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983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9831A
CN108429831A CN201810170945.6A CN201810170945A CN108429831A CN 108429831 A CN108429831 A CN 108429831A CN 201810170945 A CN201810170945 A CN 201810170945A CN 108429831 A CN108429831 A CN 108429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receiver
rear cover
leading note
called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09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9831B (zh
Inventor
屈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09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29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29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9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9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9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导音部件及受话器,显示模组盖合于后盖,并与后盖包围形成收容腔,显示模组或后盖上具有连通收容腔的受话窗口,受话器设于收容腔中,受话器具有前音腔,导音部件设于收容腔内,导音部件贴合于后盖,并与后盖包围形成导音通道,导音通道连通于受话器的前音腔与受话窗口之间,受话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音信号依次通过导音通道和受话窗口传递至外部环境。本申请提高了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对手机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实现功能日益增加,手机内部需要集成越来越多的器件,各个器件的结构设计和各个器件之间的位置布局对于手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具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导音部件及受话器,所述显示模组盖合于所述后盖,并与所述后盖包围形成收容腔,所述显示模组或所述后盖上具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受话窗口;所述受话器设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受话器具有前音腔,所述导音部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音部件贴合于后盖,并与所述后盖包围形成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连通于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与所述受话窗口之间,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音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导音通道和所述受话窗口传递至外部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导音部件与后盖结合形成连接于受话器与受话窗口之间的导音通道,使导音通道设于后盖上,以充分利用后盖包围形成的空间,使得导音通道最靠近于后盖,以预留出更多的空间设置其他的电子元件,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去掉显示模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沿B-B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第一种电子设备沿C-C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第二种电子设备沿C-C线的剖面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第三种电子设备沿C-C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具备电子设备的设备,例如:电话、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中,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请参照图2及图3,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模组1、后盖2、受话器3及导音部件4。所述后盖2具有凹槽,受话器3及导音部件4设于凹槽内,显示模组1覆盖于凹槽的开口。所述显示模组1盖合于所述后盖2上,并显示模组1与所述后盖2包围形成收容腔5。所述显示模组1上具有连通至所述收容腔5的受话窗口6。所述受话器3设于所述收容腔5中,所述受话器3设于靠近所述受话窗口6的位置。所述受话器3具有前音腔31,受话器3产生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前音腔31向受话器3外传播,所述前音腔31相当于受话器3的声音信号出口。所述导音部件4设于所述收容腔5内,连接于所述前音腔31与受话窗口6之间。所述导音部件4与所述后盖2包围形成导音通道N。所述导音通道N连通于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与所述受话窗口6之间。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发出的声音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导音通道N和所述受话窗口6传递至外部环境,以使用户能够通过受话窗口6听取声音信号。可以理解地,所述导音通道N为密封的声音通道,导音通道N与后盖2之间密封贴合,避免声音信号导音通道N的内壁中泄漏。请参阅图4,受话窗口6还可以设于所述后盖2上。
通过将导音部件4与后盖2结合形成连接于受话器3与受话窗口6之间的导音通道N,使导音通道N设于后盖2上,以充分利用后盖2包围形成的空间,使得导音通道N最靠近于后盖2,以预留出更多的空间设置其他的电子元件,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紧凑性,增加了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照图2及图3,受话器3大致呈矩状,受话器3包括振动部32,振动部32用于产生的声音信号。受话器3一般通过密封件33密封,以在振动部32和其它部件或结构件之间形成前音腔31。振动部32产生的声音信号经过前音腔31传播至外部。密封件33上开设受话孔34,受话孔34将前音腔31内的声音信号传播出去。可选的,密封件33可以与导音结构4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导音部件4通过受话孔34连通于前音腔3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2可以与所述导音部件4一体成型,以减少导音部件4与后盖2的贴合工序,减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音部件4可以与后盖2采用胶粘、螺接、卡合、焊接等方式进行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述导音部件4具有朝向后盖2的贴合面45。所述贴合面45上设有凹槽44。所述后盖2贴合于所述贴合面45。所述后盖2覆盖并密封所述凹槽44。所述凹槽4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4a、4b。一个所述开口4a连通所述受话窗口6,另一个所述开口4b连通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以使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发出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两个开口4a、4b和所述凹槽44传递至所述受话窗口6。两个开口4a、4b分别与受话窗口6和所述前音腔31密封连通,以使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导音通道N、受话窗口6形成相连通且封闭的声音传播通道,以避免声音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泄漏,从而影响电子设备100播放的音质。
所述导音部件4包括于后盖2相对设置的底壁41及连接在底壁41与后盖2之间的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所述底壁41与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之间包围形成凹槽44。所述后盖2覆盖并密封所述凹槽44。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2的内壁可以是平面或弧面、或由两个面形成的连接面,所述底壁41的形状可以与所述后盖2内壁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凹槽44的尺寸变化较小,以使声音信号的传到更为稳定。
两个开口4a、4b分别与受话窗口6和所述前音腔31密封连通。具体而言,密封件上开设与导音通道N一端的开口4b相适配的受话孔34,该受话孔34与导音通道N一端的开口4b密封连通。所述受话窗口6可以与所述导音通道N另一端的开口4a之间设置连通件。该连通件的设置,以使受话窗口6的形状与导音通道N另一端的开口4a的形状不同,也可以实现受话窗口6的形状与导音通道N另一端的开口4a密封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受话窗口6的形状可以与导音通道N另一端的开口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受话窗口6与导音通道N另一端的开口4a密封对接。
可选的,导音部件4的两个开口4a、4b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本申请对于所述受话窗口6的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受话窗口6的位置可以设于显示模组1上,也可以设置与后盖2上,为了便于用户受话,受话窗口6的位置可以尽量靠近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用户耳朵所对应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显示模组1的边沿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5的缺口11。所述后盖2包围所述缺口11,以形成所述受话窗口6。所述后盖2包围所述缺口11,是指缺口11的朝向于后盖2,且后盖2与显示模组1相盖合时,所述缺口11设于后盖2与显示模组1的交接处。由于显示模组1包括玻璃盖板,玻璃盖板上穿孔的工艺难度较大。相比较而言,在玻璃盖板的边沿开设缺口11的难度小。所以受话窗口6设于显示模组1的边沿处,可以避免显示模组1需要在显示模组1上穿孔,以在显示模组1中形成受话窗口6,从而简化电子设备100的制作工艺难度。此外,由于受话窗口6设于非显示区,受话窗口6设于显示模组1的边沿处,可以减少非显示区的面积,进而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高用户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后盖2的边沿设置缺口11,显示模组1包围所述缺口11,以形成所述受话窗口6。由于后盖2一般为金属或塑料材质,所以在后盖2上设置受话窗口6,相比较在显示模组1上设置受话窗口6,极大地减少了工艺难度。同时,由于受话窗口6位于后盖2与显示模组1的交接处,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受话窗口6靠近用户的耳朵,不影响受话器3的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受话窗口6还可以设于所述显示模组1和后盖2的其他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可以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且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可以正对于受话窗口6。在受话窗口6设于显示模组1上,且与后盖2与显示模组1的交接线相重合时,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可以正对于受话窗口6,这样可以使得导音通道N的长度较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还可以与受话窗口6相错开,以预留出空间给其他元件,如摄像头模组、感光传感器等。这样使得摄像头模组与受话窗口6在Y向上叠加设置,以减少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区域在X方向上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后盖2包括底板21及围接于所述底板21周侧的侧板22。侧板22与底板21相交。所述侧板22连接所述显示模组1的周侧。所述导音部件4的底壁4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底壁41和第二底壁41。所述第一底壁41与所述侧板22相对,及所述第二底壁41与所述底板21相对。由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发展,侧板22的宽度(沿Z向)一般较小。在受话器3的前音腔31与受话窗口6相错开时,导音通道N可以呈弯折形状,以使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发出的声音信号传送至受话窗口6。导音通道N呈弯折形状,一方面导音通道N充分利用了后盖2包围形成的空间,另一方面,导音通道N顺着后盖2的弯折方向,以使受话器3与其他元件(如摄像头模组7)可以堆叠设置,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器件布局的紧凑性。此外,利用后盖2作为导音通道N的一个包围壁,实现了后盖2的复用,减少了导音通道N的结构设置,促进了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发展。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手持,所述侧板22可以为朝向电子设备外凸出的弧形板。在侧板22的宽度较小的情况下,又因为侧板22呈弧形,那么弧形侧板22包围的空间较小,导致弧形侧板22包围的空间内极少能布局元件,这样导致弧形侧板22包围的空间浪费。本实施例中,将后盖2作为导音部件4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弧形侧板22包围形成的空间,不会造成弧形侧板22包围的空间浪费,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显示模组1具有非显示区S2及包围所述非显示区S2的显示区S1。受话窗口6设于非显示区S2。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摄像头模组7。摄像头模组7设于收容腔5内,所述摄像头模组7的镜头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所述显示模组1的非显示区S2域上设有透光区域M。所述透光区域M靠近受话窗口6。透光区域M可以与受话窗口6沿Y向排列设置,以减少非显示区S2在X向占据的空间。所述摄像头模组7正对于所述透光区域M,以通过透光区域M接受光信号。所述第一底壁41贴合于所述摄像头模组7的侧面。即摄像头模组7贴合于导音通道N设置。本实施例可以使得透光区域M连接着受话窗口6,那么非显示区S2域在Y向占据的空间也进一步地减少。
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区域M可以与受话窗口6沿X向排列设置。摄像头模组7的侧面可以与导音部件4的一个侧壁相贴合,使得摄像头模组7与导音部件4的结构布局在X向上更加紧凑。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7可以替换为指纹模组、LED闪光灯、感光传感器、送话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朝向所述后盖2的底板21,且靠近与所述后盖2的侧板22。由于导音通道N可以呈“L”形延伸,即使在受话器3的前音腔31朝向所述后盖2的底板21时,所述导音通道N仍然可以将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发出的声音信号传递至受话窗口6之外。所述显示模组1、所述摄像头模组7、所述受话器3与所述后盖2可以在Z向上依次层叠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摄像头模组7、受话器3在电子设备100的X向和Y向上占据的空间较小,进一步减少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区S2域占据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7可以朝向后盖2的底板21。例如,电子设备为手机,摄像头模组7为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所述显示模组1、所述受话器3、所述摄像头模组7与所述后盖2可以在Z向上依次层叠设置。受话器3可以正对所述受话窗口6。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所述导音通道N的第二底壁41贴合于所述摄像头模组7的底部,即所述显示模组1、所述摄像头模组7、所述导音通道N与所述后盖2可以在Z向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显示模组1上设有透光区域M,所述透光区域M靠近所述缺口11,所述摄像头模组7正对于所述透光区域M。所述受话器3位于所述摄像头模组7一侧。所述受话器3的前音腔31可以朝向所述后盖2的底板21。受话器3与导音通道N可以沿X向并排设置,或沿Y向并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8。所述柔性电路板8电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主板。所述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堆叠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8设于所述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之间。所述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均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8,即柔性电路板8将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电连接至电子设备100的主板,以使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正常工作,相比较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分别通过两个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至主板,受话器3和所述摄像头模组7共用一个柔性电路板8的设置减少了一个柔性电路板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利用率,促进了电子设备100的元器件集成化。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感光传感器9,所述感光传感器9设于所述收容腔5内,且正对所述透光区域M,感光传感器9用于接收外部环境的光线。所述摄像头模组7包括镜座71和设于镜座71上的镜头72。所述镜头72对准所述透光区域M。所述感光传感器9设于所述镜座71上,可以充分利用镜座71与显示模组1之间的空间,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利用率,促进电子设备100内各个器件集成化。进一步地,所述感光传感器9可以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8,以实现感光传感器9、受话器3、所述摄像头模组7共用一个柔性电路板8,提高柔性电路板8利用率,减少了柔性电路板8设置数量,减少了柔性电路板8占据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感光传感器9包括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非显示区S2、显示区S1及设于所述显示区S1与所述非显示区S2之间的分界线S3。所述非显示区S2域设有所述受话窗口6。所述分界线S3靠近于所述受话窗口6设置。所述受话窗口6可以位于所述分界线S3与显示模组1与后盖2的交接处之间。在受话窗口6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与后盖2的交接处时,显示区S1与所述非显示区S2之间的分界线S3可以更加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与后盖2的交接处,这样使得非显示区S2的占据的面积更小,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受话器3可以与所述受话窗口6相错开设置,以使显示区S1域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受话器3重叠。
以上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后盖、导音部件及受话器,所述显示模组盖合于所述后盖,并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后盖形成收容腔,所述显示模组或所述后盖上具有连通至所述收容腔的受话窗口;所述受话器设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受话器具有前音腔,所述导音部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音部件与所述后盖之间形成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连通于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与所述受话窗口之间,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音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导音通道和所述受话窗口传递至外部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部件具有朝向所述后盖的贴合面,所述后盖贴合于所述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一个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受话窗口,另一个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以使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发出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两个开口和所述凹槽传递至所述受话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沿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缺口,所述后盖包围所述缺口,以形成所述受话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底板及围接于所述底板周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显示模组的周侧;所述导音部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侧板相对,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底板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底壁贴合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朝向所述底板,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所述受话器与所述后盖依次层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壁贴合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摄像头模组一侧,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朝向所述后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上设有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靠近所述受话窗口,所述摄像头模组正对于所述透光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受话器和所述摄像头模组之间,所述受话器和所述摄像头模组均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感光传感器,所述感光传感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所述透光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座和设于镜座上的镜头,所述镜头对准所述透光区域,所述感光传感器设于所述镜座上,且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朝向所述显示模组,所述受话器的前音腔正对所述受话窗口或与所述受话窗口相错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非显示区、显示区及设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所述非显示区域设有所述受话窗口,所述分界线靠近于所述受话窗口设置。
CN201810170945.6A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429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0945.6A CN108429831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0945.6A CN108429831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831A true CN108429831A (zh) 2018-08-21
CN108429831B CN108429831B (zh) 2020-09-08

Family

ID=6315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0945.6A Active CN108429831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2983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783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113460A (zh) * 2019-05-28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166602A (zh) * 2019-05-28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615950A (zh) * 2020-12-18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6A (zh) * 2021-05-21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3041A (zh) * 2021-05-21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EP4131906A4 (en) * 2020-03-27 2023-09-2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2911A1 (en) * 2005-12-09 2007-06-14 Casio Computer Co., Ltd. Flat display apparatus with speaker function
CN103384285A (zh) * 2013-07-10 2013-11-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5490703U (zh) * 2016-01-26 2016-08-17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2911A1 (en) * 2005-12-09 2007-06-14 Casio Computer Co., Ltd. Flat display apparatus with speaker function
CN103384285A (zh) * 2013-07-10 2013-11-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5490703U (zh) * 2016-01-26 2016-08-17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手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783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113460A (zh) * 2019-05-28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166602A (zh) * 2019-05-28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113460B (zh) * 2019-05-28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EP4131906A4 (en) * 2020-03-27 2023-09-2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615950A (zh) * 2020-12-18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6A (zh) * 2021-05-21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3041A (zh) * 2021-05-21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3041B (zh) * 2021-05-21 2023-08-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831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9831A (zh) 电子设备
US9819383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6940584A (zh) 终端
US6738038B2 (en) Structure combining touch controller with LCD module controller in a touch panel LCD
CN208128300U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JP2006344950A (ja) 電子機器のfpcb
KR102409855B1 (ko) 윈도우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06344950A5 (zh)
KR20080023554A (ko) 디스플레이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860042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00135356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스피커 장치
CN108429826A (zh) 电子设备
JP2008061109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回路
CN109995903A (zh) 电子设备
CN108390967A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094606U (zh) 电子设备
CN209964100U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US7505072B2 (en) Noise-reduced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494906A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494903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JP5327119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8418914A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US7529440B2 (en) Circuit substrate supporting opt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veyed signal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US7848785B2 (en) Keypad assembly for a mobile terminal
CN207782873U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