以是对CIoT 终端的连接性的建立、切断、移动性等进行管理的节点。
就是说,C-SGN_A95可以具有PDN_A与核心网_A90之间的网关装置功能、核心网_A90与CIOT AN_A100之间的网关装置功能、以及 UE_A10的位置管理功能。
如图所示,UE_A10经由无线接入网CIOT AN_A100与核心网_A90 连接。
在图3的(b)中示出CIOT AN_A100的构成。如图所示,CIOT AN_A100中可以包含有eNB_A45而构成。CIOT AN_A100所包含的 eNB_A45可以是与LTE AN_A80所包含的eNB_A45相同的基站。或者, CIOT AN_A100所包含的eNB_A45可以是与LTE AN_A80所包含的 eNB_A45不同的、容纳CIoT终端的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核心网及/或第二核心网可以由为了IoT而最优化后的系统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UE_A10连接于各无线接入网是指连接于各无线接入网所包含的基站装置、接入点等,所收发的数据、信号等也经由基站装置、接入点。
[1.2.装置的构成]
下面,对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1.2.1.eNB的构成]
下面,对eNB_A45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表示eNB_A45的装置构成。如图所示,eNB_A45由网络连接部_A420、收发部_A430、控制部_A400 以及存储部_A440构成。网络连接部_A420、收发部_A430以及存储部 _A440经由总线与控制部_A400连接。
控制部_A400是用于控制eNB_A45的功能部。控制部_A4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_A4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网络连接部_A420是用于供eNB_A45与MME_A40及/或SGW_A35 或C-SGN_A95连接的功能部。而且,网络连接部_A420是供eNB_A45 从MME_A40及/或SGW_A35或C-SGN_A95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
收发部_A430是用于供eNB_A45与UE_A10连接的功能部。而且,收发部_A430是从UE_A10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此外,在收发部_A430连接有外部天线_A410。
存储部_A440是对eNB_A45的各动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功能部。存储部64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存储部_A440至少可以对后述的通信过程内收发的控制消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及或控制信息及/或标志及/或参数进行存储。
[1.2.2.MME的构成]
下面,对MME_A4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6的(a)表示MME_A40 的装置构成。如图所示,MME_A40由网络连接部_B620、控制部_B600 以及存储部_B640构成。网络连接部_B620和存储部_B640经由总线与控制部_B600连接。
控制部_B600是用于控制MME_A40的功能部。控制部_B6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_B6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网络连接部_B620是用于供MME_A40与eNB_A45及/或HSS_A50 及/或SGW_A35连接的功能部。而且,网络连接部_B620是供MME_A40 从eNB_A45及/或HSS_A50及/或SGW_A35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
存储部_B640是对MME_A40的各动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功能部。存储部_B64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存储部_B640至少可以对后述的通信过程内收发的控制消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及或控制信息及/或标志及/或参数进行存储。
如图所示,存储部_B640对MME上下文642、安全上下文648以及 MME紧急配置数据650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MME上下文由MM上下文644和EPS承载上下文646构成。或者,MME上下文也可以由EMM 上下文和ESM上下文构成。MM上下文644也可以是EMM上下文,EPS承载上下文646也可以是ESM上下文。
在图7、图8、图9中示出按照UE存储的MME上下文的信息元素。如图所示,按照UE存储的MME上下文包含IMSI、 IMSI-unauthenticated-indicator(IMSI未被认证的指示)、MSISDN、MM State (MM状态)、GUTI、ME Identity(ME标识)、Tracking Area List(跟踪区域列表)、TAI of last TAU(最近的TAU的TAI)、ECGI(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ty:E-UTRAN小区全球标识)、E-UTRAN Cell Identity Age (E-UTRAN小区标识历时)、CSG ID、CSGmembership(CSG成员资格)、 Access mode(接入模式)、Authentication Vector(认证向量)、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y(UE无线接入能力)、MS Classmark 2(MS类标2)、MSClassmark 3(MS类标3)、Supported Codecs(支持的编解码器)、UE Network Capability(UE网络能力)、MS Network Capability(MS网络能力)、UE Specific DRX Parameters(UE特定的DRX参数)、Selected NAS Algorithm(选择的NAS 算法)、eKSI、K_ASME、NAS Keysand COUNT(NAS密钥和计数)、 Selected CN operator ID(选择的CN运营商ID)、Recovery(恢复)、Access Restriction(接入限制)、ODB for PS parameters(用于PS参数的ODB)、APN-OI Replacement(APN-OI替代)、MME IP address for S11(用于S11 的MME IP地址)、MME TEID for S11(用于S11的MME TEID)、S- GW IP address for S11/S4(用于S11/S4的S-GW IP地址)、S GW TEID for S11/S4(用于S11/S4的S GW TEID)、SGSN IP address forS3(用于S3 的SGSN IP地址)、SGSN TEID for S3(用于S3的SGSN TEID)、eNodeB Addressin Use for S1-MME(针对S1-MME的使用中的eNodeB地址)、eNB UE S1AP ID、MME UE S1APID、Subscribed UE-AMBR(订阅的 UE-AMBR)、UE-AMBR、EPS Subscribed ChargingCharacteristics(EPS订阅的计费特性)、Subscribed RFSP Index(订阅的RFSP索引)、RFSPIndex in Use(使用中的RFSP索引)、Trace reference(跟踪参考)、Trace type (跟踪类型)、Trigger ID(触发ID)、OMC identity(OMC标识)、URRP-MME、 CSG Subscription Data(CSG订阅数据)、LIPA Allowed(LIPA许可)、 Subscribed Periodic RAU/TAU Timer(订阅周期性RAU/TAU定时器)、 MPS CS priority(MPS CS优先级)、MPS EPS priority(MPS EPS优先级)、 Voice Support Match Indicator(语音支持匹配指示)、Homogenous Supportof IMS Voice over PS Sessions(基于PS会话的IMS语音的同类支持)。
IMSI是用户的永久识别信息。与HSS_A50所存储的IMSI相等。
IMSI-unauthenticated-indicator是表示该IMSI未被认证的指示信息。
MSISDN表示UE的电话号码。MSISDN由HSS_A50的存储部指示。
MM State表示MME的移动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状态。该管理信息表示eNB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被释放的ECM-IDLE状态、eNB 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未被释放的ECM-CONNECTED状态、或者MME未存储UE的位置信息的EMM-DEREGISTERED状态。
GUTI(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全球唯一临时标识)是 UE的临时识别信息。GUTI由MME的识别信息(GUMMEI: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全球唯一MME标识符)和特定MME内的UE 的识别信息(M-TMSI)构成。
ME Identity是UE的ID,例如可以是IMEI/IMISV。
Tracking Area List是分配给UE的跟踪区域识别信息的列表。
TAI of last TAU是利用最近的跟踪区域更新过程指示的跟踪区域识别信息。
ECGI是由MME_A40获知的最近的UE的小区的识别信息。
E-UTRAN Cell Identity Age表示MME获取ECGI后的经过时间。
CSG ID是由MME获知的、最近的UE进行了动作的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的识别信息。
CSG membership是由MME获知的最近的UE的CSG的成员信息。CSG membership表示UE是否为CSG成员。
Access mode是利用ECGI识别的小区的接入模式,ECGI可以是表示为许可CSG和非CSG的UE双方进行接入的混合体的识别信息。
Authentication Vector表示由MME遵循的、特定UE的临时AKA (Authenticationand Key Agreement:认证和密钥协议)。Authentication Vector由用于认证的随机值RAND、预期响应XRES、密钥K_ASME、网络中认证的语言(令牌、token)AUTN构成。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y是表示UE的无线接入能力的识别信息。
MS Classmark 2是3G/2G(UTRAN/GERAN)的CS域的核心网的分类符号(Classmark)。MS Classmark 2在由UE对GERAN或UTRAN支持SRVCC(Single Radio VoiceCall Continuit: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 的情况下被使用。
MS Classmark 3是GERAN的CS域的无线网络的分类符号 (Classmark)。MSClassmark 3在由UE对GERAN支持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的情况下被使用。
Supported Codecs是由CS域进行支持的代码的列表。该列表在由UE 对GERAN或UTRAN支持SRVCC的情况下被使用。
UE Network Capability包含由UE支持的安全的算法和密钥派生函数。
MS Network Capability是包含对于具有GERAN及/或UTRAN功能的UE而言SGSN所需的至少一个信息的信息。
UE Specific DRX Parameters是用于决定UE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的参数。在此,DRX是指,为了尽可能减少UE的电池功耗,如果在某一固定时间没有通信,则将UE切换至低功耗状态的功能。
Selected NAS Algorithm是选择了NAS(Non-Access Stream:非接入流)后的安全算法。
eKSI是表示K_ASME的密钥的集合。也可以表示是否利用通过 UTRAN或E-UTRAN的安全认证获取到的安全密钥。
K_ASME是基于加密密钥CK(Cipher Key)和完整密钥IK(Integrity Key)生成的、E-UTRAN的密钥层次化的密钥。
NAS Keys and COUNT由密钥K_NASint、密钥K_NASenc以及NAS COUNT(NAS计数)参数构成。密钥K_NASint是UE与MME之间的加密用的密钥,密钥K_NASenc是UE与MME之间的安全性保护用的密钥。此外,NAS COUNT是在建立了UE与MME之间的安全并配置了新密钥的情况下开始计数的计数。
Selected CN operator ID是为了在运营商之间共享网络而使用的、所选择的核心网运营商的识别信息。
Recovery是表示是否由HSS进行数据库恢复的识别信息。
Access Restriction是接入限制的登录信息。
ODB for PS parameters表示ODB(operator determined barring:运营商决定的禁止)的状态。在此,ODB是指由通信运营商(operator)决定的接入规定。
APN-OI Replacement是为了执行DNS解析而构建PGW FQDN时的、代替APN的域名。该代用域名适用于所有APN。
MME IP address for S11是与SGW的接口所使用的MME的IP地址。
MME TEID for S11是与SGW的接口所使用的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识符)。
S-GW IP address for S11/S4是MME与SGW之间或者SGSN与MME 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IP地址。
S GW TEID for S11/S4是MME与SGW之间或者SGSN与MME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TEID。
SGSN IP address for S3是MME与SGS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SN 的IP地址。
SGSN TEID for S3是MME与SGS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SN的 TEID。
eNodeB Address in Use for S1-MME是MME与eNB之间的接口最近使用过的eNB的IP地址。
eNB UE S1AP ID是eNB内的UE的识别信息。
MME UE S1AP ID是MME内的UE的识别信息。
Subscribed UE-AMBR表示用于按照用户的登录信息来共享所有 Non-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承载(非保证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率) 的最大值。
UE-AMBR表示为了共享所有Non-GBR承载(非保证承载)而最近使用过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的最大值。
EPS Subscribed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表示UE的计费特性。例如 EPSSubscribed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可以表示常规、预付、费率固定或者即时请求等登录信息。
Subscribed RFSP Index是从HSS获取到的E-UTRAN内特定的RRM 构成用的索引。
RFSP Index in Use是最近使用过的E-UTRAN内特定的RRM构成用的索引。
Trace reference是对特定的跟踪的记录、或记录的集合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race type表示跟踪的类型。例如,可以表示由HSS进行跟踪的类型、及/或由MME、SGW、PGW进行跟踪的类型。
Trigger ID是对开始跟踪的构成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OMC Identity是对接收到被跟踪的记录的OMC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URRP-MME是表示通过HSS请求了来自MME的UE活动通知这一情况的识别信息。
CSG Subscription Data是漫游目的地的PLMN(VPLMN)CSG ID与漫游目的地的等效PLMN的关联列表。也可以使表示CSG ID的有效期限的expiration date、表示没有有效期限的absent expiration date与每个CSG ID关联起来。CSG ID也可以用于经由LIPA的特定PDN连接。
LIPA Allowed表示是否许可UE利用该PLMN来使用LIPA。 Subscribed PeriodicRAU/TAU Timer是定期的RAU及/或TAU的定时器。
MPS CS priority表示UE在CS域中登录在eMLPP或1x RTT优先服务中。
MPS EPS priority是表示在EPS域内登录在MPS中的识别信息。
Voice Support Match Indicator表示UE的无线能力与网络构成是否具有兼容性。例如,表示由UE进行的SRVCC的支持与对于网络的语音通话的支持是否匹配。
Homogenous Support of IMS Voice over PS Sessions for MME是按照每个UE表示是否支持PS会话上的IMS语音通话的指示信息。Homogenous Support of IMS Voiceover PS Sessions for MME包括在由MME进行管理的所有TA(Tracking Area:跟踪区域)中对PS(Packet Switched:线路交换) 会话上的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语音通话进行支持的“Supported”、以及表示不存在对PS会话上的IMS语音通话进行支持的TA这一情况的“Not Supported”。此外,在PS会话上的IMS语音通话的支持不均匀(进行支持的TA和不进行支持的TA混合在MME内) 的情况、或者不清楚是否支持的情况下,MME不向HSS通知该指示信息。
在图10中示出按照PDN连接存储的每个PDN连接的MME上下文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如图所示,每个PDN连接的MME上下文包含APN in Use(使用中的APN)、APN Restriction(APN限制)、APN Subscribed (APN订阅)、PDN Type(PDN类型)、IP Address(IP地址)、EPSPDN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EPS PDN计费特性)、APN-OI Replacement (APN-OI替代)、SIPTO permissions(SIPTO许可)、Local Home Network ID(本地家庭网络ID)、LIPApermissions(LIPA许可)、WLAN offload ability(WLAN卸载能力)、VPLMN AddressAllowed(VPLMN地址许可)、 PDN 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PDN GW地址)(控制信息)、PDN 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PDN GW TEID)(控制信息)、MS Info ChangeReporting Action(MS信息变更报告动作)、CSG Information Reporting Action(CSG信息报告动作)、Presence Reporting Area Action(存在报告区域动作)、EPS subscribed QoSprofile(EPS订阅的QoS配置文件)、 Subscribed APN-AMBR(订阅的APN-AMBR)、APN-AMBR、PDN GW GRE Key for uplink traffic(用于上行链路业务的PDN GW GRE密钥)(用户数据)、Default bearer(默认承载)、low access priority(低接入优先级)。
APN in Use表示最近使用过的APN。该APN由APN网络的识别信息和默认的运营商的识别信息构成。
APN Restriction表示针对与该承载上下文相关联的APN的、APN的类型的组合的限制。就是说,是对能建立的APN的数量和APN的类型进行限制的信息。
APN Subscribed是指从HSS接收到的登录APN。
PDN Type表示IP地址的类型。例如,PDN Type表示IPv4、IPv6或 IPv4v6。
IP Address表示IPv4地址或IPv6 Prefix(前缀)。需要说明的是,IP 地址也可以存储IPv4和IPv6的prefix双方。
EPS PDN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表示计费特性。EPS PDN ChargingCharacteristics例如可以表示常规、预付、费率固定或者即时请求。
APN-OI Replacement是具有与每个UE登录的APN-OI Replacement 同样作用的APN的代理域名。其中,优先级比每个UE的APN-OI Replacement高。
SIPTO permissions表示针对使用该APN的流量的SIPTO(Selected IP TrafficOffload:选择的IP流量卸载)的许可信息。具体而言,SIPTO permissions对以下情况进行识别:禁止使用SIPTO;或者许可本地网络以外的SIPTO的使用;或者许可包含本地网络在内的网络的SIPTO的使用;或者仅许可本地网络的SIPTO的使用。
Local Home Network ID表示在使用本地网络的SIPTO(SIPTO@LN) 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基站所属的家庭网络的识别信息。
LIPA permissions是表示该PDN能否经由LIPA进行接入的识别信息。具体而言,LIPA permissions可以是不许可LIPA的LIPA-prohibited、或者仅许可LIPA的LIPA-only、或者依条件许可LIPA的LIPA-conditional。
WLAN offload ability是表示通过该APN连接的流量能否使用无线局域网与3GPP之间的协作功能来卸载到无线局域网、或者维持3GPP的连接的识别信息。WLAN offloadability也可以按照RAT类型来划分。具体而言,可以存在LTE(E-UTRA)和3G(UTRA)中不同的WLAN offload ability。
VPLMN Address Allowed表示由UE使用了该APN的连接在漫游目的地的PLMN(VPLMN)中是否被许可仅使用HPLMN的域(IP地址) PGW、或者是否被追加VPLMN的域内的PGW。PDN GW Address in Use (控制信息)表示PGW最近的IP地址。该地址在发送控制信号时被使用。
PDN GW TEID for S5/S8(控制信息)是利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S5/S8)收发控制信息所使用的TEID。
MS Info Change Reporting Action是表示需要向PGW通知用户的位置信息发生了变更这一情况的信息元素。
CSG Information Reporting Action是表示需要向PGW通知CSG信息发生了变更这一情况的信息元素。
Presence Reporting Area Action表示需要通知US是否存在于存在报告区域(Presence Reporting Area)这一情况的变更。该信息元素利用存在报告区域的识别信息和存在报告区域所包含的元素来划分。
EPS subscribed QoS profile表示针对默认承载的、承载级别的QoS参数。
Subscribed APN-AMBR表示用于共享按照用户的登录信息对该APN 建立的所有Non-GBR承载(非保证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率)的最大值。
APN-AMBR表示用于共享由PGW决定的、对该APN建立的所有 Non-GBR承载(非保证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 (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率)的最大值。
PDN GW GRE Key for uplink traffic(用户数据)是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通信用的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密钥。
Default Bearer是建立PDN连接时获取及/或生成的信息,并且是用于对与PDN连接对应起来的默认承载进行识别的EPS承载识别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EPS承载可以是在UE_A10与 C-SGN_A95之间建立的通信路径。而且,EPS承载可以由在UE_A10与 eNB_A45之间建立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和在eNB_A45与 C-SGN_A95之间建立的S1承载构成。在此,RB与EPS承载可以一一对应。因此,RB识别信息可以与EPS承载的识别信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相同的识别信息。
此外,EPS承载也可以是在UE_A10与PGW_A30之间建立的逻辑通信路径。该情况下,EPS承载也可以包含在UE_A10与eNB_A45之间建立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而构成。而且,RB与EPS承载可以一一对应。因此,RB的识别信息可以与EPS承载的识别信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相同的识别信息。
因此,Default Bearer可以是对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及/或CRB(Control Signalling Radio Bearer:控制信令无线承载)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限承载)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SRB可以是原本为了收发控制消息等控制信息而建立的RB。在此,本实施方式的CRB可以是原本为了收发控制消息等控制信息而建立的R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原本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RB来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SRB或CRB来收发控制消息和用户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DRB可以是为了收发用户数据而建立的RB。
low access priority表示PDN连接被公开时、UE请求了低接入优先级 (lowaccess priority)。
图11表示按照承载存储的MME上下文。如图所示,按照承载存储的MME上下文包含EPS Bearer ID(EPS承载ID)、TI、S-GW IP address for S1-u(用于S1-u的S-GW IP地址)、S-GW TEID for S1u(用于S1u 的S-GW TEID)、PDN 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PDNGW TEID)、PDN GW IP address for S5/S8(用于S5/S8的PDN GW IP地址)、EPS bearer QoS(EPS承载QoS)、TFT。
EPS Bearer ID是对于经由E-UTRAN的UE连接识别EPS承载的唯一识别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EPS Bearer ID可以是对专用承载进行识别的EPS承载识别信息。因此,可以是对与默认承载不同的EPS承载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文已经说明,EPS承载可以是在UE_A10与 C-SGN_A95之间建立的通信路径。而且,EPS承载可以由在UE_A10与 eNB_A45之间建立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和在eNB_A45与 C-SGN_A95之间建立的S1承载构成。在此,RB与EPS承载可以一一对应。因此,RB的识别信息可以与EPS承载的识别信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相同的识别信息。
此外,EPS承载也可以是在UE_A10与PGW_A30之间建立的逻辑通信路径。该情况下,EPS承载也可以包含在UE_A10与eNB_A45之间建立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而构成。而且,RB与EPS承载可以一一对应。因此,RB的识别信息可以与EPS承载的识别信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相同的识别信息。
因此,对专用承载进行识别的EPS承载ID可以是对SRB(Signalling RadioBearer:信令无线承载)及/或CRB(Control Signalling Radio Bearer:控制信令无线承载)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限承载)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在此,如上文已经说明,本实施方式的SRB可以是原本为了收发控制消息等控制信息而建立的RB。在此,本实施方式的CRB可以是原本为了收发控制消息等控制信息而建立的R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原本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RB来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SRB或CRB来收发控制消息和用户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DRB可以是为了收发用户数据而建立的RB。
TI是Transaction Identifier(交易标识符)的缩写,是对双向的消息流(Transaction:交易)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S-GW IP address for S1-u是eNB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 的IP地址。
此外,S-GW IP address for S1-u可以是在用户数据包含在控制信息用的消息中被收发的情况下、MME及/或SGSN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IP地址,也可以是S-GW IPaddress for S11/S4。
S-GW TEID for S1u是eNB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TEID。
此外,S-GW TEID for S1u可以是在MME及/或用户数据包含在控制信息用的消息中被收发的情况下、SGSN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 SGW的TEID地址,也可以是S-GW TEIDfor S11/S4。
PDN GW TEID for S5/S8是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用户数据传输用的PGW的TEID。
PDN GW IP address for S5/S8是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用户数据传输用的PGW的IP地址。
EPS bearer QoS由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类别标识符)和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和保留优先权)构成。QCI表示QoS 所属的类别。QoS根据有无带宽控制、延迟允许时间、丢包率等来分类。 QCI包含表示优先级的信息。ARP是表示与维持承载有关的优先级的信息。
TFT是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的缩写,表示与EPS承载相关联的所有包过滤器。
在此,图7~图11所示的MME上下文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包含在MM 上下文644或EPS承载上下文646的任一个中。例如,可以将图11所示的每个承载的MME上下文存储在EPS承载上下文中,将其它信息元素存储在MM上下文中。或者,也可以将图10所示的每个PDN连接的MME 上下文和图11所示的每个承载的MME上下文存储在EPS承载上下文中,将其它信息元素存储在MM上下文中。
如图6的(a)所示,MME的存储部_B640也可以对安全上下文648 进行存储。图12的(a)表示安全上下文648所包含的信息元素。
如图所示,安全上下文由EPS AS安全上下文和EPS NAS安全上下文构成。EPS AS安全上下文是与接入层(AS:Access Stream、接入流) 的安全有关的上下文,EPS NAS安全上下文是与非接入层(NAS: Non-Access Stream、非接入流)的安全有关的上下文。
图12的(b)表示EPS AS安全上下文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如图所示, EPS AS安全上下文包含cryptographic key(加密密钥)、Next Hop parameter (NH:下一跳参数)、NextHop Chaining Counter parameter(NCC:下一跳链接计数器参数)、以及identifiers ofthe selected AS level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选择的AS级别的加密算法的标识符)。
cryptographic key是接入层中的加密的密钥。
NH是根据K_ASME决定的信息元素。是用于实现前向安全的信息元素。
NCC是与NH相关联的信息元素。表示发生了对网络进行切换的垂直方向上的切换(handover)的数量。
identifiers of the selected AS level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是所选择的加密算法的识别信息。
图12的(c)表示EPS NAS安全上下文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如图所示,EPS NAS安全上下文可以包含K_ASME、UE Security capabilitie(UE 安全能力)以及NAS COUNT。
K_ASME是基于密钥CK和IK生成的、E-UTRAN的密钥层次化的密钥。
UE Security capabilitie是与UE所使用的密钥和算法对应的识别信息的集合。该信息包含针对接入层的信息和针对非接入层的信息。而且,在UE 对向UTRAN/GERAN的接入进行支持的情况下,该信息包含针对 UTRAN/GERAN的信息。
NAS COUN是表示K_ASME进行动作的时间的计数器。
安全上下文648可以包含在MME上下文642中。此外,如图6的(a) 所示,安全上下文648与MME上下文642也可以独立存在。
图12的(d)表示由MME紧急配置数据650存储的信息元素。MME 紧急配置数据是代替从HSS获取的UE的登录信息而使用的信息。如图所示,MME紧急配置数据650包含em APN(Emergency Access Point Name:紧急接入点名称)、Emergency QoS profile(紧急QoS配置文件)、Emergency APN-AMBR(紧急APN-AMBR)、Emergency PDN GW identity(紧急 PDNGW标识)、Non-3GPP HO Emergency PDN GW identity(非3GPP HO 紧急PDN GW标识)。
em APN表示紧急用的PDN连接所使用的接入点名称。
Emergency QoS profile表示承载级别中的em APN的默认承载的QoS。
Emergency APN-AMBR表示用于共享对em APN建立的Non-GBR 承载(非保证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的最大值。该值由PGW决定。
Emergency PDN GW identity是对em APN静态配置的PGW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可以是FQDN,也可以是IP地址。
Non-3GPP HO Emergency PDN GW identity是在PLMN对向3GPP以外的接入网的切换进行支持的情况下、对em APN静态配置的PGW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可以是FQDN,也可以是IP地址。
而且,MME_A40可以与UE同步管理对UE的连接状态。
[1.2.3.SGW的构成]
下面,对SGW_A35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3的(a)表示SGW_A35 的装置构成。如图所示,SGW_A35由网络连接部_C1320、控制部_C1300 以及存储部_C1340构成。网络连接部_C1320和存储部_C1340经由总线与控制部_C1300连接。
控制部_C1300是用于控制SGW_A35的功能部。控制部_C13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_C13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网络连接部_C1320是用于供SGW_A35与eNB_A45及/或MME_A40 及/或PGW_A30及/或SGSN_A42连接的功能部。而且,网络连接部_C1320 是供SGW_A35从eNB_A45及/或MME_A40及/或PGW_A30及/或 SGSN_A42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
存储部_C1340是对SGW_A35的各动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功能部。存储部_C134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存储部_C1340至少可以对后述的通信过程内收发的控制消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及或控制信息及/或标志及/或参数进行存储。
如图所示,存储部_C1340对EPS承载上下文1342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EPS承载上下文中包含有按照UE存储的内容、按照PDN存储的内容、以及按照承载存储的内容。
在图14中示出按照UE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的信息元素。如图14 所示,按照UE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包含IMSI、 MSI-unauthenticated-indicator(IMSI未被认证的指示)、ME Identity(ME 标识)、MSISDN、Selected CN operator id(选择的CN运营商id)、MMETEID for S11(用于S11的MME TEID)、MME IP address for S11(用于 S11的MME IP地址)、S-GW TEID for S11/S4(用于S11/S4的S-GW TEID)、 S-GW IP address for S11/S4(用于S11/S4的S-GW IP地址)、SGSN IP address for S4(用于S4的SGSN IP地址)、SGSN TEIDfor S4(用于S4的SGSN TEID)、Trace reference(跟踪参考)、Trace type(跟踪类型)、Trigger ID (触发ID)、OMC identity(OMC标识)、Last known Cell Id(最后已知的小区Id)、Last known Cell Id age(最后已知的小区Id历时)。
IMSI是用户的永久识别信息。与HSS_A50的IMSI相等。
IMSI-unauthenticated-indicator是表示该IMSI未被认证的指示信息。
ME Identity是UE的识别信息,例如可以是IMEI/IMISV。
MSISDN表示UE的基本电话号码。MSISDN由HSS_A50的存储部指示。
Selected CN operator id是为了在运营商之间共享网络而使用的、所选择的核心网运营商的识别信息。
MME TEID for S11是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MME的 TEID。
MME IP address for S11是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MME 的IP地址。
S-GW TEID for S11/S4是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或者SGSN与 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TEID。
S-GW IP address for S11/S4是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或者SGSN 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IP地址。
SGSN IP address for S4是SGSN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SN 的IP地址。
SGSN TEID for S4是SGSN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SN的 TEID。
Trace reference是对特定的跟踪的记录、或记录的集合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race Type表示跟踪的类型。例如,可以表示由HSS进行跟踪的类型、及/或由MME、SGW、PGW进行跟踪的类型。
Trigger ID是对开始跟踪的构成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OMC Identity是对接收到被跟踪的记录的OMC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Last known Cell ID是由网络通知的UE的最近的位置信息。
Last known Cell ID age是表示从Last known Cell ID被存储到目前为止的期间的信息。
而且,EPS承载上下文中包含有按照PDN连接存储的每个PDN连接的EPS承载上下文。在图15的(a)中示出每个PDN连接的EPS承载上下文。如图所示,每个PDN连接的EPS承载上下文包含APN in Use(使用中的APN)、EPS PDN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EPS PDN计费特性)、 P-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P-GW地址)(控制信息)、P-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P-GW TEID)(控制信息)、P-GW Address in Use (使用中的P-GW地址)(用户数据)、P-GW GRE Key for uplink(用于上行链路的P-GW GRE密钥)(用户数据)、S-GW IPaddress for S5/S8(用于S5/S8的S-GW IP地址)(控制信息)、S―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S-GW TEID)(控制信息)、S 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S GW 地址)(用户数据)、S-GW GRE Key for downlink traffic(用于下行链路业务的S-GW GRE密钥)(用户数据)、Default Bearer(默认承载)。
APN in Use表示最近使用过的APN。该APN由APN网络的识别信息和默认的运营商的识别信息构成。此外,该信息是由MME或SGSN获取到的信息。
EPS PDN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表示计费特性。EPS PDN ChargingCharacteristics例如可以表示常规、预付、费率固定或者即时请求。
P-GW Address in Use(控制信息)是由SGW发送最近控制信息时使用的PGW的IP地址。
P-GW TEID for S5/S8(控制信息)是利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传输控制信息所使用的PGW的TEID。
P-GW Address in Use(用户数据)是由SGW发送最近用户数据时使用的PGW的IP地址。
P-GW GRE Key for uplink(用户数据)是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通信用的GRE密钥。
S-GW IP address for S5/S8(控制信息)是SGW与PGW之间的控制信息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IP地址。
S―GW TEID for S5/S8(控制信息)是GW与PGW之间的控制信息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TEID。
S-GW Address in Use(用户数据)是由SGW发送用户数据时最近使用的SGW的IP地址。
S-GW GRE Key for downlink traffic(用户数据)是SGW与PGW之间的用户数据的接口所使用的上行链路通信的GRE密钥。
Default Bearer是建立PDN连接时获取及/或生成的信息,并且是用于对与PDN连接对应起来的默认承载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而且,SGW的EPS承载上下文包含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图 15的(b)表示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如图所示,每个承载的EPS 承载上下文包含EPS Bearer Id(EPS承载Id)、TFT、P-GW Address in Use (使用中的P-GW地址)(用户数据)、P-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 的P-GW TEID)(用户数据)、S-GW IP address for S5/S8(用于S5/S8的 S-GW IP地址)(用户数据)、S-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S-GW TEID)(用户数据)、S-GWIP address for S1-u、S12 and S4(用于S1-u、 S12和S4的S-GW IP地址)(用户数据)、S-GWTEID for S1-u、S12 and S4 (用于S1-u、S12和S4的S-GW TEID)(用户数据)、eNodeB IPaddress for S1-u(用于S1-u的eNodeB IP地址)、eNodeB TEID for S1-u(用于S1-u的eNodeB TEID)、RNC IP address for S12(用于S12的RNC IP地址)、RNC TEID for S12(用于S12的RNC TEID)、SGSN IP address for S4(用于S4 的SGSN IP地址)(用户数据)、SGSNTEID for S4(用于S4的SGSN TEID) (用户数据)、EPS Bearer QoS(EPS承载QoS)、ChargingId(计费Id)。
EPS Bearer Id是对于经由E-UTRAN的UE连接识别EPS承载的唯一识别信息。就是说,是用于识别承载的识别信息。换言之,EPS Bearer Id 是EPS承载的识别信息。此外,EPSBearer Id可以是对SRB及/或CRB 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FT表示与EPS承载相关联的所有包过滤器。换言之,TFT是对所收发的用户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识别的信息,SGW_A35使用与TFT相关联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进一步换言之,SGW_A35 使用包含与TFT相关联的RB在内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
此外,SGW_A35也可以使用默认承载来收发利用TFT无法识别的用户数据。
此外,SGW_A35也可以与默认承载相关联地预先存储TFT。
P-GW Address in Use(用户数据)是利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发送用户数据时最近使用的PGW的IP地址。
P-GW TEID for S5/S8(用户数据)是SGW与PGW之间的用户数据的接口用的PGW的TEID。
S-GW IP address for S5/S8(用户数据)是从PGW接收的用户数据用的SGW的IP地址。
S-GW TEID for S5/S8(用户数据)是SGW与PGW之间的用户数据的接口用的SGW的TEID。
S-GW IP address for S1-u、S12 and S4(用户数据)是SGW与3GPP 的接入网(LTE的接入网或GERAN/UTRA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 的IP地址。
此外,S-GW IP address for S1-u、S12 and S4(用户数据)可以是在用户数据包含在控制信息用的消息中被收发的情况下、SGW与MME及/ 或SGS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IP地址,也可以是S-GW IP address for S11/S4。
S-GW TEID for S1-u、S12 and S4(用户数据)是SGW与3GPP的接入网(LTE的接入网或GERAN/UTRA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TEID。
此外,S-GW TEID for S1-u、S12 and S4(用户数据)可以是在用户数据包含在控制信息用的消息中被收发的情况下、SGW与MME及/或SGSN 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SGW的TEID,也可以是S-GW TEID for S11/S4。
eNodeB IP address for S1-u是SGW与eNB之间的传输所使用的eNB 的IP地址。
此外,eNodeB IP address for S1-u也可以是在用户数据包含在控制信息用的消息中被收发的情况下、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MME 的IP地址,也可以是MME IPaddress for S11。
eNodeB TEID for S1-u是SGW与eNB之间的传输所使用的eNB的 TEID。
此外,eNodeB TEID for S1-u也可以是在用户数据包含在控制信息用的消息中被收发的情况下、MME与SGW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MME的 TEID,也可以是MME TEID for S11。
RNC IP address for S12是SGW与UTRA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RNC 的IP地址。
RNC TEID for S12是SGW与UTRAN之间的接口所使用的RNC的 TEID。
SGSN IP address for S4(用户数据)是SGW与SGSN之间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所使用的SGSN的IP地址。
SGSN TEID for S4(用户数据)是SGW与SGSN之间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所使用的SGSN的TEID。
EPS Bearer QoS表示该承载的QoS,可以包含有ARP、GBR、MBR、 QCI。在此,ARP是表示与维持承载有关的优先级的信息。此外,GBR (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表示被带宽保证的比特率,MBR (Maximum Bit Rate)表示最大比特率。QCI根据有无带宽控制、延迟允许时间、丢包率等来分类。QCI包含表示优先级的信息。
Charging Id是用于记录由SGW和PGW生成的计费的识别信息。 [1.2.4.PGW的构成]
下面,对PGW_A3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6的(a)表示PGW_A30 的装置构成。如图所示,PGW_A30由网络连接部_D1620、控制部_D1600 以及存储部_D1640构成。网络连接部_D1620和存储部_D1640经由总线与控制部_D1600连接。
控制部_D1600是用于控制PGW_A30的功能部。控制部_D16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_D16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网络连接部_D1620是用于供PGW_A30与SGW_A35及/或 PCRF_A60及/或ePDG_A65及/或AAA_A55及/或TWAG_A74及/或 PDN_A5连接的功能部。此外,网络连接部_D1620是用于供PGW_A30 从SGW_A35及/或PCRF_A60及/或ePDG_A65及/或AAA_A55及/或 TWAG_A74及/或PDN_A5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
存储部_D1640是对PGW_A30的各动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功能部。存储部_D164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存储部_D1640至少可以对后述的通信过程内收发的控制消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及或控制信息及/或标志及/或参数进行存储。
如图所示,存储部_D1640对EPS承载上下文1642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EPS承载上下文中可以区分成按照UE存储的内容、按照APN存储的内容、按照PDN连接存储的内容、以及按照承载存储的内容来存储。
图17的(a)表示按照UE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如图所示,按照UE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包含IMSI、 IMSI-unauthenticated-indicator(IMSI未被认证的指示)、ME Identity(ME 标识)、MSISDN、Selected CN operator id(选择的CN运营商id)、RAT type(RAT类型)、Trace reference(跟踪参考)、Trace type(跟踪类型)、 Trigger id(触发id)、OMC identity(OMC标识)。
IMSI是对使用UE的用户分配的识别信息。
IMSI-unauthenticated-indicator是表示该IMSI未被认证的指示信息。
ME Identity是UE的ID,例如可以是IMEI/IMISV。
MSISDN表示UE的基本电话号码。MSISDN由HSS_A50的存储部指示。
Selected CN operator ID是为了在运营商之间共享网络而使用的、所选择的核心网运营商的识别信息。
RAT type表示UE的最近的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RATtype例如可以是E-UTRA(LTE)、UTRA等。
Trace reference是对特定的跟踪的记录、或记录的集合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race type表示跟踪的类型。例如,可以表示由HSS进行跟踪的类型、及/或由MME、SGW、PGW进行跟踪的类型。
Trigger ID是对开始跟踪的构成要素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OMC Identity是对接收到被跟踪的记录的OMC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接着,在图17的(b)中示出按照APN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如图所示,PGW存储部的按照APN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包含APN in use (使用中的APN)、APN-AMBR。
APN in Use表示最近使用过的APN。该APN由APN网络的识别信息和默认的运营商的识别信息构成。该信息从SGW获取。
APN-AMBR表示用于共享对该APN建立的所有Non-GBR承载(非保证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率)的最大值。
此外,在图18的(a)中示出按照PDN连接存储的每个PDN连接的 EPS承载上下文。如图所示,每个PDN连接的EPS承载上下文包含IP Address(IP地址)、PDN type(PDN类型)、S-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S-GW地址)(控制信息)、S-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S-GW TEID)(控制信息)、S-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S-GW地址)(用户数据)、S-GWGRE Key for downlink traffic(用于下行链路业务的S-GW GRE密钥)(用户数据)、P-GWIP address for S5/S8(用于 S5/S8的P-GW IP地址)(控制信息)、P-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 的P-GW TEID)(控制信息)、P-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P-GW地址)(用户数据)、P-GW GRE Key for uplink traffic(用于上行链路业务的P-GW GRE密钥)(用户数据)、MS Info Change Reporting support indication(MS信息变更报告支持指示)、MSInfo Change Reporting Action (MS信息变更报告动作)、CSG Information ReportingAction(CSG信息报告动作)、Presence Reporting Area Action(存在报告区域动作)、BCM、Default Bearer(默认承载)、EPS PDN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EPS PDN 计费特性)。
IP Address表示针对该PDN连接而分配给UE的IP地址。IP地址可以是IPv4及/或IPv6 prefix。
PDN type表示IP地址的种类。PDN type例如表示IPv4或IPv6或 IPv4v6。
S GW Address in Use(控制信息)是发送控制信息时最近使用的SGW 的IP地址。
S―GW TEID for S5/S8(控制信息)是SGW与PGW之间的控制信息的收发所使用的SGW的TEID。
S-GW Address in Use(用户数据)是利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发送用户数据时最近使用的SGW的IP地址。
S-GW GRE Key for downlink traffic(用户数据)是为了利用SGW与 PGW之间的接口在从PGW向SGW的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通信中使用而分配的GRE密钥。
P-GW IP address for S5/S8(控制信息)是控制信息的通信所使用的 PGW的IP地址。
P-GW TEID for S5/S8(控制信息)是使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控制信息的通信用的PGW的TEID。
P-GW Address in Use(用户数据)是使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时最近使用的PGW的IP地址。
P-GW GRE Key for uplink traffic(用户数据)是为了SGW与PGW 之间的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通信、就是说从SGW向PGW的用户数据的发送而分配的GRE密钥。
MS Info Change Reporting support indication表示对由MME及/或 SGSN通知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或用户的CSG信息的处理进行支持。
MS Info Change Reporting Action是表示是否被请求由MME及/或 SGSN发送用户的位置信息的变更的信息。
CSG Information Reporting Action是表示是否被请求由MME及/或 SGSN发送用户的CSG信息的变更的信息。该信息分别表示为(a)针对 CSG小区的信息、(b)针对用户是CSG成员的混合小区的信息、(c) 针对用户不是CSG成员的混合小区的信息、以及将它们组合而成的信息。
Presence Reporting Area Action表示需要通知US是否存在于存在报告区域(Presence Reporting Area)这一情况的变更。该信息元素利用存在报告区域的识别信息和存在报告区域所包含的要素来划分。
BCM(Bearer Control Mode:承载控制模式)表示针对 GERAN/UTRAN的协商后的承载的控制状态。
Default Bearer是建立PDN连接时获取及/或生成的信息,并且是用于对与PDN连接对应起来的默认承载进行识别的EPS承载识别信息。
EPS PDN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是计费特性。计费特性例如可以表示通常(常规)、预付、费率固定、即时请求。
进而,在图18的(b)中示出按照EPS承载存储的EPS承载上下文。如图所示,EPS承载上下文包含EPS Bearer Id(EPS承载Id)、TFT、S-GW Address in Use(使用中的S-GW地址)(用户数据)、S-GW TEID for S5/S8 (用于S5/S8的S-GW TEID)(用户数据)、P-GW IPaddress for S5/S8 (用于S5/S8的P-GW IP地址)(用户数据)、P-GW TEID for S5/S8(用于S5/S8的P-GW TEID)(用户数据)、EPS Bearer QoS(EPS承载QoS)、 Charging Id(计费Id)。
EPS Bearer Id是对UE经由E-UTRAN的接入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换言之,EPSBearer Id是EPS承载的识别信息。此外,EPS Bearer Id可以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FT是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的缩写,表示与EPS承载相关联的所有包过滤器。换言之,TFT是对所收发的用户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识别的信息,PGW_A30使用与TFT相关联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 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进一步换言之,PGW_A30使用包含与TFT相关联的RB在内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
此外,PGW_A30也可以使用默认承载来收发利用TFT无法识别的用户数据。
此外,PGW_A30也可以与默认承载相关联地预先存储TFT。
S-GW Address in Use(用户数据)是发送用户数据时最近使用的SGW 的IP地址。
S-GW TEID for S5/S8(用户数据)是使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的用户数据的通信用的SGW的TEID。
P-GW IP address for S5/S8(用户数据)是从PGW接收的用户数据用的PGW的IP地址。
P-GW TEID for S5/S8(用户数据)是SGW与PGW之间的用户数据的通信用的PGW的TEID。
EPS Bearer QoS表示承载的QoS,可以包含有ARP、GBR、MBR、 QCI。在此,ARP是表示与维持承载有关的优先级的信息。此外,GBR (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表示被带宽保证的比特率,MBR (Maximum Bit Rate)表示最大比特率。QCI根据有无带宽控制、延迟允许时间、丢包率等来分类。QCI包含表示优先级的信息。
Charging Id是用于识别与由SGW和PGW生成的计费有关的记录的计费识别信息。
[1.2.5.C-SGN的构成]
下面,对C-SGN_A95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图19表示C-SGN_A95 的装置构成。如图所示,C-SGN_A95由网络连接部_E1920、控制部_E1900 以及存储部_E1940构成。网络连接部_E1920和存储部_E1940经由总线与控制部_E1900连接。
控制部_E1900是用于控制C-SGN_A95的功能部。控制部_E19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_E19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网络连接部_E1920是用于供C-SGN_A95与eNB_A45及/或 HSS_A50及/或PDN_A5连接的功能部。此外,网络连接部_E1920是用于供C-SGN_A95从eNB_A45及/或HSS_A50及/或PDN_A5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
存储部_E1940是对C-SGN_A95的各动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功能部。存储部_E194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存储部_E1940至少可以对后述的通信过程内收发的控制消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及或控制信息及/或标志及/或参数进行存储。
如图所示,存储部_E1940对上下文A1942、上下文B1944、上下文 C1946、以及上下文D1948进行存储。
上下文A1942可以是图6的(a)所示的MME上下文642。上下文B1944 可以是图6的(a)所示的安全上下文648。此外,上下文C1946可以是图 6的(a)所示的MME紧急配置数据650。
此外,上下文D1948可以是图13的(a)所示的EPS承载上下文1342。此外,上下文E1950可以是图16的(a)所示的EPS承载上下文164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下文A1942~上下文E1950中包含有相同信息元素的情况下,不必重复地由存储部_E1940进行存储,存储在任一上下文中即可。
具体而言,例如IMSI可以分别包含在上下文A1942、上下文D1948、上下文E1950中,也可以存储在任一个上下文中。
此外,存储部_E1940中也可以包含TFT。
在此,TFT是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的缩写,表示与 EPS承载相关联的所有包过滤器。换言之,TFT是对所收发的用户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识别的信息,C-SGN_A95使用与TFT相关联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进一步换言之,C-SGN_A95使用包含与 TFT相关联的RB在内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
此外,C-SGN_A95也可以使用默认承载来收发利用TFT无法识别的用户数据。
此外,C-SGN_A95也可以与默认承载相关联地预先存储TFT。
[1.2.6.UE的构成]
图20的(a)表示UE_A10的装置构成。如图所示,UE_A10由收发部_F2020、控制部_F2000以及存储部_F2040构成。收发部_F2020和存储部_F2040经由总线与控制部_F2000连接。
控制部_F2000是用于控制UE_A10的功能部。控制部_F20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_F204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
收发部_F2020是用于供UE_A10与LTE基站连接、并连接到IP接入网的功能部。此外,在收发部_F2020连接有外部天线_F2010。
换言之,收发部_F2020是用于供UE_A10与eNB_A45连接的功能部。而且,收发部_F2020是供UE_A10与eNB_A45收发用户数据及/或控制数据的收发功能部。
存储部_F2040是对UE_A10的各动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功能部。存储部_F204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存储部_F2040至少可以对后述的通信过程内收发的控制消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及或控制信息及/或标志及/或参数进行存储。
如图所示,存储部_F2040对UE上下文2042进行存储。下面,对由存储部_F2040存储的信息元素进行说明。
图20的(a)表示按照UE存储的UE上下文所包含的信息元素。如图所示,按照UE存储的UE上下文包含IMSI、EMM State(EMM状态)、 GUTI、ME Identity(ME标识)、Tracking AreaList(跟踪区域列表)、 last visited TAI(最近访问的TAI)、Selected NAS Algorithm(选择的NAS 算法)、Selected AS Algorithm(选择的AS算法)、eKSI、K_ASME、 NAS Keys andCOUNT(NAS密钥和计数)、TIN、UE Specific DRX Parameters(UE特定的DRX参数)、AllowedCSG list(许可的CSG列表)、Operator CSG list(运营商CSG列表)。
IMSI是订户的永久识别信息。
EMM State表示UE的移动管理状态。例如可以是UE已登录到网络中的EMM-REGISTERED(登录状态、registered状态)、或者UE未登录到网络中的EMM-DEREGISTERD(未登录状态、deregistered状态)。
GUTI是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的缩写,是UE的临时识别信息。GUTI由MME的识别信息(GUMMEI: 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全球唯一MME标识符)和特定MME 内的UE的识别信息(M-TMSI)构成。
ME Identity是ME的ID,例如可以是IMEI/IMISV。
Tracking Area List是分配给UE的跟踪区域识别信息的列表。
last visited TAI是Tracking Area List所包含的跟踪区域识别信息,是 UE所接入的最新的跟踪区域的识别信息。
Selected NAS Algorithm是选择了NAS后的安全算法。
Selected AS Algorithm是选择了AS后的安全算法。
eKSI是表示K_ASME的密钥的集合。也可以表示是否利用通过 UTRAN或E-UTRAN的安全认证获取到的安全密钥。
K_ASME是基于密钥CK和IK生成的、E-UTRAN的密钥层次化的密钥。
NAS Keys and COUNT由密钥K_NASint、密钥K_NASenc以及NAS COUNT构成。K_NASint是UE与MME之间的加密用的密钥,K_NASenc 是UE与MME之间的安全性保护用的密钥。此外,NAS COUNT是在建立了UE与MME之间的安全并配置了新密钥的情况下开始计数的计数。
TIN(Temporary Identity used in Next update:下次更新中使用的临时标识)是在附着过程、RAU/TAU(位置信息更新过程)中在UE中使用的临时识别信息。
UE Specific DRX Parameters是所选择的UE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
Allowed CSG list是在用户和运营商双方的控制下、与被许可的UE 所属的成员的CSG ID相关联的PLMN的列表。
Operator CSG list是仅在运营商的控制下、与被许可的UE所属的成员的CSG ID相关联的PLMN的列表。
此外,在图21的(b)中示出按照PDN连接存储的每个PDN连接的UE上下文。如图所示,每个PDN连接的UE上下文包含APN in Use (使用中的APN)、APN-AMBR、Assigned PDNType(分配的PDN类型)、IP Address(IP地址)、Default Bearer(默认承载)、WLANoffloadability (WLAN卸载能力)。
APN in Use是最近使用过的APN。该APN可以由网络的识别信息和默认的运营商的识别信息构成。
APN-AMBR表示用于共享Non-GBR承载(非保证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以及下行链路通信的MBR的最大值。APN-AMBR按照APN来建立。
Assigned PDN Type是由网络分配的PDN的类型。Assigned PDN Type 例如可以是IPv4、IPv6、IPv4v6。
IP Address是分配给UE的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或者IPv6 prefix。
Default Bearer是建立PDN连接时从核心网_A90获取的信息,并且是对与PDN连接对应起来的默认承载进行识别的EPS承载识别信息。
WLAN offloadability是表示许可使用WLAN与3GPP之间的互通功能来向WLAN卸载、或者是否维持3GPP接入的WLAN卸载的许可信息。
图21的(c)表示由UE的存储部存储的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如图所示,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包含EPS Bearer ID(EPS承载ID)、TI、 EPS bearer QoS(EPS承载QoS)、TFT。
EPS Bearer ID是EPS承载的识别信息。此外,EPS Bearer ID可以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I是Transaction Identifier(交易标识符)的缩写,是对双向的消息流(Transactionn:交易)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TFT是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的缩写,表示与EPS承载相关联的所有包过滤器。换言之,TFT是对所收发的用户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识别的信息,UE_A10使用与TFT相关联的EPS承载来收发利用TFT 识别出的用户数据。进一步换言之,UE_A10使用与TFT相关联的RB来收发利用TFT识别出的用户数据。
此外,UE_A10也可以使用默认承载来收发利用TFT无法识别的用户数据。
此外,UE_A10也可以与默认承载相关联地预先存储TFT。
[1.3.通信过程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22对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过程首先执行附着过程(S2200)。 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在附着过程(S2200)中决定数据的收发方法。作为具体的数据收发方法,可以是基于第一收发过程或第二收发过程或第三收发过程的任一过程的收发。
接着,可以根据后述的条件来执行PDN连接过程(S2202)。
接着,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在附着过程中决定的收发方法来进行第一数据收发(S2204)。
接着,可以执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S2206)。UE_A10及/或eNB_A45 及/或C-SGN_A95可以通过收发方法变更过程来变更数据的收发方法。
接着,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在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中决定的收发方法来进行第二数据收发(S2208)。
下面,对执行各过程的条件、处理的详情进行说明。
在此,第一收发过程是由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 不建立DRB而使用无连接的通信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换言之,第一收发过程可以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SRB及/或 CRB来发送用户数据的过程。
在此,第二收发过程是由处于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的UE_A10及/ 或eNB_A45及/或C-SGN_A95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更详细而言,第二收发过程是由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在从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转变为激活模式后、使用所建立的 D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而且,第二收发过程也可以是包含在用户数据的收发完成后、由 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从激活模式转变为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的过程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可以是表示释放RB的资源、但由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继续保持DRB及/或默认承载用的上下文的模式。
在此,第三收发过程是由处于以往的空闲模式的UE_A10及/或 eNB_A45及/或C-SGN_A95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更详细而言,第三收发过程是由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在从以往的空闲模式转变为激活模式后、使用所建立的DRB 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而且,第三收发过程也可以是包含在用户数据的收发完成后、由 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从激活模式转变为以往的空闲模式的过程的过程。
换言之,第三收发过程也可以是以往的用户数据的收发过程。
此外,以往的空闲模式可以是表示释放RB的资源、并且由UE_A10 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舍弃DRB及/或默认承载用的上下文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种空闲模式记载为以往的空闲模式,以便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进行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详细的各收发过程的说明在后文阐述。
在此,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对各过程的详细步骤进行说明之前,先对本实施方式特有的术语、各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识别信息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无连接的通信可以是至少进行由UE_A10将包含数据包的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包含在RRC(Radio R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中发送给eNB_A45的处理的通信。以及/或者,也可以是不建立RRC连接而在UE_A10与eNB_A45之间进行数据包的收发的通信。以及/或者,也可以是UE_A10在空闲状态下进行数据包的收发的通信。进而,换言之,无连接通信也可以是进行使用SRB或CRB的用户数据的收发的通信。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激活模式可以是表示由UE_A10及/或eNB_A45 及/或C-SGN_A95建立DRB及/或Default Bearer及/或PDN连接而能进行用户数据收发的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DRB可以是为了收发用户数据而建立的无线承载等通信路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PDN连接可以是在UE_A10与C-SGN_A95之间建立的用户数据收发用的连接。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及/或以往的空闲模式可以是表示由 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释放DRB及/或Default Bearer 的资源而无法进行用户数据收发的状态的模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附着完成状态是得到认证并与网络进行了连接的状态。是能在UE_A10与PDN_A5之间进行用户数据收发的状态。
更详细而言,附着完成状态可以是能由UE_A10及/或PDN_A5及/ 或eNB_A45及/或C-SGN_A95进行用户数据收发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附着完成状态可以有以下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第四模式、第五模式。各模式能通过有无PDN连接建立、及/ 或数据收发方法的差异、及/或空闲模式转变时的存储信息的差异等来区别,下面进行各模式的详细说明。
在此,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 建立PDN连接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默认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建立专用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能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以无连接方式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不建立RRC连接而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C-SGN_A95将用户数据包含在NAS消息中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将用户数据包含在RRC消息中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将NAS PDU (Packet DataUnit:分组数据单元)包含在RRC消息中来收发NAS PDU 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NAS PDU可以是在NAS消息中包含了用户数据的控制消息。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S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C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SRB及CRB可以是收发控制消息所使用的无线承载等通信路径。
以及/或者,第一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使用收发控制信息的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 或C-SGN_A95可以使用第一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
以及/或者,在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将使用第一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作为第一个收发方法。
以及/或者,在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将包含SRB及/或CRB的EPS承载作为默认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默认承载可以是第一个承载,可以是用于通过第一个收发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承载。
在此,第二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 不建立PDN连接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建立默认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建立专用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能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以无连接方式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不建立RRC 连接而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C-SGN_A95将用户数据包含在NAS消息中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将用户数据包含在RRC消息中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将NAS PDU(Packet DataUnit:分组数据单元)包含在RRC消息中来收发NAS PDU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NAS PDU可以是在NAS消息中包含了用户数据的控制消息。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SRB 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CRB 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SRB及CRB可以是收发控制消息所使用的无线承载等通信路径。
以及/或者,第二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使用收发控制信息的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 或C-SGN_A95可以决定使用第一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
以及/或者,在第二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决定将使用第一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作为第一个收发方法。
以及/或者,在第二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决定将包含SRB及/或CRB的EPS承载作为默认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默认承载可以是第一个承载,可以是用于通过第一个收发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承载。
在此,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 建立PDN连接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在转变到空闲模式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上下文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默认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建立专用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能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使用所建立的连接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建立RRC连接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D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建立收发用户数据用的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即使转变到空闲模式也继续保持上下文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三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能将NAS消息加入到RRC的第三消息中来进行收发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 或C-SGN_A95可以使用第二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
以及/或者,在第三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将使用第二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作为第一个收发方法。
以及/或者,在第三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将包含DRB的EPS承载作为默认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默认承载可以是第一个承载,可以是用于通过第一个收发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转变为第三模式时建立的PDN连接可以根据没有用户数据的收发等条件转变为本实施方式的空闲模式。
在此,第四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 不建立PDN连接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建立默认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建立专用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不能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连接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建立RRC 连接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DRB 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收发用户数据用的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即使转变到空闲模式也继续保持上下文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四模式可以是决定UE_A10及/或eNB_A45能将NAS 消息加入到RRC的第三消息中来进行收发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 或C-SGN_A95可以决定使用第二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
以及/或者,在第四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决定将使用第二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作为第一个收发方法。
以及/或者,在第四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决定将包含DRB的EPS承载作为默认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默认承载可以是第一个承载,可以是用于通过第一个收发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承载。
在此,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 建立PDN连接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默认承载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能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使用D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收发用户数据用的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默认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建立两个以上的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如果转变到空闲模式就舍弃上下文的模式。
以及/或者,第五模式可以是UE_A10及/或eNB_A45无法将NAS消息加入到RRC的第三消息中来进行收发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 或C-SGN_A95可以使用第三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
以及/或者,在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将使用第三收发过程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方法作为第一个收发方法。
以及/或者,在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 C-SGN_A95可以将包含DRB的EPS承载作为默认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默认承载可以是第一个承载,可以是用于通过第一个接收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转变为第五模式时建立的PDN连接可以根据没有用户数据的收发等条件转变为以往的空闲模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识别信息可以是Preferred Network Behavior(首选的网络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识别信息可以是包含第二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意思的识别信息。换言之,第二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第一识别信息中被收发。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识别信息可以是UE Control Plane CIoT EPSoptimisation Capability(UE控制面CIoT EPS优化能力)。换言之,第二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UE_A10具有进行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能力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识别信息可以是UE 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Capability(UE用户面CIoT EPS优化能力)。换言之,第三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UE_A10具有进行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能力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四识别信息可以是UE CIoT EPS optimisation Preference(UE 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四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UE_A10所请求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五识别信息可以是UE S1-u data transfer Capability (UES1-u数据传输能力)。换言之,第五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UE_A10具有进行使用第三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能力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六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是否建立PDN连接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七识别信息可以是Supported Network Behavior (支持的网络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识别信息可以是包含第八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意思的识别信息。换言之,第八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第七识别信息中被收发。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八识别信息可以是Network Control Plane CIoT EPSoptimisation Capability(网络控制面CIoT EPS优化能力)。换言之,第八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具有进行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能力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九识别信息可以是Network User Plane CIoT EPSoptimisation Capability(网络用户面CIoT EPS优化能力)。换言之,第九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具有进行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能力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识别信息可以是Network Control Plane CIoT EPSoptimisation Allowance(网络控制面CIoT EPS优化许可)。换言之,第十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许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一识别信息可以是Network User Plane CIoT EPSoptimisation Allowance(网络用户面CIoT EPS优化许可)。换言之,第十一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许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二识别信息可以是Network CIoT EPS optimisationPreference(网络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十二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所请求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三识别信息可以是Authorized CIoT EPS optimisationPreference(授权的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十三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得到同意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四识别信息可以是Network S1-u data transferCapability(网络S1-u数据传输能力)。换言之,第十四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具有进行使用第三收发过程的用户数据收发的能力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五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是否建立PDN连接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六识别信息可以是EPS Bearer ID。需要说明的是,第十六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被收发。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七识别信息可以是EPS Bearer ID。需要说明的是,第十七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中被收发。
此外,第十六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六识别信息可以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八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所请求的变更后的收发方法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十八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九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所请求的变更后的RB 的种类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十九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SRB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DRB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所请求的变更后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十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第三模式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请求变更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二识别信息可以是Updated UE CIoT EPS optimisationPreference(更新的UE 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二十二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UE_A10所请求的更新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三识别信息可以是Updated Network CIoT EPSoptimisation Preference(更新的网络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二十三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所请求的更新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四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请求重新建立PDN连接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五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请求重新建立默认承载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六识别信息可以是EPS Bearer ID。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十六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及/或EPS 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中被收发。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得到同意的变更后的收发方法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八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得到同意的变更后的 RB的种类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十八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SRB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DRB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十九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得到同意的变更后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十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第一模式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第三模式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十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同意变更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十一识别信息可以是Updated UE CIoT EPS optimisationPreference(更新的UE 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三十一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UE_A10所请求的更新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十二识别信息可以是Updated Network CIoT EPSoptimisation Preference(更新的网络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三十二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核心网_A90所请求的更新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十三识别信息可以是Updated Authorized CIoT EPSoptimisation Preference(更新授权的CIoT EPS优化首选)。换言之,第三十三识别信息可以是表示得到同意的更新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由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保持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具有表示各识别信息的能力。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两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同一控制消息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包含各识别信息来发送,也可以作为同时具有各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意思的一个识别信息包含在控制消息中。
例如,第一识别信息可以是同时具有第二至第六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意思的识别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各识别信息可以是构成为标志或参数的信息元素。
[1.3.1.附着过程例]
首先,对附着过程的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着过程是由 UE_A10主导并开始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附着过程是供UE_A10连接到网络的过程。换言之,附着过程是与包含eNB45的接入网连接的过程,进而是经由接入网与核心网连接的过程。此外,UE_A10通过附着过程来建立在与PDN_A5之间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的通信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开始附着过程的触发可以是终端电源接通时等。此外,与此无关地,UE_A10只要是未与核心网_A90连接的状态,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此外,UE_A10也可以基于连接到核心网_A90、及/或附着过程的完成来转变到附着完成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对附着过程例的详情进行说明。
下面,使用图23对附着过程的步骤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UE_A10向C-SGN_A95发送附着请求消息(S2300)。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向eNB_A45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所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可以经由eNB_A45传输给C-SGN_A95。
此外,UE_A10可以选择是否将PDN连接请求消息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更详细而言,UE_A10可以选择是否将包含有PDN连接请求消息的ESM消息容器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
而且,UE_A10可以通过将PDN连接请求消息及/或ESM消息容器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来表示请求伴随附着过程的PDN连接建立。
反之,UE_A10可以通过不将PDN连接请求消息及/或ESM消息容器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来表示不请求伴随附着过程的PDN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在UE_A10将PDN连接请求消息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附着请求消息作为兼具附着请求消息以及PDN连接请求消息的消息进行说明。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表达为附着请求消息中包含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是指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及/或PDN连接请求消息中。
UE_A10可以至少将第一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UE_A10可以通过包含第一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来请求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在此,第一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可以不是包含在附着请求消息中发送给C-SGN_A95,而是在附着过程内包含在与附着请求消息不同的控制消息中进行发送。
例如,在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后,UE_A10可以执行ESM(EPS Session Management:EPS会话管理)信息的请求和进行基于请求的响应的控制消息的收发过程(S2302)。
更详细而言,C-SGN_A95向UE_A10发送ESM请求消息。UE_A10 接收ESM请求消息,并向C-SGN_A95发送响应消息。此时,UE_A10可以将第一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响应消息中来发送。
在此,UE_A10也可以对ESM响应消息进行加密来发送。而且,UE_A10 也可以从C-SGN_A95接收用于对ESM响应消息进行加密的信息。 C-SGN_A95也可以伴随附着请求消息的接收而将用于对NAS消息进行加密的信息发送给UE_A10。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用于对NAS消息进行加密的信息的NAS消息可以是Security Mode Command(安全模式命令)消息。
C-SGN_A95接收附着请求消息。进而,基于附着请求消息的接收或者ESM响应消息的接收,来获取第一至第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
C-SGN_A95可以基于附着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订户信息、以及 C-SGN_A95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对UE_A10决定转变到附着完成状态、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及/或有无ESM消息容器及/或有无PDN连接请求消息,来选择、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第四模式还是第五模式。下面,将上述选择、决定处理表达为第一决定来进行说明 (S2304)。
例如,在附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一条件为真。
而且,在C-SGN_A95对第八识别信息及/或第十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二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识别信息、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三条件为真。
而且,在C-SGN_A95对第九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一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四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五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五条件为真。
而且,在C-SGN_A95对第十四识别信息进行保持的情况下,设为第六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请求消息中包含ESM消息容器及/或PDN连接请求消息、及/或第六识别信息表示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七条件为真。
而且,在第十五识别信息表示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八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请求消息中不包含ESM消息容器及/或PDN连接请求消息、及/或第六识别信息表示不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九条件为真。
而且,在第十五识别信息表示不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十条件为真。
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一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 /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二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 /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三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 /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且第九条件为真、且第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四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五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六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五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 /或第五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六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六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五条件为真且第六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五条件为真且第六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五条件为真且第六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五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六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五条件为真、且第六条件为真、且第七条件为真、且第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五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转变到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C-SGN_A95可以基于附着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附着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一决定,来开始用于建立PDN连接的过程。
更详细而言,在基于第一决定转变为第一模式及/或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C-SGN_A95可以开始用于建立PDN连接的过程。
此外,在基于第一决定转变为第二模式及/或第四模式的情况下,C-SGN_A95可以不开始而省略用于建立PDN连接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建立PDN连接的过程可以由IP-CAN会话更新过程、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收发、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的收发、及/或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的收发、及/或承载配置消息的收发构成。
C-SGN_A95在转变为第一模式及/或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开始IP-CAN会话更新过程(S2306)。IP-CAN会话更新过程可以与以往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C-SGN_A95伴随第一决定及/或IP-CAN会话更新过程的完成而向 eNB_A45发送附着接受消息(S2308)。
此外,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决定将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与附着接受消息一起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C-SGN_A95将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中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附着接受消息作为兼具附着接受消息以及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消息进行说明。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表达为附着接受消息中包含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是指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
C-SGN_A95可以至少将第七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决定来变更及/或重新生成第七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并将其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中。
具体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加入到第十三识别信息中。
此外,可以判断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是否是基于第一决定来请求建立DRB的消息。
更详细而言,在基于第一决定转变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默认EPS 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可以是不试图建立DRB的消息。此情况下,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可以是Downlink generic NAS Transport (下行通用NAS传输)消息。
此外,在基于第一决定转变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可以是试图建立DRB的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C-SGN_A95可以伴随基于第一决定的附着接受消息的发送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空闲模式。换言之,C-SGN_A95 可以基于向附着完成状态转变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空闲模式。更详细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空闲模式。换言之,C-SGN_A95可以在发送用于向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转变的附着接受消息的情况下,伴随消息的发送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激活模式。
eNB_A45接收附着接受消息,并将包含有附着接受消息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S2310)。需要说明的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此外,RRC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直接传输)消息。
UE_A10对包含附着接受消息的RRC消息进行接收。而且,在第七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接受消息中的情况下,UE_A10获取各识别信息。
为了对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响应,UE_A10向eNB_A45发送RRC 消息(S2314)。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eNB_A45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基于接收来向C-SGN_A95 发送承载配置消息(S2316)。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一决定而省略 (S2314)以及(S2316)的过程。
此外,UE_A10基于附着接受消息的接收向eNB_A45发送包含附着完成消息的RRC消息(S2318)。
此外,UE_A10可以基于第一决定将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与附着完成消息一起进行发送。在此,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可以是对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UE_A10将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包含在附着完成消息中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附着完成消息作为兼具附着完成消息以及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消息进行说明。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表达为附着完成消息中包含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是指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完成消息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附着完成消息并发送的RRC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基于附着接受消息的接收及/或附着完成消息的发送来转变到附着完成状态。
UE_A10可以基于附着接受消息所包含的信息、以及UE_A10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UE_A10可以基于第一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及/或有无ESM消息容器及/或有无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来同意、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第四模式还是第五模式。下面,将上述同意、决定处理表达为第二决定来进行说明(S2312)。
例如,在UE_A10对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一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接受消息中包含第八识别信息及/或第十识别信息、及/ 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二条件为真。
而且,在UE_A10对第三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三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接受消息中包含第九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十四条件为真。
而且,在UE_A10对第五识别信息进行保持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五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接受消息中包含第十四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十六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接受消息中包含ESM消息容器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及/或第六识别信息表示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七条件为真。
而且,在第十五识别信息表示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十八条件为真。
而且,在附着接受消息中不包含ESM消息容器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及/或第六识别信息表示不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九条件为真。
而且,在第十五识别信息表示不建立PDN连接的情况下,设为第二十条件为真。
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一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二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二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三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且第十九条件为真、且第二十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四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四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十五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六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六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六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六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六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六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六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或者,C-SGN_A95可以在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六条件为真、且第十七条件为真、且第十八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五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转变到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附着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附着完成消息的收发及/或第四决定来建立PDN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建立PDN连接时,建立默认承载。此外,构成默认承载的 RB可以是DRB。或者,构成默认承载的RB可以是SRB。
更详细而言,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及/或第三模式的情况、及/ 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建立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及/或SRB。
此外,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二模式及/或第四模式的情况下,UE_A10 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不建立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
此外,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 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建立DRB。
此外,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 及/或C-SGN_A95可以不建立DRB。换言之,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不建立DRB,而建立SRB。
eNB_45接收包含有附着完成消息的RRC消息,并向C-SGN_A95发送附着完成消息(S2320)。
此外,UE_A10也可以基于第二决定,伴随着附着完成消息的发送而转变为空闲模式。更详细而言,UE_A10可以在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伴随附着完成消息的发送而转变为空闲模式。
或者,从eNB_A45接收RRC消息作为对包含附着完成消息在内的 Direct Transfer消息的响应,UE_A10可以基于第二决定,伴随着响应消息的接收而转变为空闲模式。
作为更详细的示例,UE_A10可以将表示转变为空闲模式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附着完成消息及/或Direct Transfer消息中来发送。
进而,接收到Direct Transfer消息的eNB_A45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将作为响应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如此,作为响应的RRC 消息可以是用于许可向空闲模式的转变的消息。
换言之,UE_A10能基于第二决定来选择转变到空闲模式还是维持激活模式。
C-SGN_A95接收附着完成消息。
C-SGN_A95可以基于附着完成消息的接收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模式。
就是说,C-SGN_A95可以基于附着接受消息的发送或者附着完成消息的接收而将UE_A10的状态设为空闲模式进行管理。
更详细而言,在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C-SGN_A95可以基于附着接受消息的发送或者附着完成消息的接收而将UE_A10的状态设为空闲模式进行管理。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十六识别信息来识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的RB的种类。
例如,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 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SRB及/或C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D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通过以上步骤,UE_A10连接到网络,完成附着过程。伴随着附着过程的完成,UE_A10及/或C-SGN_A95转变到附着完成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能通过附着过程从核心网_A90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在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及/或第三模式及/ 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能通过附着过程从核心网_A90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
此外,在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二模式及/或第四模式的情况下, UE_A10能通过附着过程从核心网_A90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 上下文中的、每个PDN连接的UE上下文及/或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以外的UE上下文。
而且,C-SGN_A95能通过附着过程从UE_A10或eNB_A45或 HSS_A50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在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及/或第三模式及/ 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C-SGN_A95能通过附着过程从UE_A10或者 eNB_A45或者HSS_A50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
此外,在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二模式及/或第四模式的情况下, C-SGN_A95能通过附着过程从UE_A10或者eNB_A45或者HSS_A50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中的、每个PDN连接的EPS 承载上下文及/或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以外的上下文。
[1.3.1.1.附着过程的变形例]
对上述附着过程例中的核心网_A90为包含使用图3说明的 C-SGN_A95的构成的核心网时的附着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核心网_A90也可以包含如使用图2说明的PGW_A30、SGW_A35、MME_A40等而构成。
此情况下,本过程中说明的UE_A10所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附着完成消息等NAS消息由MME45接收,而不是C-SGN_A95。
因此,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NAS消息的接收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而且,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附着接受消息等NAS消息的发送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1.3.2.PDN连接过程例]
接着,对PDN连接过程的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PDN连接过程是由UE_A10主导并开始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PDN连接过程是用于供UE_A10建立在与PDN_A5之间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的通信路径的过程。换言之,PDN连接过程是用于建立收发用户数据所使用的PDN 连接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开始PDN连接过程的触发可以是终端电源接通时等,也可以是附着过程完成时。此外,UE_A10可以基于伴随附着过程的完成的、向第二模式及/或第四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转变,开始 PDN连接过程。此外,与此无关地,UE_A10也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PDN 连接过程。
UE_A10通过PDN连接过程的完成,在与PDN_A5之间建立PDN 连接。因此,UE_A10可以基于PDN连接过程的完成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对PDN连接过程例的详情进行说明。
下面,使用图24对PDN连接过程的步骤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UE_A10向C-SGN_A95发送PDN连接请求消息(S2400)。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向eNB_A45发送PDN连接请求消息,所发送的 PDN连接请求消息可以经由eNB_A45传输给C-SGN_A95。
UE_A10可以至少将第一至第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PDN连接请求消息中。UE_A10可以通过包含第一至第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PDN连接请求消息,来请求要建立的 PDN连接的种类、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C-SGN_A95接收PDN连接请求消息。进而,基于PDN连接请求消息的接收,来获取第一至第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
C-SGN_A95可以基于PDN连接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订户信息、以及C-SGN_A95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对UE_A10决定PDN连接的建立、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第三模式还是第五模式。下面,将上述选择、决定处理表达为第三决定来进行说明 (S2402)。
例如,在PDN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一条件为真。
而且,在C-SGN_A95对第八识别信息及/或第十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二条件为真。
而且,在PDN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识别信息、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三条件为真。
而且,在C-SGN_A95对第九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一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四条件为真。
而且,在PDN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五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五条件为真。
而且,在C-SGN_A95对第十四识别信息进行保持的情况下,设为第六条件为真。
C-SGN_A95可以在第一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一条件为真且第二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一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三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三条件为真且第四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三模式。
C-SGN_A95可以在第五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六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五条件为真且第六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此外,C-SGN_A95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五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转变到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C-SGN_A95可以基于PDN连接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三决定,来开始用于建立PDN连接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建立PDN连接的过程可以由IP-CAN会话更新过程、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收发、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的收发、及/或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的收发、及/或承载配置消息的收发构成。
C-SGN_A95开始IP-CAN会话更新过程(S2404)。IP-CAN会话更新过程可以与以往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C-SGN_A95伴随第三决定及/或IP-CAN会话更新过程的完成而向 eNB_A45发送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S2406)。在此,默认 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可以是对于PDN连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C-SGN_A95可以至少将第七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三决定来变更及/或重新生成第七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并将其包含在默认EPS 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
具体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三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加入到第十三识别信息中。
此外,可以判断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是否是基于第三决定来请求建立DRB的消息。
更详细而言,在基于第三决定转变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可以是不试图建立DRB的消息。此情况下,默认 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可以是Downlink generic NAS Transport消息。
此外,在基于第三决定转变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可以是试图建立DRB的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C-SGN_A95可以伴随基于第三决定的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发送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空闲模式。换言之,C-SGN_A95可以基于向附着完成状态转变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空闲模式。更详细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空闲模式。换言之, C-SGN_A95可以在发送用于向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转变的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情况下,伴随消息的发送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设为激活模式。
eNB_A45接收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并将包含有默认 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S2408)。需要说明的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此外,RRC 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对包含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RRC消息进行接收。而且,在第七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的情况下,UE_A10获取各识别信息。
为了对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响应,UE_A10向eNB_A45发送RRC 消息(S2412)。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eNB_A45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基于接收来向C-SGN_A95 发送承载配置消息(S2414)。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三决定而省略 (S2412)以及(S2414)的过程。
此外,UE_A10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向 eNB_A45发送包含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RRC消息 (S2416)。在此,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可以是对于默认EPS 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并发送的 RRC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默认 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而转变到附着完成状态。
UE_A10可以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以及UE_A10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并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UE_A10可以基于第一至第十六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同意、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第三模式还是第五模式。下面,将上述同意、决定处理表达为第四决定来进行说明(S2410)。
例如,在UE_A10对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一条件为真。
而且,在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第八识别信息及/ 或第十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二条件为真。
而且,在UE_A10对第三识别信息进行保持、及/或第四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三条件为真。
而且,在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九识别信息及/ 或第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十四条件为真。
而且,在UE_A10对第五识别信息进行保持的情况下,设为第十五条件为真。
而且,在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第十四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设为第十六条件为真。
UE_A10可以在第十一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二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一条件为真且第十二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一模式。
此外,UE_A10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一模式。
UE_A10可以在第十三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四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三条件为真且第十四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三模式。
此外,UE_A10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三模式。
UE_A10可以在第十五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六条件为真的情况、及/或第十五条件为真且第十六条件为真的情况下,转变到第五模式。
此外,UE_A10可以不限于上述条件来转变到第五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转变到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收发及/或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第四决定来建立PDN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建立PDN连接时,建立默认承载。此外,构成默认承载的RB可以是DRB。或者,构成默认承载的RB可以是SRB。
更详细而言,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建立 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及/或SRB。
此外,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UE_A10 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建立DRB。
此外,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 及/或C-SGN_A95可以不建立DRB。换言之,在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不建立DRB,而建立SRB。
eNB_45接收包含有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RRC消息,并向C-SGN_A95发送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S2418)。
此外,UE_A10可以基于第四决定,伴随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而转变为空闲模式。更详细而言,UE_A10可以在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伴随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而转变为空闲模式。
或者,从eNB_A45接收RRC消息作为对包含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在内的Direct Transfer消息的响应,UE_A10也可以基于第四决定,伴随响应消息的接收而转变为空闲模式。
作为更详细的示例,UE_A10可以将表示转变为空闲模式的识别信息包含在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及/或Direct Transfer消息中来发送。
进而,接收到Direct Transfer消息的eNB_A45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将作为响应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如此,作为响应的RRC 消息可以是用于许可向空闲模式的转变的消息。
换言之,UE_A10能基于第四决定来选择转变到空闲模式还是维持激活模式。
C-SGN_A95对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进行接收。
C-SGN_A95可以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接收而将对UE_A10的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模式。
就是说,C-SGN_A95可以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发送或者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接收而将UE_A10的状态设为空闲模式进行管理。
更详细而言,在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为第三模式及/或第五模式的情况下,C-SGN_A95可以基于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的发送或者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的接收而将UE_A10的状态设为空闲模式进行管理。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十六识别信息来识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的RB的种类。
例如,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 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SRB及/或C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D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通过以上步骤,UE_A10连接到网络,完成第一PDN连接过程。伴随着第一PDN连接过程的完成,UE_A10及/或C-SGN_A95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能通过PDN连接过程从核心网_A90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UE_A10能通过PDN连接过程从核心网_A90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中的、每个PDN连接的UE上下文及/或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
而且,C-SGN_A95能通过PDN连接过程从UE_A10或eNB_A45或HSS_A50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C-SGN_A95能通过PDN连接过程从UE_A10或 eNB_A45或HSS_A50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中的、每个PDN连接的EPS承载上下文及/或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
[1.3.2.1.PDN连接过程的变形例]
对上述PDN连接过程例中的核心网_A90为包含使用图3说明的 C-SGN_A95的构成的核心网时的PDN连接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核心网_A90 也可以包含如使用图2说明的PGW_A30、SGW_A35、MME_A40等而构成。
此情况下,本过程中说明的UE_A10所发送的PDN连接请求消息、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接受消息等NAS消息由MME45接收,而不是 C-SGN_A95。
因此,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NAS消息的接收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而且,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激活请求消息等NAS消息的发送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1.3.3.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
首先,对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收发方法变更过程是由UE_A10及/或核心网_A90主导并开始的过程。换言之,收发方法变更过程有由UE_A10主导并开始的过程、以及由C-SGN_A95 主导并开始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收发方法变更过程是用于供UE_A10及/或 C-SGN_A95对用户数据的收发所使用的收发方法进行变更的过程。换言之,收发方法变更过程是用于对UE_A10及/或C-SGN_A95的附着完成状态进行变更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及/或C-SGN_A95开始收发方法变更过程可以是附着过程及/或PDN连接过程完成时。此外,与此无关地,只要是 UE_A10与核心网_A90连接的状态,UE_A10及/或C-SGN_A95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收发方法变更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开始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触发可以是UE的操作,也可以是运营商策略。
更详细而言,开始UE_A10主导的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触发可以是基于UE的操作的触发。
此外,开始核心网_A90主导的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触发可以是基于运营商的网络策略的触发,而不是基于UE_A10所发送的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的触发。
UE_A10及/或C-SGN_A95通过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完成,能够进行使用新的收发方法的用户数据的收发。因此,UE_A10及/或C-SGN_A95 可以基于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完成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将UE_A10主导的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详情作为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进行说明。进而,将C-SGN_A95主导的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详情作为第二收发变更过程例、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进行说明。
[1.3.3.1.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
下面,使用图25对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步骤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UE_A10向C-SGN_A95发送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S2500)。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向eNB_A45发送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所发送的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可以经由eNB_A45传输给C-SGN_A95。
UE_A10可以至少将第十七至第二十二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中。UE_A10可以通过包含第十七至第二十二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来请求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变更及/或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种类。
C-SGN_A95对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进行接收。进而,基于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来获取第十七至第二十二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
C-SGN_A95可以基于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订户信息、以及C-SGN_A95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对UE_A10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至第二十二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还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换言之,C-SGN_A95可以基于第一至第二十二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还是第三模式。下面,将上述选择、决定处理表达为第五决定来进行说明(S2502)。
例如,C-SGN_A95可以在保持有第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八识别信息及 /或第十识别信息、及/或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八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二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九识别信息表示SRB、及/或第二十识别信息表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转变到第一模式。
而且,C-SGN_A95可以在保持有第三识别信息及/或第九识别信息及 /或第十一识别信息、及/或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八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二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九识别信息表示DRB、及/或第二十识别信息表示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转变到第三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变更条件及/或向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转变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此外,C-SGN_A95可以使用第十七识别信息来识别对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进行变更的承载。此外,通过收发方法变更过程重新建立的承载的识别信息可以与第十七识别信息相同。
C-SGN_A95基于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第五决定,向 eNB_A45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S2504)。在此,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可以是对于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C-SGN_A95可以至少将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C-SGN_A95可以基于第五决定来变更及/或重新生成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并将其包含在 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
具体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第五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新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加入到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
此外,C-SGN_A95可以基于第五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新的RB的种类的信息加入到第二十八识别信息中。
此外,C-SGN_A95可以基于第五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供 C-SGN_A95及/或UE_A10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的变更后的模式的信息加入到第二十九识别信息中。
C-SGN_A95可以基于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五决定来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也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五决定来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从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从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从第一模式转变为第三模式、及/或从第三模式转变为第一模式。
eNB_A45接收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并将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S2506)。需要说明的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此外,RRC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对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RRC消息进行接收。而且,在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 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的情况下,UE_A10获取各识别信息。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来识别、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UE_A10可以基于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还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换言之,UE_A10可以基于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还是第三模式。下面,将上述识别、决定处理表达为第六决定来进行说明(S2508)。
例如,UE_A10可以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十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二十八识别信息表示 SRB、及/或第二十九识别信息表示第一模式、及/或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为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识别为转变目标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
而且,UE_A10可以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十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二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二十八识别信息表示DRB、及 /或第二十九识别信息表示第二模式、及/或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为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识别为转变目标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三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变更后的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进行识别的条件、及/或对转变目标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进行识别的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为了对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响应,UE_A10向eNB_A45发送RRC 消息(S2510)。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eNB_A45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基于接收来向C-SGN_A95 发送承载配置消息(S2512)。
此外,UE_A10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向 eNB_A45发送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RRC消息(S2514)。在此,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可以是对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并发送的RRC消息可以是DirectTransfer消息。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 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六决定来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也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 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收发、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六决定来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从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从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将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变更为第三模式、及/或从第三模式变更为第一模式。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六决定来重新建立DRB。
更详细而言,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建立DRB。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来识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的RB的种类。
例如,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 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SRB及/或C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 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D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eNB_45接收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RRC消息,并向C-SGN_A95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S2516)。
C-SGN_A95对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进行接收。
通过以上步骤,UE_A10及/或C-SGN_A95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完成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伴随着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完成, UE_A10及/或C-SGN_A95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能通过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核心网 _A9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UE_A10能通过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核心网_A90 重新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中的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
而且,C-SGN_A95能通过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UE_A10或 eNB_A45或HSS_A5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C-SGN_A95能通过第一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UE_A10 或eNB_A45或HSS_A5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中的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
[1.3.3.2.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
下面,使用图26对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步骤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C-SGN_A95向eNB_A45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 (S2600)。
C-SGN_A95可以至少将第十七至第二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
C-SGN_A95可以通过包含第十七至第二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来请求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变更及/或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种类。
eNB_A45接收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并将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S2602)。需要说明的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此外,RRC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对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RRC消息进行接收。而且,在第十七至第二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EPS 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的情况下,UE_A10获取各识别信息。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以及UE_A10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UE_A10可以基于第一至第二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还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换言之,UE_A10可以基于第一至第二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还是第三模式。下面,将上述选择、决定处理表达为第七决定来进行说明(S2604)。
例如,UE_A10可以在保持有第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八识别信息及/或第十识别信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八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九识别信息表示SRB、及/或第二十识别信息表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转变到第一模式。
而且,UE_A10可以在保持有第三识别信息及/或第九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一识别信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八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九识别信息表示DRB、及/或第二十识别信息表示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转变到第三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变更条件及/或向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转变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此外,UE_A10可以使用第十七识别信息来识别对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进行变更的承载。此外,通过收发方法变更过程重新建立的承载的识别信息可以与第十七识别信息相同。
为了对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响应,UE_A10向eNB_A45发送RRC 消息(S2606)。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eNB_A45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基于接收来向C-SGN_A95 发送承载配置消息(S2608)。
此外,UE_A10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第七决定,向eNB_A45发送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RRC消息(S2610)。在此,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可以是对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并发送的RRC消息可以是DirectTransfer消息。
UE_A10可以至少将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可以基于第七决定来变更及/或重新生成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并将其包含在EPS 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中。
具体而言,UE_A10可以基于第七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新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信息加入到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
此外,UE_A10可以基于第七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新的RB的种类的信息加入到第二十八识别信息中。
此外,UE_A10可以基于第七决定将表示所决定的、供UE_A10及/ 或C-SGN_A95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的变更后的模式的信息加入到第二十九识别信息中。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 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七决定来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也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七决定来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从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从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从第一模式转变为第三模式、及/或从第三模式转变为第一模式。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七决定来重新建立DRB。
更详细而言,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转变后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建立DRB。
eNB_45接收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RRC消息,并向C-SGN_A95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S2612)。
C-SGN_A95对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进行接收。
而且,在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中的情况下,UE_A10获取各识别信息。
C-SGN_A9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所包含的信息,来识别、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C-SGN_A95可以基于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决定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还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换言之,C-SGN_A95可以基于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三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识别、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还是第三模式。下面,将上述识别、决定处理表达为第八决定来进行说明(S2614)。
例如,C-SGN_A95可以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中包含第三十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二十八识别信息表示 SRB、及/或第二十九识别信息表示第一模式、及/或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为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识别为转变目标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
而且,C-SGN_A95可以在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中包含第三十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七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三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二十八识别信息表示 DRB、及/或第二十九识别信息表示第二模式、及/或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为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识别为转变目标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三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变更后的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进行识别的条件、及/或对转变目标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进行识别的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C-SGN_A9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接收、及/或第八决定来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也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EPS 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第八决定来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从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从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将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变更为第三模式、及/或从第三模式变更为第一模式。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来识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的RB的种类。
例如,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 及/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SRB及/或C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二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 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D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通过以上步骤,UE_A10及/或C-SGN_A95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完成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伴随着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完成, UE_A10及/或C-SGN_A95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能通过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核心网 _A9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UE_A10能通过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核心网_A90 重新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中的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
而且,C-SGN_A95能通过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UE_A10或 eNB_A45或HSS_A5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C-SGN_A95能通过第二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UE_A10 或eNB_A45或HSS_A5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中的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
[1.3.3.3.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
下面,使用图27对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步骤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C-SGN_A95向eNB_A45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S2700)。
C-SGN_A95可以至少将第十七至第二十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中。
C-SGN_A95可以通过包含第十七至第二十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来请求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变更及/或变更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种类。
换言之,C-SGN_A95可以通过包含第十七至第二十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来请求PDN 连接及/或默认承载的重新建立、及/或重新建立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种类。
eNB_A45接收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并将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RRC消息发送给UE_A10(S2702)。需要说明的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消息。此外,RRC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对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RRC消息进行接收。而且,在第十七至第二十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包含在 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中的情况下,UE_A10获取各识别信息。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所包含的信息、及/或UE_A10所具有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建立PDN 连接及/或默认承载、及/或重新建立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
例如,UE_A10可以基于第一至第二十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建立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及/ 或重新建立后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是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还是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换言之,UE_A10可以基于第一至第二十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来选择、决定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是第一模式及/或第二模式还是第三模式及/或第四模式。下面,将上述选择、决定处理表达为第九决定来进行说明(S2704)。
例如,UE_A10可以在保持有第二识别信息及/或第八识别信息及/或第十识别信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四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五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八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九识别信息表示SRB、及/或第二十识别信息表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已建立的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切断后,建立用于通过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
换言之,UE_A10可以在该条件的情况下,将已建立的PDN连接及/ 或默认承载切断并转变到第二模式后,实施PDN连接过程并转变到第一模式。
而且,UE_A10可以在保持有第三识别信息及/或第九识别信息及/或第十一识别信息、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十一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四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五识别信息、及/或第十八识别信息及/或第二十三识别信息表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第十九识别信息表示DRB、及/或第二十识别信息表示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将已建立的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切断后,建立用于通过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来收发用户数据的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
换言之,UE_A10可以在该条件的情况下,将已建立的PDN连接及/ 或默认承载切断并转变到第四模式后,实施PDN连接过程并转变到第三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的重新建立的条件、及/或各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变更条件、及/或向各模式的附着完成状态的转变条件不限于上述内容。
此外,UE_A10可以使用第十七识别信息来识别对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进行变更的承载。换言之,UE_A10可以使用第十七识别信息来识别要切断及/或重新建立的承载。
此外,新的通过PDN连接过程建立的承载的识别信息可以与第十七识别信息相同。
为了对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响应,UE_A10向eNB_A45发送RRC 消息(S2706)。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eNB_A45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基于接收来向C-SGN_A95 发送承载配置消息(S2708)。
此外,UE_A10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第九决定,向eNB_A45发送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RRC 消息(S2710)。在此,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可以是对于EPS 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并发送的RRC 消息可以是Direct Transfer消息。
UE_A10可以至少将第二十六识别信息包含在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中。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 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九决定,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九决定,从第一模式转变为第三模式、及/或从第三模式转变为第一模式。
eNB_45接收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RRC消息,并向C-SGN_A95发送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S2712)。
C-SGN_A95对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进行接收。
而且,在第二十六识别信息中包含有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情况下,UE_A10获取第二十六识别信息。
C-SGN_A9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接收、及/ 或第九决定,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C-SGN_A9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接收、及/或第九决定,从第一模式转变为第四模式、及/或从第三模式转变为第二模式。
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 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九决定,向C-SGN_A95发送 PDN连接请求消息。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向eNB_A45发送PDN连接请求消息,所发送的PDN连接请求消息可以经由eNB_A45传输给 C-SGN_A95。
此外,UE_A10可以通过基于第九决定包含第一至第五识别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识别信息而发送PDN连接请求消息,来请求要建立的PDN连接的种类、及/或要转变的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及/或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的种类。
如上所述,UE_A10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的接收、及/或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发送、及/或第九决定,来实施用于重新建立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的PDN连接过程(S2714)。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重新建立PDN连接及/或默认承载的PDN连接过程可以与1.3.2章中所说明的过程相同,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UE_A10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第九决定、及/或PDN连接过程的完成来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也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更详细而言,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基于 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的收发、及/或第九决定、及/或PDN连接过程的完成来将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从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及/或从使用第二收发过程的方法变更为使用第一收发过程的方法,也可以将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及/或第二模式及/或第四模式变更为第三模式、及/或从第四模式及/或第三模式及 /或第二模式变更为第一模式。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基于第十六识别信息来识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的RB的种类。
例如,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SRB及/ 或C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SRB及/或C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可以在第十六识别信息是对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DRB被作为默认承载建立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通过以上步骤,UE_A10及/或C-SGN_A95变更用户数据的收发方法,完成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伴随着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完成, UE_A10及/或C-SGN_A95可以变更附着完成状态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能通过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核心网 _A9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UE_A10能通过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核心网_A90 重新获取并存储图21中所说明的UE上下文中的每个承载的UE上下文。
而且,C-SGN_A95能通过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UE_A10或 eNB_A45或HSS_A5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
更详细而言,C-SGN_A95能通过第三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从UE_A10 或eNB_A45或HSS_A50重新获取并存储图19中所说明的A~E的各上下文中的每个承载的EPS承载上下文。
[1.3.3.4.收发方法变更过程的变形例]
对上述收发方法变更过程例中的核心网_A90为包含使用图3说明的 C-SGN_A95的构成的核心网时的收发方法变更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核心网_A90也可以包含如使用图2说明的PGW_A30、SGW_A35、MME_A40 等而构成。
此情况下,本过程中说明的UE_A10所发送的承载资源变更请求消息、EPS承载上下文变更接受消息、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接受消息等 NAS消息由MME45接收,而不是C-SGN_A95。
因此,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NAS消息的接收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而且,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EPS承载上下文变更请求消息、EPS承载上下文去激活请求消息等NAS消息的发送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1.3.4.UL用户数据收发过程例]
接着,对连接到网络的UE_A10发送UL用户数据的步骤进行说明。
下面,对UL用户数据的发送步骤进行说明。
UE_A10向eNB_A45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是用于至少请求发送时刻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消息,UE_A10至少将随机选择的前导码包含在内发送给eNB_A4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息是Physical(物理)层的控制信号,可以是 Message1的RACH(Randa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Preamble 消息。第一消息可以使用PRACH(Phycis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来发送。
eNB_A45接收第一消息,并向UE_A10发送第二消息作为第一消息的响应。第二消息中至少包含发送时刻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来发送。更具体而言,发送时刻信息可以是Timing Advance,资源分配信息可以是UL Grant。第二消息是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号,可以使用MAC RAR(Medium Access Control Random AccessResponse:媒体接入控制随机接入响应)来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消息可以是Message2(消息2)的RACH Response (RACH响应)消息。
UE_A10接收到第二消息后的通信过程能分支为后述的第一收发过程例、第二收发过程例以及第三收发过程例。
UE_A10可以基于第二及/或第四决定来分支成第一收发过程例及/或第二收发过程例及/或第三收发过程例。
[1.3.4.1.第一收发过程例的说明]
第一收发过程例是在不建立DRB的情况下由UE_A10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换言之,第一收发过程例是用于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无线承载来发送用户数据的过程。
换言之,第一收发过程例是用于由UE_A10以及C-SGN_A95使用包含SRB的EPS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进一步换言之,第一收发过程例是由UE_A10使用S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下面,使用图28对第一收发过程例的详情进行说明。
UE_A10基于来自eNB_A45的第二消息的接收,向eNB_A45发送第三消息(S2800)。
eNB_A45接收由UE_A10发送的第三消息。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的接收,向UE_A10发送第四消息(S2802)。
UE_A10对由eNB_A45发送的第四消息进行发送。UE_A10基于第四消息的接收,向eNB_A45发送第五消息(S2804)。
UE_A10可以将包含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包含在第三消息及/或第五消息中来进行发送。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可以对UL用户数据或包含有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进行加密来发送。
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及/或第五消息的接收,来接收包含有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
eNB_A45基于包含有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的接收,向 C-SGN_A95发送S1AP(S1Application Protocol:S1应用协议)的Initial UE(初始UE)消息(S2806)。
eNB_A45可以将至少包含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包含在内来发送 S1AP的InitialUE消息。
eNB_A45可以基于第三消息及/或第五消息的接收及/或S1AP的 Initial UE消息的发送,向UE_A10发送完成消息(S2808)。
UE_A10对由eNB_A45发送的完成消息进行接收。
C-SGN_A95对由eNB_A45发送的S1AP的Initial UE消息及/或包含 S1AP的InitialUE消息所包含的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进行接收。
C-SGN_A95基于包含S1AP的Initial UE消息所包含的UL用户数据的NAS消息,来实施接收到的NAS消息的解码及/或接收到的NAS消息所包含的用户数据的提取(S2810)。需要说明的是,C-SGN_A95可以在必要时实施所提取的用户数据的解码。
C-SGN_A95基于NAS消息所包含的用户数据的提取及/或解码,向 PDN_A5发送用户数据(S2812)。C-SGN_A95也可以在对用户数据进行解码后将其发送给PDN_A5。
通过以上过程,UE_A10能在不建立DRB的情况下向PDN_A5发送作为UL用户数据的小数据包。进而,在第一收发过程例完成后,UE_A10 能转变为空闲状态或维持空闲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收发的用户数据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UEA10 及/或C-SGN_A95可以不通过第一收发过程收发用户数据,而使用第二收发过程发送用户数据。
[1.3.4.2.第二收发过程例的说明]
第二收发过程例是在建立DRB后由UE_A10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换言之,第二收发过程例是用于由UE_A10以及C-SGN_A95使用包含DRB的EPS承载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进一步换言之,第二收发过程例是由UE_A10使用DRB来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下面,使用图5对第二收发过程例的详情进行说明。
UE_A10基于来自eNB_A45的第二消息的接收,向eNB_A45发送第三消息(S2900)。
UE_A10可以至少将NAS消息及/或恢复ID包含在第三消息中来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NAS消息可以是用于重新建立DRB的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恢复ID可以是对要重新建立的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以及/或者,恢复ID也可以是对与要重新建立的DRB相对应的、由eNB_A45保持的上下文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以及/或者,恢复ID也可以是指示将激活状态的CIoT终端设为空闲状态的识别信息。以及/或者,恢复ID也可以是指示将空闲状态的CIoT终端设为激活状态的识别信息。
例如,eNB_A45可以通过向UE_A10发送恢复ID来从激活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此外,UE_A10也可以通过从eNB_A45接收恢复ID来从激活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
此外,UE_A10也可以通过向eNB_A45发送接收到的恢复ID来从空闲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此外,eNB_A45也可以通过从UE_A10接收恢复ID来从空闲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为了从激活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而收发的恢复 ID、和为了从空闲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而收发的恢复ID设为相同的恢复 ID,能对之前的激活状态所使用过的上下文进行识别,UE_A10和 eNB_A45能基于识别出的上下文重新建立DRB等、恢复到与上一次激活状态相同的通信状态。
如此,UE_A10和eNB_A45能基于恢复ID对激活状态和空闲状态进行转变。eNB_A45接收由UE_A10发送的第三消息。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的接收,来接收NAS消息及/或恢复ID。
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所包含的恢复ID的接收,来对利用恢复ID 识别的DRB进行重新建立。
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的接收及/或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的重新建立,向UE_A10发送第四消息(S2902)。
eNB_A45可以至少将用于对重新建立的DRB进行识别的恢复ID包含在第四消息中来进行发送。
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的接收及/或NAS消息的接收及/或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的重新建立及/或第四消息的发送,将eNB_A45的状态转变为激活模式。
eNB_A45基于第三消息的接收及/或NAS消息的接收及/或利用恢复 ID识别的DRB的重新建立及/或第四消息的发送及/或eNB_A45的状态向激活模式的转变,向C-SGN_A95发送S1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的 UE上下文启用消息(S2904)。eNB_A45也可以将NAS消息包含在S1AP 的UE上下文启用消息中来进行发送。
C-SGN_A95接收S1AP的UE上下文启用消息。C-SGN_A95基于 S1AP的UE上下文启用消息的接收,将C-SGN_A95的状态转变为激活模式。C-SGN_A95基于S1AP的UE上下文启用消息的接收及/或NAS消息的接收及/或C-SGN_A95的状态向激活模式的转变,向eNB_A45发送S1AP的UE上下文启用响应消息(S2906)。
UE_A10对由eNB_A45发送的第四消息进行接收。UE_A10基于第四消息的接收及/或第四消息所包含的用于对重新建立的DRB进行识别的恢复ID的接收,将UE_A10的状态转变为激活模式。
UE_A10基于第四消息的接收及/或第四消息所包含的用于对重新建立的DRB进行识别的恢复ID的接收及/或UE_A10的状态向激活模式的切换,经由eNB_A45及/或C-SGN_A95向PDN_A5发送UL用户数据 (S2908)(S2910)(S2912)。
只要存在应发送的UL用户数据,UE_A10就经由eNB_A45及/或 C-SGN_A95向PDN_A5继续发送UL用户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无应发送的数据的判断可以根据对应发送的UL用户数据进行储存的缓冲器的数据余量等来判断。
通过以上过程,UE_A10能发送UL用户数据。而且,UE_A10通过以上过程也能接收DL(DownLink:下行链路)用户数据。需要说明的是, DL用户数据能从PDN_A5发送,并经由C-SGN_A95、eNB_A45进行接收。
eNB_A45将从UE_A10接收到的UL用户数据传输给C-SGN_A95。
eNB_A45在检测到一定时间内没有UL用户数据的接收的情况下,如图5中 (A)所示,开始用于将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的状态转变为空闲模式的过程。换言之,只要继续接收UL用户数据, eNB_A45就不实施如图5中 (A)所示的过程。
eNB_A45基于一定时间内没有UL用户数据的接收的检测,向 C-SGN_A95发送S1AP的UE上下文禁用消息(S2914)。
C-SGN_A95接收S1AP的UE上下文禁用消息。C-SGN_A95基于 S1AP的UE上下文禁用消息的接收,将C-SGN_A95的状态转变为空闲模式。C-SGN_A95基于S1AP的UE上下文禁用消息的接收及/或NAS消息的接收及/或C-SGN_A95的状态向空闲模式的转变,向eNB_A45发送S1AP的UE上下文禁用响应消息(S2916)。
eNB_A45基于UE上下文禁用消息的发送及/或UE上下文禁用响应的接收,向UE_A10发送RRC Connection Suspend(RRC连接挂起)消息 (S2918)。
eNB_A45也可以至少将恢复ID包含在RRC Connection Suspend消息中来进行发送。
在此,恢复ID可以是对要切断的DRB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更详细而言,恢复ID可以是对与要切断的DRB相对应的、由UE_A10及/或 eNB_A45保持的上下文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eNB_A45基于包含恢复ID的RRC Connection Suspend消息的发送,对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进行切断。需要说明的是,eNB_A45实施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的切断,但也可以不将与被切断的DRB相对应的上下文删除,而继续保持。
eNB_A45基于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的切断,将eNB_A45的状态转变为空闲模式。
UE_A10对由eNB_A45发送的RRC Connection Suspend消息进行接收。
UE_A10基于RRC Connection Suspend消息的接收及/或RRC Connection Suspend消息所包含的恢复ID的接收,对利用恢复ID识别的 DRB进行切断。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实施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的切断,但也可以不将与被切断的DRB相对应的上下文删除,而继续保持。
UE_A10基于利用恢复ID识别的DRB的切断,将UE_A10的状态转变为空闲模式。
通过以上过程,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能对UE_A10 及/或eNB_A45的上下文进行保持,并切断DRB来转变为空闲模式。
[1.3.4.3.第三收发过程例的说明]
第三收发过程例是以往的收发过程。
第三收发过程例是在建立DRB后由UE_A10收发用户数据的过程。
第三收发过程可以是与第二收发过程同样的过程。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其中,在第三收发过程的情况下,UE_A10可以不将NAS消息及/或恢复ID包含在第三消息中,而将NAS消息包含在第五消息中来进行发送。
而且,在eNB_A45与C-SGN_A95之间收发的S1AP的消息不限于 UE上下文启用消息及/或UE上下文启用响应消息,只要是收发NAS消息的消息即可。
此外,UE_A10可以基于针对第五消息的响应消息的接收来发送UL 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收发过程的情况下,UE_A10及/或eNB_A45 及/或C-SGN_A95可以不使用在以前的激活状态下使用的上下文,而通过生成新的上下文来建立DRB,也可以转变到激活状态。
此外,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不包含恢复ID 而对UE上下文禁用消息及/或RRC连接禁用消息进行收发。
需要说明的是,UE_A10及/或eNB_A45及/或C-SGN_A95可以通过不包含恢复ID而对UE上下文禁用消息及/或RRC连接禁用消息进行收发,来转变为以往那样的空闲模式。
[1.3.4.4.UL用户数据收发过程的变形例]
对上述UL用户数据收发过程例中的核心网_A90为包含使用图3说明的C-SGN_A95的构成的核心网时的附着过程进行了说明,但核心网_A90 也可以包含如使用图2说明的PGW_A30、SGW_A35、MME_A40等而构成。
此情况下,本过程中说明的UE_A10所发送的NAS消息由MME45 接收,而不是C-SGN_A95。
因此,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NAS消息的接收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而且,目前为止说明的C-SGN_A95的NAS消息的发送和处理能替换为由MME_A40来进行。
[2.变形例]
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进行工作的程序可以是对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进行控制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者其它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含操作系统、外围设备等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持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其它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为了执行本说明书中阐述的功能而设计的电子电路可以包含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以往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子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出现代替当前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不可移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其它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含对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之间进行替换的构成。
符号说明
1 通信系统
5 PDN_A
10 UE_A
20 UTRAN_A
22 eNB(UTRAN)_A
24 RNC_A
25 GERAN_A
26 BSS_A
30 PGW_A
35 SGW_A
40 MME_A
45 eNB_A
50 HSS_A
55 AAA_A
60 PCRF_A
65 ePDG_A
70 WLAN ANa
72 WLAN APa
74 TWAG_A
75 WLAN ANb
76 WLAN APb
80 LTE AN_A
90 核心网_A
95 C-SGN_A
100 CIOT AN_A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收发部,
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
在变更通信方法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从所述核心网接收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以及
控制部,
所述收发部在所述附着过程中,
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从所述核心网接收附着接受消息,
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
所述控制部通过接收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通过接收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所述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所述控制部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用于挂起RRC连接的消息时,保持承载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已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所述控制部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用于挂起RRC连接的消息时,保持承载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所述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4.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其特征在于,
所述MME具备:
收发部,
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
在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第一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以及
控制部,
所述收发部在所述附着过程中,
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附着接受消息,
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完成消息,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
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在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所述控制部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S1AP的消息时,保持UE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所述控制部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S1AP的消息时,保持UE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7.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包含:
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步骤;
在变更通信方法的情况下,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从所述核心网接收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的步骤;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步骤,
在所述附着过程中,
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从所述核心网接收附着接受消息,
向所述核心网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
通过接收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通过接收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来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所述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用于挂起RRC连接的消息时,保持承载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用于挂起RRC连接的消息时,保持承载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所述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10.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ME的通信方法包含:
在附着过程完成后,执行使用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步骤;以及
在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第一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消息来作为对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响应的步骤,
在所述附着过程中,
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附着接受消息,
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附着完成消息,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终端装置能力信息、以及表示请求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含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
表示对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进行支持的网络能力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含表示请求使用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
表示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装置识别出使用所述第二CIoTEPS优化的通信的使用得到接受,
在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消息后,执行使用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的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ME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S1AP的消息时,保持UE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ME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IoT EPS优化是用户面CIoT EPS优化,
所述第二CIoT EPS优化是控制面CIoT EPS优化,
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
在应用使用所述用户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时,从基站装置接收到S1AP的消息时,保持UE的上下文,并且向空闲模式转变,
使用所述控制面CIoT EPS优化的通信是使用用于收发控制消息的通信路径的用户数据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核心网进行的通信。
CN201780004272.0A 2016-01-19 2017-01-18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Active CN108432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3791.3A CN113225835B (zh) 2016-01-19 2017-01-18 Ue、控制装置以及ue的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7689A JP2019050437A (ja) 2016-01-19 2016-01-19 端末装置、c−sgn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6-007689 2016-01-19
PCT/JP2017/001569 WO2017126559A1 (ja) 2016-01-19 2017-01-18 端末装置、mme、端末装置の通信方法及びmmeの通信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3791.3A Division CN113225835B (zh) 2016-01-19 2017-01-18 Ue、控制装置以及ue的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2334A CN108432334A (zh) 2018-08-21
CN108432334B true CN108432334B (zh) 2022-05-10

Family

ID=5936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4272.0A Active CN108432334B (zh) 2016-01-19 2017-01-18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CN202110593791.3A Active CN113225835B (zh) 2016-01-19 2017-01-18 Ue、控制装置以及ue的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3791.3A Active CN113225835B (zh) 2016-01-19 2017-01-18 Ue、控制装置以及ue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567995B2 (zh)
EP (1) EP3407669B1 (zh)
JP (1) JP2019050437A (zh)
CN (2) CN108432334B (zh)
WO (1) WO2017126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06389B2 (en) * 2016-02-04 2019-12-10 Nec Corporation Radio terminal, radio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19515527A (ja) * 2016-04-01 2019-06-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制御プレーンCIoT EPS最適化による負荷制御
CN109196889B (zh) * 2016-05-30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获取方法、标识对应关系保存方法及装置与设备
CN108616931B (zh) * 2017-02-04 2023-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最大带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721272B2 (en) 2017-06-15 2020-07-21 Palo Alto Networks, Inc.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and/or IOT equipment identity and application identity based security enforcement 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US10693918B2 (en) 2017-06-15 2020-06-23 Palo Alto Networks, Inc.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based security 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US11050789B2 (en) 2017-06-15 2021-06-29 Palo Alto Networks, Inc. Location based security 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US10812532B2 (en) 2017-06-15 2020-10-20 Palo Alto Networks, Inc. Security for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in mobile networks
US10708306B2 (en) 2017-06-15 2020-07-07 Palo Alto Networks, Inc. Mobile user identity and/or SIM-based IoT identity and application identity based security enforcement 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US10834136B2 (en) 2017-06-15 2020-11-10 Palo Alto Networks, Inc. Access point name and application identity based security enforcement 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JP2019125844A (ja) 2018-01-12 2019-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ユーザ装置
WO2020042040A1 (zh) * 2018-08-29 2020-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早传方法及装置
CN108990096B (zh) * 2018-09-03 2021-07-06 四川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nas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246799A (zh) * 2018-09-05 2019-01-18 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NB-IoT系统下实现CIoT EPS优化转换的方法
US11134374B2 (en) * 2020-02-18 2021-09-28 T-Mobile Usa, Inc. Static IP handling per access point n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768A (zh) * 2008-11-14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8843A (zh) * 2009-07-01 2011-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承载方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JP2011044804A (ja) * 2009-08-19 2011-03-03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1038359A2 (en) * 2009-09-26 2011-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JP5514949B2 (ja) 2010-03-23 2014-06-0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シンタイプ通信のための効率的なシグナリング
US9094828B2 (en) * 2012-02-29 2015-07-28 Alcatel Lucen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in networks using non access stratum (NAS) signaling
US10667321B2 (en) * 2015-02-09 2020-05-26 Intel IP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transition between idle and connected modes
GB2541009B (en) * 2015-08-05 2019-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saving for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JP6208296B1 (ja) * 2015-11-05 2017-10-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接続確立方法
WO2017082682A1 (ko) * 2015-11-11 2017-05-18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모드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119802A1 (ko) * 2016-01-07 2017-07-13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idd(non-ip data delivery) 구성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557422B6 (ja) * 2016-01-07 2019-09-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ユーザ機器及びそのためのデータ送信方法、並びに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そのためのデータ送信方法
US10826867B2 (en) * 2016-01-08 2020-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mplified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464057A (zh) * 2016-01-08 2018-08-2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物联网的用户平面优化
CN114449032B (zh) * 2016-01-11 2024-05-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EP3403465A1 (en) * 2016-01-12 2018-11-21 Intel Corporation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CIoT) OPTIMIZATIONS FOR NARROWBAND (NB) AND NON-NB IoT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54312A1 (en) 2020-05-14
EP3407669B1 (en) 2021-03-03
US10567995B2 (en) 2020-02-18
EP3407669A4 (en) 2019-10-16
CN108432334A (zh) 2018-08-21
CN113225835B (zh) 2024-01-30
US10993144B2 (en) 2021-04-27
JP2019050437A (ja) 2019-03-28
CN113225835A (zh) 2021-08-06
WO2017126559A1 (ja) 2017-07-27
EP3407669A1 (en) 2018-11-28
US20190028926A1 (en)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2334B (zh)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CN108464055B (zh)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CN113225701B (zh) Ue、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8605372B (zh) 终端装置、mme、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方法
CN108464054B (zh) 终端装置、mme以及通信方法
CN108353445B (zh) Ue、mme、ue的通信控制方法以及mme的通信控制方法
CN113225776B (zh) 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WO2017141993A1 (ja) 端末装置、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7026465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
CN108605270B (zh) 用户设备、核心网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7216762B2 (ja) Ue、ueにより行われる通信制御方法、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により行われる通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