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768A -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768A
CN101741768A CN200810226577A CN200810226577A CN101741768A CN 101741768 A CN101741768 A CN 101741768A CN 200810226577 A CN200810226577 A CN 200810226577A CN 200810226577 A CN200810226577 A CN 200810226577A CN 101741768 A CN101741768 A CN 101741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o information
answer content
message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ans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习建德
赵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26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1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1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实现用户终端在网络附着之后或者PDN连接建立之后还可以向EPS网络的分组数据网网关提供PCO信息,从而满足用户使用EPS网络服务的更多需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用户终端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根据所述PCO信息进行处理。分组数据网网关对PCO信息处理后通过专用承载的激活、修改过程将PCO信息的应答发送给用户终端,实现用户终端与分组数据网网关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保证用户终端获取需要的网络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在EPS网络中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需要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PDN Gateway,可简写为P-GW)提供协议配置选项(PCO,ProtocolConfiguration Options)信息,以指示网络为其提供自身需要的服务。
PCO信息有很多配置选项,例如:地址分配意愿(Address AllocationPreference)、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服务器地址(DNS Serveraddress)、口令认证协议(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口令握手认证协议(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参数(PAP/CHAP parameters for authentication towards external Radius/DiameterServer)、承载控制模式(Selected Bearer Control Mode)、多媒体子系统信令标记(IM CN Subsystem Signalling Flag)、策略控制拒绝码(Policy Controlrejection code)和其他的可选PDN参数等。
UE具体的提供PCO信息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UE在初始附着的建立默认接入点名称(APN,Access Point Name)的默认承载时将PCO信息提供给网络;方式二、在附着过程之后,UE在发起的另外一个PDN连接建立请求过程中将PCO信息提供给网络。
这两种方式都要求UE在建立一个PDN连接的第一条承载(即默认承载)时向P-GW提供PCO信息,也就是说,UE在初始附着时或者发起PDN连接请求时就必须设置好PCO信息的全部配置,否则在已建立的PDN连接上将不能提供PCO信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UE将PCO信息提供给P-GW的过程只能在UE与EPS网络之间建立一条PDN连接的第一条承载(即默认承载)时进行。而在实际应用中,PCO信息中的很多配置参数在需要的时候才会使用,用户如果不需要对PCO信息中的某参数进行配置的话,可以不进行配置,然后,如果后续又需要配置该参数,并需要将配置有该参数的PCO信息提供给网络侧的话,将无法实现,因为,现有技术规定UE只能在建立PDN连接的第一条承载(即默认承载)时将PCO信息提供给网络侧,而该第一条承载建立之后是不可以进行该操作的,所以这给用户带来很大限制。
例如,UE在网络附着或者PDN连接建立过程中建立了一条默认承载,在发起建立该默认承载时,用户并没有想要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Multimedia Subsystem)服务,从而对PCO信息中的多媒体子系统信令标记(IMCN Subsystem Signalling Flag)和代理会话控制功能实体(P-CSCF,Proxy Call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地址请求选项进行了相应配置,导致P-GW接收到该PCO信息后,根据该PCO信息的配置不会为该UE建立一条用于传输IMS信令的专用承载。而后,该用户如果想要得到该PDN的IMS服务时,则必须建立一条到该PDN的服务IMS信令的专用承载,然而,按照目前UE只能在默认承载创建过程中提供PCO信息的规定,则UE无法再向P-GW提供相应的PCO信息以触发P-GW建立用于传输IMS信令等的专用承载,所以对用户使用EPS网络服务产生很大的限制。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规定的UE向网络侧提供PCO信息的方案不够灵活,网络侧无法在UE建立了默认承载之后接收UE发送的PCO信息,并进行相关处理,从而对用户使用EPS网络服务造成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实现UE在网络附着之后或者PDN连接建立之后还可以向EPS网络的P-GW提供PCO信息,P-GW根据PCO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满足用户使用EPS网络服务的更多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根据所述PCO信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O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生成PCO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O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
分组数据网网关在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从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PCO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分组数据网网关,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所述PCO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PCO信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PCO信息;
PCO信息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网网关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
PCO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用户终端在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发送的消息中获取PCO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消息;
解析单元,用于对该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通过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发送给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终端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分组数据网网关根据该PCO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用户终端在建立了PDN连接的默认承载之后还可以提供PCO信息给网络侧的分组数据网网关,网络侧的分组数据网网关根据PCO信息进行处理,以使用户终端得到更多的EPS网络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EPS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承载的激活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承载的修改过程(QoS修改)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承载的修改过程(QoS不修改)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去激活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GW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M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O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实现UE在网络附着之后或者PDN连接建立之后还可以向EPS网络的P-GW提供PCO信息,P-GW根据PCO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满足用户使用EPS网络服务的更多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建立了一个PDN连接的默认承载之后,UE还可以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向P-GW提供PCO信息,并且,P-GW根据PCO信息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过程,然后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返回PCO信息应答内容,即将自身根据PCO信息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结果应答给UE,从而实现PCO信息的灵活配置,避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是如何实现的。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总体包括步骤:
S201、UE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P-GW。
S202、P-GW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到UE发送的PCO信息后,对该PCO信息进行处理,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PCO信息应答内容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承载去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发送给UE。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U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Request 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消息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其中包含关联承载标识(LBI,Linked Bearer Id)、过程交互标识(PTI,Procedure TransactionId)、服务质量(QoS)、业务聚合描述(TAD,Traffic Aggregate Description)和PCO信息。
QoS参数包含有服务质量分类标识(QCI,QoS Class Identifier),还包含可选的保证比特率(GBR)。TAD由业务聚合流的分组过滤器组成。UE发送LBI参数,用以指示用户请求的承载资源是关联到哪一个PDN连接上的。PTI是由UE动态分配的,用于表明该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是由该UE发起的,而不是由网络侧发起的,该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完成后PTI被释放。协议配置选项是一个可选项,在某些情形下需要,其可能包含口令认证协议(PAP)/口令握手认证协议(CHAP)参数,该参数指示了UE与外部PDN网络之间进行交互的口令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CO信息,可以包含P-CSCF的地址(P-CSCF Address)、Address Allocation Preference、DNS服务器地址请求(DNS Server AddressRequest)、PAP/CHAP参数、Selected Bearer Control Mode、IM CN SubsystemSignalling Flag、UE支持的网络请求承载模式(MS Support of Network RequestedBearer Control indicator)和/或Policy Control rejection code等,其中的IM CNSubsystem Signalling Flag用以指示为UE建立一条用于传输IMS信令的专用承载;还可能包含有P-CSCF发现请求消息;甚至还可能还包含其它可选的PDN参数。
步骤2.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Request Bearer ResourceModification)消息给服务网关(Serving GW,Serving Gateway,可简称为S-GW),该消息包含有移动用户标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LBI、PTI、QoS、TAD和PCO信息。
MME使用LBI对该请求消息进行验证,MME根据LBI所标识的EPS默认承载确定当前欲建立承载所需使用的与默认承载相同的S-GW地址。
步骤3.S-GW生成请求承载资源修改(Request Bearer ResourceModification)消息,其中包含IMSI、LBI、PTI、QoS、TAD和PCO信息等,并发送该消息给服务LBI所标识的默认承载的P-GW。
步骤4.P-GW可能会与策略控制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Policycontrol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交互触发合适的策略计费控制决策(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信息。
步骤5.如果步骤3中发送的Request 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消息被P-GW接受,则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者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者承载去激活过程将被调用。UE所分配的PTI参数被应用在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用于与该UE请求的承载资源修改过程相关联。这给UE提供了该新的业务流聚合关联到哪一个EPS承载的关联信息。如果UE所请求的QoS不被允许,则P-GW向UE发送拒绝指示和拒绝原因。
如果UE所请求的QoS被允许,P-GW会将TAD中的分组过滤器插入到EPS承载的业务数据流模板TFT中。P-GW会根据PCO信息的指示进行相关配置或操作,例如,对于IMS信令标记参数,会设置相关QoS和TFT配置及相关策略配置;对于口令认证PAP/CHAP参数,P-GW会与相应的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及其升级系统Diameter(直径)服务器进行交互,获取交互结果;对于P-CSCF发现请求参数,P-GW会进行P-CSCF发现过程获取P-CSCF地址。
并且,P-GW将根据PCO信息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结果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并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返回给UE。
步骤6.P-GW在完成了上述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之后,继续完成上述步骤4的PCRF发起的基于IP技术的连接性接入网络(IP-CAN,IP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会话的修改过程,向PCRF指示动态PCC决策信息的执行结果。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P-GW在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接收到UE发送的PCO信息后,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承载去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UE。
下面对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和承载去激活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专用承载激活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如果部署了动态PCC,则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消息(PCCdecision provision)给P-GW,其中包含有QoS策略(QoS policy)信息。
该步骤1对应于TS23.203规范中PCRF发起的基于IP技术的连接性接入网络会话修改(PCRF Initiated IP-CAN 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起初(begin)的几个步骤,直到P-GW请求的基于IP技术的连接性接入网络承载的信号传输(IP-CAN Bearer Signalling)步骤。如果没有部署动态PCC,部署的是静态的PCC,则P-GW可能会采用本地策略。
步骤2.P-GW根据获取的QoS策略,配置EPS承载QoS,即指定相应的服务质量分类标识QCI、接入保持优先级(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Priority)、保证比特率GBR及最大比特率(MBR,Maximum Bit Rate)。P-GW发送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Create Dedicated Bearer Request)给S-GW,其中包含IMSI、PTI、EPS Bearer QoS、上行分组过滤器(UL TFT)、S5/S8隧道端点标识(TEID,Tunnelling Endpoint Identifier)、LBI和PCO信息应答内容等。
PCO信息应答内容是对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请求过程中提供的PCO信息的应答信息。PCO信息应答内容例如可以包括:P-CSCF的地址(P-CSCFAddress)、IMS信令标记(IM CN Subsystem Signaling Flag)、DNS服务器地址(DNS Server Address)、策略控制拒绝码(Policy Control rejection code)和所选择的承载控制模式(Selected Bearer Control Mode)和其他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PCO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含很多内容,有些内容需要应答,有些内容不需要应答。
步骤3.S-GW发送Create Dedicated Bearer Request给MME,该消息中包含IMSI、PTI、LBI、EPS Bearer QoS、UL TFT、S1-TEID,基于APN的最大比特聚合速率(APN-AMBR,Aggregation Maximum Bit Rate)和PCO信息应答内容。
步骤4.MME对Create Dedicated Bearer Request消息进行解析,从中识别出PCO信息应答内容,并且构造会话管理请求(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PTI、EPS Bearer QoS参数(除ARP外)、UL TFT、APN-AMBR、LBI、EPS Bearer Identity和PCO信息应答内容。MME发送承载建立请求(BearerSetup Request)消息给eNodeB,该消息中包含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EPS Bearer QoS和S1-TEID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MME将携带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Session ManagementRequest消息透传给UE,由UE对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进行解读,并获取其中的PCO信息应答内容。而eNodeB不会对该Session ManagementRequest消息进行解读。
步骤5.eNodeB将EPS Bearer QoS映射为无线承载QoS(Radio BearerQoS),然后发送无线链路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给UE,其中包含Radio Bearer QoS、会话管理请求(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EPS无线承载标识(EPS RBIdentity)、协议配置选项(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等信息。
UE将存储会话管理请求消息中的内容(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并从中获取PCO信息应答内容。UE使用UL TFT确定业务流到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的映射。UE可能提供EPS QoS参数给应用层来处理业务流。UE根据PCO信息应答内容设置相关的参数,并将相应的信息提供给应用层以便处理。
步骤6.UE向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应答无线承载的激活结果。
步骤7.eNodeB向MME发送承载建立响应(Bearer Setup Response)消息,以应答承载激活,该消息中包含有EPS Bearer Identity和S1-TEID参数。
步骤8.UE非接入层(NAS,Non-Access Stratum)构造会话管理响应消息,其中包含有EPS承载标识,并通过直接传输消息(Direct Transfer)发送给eNodeB。
步骤9.eNodeB向MME发送上行链路NAS传输消息,即会话管理响应(Session 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以应答步骤4中的Session ManagementRequest。
步骤10.MME当接收到步骤7的承载修改响应消息和步骤9的会话管理响应消息时,向S-GW发送创建专用承载响应(Create Dedicated BearerResponse)消息应答承载激活。
步骤11.S-GW向P-GW发送Create Dedicated Bearer Response消息应答承载激活。
步骤12.如果专用承载的创建是由来自PCRF的PCC决策定制消息所触发的,则P-GW向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应答消息,用以指示所请求的PCC决策执行的结果。
该步骤12按照TS23.203规范规定的PCRF发起的IP-CAN会话修改(PCRFInitiated IP-CAN 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中的后半部分(end)步骤,即完成IP-CAN承载信令之后的步骤执行。
专用承载的修改过程包括两种,一种是带有QoS修改的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另一种是不带有QoS修改的专用承载修改过程。
带有QoS修改的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如果是部署了动态PCC,则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消息(PCCdecision provision)给P-GW,其中包含有QoS policy信息。
该步骤1对应于TS23.203规范中PCRF发起的IP-CAN SessionModification过程起初(begin)的几个步骤,直到P-GW请求的IP-CAN BearerSignalling步骤。如果没有部署动态PCC,则P-GW可能会采用本地策略。
步骤2.P-GW使用QoS policy信息确定服务数据流授权的QOS是否发生改变,或确定一个服务数据流是聚合到一个激活的承载上还是从一个承载上删除。P-GW生成TFT并更新承载QoS以匹配业务数据流聚合。然后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Update Bearer Request)给S-GW,其中包含PTI、EPS Bearer Identity、EPS Bearer QoS、APN-AMBR、TFT和PCO信息应答内容。
PTI参数是在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请求过程中由UE提供的。如果该承载是一个非保证比特速率(non-GBR,non Guaranteed Bit Rate类型的承载,则包含有APN-AMBR。
步骤3.S-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Update Bearer Request)给MME,该消息中包含PTI、EPS Bearer Identity、EPS Bearer QoS、TFT、APN-AMBR和PCO信息应答内容。
步骤4.MME对Update Bearer Request消息进行解析,从中识别出PCO信息应答内容,并且构造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PTI、EPS Bearer QoS参数(除ARP外)、TFT、APN-AMBR、EPS Bearer Identity和PCO信息应答内容。如果APN-AMBR已经改变,MME可能会相应地更改UE-AMBR参数。然后,MME发送承载修改请求(Bearer Modify Request)消息给eNodeB,其中包含EPS Bearer Identity、EPS Bearer QoS、SessionManagement Request和UE-AMBR。
步骤5.eNodeB将修改EPS Bearer QoS映射为Radio Bearer QoS,然后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给UE,其中包含Radio Bearer QoS、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和EPS RB Identity。
UE将存储会话管理请求消息中的内容(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并从中获取PCO信息应答内容。UE使用UL TFT确定业务流到RB的映射。UE可能提供EPS QoS参数给应用层来处理业务流。UE根据PCO信息应答内容设置相关的参数,并将相应的信息提供给应用层以便处理。
步骤6.UE向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应答无线承载的修改结果。
步骤7.eNodeB向MME发送承载修改响应消息应答承载修改结果。
步骤8.UE NAS层构造会话管理响应消息,其中包含有EPS承载标识,通过直接传输消息(Direct Transfer)发送给eNodeB。
步骤9.eNodeB向MME发送上行链路NAS传输消息即会话管理响应(Session 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以应答步骤4中的Session ManagementRequest。
步骤10.MME当接收到步骤7的承载修改响应消息和步骤9的会话管理响应消息时,向S-GW发送更新承载响应(Upd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应答承载修改。
步骤11.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响应消息应答承载修改。
步骤12.如果专用承载的创建是由来自PCRF的PCC决策定制消息所触发的,则P-GW向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应答消息指示所请求的PCC决策执行的结果。
该步骤12按照TS23.203规范规定的PCRF发起的IP-CAN会话修改过程中的后半部分(end)步骤,即完成IP-CAN承载信令之后的步骤执行。
不进行QoS修改的专用承载的修改过程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如果部署了动态PCC,则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消息给P-GW,其中包含QoS policy信息。
该步骤1对应于TS23.203规范中PCRF发起的IP-CAN SessionModification过程起初(begin)的几个步骤,直到P-GW请求的IP-CAN BearerSignalling步骤。如果没有部署动态PCC,P-GW可能会采用本地策略。
步骤2.P-GW根据QoS policy信息确定一个服务数据流是聚合到一个激活的承载上还是从一个承载上删除。P-GW生成TFT并确定承载QoS不需要更新,然后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Update Bearer Request)给S-GW,其中包含PTI、EPS Bearer Identity、APN-AMBR、TFT和PCO信息应答内容。
PTI参数是在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请求过程中由UE提供的。如果该承载是一个non-GBR类型的承载,则包含有APN-AMBR。
步骤3.S-GW发送Update Bearer Request给MME,该消息中包含PTI、EPS Bearer Identity、TFT、APN-AMBR和PCO信息应答内容。
步骤4.MME对Update Bearer Request消息进行解析,从中识别出PCO信息应答内容,并且构造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PTI、TFT、APN-AMBR、EPS Bearer Identity和PCO信息应答内容。如果APN-AMBR已经改变,则MME也会相应更新UE-AMBR。然后MME发送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Downlink NAS Transport)消息给eNodeB,其中包含EPS Bearer Identity、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和UE-AMBR参数。
步骤5.eNodeB发送直接传输消息(Direct Transfer)给UE,该消息中包含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
UE存储接收到的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并从中获取PCO信息应答内容。UE使用UL TFT确定将业务流映射到无线承载,并存储已经修改的APN-AMBR值。
步骤6.UE的NAS层构造会话管理响应(Session 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并发送直接传输消息(Direct Transfer)给eNodeB,其中包含Session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该Session 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中包含承载标识。
步骤7.eNodeB发送上行NAS传输(Uplink NAS Transport)消息给MME,该消息中包含Session 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
步骤8.MME通过发送更新承载响应(Upd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S-GW应答承载修改。
步骤9.S-GW发送Upd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P-GW应答承载修改。
步骤10.如果专用承载的修改是由来自PCRF的PCC决策定制消息所触发的,则P-GW向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应答消息,以指示所请求的PCC决策执行的结果。
该步骤10按照TS23.203规范规定的PCRF发起的IP-CAN会话修改过程中的后半部分(end)步骤,即完成IP-CAN承载信令之后的步骤执行。
承载去激活的过程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如果部署了动态PCC,则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消息(PCCdecision provision)给P-GW,其中包含有QoS策略(QoS policy)信息。
该步骤1对应于TS23.203规范中PCRF发起的基于IP技术的连接性接入网络会话终止(PCRF Initiated IP-CAN Session Termination)过程起初(begin)的几个步骤,直到P-GW请求的基于IP技术的连接性接入网络承载的信号传输(IP-CAN Bearer Signalling)步骤。如果没有部署动态PCC,部署的是静态的PCC,则P-GW可能会采用本地策略。
步骤2.P-GW根据获取的QoS策略,配置EPS承载QoS,并发送删除承载请求(Delete Bearer Request)消息给S-GW,其中包含PCO信息应答内容等。
步骤3.S-GW发送Delete Bearer Request给MME,其中包含PCO信息应答内容等。
步骤4.MME对Delete Bearer Request消息进行解析,从中识别出PCO信息应答内容,并且构造会话管理请求(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PCO信息应答内容。MME发送承载释放请求(Bearer Release Request)消息给eNodeB,该消息中包含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
步骤5.eNodeB接收到Bearer Release Request消息后,从中获取Session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并将该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添加到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或RRC连接释放(RRCConnection Release)消息后发送给UE。
UE将存储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并从中获取PCO信息应答内容。UE根据PCO信息应答内容设置相关的参数,并将相应的信息提供给应用层以便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eNodeB采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或RRCConnection Release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通知给UE的原因是:UE可能有多个PDN连接,如果当前承载所属的PDN连接是最后一个PDN连接,则eNodeB使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如果不是最后一个PDN连接,则eNodeB使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
步骤6.UE当接收到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时,向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应答无线承载的释放结果;UE当接收到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时,向eNodeB发送RRC连接释放完成(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消息应答无线承载的释放结果。
步骤7.eNodeB向MME发送承载释放响应(Bearer Release Response)消息,以应答承载释放。
步骤8.MME接收到Bearer Release Response消息后,将删除承载响应(Dele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发送给S-GW。
步骤9.S-GW向P-GW发送Dele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应答承载释放。
步骤10.如果专用承载的释放是由来自PCRF的PCC决策定制消息所触发的,则P-GW向PCRF发送PCC决策定制应答消息,用以指示所请求的PCC决策执行的结果。
该步骤10按照TS23.203规范规定的PCRF发起的IP-CAN会话终止(PCRFInitiated IP-CAN Session Termination)过程中的后半部分(end)步骤,即完成IP-CAN承载信令之后的步骤执行。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及装置。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81和分组数据网网关82。
用户终端81,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82。
分组数据网网关82,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用户终端81提供的PCO信息。
较佳地,参见图9,用户终端81包括:
PCO信息生成单元91,用于生成PCO信息。
PCO信息发送单元92,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82。
较佳地,所述用户终端81还包括:
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93,用于接收分组数据网网关82发送的PCO信息应答内容。
较佳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93,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承载去激活过程接收PCO信息应答内容。
较佳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93,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直接传输消息,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接收PCO信息应答内容。
较佳地,参见图10,分组数据网网关82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在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接收用户终端81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PCO信息获取单元102,用于从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获取用户终端81发送的PCO信息。
较佳地,分组数据网网关82还包括:
PCO信息处理单元103,用于对PCO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
PCO信息应答单元104,用于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81。
较佳地,所述PCO信息应答单元104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承载去激活过程,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81。
较佳地,所述PCO信息应答单元104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中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中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较佳地,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还包括:服务网关83、移动性管理实体84和演进型基站85;
服务网关83将分组数据网网关82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转发给移动性管理实体84;移动性管理实体84对该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演进型基站85;演进型基站85接收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81。
或者,服务网关83将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转发给移动性管理实体84;移动性管理实体84对该更新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演进型基站85;演进型基站85接收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81。
或者,服务网关83将分组数据网网关82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84;移动性管理实体84对该更新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中发送给演进型基站85;演进型基站85接收到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后,通过直接传输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81。
或者,服务网关83将分组数据网网关82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84;移动性管理实体84对该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释放消息中发送给演进型基站85;演进型基站85接收到该承载释放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81。
较佳地,参见图11,移动性管理实体84包括:
接收单元110,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消息。
解析单元111,用于对该消息进行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
发送单元112,用于将PCO信息应答内容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发送给用户终端81。
较佳地,解析单元111从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单元112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81。
或者,解析单元111从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单元112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81。
或者,解析单元111从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单元112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81。
或者,解析单元111从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单元112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释放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8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建立了PDN连接的默认承载之后UE提供PCO信息给网络侧的技术方案,使得UE提供PCO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满足用户更多需求,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易于实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7)

1.一种协议配置选项PCO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根据所述PCO信息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根据所述PCO信息进行处理,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承载去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4.一种协议配置选项PCO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生成PCO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承载去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接收PCO信息应答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当通过所述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直接传输消息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当通过所述承载去激活过程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8.一种协议配置选项PCO信息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分组数据网网关在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从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PCO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对所述PCO信息进行处理,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承载去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专用承载激活过程发送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时,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当通过所述专用承载修改过程发送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时,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更新承载请求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当通过所述承载去激活过程发送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时,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将含有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网关;
所述服务网关发送该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给移动性管理实体;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对该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演进型基站;
所述演进型基站接收到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更新承载请求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将含有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网关;
所述服务网关将该更新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对该更新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中发送给演进型基站;所述演进型基站当接收到所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时,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演进型基站当接收到所述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时,通过直接传输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通过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将含有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网关;
所述服务网关将该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性管理实体;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对该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释放消息中发送给演进型基站;
所述演进型基站接收到所述承载释放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分组数据网网关,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所述PCO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PCO信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PCO信息;
PCO信息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承载去激活过程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接收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的PCO信息应答内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直接传输消息,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在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PCO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PCO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还包括:
PCO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对PCO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
PCO信息应答单元,用于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应答单元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承载去激活过程,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应答单元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中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中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服务网关、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演进型基站;
所述服务网关,用于将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转发给移动性管理实体;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用于对该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演进型基站;
所述演进型基站,用于接收到所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服务网关、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演进型基站;
所述服务网关,用于将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用于对该更新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演进型基站;
所述演进型基站,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时,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当接收到所述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时,通过直接传输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服务网关、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演进型基站;
所述服务网关,用于将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的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用于对该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释放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演进型基站;
所述演进型基站,用于接收到所述承载释放消息后,通过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2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用户终端包括:
PCO信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PCO信息;
PCO信息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发送单元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将所述PCO信息发送给分组数据网网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承载去激活过程接收分组数据网网关发送的PCO信息应答内容。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接收单元,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直接传输消息,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或无线链路控制连接释放消息接收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30.一种分组数据网网关,其特征在于,该分组数据网网关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
PCO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用户终端在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发送的消息中获取PCO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分组数据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获取单元从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获取PCO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分组数据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还包括:
PCO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对PCO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PCO信息应答内容;
PCO信息应答单元,用于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专用承载修改过程或承载去激活过程,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分组数据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PCO信息应答单元通过专用承载激活过程中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或专用承载修改过程中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或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将PCO信息应答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
34.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接收含有PCO信息应答内容的消息;
解析单元,用于对该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通过所述承载资源修改过程发送给用户终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单元从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所述发送单元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单元从承载资源修改过程中的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所述发送单元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下行非接入层传输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单元从承载去激活过程中的删除承载请求消息中解析得到所述PCO信息应答内容;
所述发送单元并将该PCO信息应答内容添加到承载释放消息中发送给用户终端。
CN200810226577A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01741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6577A CN101741768A (zh)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6577A CN101741768A (zh)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768A true CN101741768A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6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6577A Pending CN101741768A (zh) 2008-11-14 2008-11-14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176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362A (zh) * 2011-01-18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修改的系统及方法
CN103067342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eap进行外部认证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6162927A (zh) * 2015-03-25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分组数据网关、服务网关及系统
CN106817730A (zh) * 2017-01-24 2017-06-09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基于用户面的QoS控制方法
CN111699715A (zh) * 2019-01-14 2020-09-2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没有有效EPS承载上下文的QoS流描述的处理
CN113225835A (zh) * 2016-01-19 2021-08-06 夏普株式会社 Ue、控制装置、ue的通信方法以及控制装置的通信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362A (zh) * 2011-01-18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修改的系统及方法
CN103067342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eap进行外部认证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EP2757819A4 (en) * 2011-10-20 2015-09-09 Zte Corp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EAP FOR EXTERNAL AUTHENTICATION
US9332435B2 (en) 2011-10-20 2016-05-03 Zte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EAP for external authentication
CN103067342B (zh) * 2011-10-20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eap进行外部认证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6162927A (zh) * 2015-03-25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分组数据网关、服务网关及系统
CN113225835A (zh) * 2016-01-19 2021-08-06 夏普株式会社 Ue、控制装置、ue的通信方法以及控制装置的通信方法
CN113225835B (zh) * 2016-01-19 2024-01-30 夏普株式会社 Ue、控制装置以及ue的通信方法
CN106817730A (zh) * 2017-01-24 2017-06-09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基于用户面的QoS控制方法
CN106817730B (zh) * 2017-01-24 2019-12-06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基于用户面的QoS控制方法
CN111699715A (zh) * 2019-01-14 2020-09-2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没有有效EPS承载上下文的QoS流描述的处理
CN111699715B (zh) * 2019-01-14 2023-04-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没有有效EPS承载上下文的QoS流描述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4873B (zh) 移动通信方法、呼叫控制节点、优先级控制节点以及移动管理节点
CN101977416B (zh) 一种mtc设备的过载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0488284C (zh) 一种3gpp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数据路由优化方法
CN110121897B (zh)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09951B (zh) 承载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215549B2 (en) Method for delivering machine to machine (M2M) application control data over control plane in LTE/EPS utilizing standard bearer management procedures
US96355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media preference in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emergency cal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91532B (zh) 小量数据上下行传输方法、及相应终端和移动性管理单元
CN101540979B (zh) 用于紧急呼叫业务的紧急承载建立方法与通信系统
CN102118721A (zh) 演进的分组系统及其紧急呼叫的附着处理方法
CN100407876C (zh) 一种用户设备附着方法
US11589256B2 (en) QoS in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931946B (zh) 演进的分组系统中的终端的多接入方法及系统
EP351224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JP2017511981A (ja) 被中継ueへのトラヒック及び被中継ueからのトラヒックを中継するue(ue−r)でのデータレート制御
CN101860910B (zh) 本地网络的承载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41768A (zh) 一种pco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002428A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68036A (zh) 一种控制ue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KR20100044800A (ko) 미디어 흐름을 선택하는 방법
CN103813298A (zh) 回程网络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1867986A (zh) 一种csfb功能的激活方法及系统
JP6191768B2 (ja) 移動無線通信装置からのデータ転送
CN1090403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580425B (zh) 为UE到3GPP数据接入网的数据连接提供按需QoS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