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9567B -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9567B
CN108429567B CN201810231944.8A CN201810231944A CN108429567B CN 108429567 B CN108429567 B CN 108429567B CN 201810231944 A CN201810231944 A CN 201810231944A CN 108429567 B CN108429567 B CN 108429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pacitor
radio frequency
chip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19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9567A (zh
Inventor
吴磊
颜虹
盛文虎
庄杰
郎菊芬
汪军
夏炎
王妍艳
王建炜
钟晓剑
倪萍
章丽娜
孟良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02319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29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29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9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9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9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控制电路,射频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射频开关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射频芯片U2、以及与射频芯片U2和控制芯片U1相连的天线开关U4;基于上述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控制芯片U1来回切换射频开关电路中的天线开关U4的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使得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与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信号传输,进而达到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电能表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当采集器与电能表处于复杂的安装环境下,进而无需重新布线,即无需增加施工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抄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主站通过GPRS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集中器,集中器通过电力载波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采集器,采集器通过RS485有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电能表,电能表根据接收到数据将电能表信息传输至采集器。
在某种安装环境下,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安装环境问题,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重新布线,但增加施工复杂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芯片U1来回切换射频开关电路中天线开关U4的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无需重新布线,即无线增加施工复杂度。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分别安装在采集器和电能表处,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包括:
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的射频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射频开关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射频芯片U2、以及与射频芯片U2和控制芯片U1相连的天线开关U4;
天线开关U4包含发送端OT2、射频端IN、接收端OT1;
天线开关U4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端OT1与射频端IN相连;
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射频芯片U2发送的发送信号时,射频端IN与发送端OT2相连;
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射频芯片U2发送的接收信号时,天线开关U4恢复到初始状态。
可选的,所述射频开关电路还包括与接收端OT1相连的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电感L7、以及电容C20、C21、C22,电容C21的一端经电容C20连接天线开关U4的接收端OT1,电容C21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第一接收端RX1,电容C21的另一端还连接电感L7的一端,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第二接收端RX2,电感L7的另一端经电容C22接GND端。
可选的,所述射频开关电路还包括与发送端OT2相连的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电容C26的一端接GND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经电容C25连接天线开关U1的发送端OT2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经电容C28接GND端,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经电容C27接GND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6的一端,电感L6的另一端经电容C29接GND端,电容C29的两端并联电感L3,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发送端TX,电容C30的另一端依次经电感L4、电容C24接GND端,电容C30的另一端还依次经电感L4、电阻R8连接3.3V供电端,电阻R8的两端并联电阻R18。
可选的,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用于直接观察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当前状态的通电指示电路、发送信号指示电路、接收信号指示电路,通电指示电路、发送信号指示电路、以及接收信号指示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相连。
可选的,所述通电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Q5、发光二极管D2、以及电阻R19、R32,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32连接控制芯片U1,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GND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经电阻R19连接VCC供电端。
可选的,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红外通讯电路。
可选的,所述红外通讯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头HJ、三极管Q4、Q6、发射二极管D1、电阻R23、R24、R25、R26、R27、R28,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1经电阻R25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GND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电阻R24连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还连接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经电阻R26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接GND端,在三极管Q6中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27,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发射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阻R28连接VCC供电端,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2接GND端,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3经电阻R23连接VCC供电端。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储存芯片U3,储存芯片U3的型号为24LC64。
可选的,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包含稳压芯片U5、以及电容C1、C2、C3、C4,稳压芯片U5的输入端VIN连接VCC供电端,稳压芯片U5的输入端VIN经电容C3接GND端,电容C3的两端并联电容C1,稳压芯片U5的输出端VOUT连接3.3V供电端,稳压芯片U5的输出端VOUT经电容C4接GND端,电容C4的两端并联电容C2,稳压芯片U5的接地端GND连接GND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基于上述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控制芯片U1来回切换射频开关电路中的天线开关U4的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使得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与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信号传输,进而达到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电能表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当采集器与电能表处于复杂的安装环境下,进而无需重新布线,即无需增加施工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射频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通电指示电路、发送信号指示电路、以及接收信号指示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红外通讯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例:1-控制电路,2-射频开关电路,3-通电指示电路,4-发送信号指示电路,5-接收信号指示电路,6-红外通讯电路,7-电压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分别安装在采集器和电能表处,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包括:
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1,与控制电路1相连的射频开关电路2,控制电路1包括控制芯片U1,射频开关电路2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射频芯片U2、以及与射频芯片U2和控制芯片U1相连的天线开关U4;
如图2所示,天线开关U4包含发送端OT2、射频端IN、接收端OT1;
天线开关U4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端OT1与射频端IN相连;
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射频芯片U2发送的发送信号时,射频端IN与发送端OT2相连;
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射频芯片U2发送的接收信号时,天线开关U4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实施中,为了解决当采集器与电能表所处复杂的安装环境下需重新布线导致增加施工复杂度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分别安装在采集器和电能表处,安装在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与安装在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使得安装有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采集器与安装有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电能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包括控制电路1、射频开关电路2,控制电路1包括控制芯片U1,射频开关电路2包括射频芯片U2、以及天线开关U4,本实施例的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NEC0525,天线开关U4的型号为UPG2214TK,射频芯片U2的类型为SI443X。
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工作原理:天线开关U4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端OT1与射频端IN相连,即天线开关初始状态为接收信号状态,当控制芯片U1向射频芯片U2发送高电平时,射频芯片U2对接收到高电平进行解码后得到一串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即发送信号,射频芯片U2将发送信号传输至天线开关U4,天线开关U4接收到发送信号后,令射频端IN与发送端OT2相连,即天线开关进入发送信号状态,待天线开关U4将接到的发送信号发送出去后,控制芯片U1便向射频芯片U2发送低电平时,射频芯片U2对接到的低电平进行解码后得到另一串数据信号,此数据信号即接收信号,射频芯片U2将接收信号传输至天线开关U4,天线开关U4接收到接收信号后,天线开关U4恢复到初始状态。
令安装在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为第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令安装在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为第二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基于安装有第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采集器与安装有第二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电能表的通信原理:在第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中,控制芯片U1令天线开关U4为发送状态,并由天线开关U4将发送信号传输至第二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待天线开关U4将发送信号发送出去后,控制芯片U1令天线开关U4为接收状态;
在第二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中,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第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发送的发送信号后,控制芯片U1令天线开关U4为发送状态,并通过天线开关U4将发送信号传输至第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基于第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与第二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进而达到了采集器与电能表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当采集器与电能表处于复杂的安装环境下,进而无需重新布线,即无需增加施工复杂度。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射频开关电路2还包括与接收端OT1相连的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电感L7、以及电容C20、C21、C22,电容C21的一端经电容C20连接天线开关U4的接收端OT1,电容C21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第一接收端RX1,电容C21的另一端还连接电感L7的一端,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第二接收端RX2,电感L7的另一端经电容C22接GND端。
在实施中,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与接收信号叠加在一起的干扰信号,防止这些干扰信号影响接收信号的正常传输。本实施例的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电感L7、以及电容C20、C21、C22,电容C20、C21、C22的作用是滤波,电感L7作用是筛选信号、抑制电磁波干扰。
如图2所示,射频开关电路2还包括电容C9和射频接口RF_ANT,天线开关U4的射频端IN经电容C9连接射频接口RF_ANT。
当天线开关U4的射频端IN与发射端OT2相连,发射端OT2经射频端IN与射频接口RF_ANT连接构成发送通道,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将发送信号传输至另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当天线开关U4的射频端IN与接收端OT1相连,接收端OT1经射频端IN与射频接口RF_ANT连接构成接收通道,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接收另一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发送信号。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射频开关电路2还包括与发送端OT2相连的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电容C26的一端接GND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经电容C25连接天线开关U1的发送端OT2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经电容C28接GND端,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经电容C27接GND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6的一端,电感L6的另一端经电容C29接GND端,电容C29的两端并联电感L3,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发送端TX,电容C30的另一端依次经电感L4、电容C24接GND端,电容C30的另一端还依次经电感L4、电阻R8连接3.3V供电端,电阻R8的两端并联电阻R18。
在实施中,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与发送信号叠加在一起的干扰信号,防止这些干扰信号影响发送信号的正常传输。第二处理模块包括电感L2、L3、L4、L5、L6、电容C24、C25、C26、C27、C28、C29、C30、以及电阻R8、R28,其中,电感L2、L3、L4、L5、L6的作用是筛选信号、抑制电磁波干扰,电容C24、C25、C26、C27、C28、C29、C30的作用是滤波,电阻R8、R28的作用是限流。
可选的,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用于直接观察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当前状态的通电指示电路3、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接收信号指示电路5,通电指示电路3、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以及接收信号指示电路5分别与控制芯片U1相连。
在实施中,为了方便用户直接观察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当前状态,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包括通电指示电路3、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接收信号指示电路5。
当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进入通电状态时,通电指示电路3中指示灯点亮,说明采集载波终端可以正常使用。当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进入发送信号状态时,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中指示灯点亮,当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进入接收信号状态时,接收信号指示电路5中指示灯点亮。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通电指示电路3包括三极管Q5、发光二极管D2、以及电阻R19、R32,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32连接控制芯片U1,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GND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经电阻R19连接VCC供电端。
在实施中,通电指示电路3的连接关系上述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说明,如图3所示,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包括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3、以及电阻R20、R22、R30,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30与主控芯片U1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22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20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GND端。
接收信号指示电路5包括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4、以及电阻R21、R29、R31,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31与控制芯片U1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21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电阻R29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接GND端。
通电指示电路3工作原理:在控制芯片U1正常工作前提下,当控制芯片U1处于通电状态时,则控制芯片U1向三极管Q5输出高电平,因三极管Q5的类型为NPN型,高电平导通三极管Q5,由三极管Q5控制的发光二极管D2点亮;当控制芯片U1处于断电状态下,则控制芯片U1向三极管Q5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5截止,发光二极管D2熄灭。
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工作原理:当控制芯片U1向射频芯片U2输出高电平时,同时控制芯片U1向三极管Q1输出低电平,因三极管Q1的类型为PNP型,低电平导通三极管Q1,由三极管Q1控制的发光二极管D2点亮;当控制芯片U1向射频芯片U2输出低电平时,同时控制芯片U1向三极管Q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发光二极管D2熄灭。
此处,接收信号指示电路5工作原理与发送信号指示电路4工作原理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红外通讯电路6。
在实施中,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红外通讯电路6,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中红外通讯电路6用于获取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通信地址编码。首先,对每个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配置唯一的通信地址编码,其次,用户将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通信地址编码通过按键输入到手持终端(如手机、遥控等),手持终端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对按键输入的通信地址编码重新进行编码,并将重新编码后的通信地址编码通过手持终端中红外二极管转换成光信号,红外二极管将其发射出来,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中红外通讯电路6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后储存在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中。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红外通讯电路6包括红外接收头HJ、三极管Q4、Q6、发射二极管D1、电阻R23、R24、R25、R26、R27、R28,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1经电阻R25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GND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电阻R24连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还连接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INPUT,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OUTPUT经电阻R26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接GND端,在三极管Q6中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27,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发射二极管D1的正极,发射二极管D1的负极经电阻R28连接VCC供电端,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2接GND端,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3经电阻R23连接VCC供电端。
在实施中,红外通讯电路6工作原理:当红外接收头HJ接收到手持终端中红外二极管发射的光信号时,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出至三极管Q4,因三极管Q4的类型是PNP型,则三极管Q4截止,红外接收头HJ将电信号经电阻R23、R24、输入端INPUT储存在控制电路1中,即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INPUT输入电平为高电平,此时,控制芯片U1令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OUTPUT输出高电平,因三极管Q6的类型是NPN型,高电平导通三极管Q6,由三极管Q6控制的发射二极管D1点亮,则说明红外接收头HJ已经接收到手持终端发射的光信号。
当红外接收头HJ未接收到光信号时,三极管Q4导通,则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INPUT输入电平为低电平,此时,令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OUTPUT输出电平为低电平,三极管Q6截止,发射二极管D1芯片熄灭。则说明接收头没有接收到接收到手持终端发射的光信号。
基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红外通讯电路6的基础上,用户将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通信地址编码储存在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将其转光信号,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中红外接收头HJ将光信号转化电信号储存在控制电路1,进而达到将获取到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通信地址编码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1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储存芯片U3,储存芯片U3的型号为24LC64。
在实施中,控制电路1还包括储存芯片U3,用于储存安装在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的通信地址编码。储存芯片U3的型号的选择方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储存芯片U3的型号为24LC64,相对于其他储存芯片U3,本实施例的储存芯片U3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的特点。
可选的,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7,如图5所示,电压转换电路6包含稳压芯片U5、以及电容C1、C2、C3、C4,稳压芯片U5的输入端VIN连接VCC供电端,稳压芯片U5的输入端VIN经电容C3接GND端,电容C3的两端并联电容C1,稳压芯片U5的输出端VOUT连接3.3V供电端,稳压芯片U5的输出端VOUT经电容C4接GND端,电容C4的两端并联电容C2,稳压芯片U5接地端GND连接GND端。
在实施中,电压转换电路7用于将VCC供电端处的电压转换为3.3V后向射频开关电路2供电。电压转换电路7包含稳压芯片U5、以及电容C1、C2、C3、C4,稳压芯片U5的型号选择方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稳压芯片U5的型号为LM117-3.3,电容C1、C2、C3、C4的作用是滤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控制电路,射频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射频开关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射频芯片U2、以及与射频芯片U2和控制芯片U1相连的天线开关U4;基于上述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控制芯片U1来回切换射频开关电路中的天线开关U4的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使得电能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与采集器上的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信号传输,进而达到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电能表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当采集器与电能表处于复杂的安装环境下,进而无需重新布线,即无需增加施工复杂度。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分别安装在采集器和电能表处,用于采集载波增益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包括:
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的射频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射频开关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射频芯片U2、以及与射频芯片U2和控制芯片U1相连的天线开关U4;
天线开关U4包含发送端OT2、射频端IN、接收端OT1;
天线开关U4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端OT1与射频端IN相连;
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射频芯片U2发送的发送信号时,射频端IN与发送端OT2相连;
当天线开关U4接收到射频芯片U2发送的接收信号时,天线开关U4恢复到初始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开关电路还包括与接收端OT1相连的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电感L7、以及电容C20、C21、C22,电容C21的一端经电容C20连接天线开关U4的接收端OT1,电容C21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第一接收端RX1,电容C21的另一端还连接电感L7的一端,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第二接收端RX2,电感L7的另一端经电容C22接GND端;
所述射频开关电路还包括与发送端OT2相连的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电容C26的一端接GND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经电容C25连接天线开关U1的发送端OT2相连,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经电容C28接GND端,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经电容C27接GND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6的一端,电感L6的另一端经电容C29接GND端,电容C29的两端并联电感L3,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射频芯片U2的发送端TX,电容C30的另一端依次经电感L4、电容C24接GND端,电容C30的另一端还依次经电感L4、电阻R8连接3.3V供电端,电阻R8的两端并联电阻R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用于直接观察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当前状态的通电指示电路、发送信号指示电路、接收信号指示电路,通电指示电路、发送信号指示电路、以及接收信号指示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Q5、发光二极管D2、以及电阻R19、R32,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32连接控制芯片U1,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GND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经电阻R19连接VCC供电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红外通讯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通讯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头HJ、三极管Q4、Q6、发射二极管D1、电阻R23、R24、R25、R26、R27、R28,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1经电阻R25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GND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电阻R24连接VCC供电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还连接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经电阻R26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接GND端,在三极管Q6中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设有电阻R27,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发射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阻R28连接VCC供电端,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2接GND端,红外接收头HJ的引脚3经电阻R23连接VCC供电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储存芯片U3,储存芯片U3的型号为24LC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载波增益终端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包含稳压芯片U5、以及电容C1、C2、C3、C4,稳压芯片U5的输入端VIN连接VCC供电端,稳压芯片U5的输入端VIN经电容C3接GND端,电容C3的两端并联电容C1,稳压芯片U5的输出端VOUT连接3.3V供电端,稳压芯片U5的输出端VOUT经电容C4接GND端,电容C4的两端并联电容C2,稳压芯片U5的接地端GND连接GND端。
CN201810231944.8A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Active CN108429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1944.8A CN108429567B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1944.8A CN108429567B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567A CN108429567A (zh) 2018-08-21
CN108429567B true CN108429567B (zh) 2023-07-14

Family

ID=6315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1944.8A Active CN108429567B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29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5981B (zh) * 2020-04-09 2022-04-1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uhf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0416A (zh) * 2015-12-19 2016-05-18 成都尼奥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增益放大电路的长距离无线天燃气检测仪
CN206712785U (zh) * 2017-05-08 2017-12-05 湖南华烨智能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电力线载波采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889B1 (en) * 1998-09-15 2001-02-13 Shyi-Tong Tsai Radio transmitter with learning function, and the related control method
JP2008015855A (ja) * 2006-07-07 2008-01-2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メータ用rfidタグシステム、rfidタグ、リーダ/ライタ、メータ用rfidタグ通信方法、及びメータ用rfidタグ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CN203055147U (zh) * 2012-09-24 2013-07-10 广东汇海华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开关电源和电力载波收发增益的抄表采集器
US9189953B2 (en) * 2012-12-17 2015-11-17 Itron, Inc. RF dynamic power control and radio protection in metering devices
CN104518812B (zh) * 2014-12-01 2017-11-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切换天线及其切换方法
US9674788B2 (en) * 2015-06-26 2017-06-06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 concurrency by conditioned signal combining
CN106464289B (zh) * 2015-11-04 2019-07-05 深圳博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8g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CN205541376U (zh) * 2016-01-29 2016-08-31 无锡市云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短信无线双模燃气表抄表系统
CN206712961U (zh) * 2017-05-10 2017-12-05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无线与电力线载波通信融合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CN107589393A (zh) * 2017-08-30 2018-01-16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单相智能电能表和采集器的兼容检定装置
CN207977955U (zh) * 2018-03-20 2018-10-16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0416A (zh) * 2015-12-19 2016-05-18 成都尼奥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增益放大电路的长距离无线天燃气检测仪
CN206712785U (zh) * 2017-05-08 2017-12-05 湖南华烨智能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电力线载波采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567A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8867A (zh) 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及能够控制家电设备的报警器
CN108429567B (zh)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CN104253628B (zh) 一种短波预后选器
CN207977955U (zh) 一种采集载波增益终端
CN111815928B (zh) 一种基于薄膜电子开关的无线遥控发射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09046637U (zh) 一种音频通信装置
CN201117104Y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流测量的红外数据接口
CN203870655U (zh) 光电自动变换无源rfid标签
CN211956576U (zh) 一种车辆运行故障远程诊断监测系统的监测发射器
CN220896845U (zh) 一种基于LoRaWAN通讯技术的温湿度无线传感器
CN108492542B (zh) 一种改进的电能抄表装置
CN211881694U (zh) 遥控训犬器发射系统
CN212258897U (zh) 一种具有报信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19370224U (zh) 一种用于履带吊的无线重量信号采集传输模块
CN213781197U (zh) 一种基于4g通讯网络的电机控制电路
CN219553085U (zh) 一种户外接线盒湿度监测装置
CN219875955U (zh) 一种电力远程智能抄表装置
CN110673059A (zh) 一种无线照明监控及电测装置
CN217213703U (zh) 一种带显示屏的智能化pit鱼类跟踪监测系统
CN117114023B (zh) 一种提高nfc识别效率的soc芯片
CN219761023U (zh)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
CN219960613U (zh) 一种可远程更新的数据传输模块
CN218850380U (zh) 一种具有快速负荷切除功能的能效终端
CN219162823U (zh) 一种蓝牙转红外电路
CN215576954U (zh) 基于WiFi和GSM网络两用的远程无线水位信号传输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