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1610A -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 Google Patents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1610A
CN108431610A CN201680076630.4A CN201680076630A CN108431610A CN 108431610 A CN108431610 A CN 108431610A CN 201680076630 A CN201680076630 A CN 201680076630A CN 108431610 A CN108431610 A CN 108431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room
sample analysis
flow path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6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1610B (zh
Inventor
冈本房俊
城野政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 Hei Holding Co
PH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u Hei Hold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 Hei Holding Co filed Critical Pu Hei Hold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8431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1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3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or forces applied to move the fl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01N33/54386Analytic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01N35/0006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whereby the sample substrate is of the bio-disk type, i.e. having the format of an optical dis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involving analyte bound to insoluble magnetic carrier, e.g. using magnetic s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6Control of the volume dispensed or introduc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7/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21Control of the sequence of chambers filled or empt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47Handling flowable solids, e.g. microscopic beads, cells, particles
    • B01L2200/0668Trapping microscopic b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3Disc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 B01L2300/0864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comprising only one inlet and multiple receiving wells, e.g. for separation, spli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 B01L2300/0867Multiple inlets and one sample wells, e.g. mixing, dil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06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capillary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09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centrifugal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magnetic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57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passive flow or gravi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495Centrifu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试样分析用基板,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具备基板、第1保持室(101)、反应室(106)、第1开口和第2开口分别连接到第1保持室和反应室的第1流路(111)、主室(107)、第3开口和第4开口分别连接到反应室(106)和主室(107)的第2流路(112)、以及能够收纳磁石的磁石收纳室,第1开口位于比第2开口靠近旋转轴的一侧,第2开口位于比第3开口靠近旋转轴的一侧,在磁石收纳室收纳有磁石的情况下,磁石收纳室配置在能够通过磁石将主室中的磁性粒子捕捉到主室内的位置。

Description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 统用程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分析尿、血液等检体中的特定成分,已知使用试样分析用基板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形成有流路、室等的圆盘状的试样分析用基板,通过使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等来进行溶液的移送、分配、混合、检体溶液中的成分的分析等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7-5009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检体中的特定成分的分析中,有使用酶反应、免疫反应等,通过复杂的反应步骤的分析法。需求能够在试样分析用基板中进行通过这样的复杂的反应步骤的分析法的技术。
本申请的非限定性的例示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与通过更复杂的反应步骤进行检体中的成分的分析的分析法相对应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本公开的试样分析用基板,是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的试样分析用基板,具备基板、第1保持室、反应室、第1流路、主室、第2流路和磁石收纳室,所述基板具有旋转轴,所述第1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1液体的第1空间,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包含检体的液体试样的空间,所述第1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1开口和第2开口,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分别与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连接,所述主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所述包含检体的液体试样和表面固定有配体的磁性粒子的空间,所述第2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3开口和第4开口,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分别与所述反应室和所述主室连接,所述磁石收纳室位于所述基板内,能够收纳磁石,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第2开口位于比所述第3开口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磁石收纳室配置于,在所述磁石收纳室收纳有磁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磁石将所述主室中的所述磁性粒子捕捉到所述主室内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式涉及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能够对应于通过复杂的反应步骤进行检体中的成分的分析的分析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使用磁性粒子的夹心免疫测定法的示意图的一例。
图2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B是表示试样分析系统中的用于检测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原点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B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一例的平面图。
图3C是表示图3A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之中与反应液的移送相关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D是表示图3A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之中与主室和第3流路的虹吸结构相关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E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磁石的保持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F是表示图3A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之中与清洗液的移送相关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G是将试样分析用基板的第1流路的结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图3H是表示图3A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之中与基质溶液的移送相关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试样分析系统的工作中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停止角度和液体的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23A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3B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4A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4B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4C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5A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5B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5C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6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7是表示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8A是表示反应室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8B是表示反应室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8C是表示反应室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8D是表示反应室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28E是表示反应室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尿、血液等检体的成分的分析法中,有时利用作为分析对象物的被分析物和能够与被分析物特异性地结合的配体的结合反应。在这样的分析法中,例如可举出免疫测定法、基因诊断法。
作为免疫测定法的一例,可举出竞争法和非竞争法(夹心免疫测定法)。此外,作为基因诊断法的一例,可举出利用杂交的基因检测法。在这些免疫测定法、基因检测法中例如使用磁性粒子(有时也称为“磁性珠”、“磁粒子”或“磁珠”等)。作为这些分析法的一例,具体地说明使用磁性粒子的夹心免疫测定法。
如图1所示,首先,使固定于磁性粒子302的表面的一次抗体304(以下称为“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与作为测定对象物的抗原306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结合。接着,使结合有标识物质307的2次抗体(以下称为“标识抗体308”)与抗原306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结合。由此得到对于抗原306结合有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的复合体310。
检测基于与该复合体310结合的标识抗体308的标识物质307的信号,根据检测到的信号的量来测定抗原浓度。标识物质307中,例如可举出酶(例如有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荧光素酶等)、化学发光物质、电化学发光物质、荧光物质等,检测与各个标识物质307对应的色素、发光、荧光等的信号。
在该一系列的反应中,为了获得作为反应物的复合体310,需要与检体中的未反应物、非特异性地吸附于磁性粒子等的物质、作为未参与复合体310的形成的标识抗体308等的未反应物进行分离。将该分离称为B/F分离(结合/游离分离;Bound/Free Separation)。在利用竞争法的免疫测定法、利用杂交的基因检测法中,也同样地需要B/F分离的工序。
上述中,以使用磁性粒子的夹心免疫测定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B/F分离不论是否使用磁性粒子,在进行利用竞争法、非竞争法的免疫测定法、利用杂交的基因检测法的情况下都是需要的。在不使用磁性粒子的情况下,例如可举出使用对于由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这样的原材料构成的固相进行物理吸附而固定化的配体、通过化学结合而固定于固相的配体、向由金等构成的金属基板表面固定化(例如使用了自组织化单分子膜(SAM:self-Assembled Monolayer)的固定化)的配体的情况等。
为了充分地进行B/F分离,优选用清洗液将包含复合体310的磁性粒子清洗多次。具体而言,首先,在包含复合体310和未反应的抗原306、标识抗体308等的反应溶液中,在通过磁石捕捉包含磁性粒子的复合体310的状态下,仅除去反应溶液。然后,添加清洗液来清洗复合体310,除去清洗液。通过多次反复进行该清洗,从而能够实现未反应物、非特异吸附物质被充分除去了的B/F分离。
以往,在进行这样的抗原抗体反应之后,清洗复合体310的操作是操作者使用分析器具手动进行,或通过具有复杂机构的大型分析设备来实现的。因此,需求更简单地进行清洗的技术。
另外,在上述复合体310的清洗之后,使复合体310与基质溶液反应,生成基于标识物质307的信号。此时,如果在保持有反应液的室中发生液体残留,则残留的反应液会被移送到保持有复合体310的室,与基质溶液反应,导致错误地生成信号。需求抑制这样的信号导致的测定误差,精度更高的信号的测定。
本申请发明人对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试样分析用基板,使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工序和之后的多次清洗工序成为可能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想到了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本申请的一方式涉及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如下所述。
[项目1]
一种试样分析用基板,是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的试样分析用基板,具备基板、第1保持室、反应室、第1流路、主室、第2流路和磁石收纳室,
所述基板具有旋转轴,
所述第1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1液体的第1空间,
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包含检体的液体试样的空间,
所述第1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1开口和第2开口,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分别与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连接,
所述主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所述包含检体的液体试样和表面固定有配体的磁性粒子的空间,
所述第2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3开口和第4开口,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分别与所述反应室和所述主室连接,
所述磁石收纳室位于所述基板内,能够收纳磁石,
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第2开口位于比所述第3开口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磁石收纳室配置于,在所述磁石收纳室收纳有磁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磁石将所述主室中的所述磁性粒子捕捉到所述主室内的位置。
[项目2]
根据项目1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反应室的空间内的干燥剂,
所述干燥剂包含所述磁性粒子。
[项目3]
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非毛细管空间。
[项目4]
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毛细管空间。
[项目5]
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非毛细管空间和毛细管空间,
所述第1开口与所述非毛细管空间相接,
所述第3开口与所述毛细管空间相接。
[项目6]
根据项目5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非毛细管空间具有比所述毛细管空间接近旋转轴的部分。
[项目7]
根据项目5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
所述基板具有位于所述反应室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的壁部分,
所述壁部分在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形成凸部,
在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中,所述毛细管空间的一部分和所述非毛细管空间的一部分分别位于比圆弧远的一侧,所述圆弧以将所述壁部分的最接近所述旋转轴的点与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线段为半径。
[项目8]
根据项目7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将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连接的所述毛细管空间的一部分,位于在所述第1部分侧的所述壁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
[项目9]
根据项目1~8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还具备回收室和第3流路,
所述回收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空间,
所述第3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5开口和第6开口,所述第5开口和所述第6开口分别与所述主室和所述回收室连接,
所述第5开口位于比所述第6开口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项目10]
根据项目1~9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是非毛细管路。
[项目11]
根据项目10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保持室具有距离所述旋转轴最远的最外周侧面、和与所述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
由所述最外周侧面和所述相邻侧面形成凹部,
在以预定的角度位置保持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的情况下,在所述凹部保持所述第1液体。
[项目12]
根据项目1~11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是毛细管路。
[项目13]
根据项目1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具有虹吸结构。
[项目14]
根据项目1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隔着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1保持室的一部分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项目15]
根据项目1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保持室的空间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和连结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位于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将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连结,
所述基板具有划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空间的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的壁部分,
所述反应室比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2部分远离所述旋转轴,
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空间的所述连结部分位于比所述基板的所述壁部分靠所述旋转轴侧,
所述第1流路与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空间的所述第2部分连接。
[项目16]
根据项目1~14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还具备第4保持室和第8流路,
所述第4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2液体的空间,
所述第8流路将所述第4保持室与所述反应室连接,移送所述第2液体,
所述第1保持室具有:距离所述旋转轴最远的最外周侧面、与所述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以及由所述最外周侧面和所述相邻侧面形成的凹部,
所述第4保持室具有:距离所述旋转轴最远的最外周侧面、与所述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以及由所述最外周侧面和所述相邻侧面形成的凹部,
从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相邻侧面与所述第4保持室的相邻侧面不平行。
[项目17]
一种试样分析系统,具备试样分析装置和项目1~16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试样分析装置具有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绕着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旋转和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构成为能够由所述运算器执行的程序,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程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
所述程序,在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相关反应室导入了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被装填于所述试样分析装置的情况下,
(a)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所述反应室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b)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c)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反应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项目18]
一种试样分析装置,具备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使项目1~16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绕着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旋转和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构成为能够由所述运算器执行的程序,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程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
所述程序,在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相关反应室导入了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被装填于所述试样分析装置的情况下,
(a)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所述反应室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b)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c)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反应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项目19]
一种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所述试样分析系统具备试样分析装置和项目1~16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试样分析装置具有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绕着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旋转和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构成为能够由所述运算器执行的程序,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程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
所述程序,在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相关反应室导入了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被装填于所述试样分析装置的情况下,
(a)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所述反应室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b)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c)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反应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项目20]
一种试样分析用基板的使用方法,是使用试样分析用基板进行液体移送的方法,
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是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的试样分析用基板,具备基板、第1保持室、反应室、第1流路、主室、第2流路和磁石收纳室,
所述基板具有旋转轴,
所述第1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1液体的第1空间,
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包含分析物的液体试样的空间,
所述第1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1开口和第2开口,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分别与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连接,
所述主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所述包含分析物的液体试样和表面固定有配体的磁性粒子的空间,
所述第2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3开口和第4开口,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分别与所述反应室和所述主室连接,
所述磁石收纳室位于所述基板内,能够收纳磁石,
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近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第2开口位于比所述第3开口靠近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磁石收纳室配置于,在所述磁石收纳室收纳有磁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磁石将所述主室中的所述磁性粒子捕捉到所述主室内的位置,
所述方法,
(a)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分别导入第1液体和液体试样,
(b)将所述反应室中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c)在所述工序(b)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d)将所述反应室中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进行详细说明。再者,本公开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有时会省略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省略附图标记。
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即使在保持有反应液的室中发生液体残留,也能够进行精度高的信号的测定。另外,通过试样分析用基板的各种旋转,将保持于不同的室的两种以上液体向其它室移送时,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在不必要的定时进行送液。例如,通过称量一定量的保持于1个或多个室中的清洗液,并分为多次向其它室移送,能够在进行BF分离时,更切实地防止在不必要的定时将其它室所保持的基质溶液进行移送。实施方式中,对液体为基质溶液和清洗液进行了说明,但液体不限于基质溶液和清洗液,可以是用于试样分析的各种液体。
图2A是表示试样分析系统50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试样分析系统501包含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和试样分析装置200。
(试样分析装置200的结构)
试样分析装置200具备电机201、原点检测器203、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控制电路205、驱动电路206和光学测定单元207。
电机201具有转台201a和以相对于重力方向大于0°且为90°以下的角度θ从重力(铅垂)方向G倾斜的旋转轴A,使载置于转台201a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绕着旋转轴A旋转。通过旋转轴A倾斜,能够对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中的液体的移送施加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并利用由重力实现的移动。旋转轴A相对于重力方向G的倾斜角度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且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且30°以下。电机201例如可以是直流电机、无刷电机、超声波电机等。
原点检测器203检测安装于电机201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原点。例如图2A所示,原点检测器203包含光源203a、光接收元件203b和原点检测电路203c,以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位于光源203a与光接收元件203b之间的方式进行配置。例如,光源203a为发光二级管,光接收元件203b为光电二极管。如图2B所示,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具有设置在特定位置的标记210。标记210例如具有遮挡从光源203a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遮光性。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中,标记210的区域的透过率小(例如为10%以下),在标记210以外的区域中透过率大(例如为60%以上)。
如果通过电机201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则光接收元件203b将与入射的光的光量相对应的检测信号向原点检测电路203c输出。根据旋转方向,在标记210的边缘210a和边缘210b,检测信号增大或降低。原点检测电路203c例如箭头所示,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对检测光量的降低进行检测,作为原点信号输出。本说明书中,将标记210的边缘210a的位置作为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原点位置(作为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基准的角度位置)。但也可以将根据标记210的边缘210a的位置而任意确定的特定角度的位置作为原点。另外,标记210为扇形,其中心角比试样分析所需的角度的检测精度小的情况下,可以将标记210自身作为原点位置。
原点位置用于试样分析装置200取得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角度的信息。原点检测器203可以具备其它结构。例如,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可以具备原点检测用的磁石,原点检测器203可以是检测该磁石的磁性的磁性检测元件。另外,可以将用于捕捉后述的磁性粒子的磁石用于原点检测。另外,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仅能够以特定角度安装于转台201a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原点检测器203。
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检测电机201的旋转轴A的角度。例如,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可以是安装于旋转轴A的旋转编码器。在电机201为无刷电机的情况下,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可以具备设置于无刷电机的霍尔元件和接收霍尔元件的输出信号并输出旋转轴A的角度的检测电路。
驱动电路206使电机201旋转。具体而言,基于来自控制电路205的指令,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基于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和原点检测器203的检测结果以及来自控制电路205的指令,进行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摇动和旋转的停止。
光学测定单元207检测与被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保持的复合体310(图1)结合的标识抗体308的标识物质307所对应的信号(例如色素、发光、荧光等)。
控制电路205例如包含设置于试样分析装置200的CPU。控制电路205通过执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未图示)所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按照该计算机程序的步骤向其它电路发送命令。接收到该命令的各电路,如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那样进行工作,实现各电路的功能。来自控制电路205的命令,例如图2A所示,向驱动电路206、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光学测定单元207等发送。计算机程序的步骤由附图中的流程图表示。
再者,读取计算机程序的RAM,换言之为存储计算机程序的RAM可以是易失性,也可以是非易失性。易失性RAM是如果不供给电力则无法保持所存储的信息的RAM。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是典型的易失性RAM。非易失性RAM是即使不供给电力也能够保持信息的RAM。例如磁阻RAM(MRAM)、电阻改变型存储器(ReRAM)、铁电存储器(FeRAM)是非易失性RAM的例子。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采用非易失性RAM。
易失性RAM和非易失性RAM都是非暂时的(non-transitory)、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例子。另外,硬盘这样的磁记录介质、光盘这样的光学记录介质也是非暂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例子。即本公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存储于将计算机程序作为电波信号传输的、大气等介质(暂时的介质)以外的非暂时的各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对控制电路205作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和原点检测器203的原点检测电路203c这样的个别构成要素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可以通过共同的硬件来实现。例如,设置于试样分析装置200的CPU(计算机),可以串行或并行地执行作为控制电路205发挥作用的计算机程序、作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204发挥作用的计算机程序和作为原点检测器203的原点检测电路203c发挥作用的计算机程序。由此,该CPU可以作为不同的构成要素进行工作。
(试样分析用基板100)
[1.整体的结构]
图3A是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分解立体图。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具备旋转轴110和在平行于旋转轴110的方向上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形状的基板100’。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基板100’由底基板100a和盖基板100b构成。本实施方式中,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基板100’具有圆形形状,但例如也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椭圆形状、扇形形状等。基板100’具有两个主面100c、100d。本实施方式中,主面100c和主面100d相互平行,以主面100c与主面100d的间隔规定的基板100’的厚度(两个主面之间的距离)在基板100’的任一位置都相同。但是,主面100c、100d可以不平行。例如,两个主面的一部分可以不平行或平行,也可以整体不平行。另外,可以在基板100’的主面100c和100d的至少一方具备具有凹部或凸部的结构。
图3B是底基板100a的平面图。如图3B所示,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具有分别位于基板100’内的第1保持室101、第2保持室102、第3保持室103、第1储藏室104、第2储藏室105、反应室106、主室107和回收室108。关于各室的形状,只要以下没有特别提及,就不受限制,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各室大致具有与基板100’的两个主面100c、100d(图3A)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3个以上侧面规定的空间。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之中相邻的两个面,可以不通过明确的线来划分。例如,各室的形状可以是扁平的球或旋转椭圆体。
试样分析用基板100还具有分别位于基板100’内的第1流路111、第2流路112、第3流路113、第4流路114、第5流路115、第6流路和第7流路117。第1流路111将第1保持室101与反应室106连接。第2流路112将反应室106与主室107连接。第3流路113将主室107与回收室108连接。第4流路114将第1储藏室104与第1保持室101连接。第5流路115将第2储藏室105与第2保持室102连接。第6流路116将第2保持室102与第3保持室103连接。第7流路117将第3保持室103与主室107连接。像这样,经由第4流路114与第1储藏室104连接的第1保持室101,经由第1流路111与反应室106连接,而不是与主室107连接。
经由流路的室之间的液体的移送,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例如,可以利用由重力实现的移送、以及由毛细管力和旋转离心力实现的移送。以下,对这两种移送方法进行概括性说明。
流路能够进行由重力实现的移送的情况下,液体能够通过重力而在流路内移动。例如图2A所示,将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在旋转轴110相对于重力方向G大于0度且为90度以下的范围内倾斜支持。通过改变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角度,将液体存在的移送起始的室配置在比移送目标的室高的位置。“高”是指在重力方向G上靠上方。由此,移送起始的室内的液体通过重力而在流路内移动,向移送目标的室移送。能够进行由重力实现的移送的流路,不是以下说明的毛细管道。能够进行由重力实现的移送的流路,厚度例如为1mm以上。
另外,流路可以是毛细管道。“毛细管道”是指能够通过由毛细管现象带来的毛细管力使液体充满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具有狭窄的截面的流路。对于由毛细管道实现的液体的移送,以具有非毛细空间的室A和室B、以及将室A与室B连接的毛细管道的流路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保持于室A的液体,如果与设置于室A的毛细管道的开口接触,则通过毛细管力而被吸引到流路内,由液体充满流路的一部分或全部。充满流路的液体的位置和量,由作用于流路内的液体的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均衡来确定。
为了通过毛细管力使液体充满毛细管道的流路,以不产生由液体的移动带来的压力差的方式,在室A和室B设置空气孔,使两个室内的压力与外部环境的压力一致。
通过毛细管力使液体充满流路的状态下,流路内的液体由于毛细管力、大气压和重力的平衡而静止,从室A向室B不移送液体。另外,通过使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即使在毛细管力以下的离心力作用于流路内的液体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液体的移送。
另一方面,室B相对于旋转轴配置在比室A远的位置,如果以大于毛细管力的离心力作用于毛细管道的流路中的液体的方式使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则能够通过离心力将室A中的液体向室B移送。
在利用毛细管现象进行流路中的移送的情况下,流路的厚度例如为50μm~300μm。在形成厚度不同的室的区域、流路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设置于底基板100a的空间的深度不同,能够实现不同的厚度。或者,使设置于底基板100a的空间的深度一定,在盖基板100b的与各室、流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高度不同的凸部,由此也可以使各流路和室的厚度不同。
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为了室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保持的液体切实地充满,流路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构成毛细管空间。该情况下,成为毛细管空间的区域的厚度如上所述为50μm~300μm。
在通过毛细管力和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移送液体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直径为60mm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以100rpm~8000rpm的范围旋转。旋转速度根据各室和流路的形状、液体的物性、液体的移送和处理的定时等来确定。
毛细管力发挥作用的流路或室的内表面、以及与流路连接的室的连接部分附近的内表面,可以实施亲水处理。通过亲水处理使毛细管力发挥更大作用。亲水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对上述内表面涂布非离子系、阳离子系、阴离子系或两性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或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或设置物理微细凹凸等来进行(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3361号公报)。在第1流路111~第7流路117是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而使内部充满液体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这些流路同样地实施亲水处理。
在第1保持室101、第2保持室102、第3保持室103、第1储藏室104、第2储藏室105、反应室106、主室107和回收室108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空气孔122。由此,各室内保持环境下的气压,能够通过毛细管现象和虹吸原理而在各流路中移动。另外,可以在第1储藏室104、第2储藏室105和反应室106设置用于注入清洗溶液和基质溶液的开口123。空气孔122也可以兼作开口123。
第1保持室101、第2保持室102、第3保持室103、第1储藏室104、第2储藏室105、反应室106、主室107和回收室108各自的空间,形成在底基板100a内,利用盖基板100b覆盖底基板100a,由此形成各自的空间的上部和下部。也就是说,这些空间由基板100’的内表面来规定。第1流路111、第2流路112、第3流路113、第4流路114、第5流路115、第6流路116和第7流路117也形成于底基板100a,利用盖基板100b覆盖底基板100a,由此形成这些流路的空间的上部和下部。本实施方式中,底基板100a和盖基板100b分别规定上表面和下表面。基板100’例如可以由丙烯酸、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树脂生成。
表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中,试样分析开始时导入的物质或液体、最初导入的室、以及导入的物质或液体向主室导入的顺序的组合。表1所示的组合只是例示的1个组合,导入室的物质或液体以及向主室107的导入顺序并不限于表1所示的物质和顺序。
如表1所示,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包含抗原306的检体、以及标识抗体308导入反应室106,在反应室106生成复合体310。本实施方式中,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作为干燥剂125预先配置在反应室106内。另外,基质溶液导入第2储藏室105。清洗液导入第1储藏室104。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保持于第1储藏室104的清洗液经由反应室106向主室107导入。
表1
以下,主要参照图3C~图3H,按照上述表中所示的向主室107的导入顺序,对与复合体310、清洗溶液和基质溶液相关的室和流路进行说明。图3C~图3H中,为了便于理解,没有图示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不相关或未提及的结构。
[反应室106]
如图3C所示,反应室106设置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反应室106如参照图1说明的那样,是使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包含抗原306的检体、以及标识抗体308反应,形成复合体310的反应场。
本实施方式中,反应室106包含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
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大致配置在以旋转轴1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由基板100’的内表面构成的壁部分126位于第1部分106q与第2部分106r之间。壁部分126具有向旋转轴110侧凸出的形状,划分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在将壁部分126的最接近旋转轴110的点126p与旋转轴110连结的半径上的位置相互连接。
第1部分106q包含作为非毛细管空间的第1区域106qf和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qe。第1区域106qf与第2区域106qe相邻连接,彼此的空间连通。第2区域106qe是在第1部分106q中沿着壁部分126的宽度窄的区域。第2区域106qe与第1部分106q的侧面之中距离旋转轴110最远的最外周侧面106qa相接。另一方面,第1区域106qf是能够保持检体的足够大的空间。在第1部分中,第1区域106qf比第2区域106qe接近旋转轴110。
第2部分106r包含作为非毛细管空间的第1区域106rf和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re。第1区域106rf与第2区域106re相邻连接,彼此的空间连通。第1区域106rf沿着与规定第2部分106r的侧面之中距离旋转轴110最远的最外周侧面106ra相对的侧面而设置。也就是说,第1区域106rf比第2区域106re接近旋转轴110。
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与第2部分106r的第1区域106rf连接,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与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连接。
图3C中,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分别具有位于比由虚线表示的圆弧126ar远的一侧的部分,圆弧126ar以将壁部分126的最接近旋转轴的点126p与旋转轴110连结的线段为半径。具体而言,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的一部分和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的一部分位于比圆弧126ar靠外侧。
如上所述,在反应室106中,非毛细管空间和毛细管空间各自的厚度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干燥了的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的干燥剂125,预先保持于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包含含抗原306的检体溶液的液体,在试样分析开始时,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导入。如果导入的液体在第1部分106q中与第2区域106qe接触,则通过毛细管力充满第2区域106qe,进而充满第2部分的第2区域106re。由此,液体与干燥剂125接触,干燥剂125的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向液体溶出或分散。其结果,在液体中,抗原306、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混合,形成复合体310。
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具备干燥剂125的情况下,干燥剂125优选保持于反应室106的毛细管空间(第2区域106re)。这是由于,反应室内的非毛细管空间中的液体通过毛细管力向毛细管空间移动,此时作用于液体的力比由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小。因此,如果干燥剂125保持于非毛细管空间(第1区域106qf),则干燥剂125中的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不会全部向毛细管空间移动,有可能留在非毛细管空间。
包含抗原306的检体溶液、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向反应室106的导入不限于此。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可以不具备干燥剂125,在试样分析开始时,将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包含抗原306的检体、以及标识抗体308向反应室的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导入。或者,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例如可以具备分别保持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包含抗原306的检体、和标识抗体308的室,以及将各室与反应室106连结的流路(例如毛细管路)。可以在各室量取包含抗原306的检体、和标识抗体308,将注入到各室的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包含抗原306的检体、和标识抗体308向反应室106移送并在反应室106中混合,形成复合体310。
[第2流路112]
反应室106内的包含复合体310的溶液,经由第2流路112向主室107移送。第2流路112具有开口112g和开口112h。第2流路112的开口112g优选设置于反应室106的规定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的侧面之中位于距离旋转轴110最远侧的最外周侧面106a、或与最外周侧面106a相邻的相邻侧面且包含与最外周侧面106a的连接部分的位置。这是由于在将反应室106中的液体向主室107移送时,能够抑制在反应室106中发生液体残留。图3C示出开口112g设置于最外周侧面106a的一部分的例子。
第2流路112的开口112h位于比开口112g远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开口112h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与主室107的侧面连接。通过开口112h位于比开口112g远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当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时,反应室106内的包含复合体310的溶液通过离心力,经由第2流路112向主室107移送。第2流路112可以是毛细管道,也可以是能够以重力移送的流路。
[主室107]
如图3D所示,主室107是进行包含复合体310的溶液的B/F分离的场所。为了进行B/F分离,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包含配置在基板100’内的磁石收纳室120和配置在磁石收纳室120内的磁石121。
磁石收纳室120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内,接近主室107的空间。更具体而言,磁石收纳室120接近主室107的多个侧面之中距离旋转轴110最远的最外周侧面107a而配置。但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中的磁石收纳室120也可以配置于与主室107的最外周侧面107a以外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接近的位置。即,如果能够通过配置于磁石收纳室120的磁石121将磁性粒子捕捉到主室107的壁面,则不特别限定其位置。磁石121可以构成为能够根据B/F分离而取下,可以不能从磁石收纳室120拆卸地安装于基板100’,可以构成为设置于试样分析装置200侧。
在可拆卸地构成磁石121的情况下,例如图3E所示,基板100’可以具备在主面100c具有开口120a的凹状的收纳室120。磁石收纳室120具有能够收纳磁石121的空间。通过从开口120a向磁石收纳室120插入磁石121,能够将磁石121装填于基板100’。磁石收纳室120的开口120a可以设置于主面100d,也可以设置于两个主面100c、100d之间的侧面。
在将磁石121设置于试样分析装置200侧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试样分析装置200的转台201a上具备磁石单元,该磁石单元具备磁石121。该情况下,磁石121被配置于,当使用者将试样分析用基板100配置在转台201a(磁石单元)的预定的位置时,磁石121能够将磁性粒子捕捉到主室107的壁面的位置。作为将磁石121设置于试样分析装置200的另一例,例如试样分析装置200可以具备磁石121和使磁石121移动的驱动机构。该情况下,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可以具备保持磁石121的收纳室,根据B/F分离,驱动机构将磁石121插入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收纳室,或取出收纳室内的磁石121。
当反应液经由第2流路112向主室107移送时,反应液中的复合体310和未反应的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以下在指这两者的情况下简称为磁性粒子311)会通过与最外周侧面107a接近配置的磁石121的磁力而被集中捕捉到最外周侧面107a侧。
主室107的空间可以包含第1区域107f和与第1区域107f相邻并连接的第2区域107e。第1区域107f是能够通过重力使液体移动的非毛细管空间,第2区域107e是毛细管力发挥作用的毛细管空间。因此,第1区域107f的厚度大于第2区域107e的厚度,第1区域107f具有大于第2区域107e的空间。第1区域107f和第2区域107e的厚度,具体而言是作为流路的厚度已说明的上述范围内的值。
第2区域107e与最外周侧面107a相接,第1区域107f的至少一部分优选比第2区域107e接近旋转轴110。另外,第2流路112的开口112h设置于与第1区域107f相接的侧面中的一个面。
主室107内的液体经由第3流路113向回收室108移送。如以下说明的那样,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以与第2区域102e的空间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与第2区域102e相接的侧面。
主室107中,第1区域107f是能够通过重力使液体移动的空间,因此能够确保与所需相应的大小的空间。另外,第2区域107e是毛细管空间,因此主室107所保持的液体的一部分必然充满第2区域107e。所以,通过第3流路113与第2区域107e相接,能够在主室107内的液体不剩余的情况下将其经由第3流路113向回收室108移送。主室107中除了反应液以外还导入清洗液和基质溶液,因此主室107具有足以保持这些液体的空间,以及能够根据需要将保持的液体向回收室108切实地移送,是重要的特征。
[第3流路113]
第3流路113具有开口113g和开口113h,开口113g与主室107连接,开口113h与回收室108连接。
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优选设置于主室107的侧面之中位于距离旋转轴110最远侧的最外周侧面107a、或与最外周侧面107a相邻的相邻侧面且包含与最外周侧面107a的连接部分的位置。图3D示出开口113g设置在与最外周侧面107a相邻的相邻侧面的例子。如上所述,开口113g与主室107的第2区域107e连接。
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h位于比开口113g远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另外,开口113h优选设置于回收室108的侧面之中位于距离旋转轴110最近侧的最内周侧面108b、或与最内周侧面108b相邻的侧面且接近最内周侧面108b的位置。图3D中示出开口113h设置于最内周侧面108b的一部分的例子。
第3流路113也能够通过毛细管现象吸引主室107中所保持的液体。第3流路113的厚度小于主室107的第2区域107e的厚度。由此,能够使比主室107的第2区域107e更强的毛细管力作用于第3流路113,将主室107的第2区域107e的液体的一部分向第3流路113吸引。
第3流路113还可以通过虹吸原理来控制液体的移动。为此,作为虹吸结构,第3流路113具有第1弯曲部113n和第2弯曲部113m。第1弯曲部113n具有向与旋转轴110相反的一侧凸起的形状,第2弯曲部113m具有向旋转轴110侧凸起的形状。第1弯曲部113n在与第3流路113连接的主室107和回收室108之中,位于接近旋转轴110的一侧的主室107与第2弯曲部113m之间。
这里提到的虹吸原理是指通过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对液体施加的离心力与流路的毛细管力的平衡实现的送液控制。
例如,第3流路113是不具有虹吸结构的毛细管道的情况下,利用由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从反应室106经由第2流路112向主室107移送的过程中,被移送到主室107的液体通过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而充满第3流路113内。该状态下,如果持续进行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则液体不会保持在主室107中,而是经由第3流路113向回收室108移送。此时,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以能够施加比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的旋转速度旋转。
另一方面,如果第3流路113具有虹吸结构,从反应室106移送到主室107的液体,由于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而使液体被引入第3流路113中。但是,如果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持续旋转,并且以能够施加比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的旋转速度旋转,则由于施加于液体的离心力比毛细管力强,从而不会由液体充满整个第3流路113内。即,第3流路113只能由液体充满到与相对于旋转轴110而存在于主室107的液体的液面的距离相同的高度。
另外,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以施加比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弱的离心力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下,通过毛细管力由液体充满第3流路113,不会通过毛细管力使更多的液体移动。
在想要将主室107中的液体向回收室108移送的情况下,通过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以能够施加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以下的离心力的旋转速度(也包括旋转停止)旋转,利用毛细管力由液体充满整个第3流路113。然后,如果以能够施加比第3流路113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的旋转速度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则能够将主室107内的液体向回收室108移送。
因此,通过由虹吸结构构成第3流路113,能够将反应液、清洗液和基质溶液暂时由主室107保持,能够在主室107中适当地进行B/F分离、磁性粒子的清洗和与基质溶液的反应。
如图3D所示,第3流路113具备虹吸结构,因此在将旋转轴110与远离旋转轴110的回收室108的最接近旋转轴110的最内周侧面108b的距离设为R1,将从旋转轴110到第1弯曲部113n位于距离旋转轴110最远侧的点的距离设为R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R1>R2(条件1)。
另外,在旋转轴110和接近旋转轴110的主室107中所保持的液体通过离心力而偏向侧面保持的情况下,将从旋转轴110到液体的液面的距离设为R4,将从旋转轴110到第2弯曲部113m位于距离旋转轴110最近侧的点的距离设为R3时,优选满足R4>R3(条件2)。
通过第3流路113满足条件1、2,在从反应室106向主室107移送反应液的情况下,当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以比施加于第3流路113中的液体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发挥作用的旋转速度旋转时,能够防止被移送到主室107的反应液或清洗液以该状态向回收室108移送。
[回收室108]
回收室108储藏经由第3流路113从主室107移送来的磁性粒子311以外的反应液和使用过的清洗液。回收室108具有比与上述反应液和清洗次数相应的合计使用过的清洗液的合计量大的容量的空间。回收室108保持液体的主要部分优选比主室107远离旋转轴110。
[第1储藏室104]
参照图3F。第1储藏室104储藏用于B/F分离时的清洗的清洗液。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系统中,在B/F分离时能够多次清洗复合体310。因此,第1储藏室104具有能够保持与清洗次数相对应的合计容量的清洗液的空间。
[第4流路114]
第1储藏室104的清洗液经由第4流路114向第1保持室101移送。第4流路115具有开口114g和开口114h。第4流路114的开口114g优选设置于第1储藏室104的侧面之中位于距离旋转轴110最远侧的最外周侧面104a、或与最外周侧面104a相邻的相邻侧面且包含与最外周侧面104a的连接部分的位置。图3F示出开口114g设置于最外周侧面104a与相邻侧面的连接部分的例子。
第4流路114的开口114h位于比开口114g远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开口114h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与第1保持室101的侧面连接。通过开口114h位于比开口114g远离旋转轴110的一侧,当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时,第1储藏室104内的清洗液通过离心力经由第4流路114向第1保持室101移送。第4流路114可以是毛细管道,也可以是能够以重力移送的流路。
[第1保持室101]
第1保持室101保持第1储藏室104中储藏的全部清洗液。然后,为了在主室107中清洗复合体310,将清洗液的一部分向反应室106移送,保持剩余部分。用于一次清洗的清洗液的量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通过第1流路111进行称量。因此,第1保持室101具有第1流路111以上的容积,具有清洗次数的合计的清洗液量以上的容积(例如如果进行两次清洗则为第1流路111的2倍以上的容积,如果进行三次清洗则为第1流路111的3倍以上的容积)。
第4流路114的开口114h相对于第1保持室101的最外周侧面103a,设置于隔着保持液体的空间相对的1个内周侧面。
[第1流路111]
如上所述,第1流路111将第1保持室101与反应室106连接。因此,在向第1储藏室104导入清洗液的情况下,清洗液暂时向反应室106移送,然后向主室107移送。
第1流路111包含第1部分111q和与第1部分111q连接的第2部分111r。第2部分111r是毛细管道。第1部分111q包含开口111g,与第1保持室101连接。第1保持室101的一部分和第1流路111的一部分隔着开口111g,大致位于以旋转轴110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第2部分111r具有第2开口111h,与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连接。第2开口111h比第2流路112的开口112g接近旋转轴110。
第1流路111的第1部分111q包含第1区域111qe和第2区域111qf。第1部分111q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在相对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半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第2区域111qf在第1部分111q中比第1区域111qe接近旋转轴110。第1区域111qe是毛细管空间,第2区域111qf不是能够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充满液体的毛细管空间。例如,第2区域111qf的厚度大于第1区域111qe的厚度。因此,通过第2区域111qf也被液体充满,能够增大量取的清洗液的量。
在第2区域111qf设有空气孔122,第2区域111qf也作为确保空气移动的气体通道发挥作用。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第2区域111qf,在出于任何原因而在第1区域111qe所保持的液体中产生气泡的情况下,气泡向第2区域111qf移动,容易排除液体中的气泡。由此,在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情况下,特别是气泡进入第2部分111r,能够抑制液体的移动被妨碍。
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如果在第1保持室101中保持有清洗液的状态下将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角度变更为清洗液与开口116g接触的位置,则除了第2区域116qf以外,通过毛细管现象由清洗液充满第1流路111中。在该状态下,以施加比施加于第1流路111内的清洗液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的旋转速度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该情况下,如图3G所示,在与旋转轴110垂直的平面上,以将旋转轴110与位置z连结的直线db为基准,分为向第1保持室101移送的清洗液和返回第1流路111的清洗液。基准位置z如图3G所示,是比第1保持室101的空间或第1流路111的空间远离旋转轴110的两个侧面s1、s2,根据与以旋转轴110为中心的圆弧ar的切线方向dt相比,向第1保持室101侧倾斜的面s1与向第2保持室侧倾斜的面s2的边界位置来定义。由此,称量1次量的清洗液,向主室107移送清洗液。被移送到主室107的清洗液如上所述,经由第3流路113向回收室108移送。
[第2储藏室105]
参照图3H。第2储藏室105在使用试样分析系统的分析的开始时储藏基质溶液。对于第2储藏室105的形状不特别限制,可以具有任意形状。
[第5流路115]
第5流路115将第2储藏室105与第2保持室102连接。第5流路115例如在以旋转轴110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由毛细管道构成。第5流路115具有开口115g和开口115h。开口115g优选设置于第2储藏室105的侧面之中距离旋转轴110最远的最外周侧面105a、或与最外周侧面105a相邻的侧面且接近最外周侧面105a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在最外周侧面105a设有开口115g。开口115h与第2保持室102连接。
[第2保持室102]
第2保持室102在使用试样分析系统的分析的开始后,包括清洗在内的B/F分离期间,保持从第2储藏室105移送来的基质溶液。第2保持室102比第2储藏室105远离旋转轴110。第2保持室102具有夹持保持基质溶液的空间的、第1外周侧面102a1和第2外周侧面102a2以及第1内周侧面102b1和第2内周侧面102b2。第1外周侧面102a1与第2外周侧面102a2在半径方向上不重叠,并且,第1外周侧面102a1比第2外周侧面102a2远离旋转轴110。第1内周侧面102b1与第2内周侧面102b2在半径方向上不重叠,并且,第1内周侧面102b1比第2内周侧面102b2远离旋转轴110。
第2保持室102还具有第1外周侧面102a1和与第1内周侧面102b1相邻的相邻侧面102c、以及第2外周侧面102a2和与第2内周侧面102b2相邻的相邻侧面102d。第2保持室102的空间被相邻侧面102c和相邻侧面102d夹持,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g设置于第1内周侧面102b1。另外,以下详述的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g,与相邻侧面102d和第2内周侧面102b2的连接位置相邻。也就是说,第6流路116设置在相邻侧面102d接近旋转轴110的一侧。通过该结构,第2保持室102的空间的大部分比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h远离旋转轴110。因此,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以各种旋转角度保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2保持室102中所保持的基质溶液经由第6流路116向第3保持室103移送。
另外,第1外周侧面102a1远离旋转轴110,第2保持室102的空间包括与第1外周侧面102a1接触并向外周侧突出的凸形状部分102t。由此,通过在第1保持室102的空间的凸形状部分102t保持基质溶液,能够使第2保持室102中所保持的基质溶液的液面与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g分离,能够更切实地抑制经由第6流路116向第3保持室103移送。
[第6流路116]
第6流路116将第2保持室102与第3保持室103连接。第6流路116具有开口116g和开口116h,开口116g设置于第2保持室102的相邻侧面102d。另外,开口116h设置于第3保持室103的侧面之一。第6流路116是能够通过重力使液体移动的流路。
[第3保持室103]
第3保持室103保持经由第6流路116从第2保持室102移送的基质溶液。第3保持室103包括与第2保持室102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1部分103q和与第7流路117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2部分103r。第1部分103q和第2部分103r配置于半径方向。另外,第3保持室103接近第2保持室102的相邻侧面101d。
第3保持室103具有距离旋转轴110最远的最外周侧面103a和与最外周侧面103a相邻的第2相邻侧面103c2。另外,具有最接近旋转轴110的最内周侧面103b和与最内周侧面103b相邻的第1相邻侧面103c1。相对于第3保持室103的空间,第1相邻侧面103c1和第2相邻侧面103c2配置于同一侧,也就是说配置于面向第2保持室102和第7流路117的一侧。在第1相邻侧面103c1与第2相邻侧面103c2之间形成有凹部103s,通过凹部103s分离为第1相邻侧面103c1和第2相邻侧面103c2。
第3保持室103的第1部分103q包括最内周侧面103b和第1相邻侧面103c1,第2部分103r包括最外周侧面103a和第2相邻侧面103c2。
在第3保持室103的第1部分103q中,在第1相邻侧面103c1的接近最内周侧面103b的位置设有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h。
另外,第2部分103r中,在第2相邻侧面103c2的远离最外周侧面103a的位置、更具体而言为最接近旋转轴110的位置,设有第7流路117的开口117g。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在第7流路117为毛细管道的情况下,第2部分103r可以具备将最外周侧面103a与设置第7流路117的开口117g的部分连接的毛细空间103re。该情况下,毛细空间103re优选沿着第2相邻侧面103c2设置。
[第7流路117]
第7流路117具有第1部分117q和第2部分117r、以及开口117g和开口117h。第1部分117q的一端与第2部分117r的一端相互连接。开口117g位于第1部分117q的另一端,如上所述,与第3保持室103的第2相邻侧面103c2连接。开口117h位于第2部分117r的另一端,与主室107连接。第2部分117r是毛细管道。
第1部分117q包括第1区域117qe和第2区域117qf。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117q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第2区域117qf比第1区域117qe接近旋转轴110。第1区域117qe是毛细管空间,第2区域117qf不是能够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充满液体的毛细管空间。例如,第2区域117qf的厚度大于第1区域117qe的厚度,在通过毛细管现象由液体充满第1区域117qe时,第2区域117qf不会被液体充满。在第2区域117qf设有空气孔122。另外,第1区域117qe的厚度优选小于第3保持室103的毛细空间103re的厚度。由此,能够将第3保持室103的毛细空间103re中所保持的基质溶液引入第7流路117。
开口117g位于比开口117h靠近旋转轴110的一侧。为了使第7流路117中的液体实质全部向第3保持室103移送,优选第7流路117的各部分与开口117g相比,位于与旋转轴110距离相同的位置或距离旋转轴110更远的位置。由此,在第7流路117充满基质溶液的状态下,当比施加于第7流路117中的基质溶液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作用于基质溶液时,第7流路117内的全部基质溶液向主室107移送。
第1部分117q的第1区域117qe和第2部分117r的合计容量相当于用于分析的基质溶液的量,通过毛细管力使这些部分被基质溶液充满,由此进行基质溶液的称量。
与第1流路111同样地,第1部分117q的第2区域117qf作为气体通道发挥作用。在出于任何原因而在第1部分117q的第1区域117qe所保持的基质溶液中产生气泡的情况下,气泡向第2区域117qf移动,容易排除基质溶液中的气泡。由此,在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情况下,特别是气泡会进入第2部分117r,能够抑制基质溶液的移动被妨碍。
对第7流路117中第1部分117q的第1区域117qe和第2部分117r为毛细管空间和毛细管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这些空间也可以是通过重力使液体移动的空间和流路。
(试样分析系统501的工作)
对试样分析系统501的工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试样分析系统501的工作的流程图。用于使试样分析系统501工作的、规定控制试样分析系统501的各部分的步骤的程序,例如存储于控制电路205的存储器中,通过运算器执行程序实现以下工作。在以下工序之前,将试样分析用基板100装填于试样分析装置200,并检测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原点。另外,在反应室106的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预先保持有包含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抗体308的干燥剂125。在以下的步骤中,试样分析用基板例如全部以顺时针旋转。但试样分析用基板的旋转方向不限于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
[步骤S11]
首先,如图5所示,将清洗液和基质溶液分别导入第1储藏室104和第2储藏室105。基质溶液包含通过与标识物质307的反应或标识物质307的催化作用而产生发光、荧光或吸收波长的变化的基质。另外,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导入检体溶液。检体可以通过注射器等注入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
如果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导入检体溶液,则检体溶液充满第1部分106q的作为非毛细管空间的第1区域106qf和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qe。第2区域106qe与第2部分106r的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re连接,因此如图6所示,通过毛细管力,检体溶液被吸引到这些毛细管空间。其结果,位于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的检体溶液,向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移动。
由此,干燥剂125与检体溶液接触,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放出到检体溶液中,标识抗体308在检体溶液中溶出。在检体溶液中,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检体中的抗原306、以及标识抗体308,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结合,生成复合体310。为了促进向检体溶液中的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的放出和标识抗体308的溶出,可以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摇动。此时,第5流路115、第4流路114和第2流路112通过毛细管现象,分别被基质溶液、清洗液和包含复合体310的反应液充满。
[步骤S12]
在复合体310生成之后,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使包含复合体310的反应液从反应室106的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向主室107移动。如上所述,第2流路112通过毛细管现象被反应液充满。因此,如果通过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使得比施加于第2流路112内的反应液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作用于反应室106的包含复合体310的反应液,则反应液向主室107移送。被移送到主室107的反应液,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状态下,不会继续向回收室108移送。这是由于如上所述,第3流路113构成虹吸,因此与离心力相抗衡,液体不会在第3流路113中向旋转轴110的方向移动。被移送到主室107的包含复合体310的反应液之中,磁性粒子311的大部分通过磁石121的磁力而被捕捉到最外周侧面107a。
设定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速度,使得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不使反应液等液体由于重力而移动,而是施加比各毛细管道的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以下,对于利用离心力的旋转,设定其旋转速度。另外,在利用离心力的旋转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与反应液的移动同时地,清洗液从第1储藏室104通过第4流路114向第1保持室101移送。另外,基质溶液从第2储藏室105通过第5流路115向第2保持室102移送。
将清洗液、基质溶液和反应液分别全部移送到第1保持室101、第2保持室102和主室107之后,以预定的第1角度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如图7所示,预定的第1角度是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中,能够使被移送到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超过第1流路111的开口111g,不与第1部分111q接触,并且使第2保持室102内的基质溶液不与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g接触,并且使主室107的反应液与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接触的角度。该角度取决于第2保持室102、主室107和第1保持室101的形状、基板100’内的位置、清洗液、基质溶液和反应液的量、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倾斜角度θ等。图7所示的例子中,被投影到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平行的平面上的试样分析系统501的重力方向(由箭头表示),只要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由δ1表示的角度范围内即可。
主室107内的反应液与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接触,由此通过毛细管力而充满第3流路113。
[步骤S13]
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伴随旋转产生离心力,作用于主室107内的反应液和磁性粒子311(复合体310和未反应的磁性粒子)。该离心力使液体和复合体310向主室107的最外周侧面107a侧移动。因此,磁性粒子311被压在最外周侧面107a。
如图8所示,受到离心力的反应液从第3流路113排出,向回收室108移送。通过离心力和磁石121的吸引力的总和,磁性粒子311被强力地压在最外周侧面107a,从而被捕捉。
其结果,仅反应液从第3流路113向回收室108排出,而磁性粒子311留在主室107。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受到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但由于被压在第1保持室101的最外周侧面101a,因此留在第1保持室101内。第2保持室102内的基质溶液也受到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但由于被压在第1外周侧面102a1,因此留在第2保持室102内。
在完成反应液向回收室108的移送和基质溶液向主室107的移送之后,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
由此,反应液与磁性粒子311分离。具体而言,反应液向回收室108移动,磁性粒子311留在主室107。即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停止,也会受到来自磁石121的吸引力,因此磁性粒子311会维持集中于最外周侧面107a的状态。此时的停止角度可以是第1角度,可以是接下来的步骤的第2角度,也可以是其它角度。
[步骤S14]
如图9所示,在上一个步骤中没有以第2角度停止的情况下,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稍微旋转,以预定的第2角度停止。第2角度是使被移送到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与第1流路111的开口111g接触的角度。例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是重力方向位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由δ2所示的角度范围内的角度。
如果清洗液经由开口111g与第1流路111的第1部分111q接触,则通过毛细管力,被第1部分111q的第1区域111qe整体吸入,从而第1流路111的第1部分111q和第2部分111r被清洗液充满。由此,称量1次的量的清洗液。
为了切实地由清洗液充满第1流路111,可以将第2角度作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旋转几次,也就是可以摇动。由于毛细管力作用于第1流路111,因此此时清洗液不会从第1流路111的第2部分111r向主室107移动。
[步骤S15]
接着,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作用于第1流路111和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如参照图3G进行说明的那样,以直线db为基准,位于第1流路111侧的清洗液经由第1流路111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移动。另外,以直线db为基准,位于第1保持室101侧的清洗液通过离心力而返回第1保持室101。由此,如图10所示,仅是由第1流路111称量的清洗液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移送。
基质溶液在第2保持室102中被离心力压在第1外周侧面102a1。因此,基质溶液留在第2保持室102内。同样地,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也在第1保持室101中被离心力压在最外周侧面101a。因此,清洗液留在第1保持室101内。
第1流路111内的清洗液全部移动到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之后,如图11所示,以预定的第3角度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第3角度是能够使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不与开口111g接触的角度。例如图11所示的例子中,被投影到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平行的平面上的试样分析系统501的重力方向,只要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上由δ3所示的角度范围内即可。
如果称量好的清洗液被导入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则清洗液充满第1部分106q的作为非毛细管空间的第1区域106qf和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qe。第2区域106qe与第2部分106r的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re连接,因此通过毛细管力,清洗液被吸引到这些毛细管空间。其结果,位于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的清洗液,向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移动。由此,残留在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的反应溶液与清洗液混合。也就是说,通过清洗液清洗反应室106。
反应室106内的清洗液与第2流路112的开口112g接触,由此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充满第2流路112。
[步骤S16]
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使清洗液从反应室106的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向主室107移动。第2流路112被清洗液充满,因此如果通过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使比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作用于第2流路112内的清洗液,则清洗液向主室107移送。由此,残留在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的反应溶液,与清洗液一起向主室107移送。另外,主室107内的磁性粒子311与清洗液接触,进行第1次清洗。
被移送到主室107的清洗液,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状态下,不会继续向回收室108移送。这是由于如上所述,第3流路113构成虹吸,因此与离心力相抗衡,清洗液不会在第3流路113中向旋转轴110的方向移动。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和第2保持室102内的基质溶液留在各自的室内。
如图12所示,反应室106的清洗液全部移动到主室107之后,以预定的第4角度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第4角度是能够使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不与开口111g接触,并且使被移送到主室107的清洗液与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接触的角度。例如图12所示的例子中,被投影到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平行的平面上的试样分析系统501的重力方向,只要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上由δ4所示的角度范围内即可。
主室107内的清洗液与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接触,由此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充满第3流路113。
[步骤S17]
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伴随旋转产生离心力,作用于主室107内的清洗液和磁性粒子311。该离心力使清洗液和磁性粒子311向主室107的最外周侧面107a侧移动,磁性粒子311通过离心力和磁石121的吸引力而在最外周侧面107a被捕捉。
如图13所示,受到离心力的清洗液从第3流路113排出,向回收室108移送。因此,仅清洗液从第3流路113排出,磁性粒子311留在主室107。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和第2保持室102的基质溶液分别被压在最外周侧面101a和第1外周侧面102a1,留在第1保持室101和第2保持室102内。
在完成清洗液向回收室108的移送之后,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由此,清洗液与磁性粒子311分离。具体而言,清洗液向回收室108移动,磁性粒子311留在主室107。即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停止,也会受到来自磁石121的吸引力,因此磁性粒子311会维持被集中于最外周侧面107a的状态。此时的停止角度可以是第4角度,也可以是接下来的步骤的第5角度。
[步骤S18]
如图14所示,在上一个步骤中没有以第5角度停止的情况下,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稍微旋转,以预定的第4角度停止。第5角度是使被移送到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与第1流路111的开口111g接触的角度。例如图14所示的例子中,是重力方向位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由δ5表示的角度范围内的角度。步骤S4中留在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的量不同,因此角度范围δ5与角度范围δ2不同。
清洗液通过第1流路111的第1部分111q中的毛细管力而从第1保持室101被吸入第1流路111,第1流路111的第1部分111q和第2部分111r被清洗液充满。由此,再次称量1次的量的清洗液。
为了切实地由清洗液充满第1流路111,可以将第5角度作为中心,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摇动。由于毛细管力作用于第1流路111,因此此时清洗液不会从第1流路111向主室106移动。
[步骤S19]
接着,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作用于第1流路111和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与第1次的清洗同样地,以图3G所示的直线db为基准,位于第1流路111侧的清洗液经由第1流路111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移动。另外,以直线db为基准,位于第1保持室101侧的清洗液通过离心力而返回第1保持室101。由此,如图15所示,仅是通过第1流路111称量的清洗液向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移送。
基质溶液通过离心力,在第2保持室102中被压在第1外周侧面102a1。因此,基质溶液留在第2保持室102内。同样地,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也通过离心力,在第1保持室101中被压在最外周侧面101a。因此,清洗液留在第1保持室101内。
如图16所示,第1流路111内的清洗液全部移动到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之后,以预定的第6角度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停止。第6角度是能够使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不与开口111g接触的角度。例如图16所示的例子中,被投影到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平行的平面上的试样分析系统501的重力方向,只要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上由δ6所示的角度范围内即可。
与第1次清洗同样地,如果称量好的清洗液被导入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则清洗液充满第1部分106q的作为非毛细管空间的第1区域106qf和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qe。第2区域106qe与第2部分106r的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re连接,因此通过毛细管力,清洗液被吸引到这些毛细管空间。其结果,位于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的清洗液,向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移动。由此,有可能留在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的反应溶液,与清洗液混合。也就是说,通过清洗液再次清洗反应室106。
反应室106内的清洗液与第2流路112的开口112g接触,由此通过毛细管现象充满第2流路112。
[步骤S20]
与第1次清洗同样地,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使清洗液从反应室106的第2部分106r的第2区域106re向主室107移动。第2流路112被清洗液充满,因此如果通过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使比毛细管力强的离心力作用于第2流路112内的清洗液,则清洗液向主室107移送。由此,可能残留在反应室106的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的反应溶液,与清洗液一起向主室107移送。另外,主室107内的磁性粒子311与清洗液接触,进行第2次清洗。
被移送到主室107的清洗液,如上所述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状态下,不会继续向回收室108移送。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和第2保持室102内的基质溶液留在各自的室内。
如图17所示,反应室106的清洗液全部移动到主室107之后,以预定的第7角度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停止。第7角度是能够使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不与开口111g接触,并且使被移送到主室107的清洗液与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接触的角度。例如图17所示的例子中,被投影到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平行的平面上的试样分析系统501的重力方向,只要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上由δ7所示的角度范围内即可。
主室107内的清洗液与第3流路113的开口113g接触,由此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充满第3流路113。
[步骤S21]
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伴随旋转产生离心力,作用于主室107内的清洗液和磁性粒子311。该离心力使清洗液和磁性粒子311向主室107的最外周侧面107a侧移动,磁性粒子311通过离心力和磁石121的吸引力,在最外周侧面107a被捕捉。
受到离心力的清洗液从第3流路113排出,向回收室108移送。因此,仅清洗液从第3流路113排出,磁性粒子311留在主室107。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被压在最外周侧面103a,留在第1保持室101内。基质溶液也被压在第1外周侧面102a1,留在第2保持室102内。
在完成清洗液向回收室108的移送之后,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由此,如图18所示,清洗液与磁性粒子311分离。具体而言,清洗液向回收室108移动,磁性粒子311留在主室107。即使停止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也会受到来自磁石121的吸引力,因此磁性粒子311会维持被集中于最外周侧面107a的状态。此时的停止角度可以是第7角度,也可以是接下来的步骤的第8角度。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B/F分离和清洗。
[步骤S22]
首先使基质溶液从第2保持室102向第3保持室103移动。如图19所示,在上一个步骤中没有以第8角度停止的情况下,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稍微旋转,从而以预定的第8角度停止。此时,试样分析用基板100顺时针旋转。第8角度是能够使第2保持室102内的基质溶液与第6流路116的开口116g接触,并且使全部基质溶液通过重力向第3保持室103移动的角度。大致是第6流路116沿着重力方向配置的角度。由此,第2保持室102内的基质溶液向第3保持室103移送。
接着,如图20所示,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顺时针旋转,在第3保持室103内,以基质溶液与第2部分103r的毛细空间103re接触的预定的第9角度停止。通过毛细空间103re与基质溶液的接触,基质溶液被毛细空间103re吸引。如图21所示,充满毛细空间103re的基质溶液,通过毛细管力而从开口117g被吸入第7流路117,从而使第7流路的第1部分117q的第1区域117qe和第2部分117r被基质溶液充满。由此称量基质溶液。
为了切实地由基质溶液充满第7流路117,可以将第9角度作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旋转几次,也就是使其摇动。由于毛细管力作用于第7流路117,因此此时清洗液不会从第7流路117的第2部分112r向主室107移动。
[步骤S23]
然后,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作用于第7流路117和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第7流路117内的基质溶液通过离心力向主室107移动。比开口112g靠近第3保持室103侧的基质溶液被离心力压在第3保持室103的最外周侧面102a,留在第3保持室103内。
移动到主室107的基质溶液中包含基质。该基质通过与保持在主室107的磁性粒子311中的标识抗体308所含的标识物质307反应,或者通过标识物质307的催化反应,产生发光、荧光或吸收波长的变化。
在完成基质溶液向主室107的移送之后,如图22所示,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旋转以第10角度停止。第10角度是主室107相对于光学测定单元207以预定的位置关系配置,使得光学测定单元207的光接收元件与主室107接近等,能够检测主室107内的基质的发光、荧光或吸收波长的变化的角度。
[步骤S24]
光学测定单元207对保持于主室107的液体进行光学测定。具体而言,光学测定单元207检测与磁性粒子311所含的复合体310结合的标识抗体308的标识物质307所对应的基质的色素、发光、荧光等信号。由此,能够进行抗原306的检测、抗原306的浓度的定量等。
由光学测定单元207进行的光学测定,可以在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状态下进行。该情况下,在步骤S21中,完成基质溶液向主室107的移送之后,可以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的状态下检测基质的色素、发光、荧光等信号。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保持清洗液的第1保持室101通过第1流路111而与反应室106连接,由第1流路111称量的清洗液,经由反应室106向应清洗的保持有复合体310的主室107移送。因此,即使在反应室106残留有反应液的情况下,也能够由清洗液进行清洗,通过残留的反应液被移送到保持有复合体310的室而与基质溶液反应,能够抑制检体的测定产生误差。由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检体的检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B/F分离和清洗工序中,保持基质溶液的第1保持室101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的空间,并且在与最外周侧面相邻的两个相邻侧面之中,与接近反应室106、保持清洗液的第1保持室101和主室107的相邻侧面相对地,在距离它们更远的相邻侧面且接近旋转轴110的一侧设有第6流路116的开口。因此,无论以怎样的角度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基质溶液都难以与第6流路116的开口111g接触,能够抑制基质溶液向第3保持室103移送。
(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其它实施方式例子)
上述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00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反应室106的其它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反应室106具有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但也可以不具有第1部分106q。
图23A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1中,反应室106’仅具有第2部分的第2区域106re’。第1流路111的第2部分111r与反应室106’的最外周侧面106ra相对,与最接近旋转轴110的最内周侧面106rb连接。在第2区域106re’保持有干燥剂125。第2区域106re’可以是毛细管空间,也可以是非毛细管空间。另外,干燥剂125可以不保持在第2区域106re’。该情况下,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305和标识物质307可以与检体溶液一起导入反应室106’,也可以从其它室移送它们。
具备这样的结构的反应室106’的情况下,清洗液经由反应室106’向主室107移送,因此能够得到通过清洗液清洗反应室106’的效果。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省略试样分析系统501的上述工作之中的步骤S16和步骤S20。另外,第2流路112可以是能够利用毛细管力进行移送的流路,也可以是能够利用重力进行移送的流路。
另外,图23B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2中,反应室106”具有第2部分的第1区域106rf’和第2区域106re’,不具有第1部分。第1区域106rf’是非毛细管空间,第2区域106re’是毛细管空间。图23B所示的例子中,干燥剂125配置于第2区域106re’。但是,也可以不具备干燥剂125。
具备这样的结构的反应室106”的情况下,清洗液经由反应室106”向主室107移送,因此能够得到通过清洗液清洗反应室106”的效果。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省略试样分析系统501的上述工作之中的步骤S16和步骤20。另外,第2流路112可以是能够利用毛细管力进行移送的流路,也可以是能够利用重力进行移送的流路。
[第1流路111的其它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流路111具有能够称量清洗液的毛细管空间,但第1流路也可以不具备称量功能。
图24A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3,在第1流路211是能够利用重力进行液体移送的流路这一点,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00不同。
第1流路211不具备称量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试样分析用基板163的旋转角度,能够控制从第1保持室101流向第1流路211的清洗液的量,分多次将清洗液向反应室106移送。
第1保持室101具有距离旋转轴110最远的最外周侧面101a和与最外周侧面101a相邻的相邻侧面101c,由最外周侧面101a和相邻侧面101c形成在旋转轴110侧具有开口的凹部的空间。第1流路211是具有开口211g和开口211h的能够利用重力进行液体移送的流路,开口211g设置于相邻侧面101c接近旋转轴110的一侧的位置。第1流路211的开口211h与反应室的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连接。
如上所述,在以保持于第1保持室101内的清洗液与开口211g接触的角度保持试样分析用基板163的情况下,通过重力使清洗液开始流向第1流路211,通过清洗液的移动使清洗液的表面后退,移送清洗液直到清洗液的表面与开口211g一致为止。因此,通过使保持试样分析用基板163的角度位置不同,能够多次将清洗液向反应室106移送。
图24B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4和图24C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5,是试样分析用基板163的另一变形例,在具备图23A中所示的反应室106’和图23B所示的反应室106”这一点上,与试样分析用基板163不同。即使是这些试样分析用基板,也能够得到上述清洗反应室的效果。
第1流路可以是能够利用毛细管力移送液体的流路。图25A~图25C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6、167、168,代替图24A~图24C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3、164、165的第1流路211,具备能够利用毛细管力移送液体的第1流路211’。该情况下,第1流路211’优选构成虹吸。通过具有虹吸结构,在使保持于反应室中的反应液向主室移送时,能够防止从第1储藏室104移送到第1保持室101的清洗液以该状态经由第1流路211’向反应室移送。
根据该技术构成,通过试样分析用基板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使清洗液从第1保持室101向反应室106、106’、106”移送。因此,难以将清洗液分多次向反应室106、106’、106”移送。
[第1保持室和第1流路的其它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流路111称量了清洗液,但也可以通过第1保持室称量清洗液。图26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9,具备包含第1部分133q、第2部分133r、以及将第2部分133r与第1部分133q连接的连结部分133p的第1保持室133。
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133q的一部分和第2部分133r,大致配置在以旋转轴110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由基板100’的内表面构成的壁部分100f位于第2部分133r与第1部分133q之间。壁部分100f划分第2部分133r和第1部分133q。连结部分133p位于与基板100’的壁部分100f相同的半径方向上,并且比壁部分100f靠近旋转轴110侧。连结部分133p不会通过毛细管现象被液体充满,而是通过重力使液体在第1部分133q与第2部分133r之间移动。
第2部分133r包含比以旋转轴110为中心、以将旋转轴110与壁部分100f的最接近旋转轴的点100e连结的线段为半径的圆弧ca靠外侧(与旋转轴110分离)的部分133re。通过该部分133re,能够量取用于1次清洗的预定的量的清洗液。
另外,从旋转轴110到第2部分133r的第1流路111的开口111g的距离,比从旋转轴110到壁部分100f的最接近旋转轴的点100e的距离长。因此,能够使由部分133re量取的清洗液通过由旋转带来的离心力而从第1流路111向反应室106移送。
第1保持室133的第1部分133q包括侧部133qt和底部133qs。侧部133qt在以旋转轴110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位于第1储藏室104的侧面。底部133qs比第1储藏室104远离旋转轴110。另外,第1部分133q的侧部133qt的一部分和整个底部133qs,比第2部分133r远离旋转轴110。
侧部133qt优选包括比圆弧ca靠近旋转轴110侧的部分133qt’和靠近外侧的部分133qt”。如上所述,部分133qt’与第1部分133q在圆周方向上相邻,并与连结部分133p连接。
第1保持室133的第1部分133q之中比圆弧ca靠外侧(远离旋转轴110)的部分、也就是部分133qt”和底部133qs的合计的容积,优选大于第1储藏室104所保持的清洗液的总量。
第1保持室133的空间包括底部133qs,由此在试样分析用基板169以预定的角度停止的状态下,存储于第1储藏室104的清洗液的一部分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充满第4流路114。并且,通过在清洗液充满第4流路114的状态下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69旋转,通过离心力,第1储藏室104中的清洗液经由第4流路114向底部133qs移送。
如果以预定的角度保持试样分析用基板169,则通过重力,被移送到第1保持室133的底部133qs的清洗液的一部分通过连结部分133p向第2部分133r流动,充满第2部分133r的至少一部分。然后,如果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00旋转,则离心力作用于充满第2部分133r的清洗液,以将旋转轴110与壁部分100f的最接近旋转轴110的点100e连结的线段为半径的圆弧ca(图26中由虚线表示)和第2部分133r的清洗液的液面一致的方式,保持于第2部分133r的清洗液之中剩余的量返回第1部分133q。由此,量取清洗液的预定量。第2部分133r的比以将旋转轴110与壁部分100f的最接近旋转轴110的点100e连结的线段为半径的圆弧ca靠外侧的部分的容积,是第1保持室133的容积的1/2以下。
图26中作为第1部分133q示出了包括侧部133qt的一部分和底部133qs的结构,但第1部分133q只要包含比以旋转轴110为中心、以将旋转轴110与壁部分100f的最接近旋转轴110的点连结的线段为半径的圆弧靠外侧的部分即可。
在第1保持室133中,以一定量量取的清洗液,通过毛细管现象充满第1流路111,然后,通过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69以能够施加比施加于第1流路111内部的液体的毛细管力大的离心力的转速旋转,利用该离心力通过第1流路111向主室107移送。
图26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69具备图3B等所示的反应室106,但也可以具备图23A和图23B所示的反应室106’或106”。
[保持清洗液的室的其它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保持室101保持有多次量的清洗液,但也可以具备多个保持1次量的清洗液的室。
图27所示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70具备第1储藏室104A、第3储藏室104B、第4流路114A、第8流路114B、第1保持室101A、第4保持室101B、第1流路111A和第10流路111B。
第1储藏室104A、第4流路114A、第1保持室101A、第1流路111A和第3储藏室104B、第8流路114B、第4保持室101B、第10流路111B,独立地保持1次量的清洗液,构成向反应室106移送的路径。
第4流路114A和第8流路114B,分别将第1储藏室104A和第3储藏室104B与第1保持室101A和第4保持室101B连接,第1流路111A和第10流路111B将第1保持室101A和第4保持室101B与反应室106连接。
第4流路114A和第8流路114B是毛细管路,具备虹吸结构。另一方面,第1流路111A和第10流路111B具有能够通过重力移送液体的结构。另外,第1保持室101A和第1流路111A分别比第1储藏室104A和第3储藏室104B远离旋转轴110。第1流路111A和第10流路111B能够通过重力移送液体。
第1保持室101A具有最外周侧面101Aa和与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101Ac。可以在最外周侧面101Aa与相邻侧面101Ac之间设置用于使角(棱)平滑的锥面、曲面等。在相邻侧面101Ac的两端之中没有设置最外周侧面101Aa的一端配置有第1流路111A的开口111Ag。通过最外周侧面101Aa和相邻侧面101Ac,形成在旋转轴110侧具有开口的凹部,保持1次量的清洗液。
同样地,第4保持室101B具有最外周侧面101Ba和与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101Bc。可以在最外周侧面101Ba与相邻侧面101Bc之间设置用于使角(棱)平滑的锥面、曲面等。在相邻侧面101Bc的两端之中没有设置最外周侧面101Ba的一端配置有第10流路111B的开口111Bg。通过最外周侧面101Ba和相邻侧面101Bc,形成在旋转轴110侧具有开口的凹部,保持1次量的清洗液。
如图27所示,第1保持室101A、第4保持室101B位于通过将主室106的中心与旋转轴110连结的直线划分的两个区域的同一方。
为了使第1保持室101A的凹部和第4保持室101B的凹部能够保持液体,以试样分析用基板170的旋转轴110相对于重力方向大于0°且为90°以下的角度倾斜的方式支撑。另外,以反应室106在重力方向上比第1保持室101A、第4保持室101B靠近下方的方式,将试样分析用基板170以预定的旋转角度保持。该情况下,从与旋转轴110平行的方向观察,第1保持室101A的相邻侧面101Ac与第4保持室101B的相邻侧面101Bc不平行,由此,即使任一室所保持的全部清洗液通过重力向反应室106移送,其它室也能够保持清洗液的至少一部分。因此,通过适当选择试样分析用基板170的旋转角度,能够在不同的定时选择性地从第1保持室101A、第4保持室101B向反应室106移送清洗液。
图27所示的例子中,从与旋转轴110平行的方向观察,相对于将反应室106的中心与旋转轴110连结的直线,相邻侧面101Ac形成的角度α大于相邻侧面101Bc形成的角度β。因此,从第1保持室101A、第4保持室101B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反应室106靠下方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70的旋转角度(图27所示的P1与6点钟方向一致的旋转角度)开始,使试样分析用基板170旋转的情况下,先通过相邻侧面101Ac平行于与重力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水平方向),能够将第1保持室101A内的全部清洗液选择性地向反应室106移动,然后能够将第4保持室101B所保持的清洗液选择性地向主室107移送。
[反应室的其它例]
参照图3C等进行了说明的试样分析用基板100的反应室106中,第1部分106q和第2部分106r分别具有毛细管空间和非毛细管空间。反应室中的毛细管空间和非毛细管空间不限于此,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如图28A所示,例如反应室可以包含仅具有第1区域106qf的第1部分106q、以及具有第1区域106rf和第2区域106re的第2部分106r。也就是说,在图3C等所示的反应室106中,可以不具有第1部分106q的第2区域106qe。该情况下,第2部分106r中,第1区域106rf比第2区域106re接近旋转轴110,第1区域106rf与第1部分106q的第1区域106qf连接。第1区域106qf和第1区域106rf是非毛细管空间,第2区域106re是毛细管空间。
另外,如图28B所示,第2部分106r可以不包含第1区域106rf。该情况下,第2部分106r仅由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re构成,第2区域106re与第1部分106q的第2区域106qe连接。第1部分106q中的第2区域106qe,除了壁部分126的周围以外,可以包含位于比壁部分126靠旋转轴110侧的与第2部分106r连接的106s。
另外,如图28D所示,可以设为第1部分106q仅包含作为非毛细管空间的第1区域106qf,第2部分106r仅包含作为毛细管空间的第2区域106re。该情况下,第1部分106q与第2部分106r的边界(连接部分)位于将壁部分126的最接近旋转轴110的点126p与旋转轴110连结的半径上的位置。
另外,如图28E所示,反应室可以不具有第1部分。该情况下,第1部分106q可以包含第1区域106qf和第2区域106qe,第1区域106qf比第2区域106qe接近旋转轴110。
[其它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中,设想为使用磁性粒子的测定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并不限定于使用磁性粒子的测定系统。例如,作为1次抗体固定化的对象,可以由室内的壁面来代替磁性粒子。即,在室由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之类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物理吸附于室内的壁面而使1次抗体固定化,能够在室内进行与抗原、标识抗体的夹心型的结合反应。另外,在室内的壁面具有能够与1次抗体结合的官能基(例如氨基、羧基),能够通过化学结合使1次抗体固定化,能够在室内进行与抗原、标识抗体的夹心型的结合反应。另外,如果是在室内的壁面具备金属基板的结构,例如能够利用SAM将1次抗体与金属基板结合从而使其固定化,能够在室内进行与抗原、标识抗体的夹心型的结合反应。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结合使一次抗体固定于室壁面的情况,用于主要检测色素、化学发光或荧光的信号的系统。另一方面,使一次抗体固定于金属基板的情况,用于作为信号主要检测电化学信号(例如电流)、电化学发光的信号的系统。该情况下,不需要图3B所示的磁石121。另外,复合体310形成的反应场不是反应室106,而变为主室107。因此,一次抗体需要固定于主室107的壁面。
另外,本公开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不仅能够应用于非竞争性方法(夹心免疫测定法),也能够应用于竞争性方法、利用杂交的基因检测法。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B/F分离的清洗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和试样分析系统,能够应用于将清洗液以外的溶液如上所述分成几次导入同一室的各种试样分析方法。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持续进行液体向室的导入,但也可以通过适当进行试样分析用基板的旋转和停止的控制、停止时的角度的控制,从而在中间包括其它工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两次清洗,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三次以上。
产业可利用性
本申请公开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能够应用于利用各种反应的检体中的特定成分的分析。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试样分析用基板
100’ 基板
100a 底基板
100b 盖基板
100c、100d 主面
100f 壁部分
101、101A 第1保持室
101B 第4保持室
101a、102a 最外周侧面
101c、101d 相邻侧面
102 第2保持室
103 第3保持室
104 第1储藏室
105 第2储藏室
106 主室
106q 第1部分
106qa 最外周侧面
106qe 第2区域
106qf 第1区域
106r 第2部分
106ra 最外周侧面
106rb 最内周侧面
106re 第2区域
106rf 第1区域
107 主室
108 回收室
110 旋转轴
111 第1流路
112 第2流路
113 第3流路
114 第4流路
115 第5流路
116 第6流路
117 第7流路
120 磁石收纳室
121 磁石
122 空气孔
123 开口
125 干燥剂
126 壁部分
161~169 试样分析用基板
200 试样分析装置
201 电机
201a 转台
203 原点检测器
203a 光源
203b 光接收元件
203c 原点检测电路
204 旋转角度检测电路
205 控制电路
206 驱动电路
207 光学测定单元
210 标记
210a 边缘
210b 边缘
302 磁性粒子
304 一次抗体
305 磁性粒子固定化抗体
306 抗原
307 标识物质
308 标识抗体
310 复合体
311 磁性粒子
501 试样分析系统

Claims (20)

1.一种试样分析用基板,是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的试样分析用基板,具备基板、第1保持室、反应室、第1流路、主室、第2流路和磁石收纳室,
所述基板具有旋转轴,
所述第1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1液体的第1空间,
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包含检体的液体试样的空间,
所述第1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1开口和第2开口,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分别与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连接,
所述主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所述包含检体的液体试样和表面固定有配体的磁性粒子的空间,
所述第2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3开口和第4开口,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分别与所述反应室和所述主室连接,
所述磁石收纳室位于所述基板内,能够收纳磁石,
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第2开口位于比所述第3开口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磁石收纳室配置于,在所述磁石收纳室收纳有磁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磁石将所述主室中的所述磁性粒子捕捉到所述主室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反应室的空间内的干燥剂,
所述干燥剂包含所述磁性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非毛细管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毛细管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非毛细管空间和毛细管空间,
所述第1开口与所述非毛细管空间相接,
所述第3开口与所述毛细管空间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非毛细管空间具有比所述毛细管空间接近旋转轴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反应室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
所述基板具有位于所述反应室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的壁部分,
所述壁部分在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形成凸部,
在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中,所述毛细管空间的一部分和所述非毛细管空间的一部分分别位于比圆弧远的一侧,所述圆弧以将所述壁部分的最接近所述旋转轴的点与所述旋转轴连结的线段为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将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连接的所述毛细管空间的一部分,位于在所述第1部分侧的所述壁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还具备回收室和第3流路,
所述回收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空间,
所述第3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5开口和第6开口,所述第5开口和所述第6开口分别与所述主室和所述回收室连接,
所述第5开口位于比所述第6开口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是非毛细管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保持室具有距离所述旋转轴最远的最外周侧面、和与所述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
由所述最外周侧面和所述相邻侧面形成凹部,
在以预定的角度位置保持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的情况下,在所述凹部保持所述第1液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是毛细管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具有虹吸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隔着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1保持室的一部分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第1保持室的空间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和连结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位于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将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连结,
所述基板具有划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空间的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的壁部分,
所述反应室比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2部分远离所述旋转轴,
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空间的所述连结部分位于比所述基板的所述壁部分靠所述旋转轴侧,
所述第1流路与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空间的所述第2部分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还具备第4保持室和第8流路,
所述第4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2液体的空间,
所述第8流路将所述第4保持室与所述反应室连接,移送所述第2液体,
所述第1保持室具有:距离所述旋转轴最远的最外周侧面、与所述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以及由所述最外周侧面和所述相邻侧面形成的凹部,
所述第4保持室具有:距离所述旋转轴最远的最外周侧面、与所述最外周侧面相邻的相邻侧面、以及由所述最外周侧面和所述相邻侧面形成的凹部,
从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相邻侧面与所述第4保持室的相邻侧面不平行。
17.一种试样分析系统,具备试样分析装置和权利要求1~16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试样分析装置具有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绕着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旋转和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构成为能够由所述运算器执行的程序,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程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
所述程序,在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相关反应室导入了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被装填于所述试样分析装置的情况下,
(a)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所述反应室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b)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c)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反应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18.一种试样分析装置,具备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使权利要求1~16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绕着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旋转和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构成为能够由所述运算器执行的程序,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程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
所述程序,在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相关反应室导入了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被装填于所述试样分析装置的情况下,
(a)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所述反应室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b)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c)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反应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19.一种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所述试样分析系统具备试样分析装置和权利要求1~16的任一项所述的试样分析用基板,
所述试样分析装置具有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绕着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旋转和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运算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构成为能够由所述运算器执行的程序,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程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角度检测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
所述程序,在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相关反应室导入了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分析用基板被装填于所述试样分析装置的情况下,
(a)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所述反应室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b)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c)通过使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旋转,将反应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20.一种试样分析用基板的使用方法,是使用试样分析用基板进行液体移送的方法,
所述试样分析用基板是通过旋转运动进行液体的移送的试样分析用基板,具备基板、第1保持室、反应室、第1流路、主室、第2流路和磁石收纳室,
所述基板具有旋转轴,
所述第1保持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第1液体的第1空间,
所述反应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包含分析物的液体试样的空间,
所述第1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1开口和第2开口,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分别与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连接,
所述主室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用于保持所述包含分析物的液体试样和表面固定有配体的磁性粒子的空间,
所述第2流路位于所述基板内,具有第3开口和第4开口,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分别与所述反应室和所述主室连接,
所述磁石收纳室位于所述基板内,能够收纳磁石,
所述第1开口位于比所述第2开口靠近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第2开口位于比所述第3开口靠近旋转轴的一侧,
所述磁石收纳室配置于,在所述磁石收纳室收纳有磁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磁石将所述主室中的所述磁性粒子捕捉到所述主室内的位置,
所述方法,
(a)向所述第1保持室和所述反应室分别导入第1液体和液体试样,
(b)将所述反应室中的所述液体试样向所述主室移送,
(c)在所述工序(b)之后,将所述第1保持室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反应室移送,
(d)将所述反应室中的所述第1液体向所述主室移送。
CN201680076630.4A 2015-12-28 2016-12-22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记录介质 Active CN108431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6412 2015-12-28
JP2015-256412 2015-12-28
PCT/JP2016/088569 WO2017115733A1 (ja) 2015-12-28 2016-12-22 試料分析用基板、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試料分析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610A true CN108431610A (zh) 2018-08-21
CN108431610B CN108431610B (zh) 2022-04-05

Family

ID=5922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630.4A Active CN108431610B (zh) 2015-12-28 2016-12-22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2356B2 (zh)
EP (1) EP3399319A4 (zh)
JP (1) JP6768002B2 (zh)
CN (1) CN108431610B (zh)
WO (1) WO20171157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9441A (zh) * 2018-11-16 2021-06-25 普和希控股公司 试料分析用基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2568B2 (ja) * 2015-12-24 2020-11-25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用基板、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試料分析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TWI655417B (zh) * 2017-05-05 2019-04-01 Feng Chia University 微流體檢驗裝置及其微流體控制方法
JP6435387B1 (ja) * 2017-09-29 2018-12-0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装置
CN112334777A (zh) * 2018-06-20 2021-02-05 普和希控股公司 试料分析用基板
JP6994113B2 (ja) * 2018-07-02 2022-01-14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用基板および試料分析方法
US20220119752A1 (en) 2019-02-05 2022-04-21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Sample treating device
CN113009136B (zh) * 2020-08-21 2024-04-05 东莞东阳光医疗智能器件研发有限公司 小型多指标检测样本分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3684A1 (en) * 1996-09-28 1998-04-02 Central Research Laboratories Limi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hemical analysis
US20080102537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Harding Philip H Method of detecting analytes in a microfluidic sample and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1883985A (zh) * 2008-02-05 2010-11-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析用仪器和使用该分析用仪器的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CN103487594A (zh) * 2008-07-17 2014-0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析用器件及使用该分析用器件的分析方法
US8703070B1 (en) * 2012-04-24 2014-04-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immunoassay
US20140242721A1 (en) * 2011-06-03 2014-08-28 Radisens Diagnostics Ltd. Microfluidic Disc For Use In With Bead-Based Immunoassay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2606A (en) 1990-06-04 1993-09-07 Abaxis, Incorporated Sample metering port for analytical rotor having overflow chamber
US6887693B2 (en) * 1998-12-24 2005-05-03 Cepheid Device and method for lysing cells, spores, or microorganisms
JP4501793B2 (ja) 2005-06-24 2010-07-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
JP4702182B2 (ja) * 2006-05-25 2011-06-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分析用デバイス及び光学分析装置
EP1939629A3 (en) * 2006-08-11 2011-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entrifugal Force Based Magnet Position Control Device and Disk-Shaped Micro Fluidic System
KR101343034B1 (ko) 2006-09-05 2013-12-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원심력 기반의 단백질 검출용 미세유동 장치 및 이를포함하는 미세유동 시스템
EP2253958B1 (en) * 2009-05-18 2013-04-17 F. Hoffmann-La Roche AG Centrifugal force based microfluid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analysis of samples
EP2309266A1 (en) 2009-09-21 2011-04-13 F. Hoffmann-La Roche AG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reactions in an analytical device
TWI475226B (zh) * 2012-08-01 2015-03-01 Univ Feng Chia 利用分流結構進行生化檢測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CN106489072B (zh) * 2014-06-06 2019-05-14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具有计量室的用于分析生物样品的旋转筒
US10539582B2 (en) * 2014-06-30 2020-01-21 Phc Holdings Corporation Substrate for sample analysis, sample analysis device,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liquid from liquid that contains magnetic 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3684A1 (en) * 1996-09-28 1998-04-02 Central Research Laboratories Limi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hemical analysis
US20080102537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Harding Philip H Method of detecting analytes in a microfluidic sample and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1883985A (zh) * 2008-02-05 2010-11-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析用仪器和使用该分析用仪器的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CN103487594A (zh) * 2008-07-17 2014-0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析用器件及使用该分析用器件的分析方法
US20140242721A1 (en) * 2011-06-03 2014-08-28 Radisens Diagnostics Ltd. Microfluidic Disc For Use In With Bead-Based Immunoassays
US8703070B1 (en) * 2012-04-24 2014-04-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immunoassa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9441A (zh) * 2018-11-16 2021-06-25 普和希控股公司 试料分析用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62356B2 (en) 2022-03-01
US20190018007A1 (en) 2019-01-17
EP3399319A1 (en) 2018-11-07
WO2017115733A1 (ja) 2017-07-06
JPWO2017115733A1 (ja) 2018-11-01
CN108431610B (zh) 2022-04-05
EP3399319A4 (en) 2019-01-02
JP6768002B2 (ja) 2020-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610A (zh)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CN107209193B (zh)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以及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JP6588909B2 (ja) 試料分析用基板、試料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磁性粒子を含む液体から液体を取り除く方法
JP6588908B2 (ja) 試料分析用基板、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試料分析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6588910B2 (ja) 試料分析用基板、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試料分析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CN108431609A (zh) 试样分析用基板、试样分析装置、试样分析系统和试样分析系统用程序
JP6994113B2 (ja) 試料分析用基板および試料分析方法
JP6972337B2 (ja) 試料分析用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