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8416A -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8416A
CN108418416A CN201810223078.8A CN201810223078A CN108418416A CN 108418416 A CN108418416 A CN 108418416A CN 201810223078 A CN201810223078 A CN 201810223078A CN 108418416 A CN108418416 A CN 108418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
boosting unit
diode
connected inverter
parti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3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志垒
郑尧刚
王众
耿洋
徐静
彭思敏
王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230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8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8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8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J3/383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属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电路拓扑包括光伏电池、输入电容、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输出电容、并网逆变器和电网。其协同控制方法为: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组成的或逻辑电路选择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当光伏电池正常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不工作,由光伏电池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当光伏电池因阴影遮挡导致欠压时,欠压部分所需功率由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承担,其它功率仍由光伏电池承担。本发明适用于光伏逆变器的场合,解决了阴影条件下逆变器母线电压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升压单元的成本,提高了系统变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不同工况条件下,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变化范围较宽。在局部阴影遮挡或光伏模块温度高的情况下,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较低,从而导致单输入拓扑由于输入母线电压低于输出电压的峰值而停机。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光伏电池和逆变器之间级联升压变换器。当光伏组件被局部阴影遮挡时,通过升压变换器提升逆变器的母线电压,使其满足大于输出电压峰值的要求。但正常工况下,该升压变换器也需承担逆变器相同的功率,增加了成本。因此研究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升压单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变换器的缺点,提出一种低成本和高效率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电路拓扑包括光伏电池PV、输入电容Cin、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输出电容Co、并网逆变器和电网;具体拓扑结构为:光伏电池PV的正极分别连接输入电容Cin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入正端,光伏电池PV的负极分别连接输入电容Cin的另一端、输出电容Co的一端、并网逆变器的输入负端、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入负端和输出负端,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输出电容Co的另一端和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正端,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与电网并联。
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为: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vPV和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电压vB进行或逻辑得到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p;当光伏电池正常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不工作,光伏电池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当光伏电池因阴影遮挡导致欠压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通过第二二极管D2向并网逆变器输出欠压部分所需功率,光伏电池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剩余功率。
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为升压变换器、Zeta变换器、Sepic变换器和具有升压功能的隔离变换器等;并网逆变器为电压源逆变器。第一~第二二极管为碳化硅二极管或快恢复二极管。输入电容Cin为有极性电容或无极性电容。输出电容Co为有极性电容或无极性电容。
本发明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适用于光伏逆变器的场合,解决了阴影条件下逆变器母线电压不足的问题;由于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只承担阴影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部分功率,降低了升压单元的成本,提高了系统变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基于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并网逆变器拓扑。
图2:本发明的电压和功率关系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功率流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主要符号名称:vPV、光伏电池电压,Cin、输入电容,D1和D2、二极管,Co、输出电容,vB、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电压,vp、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g、电网电压,pPVd、由光伏电池不经过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直接输出给逆变器的功率,pB、由光伏电池经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后输出给逆变器的功率,po、逆变器输出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申请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电路拓扑包括光伏电池PV、输入电容Cin、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输出电容Co、并网逆变器和电网;具体拓扑结构为:光伏电池PV的正极分别连接输入电容Cin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入正端,光伏电池PV的负极分别连接输入电容Cin的另一端、输出电容Co的一端、并网逆变器的输入负端、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入负端和输出负端,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输出电容Co的另一端和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正端,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与电网并联。
本申请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为: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vPV和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电压vB进行或逻辑得到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p;当光伏电池正常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不工作,光伏电池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当光伏电池因阴影遮挡导致欠压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通过第二二极管D2向并网逆变器输出欠压部分所需功率,光伏电池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剩余功率。
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为升压变换器、Zeta变换器、Sepic变换器和具有升压功能的隔离变换器等;并网逆变器为电压源逆变器。第一~第二二极管为碳化硅二极管或快恢复二极管。输入电容Cin为有极性电容或无极性电容。输出电容Co为有极性电容或无极性电容。
以单位功率因数输出为例,由图2可知,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只处理欠压部分所需功率,其它功率由光伏电池承担。由图3可知,逆变器功率由pPVd和pB两部分组成。当母线欠压需要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工作时,只需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工作在闭环;逆变器开环工作,开关管工频开关。因此,采用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逆变器的协同控制可减小开关损耗,提高系统变换效率;当vPV大于vg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不工作,与光伏电池正常条件下逆变器的工作模式相同。因此,与现有文献相比,当光伏电池板被阴影遮挡时,本申请的升压单元只承担逆变器的部分功率,本申请降低了升压单元的成本,提高了系统变换效率。

Claims (6)

1.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电路拓扑包括光伏电池PV、输入电容Cin、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输出电容Co、并网逆变器和电网;具体拓扑结构为:光伏电池PV的正极分别连接输入电容Cin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入正端,光伏电池PV的负极分别连接输入电容Cin的另一端、输出电容Co的一端、并网逆变器的输入负端、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入负端和输出负端,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D1的阴极、输出电容Co的另一端和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正端,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与电网并联。
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为: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vPV和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电压vB进行或逻辑得到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p;当光伏电池正常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不工作,光伏电池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当光伏电池因阴影遮挡导致欠压时,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通过第二二极管D2向并网逆变器输出欠压部分所需功率,光伏电池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并网逆变器输出剩余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为升压变换器、Zeta变换器、Sepic变换器和具有升压功能的隔离变换器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并网逆变器为电压源逆变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第一~第二二极管为碳化硅二极管或快恢复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输入电容Cin为有极性电容或无极性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输出电容Co为有极性电容或无极性电容。
CN201810223078.8A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8418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3078.8A CN108418416A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3078.8A CN108418416A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8416A true CN108418416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32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3078.8A Pending CN108418416A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841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9220Y (zh) * 2007-02-06 2008-02-27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逆变器电路
CN101615859A (zh) * 2008-06-27 2009-12-30 通用电气公司 高效率光伏逆变器
CN102510234A (zh) * 2011-11-10 2012-06-20 珠海天兆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并网逆变器变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3107728A (zh) * 2013-03-05 2013-05-15 上海海事大学 电压电流混源型并网逆变器拓扑
CN104270022A (zh) * 2014-09-30 2015-01-07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04243781U (zh) * 2014-07-15 2015-04-0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5186672A (zh) * 2015-10-21 2015-12-23 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的电路拓扑结构
CN105577013A (zh) * 2016-02-04 2016-05-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宽输入电压低损耗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5896974A (zh) * 2016-06-15 2016-08-24 盐城工学院 一种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9220Y (zh) * 2007-02-06 2008-02-27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逆变器电路
CN101615859A (zh) * 2008-06-27 2009-12-30 通用电气公司 高效率光伏逆变器
CN102510234A (zh) * 2011-11-10 2012-06-20 珠海天兆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并网逆变器变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3107728A (zh) * 2013-03-05 2013-05-15 上海海事大学 电压电流混源型并网逆变器拓扑
CN204243781U (zh) * 2014-07-15 2015-04-0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4270022A (zh) * 2014-09-30 2015-01-07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5186672A (zh) * 2015-10-21 2015-12-23 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的电路拓扑结构
CN105577013A (zh) * 2016-02-04 2016-05-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宽输入电压低损耗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5896974A (zh) * 2016-06-15 2016-08-24 盐城工学院 一种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0215B (zh) 一种三电平boost共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96030B (zh) 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单相光伏离网逆变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
CN104158208A (zh) 一种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CN104242719B (zh) 无开关损耗型全桥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开关控制时序
Pachauri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PV fed Cuk, Sepic, Zeta and Luo DC-DC converter
CN104348377B (zh) 用于功率转换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86912B (zh) 一种两级式非隔离全桥并网逆变器
CN102780398A (zh) 智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组件优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26749A (zh) 拓扑可变的微逆变器及其数字控制装置
CN104638971A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68311B (zh) 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的逆变器输入级电路及逆变器
CN102684530A (zh)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105262361A (zh) 一种两级式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09449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路结构
CN105262355B (zh)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N102611293A (zh) 一种降低光伏逆变器辅助电源反复启动的电路
CN106787900B (zh) 升压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243781U (zh) 一种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5932955A (zh) 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
CN106849177B (zh) 一种升降压并网逆变器
CN111106644A (zh) 一种供电的控制方法和供电系统
CN108233756B (zh) 一种单输入双接地半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67365A (zh) 直流耦合风光互补系统及其光伏pid修复控制方法
CN107154730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双向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8418416A (zh) 一种部分功率处理升压单元与并网逆变器的协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