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0074A -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0074A
CN108430074A CN201810068944.0A CN201810068944A CN108430074A CN 108430074 A CN108430074 A CN 108430074A CN 201810068944 A CN201810068944 A CN 201810068944A CN 108430074 A CN108430074 A CN 108430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signal
channel
noise ratio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89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伟亮
杨炎坤
钟亚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HONG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HONG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HONG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HONG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89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30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0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借此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发现每个子带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干扰问题,能够帮助LTE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发现网络隐患,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测试技术,通常采用频谱仪对频带进行检测,但无法精确到对子带进行测量,另一种测量技术就是通过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进行检测,通过UE可以测量到子带的信号和质量,但由于受到网络参数的控制,UE只能根据eNodeB(Evolved Node B,LTE基站)指定占用那个子带,无法对LTE 20M(以最大带宽为例)所有的子带进行测量,部分子带存在质量差或干扰问题的,LTE系统会规避给终端占用,因此,通过UE测量也无法很好的发现存在质量差或干扰的子带。
现有的3GPP规范: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的最小计算和反馈单位为子带。通过UE用来报告CQI、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器)和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的时频资源由eNB(Evolved Node B,LTE基站)控制。实际系统中,并不是针对每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都计算一个CQI,而是针对系统带宽的每个子带计算CQI,因为,如果针对每个RB都计算并反馈一个CQI值,系统开销会很大。
综上可知,现有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可以准确的发现每个子带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干扰问题,能够帮助LTE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发现网络隐患,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
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
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测量方法,所述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0dB;若是,则判定所述子带存在RB级干扰。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测量方法,所述信噪比差值为所述子带的最大信噪比和最小信噪比之差。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测量方法,所述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被测带宽的所述信道的资源块等份划分成个所述子带;其中为系统带宽,k为子带尺寸。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测量方法,所述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所述被测带宽的子带干扰信息与测试地点信息结合进行地理化呈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包括有:
划分设置单元,用于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
扫频测量单元,用于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
分析判断单元,用于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根据所述的测量系统,所述分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0dB;若是,则判定所述子带存在RB级干扰。
根据所述的测量系统,所述信噪比差值为所述子带的最大信噪比和最小信噪比之差。
根据所述的测量系统,所述划分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被测带宽的所述信道的资源块等份划分成个所述子带;其中为系统带宽,k为子带尺寸。
根据所述的测量系统,还包括有:
地理呈现单元、用于将所述被测带宽的子带干扰信息与测试地点信息结合进行地理化呈现。
本发明所述的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借此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发现每个子带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干扰问题,能够帮助LTE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发现网络隐患,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的所述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的子带地理化专题分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的子带干扰分析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100,包括有:
划分设置单元10,用于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
扫频测量单元20,用于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
分析判断单30,用于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以20M带宽为例,通过将20M带宽的100个RB划分成25组RB集的子带,再结合扫频测量对所述子带进行测量,通过对全部子带进行分析,弥补了普通频谱仪和UE终端无法测量的空白,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子带上存的干扰问题,可以准确的发现每个子带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干扰问题,能够帮助LTE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发现网络隐患,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优选的是,所述分析判断单元30,用于判断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0dB;若是,则判定所述子带存在RB级干扰。所述信噪比差值为所述子带的最大信噪比和最小信噪比之差。即Subband SINR(子带信噪比)差值=MAX Subband SINR-MIN SubbandSINR,如果Subbadn SINR差值≥10dB,则认为存在RB粒度SINR差,即存在RB级干扰。
所述划分设置单元10,用于将所述被测带宽的所述信道的资源块等份划分成个所述子带;其中为系统带宽,k为子带尺寸。如图3,以20MHz信道为例,将20M信道的100个RB等份划分成25组RB集的子带,每个子带包括4个联系的RB资源块,即每个子带都由连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构成。
所述子带的信噪比作为CQI值的一个重要参量数据,当所述信噪比越高,所述CQI值越低,则说明所述子带存在的干扰越强;CQI的计算与报告分为widebandCQI(带宽CQI)、UEselected(终端子带CQI)和High layer configured(高层配置子带CQI)三种。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CQI和预测算法,选择数据传输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对于一定的RB,这些RB对应的CQI,是指在这些RB上进行数据传输,应用该CQI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时,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的接收误块率不超过0.1时,CQIindex(CQI指数)在0到15之间的最大值,如下表1:
物理层采用“子带”作为信道信息反馈的频域粒度单位,将下行系统带宽划分为“子带”,根据系统带宽的不同,“子带”的大小可能是4、6或8个连续的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所需要的频域粒度选择不同的CQI/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反馈格式。在反映全带宽信道质量情况的宽带CQI信息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一步地选择具有更小频域粒度的反馈信息以支持更加精确的自适应调度,这些信息包括“BestM”的反馈机制(终端选择M个信道质量最好的子带,反馈它们的位置和组合的信道质量情况),或者子带CQI信息(终端反馈所有子带的信道质量情况)。进行汇报之前,需要将总系统带宽划分为个所述子带,而子带大小与系统带宽有关,如下表2:
更好的是,所述测量系统100,还包括有:
地理呈现单元40、用于将所述被测带宽的子带干扰信息与测试地点信息结合进行地理化呈现。
图2示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步骤包括:
S101、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
S102、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
S103、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更好的是,所述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有:
S104、将所述被测带宽的子带干扰信息与测试地点信息结合进行地理化呈现。
其中,所述步骤S103包括:判断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0dB;若是,则判定所述子带存在RB级干扰。所述信噪比差值为所述子带的最大信噪比和最小信噪比之差。
所述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被测带宽的所述信道的资源块等份划分成个所述子带;其中为系统带宽,k为子带尺寸。如图3,以20MHz信道为例,将20M信道的100个RB等份划分成25组RB集的子带,每个子带包括4个连续的RB资源块,即每个子带都由连续的至少两个资源块构成。
图4示出本发明所述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包括步骤如下:
S201、前台子带数据采集,将信道划分成多个子带后,通过扫频对所述子带数据进行采集;
S202、后台软件数据处理,通过对所述子带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对子带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CINR(载波信噪比)进行测量;
S203、子带专题分析,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S204、地理化呈现子带干扰区域,将通过扫频采集的子带与分析结果进行地理化呈现,以直观地呈现全部区域内子带的干扰状态;
S205、系统内干扰,分析判断是否为系统内干扰,如系统本身产生的干扰,如mod 3干扰(模3干扰),同频重叠覆盖,GPS失步等,一般可以从测试数据和网管后台系统确定;
S206、系统外干扰,分析判断是否为系统外干扰,通过现场排查确定干扰源;
S207、综合挖掘小区子带干扰问题,最终确定被测宽带所在小区的干扰问题。
所述测试系统100具体可通过设置测量任务参数,选择要测量的频点添加(LTE系统所对应的BAND中心频率),并选择设置输入子带组数,如20M带宽下100个RB,设置4个RB为一组,输入子带参数为25,可以根据上述表2的对应关系进行设置。
图5所示,设置后进行前后的测量和数据采集步骤,该步骤也可以作为现场的干扰定位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到,通过对应PCI小区的子带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CINR(RS-CINR,SINR)的测量,直观的反映100个RB的每个子带的信号强度和质量,根据定义分析哪些子带存在质量问题或干扰问题。
图6所示,通过专题分析,呈现地理化的子带干扰小区的分布情况,整体的反映存在问题的干扰小区和干扰位置,方便优化和排查人员进行干扰问题的定位和处理。
图7示出某地室内测试情况,发现RSRP强度为-81dBm,但SINR仅为-9.8dB,根据频谱可以分析,FDD-LTE(频点100)的频谱2125~2129MHz比正常LTE信号强10dB作用,属于异常频谱特征,怀疑为外部干扰;结合EPS测量和TOP-N测量发现,该问题为异系统干扰导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本发明主要采用子带干扰测量技术,本技术就是通过LTE系统CQI上报机制,采用扫频方式,能够一次性对整体频谱的每个Subband子带(RB组)进行测量和干扰检测,并结合前后台软件的分析,地理化的呈现问题所在位置,并通过TOP的问题报表方式,输出影响网络影响较为严重的小区,实现一次数据,可以分析整个网络效果,弥补了UE终端测量Subband子带受限于网络的缺陷。借此可以准确的发现每个子带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干扰问题,能够帮助LTE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发现网络隐患,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
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
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0dB;若是,则判定所述子带存在RB级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差值为所述子带的最大信噪比和最小信噪比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被测带宽的所述信道的资源块等份划分成个所述子带;其中为系统带宽,k为子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所述被测带宽的子带干扰信息与测试地点信息结合进行地理化呈现。
6.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划分设置单元,用于根据预定的测量任务参数,将被测带宽的信道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带;
扫频测量单元,用于扫频所述信道的全部所述子带并测量全部所述子带的信噪比;
分析判断单元,用于分析全部所述子带的所述信噪比,判断所述信道中是否存在子带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子带的信噪比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0dB;若是,则判定所述子带存在RB级干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差值为所述子带的最大信噪比和最小信噪比之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被测带宽的所述信道的资源块等份划分成个所述子带;其中为系统带宽,k为子带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地理呈现单元、用于将所述被测带宽的子带干扰信息与测试地点信息结合进行地理化呈现。
CN201810068944.0A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08430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8944.0A CN108430074A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8944.0A CN108430074A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0074A true CN108430074A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5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8944.0A Pending CN108430074A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lte系统子带干扰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300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044A (zh) * 2019-07-11 2019-09-24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台导致的干扰的终端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911A (zh) * 2011-08-02 2012-04-11 上海交通大学 两极频谱检测方法
CN102484553A (zh) * 2009-08-24 2012-05-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
CN103021420A (zh) * 2012-12-04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位调整和幅值补偿的多子带谱减法的语音增强方法
CN103918345A (zh) * 2011-11-08 2014-07-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干扰测定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553A (zh) * 2009-08-24 2012-05-3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
CN102412911A (zh) * 2011-08-02 2012-04-11 上海交通大学 两极频谱检测方法
CN103918345A (zh) * 2011-11-08 2014-07-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干扰测定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CN103021420A (zh) * 2012-12-04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位调整和幅值补偿的多子带谱减法的语音增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044A (zh) * 2019-07-11 2019-09-24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台导致的干扰的终端及系统
CN110278044B (zh) * 2019-07-11 2021-08-10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台导致的干扰的终端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15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 view learning approach to anomaly det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CN104052700B (zh) 一种lte系统抗干扰方法和装置
US90940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the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85337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883341B (zh) 信道信息的测量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4012138B (zh)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最小化路测方法以及基站
CN103517277B (zh)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点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1626585B (zh) 无线网络的网络干扰评估方法、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572377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和/或静默无线电资源的方法
CN104168588B (zh) 一种lte系统干扰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02484860B (zh) 认知无线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方法、认知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认知无线通信装置
US201500632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CN103906109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RU2014110954A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измерений и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в виде отчета в сетях радиосвязи
US200700142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uplink data throughput in WiBro repeater
CN104602248B (zh) 一种评估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网络
WO2019203704A1 (en) Automated observational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interference det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Raida et al. Deriving cell load from RSRQ measurements
US10390180B1 (en) Geolocation determination with power fingerprinting
CN108243447B (zh) 一种外部干扰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959976A (zh) 基于测量报告的VoLTE分析方法
CN109981196B (zh) 一种网络结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242987A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基站,配置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05050120A (zh) Lte网络的mimo性能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3442384B (zh) 干扰定位及处理方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